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源概述及发展前景

合集下载

生物能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生物能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生物能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导语: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物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低碳排放的新型能源来源,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重视和探索。

本文将探讨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

第一部分:生物能源的定义与分类生物能源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作为原料,通过化学、物理或者生物技术将其转化为可用的能源形式。

根据能源形式的不同,生物能源可以分为生物质能、生物液体燃料和生物气体燃料三种类型。

1.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利用在土地上生长的有机物质,如作物秸秆、农业废弃物、木材等,通过燃烧或者气化等方式产生能量。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形式,广泛运用于农业、农村能源和工业领域,如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能源供热等。

2. 生物液体燃料:生物液体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通过化学或者生物技术将其转化为液体燃料。

其中最常见的是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

生物乙醇主要以玉米、甘蔗、木薯等作物为原料,通过发酵和蒸馏等工艺生产而成。

生物柴油则是利用植物油或者动物油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得,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

3. 生物气体燃料:生物气体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通过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气体形式的能源。

最常见的生物气体燃料是沼气,它是利用废弃物、粪便等发酵产生的混合气体,主要含有甲烷和二氧化碳。

沼气被广泛应用于农村煤改气、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领域。

第二部分: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 生物质能利用现状:生物质能是当前生物能源开发利用的主力。

在我国,生物质能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农业领域。

农作物秸秆、农业废弃物等被用作燃料发电,有效解决了农村能源问题。

此外,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颗粒燃料等技术也在逐渐成熟,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2. 生物液体燃料利用现状:生物液体燃料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在发达国家,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成为传统石油燃料的替代品。

而在发展中国家,生物液体燃料的开发利用还面临技术、经济和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生物能源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生物能源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生物能源及其未来发展前景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

同时,环境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为了满足能源需求并保护环境,生物能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一、什么是生物能源生物能源是指以可再生生物资源为来源的能源。

这些生物资源包括植物、树木、微生物和废弃物等。

生物能源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可再生性和环保性。

比如,生物质能源就是从生物质中提取出来的能源。

生物质是指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以及各种有机废弃物,如农业废弃物、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等。

生物质能源的主要形式包括木材、秸秆、甘蔗渣、柴油、生物柴油、生物气等。

二、生物能源的发展前景1. 可再生性生物质能源的可再生性是其最大的优点。

由于生物质不断地生长和更新,所以生物质能源不会像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那样资源枯竭。

而且生物质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和污染。

2. 推广空间大生物质能源是可以广泛应用的。

它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石油等,同时也可以替代木材、秸秆等传统的固体燃料。

在农村地区,生物质能源也可以作为生活燃料使用。

因此,生物质能源的广泛应用空间十分大。

3. 市场前景广泛由于生物质能源的广泛应用,其市场前景也非常广阔。

目前,我国的生物质能源市场比较小,但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生物质能源市场未来的潜力是巨大的。

三、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1.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生物质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政策措施。

例如,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推动国内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2. 技术进步我国的生物质能源技术已经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完善。

随着技术的进步,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成本将会逐渐降低,这将为生物质能源的推广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3. 产业链完善目前,我国的生物质能源产业链已经初步建立。

从生物质的种植、收获、加工到利用,都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产业链。

随着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产业链也将会不断地完善和优化。

生物质能源有什么发展前景和应用

生物质能源有什么发展前景和应用

生物质能源有什么发展前景和应用在当今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同时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形式,正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多样的应用领域。

生物质能源,简单来说,就是由生物质转化而来的能源。

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垃圾、有机废水等有机物质。

这些看似平常的物质,在经过适当的处理和转化后,能够成为宝贵的能源。

先来说说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前景。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以及其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寻找可替代的清洁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的特点,只要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生物质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

这与有限的化石能源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补贴措施,以推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这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技术方面,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例如,生物发酵技术、热化学转化技术等的不断优化,提高了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生物质能源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在能源生产方面,生物质可以通过直接燃烧发电,为工厂、学校、医院等提供电力。

这种方式简单直接,适用于大规模的生物质资源利用。

生物质气化也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

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然后用于发电、供热或作为燃料用于工业生产。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应用。

通过对植物油或动物脂肪进行化学处理,可以生产出与传统柴油性能相似的生物柴油。

使用生物柴油可以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生物质还可以用于生产乙醇燃料。

乙醇燃料可以与汽油混合使用,减少对传统汽油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乙醇汽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农村地区,生物质能源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生物质能源是指源自于生物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从植物、废弃物以及动物排泄物等生物质所生产的能源。

