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源的现状及开发前景分析
2024年生物质能源市场前景分析

生物质能源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质作为原料,通过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等技术手段转化为能源。
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其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生物质能源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2. 生物质能源市场现状生物质能源市场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目前,市场主要集中在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燃料领域。
生物质发电主要用于供给电力,而生物质燃料主要用于取代传统的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虽然生物质能源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府政策的支持,生物质能源市场前景广阔。
3. 生物质能源市场前景分析3.1 政策支持政府对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给予了广泛支持。
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为生物质能源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2 环境需求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低碳和无污染等特点,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环境污染。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受到了广泛关注,并有望在未来替代传统能源,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
3.3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成本逐渐降低,技术越来越成熟,产业链不断完善。
技术进步将进一步推动生物质能源市场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3.4 经济利益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可以带来丰富的经济利益。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利用需要大量投资,促进了产业链的发展,刺激了相关企业的发展。
同时,生物质能源的使用还可以减少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节约外汇支出。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4. 生物质能源市场存在的挑战4.1 原料供应不稳定生物质能源的生产需要大量的植物、动物等生物质原料。
然而,原料供应的不稳定性是生物质能源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生物能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生物能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导语: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物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低碳排放的新型能源来源,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重视和探索。
本文将探讨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
第一部分:生物能源的定义与分类生物能源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作为原料,通过化学、物理或者生物技术将其转化为可用的能源形式。
根据能源形式的不同,生物能源可以分为生物质能、生物液体燃料和生物气体燃料三种类型。
1.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利用在土地上生长的有机物质,如作物秸秆、农业废弃物、木材等,通过燃烧或者气化等方式产生能量。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形式,广泛运用于农业、农村能源和工业领域,如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能源供热等。
2. 生物液体燃料:生物液体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通过化学或者生物技术将其转化为液体燃料。
其中最常见的是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
生物乙醇主要以玉米、甘蔗、木薯等作物为原料,通过发酵和蒸馏等工艺生产而成。
生物柴油则是利用植物油或者动物油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得,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
3. 生物气体燃料:生物气体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通过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气体形式的能源。
最常见的生物气体燃料是沼气,它是利用废弃物、粪便等发酵产生的混合气体,主要含有甲烷和二氧化碳。
沼气被广泛应用于农村煤改气、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领域。
第二部分: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 生物质能利用现状:生物质能是当前生物能源开发利用的主力。
在我国,生物质能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农业领域。
农作物秸秆、农业废弃物等被用作燃料发电,有效解决了农村能源问题。
此外,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颗粒燃料等技术也在逐渐成熟,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2. 生物液体燃料利用现状:生物液体燃料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在发达国家,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成为传统石油燃料的替代品。
而在发展中国家,生物液体燃料的开发利用还面临技术、经济和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生物能源的未来趋势

生物能源的未来趋势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生物能源逐渐成为将化石燃料转变为更可持续能源的关键一环。
生物能源,作为一种利用生物质的能源形式,包括农业废弃物、林业残余物、动物粪便和特定作物等,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生物能源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展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可持续的趋势。
一、生物能源的现状与发展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与资源短缺,其中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空气污染以及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各国纷纷追求更加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能源应运而生,并逐渐受到重视。
