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零售行业发展趋势

2016零售行业发展趋势
2016零售行业发展趋势

2016年中国零售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

测【图】

2016年06月15日 13:29字号:T|T

一、中国零售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1、整体消费延续放缓趋势,社零及限额以上社零增速创新低。受经济放缓、廉政政策等影响,2012年以来消费增速整体呈现持续下行趋势,2016年以来社零增速保持在10%-10.5%的窄幅区间震荡,2016年4月同比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同比增长9.3%,为历史最低增速水平。同时,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增速为6.6%,增速环比下降2.1%,为历史最低水平,主要受石油制品、汽车等销售大幅放缓影响,剔除石油、建筑、汽车后名义增速为9.19%,增速同比提升1.72个百分点。

2012-2016年中国社会零售总额同比增速

2012-2016年中国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零售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实体商贸零售整体有环比回暖势头。全国百家及50家大型实体零售企业增速从2016年初至今中枢出现上移,2016年4月全国百家及50家大型实体零售企业增速分别达到1.9%和2.9%,环比分别提升4.5和5.2个百分点,创出2015年下半年以来相对较高水平,预计主要受CPI高企推动及地产回暖等影响,食品、家电等品类消费拉动。

2012-2016年全国百家及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增速

2015-2016年中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增速

受整体消费增速放缓、电商分流及跨境等新消费冲击影响,实体企业业绩承压。2016Q1百货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47%,增速环比提升7.89个百分点,百货作为非必须消费品渠道,收入受经济放缓影响连续两季度下滑,自2010年来延续放缓趋势,主要由于高基数效应、网购分流及终端百货企业过度供给且同质化严重等影响。2016Q1超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5%,增速环比下降0.6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69个百分点。超市作为必须消费品渠道,受经济波动影响相对较小,并受益于城镇化率提升带来增量刚需,所以尽管受到电商分流等因素影响,收入增速仍较为刚性。

2012-2016年中国超市季度收入水平及其增速

2012-2016年中国超市行业净利润及其增速

我们认为,尽管目前经济处于低位企稳阶段,电商增速也逐步放缓,廉政政策边际影响亦长期趋弱,但在新的商业供给持续加码,而供应链和终端服务能力尚未实质提升之前,同质化竞争加剧,龙头企业面临新增业态分流影响持续,收入增速仍然存在下行压力。同时,百货、超市还共同面临费用端刚性上涨,共同推动净利润同比出现大幅下降。在巨大业绩压力面前,龙头百货、超市企业开始优化供应链和优化终端服务能力两个维度形成差异化,提升存量竞争力,力争实现毛利率的持续优化和客流的提升。

3、零售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仍维持净流入,但流入净额呈下滑趋势。2015年百货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79%,扭转连续三年下滑态势,百货经营现金流下滑主要原因在于营业收入下滑、租赁业务现金支出增加、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销售下降、帮助供应商缩短账期等。2015年超市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19.27%,下降幅度较去年收窄8.67%,超市经营现金流下滑主因在于营业收入下滑造成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应付账款减少、与门店相关的经营费用增加导致。

2005-2015年百货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2005-2015年超市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4、电商整体增速持续放缓中,而B2C仍保持50%以上高增长。2016年1-4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4万亿,同比增长25.6%,增速大幅放缓。其中,B2C仍保持较高增长水平,2015Q4增速为57.01%,占网购比例达56.54%,表明品牌触网拓展线上市场动力依然强劲。

2012-2016年中国网络交易市场规模增速

2012-2016年中国网络购物占社零比

2011-2015年中国B2C增速

2010-2015年中国B2C占比

二、中国零售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品质需求提升,个性消费崛起

中国消费占GDP的比例在近十年中首次突破50%,位居三驾马车之首。同时国家统计局指出,2016年一季度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4.7%,我国社零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的局面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不会改变,表明国家对于后续中国消费动能仍持乐观态度,与整体性消费放缓趋势似有相悖,而其实质在于中国新消费动力处于尚待满足和优化提升中。

