读懂古诗词(公开课)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从诗家语的角度读懂古诗课件(共30张PPT)

高考复习从诗家语的角度读懂古诗课件(共30张PPT)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 摧。
燕支(山)黄叶落, (我)妾(独)自登台 望(远方)。
(看见)海上碧云断, 单于(带着)秋色来。
胡兵(在)沙塞合,汉 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期),空 悲蕙草摧。
主语:1、妾(明)
2、诗人(暗)
课堂研讨分析二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注重诗歌的
起承转合、一句一景、照应、波折、 不对称性、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等章法。
的安史之乱,国难当头,直接 点出了创作的时代背景。
我已无家寻弟妹, 例2:老莱衣(孝亲故事,含
君今何处访庭闱? 蓄表达作者有家不能回的悲痛
之情。)
黄牛峡静滩声转,
例3:滩声(险滩激流,困难
白马江寒树影稀。 重重。)
此别应须各努力, 例4:树影(人已去余树影, 故乡犹恐未同归。 孤独惜别)
小结3:读懂诗人的意象、典
诗人经常变换语序
(我)送韩十四(去)江东觐省 杜甫
(因为)兵戈(我)不见老莱衣,(我)叹息人 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我仿佛听到)(你途经幽)静黄牛峡(时)滩 (汹涌的流水)声转(来),(我伫立在)寒 (风凛冽的)白马江(只见)稀(疏)树影。
此别(我们)应须各(自)努力,(我)犹恐未 (能与你)同归故乡。
读 诗
歌 是
懂 一
种 用
诗 言
语 表
歌 达
的 艺 术
如何读懂古诗
——从诗家语的角度读懂古诗
行家读古诗:读懂诗家语
什么是诗家语?
“诗家语”是具有独特美感魅力的一种文学语言。
其基本特征是:精炼含蓄,以形象写情 思,时空可以跳动,反映社会生活。
从哪些角度读懂诗家语?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2024)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2024)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以大海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
06
学生自主创作实践指导
创作灵感来源与捕捉方法
灵感来源
生活经历、情感体验、自然景象、 艺术作品等
捕捉方法
日记记录、瞬间感受、关键词联想、 意象描绘等
写作技巧指导:构思、立意、表达
构思
明确主题,选择合适的形 式和风格,进行整体布局
立意
挖掘深层含义,表达独特 见解,体现个性风格
表达
运用修辞手法,锤炼语言, 注重音韵和节奏
学生作品展示及评价标准
作品展示
朗诵、演出、展览等多种形式
评价标准
内容深刻、构思新颖、语言优美、表达生动
07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回顾总结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通过对明月的描绘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展现了苏
轼的豁达和乐观。
现代经典诗歌选读
1 2 3
徐志摩《再别康桥》 以康桥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美好 时光的留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慨。
舒婷《致橡树》 通过对橡树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 生命的热爱和追求,展现了女性诗人的细腻和坚 韧。
04
03
诗歌基本元素解读
意象、意境与象征手法
意象
诗歌中通过具体物象表现抽象情感或观念的艺 术手法。如“月亮”常代表思念,“柳”象征 离别。
意境
诗人通过意象创造出的整体艺术氛围,使读者 产生情感共鸣。如“枯藤老树昏鸦”营造出孤 寂、凄凉的意境。
象征手法
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寄托诗人深层的 情感或理念。如“梅花香自苦寒来”象征坚韧 不拔的品质。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2)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2)
13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苏轼)
法 二
仿佛曾游岂梦中,
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 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 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 会有幽人客寓公。 注:本诗于北宋绍圣元年十月作者第二次遭贬初
到惠本州诗时所表作达。 作者怎联样系的作情者感?
作者虽然被贬惠州,他不但不以谪为
患,反而对谪居生活充满了期待,有了家
的归属感。抒发想在惠州安家终老的情感14。
(二)看作者
我们应了解作者的哪些相关信息呢?
1、思想性格

2、生活经历
3、风格流派

4、创作背景和目的
5、时代背景(论世——所处
朝代的国势、朝政等)
15
牛刀小试 望洞庭湖
刘禹锡 诗豪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本诗写于被贬途中。
25

