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武威市民勤县瑞安堡调查
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报告

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报告
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座城市的骄傲和瑰宝。
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护自己传统文化短袖和城市形象,同时也是传递历史文化的一种方式。
以下是对文化遗产保护调研的报告。
首先,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方面,调研发现,大多数人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视程度不高,甚至存在忽视文化遗产的情况。
对此,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其次,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面,目前我国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文化遗产,如《文化遗产保护法》、《古建筑保护法》等。
然而,仅依靠法律法规来保护文化遗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政策和措施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再次,文化遗产保护的管理机构方面,目前我国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化遗产管理部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管理不到位、监管不力的问题。
因此,应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的监督和考核,提高其工作水平。
最后,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来源方面,调研发现,目前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
然而,由于资金不足,导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推进。
因此,应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财政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的捐赠和支持。
总之,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通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机构和增加资金投入等方式,能够更好地保护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
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报告

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报告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到。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调查了一些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有一些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在开展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金方面的问题。
由于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在一些地方,相关的资金支持并不够充分,导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法开展到位。
其次,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一个问题。
文化遗产保护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保护工作,但在一些地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不足够。
然后,我们对广大民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民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表示重视,但对于具体的保护方法和措施并不了解。
民众的参与度与意识仍有待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首先,加大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如增加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项经费,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其次,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可以设立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机构,加强对相关专业的培养,同时,吸引海外专业人才来中国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最后,提高广大民众的参与度和意识。
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增加民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