具体来看,相对于基本商品,个性化、高品质、休闲娱乐等消费仍呈现高成长性。随着居民收入提升至更高水平,消费者在满足最基本物质需求后拥有更多可支配收入用于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通过各类休闲娱乐活动满足自身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且新生代在信息社会的多元文化影响下个性需求提升,且具有同类个性需求的人群通过网络社区聚集催生多样化小众市场。

收入提高后首先增加支出的前3大品类百分比

收入提高后不同品类由普通产品向高端产品升级的百分比

进一步细分来看,在高品质升级方面,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升级,人们对于品质的追求愈加迫切,对化妆品、医疗美容一类的较高层次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我国在2010年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入3000美元大关,2015年达到5008.51美元。

在娱乐休闲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为,拥有幸福的家庭是人生成功的标志,这种价值观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年来尽管电子商务突飞猛进,然而“购物休闲体验”仍然对消费者有足够的吸引力,三分之二的消费者认为,逛街、吃饭、购物是与家人共度时光最好的方式,持有这一观点的消费者与三年前相比上升了21%,而购物中心则成为这一趋势的首要受益者。

赞同逛街吃饭购物是与家人共度时光最好方式的比例快速提升

在个性化需求释放方面,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80、90后一代拥有4.16亿人庞大群体,占据中国近三分之一人口数量,且正成长为中国个性化消费的主力军。80、90后的平均知识水平和收入水平上相较于上一代人均有一定程度提高,并且生长在商品与劳务极大丰富的时代使其消费行为更加成熟,消费需求也更加复杂,消费者购买商品不再只是满足对物质的需求,而更看重商品的个性特征,希望通过购物来展示自我,达到精神上的满足。

80、90后占据中国近三分之一人口数量

从社会文化层面解释,成长在开放年代的80、90后在成长经历中迎来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丰富多彩的网络论坛与搜索引擎为拥有各类兴趣爱好的民众搭建了可充分自由探索与交流的信息平台,一改被动接受电视、广播、报纸等有限选择权的信息传递模式,促使社会文化逐步由单一迈向多元,进而使民众的消费需求逐步倾向于个性化。

教育水平提高显著提升80、90后知识水平与收入水平

2、跨境电商携性价比优势,加速扩容

零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2020年中国零售药店行业集中度较高未来发展前景依旧可观字体大小:大中小2020-02-06 09:44 来源:中国报告网 居民收入增加、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加剧、二胎政策等一系列社会与健康发展新形势促使医疗需求出现较大的增加与变化。作为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售药店行业近几年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先行业变化而变化在当前节点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11月23日,国家商务部联合药监局、卫健委、医保局起草《全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5-2018年我国药店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2018.6.1卫 健 委 《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 范》 药品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 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医 院制剂应当使用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正式批准的名称 2018.9.1国 家 中 药 管 理 局 《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 (试行)》、《互联网诊疗 管理办法(试行)》、《远 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 行)》 患者确诊断为某种或某几种常见 病、慢性病后,医师应当掌握患者 病历资料,可以针对相同诊断的疾 病在线开具处方,医疗机构、药品 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 机构配送 数据来源:国务院 由于受到医改的控费政策带来的影响,导致我国药品终端销售增速逐渐放缓,同比增速从2016年的8.23%下降至2018年的5.84%,预计2019年增速约为4%。从药品种类看,非处方药预计2019年增长率为4.4%,与2018年相比,各大终端中仅农村基层和城市基层两大终端市场保持上升趋势;而处方药预计增长率为2.7%,与2018年相比,各大终端各增速均出现下滑。但是,随着老龄化、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药品销售终端市场总体规模依旧会保持增长趋势。 2015-2019年医药终端市场销售情况 数据来源: 中国医药行业协会 我国药品市场最大的销售终端在医院,其销售规模约是零售药店终端的三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医院占比67.4%,零售药店终端零售额为3919亿元,占比22.9%。从零售药店终端(包括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两大市场)市场份额变化情况来看,零售药店终端占比呈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24.7%下降至2018年的22.9%,这主要是随着公立基层医疗的销售占比逐渐增加。 2011-2018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药品零售额占比变化情况

