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与解读_48555

合集下载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和解读.docx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和解读.docx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和解读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有效观察首先,在观察时班级教师要合理分工,主班老师根据班级内孩子的实际情况可以提前确定重点观察对象,比如动手能力较弱的孩子,特别爱动的孩子,身体控制能力较弱的孩子或者有攻击倾向的孩子等等,用记录表、便笺条或者手机拍照、录像的形式进行观察和记录。

配班老师要进行全面观察,保障幼儿游戏安全,同时针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给予关注,必要时进行介入指导:这样两位教师互相分工协作,各有侧重,游戏结束后再统一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反思,带领幼儿一起观看照片、视频等观察记录资料,在游戏回放中引导幼儿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的办法,再一次获得教育和成长。

其次,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可以从5个方面进行观察:L幼儿游戏的主题与情节设计,幼儿的游戏偏好、幼儿热衷的游戏情节与主要玩法等;2 .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状态,哪些材料能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材料的投放有没有问题等;3 .幼儿的社会性水平,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幼儿的合作与交往行为、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遵守,幼儿游戏兴趣持续的时间, 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等:4 .幼儿具体的游戏行为,游戏角色的分配,游戏情节的发展,以及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运用等;5 .游戏场地、空间与时间安排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如何进行改进等等。

观察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深度解读所谓解读,是指透过幼儿的游戏行为分析、评判幼儿的发展及其缘由。

会观察的教师,一定能通过幼儿的行为、语言和对材料的使用情况,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儿童的动作、语言、认知、情绪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

比如闩主游戏《恐龙医院》,一群孩子在区角中自由进行建构游戏,教师走过去问小朋:“你在搭什么呀?”小朋说:“是大森林。

”教师又问:“大森林里有什么呀?“小朋说:"有恐龙,有好多小动物!”教师听到后为小朋添加了一些恐龙玩具,小朋拿起其中一个恐龙对大家说:“呀,不好了,大家快来呀,小恐龙生病了。

自主游戏在幼儿园的观察及教学反思

自主游戏在幼儿园的观察及教学反思

自主游戏在幼儿园的观察及教学反思观察背景本次观察的目标是研究自主游戏在幼儿园的应用情况,并对教学进行反思。

观察的幼儿园是XX幼儿园,共有30名学生,年龄在3到5岁之间。

观察期为一周,每天观察时间为2小时。

观察内容在观察期间,我主要观察了以下几个方面:1. 自主游戏的引导:观察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游戏,并提供适当的游戏材料和环境。

2. 学生的自主选择:观察学生在自主游戏时的选择情况,包括游戏类型、游戏伙伴等。

3. 学生的互动与合作:观察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的互动和合作情况,包括沟通、分享和帮助等。

4.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观察学生在自主游戏中展现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角色扮演、故事创作等。

观察结果通过观察,我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老师的引导对学生的自主游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老师提供适当的游戏材料和环境,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年龄和兴趣的游戏,帮助他们建立游戏规则和解决问题。

2. 学生在自主游戏中展现了良好的自主选择能力。

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并能够自主组织游戏活动。

3. 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积极互动和合作。

他们会主动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分享和合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4. 学生在自主游戏中展现了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们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故事创作等方式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并能够将想象力应用到游戏中。

教学反思基于以上观察结果,我对自主游戏在幼儿园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反思:1. 引导方式: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游戏时,我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教具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自主选择和组织游戏活动。

2. 互动与合作:我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在自主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促进他们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3. 创造力与想象力:我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材料,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对自主游戏在幼儿园的观察和教学反思,我相信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

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教学观察及反思

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教学观察及反思

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教学观察及反思引言幼儿园自主游戏是儿童在园所日常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它有助于儿童发展社会技能、认知能力和情感智慧。

本文档旨在记录一次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教学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反思,以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一、观察目标与方法观察目标1. 观察儿童在自主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和互动方式。

2. 分析游戏活动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

3. 评估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指导策略及其效果。

观察方法1. 参与式观察:教师在游戏活动中扮演参与者角色,记录儿童的游戏过程和行为。

2. 非参与式观察:教师以旁观者身份,通过观察儿童游戏行为,记录关键数据。

3. 视频记录:利用摄像设备记录游戏活动,以便后续详细分析。

二、观察结果儿童游戏行为1. 儿童在游戏中有良好的合作与交流,能主动分工并共同解决问题。

2. 多数儿童能遵守游戏规则,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存在争端。

3.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高度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创造出多种游戏方式。

