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形态的演变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货币演化

中国古代货币演化

中国古代货币演化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化过程经历了从自然实物货币到人工铸币,再到纸币和机制货币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大致的六个重要演变阶段:
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最初的货币形态是贝壳、珠玉、龟壳等自然物品,因其在原始社会中具有稀有性和易于交换的特点而成为早期的商品交换媒介。

2.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金属货币,如最早的铜贝,之后发展出形式各异的地方特色铸币,如铲币(布币)、刀币、环钱以及楚国的爰金和蚁鼻钱。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货币标准化,铸造了“秦半两”,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货币统一,结束了各地自行铸造不同形状货币的局面。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汉武帝时期,推出五铢钱,确立了以货币标明其实际重量的制度。

唐高祖李渊时则发行开元通宝,改变了以往直接标注重量的方式,开创了新的货币体系,随后出现了宋朝的“元宝”等称谓的货币。

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
宋代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行纸币的时代,北宋时期的“交
子”作为世界首例官方纸币,逐渐取代部分金属货币的功能,预示着货币形态的重大变革。

6.由手工铸币向机制货币的演变:
这一阶段发生在近代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技术的进步,中国的货币制造也开始采用机器压制的方法,提高了铸币质量和效率,实现了从手工铸币到现代机械化生产的转变。

以上概述了中国古代货币从自然物货币到规范化金属货币,再至纸币,并最终迈向工业化生产的过程。

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形态的演变(实物、代用、信用)、货币的本质1、实物货币:贝币——金属货币2、代用货币(纸币)3、信用货币:辅币、现钞、银行存款、电子货币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它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一是产生的时间不同;一般等价物产生在前,货币产生在后;二是一般等价物在时间、地域、材料的质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货币是由金银固定地充当的。

⏹2、我国货币量层次的划分和控制重点M0=流通中的现金M1= 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活期存款+部队活期存款M2= 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M1是狭义货币,M2是广义货币;M1与M2之差是准货币。

我国以M1为控制重点⏹3、货币制度及其演变⏹货币制度的含义、本位币的特点币制,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该国的货币流通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内容:货币金属(币材)、货币单位、货币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对外关系等。

一国货币主权的体现,随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形成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了解)本币的材料:本位货币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货币,具有法定的无限支付能力,称无限法偿。

——本位币的标准计量单位,称为货币单位,如美国美元、英国英镑等。

——本币和辅币的发行和流通: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用较贱金属,不足值,可与本位币自由兑换,有限法偿——发行准备:黄金、国债、商业票据、外汇——货币的对外关系:如能否自由兑换、汇价的确定办法等⏹货币制度的演变(银、金银、金、信用)(1)银本位制(白银作为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自由输入输出、自由兑换,分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

最早出现、实施时间最长,16世纪后盛行,到19世纪后期被放弃最大缺点:白银价值(价格)不稳定:白银产量猛增,价值下跌,很多国家逐渐改金本位制。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

xx古代货币演变历程钱币,是各国各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所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之一,是人类创造活动的积累和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类共同的物质精神财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

中国货币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贝币”发展至现今的第五套人民币,这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各个历史时期。

由于历史的演变,创造近数万种之巨的货币(纸币和钱币)和多姿多彩的中国货币文化,并且形成一套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体系。

一、xx货币发展史中几个重大演变中国货币的发展基本可以归纳为下面几个重大演变: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

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

铜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

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

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因为半两钱盗铸不止,就下令新铸五铢钱,并允许天下郡国铸造,通称“郡国五铢”。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

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

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货币的形态的演进过程

货币的形态的演进过程

货币的形态的演进过程
货币的形态演进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最早的商品交换阶段。

以下是货币形态演进的主要阶段:
1.商品货币阶段:最早的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即以某种商品作为交换媒介。

例如,古代的人们用盐、贝壳、动物皮毛等物品作为货币。

2.金属货币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贵重金属(如金、银)制造货币。

这种货币不仅具有交换价值,还具有固定的重量和纯度,方便人们进行交换。

3.纸币阶段:在金属货币的基础上,人们开始使用纸币作为交换媒介。

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元朝时期,随后在各个国家逐渐普及,最早的纸币是交子。

4.电子货币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电子货币进行交易。

电子货币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方式进行传输,具有便捷、快速、安全等优点。

5.加密货币阶段: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加密货币进行交易。

加密货币是一种基于密码学技术的数字货币,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安全性高等特点。