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新型能源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在目前的能源结构中,生物质能源在能源总消费量中的占比仍然非常小。

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新能源政策的倡导,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1.生物质发电:发电是生物质能源的一种主要利用方式。

生物质可通过焚烧或气化方式进行能源转化,发电。

生物质发电的优势在于其能够使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目前,生物质发电在欧洲等地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2.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包括木质燃料、废弃物、农业余料、城市垃圾以及植物油等,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

其中,生物质燃料的主要应用是作为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能源。

例如,生物质燃料油可以通过加工处理后成为柴油等传统石油燃料的替代品。

3.生物质液态燃料:由于柴油、汽油等传统的石油燃料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生物质液态燃料因具有较低排放可替代传统燃料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物质液态燃料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油和动物脂肪。

目前,生物质液态燃料已经逐步开始在农村、城市公交以及物流等领域得到应用。

二、生物质能源的未来趋势虽然目前生物质能源的占比很小,但是未来这种可持续、环保的新型能源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质能源的技术也会逐步完善和创新,生物质的转化效率会不断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特别是在高效利用生物质有效物料时的技术上,有望取得更加长足的进展。

2.政策支持:各国政府为了鼓励和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将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例如,政府会根据绿色发展总体目标和排放限制目标,对生物质能源实行优惠政策,提高并扩大生物质能源的市场需求。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及发展前景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及发展前景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及发展前景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如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人们逐渐意识到必须转变能源消耗方式,寻找更合适的能源并推动其利用,生物质能源被越来越多地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及发展前景。

二、生物质能源的定义及分类生物质能源是指直接或间接源于生物体,使用生物提供的能量转化过程所生成的能源,通常是从农作物、林木废弃物、联合产业废弃物、豆腐渣等生物原料经过物理、化学、生物转化工艺转化而成的能源。

按其来源和特点,可以将生物质能源分为一代生物质能源和二代生物质能源。

一代生物质能源主要是指来源于食品、饲料和纤维素为原料的生物质,如颗粒燃料、生物质柴油等。

其特点是来源广泛,方便后续开发利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能源密度低、原料获取成本高等问题。

二代生物质能源主要是指来源于不能食用的植物废弃物、农林余竹等纤维质生物柴油。

它相对于一代生物质能源来说,具有原料来源充足、可持续发展、减少非法砍伐等优势。

三、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方式及发展现状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方式主要有热电联产、生物质燃料、生物质液体和生物质气体四种。

热电联产:是指将生物质原料通过燃烧或气化等转化为热能和电能,以满足热电需求。

这是将生物质能源直接应用于能源生产领域的一种主流技术。

生物质燃料:是将生物质原料直接或间接转化为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以满足车辆和船舶的能源需求。

主要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目前已成为欧洲发达国家的多数公交车、地铁和私家车良好的交通燃料。

生物质液体:是指通过生物质反应器、微生物发酵等工艺,将生物质原料转化为液体燃料。

其代表技术是生物质乙醇生产技术,而现在生物柴油也是生物质液体燃料领域的焦点技术。

生物质气体:是指通过热解、发酵和气化等工艺,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

生物质气化技术是目前应用广泛,但是从开发一步开始到现在,出现了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如热稳定性、气化效率和磁带防锈等问题,但是通过加强研究和技术攻关,相信很快能够解决。

生物能源发展现状与前景

生物能源发展现状与前景

生物能源发展现状与前景随着世界各地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生物能源逐渐成为国际社会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

那么,目前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呢?生物能源将来的前景又是怎么样的呢?一、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1.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生物质能源是指通过植物、农作物秸秆、草木芬陶、废弃物质等可再生生物资源制取的一种能源。

如今,生物质能源已被广泛应用于发电、供暖、制热等领域。

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过程中,生物质能源的制造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

如将生物质能源通过热解工艺转化为液体燃料,或通过气化升级生物质能源,改善了生物质能源的性能和环保性。

2. 生物燃料背景的发展生物燃料是指通过植物、垃圾、油脂等可再生生物资源制备的一种燃料。

生物燃料的使用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保护环境。

然而,生物燃料背后的生产工序会消耗较多的水、化肥和除草剂等资源,同时也会对生产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生物燃料的研究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通过发电厂、发酵厂等设施对废弃物进行加工利用,将是未来生物燃料发展的新方向。

3. 生物气体的发展生物气体是指通过生物发酵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气体。

生物气体中含有90%以上的甲烷,是一种优质的可再生能源。

如今,生物气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被应用于电力、热力等行业,其中一种应用方式是将生物气体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户司法所需。