游戏活动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1. 社交技能:通过与同伴互动,儿童研究了合作、协商和交流。

2. 认知能力: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在游戏过程中得到了锻炼。

3. 情感智慧:儿童在游戏中学会了表达情感,理解他人感受。

教师指导策略1. 教师在游戏中能适时介入,引导儿童解决争端,促进游戏顺利进行。

2. 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激发了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教师在游戏后与儿童进行反思讨论,帮助他们理解游戏中的经验。

三、反思与建议积极方面1. 游戏活动对儿童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交、认知和情感等多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

2. 教师的指导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游戏的顺利进行,并能有效引导儿童研究。

需改进方面1. 在争端处理方面,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指导方法,帮助儿童研究更有效的解决冲突的技巧。

2. 教师应进一步鼓励儿童的自主性,让他们在游戏中更多地进行自我表达和创造。

后续计划1. 设计更多促进儿童自主性和创造力的游戏活动。

观察和反思: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教学

观察和反思: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教学

观察和反思: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教学1. 引言自主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还能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本文将通过观察和反思,探讨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教学方法及其效果。

2. 自主游戏的定义和重要性自主游戏是指幼儿在游戏中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的一种游戏形式。

自主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幼儿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创造力等。

3. 观察方法在进行自主游戏的观察时,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实地观察:我们在幼儿园内对幼儿进行实地观察,记录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

- 视频观察:我们拍摄了幼儿在游戏中的视频,以便于更加详细地分析他们的行为。

- 访谈:我们与幼儿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对自主游戏的认识和实施情况。

4. 观察结果与反思4.1 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表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表现出了以下特点:- 自由选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

- 积极参与: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他们乐于参与并积极投入。

- 社交互动: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进行了积极的社交互动,他们学会了分享、合作和解决问题。

4.2 自主游戏的教学方法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来促进自主游戏的发展:- 环境创设: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场地,以及各种游戏设备和材料。

- 教师引导:教师在游戏中起到了引导作用,他们通过提问、建议和示范等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游戏。

- 教学活动:幼儿园定期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建构游戏等,以提高幼儿的游戏技能。

4.3 反思与建议通过对自主游戏的观察,我们提出以下反思与建议:- 进一步强化自主游戏的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游戏空间和设备。

-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对自主游戏的认识和引导能力。

- 增加幼儿之间的互动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游戏并进行社交交流。

幼儿区域自主游戏行为的观察与解读

幼儿区域自主游戏行为的观察与解读

幼儿区域自主游戏行为的观察与解读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我们组织和开展大量的区域自主游戏活动,满足了幼儿自主游戏的需求,使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真正从他们的兴趣出发,也为他们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权,发挥了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积极和有益的学习中建构新知识和经验,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学习更多的知识。

在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时,教师的指导和支持非常重要,所以为了有效开展教师指导活动,本文将结合区域自主游戏中教师指导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在组织和开展幼儿园区域自主游戏活动时,教师认真扮演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以及合作者的身份。

在幼儿开展自主游戏时,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真正能够从自己的意愿出发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区,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和兴趣,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并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操作方式,为他们提供数量充足的操作材料,为他们开展自主游戏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自主探究,并和小伙伴合作交流,从而在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解决问题,进而体验自主探究活动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例如,围绕“我是小木匠”组织与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不应该操控幼儿的游戏,比如:让这名幼儿锯木条,让那名幼儿帮着按住木条。

在活动中每一名幼儿都会对锯木条特别感兴趣。

如果教师让他们按照成人的意志参与游戏活动,他们常常会丧失继续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所以我们会发现当教师为幼儿布置任务,让他们参与到游戏活动时,很多幼儿并没有对这个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没有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把游戏的权利还给他们,让他们真正成为自主游戏的主人。

只有在幼儿提出需求和帮助时,才进行恰当的介入指导,这是“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教育原则的重要体现。

总之,在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时,教师应该坚持原则,让幼儿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

