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1光合作用第3课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2.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3-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2.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3-苏教版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一、教材分析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的核心内容,也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是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一个探究性学习活动,该实验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是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好素材,让学生能够加深对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还能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更重要的是,本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探究学习情境,有助提高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探究目标(1)知识目标:能列出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通过实验结果的预测分析,归纳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2)过程和能力目标:在尝试设计实验原理与方法、方案的过程中,利用已学知识设计实验,并且能够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探究重难点(1)重点: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2)难点: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运用数学分析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四、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一定的了解,也学习过探究实验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但因为学校条件有限,较少参与实验的操作,所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策略针对学生情况,教学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1)学生预习课本“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探究活动,学习“参考案例”的材料用具及方法步骤。

(2)学生合作讨论,明确实验原理,列出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针对不同的环境因素设计实验过程,列出需准备的材料用具。

(3)学生展示本小组的实验设计,在班级讨论,大家共同发现问题,帮助改进。

(4)确定本小组的实验流程,分组准备。

(5)分小组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分析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得出结论。

六、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实验课是以后生物教学中重点,通过实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2.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2.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苏教版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教学设计摘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考察在高考中一直占据一席之地,而对这部分内容的考察一般都是集中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这块,往往以各种曲线图的形式出现,考察学生的识图及综合分析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对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就是通过问题串、典例引导、合作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挖掘出解决这一难点的策略与关键点,达到对本部分知识的融会贯通。

关键词:影响因素光合作用速率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一节课选自苏教版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二节光合作用的第三小节。

高考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考察往往是依托于这部分内容进行,可以说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区域,往往以各种曲线图的形式进行。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既是重点,更是难点。

本节课旨在通过对一些关键点的分析、讨论、总结达到学生能自如的掌握三大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各种曲线图的变化规律,从而解决这一难点。

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掌握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及呼吸速率之间的区别;能准确分析各种曲线图中各点、各段、各面积所代表的含义。

能理论联系实践,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识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3情感目标:树立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教学重难点: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及呼吸速率之间的区别光合作用各种曲线图的分析及应用4.教学方法:典例引导归纳讨论法,问题串层层递进法等5.学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7.教学过程:7.1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是研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说的再详细一点就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光合作用速率是本节课研究主题的因变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怎样理解三个速率即光合作用速率(或称之为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光合作用强度等)、净光合作用速率(或称之为表观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的区别是本节课第一个要把握的关键点,尤其是怎样从字面意思上去区分净的光合速率和光合速率显得尤为关键。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2-3课《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试讲教案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2-3课《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试讲教案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2-3课《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
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新设计
本课是苏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接下来学习光合作用的基础,书上简单展示了在探究光合作用历程中比较重要的6个实验,有的实验学生初中接触过,也有第一次接触的实验,这节课学生要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去思考去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并且通过学习理解实验思维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说出对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认识;
2、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总反应式;
(二)、过程与方法
1、尝试探究发现光合作用的过程;
2、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光合作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绿色植物和自然的思想情感。

2、体会科学研究过程的艰辛。

3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高一有初中学习的基础,也有了一定高中学习的思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理解本课的知识并不难,但他们想要展示自己但又不好意思表现,这需要老师的鼓励与支持。

4重点难点
1、通过对光合作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绿色植物和自然的思想情感。

2、体会科学研究过程的艰辛。

苏教版必修一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学案

苏教版必修一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学案

第18课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目标导读]1•结合教材展示的实例,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2•结合实例概述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

[重难点击]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

一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合作用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作用较为明显。

1.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1)光照强度:单位叶面积上所接收的可见光能量。

(2)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CO2的固定量。

(3)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下图是布莱克曼用黑藻实验得到的结果。

请结合教材P76〜77的相关内容,分析回答:‘ _______ CCO:谁庞曝持不变°A 光照强度①图中显示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案在光照强度较低时,植物光合速率也很低。

随着光照强度的逐渐增强,光合速率也相应地变大;当光照强度进一步提高时,光合速率的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当光照强度超过某一定值时,光合速率就不再增加。