零售行业痛点及发展趋势

零售行业痛点及发展趋势 痛点总结: 一:利润下降,成本上升 二:坪效低,与新零售业态年平均坪效相差甚远 三:员工培训欠缺,引导意识不足 四:线上及新零售业态不断分羹 五:无贴心服务,无门店特点导致 六:转化率低,缺乏数字化经营意识和工具 七:复购率低,缺乏营销手段 八:进店可触,出店触不到,之后断了联系 九:网上商城搞不起来,打开率低,推广费用高 十:商品研发低效,商品更新迭代慢,无法适应消费变化 痛点一:利润下降成本上升,“薄利”依然存在,“多销”难以为继 以传统商超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商超的经营模式趋于固定,其所售卖的商品毛利率都不高,一般都不会超过20%。 传统商超的利润来源主要倚仗其所占据的黄金地段优势,使卖场得以轻松获取大量客流,薄利多销才是传统商超一直以来的生存之道。 线上零售业态发展成型甚至对外扩张时,线下流量被线上堵截,“薄利”依然存在,“多销”却难以为继,再加上昂贵的店铺租金、不断上升的人工成本以及被线上商超截流严重,导致传统商超的利润被摊薄,陷入营收增长瓶颈。 痛点二:坪效低,与新零售业态年平均坪效相差甚远 盈利效率偏低是传统线下零售业态面临的第二大难题。 坪效(1坪=3.3平方米)指终端卖场单位面积(1平米)上产生的销售额,是评估卖场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据统计,传统百货、购物中心,包括奥特莱斯,它们的平均坪效仅有0.5~1万元/m2/年,而盒马鲜生和超级物种的平均坪效接近6万元/m2/年,对比之下,线下零售业态和新零售业态的年平均坪效相差甚远。 痛点三:人效低,员工培训欠缺,引导意识不足等 除了平效,零售行业的人效高低也是考核门店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数据显示,已经开始向新零售靠拢的三江购物和永辉超市的人效分别是76万元/人/年和70万元/人/年,而传统零售百强的中百集团和红旗连锁的人效仅有48万元/人/年和38万元/人/年。

新零售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新零售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电商与线下实体店交锋多年,虽有所胜负,但却未能阻止彼此走下坡路的趋势。权衡之下,打破自我封闭与各自为营的状态,线上线下相融合,取长补短,衍生了零售业的新模式——新零售。新零售,未来的零售必将改变的是零售的本质。马云也在公开场合的演讲中提到“将来会没有电商这个概念,将来会是新零售”。 1、零售市场规模现状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指出,201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316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54286亿元,增长%。 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2012-2016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居民网络消费也逐年增长。2016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51556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1944亿元,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和%。随着“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为电子商务带来了新机遇,经济与社会结构变革也给电子商务拓展出了新空间。预计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比“十二五”末翻一番,达到43万亿,网络零售额规模更将超过10万亿,占社会零售总额比重达到%。 2、农村电商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农村消费升级逐渐加速。农村地区网民逐年增长,2015年规模达亿,占全国网民总人数的%。网民人数的增加为农村网购市场打开了更大的成长空间。2016年,农村网络零售额以达到8945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且全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各季度环比增速均高于城市水平。

2016-2022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态势与十三五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2016-2022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态势与十三五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中国报告网