总的来说,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专业机构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参与。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提高民众的参与度和意识,我们相信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武威民族文化调研报告总结

武威民族文化调研报告总结武威是位于中国甘肃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
为了深入了解武威的民族文化,本次调研以历史、风俗民俗、艺术等方面为主线,通过实地调研和采访,对武威的民族文化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首先,武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武威古城建于西汉时期,历史悠久。
武威的历史文化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南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历史遗迹,它们千百年来承载着人们的记忆与文化传承,让我们感受到了武威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次,武威的风俗民俗也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调研中,我们参观了武威的传统庙会和民俗村落,了解到武威的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保留了许多传统风俗和习俗。
例如,在传统庙会上,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如花炮、杂耍、民间表演等,热闹非凡。
而民俗村落中的居民生活也很有特色,他们继承了许多古老的手工艺技术,如刺绣、陶瓷等,这些都体现了武威人民对传统文化的感恩与传承。
此外,艺术也是武威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
在调研中,我们参观了武威的艺术馆、画廊和民间工艺品店等,发现武威有着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其中,武威丝绸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威的丝绸制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此外,武威还有著名的木雕、扎染等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丰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综上所述,通过对武威民族文化的调研和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武威的历史、风俗民俗和艺术等方面。
武威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充满活力,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识到了武威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对甘肃省的其他地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有机会能深入研究和了解更多的甘肃民族文化。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报告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报告文化遗产保护是指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与利用。
文化遗产的保护旨在保护人类的共同遗产,传承历史文化,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与认知。
本调查报告将分析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挑战以及采取的措施。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1.传承历史文化: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的见证,保护文化遗产可以使后代了解历史,传承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的消失会导致文化断层,破坏社会文化脉络。
2.促进全球文化交流: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促进国际间的文化理解和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吸引着游客和学者,使得各国人民更多地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3.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护遗产本身,还可以为国家和地区带来经济利益。
通过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可以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1.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会严重破坏文化遗产。
此外,人为因素如战争、盗窃等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威胁。
2.养护与修复成本高昂: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无法承担这样的负担。
即使是一些富裕的国家,也常常面临有限的预算和资源。