谈幼儿自主游戏的教师观察与指导策略

谈幼儿自主游戏的教师观察与指导策略

谈幼儿自主游戏的教师观察与指导策略幼儿自主游戏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需要重视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和指导,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自主游戏,发展他们的多方面能力。

观察幼儿自主游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游戏习惯、游戏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为后续的指导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游戏内容:观察幼儿选择了哪些游戏材料和玩具,以及他们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和情节。

这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为提供适合的游戏环境和材料提供参考。

2. 游戏行为: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包括他们的沟通交流、合作状况、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这有助于教师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指导和促进提供依据。

3. 游戏情绪: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表现,包括快乐、兴奋、焦虑、挫败等。

了解幼儿的情绪状态可以帮助教师提供必要的情绪支持和引导,保障幼儿的游戏体验和心理健康。

除了观察,教师还需要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以下是一些教师观察与指导幼儿自主游戏的策略:1. 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和材料:根据观察结果,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和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为喜欢角色扮演的幼儿准备丰富的服装道具和道具玩具;为喜欢建筑搭建的幼儿提供各种积木和搭建玩具等。

2. 给予积极的互动和支持:观察幼儿游戏时,教师可以给予积极的互动和支持,例如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给予肯定和鼓励,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这有助于增强幼儿游戏的乐趣和创造性。

3. 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在游戏中遇到了问题或困难,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幼儿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鼓励幼儿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

4. 鼓励幼儿合作与分享: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在游戏中存在合作和分享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引导和训练,帮助幼儿学会合作与分享。

大班自主游戏观察记录

大班自主游戏观察记录

大班自主游戏观察记录观察时间:具体时间观察地点:详细地点观察对象:大班幼儿自主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

为了深入了解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表现和发展,我进行了本次观察。

游戏开始前,孩子们兴奋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区域。

建构区里,几个孩子迅速拿起积木开始搭建他们心中的“城堡”;美工区的孩子们则安静地挑选着各种材料,准备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角色区的“小演员们”忙着换上服装,准备上演一场精彩的“童话剧”。

在建构区,小明和小刚正合作搭建一座高楼。

小明负责搬运积木,小刚则专注地进行搭建。

他们一边搭建一边交流着自己的想法:“我们要搭一个最高的楼,比幼儿园的还高!”小明提出建议:“我们在楼顶再搭一个游泳池吧。

”小刚点头赞同:“好呀,那一定很酷!”他们相互配合,遇到问题时一起商量解决。

当高楼搭建完成时,他们高兴地欢呼起来,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在美工区,小红正在认真地画一幅画。

她先用铅笔轻轻地勾勒出轮廓,然后仔细地涂上颜色。

她画的是一个美丽的花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花朵。

我走过去问她:“小红,你画的花园真漂亮,能给我讲讲吗?”小红抬起头,兴奋地说:“老师,这是我梦想中的花园,有红色的玫瑰、黄色的向日葵,还有蓝色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从她的作品和描述中,可以看出她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的感受。

角色区里,孩子们正在表演《小红帽》的故事。

小丽扮演小红帽,小宇扮演大灰狼,其他孩子分别扮演奶奶、猎人等角色。

他们不仅能够记住台词,还能加入自己的动作和表情,把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

在表演过程中,他们能够根据情节的发展灵活调整自己的表演,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应变能力。

在自主游戏中,我还观察到孩子们在社会交往方面的发展。

比如,在建构区,当积木不够用时,孩子们会主动向其他小组借积木,并礼貌地说:“请问可以借我们一些积木吗?谢谢!”在游戏结束后,他们也会一起收拾整理玩具,分工合作,将积木放回原位。

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的观察与教学反思

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的观察与教学反思

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的观察与教学反思1. 引言幼儿园自主游戏是儿童在自由环境中自主选择和参与的游戏活动。

观察和教学反思在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的观察与教学反思,并提供一些简单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

2. 观察的重要性观察是了解幼儿游戏行为和需求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对游戏材料和环境的喜好、游戏方式以及他们在游戏中展示的技能和兴趣。

观察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幼儿在游戏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困难,从而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3. 观察的方法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观察:- 无干预观察:教师只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不干预或干扰他们的活动。

这样可以观察到幼儿的自主选择和创造力。

- 记录观察:教师可以使用记录表或摄像机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以便后续分析和教学反思。