②光照强度是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哪一阶段来达到影响光合速率的?并说明理由。

答案光照强度是通过影响光反应阶段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

光照减弱,光反应速率减弱,产生的[H]和ATP的量减少,从而使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速率减小,进而使光合速率减小;光照增强,产生的[H]和ATP的量增多,从而使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加快,进而使光合速率增加。

2.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下图是布莱克曼用黑藻实验得到的结果。

请结合教材P7677的相关内容,分析回答:B______ C光愿强度保持不变(1)图中显示出CO2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案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速率随着CO2浓度的上升而增加,在达到某一定值后,再增加CO2浓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2)图中曲线上B点的含义是什么?答案 B 点的含义是指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所需的最小 CO 2浓度。

⑶请思考CO 2浓度是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哪一阶段来达到影响光合速率的?并说明理由。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教学设计1 设计思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在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是苏教版教材必修一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二节。

教师首先利用教科书中的“边做边学”活动,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分析、体会,使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等相关实验的设计,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应用习得的知识和技能。

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以结论的形式把发散的知识汇总,不仅让每个学生有充分体验和再思考的机会,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后教师用三幅图呈现整节课的结论,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自主合作,比如说实验设计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数据统计表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和交流实验结果的能力。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一般措施,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并能为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出具体措施。

能力目标:通过探索性实验设计,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和知识转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的团队精神。

3 教学重点与难难点学会分析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对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

4 教学过程简述4.1 课堂导入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在一块土地上,太阳每年照射的光能总量是一定的,并且不是所有的太阳能都能够被植物利用。

请思考:在时间和空间上做什么安排,才能让植物充分地利用太阳光能?4.2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教师提供如下资料: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人们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1)延长光照时间,例如采用套种,即一块土地上每年种植和收获一次大蒜,在大蒜接近成熟时,又种植并收获一次甜瓜,从而延长了光合作用的时间。

(2)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例如合理密植,植物种的太稀,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太密植株相互遮挡光照,也不能茁壮成长。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2.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5-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2.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5-苏教版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复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综合应用。

能力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相关实验及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图表、曲线等形式的试题。

(2)学习获取信息、理解信息,提高分析、推理、评价及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任何难题都能分解成多个容易的问题,任何难题都有突破口。

学情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专题是高考热点,难度比较大,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来比较吃力,总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不懂得区分,所以造成许多题型无从下手。

所以教师在上复习课时要注意分析方法和思路的引导,通过典型题目的解释和训练,能让学生学会这部分题型的解决方法。

复习重点:1. 让学生明确总光合作用速率没办法直接求,总是要分两步分别求出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然后二者相加。

总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2.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相关实验及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图表、曲线等形式的试题。

复习难点:学习获取信息、理解信息,提高分析、推理、评价及实验探究能力。

复习过程:引入:多媒体显示: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的有关说法1.叶肉细胞中有氧呼吸的场所在线粒体,2.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主要用来合成ATP。

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4.无水乙醇用来提取和分离叶绿素。

5.叶肉细胞黑暗中进行呼吸作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

6.总光合速率也就是真正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

思考分析一、1、总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常用什么方式来表示?2、如上图当光照强度为C点时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何气体进出?请在下图中用相应的箭头表示出来。

3、CO2的吸收、CO2的固定、O2的释放、O2的产生可分别用以上哪些箭头来表示?4、叶肉细胞吸收CO2和叶绿体吸收CO2一样吗?5、总光合速率能直接求出吗?二、计算总光合速率的几种常见题型表格曲线类1、以测定的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上图所示。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2.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2.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苏教版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为苏教版教材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第三部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中的探究实验。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光合作用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该部分的知识和内容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巩固和应用。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各种环境因素,使学生明白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应为粮食作物创造怎样的条件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数据、图像等数学模型来描述生理现象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构建、分析、评价模型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相关的知识是本节课的关键。

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推断影响因素,引出探究课题。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验证,通过可靠的数据得出结论。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如何根据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来提高作物产量”这一问题,达到知识的巩固和反馈作用。

实验内容丰富,在动手操作、数据分析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是理论到实践应用的桥梁。

通过本节课应该让学生初步掌握探究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并能设计一份较科学的实验方案。

二、学情分析本实验探究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基本过程,大致了解了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条件因素,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各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材中给出了影响光合作用的两个实验图表。