2016-2022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态势与十三五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报告来源】中国报告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79457450.html, ?【关键字】市场调研前景分析数据统计行业分析 ?【出版日期】2016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2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 ?https://www.360docs.net/doc/679457450.html,/baihuo/245829245829.html ?我国零售行业企业众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截至2012 年末,我国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 万元的限额以上的零售行业企 业数量为65,921 个,从业人数575 万人。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 会数据统计,2011 年度、2012 年度和2014年度,我国连锁百 强销售规模分别为16,507.40 亿元、18,664.74 亿元和20,384.84 亿元,但连锁百强企业的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仅 为8.98%、8.87%和8.70%,其中前十名连锁企业的总销售额占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为3.82%、3.75%和3.52%,均呈逐 年下降趋势。我国零售行业市场集中度偏低,激烈的竞争降低了 行业的毛利率,缺少经营特色的小型零售企业发展空间受到一定 挤压,销售利润逐步向大规模的零售企业倾斜,未来行业将会出 现较多的并购和整合。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态势与十三五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 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 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

2016零售行业发展趋势

2016年中国零售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 测【图】 2016年06月15日 13:29字号:T|T 一、中国零售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1、整体消费延续放缓趋势,社零及限额以上社零增速创新低。受经济放缓、廉政政策等影响,2012年以来消费增速整体呈现持续下行趋势,2016年以来社零增速保持在10%-10.5%的窄幅区间震荡,2016年4月同比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同比增长9.3%,为历史最低增速水平。同时,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增速为6.6%,增速环比下降2.1%,为历史最低水平,主要受石油制品、汽车等销售大幅放缓影响,剔除石油、建筑、汽车后名义增速为9.19%,增速同比提升1.72个百分点。 2012-2016年中国社会零售总额同比增速

2012-2016年中国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零售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实体商贸零售整体有环比回暖势头。全国百家及50家大型实体零售企业增速从2016年初至今中枢出现上移,2016年4月全国百家及50家大型实体零售企业增速分别达到1.9%和2.9%,环比分别提升4.5和5.2个百分点,创出2015年下半年以来相对较高水平,预计主要受CPI高企推动及地产回暖等影响,食品、家电等品类消费拉动。 2012-2016年全国百家及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增速

2015-2016年中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增速 受整体消费增速放缓、电商分流及跨境等新消费冲击影响,实体企业业绩承压。2016Q1百货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47%,增速环比提升7.89个百分点,百货作为非必须消费品渠道,收入受经济放缓影响连续两季度下滑,自2010年来延续放缓趋势,主要由于高基数效应、网购分流及终端百货企业过度供给且同质化严重等影响。2016Q1超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5%,增速环比下降0.6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69个百分点。超市作为必须消费品渠道,受经济波动影响相对较小,并受益于城镇化率提升带来增量刚需,所以尽管受到电商分流等因素影响,收入增速仍较为刚性。

零售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零售业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1年) 报告编号:162526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79457450.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零售业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1年) 报告编号:1625263←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angDiaoYanYuQianJingYuCe.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消费者消费习惯正在改变,以前消费者购物注重的是一站式购买,普遍关注的是商品价格,而现在消费者面对众多可选择的商品时更加注重个性化需求和购物体验。一定程度上来讲,发展中的小业态正击中了消费者需求的横切面,而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也开始注意到回归零售本质的重要性,去迎合消费者个性化、特色化的需求。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零售业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1年)认为,目前,智能硬件在商业上的应用越发普遍,硬件产品在技术和质量上也日趋完善,创新层出不穷,同时,免费wifi等已经成为实体店的标配,4G等更新一代的网格技术的发展让智能技术为商业在经营、管理、营销等各方面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 《中国零售业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1年)》在多年零售业行业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零售业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零售业市场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数据库,对零售业行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分析。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零售业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 1年)》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把握零售业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零售业行业前景预判,挖掘零售业行业投资价值,同时提出零售业行业投资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正文目录 第一章零售业基本情况 第一节零售业的相关概念

