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哪些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哪些计入当期损益

合集下载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与计入所有者权益有何区别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与计入所有者权益有何区别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与计入所有者权益有何区别
区别有以下几点:
一、定义不同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指的是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类科目的利得和损失。

公允价值计入所有者权益指的是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利得和损失。

二、会计影响不同
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对企业的利润表有影响,即直接影响企业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或—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计入所有者权益对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产生影响,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益避开了征税环节,无须征税。

注:公允价值变动:由于市场因素如需求变化,商品自身价值的变化产生买卖双方对价格的重新评估的过程;前后两者之间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即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该项目反映了资产在持有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损益。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1]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1]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损失,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关的各项利得和损失。

主要通过以下科目核算:1.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2.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以及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包括:1.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时,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减少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投资收益2.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确定的金额:借:管理费用等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行权日,应按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的金额:借:银行存款(按行权价收取的金额)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原确定的金额)贷:股本(增加的股份的面值)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3.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存货/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存货跌价准备(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贷:开发产品(账面余额)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若产生的是借方差额,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企业将自用的建筑物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哪些利得和损失计入所有者权益哪些计入当期损益

哪些利得和损失计入所有者权益哪些计入当期损益

哪些利得和损失计入所有者权益哪些计入当期损益
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就是计入资本公积-其他的金额:
(1)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处置时,将其转入投资收益。

(2)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现借记“管理费用”,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行权时,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贷记“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溢价”。

(3)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待该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转入“其他业务收入”。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

(5)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①可供出售重分类为以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日以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或摊余成本,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的利得、损失不变,于处置时转出。

②持有至到期重分类为可供出售,转换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待处置时转出。

③原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现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待其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将上述差额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6)可转换公司债券余额与股票面值总额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就是记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金额。

盘亏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盈利得、政府补助、捐赠利得、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或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的利得或损失等。

一般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
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

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就是计入资本公积-其他的金额,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指的是“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贷方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权益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分拆时,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股票投资”涉及到外币业务的,汇兑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应付债券: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即其所有明细科目的账面金额。

实际利息费用是根据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计算确认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

如果是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其摊余成本=上期的摊余成本+本期的实际利息费用,其实也可以加上减去票面利息,但是因为是一次还本付息的情况,那么票面利息的金额其实就是0,不是您说的利息收入或票面利息收入,这二者对应的都是投资即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情况。

发行债券方: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利息费用-应付利息-支付的本金(分次付息)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利息费用-支付的本金(一次还本付息)购买债权方(如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偿还的本金-计提的减值(分次付息)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已偿还的本金-计提的减值(一次还本付息)投资收益(即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应收利息(即现金流入)=债券面值*票面利率2.长期应收(应付)款:摊销的未实现融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摊余成本=长期应收款-未实现融资收益= =(长期应收款-收取的本金)-(未实现融资收益-已摊销的部分)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摊余成本=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长期应付款-支付的分期付款额)-(未确认融资费用-已摊销的部分)关于一般借款资本化率的总结对于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您也可以按照下面的公式来计算:一般借款利息的资本化金额=至当期末止一般借款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资本化率(1)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的计算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每笔资产支出金额×每笔资产支出实际占用的天数÷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2)资本化率的计算(不与资产支出相挂钩)购建固定资产只占用一笔一般借款,资本化率为该项借款的利率;购建固定资产占用一笔以上的一般借款,资本化率为这些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

【税会实务】会计基础知识:利得与损失

【税会实务】会计基础知识:利得与损失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会计基础知识:利得与损失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利得和损失并不完全是指的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利得与损失的三大特点,即:
1、由非日常活动所形成;
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
3、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所以,利得损失有两个去向:
1.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要计入资本公积。

不影响当期损益。

2.计入利润中的: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比如现金捐赠等情况,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同时,由于会计又分很多行业,比如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酒店企业会计、餐饮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等。

会计处理,关键是思路,因为课堂上不可能教给你所有行业,怎么样才叫学会了实操呢,就是你有了一个基本的账务处理流程,知道一些典型的业务金额是怎么由凭证最后转接到到报表的。

也就是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每一笔业务发生后,你都知道最后会影响到报表上那个栏目的数据。

这是学习的重点,要时刻思考这个问题,想不明白,多问老师。

等你明白了,会计真的很简单了。

利得与损失

利得与损失
利得与损失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 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 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 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利得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直 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 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 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损失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和直接 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包括: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包括: 主要包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计入 资本公积”)、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公允价 “资本公积”)、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公允价 值变动额(有效套期部分)(计入“ )(计入 值变动额(有效套期部分)(计入“资本公 积”)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主要包括: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主要包括:非流 主要包括 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 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 利得等。(计入“营业外收入” 。(计入 利得等。(计入“营业外收入”)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主要包括: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 主要包括 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 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 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 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 盘亏损失等。(计入“营业外支出” 。(计入 失、盘亏损失等

中级会计《会计实务》考点:金融资产相关利得或损失的处理

中级会计《会计实务》考点:金融资产相关利得或损失的处理

中级会计《会计实务》考点:金融资产相关利得或损失的处理
中级会计《会计实务》考点理解透彻,中级会计备考要多做题,多练习,把知识点理解透彻,练习熟练运用各种答题技巧,避免出现一看就懂,一做就不会的现象。

在下班到家之后。

尽量缩减不必要的时间,全部用在学习上。

在准备考试这段期间内,需要放弃很多东西,比如娱乐活动。

金融资产相关利得或损失的处理
1、对于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
与套期保值有关外,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

2、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在发生减值、摊销或终止确认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
当计入当期损益。

中级会计《会计实务》考点理解透彻,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一场持久战,注会共分两个阶段:专业和综合,考注册会计师是一场持久战。

需要考生保持清楚的头脑。

适度的娱乐还是需要的,但长时间的,纯粹的娱乐活动就没有再继续的理由了。

要耐得住寂寞。

浅谈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

浅谈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

浅谈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浅谈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摘要:新会计准则中对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并没有系统、具体的规定,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在新会计准则环境下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会计实务工作者的困惑之一。

文章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业务所包含的内容分析着手,结合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探讨了该业务所含各项内容的账务处理方法,并分析了该项业务在会计报表中的列示方法。

关键词: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处理一、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释义及包含的内容分析《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利得和损失既是利润要素的构成部分,也是所有者权益要素的构成部分。

因此,利得和损失可划分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前者计入利润要素,后者计入所有者权益要素。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主要通过“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主要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净额、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企业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有关的所得税影响、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互转化、现金流量套期及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中属于有效套期产生的利得和损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些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哪些计入当期损益
问:哪些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哪些计入当期损益?
 答: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就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1)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将其转入投资收益。

 (2)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现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其他综合收益;行权时,借记其他综合收益,贷记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溢价。

 (3)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差额贷记其他综合收益,待该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转入其他业务收入。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5)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①可供出售重分类为以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日以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或摊余成本,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利得、损失不变,于处置时转出。

 ②持有至到期重分类为可供出售,转换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待处置时转出。

 ③原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现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