在学习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等实验时,已经掌握了探究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所以可以在课前让每组同学先凭自己的理解设计一份实验方案。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2)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

(3)学会将实验数据转化为实验曲线图,并能进行分析。

(4)根据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解释农业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些措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本阅读和小组讨论设计可以操作的实验步骤,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实验过程、数据的处理,并得出结论。

高中生物必修一精品教案第四章第三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高中生物必修一精品教案第四章第三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教学目标】1.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了解植物的自身特性影响光合速率。

3.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从而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进一座现代化的温室,你可能会发现用于补充光照的LED灯发出的光并非白光,还可能发生器,这些措施有何意义呢?(通过实例,导入新课,引发学注意到田间散布着一台台CO2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二、讲授新课浓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光合速率(二)光照强度、CO2寻找证据——实验阅读P126页资料,根据实验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1.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哪些?2.在实践中有哪些人为提高光合速率的措施?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点评。

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几乎成正比。

当光照强度达到某一点时,光合速率就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光合速率逐渐降低,在某一光照强度下,有机物的产生速率和消耗速率相等,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必须高于光补偿点。

应用:①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比较低。

间作套种时应注意农作物的种类搭配;②阴雨天温室大棚中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2.CO2浓度为什么植物会出现光饱和点?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点评。

植物出现光饱和点的实质是在强光下碳反应跟不上光反应,从而限制了光合速率的提高。

如果在光饱和点提高CO2浓度,往往会引起光合速率上升,由此可以看出,CO2浓度也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一个重要外界条件。

当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速率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相等时,外界的CO2浓度称为CO2补偿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学习目标导航----------------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O自主认知◊------------1 •光照强度低时,植物光合速率低。

光照强度增强,光合速率变大;光照强度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增加幅度逐渐变小;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2.C0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速率随着C02浓度的上升而增加,达到某一定值后,增加C02浓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3.温度影响酶活性,因而对光合速率也有明显的影响。

(1)教材表4—3表明,不同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一般在25〜30 C 左右。

(2)低温下植物光合速率变低的原因主要是酶活性降低。

(3)高温下光合速率变低的原因主要是高温使植物失水过多,影响气孔的开闭,减少了CO2进入细胞的量。

4.水和营养元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光合速率。

(1)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直接影响植物光合速率。

⑵氮素可以促进叶片面积的增大和叶片数目的增多,从而增加光合面积,间接地影响植物光合速率。

5.在农业生产中主要通过增加光照面积、延长光照时间等途径提高光能利用率。

------ O核心突破o -----------[合作探讨]探讨1:叶绿素是叶绿体中重要的色素,若叶绿素的合成受阻,将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那么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试分析解释之。

提示:(1)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

(2)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低温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而使叶子变黄。

(3)必需元素:叶绿素中含N、Mg等必需元素,缺乏N、Mg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变黄。

另外Fe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辅助成分,缺Fe也将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叶变黄。

探讨2: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分析曲线讨论并回答:(1)A点时,光照强度为0,对应的CO2来源于哪些生理过程?其释放量的含义是什么?提示:A点时,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其单位时间内释放的CO2量,可表示此时的细胞呼吸速率。

(2)B点时,所对应的CO2吸收量和释放量为0,试分析此时光合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的关系及B点的含义。

提示:B点时,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速率二呼吸速率,此点为光补偿点。

(3)C点时,CO2吸收量达到最高,请讨论C点的含义并分析CO2吸收量达到最高前、后的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什么?提示:C点时,光合作用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升高而增加,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之为光饱和点。

CO2吸收量达到最高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CO2吸收量达到最高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温度和CO2浓度。

探讨3: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图示分析:b也r g液度⑴分析E点的含义。

提示:E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CO2浓度,称为光合作用的补偿点。

(2)描述曲线变化规律。

提示: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速率随C02浓度的增加而加快;但达到一定浓度时,再增加C02浓度,光合速率也不再增加。