生物质能是一种相对传统但却有效的可再生资源。
它可以被转化为生物燃料、生物电、热能等多种形态,不仅能降低碳排放,还能够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数据,2019年全球生物质能发电能力已达到1260吉瓦,占可再生能源总发电能力的近一成。
二、生物能源的技术创新生物能源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
现代科学技术为生物质能的提取、转化及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1. 高效转化技术当前,生物质转化技术主要包括热化学转化(如气化、焚烧)、生物化学转化(如发酵)及物理法提取(如压榨)。
随着研究深入,高效转化技术不断涌现。
例如,先进的气化技术可以将木屑、稻草等农业废弃物在缺氧条件下加热,从而转化为合成气,再进一步制成甲醇及氢气。
2. 新型原料开发未来,开发新型原料将是推动生物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获取柴油和汽油的主要原料是粮食作物,如玉米、大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粮食安全。
因此,通过选择非粮食类材料(如木质纤维素、生物废弃物等)或开发新型能源作物(如油菜、藻类等)来确保粮食供应则显得尤为重要。
3. 微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发酵是一种成熟且经济有效的利用生物质方式。
未来,通过合成生物学手段,可以设计和优化微生物,实现对某些特定底物的高效发酵。
这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产品产量和纯度。
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前景分析随着能源危机日益临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了当前发展的热点之一。
生物质能源是指以农业、林业、畜牧业和生活废弃物等作为原料制成的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热能、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气体燃料等。
在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本文将对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推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一、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1.生物质热能生物质热能是指利用生物质进行热能转换,使之成为可供人们使用的热能。
生物质热能的利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薪柴燃烧、生物质热水、生物质蒸汽和生物质热电联产等。
目前,我国的生物质热能市场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大多数是由传统农村能源替代项目引起的。
然而,这些项目在技术水平、产业规模和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推进。
2.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质技术手段将其中的有机化合物分离出来,制成可用于代替化石燃料的燃料形式。
生物质液体燃料主要包括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等。
目前我国的生物质液体燃料主要以生物乙醇为主,而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生物乙醇燃料在消费者市场上的推广和应用非常成功,但是由于墨西哥和巴西等国家对生物乙醇的贸易管制,我国的生物乙醇行业面临诸多挑战。
3.生物质气体燃料生物质气体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质技术手段将其中的可燃气体产生器化学反应后获得的气体化学成分,制成其可用于代替化石燃料的燃料形式。
生物质气体燃料主要包括生物甲烷、生物氢气、生物二氧化碳和生物合成气等。
我国的生物质气体燃料开发利用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正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二、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展望1.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我国的生物质能源市场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但是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的重视,在城市地区也渐渐出现了生物质能源的需求。
世界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世界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产能基础、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被广泛研究和开发。
目前,世界生物质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技术创新、市场扩大和政策支持。
本文将对世界生物质能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论述。
首先,世界生物质能源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物质能源的利用途径多样化。
生物质能源可以通过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生物质颗粒燃料、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多种途径转化为热能、电能和燃料等形式使用。
二是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世界各地已经建立了一批生物质能源示范项目和商业化生产基地,生物质能源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生物质能源的国际合作加强。
各国在生物质能源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加强了合作,共同推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四是生物质能源技术不断创新。
包括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技术、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生物质膜分离和纯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创新取得了重要进展。
然而,世界生物质能源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生物质资源可持续供应的问题。
生物质能源利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生物质资源,而其获取和储存成本较高,资源供应不稳定。
其次,生物质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理问题。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生物质灰渣、废液等,如何高效处理和利用废弃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者,生物质能源的技术成本较高。
目前,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但其生产成本较高,影响了其在能源市场的竞争力。
