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墨菲定律-做得更严密才能防止被它惩罚
心理学三大定律墨菲定律马太效应

心理学三大定律墨菲定律马太效应心理学三大定律指的是墨菲定律(Murphy's Law)、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和派克定律(Parkinson's Law)。
这些定律在心理学中被广泛应用,揭示了人类行为和认知的一些规律,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决策过程有很大的帮助。
1.墨菲定律(Murphy's Law):墨菲定律是指一切可能出错的事情都会出错。
这个定律源于军事工程师墨菲的经验,他发现任何事物,即使是最简单的任务,在人们的操作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差错。
这个定律提醒人们在进行决策和规划时要考虑到潜在的问题和失败可能,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马太效应是指成功者越成功,失败者越失败的现象。
这个定律源于圣经中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在心理学中,马太效应用来解释成功和失败的不平等现象。
成功者往往因为一些先天条件、资源和机遇的积累而获得更多的成功,而失败者则因为缺乏这些条件而一再落后。
这个定律提醒人们要意识到不公平的现象,并努力创建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
3.派克定律(Parkinson's Law):派克定律是指工作会膨胀以填满给定的时间。
它源于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的观察,他发现人们花费在某个任务上的时间往往与任务的复杂性和紧急程度无关,而是被时间限制所影响。
这个定律提醒人们在进行时间规划时要有意识地控制时间,避免任务因为时间被拉长而变得复杂和耗时。
墨菲定律、马太效应和派克定律在心理学中用来解释和预测人们的行为和决策过程。
墨菲定律警示人们要预见可能的问题和失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马太效应提醒人们要关注社会不公平问题,并推动社会公正与机会平等。
派克定律则提醒人们要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除了这些定律,心理学研究还涉及许多其他的规律和原则,如认知偏差、选择模型、行为经济学等。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出自 MBA智库百科墨菲定律(Murphy's Law)[编辑]墨菲定律“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
“墨菲定律”:事情往往会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有这个如果你现可能性。
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间钥匙。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编辑]墨菲定律的起源墨菲是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
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减速超重试验中,因仪器失灵发生了事故。
墨菲发现,测量仪表被一个技术人员装反了。
由此,他得出的教训是: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有人会按这种方法去做。
换种说法:假定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地毯上,这片面包的两面均可能着地。
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涂有一层果酱的面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带有果酱的一面落在地毯上。
在事后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斯塔普将其称为“墨菲法则”,并以极为简洁的方式作了重新表述: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会出岔子。
墨菲法则在技术界不胫而走,因为它道出了一个铁的事实:技术风险能够由可能性变为突发性的事实。
墨菲定律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及自然现象。
它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坏。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
西方的“墨菲定律”(Murphy's Law)是这样说的:Anything that cango wrong will go wrong. :“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
”“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then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墨菲定律的启示--强大的心理学效应

墨非定律的启示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有个白领说他们公司最近要裁员1/3,她在公司的业绩还算中等,应该不在裁员行列,但是心里总是有些顾虑,担心自己被裁掉,几天后,他还真的就被裁掉了。
其实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现象,像上学的时候作业没完成,总是存侥幸心理,老师不会抽查到我,而结果却恰恰相反。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一个有名的心理学实验,墨菲效应。
墨菲是一位美国空军上尉工程师,他觉得他的一位同事就是个十足的倒霉蛋儿,他曾这样评价他的同事:“如果你想搞砸一件事情,那就让他去做吧。
”不经意的一句玩笑话在全美迅速流行开来,甚至传到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最后产生了墨菲效应。
墨菲效应对很多事情都产生了影响,它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及自然现象。
假如你把一片面包不小心弄到了地上,这片面包的任意一面都有可能着地。
但如果你把一片一面涂有果酱的面包弄到了地上,常常是有果酱的一面着地。
换而言之就是:如果某件事有变坏的可能,那么真的就可能将“坏” 变为现实。
后来美国心理协会又进行了一次真正的墨非效应心理学实验:名字叫灼伤自己的凶手。
受试者的皮肤上贴着像邮票大小的湿纸片,实验管理人员告诉受试者,皮肤会因为贴上这些湿纸片后发烧。
过了一会儿,揭去纸片的皮肤果然变红了。
紧接着,实验管理人员又将一块金属硬币放到受试者的手臂上,并告诉受试者这是一块用火烤过的硬币,皮肤会被这枚硬币烫伤。
过了一会儿,主试拿下这枚硬币,受试者的手臂上果然呈现出二级烧伤状的水泡。
确实很神奇,这就是强大的心理暗示效应。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是唯一能够接受暗示的动物。
人人都可以接受不同程度的心理暗示。
在20世纪之前,德国先后有近100名勇士单独进行过横渡大西洋的冒险,结果无一例外都葬身大海。
后来,有一个德国的精神科医生林德曼博士却创造了奇迹,独自一人成功横渡大西洋。
他在后来回忆起这段冒险经历道:“其实大海上的大风大浪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对自己绝望。
我在横渡过程中不停地鼓励着自己,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墨菲定律的原理

