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Ⅰ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D.原子核很小,必须把它看成质点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3.下表是济南至烟台的N923次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则()A.B.表中的“12∶05”指的是时间C.从济南到烟台列车通过的路程为524kmD.从潍坊到蓝村列车的平均速度为94km/h4.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A.速度B.位移C.路程D.速率5.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乙静止,质点甲的初速度为零B .质点乙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不变C .第2s 末质点甲、乙速度相同D .第2s 末质点甲、乙相遇6.下列说法中的“快”,指加速度较大的是( )A .小轿车比大卡车起动得快B .协和式客机能在两万米高空飞行得很快C .乘汽车从烟台到济南,如果走高速公路能很快到达D .汽车在紧急刹车的情况下,能够很快地停下来7.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最小值8.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 为第Ⅰ段,第 3、4s为第Ⅱ段,第5s 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s 的加速度大于第5s 的加速度B .第Ⅱ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 .第Ⅰ段与第Ⅲ段的速度方向相反D .第Ⅰ段和第Ⅲ段的加速度的方向相反9.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 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 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 v 1+v 22,v 1+v 22B.v 1-v 22,v 1-v 22C .0,v 1-v 2v 1+v 2 D .0,2v 1v 2v 1+v 2 10.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一定也变小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Ⅱ卷)姓名11.“嫦娥Ⅰ号”探月卫星沿半径为R的圆周轨道绕月球运动了一周,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若卫星绕月球运动了134周,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此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_______,最大路程是________.12.加速度:用来描述速度的物理量。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物理同步精品练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2022·浙江·杭州市余杭中学高一期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队以9金4银2铜的好成绩圆满收官!中国队用他们的拼搏和汗水带给大家一次次难忘的回忆。
关于下列冬奥比赛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甲图中冰球运动员击球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B.研究乙图中大跳台运动员空中转体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可视为相同C.研究丙图中15公里越野滑雪运动员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D.研究丁图中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2.(2023·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且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腾飞,下面有关“嫦娥三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很小,是以月球为参考系B.研究“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态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C.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D.“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其相对于地球也是静止的3.(2022·吉林松原·高一阶段练习)雀尾螳螂虾是一种肉食性节肢动物,常栖身于珊瑚礁岩缝、洞穴中.雀尾螳螂虾的第二对颚足非常发达,是它捕食和御敌的利器.攻击猎物时,它可以在五十分之一秒内将捕肢的前端弹射出去,最高时速可达到90km/h,瞬间由摩擦产生的高温甚至能让周围的水冒出电火花.在捕猎时,捕肢的前端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1250m/s2B.125m/s2C.25m/s2D.0.5m/s2 4.(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东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在男子100m半决赛中跑出9.83s的好成绩。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检测题及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检测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可以测出被测的物体的速度;某时刻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55 m处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35 m处恰好停下,已知声速为 340 m/s,则汽车在这20 m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 )A. 5 m/sB. 10 m/sC. 15 m/sD. 20 m/s2.对以a=2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任意 1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 2m/sB. 第 ns末的速度比第 1s末的速度大 2(n+1)m/sC. 2s末速度是1s末速度的2倍D. ns时的速度是n/2s时速度的2倍3.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是()A. 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 A船肯定是静止的C. 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 B船可能是静止的4.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位置,经过8 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位置,若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A. 11 m/s2B. 5.0 m/s2C. 1.4 m/s2D. 0.6 m/s25.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小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车一定静止B. 小车一定向左运动C. 小车一定向右运动D. 小车的运动情况无法确定6.小球沿直线运动,在同一张底片上拍出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若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1s,则小球在图示运动过程中其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A. 0.17m/sB. 0.2m/sC. 0.25m/sD. 0.3m/s7.关于速度的物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速度很大,物体运动得一定越快B. 速度越大,物体运动的路程就一定越大C. 速度大,加速度就一定大D. 速度大,物体运动的位移一定大8.如图所示,猎豹由静止开始起跑,经过2s的时间,速度达到20m/s。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运动物体可以视为质点的是()A.裁判眼中的体操运动员(正在进行体操比赛)B.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在计算其行车的时间时C.火车通过某一路标,计算所用的时间时D.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研究其公转时2.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节课45 min指的是时间B.由郑州到北京的某次列车9∶40开车,指的是时刻C.在坐标轴上的每一坐标点表示的是时间D.1 s初到2 s末所经历的时间为2 s3.