未来,生物气体的发展方向将进一步拓展,探索其在农业领域以及生物燃料领域中的应用。

二、生物能源的前景由于生物能源具有可再生、可持续的特点,它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

未来,生物能源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 汽车领域生物质能源和生物燃料的应用已经进入汽车工业领域。

一方面,生物质能源被广泛用于汽车座椅等耐热织物的生产;另一方面,利用生物燃料替代化石能源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技术也已突破。

未来,生物能源将会在汽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建筑领域生物质能源、生物燃料和生物气体在建筑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对碳排放的限制,生物能源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生物能源是指从可再生的有机原料中提取能量,主要包括生物质能、生物燃料和生物气等。

本文将就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进行探讨。

一、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中提取的能源。

包括以下三种形式: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热能和生物质燃料。

生物质能具有可再生、低碳排放、可持续和安全等优势,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

1. 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发电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进行发电。

生物质作为可再生的资源,其能量密度较低,但开发利用比较容易。

目前,生物质发电已成为国内外许多地区的主要电力生产方式之一。

例如,欧洲国家已成为生物质发电的主要市场,占总发电量需求的5-10%。

2. 生物质热能生物质热能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进行供热。

生物质热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某些国家,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和中国,生物质热能已成为主要的热源。

生物质热能是一种清洁型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燃煤、燃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从而有利于降低碳排放。

3. 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质作为原料制造出来的可再生燃料。

生物质燃料通常分为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

生物质液体燃料包括乙醇和生物柴油,生物质气体燃料包括沼气和生物气体,生物质固体燃料包括木材和木屑等。

生物质燃料是一种可再生燃料,与传统燃料相比,它们具有无毒、无污染、低碳排放等优点。

二、生物燃料生物燃料是指从生物质中提取的能源,主要由植物、纤维素和淀粉等构成。

生物燃料根据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可分为生物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天然气等三种类型。

1. 生物乙醇生物乙醇是一种利用淀粉和糖类等生物质原料生产的液体燃料。

当前主要用于汽车燃料,以替代传统的石油燃料。

生物乙醇具有可再生、环保、清洁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 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利用油菜籽油、大豆油等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的燃料。

生物能源技术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策略

生物能源技术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策略

生物能源技术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策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生物能源技术成为了一项备受关注的领域。

生物能源技术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产生的能源,包括生物质颗粒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质气体燃料等。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生物能源技术具有较低的环境污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形式。

本文将从市场前景和发展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市场前景1.政策推动随着国内环保意识的加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物质能源的相关政策。

例如《推进清洁能源加快开发和利用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及其应用将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的新兴产业。

同时,国家能源局也在不断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例如制定了《关于加快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生物质能源占比达到13%。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极大地推动生物能源技术的发展。

2.市场需求随着环保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低碳、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目前,生物质能源已经应用于生活热水、暖气、烤烟等多个领域。

随着生物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增长潜力巨大。

3.市场竞争目前国内外生物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在国内,生物质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主要有华能新能源、北京北方华创和中油工程等大型企业。

在国外,生物质能源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市场格局,主要竞争对手有美国和欧洲的企业。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企业必须具备技术优势和市场占有率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价格竞争力。

二、发展策略1.加快技术研发生物能源技术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技术进步是关键。

企业应加强研发,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机构合作,加快技术转化和商业推广。

同时,要加强市场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提高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2.实现规模化生产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收集和加工需要大量投资,企业要具备实现规模化生产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能源概述及发展意义一、什么是生物能源生物能源——又称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为载体的能量。

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生物能源的种类1、森林能源森林能源是森林生长和林业生产过程提供的生物质能源,主要是薪材,也包括森林工业的一些残留物等。

森林能源在我国农村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农村消费森林能源约合1亿吨标煤,占农村能源总消费量的30%以上,而在丘陵、山区、林区,农村生活用能的50%以上靠森林能源。

薪材来源于树木生长过程中修剪的枝杈,木材加工的边角余料,以及专门提供薪材的薪炭林。

2、农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也是我国农村的传统燃料。

秸秆资源与农业主要是种植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根据1995年的统计数据计算,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出量为6.04亿吨,其中造肥还田及其收集损失约占15%,剩余5.134亿吨。