- 参与观察: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与他们一起玩耍并观察他们的表现和需求。

4. 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从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5. 教学反思的策略在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进行教学反思:- 记录观察结果:将观察到的幼儿游戏行为和需求记录下来,分析其成因和影响因素。

- 与同事交流:与其他教师交流观察结果和教学反思,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

-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幼儿的游戏发展情况,寻找改进的机会。

6. 结论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的观察与教学反思对于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和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和需求,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注: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没有法律复杂性,仅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与解读——以中班结构游戏为例浙江省级机关北山幼儿园陶海燕一、我园户外幼儿自主游戏的新气象游戏是幼儿世界的通用语言,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有研究将游戏划分为规则游戏和创造性游戏,其中创造性游戏又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无论是何种游戏分类,幼儿的自主性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从而就有了自主游戏的说法。

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

幼儿通过自主游戏来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因此自主游戏的世界是一个真正的童心世界。

分析我园当前中班幼儿的自主游戏现状,发现有以下几个新现象:1.以班级区域活动为主的自主游戏受到了新挑战在我园,各班都创设了丰富的游戏区域,但是空间有限,各区域每次参与的人数只有4-6人。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自主游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教师不再把视线紧紧锁在班级活动区,而是将眼光放得更远,挖掘了幼儿园走廊、游戏专用室、户外场地等公共场所的自主游戏功能。

2.幼儿园新开设的户外结构游戏场颇受幼儿欢迎我园一直致力于为幼儿创设更加开放自主的环境,充分拓展自主游戏的空间。

2013年9月,我园西花园的户外场地上新增了体积较大的结构游戏材料,长短不一的木头、粗细不等的PVC管、各种各样的师幼共同收集的纸盒纸箱……这块场地很受幼儿欢迎,他们经常提出去结构场地游戏的要求,这里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场所之一。

3.教师希望对幼儿户外结构游戏进行新研修幼儿园中班组的老师对幼儿的结构游戏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由于4-5岁幼儿意识逐渐增强,中班幼儿结构游戏与小班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相比大班,中班幼儿的建构水平、交往能力又相对较弱。

如何更好地去观察、解读和支持幼儿的结构游戏?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老师们。

于是大家成立了“户外自主游戏”合作组,经常找时间聚在一起,边学习边实践。

基于我园多年来对“师幼互动四部曲”的研究,大家一致认为要想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游戏,必须观察先行,因为观察是了解和理解幼儿的基础,是理解幼儿游戏行为的关键,也是教师与幼儿有效互动的前提。

二、中班幼儿结构游戏的观察实践结构游戏中的观察,是在结构游戏的情景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幼儿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

观察的方法很多,如扫描观察、追踪观察及定点观察等。

(一)观察前的准备无论采用哪种观察方法,教师都需要做详细而周全的观察准备。

1.确定观察目的确定并阐明观察的目的,可以确保观察到的信息完整、系统。

在结构游戏中,观察的目的主要为幼儿的游戏水平现状、幼儿建构水平现状、个体在结构游戏中的学习和发展情况等方面。

例如9月份我们对本班幼儿西花园结构游戏的观察目的确定为:第一周:观察了解结构游戏的主题(或内容);第二周:观察分析本班幼儿的建构水平;第三周:观察游戏中幼儿的交往行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周:观察班级的整体游戏水平。

2. 制订观察计划为了确保观察的效率,实施观察前需制订计划。

例如我们为第二周观察制订了如下计划:●观察时间:9月11日●观察对象:抽样1号、11号、21号(其中1号,女,4岁11个月。

11号,男,4岁5个月。

21号,男,3岁9个月。

)●观察目的:观察三名幼儿的建构水平,分析幼儿的年龄与能力间的相关性●物品准备:笔、摄像机、观察记录表(二)观察中的记录记录能够帮助教师观察,一些观察表能够帮助教师解读幼儿游戏。

1.扫描观察——游戏水平的总体解读扫描观察,即分时段定人观察。

对班里的幼儿平均分配时间,在相等的时间里对每个幼儿轮流进行扫描观察。

我们借鉴了豪伊斯的同伴游戏观察量表,教师只需要打“∨”就能记录全班幼儿的游戏水平,使用非常方便。

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轮流观察幼儿,每个幼儿每次观察30秒,每一轮的观察顺序相同。