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1-2所示,在20 s时间内,它们的路程关系是()图1-2A.x A=x B=x c B.x A>x B=x cC.x A>x B>x c D.x A=x B<x c4.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是()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5.如图1-3所示,是某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3A.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C.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6.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1-4所示,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2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D.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图1-47.一物体沿直线向东运动,前一半位移平均速度是3 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2 m/s,则整个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A.2.5 m/s B.1.2 m/s C.2.4 m/s D.2.3 m/s8.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时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1-5所示.拍摄时每隔2 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 m,那么这辆轿车在这三次曝光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为()图1-5A.7 m/s B.8 m/s C.3 m/s D.5 m/s9.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1-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在第2 s末相遇B.甲、乙两车在第4 s末相遇C.在甲、乙两车相遇前,第2 s末两车相距最远D.甲车沿着正方向运动,乙车沿着负方向运动图1-610.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当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1.(4分)如图1-7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每隔________ 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图1-7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火花计时器B.将电火花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打点计时器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12.(8分)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图1-8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 cm、x2=7.5 cm、x3=13.5 cm,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__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图1-8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2011年荆州高一检测)一子弹击中木板时的速度是800 m/s,历时0.2 s 穿出木板,穿出时子弹的速度为300 m/s,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为多少?14.(10分)一长为180 m的火车正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有一人因有急事坐汽车沿与铁轨平行的公路由列车尾部去追赶车头的司机.已知此人用了1 min 才追上,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15.(10分)如图1-9是一辆火车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线段OA和BC所表示的运动,哪个速度大?线段AB与横轴平行,表示火车做什么运动?速度是多大?火车在3小时内的位移是多少?通过80 km用多长时间?图1-916.(10分)升降机提升重物时重物运动的v-t图象如图1-10所示,利用该图象分析并求解以下问题:图1-10(1)物体在0~8 s的时间内是怎样运动的?(2)0~2 s与5~8 s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选BD.物体能否视为质点不能以它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而要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否忽略.裁判眼中的体操运动员和计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时间时,物体自身的形状、大小都成为主要因素,是必须考虑而不能忽略的,所以A、C不可以;而研究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的公转和计算从上海开往北京的火车的运行时间时,则可将它们视为质点,故B、D可以.2.解析:选ABD.时间总是对应一个过程,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线段,时刻对应一个状态或一瞬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所以题中A、D为时间,B、C为时刻,故A、B、D正确,C错误.3.解析:选B.从题中图象可以知道:A物体是做变速运动,在20 s内,它运动到离原点的距离大于x0后又做反向运动回到离原点距离为x0处;C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变速运动,它们一起沿同一方向运动.在20 s内,三物体的位移均为x0,但在20 s内,B、C两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所以它们的路程也相等,A物体在20 s内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大于x0,所以它的路程超过了x0的大小,在三个物体中它的路程最大.综上所述,选项B 正确.4.解析:选AD.因为Δv=a·Δt,尽管a很小,只要Δt足够大,Δv可以很大,选项A是正确的.当a与v同方向时,质点做加速运动,尽管a逐渐减小,但a 与v是同方向的,所以v还是增大,一直到a减小到零时为止,故D项正确.加速度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一定相同,所以B项错误.加速度a=ΔvΔt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所以C项是错误的.故选AD.5.解析:选AC.在位移-时间图象中,过原点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A项对.在速度-时间图象中,过原点的直线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C项对.6.解析:选BD.由图可知第1 s和第2 s速度均大于零,方向相同,但第1 s内速度增大,第2 s内速度减小,所以加速度方向相反,第2 s末速度变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第3 s物体反向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综上所述B、D正确.7.解析:选C.设总位移为x,则前一半位移用时t 1=x/2v 1=x 6 后一半位移用时t 2=x/2v 2=x 4 所以整个位移的平均速度:v =x t 1+t 2=x x 6+x 4=2.4 m/s. 8.解析:选B.由题图结合题意可知三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Δt =2×2 s =4 s ,位移Δx =21.2×4.53 m =31.8 m ,所以v =Δx Δt =31.84 m/s =8 m/s ,B 正确.9.解析:选BC.由于两车同时同地出发,且在0~2 s 这个过程中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所以这段时间内两车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到第2 s 末时两车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前2 s 内乙车与甲车的位移差在数值上等于图中左侧阴影三角形的面积,在2 s ~4 s 这段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甲车与乙车的位移差在数值上等于右侧阴影三角形的面积.根据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的规律可以判断两车在第4 s 末相遇.由于两车的速度图象都在t 轴的上方,所以两车都是沿着正方向运动的.因此正确选项为B 、C.10.解析:选B.