总体来说,货币形态演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的过程。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货币形
态还可能会继续演进和创新。

我国货币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我国货币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我国货币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1. 货币萌芽阶段(先秦时期)
在远古时期,人类社会采用了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换方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特殊的等价物作为一般等价物,如贝壳、玉石等,这标志着货币的萌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铜铁器被广泛用作货币。

2. 铜钱时代(秦汉至隋唐)
公元前前3世纪,秦统一六国后铸造了圆形孔钱,标志着我国货币正式步入铜钱时代。

汉代重铸五铢钱,成为长期通行的主要货币。

隋唐时期,出现了开元通宝、永徽重宝等名钱。

3. 纸钞货币时期(宋元明清)
北宋时期,由于铜钱贬值,政府开始发行交子和会子,为纸钞货币的雏形。

元代正式发行纸钞交子。

明清两代均沿袭纸钞制度,并出现了一些地方钞。

4. 近代货币时期(1840年至1949年)
鸦片战争后,洋钱(主要是银元)流入中国大量使用。

1935年发行了法币,但由于战乱无法统一管理。

1948年发行人民币,为新中国货币制度奠定基础。

5. 新中国人民币时代(1949年至今)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华北根据地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1955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

1962年发行第三套人民币。

1987年发
行第四套人民币。

2005年发行第五套人民币。

我国货币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实物货币到铜钱,再到纸钞货币,最后发展到统一的人民币制度,见证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进步。

中国古代货币

中国古代货币

第二部分
货币——贝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海贝
海贝在史前的仰韶文化、龙 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在 夏代纪年范围内的二里头文化遗 址和商周墓葬中,屡有发现 。商 和西周时已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在商代的时候,由于商品经济的 发展,天然的贝供不应求,于是 出现了人工贝币,如石贝币、骨 贝币等。到商代晚期和西周,还 出现无文字的铜仿贝。
明朝 大力推行纸币——钞,明初只用钞不用钱,后改为 钱钞兼用,但明代只发行了一种纸币——大明宝钞。白银 在明代成为了法定的流通货币,大额交易多用银,小交易 用钞或钱。明代所铸过年号钱,因避讳皇帝朱元璋之“元” 字,所有钱币统称“通宝”,忌用“元宝”。
清朝 主要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清初铸钱沿 袭两千多年前的传统,采用模具制钱,后期则仿效国外, 用机器制钱。
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据《汉书· 食货志》记载,刘邦建汉后,允民私铸 钱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大铸恶钱而牟利。
元鼎四年(前一一五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 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 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 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 演变。
流行于中原地区,即赵、韩、魏三国和周王 室等地。春秋时期的布币主要是空首布,而战国时 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
刀币
东方的齐国和北方的燕国主要使用刀币。刀币 分“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型。其形取象于北 方游牧民族渔猎用的刀类工具。由于齐刀面有“化” 字文而称“刀化”。刀货形状刀背分弧背、折背、直 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国早期一种青铜 铸币。
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 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 作用。
四、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一、货币产生的原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2、扩大的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价值形式结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二、货币形态的演变(一)货币形态演变的原因货币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形态也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三、货币的本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货币是一般等价物(1、货币是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2、货币具有和一切商品交换的能力)货币体现社会经济关系四、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二)流通手段(三) 储藏手段(四) 支付手段(五) 世界货币五、货币制度的概念: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它主要包括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的程序及建立金准备制度等.六、货币制度的内容规定币材规定货币单位(一是规定货币名称二是规定单位货币价值)规定货币的种类及支付清偿能力(主币:即本位币,一国计价结算的合法的标准货币。

辅币:解决商品流通中不足1个货币单位的小额货币支付问题.无限法偿: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

)规定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的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七、货币制度的演变及种类银本位制1、概念: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本位货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2、内容: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银币的名义价值和所含银的价值相等,属于足值货币;银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具有无限法偿的效力;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3、缺点:银本位最大的缺陷是银价不稳定。