在未来,世界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技术创新和提高利用效率。
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发电和燃料颗粒的利用效率,推动生物质能源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二是市场扩大和推广应用。
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推动生物质能源工业化发展,提高其在能源市场的占有率。
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激励生物质能源的推广和应用。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生物质能源成为了新的热门话题。
它是指从活性生物质中提取能量的技术或方式,包括来自农作物、林木、稻壳、废纸和废弃物等的能源。
相较于传统的化石燃料,生物质能源具有更为环保的优势,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本文将会讨论目前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现状目前,生物质能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生物质发电和热能利用的方式,另一种是通过制氢等技术来生产生物质燃料。
这些技术都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很好的运用。
1.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发电是目前生物质利用的主要方式。
通过生物质发电可以转换生物质的化学能为电能,同时还可以产生热能。
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能源和环境等领域。
生物质燃烧发电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生物质中的碳、氢、氧等元素以及其他的一些元素质和能量状态的变化而产生的热能来驱动机组发电。
目前,我国的生物质燃烧发电主要使用的是垃圾焚烧、污泥焚烧和农作物秸秆焚烧等方式。
2.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通过生物质的生化反应来生产氢气、甲烷、醇类等燃料。
利用这些燃料可以替代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等有限资源,从而实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生物质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生物质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有望成为未来能源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
1.技术创新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改进发电和燃料生产技术,提高燃烧效率和经济效益,并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未来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关键。
未来的发展会需要广泛的政策支持,包括资金、税收和能源政策等。
政府的支持将会鼓励更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投入到生物质能源的研发和应用中。
3.市场需求未来市场需求也是生物质能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将会逐渐提高,这将推动生物质能源的市场需求,同时也鼓励企业投资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生产。
4.产业升级未来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升级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生物能源开发的现状与未来

生物能源开发的现状与未来在今天这个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先进技术的时代,人类在开发能源的方式已经从传统的化石燃料转到了生物能源。
生物能源是指利用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作为原料,经过生物转化或化学转化成为能源的一种方式。
这种能源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环保、可持续等特点,能够应对当前世界能源枯竭及环保问题,达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生物能源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生物能源目前的应用状况1.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利用所有生物体的有机物作为原料,例如:农作物秸秆、农业废料、林木、甚至是城市垃圾等。
其生产方式很广泛,可以通过气化、液化和固化等方式来转化成为生物质能,常用的应用方式有生物质热电联产和生物柴油等。
生物质热电联产是指利用生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发电,常用作家庭或工业生产的供热供电。
生物柴油是指利用生物质燃料通过加工处理,生产出来一种均质的复合燃料。
这种燃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润滑性,可以完全代替传统的石油柴油,广泛应用于航空、农业、交通等领域。
2. 生物化学品生物化学品是指利用生物体的有机物分离、提取后经过化学加工制得的各种化学品。
生物化学品具有很好的环保性,因为其原料基本上是来自植物和动物的可再生资源,而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副产物也是有用的,可以再次作为制取其他化学品的原料。
其中,利用植物制造各种生物化学品的方法已经有所开发。
例如,某些种类的植物中,有大量含有精油,可用作制造香料和精油的原料。
此外,由植物中提取的香料化学品,往往具有低污染性和对人体的刺激性很小的特点。
3. 生物医药品生物医药品是指利用基因重组和现代生命科学技术,从生物体中提取、分离出活性物质,并制成药品。
例如:利用大肠杆菌生产生长激素、青霉素、血液凝块等。
生物医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技术比较复杂,但是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人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比化学药品小。
二、未来生物能源的发展方向尽管生物能源在当前的能源市场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它仍有相当的不足之处。
生物能源发展现状与前景

生物能源发展现状与前景随着世界各地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生物能源逐渐成为国际社会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
那么,目前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呢?生物能源将来的前景又是怎么样的呢?一、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1.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生物质能源是指通过植物、农作物秸秆、草木芬陶、废弃物质等可再生生物资源制取的一种能源。
如今,生物质能源已被广泛应用于发电、供暖、制热等领域。
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过程中,生物质能源的制造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
如将生物质能源通过热解工艺转化为液体燃料,或通过气化升级生物质能源,改善了生物质能源的性能和环保性。