墨菲定律的原理一、引言墨菲定律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墨菲定律指出,“如果有可能出错,那么错误就会发生”。
这个定律既简单又深刻,它告诉我们,在任何事情中都存在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二、墨菲定律的定义墨菲定律是指:“如果有两种或以上的方式去做一件事,并且其中一种方式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则必然有人会选择这种方式。
”这个定律源自美国空军工程师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 Jr.)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一次试验中发现的。
三、墨菲定律的解释1. 简洁明了:墨菲定律非常简洁明了,它告诉我们,在任何事情中都存在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2. 人为因素:根据墨菲定律,人们倾向于选择最糟糕的方案。
这是因为人们通常会忽略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只考虑表面上的利益。
3. 风险管理:墨菲定律提醒我们,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四、墨菲定律的应用1. 工程领域:墨菲定律最初是在美国空军工程师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 Jr.)进行试验时发现的。
因此,在工程领域中,墨菲定律被广泛应用于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
2. 经济领域:在经济领域中,墨菲定律被广泛应用于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
投资者必须考虑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自己。
3. 生活中:在生活中,墨菲定律也非常有用。
例如,在旅行中,我们必须考虑交通堵塞、天气变化等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
五、如何避免墨菲定律1. 认识到风险: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它们。
2. 具体规划:其次,我们必须具体规划,并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3. 选择正确的方案:最后,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方案,并避免选择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的方案。
心理学墨菲定律的概念

心理学墨菲定律的概念在心理学领域中,墨菲定律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它揭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负面事件和不幸的原因。
墨菲定律的核心思想是“如果有可能出错,那么就一定会出错”,这种负面预期和结果相关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源自20世纪的美国空军,起初是作为一种讽刺性的评论,后来被广泛应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中。
它认为当人们预期某种事情会出现糟糕结果时,他们会更容易遇到负面事件,因为他们的行为和决策会受到负面预期的影响。
墨菲定律的变体也包括“如果有可能出错的两种方法,一个一定会出错,另一个也会出错”。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帮助理解墨菲定律的运作方式。
假设一个人在准备出门上班时,他心存侥幸地以为今天不会堵车,结果他因为遇到塞车而迟到了。
这种心理期望的影响使得他的预期成为现实,符合了墨菲定律的原则。
墨菲定律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常见的心理现象。
例如,当一个人经常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时常碰到倒霉的事情时,这种负面的预期会使他的行为倾向于负面结果。
墨菲定律提醒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心理预期和信念,因为它们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结果。
除了负面预期外,墨菲定律还与自我实现预言有密切关系。
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一个人因为相信一种结果会发生,结果导致这种结果真的发生了。
当人们坚信某种事情会发生时,他们可能会倾向于做出对这种结果有利的行为,最终实现了他们的预期。
在心理学研究中,墨菲定律的概念也被用来解释一些认知偏见和错误决策。
例如,由于人们倾向于相信出现负面结果的可能性更大,他们可能在做决策时会过度担心和放大负面因素,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决策结果。
总而言之,墨菲定律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它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可能出错的情况时的心理倾向和行为。
通过了解墨菲定律,我们可以更加理解人类的心理运作方式和决策过程,避免负面的自我实现预言,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结果。
愿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自己的心态和信念,避免墨菲定律带来的不利影响。
墨菲定律所有定律和效应