可获得的农作物秸秆5.134亿吨除了作为饲料、工业原料之外,其余大部分还可作为农户炊事、取暖燃料,目前全国农村作为能源的秸秆消费量约2.862亿吨,但大多处于低效利用方式即直接在柴灶上燃烧,其转换效率仅为10%一20%左右。

在较为接近商品能源产区的农村地区或富裕的农村地区,商品能源(如煤、液化石油气等)已成为其主要的炊事用能。

以传统方式利用的秸秆首先成为被替代的对象,致使被弃于地头田间直接燃烧的秸秆量逐年增大,许多地区废弃秸秆量已占总秸秆量的60%以上,既危害环境,又浪费资源。

3、禽畜粪便禽畜粪便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

除在牧区有少量的直接燃烧外,禽畜粪便主要是坐沼气的发酵原料。

中国主要的禽畜是鸡、猪和牛,根据这些禽畜品种、体重、粪便排泄量等因素,可以估算出粪便资源量。

根据计算,目前我国禽畜粪便资源总量约8.5亿吨,折合7840多万吨标煤,其中牛粪5.78亿吨,4890万吨标煤,猪粪2.59亿吨,2230万吨标煤,鸡粪0.14亿吨,717万吨标煤。

4、生活垃圾城镇生活垃圾主要是由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和少量建筑垃圾等废弃物所构成的混合物,成分比较复杂,其构成主要受居民生活水平、能源结构、城市建设、绿化面积以及季节变化的影响。

中国大城市的垃圾构成已呈现向现代化城市过渡的趋势,有以下特点:一是垃圾中有机物含量接近1/3甚至更高;二是食品类废弃物是有机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三是易降解有机物含量高。

三、我国生物能源的应用近年来,中国在生物质能利用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2006年底全国生物质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220万kW,其中蔗渣热电联产170万kW;农林废弃物、农业沼气、垃圾直燃和填埋气发电50万kW。

此外,2006年完成生物质气化及垃圾填埋气发电3万kW,在建的还有9万kW。

2006年底全国已经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870万口,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4万处,畜禽养殖场和工业废水沼气工程2,000多处,年产沼气约90亿立方米,为近8000万农村人口提供了优质生活燃料。

中国已经开发出多种固定床和流化床气化炉,以秸秆、木屑、稻壳、树枝为原料生产燃气。

2006年用于木材和农副产品烘干的有800多台,村镇级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近600处,年生产生物质燃气2,000万立方米。

四、我国生物能源的发展由于形态、存贮、运输等与石油产品相近,我国生物质能源的产品首推燃料乙醇。

作为一种性能良好的生物燃料,燃料乙醇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比较成熟的生产技术。

目前,乙醇汽油的消费量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0%,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

国家发改委、安徽、山东、河南、河北等已制定出相关产业政策和实施法规,并在财政上给予补贴。

燃料乙醇生产之初,国内库存的近一亿吨陈化粮是主要原料,但是随着燃料乙醇产量的不断增长,国家粮库的陈化粮渐不能满足需要。

目前这些陈化粮已经用完。

乙醇生产开始转向采用新粮作为原料。

我国总体上人多地少,农业后备资源不足,在较长的一个时期里,我国的粮食供应将处于平衡偏紧状态。

2006年开始,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不断上扬,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逐级提高,生产企业利润下降。

如果进一步发展生产,主要原料玉米等供给空间十分有限,客观上无法支撑粮食乙醇的扩张。

另一方面,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重点支持用木薯、甜高粱、秸秆等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

从政策上明确我国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方向上将坚持以非粮为主。

五、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近年来,美、英、日、俄、巴西、瑞士等国纷纷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成立研究机构,进行研究开发。

目前,固化成型生物质燃料在日本、欧、美等地已商品化。

生物柴油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已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巴西通过立法、制定标准及政策补贴等手段,推动以甘蔗为原料的生产。

美国通过立法和政策支持燃料乙醇的推广使用。

一些国际组织也在大力推动生物质能源发展。

世界经合组织于2004年9月6日公布的研究报告中建议:“各国政府应大力支持和鼓励生物质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减小它与传统原油及天然气产品的价格差距,以最终达到替代的结果。

”国际能源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工业化国家已有固定的石油供应渠道,发展中国家应注重通过开发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解决石油短缺问题。

六、前景与方向由于生物质能源所具有的环保、可再生等特点,同时又能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在目前国际原油市场回落无望的情况下,生物质能源再度加温,已被认为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最理想途径之一。

目前,欧美及世界多数地区都在寻求生物能源发展之道。

我国2004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使用乙醇汽油之后,生物质能源发展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以玉米、小麦等生产乙醇,用豆油、棉油等生产生物柴油各地纷纷兴起。