由于加速度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所以物体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a 由零逐渐增大,说明速度增大的越来越快,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说明速度增大的越来越慢,最后匀速运动,其位移一直增大,所以只有B 正确.二、实验题11.解析: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 V 交流电,频率为50 Hz 时,打点间隔为0.02 s ,工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并且打完纸带后应立即关闭电源,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BDA.答案:交流 0.02 CBDA12.解析:T =0.02 st =5T =5×0.02 s =0.10 sv 1=x 22t =7.5×10-22×0.10 m/s =0.375 m/sv 2=x 3-x 12t =--22×0.10m/s =0.525 m/sa =v 2-v 1t =-0.10m/s 2=1.50 m/s 2.答案:0.10 0.375 0.525 1.50三、计算题13.解析:选子弹初速度方向为正则v 1=800 m/s ,v 2=300 m/sa =v 2-v 1t =300-8000.2 m/s 2=-2500 m/s 2“-”表示子弹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答案:2500 m/s 214.解析:火车在1 min 内的位移s 1=v 1t =10 m/s×60 s =600 m汽车在1 min 内的位移s 2=s 1+L =600 m +180 m =780 m汽车的平均速度 v 2=s 2t =78060 m/s =13 m/s.答案:13 m/s15.解析:线段OA 和BC 所表示的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OA 段可知,v 1=601 km/h =60 km/h ,在BC 段可知,v 2=140-903-2km/h =50 km/h 所以,OA 段速度大.线段AB 与横轴平行表示停止了一段时间,速度为零.由图线可读出火车3小时内位移是140 km ,通过80 km 用80分钟.答案:见解析16.解析:(1)升降机0~2 s 匀加速向上,2~5 s 匀速向上,5~8 s 匀减速向上,最后速度为零.(2)在0~2 s 内加速度为a 1=Δv 1Δt 1=5-02m/s 2=2.5 m/s 2在5~8 s 内的加速度为a 2=Δv 2Δt 2=0-58-5 m/s 2=-53 m/s 2 所以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a 1∶a 2=3∶2. 答案:见解析。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带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54分)1.(多选)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A.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竿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时2.(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A.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B.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C.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D.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3.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不一定越来越大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加速度可能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4.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2 s、第2个2 s与第5 s内三段位移比为( )A.2∶6∶5 B.2∶8∶7C.4∶12∶9 D.2∶2∶15.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停止,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最后1 s内的位移是( )A.3.5 m B.2 mC.1 m D.06.(2017·丽水模拟)物体自O点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B、C、D是运动轨迹上的四点,D是最高点。
测得OA=0.8 m,AB=0.6 m,BC=0.4 m。
且物体通过前三段的时间均为1 s。
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是0.9 m/s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0.2 m/s2C.CD间的距离是0.2 mD.从C到D运动的时间是1.5 s7、质点作单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B、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C、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D、瞬时速度的大小改变,但方向不变8、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0时,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应是:()9、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关于这个物体在4s内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C、4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4s内通过的路程为4m,位移为零二.填空题(6分)10、如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HZ的电源,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0.84 m/s,ae段的平均速度为2.19 m/s 。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 1 第一章《运动的描绘》测试题高一物理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对而不全得 3 分,共 50 分)1.以下对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质上其实不存在,因此,引入这个观点没有多粗心义。
B.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当作质点。
C.无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需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能够不略不计,就能够当作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当作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行看作质点。
2.在以下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A.从 xx 开往 xx 的一列火车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D. 表演出色芭蕾舞的演员3.如图 1-1 所示,因为风的缘由,河岸上的旌旗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旌旗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是()A.A船必定是向左运动的B.A船必定是静止的C.B船必定是向右运动的D.B船可能是静止的4.以下对于行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行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给定初末地点,行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若物体作单调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行程。
D.行程是物体运动径迹的xx,位移描绘了物体地点挪动的方向和距离。
5.以下图为甲、乙两质点的v-t 图象。
