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与中国文化

合集下载

中国围棋的文化介绍

中国围棋的文化介绍

中国围棋的文化介绍中国围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围棋作为一种智力竞技游戏,不仅在中国深受喜爱,也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门艺术,一种哲学的体现。

围棋起源于中国,具有超过两千五百年的历史。

据传说,围棋最早始于中国的古代文明时期,当时的人们用棋子在木板上进行对弈。

随着时间的推移,围棋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中国围棋以其独特的规则和策略而闻名于世界,被誉为“智慧的游戏”。

围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种智力竞技游戏,更是一种思考方式的象征。

在围棋中,需要玩家通过布局、攻防、计算等手段来制胜,这需要玩家具备深思熟虑的能力。

围棋的规则简单,但变化复杂,需要玩家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围棋的对弈过程中,不仅需要玩家运用自己的智慧,还需要理解对手的意图,把握整个棋局的走势。

因此,围棋被认为是一种训练智慧和培养思维能力的良好方式。

围棋不仅仅是一种游戏,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围棋的棋盘上有19条横线和19条竖线,共有361个交叉点,象征着宇宙的无限可能。

围棋中的黑白棋子代表着阴阳二元论,象征着天地的对立和统一。

围棋的规则中强调平衡和和谐,体现了中国哲学中的“中庸之道”和“阴阳调和”的思想。

围棋中的棋局变化无穷,每一步都需要玩家深思熟虑,这也启示着人们在生活中应该慎重思考和行动。

中国围棋文化也体现在围棋的传承和发展上。

中国围棋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围棋大师,他们不仅在围棋界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对围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围棋协会成立于1950年,致力于围棋事业的推广和普及。

中国围棋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每年都会举办各类围棋比赛和活动,吸引了众多围棋爱好者的参与。

中国围棋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围棋在东亚地区非常流行,尤其在日本和韩国有着大量的围棋爱好者和专业选手。

围棋也逐渐走向了国际舞台,在各大国际围棋比赛中,中国围棋选手屡次获得佳绩,展现了中国围棋的实力和魅力。

中华文化之围棋

中华文化之围棋
国传统的礼仪文化
6 5
其次,围棋体现了中国传统 的礼仪文化
围棋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 文化
1 2
在中华文化中,围棋被赋予了丰富 的文化内涵
3 4
首先,围棋体现了中国传统 的哲学思想
围棋的布局和收官都讲究"阴阳 调和"、"天人合一",这与中国 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
4
围棋的影响
围棋的影响
围棋作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此外,在唐代,围棋 还传入朝鲜半岛,成 为了朝鲜半岛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唐代,围棋传Leabharlann 日 本,成为了日本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代以来,围棋逐 渐走向世界,成为了 国际性的智力游戏
在日本,围棋被称为" 碁"或"本手谈",并发 展出了独特的风格和 技巧
目前,世界各地都有 大量的围棋爱好者, 每年都会举办各种规 模的围棋比赛和活动
围棋起源于中国,据史 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 时期,围棋就已经开始
流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围棋 逐渐发展成为一项高雅 的智力游戏,深受文人 雅士的喜爱
2
围棋的规则
围棋的规则
1
2
3
4
围棋的规则简单而 又复杂
简单来说,围棋是 在一个19×19的棋 盘上进行对弈,双 方轮流下子,谁先 围住对方的棋子为

然而,围棋的复杂 之处在于其千变万 化的策略和深奥的
总之,围棋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智力游戏,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 特的魅力。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 宝。让我们共同关注和支持围棋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 爱这项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游戏吧!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围棋作文(精选27篇)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围棋作文(精选27篇)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围棋作文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围棋作文(精选27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围棋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围棋作文篇1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许多灿烂的传统文化,在这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围棋。

围棋据说有5000多年的历史,传说是上古时代的尧帝发明的。

尧为了教育他调皮捣蛋的儿子---丹朱,发明了围棋。

围棋棋具包括棋盘和棋子,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共361各交叉点,棋子要下在交叉点上。

棋子分黑子和白子。

比赛时,要先猜先,猜到先手的,执黑先行,白方后下。

判断胜负要看谁围得空(目数)多,因为黑棋先下,黑棋要贴给白棋7目半。

黑棋要围到185目才赢,白棋围到177就赢了。

围棋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儿童学围棋可以改善儿童的注意力,提高智商。

前几年,西方国家举行了人和电脑的国际象棋比赛,结果人输了。

但是人和电脑的围棋比赛,即使最先进的电脑,也下不过人。

一黑一白,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变化无穷,古人说:千古无同局,这正是围棋的魅力所在,所以几千年来,围棋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2000多年前,围棋就传到了日本;近几十年,围棋又在韩国兴盛起来。