经过两轮的观察,我班幼儿的结构游戏总体水平见表一。

表一、班级结构游戏的扫描观察我看见:这是9月份的结构游戏情况,2名幼儿处在旁观的状态,2名幼儿独自游戏,8名幼儿进行平行游戏,2名幼儿与老师互动。

其中Ⅰ级游戏水平3人,Ⅱ级游戏水平5人,Ⅲ级游戏水平6人,Ⅳ级游戏水平4人,Ⅴ级游戏水平3人,处在Ⅲ级游戏水平的幼儿最多,班级游戏水平成“∩”形发展。

(见右图)我看懂:2名幼儿处在旁观的状态,其中一名幼儿是因为迟到,说明该幼儿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进入游戏。

另一名幼儿平时在班级的区域游戏中从未选择过建构区,对结构游戏接触的比较少,参与度不高。

这两名幼儿对该游戏的兴趣不高,教师需要给予更多引导和帮助,寻找策略激发他们游戏的兴趣。

4岁是幼儿游戏的社会性水平发展的转折点,其平行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都有较大的发展。

进入中班后,部分幼儿游戏水平突然提高了。

解读幼儿的游戏水平,我们发现游戏水平与年龄相关,但是不绝对。

教师需要一边引导一边耐心等待,给予他们更多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不能拔苗助长。

观察中还发现结构游戏中幼儿与教师的互动较少,教师不需要直接指导他们的游戏,更多地是给予肯定、认同、欣赏等精神支持和隐形指导。

2.追踪观察——各项能力的定向解读 (1) 指向建构能力的解读“建构性”是结构游戏的基本特点之一。

结构游戏的发展还可以从建构技能发展的角度来考察。

教师需要对幼儿具体的动作和构建行为做细致的观察,因此我们采用追踪观察的方法,即定人不定点观察。

教师事先确定一到两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活动情况。

被观察的幼儿走到哪里,观察者就追随到哪里,固定人而不固定地点。

为了能够全面地观察幼儿的建构能力,我们抽取班级中三个年龄层幼儿各一名。

记录的方式采用实况详录收集到的信息更为详细、真实。

实况详录:幼儿1用三个一样大小的纸盒与三摞一样长短的木头围合成了一个方形,接下来她用同一型号的木头在方形上面平铺,然后用四块同一型号的木条竖着支撑起一片泡沫垫子,形状接近正方体。

在分享活动中,幼儿1说:“我造的是二层楼的房子,一层是住人的,二层是贮藏室,楼顶上有烟囱,因为做菜、做饭会冒烟,为了警告小鸟不要飞过来,我造了烟囱。

”熟练掌握实况详录法后,教师也可以根据照片和视频资料用图文表格的方式进行记录,详见表三。

幼20 ∨ 泡沫垫 21 ∨ 木头、管子 22 ∨ 木头 23 ∨ 纸盒、蓝布 24 ∨ 推车、纸盒 25 ∨ 木头、管子、蓝布 合计235643无2儿建构水平观察记录表我看见:3名幼儿的建构水平已经进入到第三阶段:创构建筑物。

他们用前两个阶段积累的经验来扩展建构技巧。

幼儿1采用堆高、平铺、架空、围合的技能进行建构活动。

幼儿2用架空的方法进行活动,“搭旗杆”时他用了较长的时间,在探索木头的平衡问题。

幼儿3采用围合的方法,材料选择丰富,对材料的探索比较充分。

边建构边玩过家家的游戏,说明他的建构活动目的性强,为游戏而建。

抽样的三名幼儿,年龄上的差异很大,但建构技能与年龄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我看懂:我班幼儿的建构技能逐渐丰富,堆高、平铺和重复、架空、围合、模式、表征等各种建筑技能均有出现。

幼儿1用结实的木头搭墙壁和楼板,搭屋顶时却选择比较轻的垫子。

说明幼儿对材料质地的认知和运用能力提升,选择材料目的性增强,会比较材料的外形特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材料。