新零售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新零售行业现状与发 展趋势分析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国新零售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电商与线下实体店交锋多年,虽有所胜负,但却未能阻止彼此走下坡路的趋势。权衡之下,打破自我封闭与各自为营的状态,线上线下相融合,取长补短,衍生了零售业的新模式——新零售。新零售,未来的零售必将改变的是零售的本质。马云也在公开场合的演讲中提到“将来会没有电商这个概念,将来会是新零售”。 1、零售市场规模现状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指出,201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316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54286亿元,增长%。 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2012-2016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居民网络消费也逐年增长。2016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51556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1944亿元,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和%。随着“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为电子商务带来了新机遇,经济与社会结构变革也给电子商务拓展出了新空间。预计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比“十二五”末翻一番,达到43万亿,网络零售额规模更将超过10万亿,占社会零售总额比重达到%。 2、农村电商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农村消费升级逐渐加速。农村地区网民逐年增长,2015年规模达亿,占全国网民总人数的%。网民人数的增加为农村网购市场打开了更大的成长

新零售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新零售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电商与线下实体店交锋多年,虽有所胜负,但却未能阻止彼此走下坡路的趋势。权衡之下,打破自我封闭与各自为营的状态,线上线下相融合,取长补短,衍生了零售业的新模式——新零售。新零售,未来的零售必将改变的是零售的本质。马云也在公开场合的演讲中提到“将来会没有电商这个概念,将来会是新零售”。 1、零售市场规模现状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指出,201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54286亿元,增长8.1%。 2012-2016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居民网络消费也逐年增长。2016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51556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1944亿元,增长2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6%;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8.5%、18.1%和28.8%。随着“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为电子商务带来了新机遇,经济与社会结构变革也给电子商务拓展出了新空间。预计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比“十二五”末翻一番,达到43万亿,网络零售额规模更将超过10万亿,占社会零售总额比重达到16.3%。 2、农村电商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农村消费升级逐渐加速。农村地区网民逐年增长,2015年规模达1.95亿,占全国网民总人数的28.4%。网民人数的增加为农村网购市场打开了更大的成长空间。2016年,农村网络零售额以达到8945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17.4%,且全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各季度环比增速均高于城市水平。 2014-2016年农村网络销售额增长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为农村居民带来了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未来,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值得看好,电商渗透率有望持续提高,线上和线下的零售企业可通过渠道下沉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3、消费升级持续升温,新零售迎来发展机遇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断增强,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可选消费品在家庭消费支出中的占比越来越大。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同比增长6.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同比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同比增长8.2%,城乡差距继续缩小。 2012-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

2016中国医药零售行业发展蓝皮书

2016中国医药零售行业(药店业态与类型)发展蓝皮书 中国零售药店的发展,从扩张模式上来看,肇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深圳连锁的发力;从业态类型来看,源于湖南平价药房在20世纪初的强势扩张。总体上看,零售药店的发展是因为本身所处的竞争性市场结构(与垄断性的公立医院市场相区别)和政策环境,市场结构中的竞争与药店系统内以及药店与其他零售业态的竞争是其发展的内生推力,医改政策导向(尤其是医保卡在药店的规定使用)则牵引这种竞争始终处于一种看似无序、实则有序的市场环境之中——由消费者需求及其购买方式的变化而影响到药店经营形态的固化与演化,即零售药店业态与类型的出现及其发展,一方面可以揭示零售药店这种代表了医药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终端形态在整个医药市场结构和环境中演变的路径,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其主要经营要素组合的分析,试图对目前处于竞争与合作状态中的整个药店系统,进行一个可以归形态归类的描述,探讨零售药店业态与类型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零售药店业态概述 在2001~2010年的前十年间,是零售药店业态竞争发展的第一轮,中国药品零售行业不仅出现了专业(营)药店、平价药房两大基本业态,还派生出10多种业态,而且这些业态相互融合、渗透,对国内医药零售市场的繁荣、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从2011年至今,乃至后十年,是零售药店业态竞争发展的第二轮,由于三大类型店的诞生和发展,新型零售药店业态和类型将会引领整个药店系统,对医药分开历史进程中医药互动背景下的医药零售市场更大发展、更大繁荣,产生关键性影响。 (一)零售药店业态概念 什么是零售药店业态?零售药店在竞争市场上为满足不同医药健康消费需求进行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