3.市场化与商业化:有些国家或地区为了经济利益,会将一些历史建筑物和文化景点过度商业化。
这会导致文化遗产丧失独特性,破坏文化环境。
三、文化遗产保护措施1.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各国应制定法律和政策,明确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
政府应确保公众参与、保护机构的建立,并制定专门的保护措施。
2.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合作和交流可以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效果。
各国可以通过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共同举办文化展览等方式,增进各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认知。
3.教育与宣传:通过教育,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重要性。
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展览、讲座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文化遗产知识。
百科知识精选瑞安堡

中文名:瑞安堡总面积:5000平米周边景点:海藏寺、雷台汉墓、大云寺铜钟建造人物:王庆云开始时间:全天票价:免费性质:私家庄园交通从武威市汽车站坐客车到达民勤县景区特色这座庄园的设计构思、建筑布局颇具匠心。
爬上角楼俯瞰堡内,整体布局取意于“一品当朝”四字。
横式前院为“一”字,中院及左右后院为“品”字,堡门、南北文武角楼、前后内院正好是“当”字,“朝”字建筑较隐匿,只有“日,月”小院一目了然。
南北墙一高一矮,称做“凤凰单展翅”,寓意展美姿而不飞走(展双翅则飞矣)。
足见堡主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如此煞费苦心。
堡内还有“望月亭”、“绣花楼”、“双喜楼”、“逍遥宫”等精巧建筑,似乎享尽了荣华富贵,却不得不时时提防荒漠悍匪的袭击。
作为防御工事,堡内设有暗道、暗室、射击孔等设施,宽1.6米、高3米的暗道夹层在堡内纵横交错,长达60米,角楼及护墙上装满了射击孔,设计巧妙、里大外小。
外面枪弹很难射进,墙顶通道宽可跑车,放火防攻设施齐全,可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瑞安堡作为私人庄园,设计精美,规模宏大;作为军事防御建筑,结构严谨,进退自如。
它既有古建筑的雕梁画栋,又有现代建筑的实用美观,是西北地区不可多得的一处独特景观。
由来瑞安堡位于民勤县三雷乡三陶村,堡主王庆云,字瑞庭,建堡时为民勤县保安团长,取其名中的“瑞”与他春风得意的官职中的“安”为堡名,既有吉祥安康之意,也隐含着炫耀之情。
民勤人绝大部分是明清两朝移民的后裔。
宋元以前民勤多为驻军之地,常住人口很少,到朱元璋屯耕、康熙实边,始从全国各地大规模移民,江淮移民把他们的文化也带到了民勤。
王庆云的先祖从何处迁居民勤,至今没有确切的表述,但可以肯定,王家是移民,经过数代人的苦心经营,清末始发迹起来,在民勤县城西南买下了一些土地,还在武威开了商号,在民勤开了分店,主营绸缎、食盐和茶叶等生意。
1929年春,在河州和岷州被吉鸿昌击败后欲挥兵攻打西宁的马仲英军路过民勤时与守城保安部队发生冲突,民勤很快被攻破,城内4000多居民罹难。
“丝绸之路”甘肃武威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Xi,n Univ V Arch.&Tach.(Social Science Edition)Vvl.38Nv6Dec.2019第38卷第6期2019年12月【建筑文化】DOI:10.15986/j.1008-7192.2019.06.004“丝绸之路”甘肃武威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分析李琰君,齐向颖(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要:武威作为“丝绸之路”甘肃段上的一个核心节点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众多灿烂文化,存留下丰富多姿的历史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传统民居遗存的建筑形态、基本数据、结构形式等基础资料进行汇集,进行传承 与保护为出发点,用田野调研法对武威地区民居进行了数据测量、图像采集和相关资料搜集,其中包括对合院式贾府、土阁梁式韩家院、堡寨式满家院进行了院落形制、结构特征及室内陈设等分析,为“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研究、资料汇集提供依据。
关键词:丝绸之路;传统民居;甘肃武威;建筑形态中图分类号:TU2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92(2019)06-0019-08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通往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用于货物运输与文化交流。
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段,是河西走廊的第一重镇,在这里保存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1]。
武威位于甘肃省的中部,地处甘肃中东部至西部的连接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少,气候干燥,沙漠区占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曾是西北地区的军事要塞,以“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而闻名[2],是古代中国与西域交流的重要途经城市,也是河西走廊东段本地区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集汇地。