[归纳拓展]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分析(1)单因子植物有机物的积累必需矿质—\ 儿糸可通过所构成的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化合物对光合作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如Q可影响光合产物的运输和积累①合理施肥促进叶面积增大,提咼酶合成速率,加快光合作用速率②施用有机肥,有机肥被微生物分解后既可补充C02又可提供各种矿质元素(2)證6丸蚩命Q Anais nr Q 丽FP 乙丙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该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Q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影响因素为坐标图中所标示出的其他因子温室栽培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白天可适当提高温度,增加光合酶的活性,提高光合速率,也可同时适当补充C02,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当温度适宜时,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C02浓度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题组冲关◊1 •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内。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变rtrs Jftfff i杞曙雹tm2甲图乙图 A •甲图中a 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量 B •甲图中与b 点相比,a 点叶肉细胞中C 3的生成量多C •图中M 、N 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 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D .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解析】 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 在丙图中,随着温度的进 步升高,曲线的走势将下降。

【答案】 D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研究了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周围环境中某些 因素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并绘出下面各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⑴如图甲所示,即使CO 2浓度超过B 点,光合作用强度也不再增强,此时若增大 _________ ,光合作用强度还可继续增强(2)如图乙所示,B 点为光饱和点,它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分析比较图丙和图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图甲、乙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甲图中的B 点是在一定条件(适宜温度、一定光照强度)下,植物可利用的最大二氧化 碳浓度,此时若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继续增强,应增大光照强度;图乙中 B 点 的生物学含义是在此光照强度条件下,光合速率开始达到最大值;图丙、丁说明丙图丁矿质元素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但两图反映出 N 、P 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存在 差异。

【答案】(1)光照强度 (2)在此光照强度条件下,光合速率开始达到最大 值(3)在一定范围内,随着N 、P 元素吸收量的增多,光合速率加快;在同一光合速率条件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N 元素的量比P 元素多。

迩am 坨标i. 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一组曲线,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B .C . D.【解析】温度会通过影响光合作用中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高温使酶 失活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所以 D 选项应该是一条先升高后下降的曲线。

【答案】 D2. 下图曲线I 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 CO 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 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在y 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U 所示的变化。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与y 点相比较,xB. 在y 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I 变为UC. 制约x 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 •制约z 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 CO 2浓度【解析】 x 点时,光照强度较弱,光反应提供的[H ]和ATP 较少,C 3化合 物的浓度较y 点时高;题目中已提到是在适宜温度下测定的相关的关系,如果再提高温度,会降低光合作用速率;制约 x 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在适宜温度和较强光照强度条件下,提高 CO 2浓度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光合作用强度光有作用長度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件用强度【答案】D3•图1表示某地夏季一密闭大棚内一昼夜间 CO 2浓度的变化。

图2中能正 确表示e 点时单位时间内棚内植株消耗的 CO 2总量与消耗的02总量之比(体积比) 的是()【解析】 e 点时C02的量不再增加,超过e 点后C02的含量下降,说明此 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即光合作用吸收的 C02量等于细胞呼吸消 耗的02的量。

【答案】 B4 •某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 (即气孔开放程度)与光 合速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1)停止供水后,光合速率下降。

这是由于水是的原料,又是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 ___________ 的主要介质(2)在温度、光照相同的条件下,图中 A 点与B 点相比,光饱和点低的是点,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叶片发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此时类囊体结构破 坏,提供给碳反应的 __________ 少。

【解析】(1)植物体内缺少水分时光合速率下降,这是由于水是光合作用 的原料,同时水也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光合产物的运输也离不开水。

0 6 1224 小时图】口 COi 泊耗址I 恢妙冰⑵A点和B点相比,A点水分供应充足,气孔开度高,二氧化碳的吸收多,光合速率大;而B点缺少水分,气孔开度低,二氧化碳的吸收少,光合速率小,所以B点的光饱和点比A点的低。

⑶叶片发黄的主要原因是停止水分供应后,细胞代谢强度下降,叶绿素合成速度减慢甚至停止,或叶绿素被分解。

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为碳反应提供ATP和[H]。

【答案】(1)光合作用运输(2)B气孔开度降低,C02吸收减少(答出一项即可)⑶叶绿素合成速度变慢或停止(或叶绿素分解),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露出来(答出一项即可)[H]和ATP课堂小结: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C02浓度等。

2.光合作用强度的表示方法: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

3.在农业生产中主要通过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和增加光合作用面积等途径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