随着白银开采技术的提高、产量增加,导致白银价值波动、下降,越来越体重值小。

至20世纪处,除中、印、墨等少数国家仍实行银本位,资本主义国家都已放弃。

《中国钱币的演变》课件

《中国钱币的演变》课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稀有和珍 贵的钱币逐渐成为收藏家们的追
逐对象,其价值不断攀升。
钱币市场的行情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如经济环境、政策调整和 市场需求等,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收藏家们通过拍卖会、私人交易 和钱币市场等渠道进行交易,推
动了钱币市场的繁荣发展。
钱币的鉴赏与鉴别方法
鉴赏钱币需要了解其历史背景、铸造 工艺、图案设计和文字书法等方面的 知识。
02
03
人民币的起源
人民币诞生于1948年,是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 货币。
人民币的发展历程
从第一套人民币到第五套 人民币,人民币的版面、 材质和防伪技术不断升级 。
人民币的历史意义
人民币的发行结束了中国 货币混乱的历史,统一了 中国的货币体系,促进了 中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币的特点与分类
人民币的特点
现代钱币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防伪技 术,如水印、安全线、荧光油墨等, 以确保货币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随着假币和电子支付的普及,人民币 的防伪技术需要不断升级,以应对新 的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人民币的 防伪技术将更加先进,同时数字货币 的发展也将成为趋势。
Part
05
中国钱币的文化价值与影响
《中国钱币的演变》 ppt课件
• 中国钱币的起源与早期形态 • 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历程 • 中国近代钱币的演变 • 中国现代钱币的发展与现状 • 中国钱币的文化价值与影响
目录
Part
01
中国钱币的起源与早期形态
起源与背景
起源
中国钱币起源于商周时期,最初 是以贝作为交换媒介,后来逐渐 发展为金属货币。
钱币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套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是1987年4月25日,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务院颁布命令责成中国人民银行发 行的。
第五套人民币
第五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 年之际,于1999年10月1日起,分批发行。
概念
❖ 电子货币(通过电子化 方式支付的货币)
❖ 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是指用一定金 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 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 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 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 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 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 。
苏区纸币
人民币
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于1948年12月 1日首次发行的货币,建国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定货币,至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为止共发行 五套,形成了包括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 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人 民币在ISO 4217简称为CNY(China Yuan),不 过更常用的缩写是RMB(Ren Min Bi);在数字 前一般加上“¥”表示人民币的金额。
支票
辅币
辅币多用贱金属制造,一般由政府独占发行,由专门的铸币厂铸造。其主 要功能是充当小额或零星交易中的媒介手段。
纸币
纸币多数由一国中央银行发行,其主要功能是承担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 手段。
银行存款
存款是存款人对银行的债权,对银行来说,这种货币又是债务货币。存款除 在银行账户的转移支付外,还要借助于支票等支付。在全社会的经济交易中, 用银行存款作支付手段的比重占绝大部分。随着信用的发展,一些小额交易, 如顾客对零售商的支付、职工的工资等,也广泛使用这种类型的货币。
Thank You!
4.电子钱包
• 概念:电子钱包是电子商务活动中网上购物顾客常用 的一种支付工具,是在小额购物或购买小商品时常用 的新式钱包。
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 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 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信用货币 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 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它与贵金属完全脱钩,不 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世界性 的经济危机,引起经济的恐慌和金融混乱,迫使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先后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国家所发行的纸币不 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因此,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当今世 界各国几乎都采用这一货币形态。
会子