墨菲定律所有定律和效应墨菲定律,又称为墨菲法则,是一种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经验总结,它揭示了事物发展中的一些普遍规律和现象。
墨菲定律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际关系等各个领域。
下面将分别介绍墨菲定律的所有定律和效应。
1. 墨菲定律: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并且其中一种方式会导致灾难,那么一定会有人这样做。
墨菲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在人类活动中,有时候我们往往会选择错误的方式,导致事情出现问题甚至灾难。
这个定律提醒我们在做事情时要谨慎选择,避免出现不可预测的后果。
2. 墨菲定律的衍生法则:任何事情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这个法则告诉我们,事物往往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
有时候我们会低估事物的难度,以为一件事情很简单,结果却因为没有考虑到各种细节而导致失败。
因此,在做事情时要全面考虑,充分预估风险和难度。
3. 墨菲定律的延伸定律:如果事情有可能出错,那么它一定会出错。
这个定律强调了事物发展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即使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无法完全避免问题的发生。
因此,在处理事情时要有应对问题的能力和心理准备。
4. 墨菲定律的效应之一:如果事情开始变得糟糕,那么它会变得更糟。
这个效应描述了事物发展中的恶性循环现象。
一旦事情开始出现问题,如果我们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就会不断恶化。
因此,在处理问题时要及时果断地采取行动,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
5. 墨菲定律的效应之二:事情越紧急,越容易出错。
这个效应揭示了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容易出现失误的现象。
当我们面临紧急的情况时,往往会感到压力和紧张,容易犯错。
因此,在处理紧急事务时要冷静思考,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出现错误。
6. 墨菲定律的效应之三:事情总是花费更长的时间。
这个效应反映了事物发展中的时间成本。
无论我们如何安排时间,往往事情都会花费比预期更长的时间。
因此,在安排时间时要合理预估,留出充裕的时间来应对可能的延误。
墨菲定律 格桑

墨菲定律格桑一、什么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又称为墨菲法则,是一种常用的经验法则,用于描述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偶然事件。
墨菲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如果有什么事情可能出错,那它一定会出错”。
这条定律源自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经验的总结,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工程、管理等领域。
二、墨菲定律的由来墨菲定律最早由美国航空工程师爱德华·墨菲提出。
据说墨菲定律的起源是在1949年,当时墨菲所在的团队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不如预期。
墨菲对此事感到沮丧,他说了一句话:“如果有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一件工作,并且其中有一种方式会导致灾难,那么必定会有人选择这种方式。
”这就是墨菲定律的最早版本。
墨菲的同事把这句话记下来,并将之后来的灾难归咎于“墨菲的法则”,于是墨菲定律就在航空界开始流传。
三、墨菲定律的应用领域墨菲定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工程领域在工程领域中,墨菲定律常常用于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工程师们经常会遇到诸如:“如果一根螺丝有可能松动,那么它一定会松动。
”的情况。
因此他们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避免潜在的问题。
2. 项目管理领域在项目管理中,墨菲定律用来强调项目计划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项目经理需要始终保持警惕,预见潜在的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
例如:“如果有可能出现延期,那么一定会延期。
”在项目计划中的任何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因此项目经理需要充分考虑和应对各种不可预见的情况。
3. 日常生活领域墨菲定律也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人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巧合和突发状况。
例如,当你匆忙赶到车站时,火车恰好离站;当你准备购买某个商品时,它却突然断货。
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往往符合墨菲定律的描述。
四、墨菲定律的启示和应对策略墨菲定律提醒我们,任何事情都可能出现问题,即使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有发生的可能。
因此,我们需要具备预见问题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面对墨菲定律时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1. 风险管理在进行任何工作或计划之前,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和控制。
心理学墨菲定律