一、武威传统民居概况民居建筑作为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和栖息的场所,其出现时期最早,分布范围最广且数量庞大。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的不同,民居建筑的风格形态也各有不同。
民勤瑞安堡研学之旅作文

民勤瑞安堡研学之旅作文被称为“小皇城”的瑞安堡位于甘肃省民勤县三雷镇三陶村西侧,是民国时期民勤县保安团长王庆云的庄院,习称“王庆云堡子”。
因在附近城市研学,闲暇之余参观了瑞安堡。
瑞安堡因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文物价值至今令人啧啧称奇,故又被外人称为沙漠腹地的“大宅门”,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最奇妙的设计是“一品当朝”,鸟瞰堡内,整体布局非常有章法,堡内百余间主体建筑布局为“一品当朝”,取“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之意,隐含着瑞安堡主人王庆云对仕途目标更大的心理期望。
横式前院为“一”字,中院及左右后院为“品”字,堡门、文武角楼、前后内院正好是繁体的“当”字,“朝”字建筑较隐匿,只有“日,月”小院一目了然。
其次是“凤凰单展翅”的良苦用心。
庄园立体结构呈“凤凰单展翅”格,取“龙翔凤翥,鸟革翚飞”之意。
南北墙一高一矮,寓意展美姿而单翅飞不走。
第三是“文武双全”的设计理念。
前院东西角分别建有文楼和武楼遥相呼应。
前院的东角楼,是谓文楼,外形神似文官官帽。
文楼的门匾是“斯文在兹”,原此匾为光绪皇帝题书,意指世间所有文化盖源于儒学创始人孔子。
现存于云南建水文庙。
文楼内供奉着孔圣人的塑像,孔圣人的塑像上方挂有匾额“圣集大成”和“万世师表”,上下联为“气修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文楼内门挂有一匾额为“德齐帱载”,原为咸丰皇帝于咸丰元年御笔题书,左右对联为“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弟、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是出自孔府的对联,是清代文学家纪昀手书,有两个明显错字,一是“富”字去掉了头上的一点,二是“章”字把下边的一竖通了上去。
纪昀这样写,是表示孔家富起来没有尽头,会永远富下去。
这是对孔子后代的祝福。
至于章,是说天下的文章只此一家是正经文章,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这样的文章当然天下第一。
所以,这一竖通了上去。
文楼内墙上供奉着孔圣人的画像,上下联为“读圣贤书、行仁义事”。
文楼内还有还有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民勤县商会拜献的布匾“道冠古今”,在孔庙的西边的一个牌坊上有出现,是说孔子的主张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本文调查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工作情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分类,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分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等。
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址、文物、考古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知识技能等;文化景观指的是地域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山水、城市、庭院等。
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1. 国际上保护文化遗产是全球共同的责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世界遗产”框架,旨在将具有人类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起来。
截至2020年,全球共有1121处世界遗产,其中有869 处为物质文化遗产,213 处为自然遗产,39 处为文化与自然遗产。
2. 中国中国文化遗产众多,但大部分遗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文化交流丧失。
为此,中国国家旅游局在2015年提出了“五年百城千景”计划,以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为目标。
中国政府也重新认识到文化遗产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于2019年发布了《文化遗产保护法》,致力于规范文化遗产保护的行为。
此外,中国政府还设立了国家文物局和各省市文物管理部门,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三、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1. 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不足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方式知之甚少。
一些地方政府还把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作是热门景点开发的手段,希望通过文化遗产的开发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2. 文物保护缺乏专业人才文物保护需要专业人才,但是由于文物保护是一个相对新兴的领域,专业人才相对不足。
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领域中,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和博物馆管理部门的人员流动性都很大,导致管理不够精细,保护工作受阻。