法 五
鹧鸪天
晏几关道注尾联。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 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最后本两诗句抒说发不是了不作想者回怎家样,只的是情自感己?不
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 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结合具体事例讲解,初步解决 “读不懂”的问题。
8
看一看
9
方 法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借助题目
本诗抒发对读书的感想。要想读书时有 新的、深刻感悟,就要多读书,时时补充 新知。
10
(一)看标题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2024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2024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202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诗歌精选》教材的第三章“情感与意象”部分,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意象的运用、情感的抒发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掌握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人情感,理解诗歌内涵的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意象的理解,情感的分析。

教学重点: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的识别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意象,引发对诗歌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以教材中的一首诗歌为例,讲解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析一首未学过的诗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4. 课堂讨论(15分钟)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6. 课堂小结(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诗歌。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的基本特征节奏韵律意象2. 诗歌解读方法关注意象感受情感理解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

2. 答案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展现春天的意象,抒发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提高了诗歌解读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多读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拓展延伸方面,可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现代诗歌作品,了解不同风格、流派的诗歌,丰富知识储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课堂讨论4. 诗歌解读方法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公开课PPT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公开课PPT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4分)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 思而不得的苦闷。
课堂小结

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综法 合多
•(一)看标题,抓题眼; ③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运样
3、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附录:
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
国势、朝政……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
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
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
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
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 到家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 是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景语融情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结方法:
• (六)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在诗歌
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 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又如一首曾接触过的词: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
1.通过对自由与规则关系的认识,增强我们按规则办事的意识和能力。 3、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

(因为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三)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解析】
(1)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了解传感器、熟悉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同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课件-1.如何读懂古诗

高中语文课件-1.如何读懂古诗

▪ (4)、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试着翻译 为白话文(个别字词难以理解,可暂时搁 置)
▪ (5)、找出反映诗人感情的关键词、句,揣 摩诗歌蕴含的情感
▪ (6)、找出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捕捉 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 (7)、看命题者给出的所有题干,看看是否 有某种暗示
▪ (8)、综合以上各点,综合考虑诗歌所写内 容和蕴含的情感
15.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 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 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 “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 意足、踌躇满志。
旨的关键句)
▪ (1)捕捉诗中主观色彩较浓的词语 如:愁、喜、 客等等
▪ (2)抓抒情议论的句子点明感情的句子
▪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 《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沦落天涯之 恨。
▪ (3)抓首句和尾句首句往往交代写作缘由或奠 定感情基调,尾句往往会直接点明主旨。
▪ 作用2:题目表露心情 《春日忆李白》题目中的“忆” 就直接点出了对李白的思念与仰慕。再如《春夜喜雨》 《天净沙·秋思》
▪ 作用3:题目显示诗歌题材,暗示诗歌内容。因为相同 的诗歌体裁,有大体相似的诗歌内容。如《鹧鸪天·送 人》《在狱咏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2.知作者
▪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 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 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 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 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 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二)PPT课件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二)PPT课件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时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②惟恐浅。
▪ 【注释】①钱惟演,北宋临安人。一生仕 宦显达,晚年谪迁随州。

②芳尊:酒杯
解读法——读“作者”
-
7

台 城①

韦 庄②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③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 ①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②韦庄,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③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古诗词鉴赏复习
—读懂诗词“八法”
-
1
一读——“题目”
“题目”常常是读诗的切入点,它 往往能提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 对象(题材)、人物、事件、思想感 情等。
-
2
back
储光羲《咏山泉》 ——交代了写作对象(山泉);点明了诗的
类别(咏物诗);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柳中庸《征人怨》 ——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揭示了全诗
解读法——读“情语”
▪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
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 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
10
四读——“意 象”
“意象”是寄予诗人主观 情感的物象,领悟“意象”中 的寓意,就能把握诗歌的思想 感情。
-
11
▪ 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 离别、游子
▪ 黄昏 芭蕉 寒霜 杜鹃 苦雨 凄凉、悲愁
表达了作者在考中科举进士后的兴奋和得意。
-
4
二读——“作者”(知人论
世)
“知人论世”:“世”即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也 即诗歌的写作背景;“人”即作者,也即作者的一些 主要生平经历。