在建构的过程中,孩子还出现了一些设计,他们用材料排出美观、有规则形式、对称的东西,建构水平的提升很快。

班级中也出现了更高建构水平的幼儿,他们为游戏而搭建。

(2)指向个别对象的解读每个幼儿都是游戏的主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发展。

追踪观察有利于解读幼儿的个性特征和个体发展水平。

下文是我对一个4岁半幼儿进行的追踪观察。

实况详录:游戏时,G 告诉老师:“我想像猪老三(《三只小猪》故事中的角色)那样用三个月的时间把房子造好。

”老师追问:“为什么?G 说:把房子造得结实点,就不怕大灰狼。

”说着,G 一蹦一跳地跑向材料区,第一次、第二次他徒手搬一块木头,第三次搬两块,第四次搬三块,其中有一块即将掉落,他观察对象建构水平幼儿1 幼儿2 幼儿3非建构活动堆高、平铺 和重复 ●等长的木头堆高 ●等长的木头平铺 ●泡沫垫平铺拼接●纸盒堆高 架空 ●木条架在纸盒上 ●泡沫垫架在木条上 ●“井“字形架空,架空木条等长 ●“T ”字型架空泡沫垫、管子与纸盒的架空 围合 ●同规格纸盒与同规格木头围合成方形●等长的木头围合●纸盒的围合观察对象建构水平 幼儿1 幼儿2 幼儿3模式用同种建构方法建构第一层和第二层 管子套木条 垫子和管子的组合,成ABAB ……的方式围合 表征 ●房子一层住人,二层贮藏 ●烟囱是提醒小鸟的标志。

●用木块表示升旗手通行的斜坡 ●唱起了歌曲《歌唱祖国》。

遥控器看电视、躺在床上睡觉,请客人吃饭。

为游戏而建构娃娃家游戏眉头紧皱,手臂夹紧拖着走。

“哎——”到达目的地他叹了一声。

第五次、第六次他搬了一个纸盒,眉宇松弛下来。

接着他用木头和纸盒的架空,搭了一间房子。

此时,Z 推着小车经过,引起了G 的注意,他站起来环视了一周,也跑去推小车,他用小车搬运木头。

见他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老师提醒道:“你的房子还没有房顶?赶快盖一个?”G 说:“我要三个月才结顶!”G 继续运木头并加入Z 的游戏,他一边“送快递”,一边发出“滴滴滴,快递来了”的声音。

后来,Q 看见这堆木头,蹲下来建筑,他把木头斜着架在纸盒上,围合成一圈,G 看到自己的房子变成了一幢放射形的小屋,跑回来加入了Q 的工作,一起建构屋顶。

我看见:通过观察,我全面的了解了G ,看到的信息见表二。

表二、 G 幼儿建构水平观察记录表我看懂:G 游戏前有构想,对建构内容有计划,所以他才能快速搭出小屋。

G 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强,能够主动加入同伴的游戏,也愿意接纳同伴的加入,并善于借鉴同伴的经验进行建构活动。

G 喜欢欣赏建筑作品,对Q 设计的放射状建筑物感兴趣,自己建构时注重对称美。

G 乐意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设想,语言发展也比较好,他充分理解了《三只小猪》的故事内容,当老师建议他盖房顶时,他运用故事中的语言来推托。

但是G 建筑的持久性不强。

原因有三:首先是因为易疲劳(G 搬运材料由少到多再到少、有轻到重再到轻,六次搬运后显得疲劳);其次是容易受到同伴行为的影响(中间加入了送快递的游戏获得了更多关于搬运的经验,而后又在同伴的帮助下重新回到自己的建构中);第三是建构经验不够丰富(建构水平处在第三阶段,当发现新的建构方法时又回到了建构活动中,说明他放弃建筑屋顶的真正原因是在建构上遇到了瓶颈,自己无法解决造屋顶的困难)。

3.定点观察——同伴互动的解读结构游戏中,幼儿与同伴的互动是怎样的?他们为何互动?我们采用定点观察方法,把视线聚焦到一个幼儿或者一组幼儿,观察幼儿游戏进程中的互动言行。

拓扑图可以直观展现一个小社区的关系网,彼此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领域 关键词具体行为表现主体性 独立、计划、自信、主动自己计划好搭小猪的房子,健康眼手协调、手的精细动作、大肌肉活动的协调搬运重物时身体重心的变化,搬运的积木逐渐加多,携物走的能力逐渐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