2. 生物燃料背景的发展生物燃料是指通过植物、垃圾、油脂等可再生生物资源制备的一种燃料。
生物燃料的使用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保护环境。
然而,生物燃料背后的生产工序会消耗较多的水、化肥和除草剂等资源,同时也会对生产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生物燃料的研究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通过发电厂、发酵厂等设施对废弃物进行加工利用,将是未来生物燃料发展的新方向。
3. 生物气体的发展生物气体是指通过生物发酵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气体。
生物气体中含有90%以上的甲烷,是一种优质的可再生能源。
如今,生物气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被应用于电力、热力等行业,其中一种应用方式是将生物气体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户司法所需。
未来,生物气体的发展方向将进一步拓展,探索其在农业领域以及生物燃料领域中的应用。
二、生物能源的前景由于生物能源具有可再生、可持续的特点,它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
未来,生物能源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 汽车领域生物质能源和生物燃料的应用已经进入汽车工业领域。
一方面,生物质能源被广泛用于汽车座椅等耐热织物的生产;另一方面,利用生物燃料替代化石能源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技术也已突破。
未来,生物能源将会在汽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建筑领域生物质能源、生物燃料和生物气体在建筑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能源的现状及开发前景分析胡春艳(学号)(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市永川卫星湖文化旅游区,402160)摘要:针对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从生物能源的概念入手,综述和探讨了国内外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状况,展望了中国生物能源开发的广阔前景,并进一步提出了生物能源今后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关键词:生物能源;开发;利用Abstract:Aiming at the grave significance of biomass energy to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biomass energy,synthesized and discussed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reviewed the expansive foreground,and brought forward the orientation and measur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end.Key words:biomass energy;exploitation;utilization1.引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对常规矿物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的逐渐恶化,世界许多国家将目光逐渐转移到了具备可再生、环保、可转化等优点的生物能源上。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也逐步迈上了发展生物能源的轨道。
进入21世纪,谁能把握住生物能源开发利用的先机,谁将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应该提高对发展生物能源重要性的认识,为顺利开展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有利环境。
2.生物能源的概念生物能源是以生物为载体的能量,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把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在生物中存储的一种能量形式。
碳水化合物是光能储藏库,生物是光能循环转化的载体,生物能源是惟一可再生的碳源,它可以被转化成许多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或其它形式的能源,称为生物能源。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也均是生物在地质作用影响下转化而成的。
所以说,生物是能源之源。
3.生物能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3.1 缓解能源、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工业社会的核心能源,但它们是不可再生资源,储藏量有限。
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煤、石油、天然气可供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240年、40年和50年。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能源消耗的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矿物燃料消费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对它们的过度开采,使得价格日益上涨并渐趋枯竭;同时,高强度的利用使多余的能量和碳素大量释放,打破了自然界的能量和碳平衡,造成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等灾难性后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忧虑。
如果没有新的能源来取代常规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21世纪必将发生严重的、灾难性的能源和环境危机。
为缓解双重危机,人们把视线聚焦到可再生能源身上。
太阳能、风能、水电等虽然是可再生能源,但不能进行物质生产,而生物既能贡献能量,又能像煤炭和石油那样生产出千百种化工产品。
如燃料乙醇与车用普通汽油相比,一氧化碳的排放可降低7%,碳氢化合物可减少48%;生物柴油富含氧,与普通柴油混合使用,可使燃烧更加充分。
据检测,生物柴油无毒,能进行生物降解,添加20%的生物柴油,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70%,降低空气毒性90%;使用生物塑料能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同时生物能源以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林废弃物、城市有机垃圾等为原料,使之无害化和资源化,将植物蓄存的光能与物质资源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
因此,生物能源既能满足缓解能源危机的需要,又符合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中国进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必然选择。