心理学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它其实不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而是由一名叫墨菲的空军工程师提出来的,心理学墨菲定律最后经过演化,出现了特别多的说法,它与“帕金森定理”和“彼得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优秀的三大发现。
心理学墨菲定律主假如说:一、人无完人,再聪明能干的人也会犯错,也就是会犯错的事情老是会犯错,不要惧怕犯错,而是要总结错误。
二、假如你担忧某件事情发生,它发生的概率就会变大,即越惧怕发生的事情,就越会发生。
比方你不希望抽签被抽到值班,结果最后抽到值班签的人就是你。
三、任何事情都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即便特别简单的事情,在做的时候也不会那么顺利。
四、做全部的事情的时候,都要比你自己估量的时间要长。
生活中有很多怪事,都能够专心理学墨菲定律来解说,你能否碰到过以下的生活怪事呢?1,越焦急过马路的时候,越是红灯你会发现,越是焦急,想要迅速的抵达目的地的时候,红灯老是会和你作对,并且老是在你十分焦急的时候,红灯就出来捣蛋,并且红灯连续的时间都会感觉比平常要长。
2,在等公交时,公交车老是寥寥无几辆一同来在等公交车的时候,公交车要不就是一辆都没有,要不就是寥寥无几一同来,但这其实不代表司机有什么错误,由于他们出发都是有精确的时间,当第一辆车停靠接客人的时候,就缩短了与第二辆车的时间,也就是说等第二辆车的乘客也会变少,再加上路况的影响,就很简单发生了。
3,烧火的烟老是往你站的方向飘站在烧火的炉子旁边,人们为了防止火星飞到自己身上,也为了躲离飞出的令人发呛的烟尘,人们老是往烟飘出相反的方向站着,但你会发现,每次你站在哪里,烟不一会就往你站的那个方向飘,你改变,它也改变,这时你会诉苦,这是什么风向啊。
4,番茄酱或许菜汁老是滴在洁净的衣服上比方穿了一件白色的衬衫,越是怕脏东西掉在上边,就越会弄脏它,不论怎么谨小慎微的吃饭,最后都会发现,又将心爱的衣服弄脏了。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受权,不得转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菲定律——做得更严密才能防止被它惩罚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当你妄自尊大时,墨菲定律会叫你知道厉害
“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就会出错”
爱德华·墨菲是一名工程师,1949年,他参加了美国空军MX981实验。
美国空军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
参加这次实验的志愿者们被绑在火箭驱动的雪橇上,工作人员将监控器具安置在这些志愿者身上。
有一个实验项目是把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
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
墨菲当时随便说了句:“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随后,这句话被那个志愿者在记者招待会上引用。
从此,这句话成为一个著名的论断,在世界各地迅速流传开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墨菲定律被赋予更多的含义,有了更多的变体:“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亲戚最大可能的损失。
”“别试图教猪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猪不高兴!”
“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就会出错。
”这是墨菲定律最简单的表达形式。
墨菲定律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
墨菲定律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效,它总会发生。
你的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你的车钥匙,你想拿出车钥匙,可结果会是怎样?你往往拿出的是房间钥匙。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容易犯错误是我们人类无法避免的一个弱点,不管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事故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发生。
所以,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只有这样,或许我们才能从容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麻烦。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即将返回地面的时候,在德克萨斯州中部地区上空出了事故,导致航天飞机上6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首位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拉蒙。
这一事故也印证了墨菲定律——这种复杂的系统出事是不可避免的,不是在今天,就是在明天,出了事故也是合情合理的。
在出现事故之后,人们开始寻找事故原因,以争取下一次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大多数人也都是这样理解的,没有一个国家会因为出了一次航天事故就放弃航天事业。
灾祸的发生和中彩票的概率是一样的,虽然都很小,但平时如果不注意扫清死角,消除不安全的因素,那么,事故爆发的概率就会累加起来,最后肯定来个大爆炸。
当我们认为一件事情没有任何漏洞的时候,墨菲定律会让我们体会到事情的不可琢磨性和多变性,这也使得我们在做事过程中追求更完善更严密。
一个管理学家去某地做演讲,地点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度假村。
当这位管理学家出了机场后,主办方开车来接他了,在路上,他发现后面总有一辆车跟踪他们。
管理学家就问后面那辆车是什么车,主办方的人说那是他们自己的车,是为了防止管理学家爱坐的这辆车抛锚。
在会场演讲的时候,他发现有两个麦克风,管理学家就很好奇,主持会议的人说之所以为他准备两个麦克风是防止其中一个失灵。
当管理学家演讲完毕后,发现身后站着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管理学家就问他是不是也要发表演讲,那位先生很客气地说:“如果你没有来的话,我就得演讲了,但是现在不用了。
”
在一件事情要出错之前,你必须先假设它肯定会出错,不要存有任何侥幸的心理,这样做完全可以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的程度。
凡事可能会出现的错误,都必然会出现,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那么当错误出现的时候,你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出现错误后,懊悔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学会制订各种预案,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加以完善。
有的人在制订一个计划的时候,认为出现意外事件的情况是零,这样的计划应该说是不切实际的。
我们只能说出现意外情况的概率很小,但这个很小的概率说不定就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实际运用……………………………………
*预料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制订计划时,不能缺少应急措施,应考虑缓冲时间。
更多信息尽在杨皎蕾新浪博客:/yjl106964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