但“粮食能源化”是否会影响粮食安全?最新技术进展和专家研究结论表明:鼓励发展非粮生物质能源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根本之道。

七.发展生物能源的意义1、缓解我国能源短缺,保证能源安全人类使用的三大主要能源是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但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这三种能源还能供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

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人类发展中的紧迫课题,核能还将有所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和氢能这五种新能源,今后将会优先获得开发利用。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新能源是可再生的生物能源。

我国虽已探明煤储量6000亿t,石油70亿t,水力发电6.8亿k但由于1978年以来我国总的能源利用率已超过30%,能源分布不均匀,能源产量低和农村能源供应短缺等因素,致使能源供应趋于紧张。

开发利用生物能源,在这方面可以起到显著的缓解作用。

特别是在农村年产稻壳3225万t,玉米芯1250万t,甘蔗渣400万t,棉籽壳200万t,糠醛渣30万t,人畜粪便1380万t的条件下,可用微生物作用年产沼气达14.28×108m3,相当于25.94×106t标准煤,从而彻底改变现在农村能源短缺的状况。

按目前国内外研究水平,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等仍有很多技术上不确定性,何时投入运营是未知数。

混合动力汽车造价高,而且仍以成品油消耗为主。

另一方面,石油的应用不仅仅是作为交通运输的动力,其衍生的乙烯等化工产品还是比钢铁应用更广泛的基础材料。

因此,发展生物能源是必然之路,眼前解决车用燃油问题,中、长期解决后石油时代的能源、原材料问题。

目前,国际上生物能源技术相对成熟,替代石油的路线是:谷物、秸杆、其它植物等-发酵-乙醇-车用油、乙烯、无毒溶剂及上百种化工、原材料产品等;另一种是利用劣质食用油、麻疯树籽等直接加工生产高品质车用柴油。

无论何种生物质转化,都是我国资源的“长腿”。

发展生物能源是农业大国和“缺油多煤”资源现状化短为长的最佳契机。

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环境与资源问题,是13亿人口大国均衡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建立庞大的“石油替代”能源体系,不仅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农村地区城市化提供良好的机遇,是我国相当长时间发展重要驱动力,也是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最佳切合点。

我国最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曰前公开提出:让我国农民“种出绿色大庆”。

据科技部有关单位的调研,我国南方的甘蔗、木薯,中、东部地区的小麦、水稻,北部的土豆、玉米,西部地区的油桐。

麻疯树,干旱地区的山芋,等等,都是加工转化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材料。

其中麻疯树籽含油率达50%,是制造生物柴油的良好材料。

我国西南地区现有10万亩,到2010年种植面积可达1000万亩。

国家科技部生物技术中心主任王宏广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富余的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确可“再造大庆”,即相当于5000万吨原油。

如果把每年农民白白焚烧的秸杆收集处理后加工乙醇,替代车用油,总量可达6000万到1亿吨。

已经开始用生物质能加工品全线替代石油产品的安徽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测算:只要石油不低于35美元每桶,用生物质能加工成燃料酒精、生物柴油、乙烯、聚酯等,都有利可图。

2、治理有机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现在因利用能源而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烟尘和SO2年排放量为2857万t,燃烧后的垃圾排放为年均573000万t,因薪柴之用破坏森林植被导致每年土壤流失50亿t。

利用生物生产能源和对其进行利用,不仅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出现,而且还可使目前污染严重的环境状况得以缓解。

数百年来在燃料王国里唱“主角”的煤和石油都是远古时代的动植物生成的,那么能否种植能源作物,直接从能源作物生产燃料?这是21世纪普遍关注的一个新问题。

理想的生物燃料作物应具有高效光合能力,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发现了40多种能够生产“石油”的植物。

生物质能是由植物与太阳能的光合作用而贮存于地球上植物中的太阳能,最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的新能源之一。

据估计,植物每年贮存的能量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1%。

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

由此可见,发展生物质能源,对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专家分析,石油已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汽车燃料,过度依赖存在四大问题,包括:国内资源短缺和国际石油争夺剧烈的双重风险;汽柴油的性能已不能满足汽车高水平和高清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油价居高不下,用户负担增加;依靠进口,要花大量外汇,影响国内就业。

巨大的国际采购会使我国原油陷入类似现在铁矿砂市场的“价格合围”。

适应汽车消费需求,建设车用燃料替代体系成为必然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