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无论质点甲、乙能否从同一地址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必定愈来愈大6.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A. 随意 2s 内的位移必定等于1s 内位移的 2 倍B.随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必定等于它的行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定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行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定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7.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经过相同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 v2=60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 v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 v2=60km/h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均匀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A.v 甲=v 乙B.v 甲>v 乙C.v 甲<v 乙D.因不知为是和时间没法确立8.对于速度和加快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 加快度越大,速度越大B.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快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快度越大D. 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快度越大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快度也必定越大B.物体的加快度越大,它的速度必定越大C加快度就是“增添出来的速度”D.加快度反应速度变化的快慢, 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没关10.对以 a=5m/s2 作匀加快直线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在随意 1s 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5m/sB. 第 ns 末的速度比第 1s 末的速度大 5(n-1 )m/sC随意 1s 末的速度比前 1s 初的速度大 5m/sD.第 2s 末的速度是第1s 末的速度的 2 倍二.填空题:(共26 分, 11 题 8 分, 12 题 10 分,13 题 8 分)11.一质点绕半径是R的圆 xx 运动了一 xx,则其位移大小是 ________,行程是________。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物体中,不能看作质点的是()A.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与上海距离时的火车B.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C.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D. 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2.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B.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C.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3.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5.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s.B.当t = t2 s时,两物体相遇C.当t = t2 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 当t = t3 s时,两物体相距s1 m6.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7.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8. 对做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9.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在t = 2 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10. 物体M 从A 运动到B ,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 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v 1+v 2)/2B.21v v ⋅C.212221v v v v ++ D.21212v v v v + 11. 甲、乙两物体都以5 m/s 的初速度向东做变速直线运动,经5 s 后,甲的速度变为零,乙的速度变为10 m/s ,则物体甲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物体乙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12.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 s-t 图象,比较前5 s 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甲v ______乙v ______丙v ;比较前 10 s 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有甲v ′____乙v ′____丙v ′(填“>”“=’“<”)13.在离地面高h 处让一球自由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反弹的速度是碰前3/5,碰撞时间为Δt ,则球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
高一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率、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D.路程、时间、位移“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2.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3.在平直公路上,甲乘汽车以10 m/s的速度运动,乙骑自行车以5 m/s的速度运动,则甲、乙( )A.同向运动时,甲一定观察到乙以5 m/s的速度靠近B.反向运动时,甲一定观察到乙以15 m/s的速度远离C.相向运动时,乙一定观察到甲以15 m/s的速度靠近D.背向运动时,乙一定观察到甲以5 m/s的速度远离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1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t a时刻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在t a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t a时刻之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D.在t a时刻之后,甲物体在乙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5.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D.小球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6.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 m、800 m赛跑的起点;B点是100 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动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 m、400 m和800 m比赛,则( )A.甲的位移最小B.丙的位移最大C.乙、丙的路程相等D.丙的路程最大7.短跑运动员在100 m竞赛中,测得75 m时速度为9 m/s,10s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9 m/s B.9.6 m/s C.10 m/s D.10.2 m/s8.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 m/s,经过10 s速度的大小变为20 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0.8 m/s2 B.1.4 m/s2 C.2.0 m/s2 D.2.6 m/s29.设高度为H的博尔特正在进行100 m短跑就要到达比赛的终点处,有一摄影记者用照相机拍摄下了运动员冲刺的一幕.如图3所示,已知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1/60 s,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高度为h,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ΔL.则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运动员的( )A.100 m成绩B.冲刺速度C.100 m内的平均速度D.冲刺时1/60 s内的位移10.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4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 -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二、填空题(本小题共4小题,满分24分)11.(6分)美国发射的哈勃望远镜在宇宙空间绕着地球沿一定轨道在高速飞行,因出现机械故障,用宇宙飞船将宇航员送上轨道对哈勃望远镜进行维修,以______为参考系时,宇航员相对静止可以实行维修工作,以______为参考系时,宇航员是在做高速运动的.12.