3.2 保障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随着能源危机的逐步扩大,各国对本国常规能源资源的保护和对国外能源市场的争夺将日益升级,极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据有关专家预计,到2010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固然,发展生物能源不是获得新能源的唯一途径,人类可以发展核能源,甚至可以通过高技术手段从外太空获得能源,但后两者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首先,核能源的发展极可能给世界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其次,各国家或集团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有限的外太空区域内进行能源开发,将不可避免地引发新的国际争端。
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稳定。
相比之下,生物能源则是能生产出其它能源的最安全、最稳定的能源。
目前,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利用技术,以保护本国的矿物能源资源,为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生物能源方面的研究经费逐步加大,按照美国能源署的要求,到2010年混合性生物柴油(90%常规柴油和10%生物柴油)的产能要从现在的100万吨提高到1200万吨。
欧盟委员会提出,到2020年,运输燃料的20%将用生物燃料替代。
中国在生物能源发展方面也作出了积极部署。
据推算,利用中国现有生物资源的一半,以生物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基塑料各达年产1200万吨生产能力计,每年相当于建设一个大庆油田,并可减少1.6亿吨二氧化碳净排放量,相当于2003年进口石油量的55%或从俄罗斯进口量的9倍并节约150亿美元外汇,可以大大减轻中国外交、援助、贷款的压力,降低遭讹诈、受制于人的危险,减少资金投入和政治外交代价付出。
从这些意义上说,发展生物能源无疑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大战略。
3.3 解决“三农”问题的良好途径“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对它解决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国上下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生物产业利用中国丰富的农林废弃物和非农田为原料和基地,生产出市场前景广阔、环境友好和高附加值的能源及生物化工产品,既帮助解决中国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能够实现农业和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据推算,只要利用中国50%的低质地,生产能源作物,发展生物能源,就可以实现年产值约1万亿元,加上秸秆、畜禽粪便等,生物产业就可以催生1000个生物能源企业,带动500万农户,促进5000万农业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增收400亿元。
同时,生物能源如沼气等还能为农民提供价廉、清洁的燃料,使4000万农户生活用能效率提高2~3倍。
除此之外,发展生物产业还能有效降低秸秆露地燃烧、畜禽粪便污染、石油基地膜等对环境的污染。
4.中国生物能源的利用现状4.1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状况中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生物能源的利用极为重视,中央几位主要领导人曾多次批示和指示加强农作物秸秆的能源利用,国家科委已连续在三个国家五年计划中将生物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
在此背景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的应用范例,如户用沼气池、禽畜粪便沼气技术、生物气化发电和集中供气、生物压块燃料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中国已组建起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拥有一批致力于生物能源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着名专家学者,具备一定的产业和技术基础。
1.沼气技术此技术是中国发展最早、较为普遍的生物能源利用技术。
20世纪70年代,中国为解决农村能源短缺的问题,曾大力开发和推广户用沼气池技术。
在“九五”期间,应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城市垃圾的高效厌氧技术被列为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现已取得预期的进展。
“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大型高效厌氧沼气发电技术及示范电站》以污水处理达标和大功率沼气发电机组为课题攻关的突破口,利用污水处理产生的沼气建造沼气发电示范工程,促进了沼气工程的进一步推广,使沼气工程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能源、环保效益。
至今,中国已建成大中型沼气池3万多个,总容积超过137万m3,年产沼气5 500万m3,仅100 m3以上规模的沼气工程就达630多处。
2.生物气化技术中国生物气化技术近年有了长足的发展。
气化炉的形式从传统上吸式、下吸式发展到先进的快速流化床和双床系统等,应用上除了传统的供热之外,在农村家庭供气和气化发电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八五”期间,国家科委安排了“生物热解气化及热利用技术”的科技攻关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采用氧气气化工艺,研制成功生物中热值气化装置;以下吸式流化床工艺,研制成功l00户生物气化集中供气系统与装置;以下吸式固定床工艺,研制成功食品与经济作物生物气化烘干系统与装置;以流化床干馏工艺,研制成功1000户生物气化集中供气系统与装置。
“九五”期间,国家科委安排了“生物热解气化及相关技术”的科技攻关专题,重点研究开发1MW大型生物气化发电技术和农村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
“十五”期间,中国在利用生物能源方面硕果累累。
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的“4兆瓦生物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以谷壳、木屑、稻草等多种生物废弃物为原料,发电效率可达20%~28%,运行每度成本约0.35~0.45元,能满足农村处理农业废弃物的需要。
目前全国已建成农村气化站200多个,谷壳气化发电机组100多台套,气化利用技术的影响正在逐渐扩大。
3.固体和液体燃料技术“八五”期间,中国开始了利用纤维素废弃物制取乙醇燃料技术的探索与研究,主要研究纤维素废弃物的稀酸水解及其发酵技术。
此外,中国还重点对生物压缩成型技术进行了科技攻关,引进国外先进机型,经消化、吸收,研制出各种类型的适合国情的生物压缩成型机,用以生产棒状、块状或颗粒状生物成型燃料。
中国的生物螺旋成型机螺杆使用寿命达500小时以上,属国际先进水平。
“九五”期间,开展了野生油料植物分类调查及育种基地的建设。
“十五”期间,中国对植物油和生物裂解油等代用燃料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包括植物油理化特性、酯化改性工艺和柴油机燃烧性能等。
4.生物工程技术优势在生物工程中,国际公认有三个需要解决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
一是克服木质纤维素分子对生物转化的抗性--由多糖降解为可发酵糖;二是通过微生物代谢工程和基因工程研究高速、高效、高收率的利用可发酵糖生物转化;三是简捷、高效的下游过程技术——产物分离。
尽管中国生物技术整体水平与发达过相比仍较低,但在这三个生物利用关键技术难题方面却有着独到的技术优势。
首先,中国采用分子振动技术与微生物酶法相结合处理木质纤维素,可以提高纤维素水解速度和水解液中还原糖浓度,显着降低可发酵糖成本。
第二,在五碳糖、六碳糖微生物共代谢研究方面,中国不仅构建了可以利用木糖生成乙醇的基因工程细菌,提高了用秸杆生产乙醇的经济性,还筛选、诱变得到了共代谢木糖、葡萄糖生产高光学纯度乳酸的真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