目前,中国的古力常昊,韩国的李昌镐李世石,是围棋界顶尖高手。

中日韩三国,每年多要举行很多围棋比赛,给人们奉献了很多精彩的对局。

我学围棋已经2年多了,现在是少儿业余二段。

学棋的道路充满了艰辛与欢乐。

每天都要做围棋死活题,还要熟记数不清的定式布局。

但经过努力,比赛中,我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特别有很多岁数比我大很多的对手,我心里充满这时了骄傲和自豪。

围棋带给我了自信心和不怕输的性格,我爱围棋。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围棋作文篇2我国历史悠久,有许多传统文化,其中我也很喜欢围棋。

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所了解的围棋。

关于围棋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围棋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围棋的知识点总结一、围棋的历史围棋的历史非常悠久,据传说,围棋起源于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约3000年前的商周时期。

据《诗经》中有关围棋的记载,可以推测围棋在当时走红。

专家认为,围棋的起源可能还要更早,可能源于原始社会以土地争夺为目的的游戏以及军事行动中的谋略。

围棋于隋唐时期传入日本,成为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传统棋艺之一。

此后,围棋在东亚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围棋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之中。

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有关围棋的记载颇多,从中可以了解到围棋游戏的发展和传播情况。

最早的有关围棋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诗经》之中,诸如“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蓁蓁。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莞莞。

”等句中记载有关围棋棋盘、围棋棋子和围棋游戏的情节。

这些古代的记载使我们了解到围棋在古代中国就有一定的发展和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围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这一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围棋游戏本身,还体现在围棋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

例如,围棋的文房四宝之一墨,象征围棋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围棋也曾被列为古代举子科举的主题之一,这表明围棋在古代文化中有一定的地位。

在古代围棋的相关文献中,不仅记录了围棋游戏的规则和玩法,也对围棋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有所体现。

围棋并不只是一种传统的棋艺,它还具有较强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者之气和智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围棋曾被视为一种高雅的娱乐方式,并有其独特的礼仪。

围棋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有着广泛的普及,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还是一种培养智慧和人格修养的方式。

围棋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也有过极高的地位,尊崇和崇敬围棋的风气在古代社会中相当盛行。

围棋传入日本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传承,在日本社会中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日本的围棋文化在中国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围棋文化传统。

围棋传统文化介绍

围棋传统文化介绍

围棋传统文化介绍围棋,又称“圍攻、圍棋、落子”,是一种古老的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是一种对策性的游戏,核心在于通过落子的方式互相围攻、抢地盘,最终占领更多的领地,将对手困死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达到赢的目的。

围棋寓意深刻、规则简单、趣味性强,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

围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秦汉时期,当时的围棋被认为是一种用来训练军事策略的武术,用于教授将领们如何在战争中制敌。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围棋逐渐深入民间,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雅的游戏,被视作智慧和文化的象征。

围棋还是道家、儒家、佛家等各种学派的思想体现,其中最为显著的则是儒家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这个思想同样可以用来解释围棋中棋手在拆散对手棋局和保护棋面安全之间的抉择。

围棋的玩法极为简单,仅需要棋盘和棋子两样东西即可。

棋盘上划分出19×19的网格,两人各执一色棋子,在棋盘上轮流落子,目的是为了在围住更多空地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胜利点数。

由于围棋有大量的变化和各种奇妙的战术,使得它充满无限的可能性,丰富了无数人的娱乐生活。

而且,围棋不仅仅是一项游戏,更是一种心灵的陶冶。

在围棋中,每一步棋的变化都体现了人类智慧的不断开发和积累,而这种智慧正是人们一直追求的。

围棋不仅仅流行于中国,其传播范围还覆盖了整个世界。

如今,围棋已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

在日本,“囲碁”不仅作为高雅的文化,还被视为一种具有与“茶道”相同价值的精神修炼。

在韩国,“圍棋”不仅成了国家智力游戏,更是被视为孝道、忠诚等文化价值的表现。

在欧洲,虽然围棋的历史较短,但大量的爱好者和追随者使得围棋在欧洲的传播远远超出想象。

围棋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文化,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

围棋中隐含着对人类需要的一系列品德和技能的要求,如持之以恒、坚毅不拔、切磋锤炼、淡泊名利等等,都是围棋所强调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围棋作文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围棋作文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围棋作文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围棋作文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写围棋的作文,欢送各位同学阅读,围棋是一个好东西,大家不妨学学哦!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