(6分)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度是150 m/s,这是指______速度;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度为70 km/h,这是指____速度;瞬时速度为2 m/s就是指物体在接下来的1 s内可走过2 m,此话对不对?________.13.(6分)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的电压是______,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的电压是______.当电源频率是50 Hz 时,它每隔______打一个点.如图5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 Hz的电源,则ae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d 点的瞬时速度约为______ m/s.图514.(6分)用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6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记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x1=30 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2=48 mm,则:图6(1)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______ m/s.(2)分析纸带及测量的数据,提一个有关物理的问题(不需要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3 m/s (2)有关物理的问题:例如:怎样求点1、点7的速度?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减小有没有规律?相邻两点间距离的变化与小车的运动有什么关系?等等.三、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满分36分)15.(8分)一个人从A井竖直向下运动了10 m到井底,在井底又沿着水平隧道向东走了40 m,然后又从B井竖直向上返回地面.若A、B两个井口恰在同一水平面上,则:此人发生的位移是多少?方向如何?通过的路程又是多少?16.(8分)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行驶,第1 s内通过5 m的距离,第2 s内和第3 s内各通过20 m的距离,第4 s内通过15 m的距离,第5 s内反向通过10 m的距离,求这5 s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及后2 s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17.(10分)某架飞机起飞滑行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4 m/s2,飞机的滑行速度达到85 m/s时离开地面升空.如果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时,突然接到指挥塔的命令停止起飞,飞行员立即制动飞机,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求此架飞机从起飞到停止共用多长时间?18.(10分)下表是通过测量得到的一辆摩托车沿直线加速运动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1)画出摩托车运动的v-t图象.(2)求摩托车在第一个10 s内的加速度.(3)根据画出的v-t图象,利用求斜率的方法求出第一个10 s内的加速度,并与上面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4)求摩托车在最后15 s内的加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对而不全得3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 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不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
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 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
3.如图1-1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是()
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A船肯定是静止的
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B船可能是静止的
4.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路程是物体运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
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
离一定越来越大
6.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
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
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7.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
1
=40km/h的速度运动,
后半段位移上以v
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
1
=40km/h的速度运动,
后半段时间以v
2
=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
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因不知为是和时间无法确定
8.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无关
10.对以a=5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意1s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5m/s
B.第n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5(n-1)m/s
C任意1s末的速度比前1s初的速度大5m/s
D.第2s末的速度是第1s末的速度的2倍
班级姓名学号
二.填空题:(共26分,11题8分,12题10分,13题8分)
11.一质点绕半径是R的圆周运动了一周,则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
若质点只运动了1/4周,则路程是_______,位移大小是_________。
12.如图所示v-t图象,表示质点做运动,它的
初速度为,加速度为____ __,前20s内的加速
度是___ __,第30s末的加速度____ ___。
1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刻度尺数据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
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
(1)打点计时器打下第八个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 G=____________进行计算,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为v G=_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24分,14题10分,15题14分)
1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s内速度由20m/s减为5m/s.求10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和加速度.
15.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正方向,试求物体在OA 、AB 、BC 、CD 、DE
各阶段的速度。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 AC 3. C 4. A C D 5. A 6. ABC 7. C 8. CD 9. D 10. AB 二.填空题
11. 0,2πR ,πR/2,2R
12.匀减速直线,30m/s ,-1m/s 2,-1m/s 2, -1m/s 2
13.(1)T FH
v G 2=,FH 表示F 、H 两点间的距离
(2)v G = 1.30 m/s 三.计算题
14.△v =-15m/s , a =-1.5m/s 2
15. 【解析】物体在t=0开始从原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历时2s ,接着的3s-5s 内静
止;第6s 内继续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第7s-8s 匀速反向行驶,至8s 末回到出发点;在第9s-12s 内从原点西行做匀速直线运动;由s-t 图象得各阶段的速度如下: OA 段:2
6
111==
t s v =3m/s 方向向东; AB 段:v 2=0 静止; BC 段:1
6
333==
t s v =6m/s 方向向东; CD 段:2
12444-==
t s v =-6m/s 方向向西;
DE 段:4
4555-==
t s v =-1m/s 方向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