3. 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由于民间文化遗产往往不被视为正式的文化遗产,缺乏保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7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文化研究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武威市民勤县瑞安堡调查刘冰涛(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瑞安堡坐落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距民勤县城3.5公里。
它本为民国时期民勤县地方保安团长王庆云的庄堡,建成于1938年。
瑞安堡集地方庄园建筑艺术和军事防卫功能于一身,整个庄堡沿中轴线对称,三道大门迭次。
如今,瑞安堡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历史、美学和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保护瑞安堡任重道远。
关键词:瑞安堡;武威市民勤县;文化遗产中图分类号:TU984.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0-0173-03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交汇处,有一片绿洲———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古代这里称为“潴野泽”。
从2800多年前始,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瑞安堡为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庄堡。
对瑞安堡的研究国内众多,冯琳在《甘肃丝绸之路沿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比较研究———以天水胡氏居民和武威民勤瑞安堡为例》中提出,瑞安堡的建筑风格继承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文化,并带有勇武狭义。
亢骜在《“一品当朝”瑞安堡》中详细解释了瑞安堡“一品当朝”的建筑构造。
李进民也在《民勤瑞安堡》中将瑞安堡的建筑结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梁赟在《西北大宅门民勤瑞安堡》中称瑞安堡为“小皇城”、“大宅门”,详细分析了瑞安堡建筑所用材质。
胡杨在《秘密的庄园———瑞安堡》中认为,瑞安堡修建的经济来源是民勤作为丝绸之路驿站时,积累了众多财富。
本文就瑞安堡的历史发展演变、建筑风格和建筑结构进行了描述,并将瑞安堡置于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实地考察访问,结合瑞安堡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保护政策,总结出了瑞安堡的历史、美学和社会等方面的价值,希望对保护珍贵的文化财富做出贡献。
一、文字中的瑞安堡:历史演变(一)王庆云简介瑞安堡俗称“王庆云堡子”,是民国时期地方保安团团长王庆云的私人庄院。
王庆云(1892-1951年),谱名生藻,字瑞庭,民勤县三雷镇三陶村人。
王氏家族经过数代人的苦心经营,清末始发迹,王庆云祖上十分殷富,乡下有深宅大院。
1931年,王庆云任保安团团长,一时声势煊赫。
凡是马步青在民勤县的一切军需物资都经其手摊派催要,最后贡入军中。
瑞安堡就是在王庆云那这时候抽调全县的能工巧匠、人力财务修建的。
对于王庆云修建瑞安堡的财产来源一直颇有争议,1940年,在武威师范学院读书的杨澄远与同学联名状告王庆云,罪状是:王庆云任教育局长时,贪污学粮折价白洋3000余元;任军需采购站站长期间,摊派柴草贪污白洋1万余元;任保安团团长时,向全县摊派“劳军捐”,抽成卷入私囊。
但状告无果。
1951年,59岁的王庆云被人民政府作为恶霸地主公审枪决,家产没收后分给了全县的穷人,瑞安堡成为县良种场办公使用,这也就使瑞安堡在“文革”时躲过了一劫。
但事实上,王庆云作为地方绅士也做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他在三雷本地主持修建了三所青云私立小学,同时也参与了民武大路和外河修建等工作。
我们根据他的家族史也可以发现,瑞安堡所在地是其祖上于清末时购置,该堡修建目的是为防御强盗,保护家人,且王家经营着自己的商号、车马店,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于此,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审视他。
(二)马仲英屠城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战乱数十年,百姓苦不堪言。
1929年马仲英屠城,更是民勤空前绝后的一场浩劫。
民勤川湖四坝遍布,寨堡数百座,成为主人和乡邻避匪躲贼的小型城堡,瑞安堡正是这段历史的一个浓缩和实录。
马仲英,回族,原名马步英,1912年生于甘肃临夏(河州)牟尼沟,马步芳之堂弟。
甘肃自1925始,归于国民军的统治之下,成为冯玉祥发展“大西北主义”的重要基地之一。
当时马家军阀对国民军的统治十分不满,在伺机行动。
在血洗天水、屠城永昌后,1929年,马仲英率部抵达民勤马莲泉,村民都闻风躲进了堡子里,马部使尽各种手段将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引了出来,顺利进入堡子,将堡子中的村民全部赶尽杀绝。
马部屠杀了民勤城内4600多人,绝大多数被刀砍死,妇女悉数被奸,惨不忍睹。
马部攻城之际,有很多志士仁人,或为自己职责,或为存于心中之正义,勇敢地投入了这一场敌我悬殊的战斗中。
瑞安堡堡主的兄长王步云时任民勤县教育局局长,在保护师生时惨遭杀害,县人念其有功,遂将王庆云录用为教师。
这一时期的回民起义是王庆云修建瑞安堡的重要起因。
(三)瑞安堡的得名及设计者在瑞安堡的门楣上方有一个长方形的砖雕匾额,是当时瑞安堡落成时所题:杜工部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此老胞与为怀深情若揭,今瑞庭筑宅同人睹此规模,思拟嘉名。