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

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

”还提到,舜觉得儿子商均不甚聪明,也曾制作围棋教子。

《路史后记》写得更为详细。

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朱,儿子行为不好,尧很难过,特地制作了围棋,“以闲其情。

”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是为了开发智慧,纯洁性情的。

不过也有另一种看法,认为“夏人乌曹作赌博围棋。

”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书中那么说,围棋始于战国,是纵横家们的创造。

他的根据是,围棋“有害诈争伪之道。

”这样一来,围棋又成了寻欢作乐,耍弄权术的工具了。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过是推测而已,尧、舜之说只是编织的美妙传说。

乌曹在《古史考》中被认为是造砖的先祖。

在造围棋方面找不到更多的佐证。

至于皮日休提出的围棋源于战国。

更缺乏为信。

早在春秋时,孔子就已经提到围棋了。

也是一种推测在甘肃水昌县鸳鸯池出上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不少绘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图案,线条均匀。

纵横交织,格子齐整,形状很象现在的围棋盘,但纵横线条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象现在是十九道。

考古学家讽称之为棋盘纹图案。

湖南省湘阴县挖掘出一座唐代古墓,随葬品里有围棋盘一件,大小呈正方形,纵横各十五道。

在内蒙开掘的一座辽代古墓里,挖出围棋方桌,高十厘米,边长四十厘米,桌上画有长宽各三十厘米的围棋盘。

棋盘纵横各十三道,布有黑子七十一枚,白子七十三枚,共一百四十四枚。

另有黑子八枚,白子三枚空放着。

想必墓主生前好弈,舍不下一盘残局,带到九泉之下琢磨去了。

这些只是众多考古新发现中的几件古物,但足以说明几点:首先,不容置疑的是,围棋在原始社会时,已具雏形。

纵横交织的棋盘图形已经根本形成。

其次,从出土棋盘的十、十三、十五……直至今天通用的十九道线的开展过程看,围棋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某一天里突然创造出的奇迹,而是经过了由简单到复杂,棋子由少到多,着法由单一到多样的开展变化过程,时间跨越数千年,集聚了无数围棋爱好者的智慧和经验,逐渐被改进,被丰富,最后形成今天这种规模的。

中国传统十大国粹介绍

中国传统十大国粹介绍

中国传统十大国粹介绍中国传统十大国粹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影响力的十项文化遗产,包括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文学、哲学、医学、茶艺和围棋。

1. 书法: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笔墨纸砚的运用,表达思想感情,传达美学观念。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形成了独特的字体和风格,如楷书、行书、草书等。

2. 绘画: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

中国绘画注重意境和表达,追求自然之美和心灵之境。

3. 音乐:中国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传统民间音乐和古典音乐。

传统音乐器乐以古琴、笛子、二胡等为代表,注重旋律和情感表达。

4. 舞蹈:中国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包括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

古典舞蹈以优美的身姿和舞蹈动作为特点,民间舞蹈多样性丰富,反映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特色。

5. 戏曲: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包括京剧、豫剧、越剧等。

戏曲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方式,注重唱腔、表演和化妆。

6. 文学: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

中国古代文学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现代文学作品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7. 哲学:中国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的学派和思想体系。

中国哲学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8. 医学:中国传统医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体系之一,包括中医和中药学。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平衡,通过草药和针灸等治疗方式,维护人体健康。

9. 茶艺:中国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茶艺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制作工艺,通过冲泡和品饮茶叶,传达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

10. 围棋:围棋是中国传统的棋类游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围棋注重思维和策略,通过布局和对弈,培养智力和提高思考能力。

围棋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普及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今围棋文化故事篇

古今围棋文化故事篇

古今围棋文化故事篇1、“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围棋起源于中国,相传“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

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丹朱,儿子行为不好,喜欢玩打仗的游戏,常常弄得满身是伤,尧很难过,于是制作了围棋,“以闲其情。

”这就是最早出现的围棋模型。

这样丹朱在格子上就能体验冒验的乐趣,而不用东跑西颠冒受伤的危险玩乐。

按照这种说法,围棋诞生之初,就具有了开发智慧、纯洁性情的功能。

2、“鼻祖”弈秋弈秋是春秋时期人,是我国史籍记载的第一位棋手,是“通国之善弈者”,被称为围棋“鼻祖”。

弈秋带了两个学生。

一个诚心学艺,听课十分专心;另一个却不下功夫,上课时心不在焉,总是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想着外面大雁什么时候才能飞来,飞来了好张弓搭箭射两下试试。