“会子”的名称产生于北宋,是一种取钱物的凭证。 见于记载的有会子、钱会子、铅锡会子、寄附钱物 会子等。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吕惠卿在讨论陕 西交子时说:“自可依西川法,令民间自纳钱请交 子,即是会子。自家有钱,便得会子。动无钱,谁 肯将钱来取会子?”
清代纸币
清代印刷的;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多为木版或铜版印刷, 与宋、元、明时相仿。票 面呈竖方 形,尺幅较大,虽为二 色或三色套印,但色彩单调,印刷技术并不复杂。民间多能 仿制。当时的官府既要防止民间伪造,又无技术措施,只好 在票面上加盖官府印鉴,用以保 证信誉和增强可靠性。这在 中国印钞史上,尚属早期、简单的仿伪措施
功能
❖ 1、转帐结算功能:直接消费结算,代替现金转帐; ❖ 2、储蓄功能:使用电子货币存款和取款; ❖ 3、兑现功能:异地使用货币时,进行货币汇兑; ❖ 4、消费贷款功能:先向银行贷款,提前使用货币。
支付方式类别
1.储值卡 概念:是指某一行业或公司发行的可代替现金用的IC卡或
磁卡。如电话充值卡神州行等。
货币形态的 演变
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又称商品货币,它是货币形态发展的最 原始形式。
实物货币的特点是,它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作 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即实物货币是以商品本身
的价值为基础的。
在人类历史上,各种商品, 如米、布、木材、贝壳、 家畜等,都曾在不同时期 扮演过货币的角色。
大约在夏代,贝壳从单纯的装饰品逐渐产生了货币的 功能,人民可以用它来购买东西。中国远古时代的贝 的种类很多,作为货币使用最多的是一种产于南海的 齿贝,学名为“货贝”。人们往往将用作货贝的贝壳 凸出一面磨平。或钻一穿孔,这样携带起来就很方便 了。
在原始社会晚期,生产与交换均有所发展,这就需要 有公认充当交换媒介的一般等价物,进行间接交换, 初以粮食、牲畜、皮毛、农具、渔猎工具等充当交 换媒介的一般等价物。但这些物品在充当一般等价 物时有许多不便之处,例如,粮食、皮毛等难于储藏, 农具、渔猎工具等不便于携带,因此,在人们的交换 中渐渐的开始使用一种海贝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特点
匿名性、节省交易费用、节省传输费用、持有风险小、支付 灵活方便、防伪造及防重复性、不可跟踪性。 具体: ❖ 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 ❖ 可广泛应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 ❖ 集金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 电子货币具有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的特征; ❖ 现阶段电子货币的使用通常以银行卡(磁卡、智能卡)为媒 体。
2.信用卡 • 概念:是银行或专门的发行公司发给消费者使用的一
种信用凭证,是一种把支付与信贷两项银行基本功能 融为一体的业务。 • 特点:同时具备信贷与支付两种功能。
3.电子支票 概念:是一种电子货支付方法,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计算机 通信网络安全移动存款以完成结算。 使用过程:无论个人或企业,负有债务的一方,签发支票或 其他票据,交给有债权的一方,以结清债务,约定的日期到 来时,持票人将该票据原件提交给付款人,即可领取到现金 。
金属货币
先秦时期的的金属 货币是刀币
环钱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 会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了金属货币并广泛 流通和使用。在农商手 工业日益发展的经济体 系下,产生了各种货币。
纸币
交子
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 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 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 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 钱,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而流 长。到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纸币—— “交子”。
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 1948年12月1 日开始发行, 至1955年5月 10停止流通使 用的人民币为 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 共有12种面额, 62种版别
第二套人 民币,是 在第一套 人民币的 基础上于 1955年3 月1日开 始发行的 人62年4月20日发行。
银行券
在商业票据流通的基础上产生、并以银行信用为担保的银行券,也是一种信用货币。 持有者可以用它来代替金属货币使用。它没有固定的支付日期,可随时兑换黄金; 它的票面金额是固定的整数,便于流通;它以黄金和票据作担保,信用基础比较稳 固,可以在银行信用所及的广大范围内流通。但是,由于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 停止银行券兑换黄金,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行不兑现的纸币作为流通手段。纸币与 银行券不同,它不以商业票据和黄金作准备,不能兑换黄金,事实上已不能称为信 用货币。它是根据政府法令发行的。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滥发纸币,往往造成通货 膨胀。
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态:
期票
在商品赊购交易中,资本家购进某种商品,可以不必支付现款,只需开出一张定期 偿付欠款的债务凭证交给对方。到期时,持票人可按票面金额向出票人索取现款。 尚未到期的期票,经债权人在其背面签字表示承担债务,持票人也可以把它用作 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去购买商品或偿还债务。此外,持票人还可以将尚未到期 的期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受票人可根据利息率从中扣除期票到期以前这段时间的 利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