古诗词鉴赏公开课课程教案

古诗词鉴赏公开课课程教案

古诗词鉴赏公开课课程教案古诗词鉴赏公开课教案考试说明》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学设想】1、在理解诗歌字词句的基础上,进一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

2、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师适当介绍一些鉴赏诗歌的常识,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强化训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篇鉴赏古代诗歌考点阐释:一、考点解析: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鉴赏,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

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其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3、鉴赏其表达技巧(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

那么评价的又是什么呢?是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

(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从2002年高考起,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即由原来的判断选择变为语言表达。

二、学生情况分析: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学生能初步读懂。

经过我们平时的训练,大多数同学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标题显示了时间、地点和类别
精品
真题再现(2012年新课标1卷)
• 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8~9题。(11分)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 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 深处,红笺为无色。
• 请讨论该词表达的对远人的思念中的“远人”指什么人 ?(或者问:请问该词表达的是什么人对什么人的思念 ?)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 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 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 作者什么情感?
精品
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5分)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精品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答案] 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
青楼薄幸何时见,细说与、这忡忡。念远离情,感时愁绪,应解与人 同。 (张先《少年游》) • 双燕见情,难寄断肠句。可怜泪湿青绡,怨题红叶,落花乱、一帘风 雨。 (无名氏《祝英台近》)
精品
描写“黄花”的诗句: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 慢》)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精品
描写“红笺”的诗句:
•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 此情难寄!(《清平乐·红笺小字》)
• 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说的都是我平生 对你的爱慕之情。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游戏水里 ,这番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精品
读懂诗歌第二式:看意象
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 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 特定的情感。
精品
参考答案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 达的情感。(4分)
答:“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 泊无依、离愁别绪。(2分)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 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分)
精品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 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 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精品
真题再现(2009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1)此诗表达了作者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 悲)的感情。
精品
真题再现(2014年全国各地真题)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 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 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 的情感。(4分)
精品
讨论小结:
一、家人对远行亲人的思念。 二、远行游子对亲人的思念。 三、朋友对远行友人的思念。 四、男子对远行女子的思念。 五、女子对远行男子的思念。
精品
• 梳理意象: 红叶、黄花、飞云、归鸿、红笺。
精品
描写“红叶”的诗句:
• 一声长笛倚楼时。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晏几道《虞美人》) • 红叶黄花秋又老,疏雨更西风。山重水远,云闲天淡,游子断肠中。
精品
意象与情感
月 亮 思乡 、思亲;幽静、美好
杨 柳 离别、留恋、春天的美好;
菊花 梧桐 浮云
高洁、隐逸 凄凉悲伤 漂泊
精品
意象与情感
杜鹃 鹧鸪
凄凉、哀伤 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寒蝉
悲凉
鸿 雁 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
精品
练一练
(2012江西卷)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观
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拜将,而自己只能做一 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 无奈和牢骚。
精品
真题再现(2013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表明地点类别 表明情感
精品
练一练
(2011年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 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 绕曲折。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2、有些题目交代目的、背景; 3、有些题目点明类别、主题。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 诗歌的基本内容。
精品
练一练
诗歌题目
旅夜抒怀
表明时间、背景
兵车行 (杜甫)
表明诗歌体裁
咏柳 (贺知章) 寻隐者不遇 (贾岛)
送辛渐(王昌龄 ) 书愤 征人怨 春夜喜雨 悯农
诗歌鉴赏
——读懂古诗词
精品
真题再现(2012年新课标1卷)
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8~9题。(11分)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 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 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精品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这首词表达了对远人的深切思念。
新课标2卷 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 浙江卷 三峡吟 重庆卷 商调·黄莺儿·赠燕 安徽卷 阮郎归·西湖春暮 广东卷 望江怨·送 别 四川卷 秋暮吟望 天津卷 暮春/暮春山间
地点、事件 事件、背景 散曲、对象
时间、地点 类别、主题
时间
时间、地点
精品
读懂诗歌第一式:看标题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 的提示总括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