两个学生同在学棋,同拜一个师,前者学有所成,成为远近闻名的高手,后者未能领悟棋艺。

这说明专心致志是下好围棋的先决条件。

3、“商山四皓”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末汉初的四位著名学者。

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居在商山,人称“商山四皓”。

刘邦久闻四皓的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被拒绝。

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

后来,他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就想废掉刘盈而立如意为太子。

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非常着急,就开国大臣张良想办法。

张良建议吕后聘请“商山四皓”作太子的宾客,吕后答应了。

“商山四皓”都是张良的好朋友,碍于老朋友的面子,他们出山了。

很快,太子刘盈经过这四位长者潜移默化的教导,修养与见识大有长进。

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

四皓对刘邦说:“我们听说太子是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我们就一齐来作太子的宾客。

”刘邦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便知道太子已不可废,于是就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

刘盈后来继位,为汉惠帝。

商山四皓喜欢下围棋。

唐代王维、李思训、孙位,五代支仲元、石恪,北宋孙可元、李公麟、南宋马元,元代钱选等,都以四皓在商山为题材,作《商山四皓图》,或名《四皓弈棋图》,或名《山居四皓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棋与中国文化
围棋是中国文化很典型的代表,也是突出的象征,棋圣聂卫平曾经讲过,只有中国这样的国度,这样的文化才能孕育出围棋这样的艺术,我认为围棋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化、哲学、艺术、智慧的伟大结晶,围棋的每一处美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之美。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最神奇,最深奥的棋类活动。

围棋棋子之间的关系远比其它棋复杂得多,用到的思维也高深得多。

与其他棋类相比,围棋的形式可谓简单到了无以附加的程度。

其它的棋,比如象棋有各个不同种类的棋子:将士兵象车马炮,这些不同的棋子都有不同的地位、性能和作用。

你来我往,攻防交替,对搏时的硝烟弥漫、刀光剑影,有如在战场上拼杀一般。

围棋呢?棋子只有黑白之分,再无其他区别;棋盘上除条条坪道,绝对找不到界河宫殿大本营之类的布局。

但围棋的深沉魅力是其它任何棋所无法相比的:优美的棋形,雄浑的模样、广阔深远的大局观、行云流水般的行棋步调,展示了无限的美,开拓了无穷无尽的形象思维空间。

象棋讲究精密的算度,而围棋则是培养起一种超凡的感受。

围棋是一门艺术,一门竞技的艺术。

更讲究顺乎自然,舒畅纯朴,寻求和谐之道,体现和谐之美与和谐之境界。

围棋与象棋之间的比较,我更愿意将围棋比作春秋,象棋比作战国。

战国多以战争为主,其谋略大多为打仗服务,不是说这不是美,不是智慧,但是比较单一与比较赤裸。

相比于象棋,我个人更热爱围棋,因为双方的对杀,只是围棋里面的一部分,像春秋几个大国之间虽有大战争,但毕竟不多,更多的是不打仗时双方争取利益的谋略。

像晋国赵文子赵武,主政五十多年,在位期间,虽没有什么大战争,但是通过外交手段,让周边的小国臣服于晋,通过会盟,让各大国承认晋的盟主地位,同样达到目的。

围棋更多的是没有硝烟的战争,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法,赢得胜利,这是另外一种美和智慧,也是中国一直注重间接,而非直接的文化。

另外,围棋的整体性的特点与中国文化的整体性的特点很像。

围棋将阴阳转化,矛盾对立互补转化,取舍,次序,全局的把握,局部杀棋之精妙,通通融入到一个围棋体系里面。

而像中国诸子百家,喜欢在自己的理论中包含伦理,哲学,
宇宙,科学,政治,礼仪等等学科的内容,而不愿意想柏拉图那样分门别类地论述。

而他们的后人,在发展他们的新观点的时候,也喜欢将他们的新观点融入到传统先哲的观点里面,自己一注疏的形式表达,从而形成一个很庞大的整体。

还有像中国的科学,技术,实物等等,大多注重整体的效果,从整体来解决问题,他们不愿意,甚至不能割裂开来,进行单独讨论
《棋经十三篇》中有:“夫万物之数从一而起。

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

一者生数之主,据其极而运四方也。

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数;分为四,以象四时;外周七十二路,以象其侯;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阴阳。