余谓瑞庭身任保安职责,工艺之兴虽为创垂计,而修己安人,以安百姓,实欲保障地方,作国家干城。
梁雾栋云:“不独为一家瑞,且为一邑瑞,并为一国瑞。
”名义所关,故取“瑞”、“安”二字以赠之云。
举人卢殿元撰,局长李发荣校,会长姜振邦书。
落成文字优美,是现唯一留存的原始文字材料,是历史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赠言以杜甫诗句开头,表达堡主同情文化人贫寒生活的情怀。
后面几句有两层含义:一层为瑞安堡修建保障了地方安全为国家做了重要的安全屏障;一层为是为什么取名瑞安堡,因为王庆云字瑞庭,又担任保安团长,同时“瑞”、“安”还有“吉祥”、“平安”的意思。
名中寓意,义中藏名。
“家瑞”、“邑瑞”、“国瑞”道1732016-7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文化研究出当时人们企盼国泰民安,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
瑞安堡的设计者在《民勤瑞安堡》中有所提到,“据参加过瑞安堡修建的耄耋老人们说,瑞安堡的建筑结构是堡主从清华大学请来的教授按照自己的意思设计的”。
在独特的设计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堡主王庆云的雄心壮志,对后人的至高期望,希望可以高官厚禄,光宗耀祖。
二、建筑视野下的瑞安堡:遗物与遗迹瑞安堡设计独特,造型宏伟。
庄堡坐北朝南,南北长100米,东西宽56米,堡墙高10米(包括女墙),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
有一堡门,内迭次两道大门,三道门同在瑞安堡中轴线上。
堡内有大小院落8个,房屋140多间,三层小木楼一座,堡墙上有7座亭台楼阁及一条绕环四周的人行道。
堡内还设有暗道、暗室和砸孔等防御设施。
它既为庄园住宅,又是防御堡寨,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身。
这一部分我们将瑞安堡分为两部分,来进行其内部结构的详细描述,即它作为庄园住宅的艺术性和作为防御工事的科学性。
(一)作为庄园住宅的瑞安堡瑞安堡是堡主的私人住宅,作为庄园住宅现存遗迹有:南墙的堡门、文楼、武楼、门楼;前院的草料棚、车手屋、雇工住房、马棚;中院的四合院;后院的中西式客厅、祠堂、佛堂。
1.在堡门所在南墙,上方的三座小楼,这三小楼代表文官武将一起辅佐皇帝,暗含主人文武双全的意思,体现了堡主一心想要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的心情。
(1)堡门。
瑞安堡的堡门,固若金汤,门扇用12厘米厚的松木板做成,上包有一层铁皮,子弹难以打穿,门上有2571颗蘑菇钉,门洞高3.66米,深7.6米。
最令人瞩目的是大门的机关锁,里外有三道扣,铆铞、铁钩和木杠子,关起来严丝合缝,显示出工匠的高超技艺。
(2)门楼。
门楼位于堡门正上方,门楼也叫皇楼。
(3)武楼。
武楼位于门楼西面,下面四角飞檐,上面六角攒尖,犹似古代武官之帽,楼顶有24个弯曲的木头编制,代表24节气,意为大自然轮回转动,永无止境。
(4)文楼。
文楼位于门楼东面,犹似古代文官之帽,文楼里有一暗室,用作关押家族中违背家规之辈,战时用作暗堡,抗击敌人。
暗室内设通气孔,关押其内的犯人不会窒息而死,极具科学性。
2.前院,从堡门进入,有草料棚、车手屋,西面是雇工住房、马棚和一条通往堡墙上面的斜坡马道,过去为直上直下的通道,现改为台阶,方便游客上下。
3.中院,连接前院和中院的是二门,又叫华大门,宏伟壮观,雕梁画栋。
门两边的壁画是民勤县现代画家赵广文先生的《莺歌图》和《燕舞图》,取“莺歌燕舞”之意。
以二门为界,堡门大体分为前后两部分,主要建筑在后半部分,是王氏家族的重点生活区域。
中院是由东西厢房和左右倒座围成一回廊形四合院,是掌柜或管家记账、议事和住宿的地方,也是亲戚朋友等客人留宿的居所。
中院的院顶完全被一棵椿树和一棵槐树茂密的枝叶所覆盖,看不到天空,没有一丝阳光照射进来。
椿树枝繁叶茂,生长十分旺盛,包含春光满园、家庭兴旺和子孙满堂的寓意,还可驱赶蚊蝇。
而这棵槐树与门口的两棵槐树相呼应,代表王氏家族,门第是“三槐望月”或“三槐世泽”,后来门口的一棵在五十年代末被良种场子砍伐了。
4.三门,三门也叫街门,扁为“琅嬛福地”,琅嬛意思是神话中天帝藏书的地方,这里意喻瑞安堡是一块风水宝地、世外桃源。
三门两边的壁画是民勤县文化馆副张有才的为《华岳雄姿图》和《黄岳腾云图》。
三门设计精妙,具有徽商建筑的风格,“前歇山,后盝顶,顶有天窗”,东西各设有一个耳门通往后院。
三门位于瑞安堡的中心,下雨时,屋顶流下来的雨水和院内的雨水汇聚到一起,代表四水归堂、八方聚财的意思,因此三门也是瑞安堡的聚宝盆。
三门对面的墙面上原是民勤画家赵儒清的一幅“九猴夺印”的油画,现为其子赵广文的一幅山水画。
5.后院,由中西式客厅和东西两小院构成。
中西式客厅是后院的中心建筑,从外观上看像一口棺材,谐音升官发财,客厅北上为主人住房,南下为客厅,中间是过厅,是堡主和夫人就寝会客的地方。
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住在这里时,将中西式客厅的左右墙向外延伸至廊柱,由原来五间变为十间,安装了现代门窗。
东小院和西小院中西式客厅将后院分为东西两小院,东小院回廊四绕,北面是祠堂,供奉祖先,召开家庭会议,祠堂宏伟气派,骨架为四梁八柱,有较大地震时墙倒梁不塌,它有十八扇花格子门可以打开,光线充足。
每逢节日堡主一家在此烧香祭拜祖先。
西小院建筑和东小院较为相似,北面是佛堂,堡主年幼时母亲去世,他由信佛的嫂子抚养长大,他修建了这座佛堂让嫂子修行念经。
佛堂里供着观世音菩萨和善财龙女。
(二)作为军事防御工事的瑞安堡后院向里通过木梯是瑞安堡的二楼,上面的建筑多用于防御强盗。
1.双喜楼,又称绣花楼,是三层小木楼,是瑞安堡建筑的精华部分,姑娘们绣花和出阁就在这里,双喜楼的二楼有一暗道,暗道沿着北墙修成一个长达60米的夹蹭,一端与后小院相接,可以将生活垃圾通过暗道运出堡外,另一端与二道门的东小门相通,用于藏粮、藏身和储存武器弹药。
双喜楼的木梯直达堡墙上面,木梯连升三级,寓意节节高升。
2.逍遥宫,逍遥宫在双喜楼的后面,是主人娱乐的地方,可以打麻将、下棋和听小曲。
堡墙上面建有高两米的女墙,墙上到处都有射击口。
三角形的射击口里大外小,中间隔开,子弹从外打不到在堡墙上射击之人。
3.瞭望台,瞭望台在逍遥宫西面,分为哨台和哨室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