局之线道谓枰,线道之间谓之卦。

局方而静,棋圆而动。

白古及今弈者无同局。

”就是说“万事万物的数量,总是从一开始。

围棋的路数,总计为三百六十一。

所谓一,这是其他数产生的依托,把握了这个根本才能控制四方。

所谓三百六十,这是模拟周天的数目。

分成四个角,这是模拟四季的数目。

每角各分九十路,这是模拟每一季的天数。

周围七十二路,这是模拟时令的变化。

枯棋三百六十,白子和黑子各占一半,旨在仿效阴阳。

棋局的线、路叫做棋盘,线、路交错所构成的方格称之为拐。

棋局是方形的、静态的,棋子则是圆形的、运动的。

从古到今,对弈中从未出现过相同的棋局。

”所以说,一局围棋就是一年的光阴,或风平浪静或硝烟四起,如此演绎着每个人对围棋的理解、也反映出人生的境界。

围棋与《易经》也有许多相通之处,易经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天地万物!”易经的思想认为宇宙是由阴、阳两种相互对立的属性组成的。

而在围棋中,黑、白双方恰好也是相互对立的。

古代围棋,有黑白四座子,象征四季。

以白子先行,黑子后行。

象征以白昼开始,夜晚结束。

白子其实就是代表了易经中的阳,黑子代表了易经中的阴。

可以说,阴、阳与黑、白两色棋子相对应,象征黑夜与白昼的交替。

用天元来象征宇宙的中心——太极,用黑、白子来象征阴、阳两种对立、矛盾、对抗的属性。

可见围棋的文化与《易经》有着很深的渊源。

围棋文化的精髓与道家文化、禅理有着许多相通之处。

围棋有着极其丰富的象征力,不同领域的人如文学家、哲学家都能够从围棋中领悟到深奥的道理,比如哲学家能从中看到世界的本源、礼佛者从中看到禅,参道者从中看到的是道……。

其实每一个人掌握围棋到一定程度,都一定会从围棋中参悟出许多人生
的道理,而从围棋领悟到的“道”的深度和高度,则取决于你现在人生体验的深度,及对围棋的理解程度了。

围棋不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围棋是东方艺术瑰宝,东方智慧的结晶。

中华民族的聪慧头脑,远大的目光和独特的创造力,令人惊叹!
能够以如此简洁的方式向世人揭示出如此深奥的道理,能创造出如此高深智力游戏的民族,其思维真是比天地还辽阔,比海洋更深遂。

这个民族是伟大不朽的,必将称雄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大地,悠悠五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延绵不断,如黄河长江水一般滔滔不绝,奔流不息。

然而与之大相径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和中国古代文化同时期发展的其他史前文明,或者消亡了,或者被其他民族文化所征服所同化,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地消失了。

比如古印加文化、古玛雅文化,现在只留下了诸多的遗迹供人去追思、去凭吊。

而其它的文明古国,象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以及古希腊、古罗马等等,如今生活在那里的人也并不是先前民族的后裔,原有的民族早已不复存在。

当今的民族与原先的民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民族,早先的文明也没有得到继承和发扬。

因此人们在谈古论今,回顾这些国家的昔日的光辉时,总要冠之以一个"古"字。

而唯独说起与其同时代的,同样创造了灿烂文明的中国时,却从来不会加上这个"古"字,其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从未间断和中止过,相反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生息繁衍至今。

其他文明的光辉逐步衰亡、渐渐消失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了。

而中国的文化却始终象一颗神奇耀眼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闪烁。

古老而又年青,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创造了世界文明史的一大奇迹。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所引以为自豪的,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深厚故乡情的关键所在。

瑰丽的东方艺术之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为世人所注目、所公认、所叹服。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一辈辈勤劳的双手、一代代智慧的头脑,造就了这世界上最为肥沃的文化土壤,显示了勃勃生机。

不仅孕育、创造出了自己的伟大文明和卓越成就,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为全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还极其善于总结学习,消化吸收其他外来文明。

在自己文化基础上,同时去接收、
去引进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获取丰富的精神食粮。

任何一种外来优秀文化一旦融入,在此落地生根,经过这块土地的滋润,经过这个民族聪慧头脑神奇的构想以及勤劳双手辛勤培育、改良,很快就会枝繁叶茂,焕发出更新更强的生命力。

环境的造就,历史文化的熏陶,这些文明之花进行了由形到神的转变,提高到了一个更高更深的层次,找到了自己的永恒。

围棋充满了东方的智慧与文化,也只有这样的沃土才能孕育如此高尚美丽的艺术,围棋与中国文化在灵魂的深处是共通的,我认为,能掌握好中国文化的精髓,就能掌握好围棋的精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