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前景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与应用前景生物质能源是指利用植物、动物等生物质材料,通过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等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方法。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
本文将就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历程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原始人类利用木材进行取暖和烹饪。
随着农业的发展,剩余的农作物和畜禽养殖废弃物逐渐被利用起来,形成了一种初步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模式。
然而,由于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危机的加剧,人们开始重新关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质能源开始迎来了快速的发展期。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技术逐步提高,生物质燃料的生产成本逐渐下降,使得生物质能源逐渐成为可行的能源替代品。
此外,生物质能源的环境友好性和可再生性也成为其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前景1. 生物质能源在能源供应领域的应用生物质能源可以广泛应用于能源供应领域,包括电力、热力和燃料等方面。
首先,生物质能源可以通过生物质发电技术发电,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其次,利用生物质能源进行热力供应,可取代传统的煤炭和天然气等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再次,生物质燃料可以作为车用燃料来代替传统的汽油和柴油,实现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
2. 生物质能源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生物质能源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可以利用生物质能源技术进行高效利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
此外,生物质能源可以作为农村地区的能源供应方式,替代传统的生物质燃烧方式,改善农村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
3. 生物质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生物质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生物质能源有什么发展前景和应用

生物质能源有什么发展前景和应用在当今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同时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形式,正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多样的应用领域。
生物质能源,简单来说,就是由生物质转化而来的能源。
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垃圾、有机废水等有机物质。
这些看似平常的物质,在经过适当的处理和转化后,能够成为宝贵的能源。
先来说说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前景。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以及其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寻找可替代的清洁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的特点,只要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生物质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
这与有限的化石能源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补贴措施,以推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这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技术方面,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例如,生物发酵技术、热化学转化技术等的不断优化,提高了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生物质能源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在能源生产方面,生物质可以通过直接燃烧发电,为工厂、学校、医院等提供电力。
这种方式简单直接,适用于大规模的生物质资源利用。
生物质气化也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
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然后用于发电、供热或作为燃料用于工业生产。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应用。
通过对植物油或动物脂肪进行化学处理,可以生产出与传统柴油性能相似的生物柴油。
使用生物柴油可以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生物质还可以用于生产乙醇燃料。
乙醇燃料可以与汽油混合使用,减少对传统汽油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乙醇汽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农村地区,生物质能源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前景分析随着能源危机日益临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了当前发展的热点之一。
生物质能源是指以农业、林业、畜牧业和生活废弃物等作为原料制成的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热能、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气体燃料等。
在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本文将对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推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一、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1.生物质热能生物质热能是指利用生物质进行热能转换,使之成为可供人们使用的热能。
生物质热能的利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薪柴燃烧、生物质热水、生物质蒸汽和生物质热电联产等。
目前,我国的生物质热能市场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大多数是由传统农村能源替代项目引起的。
然而,这些项目在技术水平、产业规模和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推进。
2.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质技术手段将其中的有机化合物分离出来,制成可用于代替化石燃料的燃料形式。
生物质液体燃料主要包括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等。
目前我国的生物质液体燃料主要以生物乙醇为主,而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生物乙醇燃料在消费者市场上的推广和应用非常成功,但是由于墨西哥和巴西等国家对生物乙醇的贸易管制,我国的生物乙醇行业面临诸多挑战。
3.生物质气体燃料生物质气体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质技术手段将其中的可燃气体产生器化学反应后获得的气体化学成分,制成其可用于代替化石燃料的燃料形式。
生物质气体燃料主要包括生物甲烷、生物氢气、生物二氧化碳和生物合成气等。
我国的生物质气体燃料开发利用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正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二、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展望1.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我国的生物质能源市场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但是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的重视,在城市地区也渐渐出现了生物质能源的需求。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理想的替代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物质能源是指利用生物质作为能源源头的一种能源,比如木材、农作物废弃物、城市垃圾等。
与传统能源相比,生物质能源具有环保、可再生、分布广泛等一系列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探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一、生物质能源的来源首先,生物质能源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森林资源:木材、枝干、木屑、枝叶等。
2.农作物废弃物:包括稻草、棉秆、花生壳、玉米秸秆等。
3.家庭、商业、工业废弃物:包括厨余垃圾、纸张、衣服等。
4.生活垃圾:包括生活垃圾、污泥、畜禽粪便等。
由于生物质能源的来源广泛,因此其碳排放量也较低,而且在大量使用的情况下不会对环境产生日益严重的影响,因此生物质能源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二、生物质能源的优势生物质能源相比传统能源具有多个优势:1. 环保:生物质能源的主要源头生物质本身就是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由于其碳排放量较低,因此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对于降低温室气体产生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效果。
2. 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可以通过种植和种植后淘汰生物质的迭代循环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性。
因此,在长期的应用中,其自然循环能力可以保持良好,不会因为大量使用而日益减少。
3. 分布广泛:生物质资源分布极广,可以在整个地球范围内产生所需的能量。
这意味着生物质能源的使用可以解决能源不足和能源转移扰动等问题。
4. 多元化:生物质能源来源广泛,种类丰富。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如田间农作物、林地木材等。
三、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前景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前景变得日益广阔。
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前景:1. 生物质能源的发电应用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一个很好的替代性发电能源。
除了传统零排放的生物质热电站外,还可以将生物质燃料转换成气体或液体来燃烧。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前景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前景随着全球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物质能源指的是利用生物质(如森林、农作物、畜禽粪便等)进行转换和利用的能源,可以用于发电、热水供应、燃料等多种用途。
生物质能源具有很多优点,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但是它的发展前景仍然非常广阔。
生物质能源的优点首先,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性。
相比于化石燃料等非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源可以通过再生资源来进行生产和利用,因此不会像化石燃料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枯竭。
其次,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在生物质的燃烧、气化等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对环境有害物质,因此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
而且,生物质能源中的碳元素来自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它不会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再者,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利用可以促进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产业的发展。
在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物质废弃物,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或回收利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而通过将这些废弃物转化成生物质能源,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益。
生物质能源面临的挑战尽管生物质能源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它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成本较高。
相比于燃煤发电等传统能源,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所需的设备和技术都比较先进,因此生产成本也比较高。
这对于生物质能源的商业化运营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其次,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
由于生物质本身的能量密度较低,在转化成生物质能源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能量损失。
而且,不同种类的生物质质量和能量含量也有所差异,因此在生物质的选择和利用方面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进。
另外,生物质能源产生的废弃物也需要妥善处理,不然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虽然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可以通过再次利用等方式减少,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处理,依然会对水、土、空气等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研究与发展前景

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研究与发展前景生物质能作为一种非常环保、可再生、且广泛存在的能源来源,近年来备受关注。
伴随着环保、节能意识的逐渐加强以及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生物质能技术研究和发展的前景变得愈发光明。
本文将从技术角度入手,简述生物质能的来源及利用方式,并重点介绍当前生物质能的应用与发展方向。
一、生物质能及来源生物质能是指从植物、动物和生物废弃物等生物原料中提取的能量,包括木材、秸秆、沼气、生物燃料、生物质颗粒、生物柴油和酒精等多种形式。
生物质能是一种绿色能源,其来源广泛,如森林、农业、废物、污泥等。
在充分利用生物质能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废气排放,保护环境。
二、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生物质能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生物质燃烧发电是目前最常见的生物质发电方式。
其通过将生物质物料直接燃烧产生的高温热能,使水转化为蒸汽带动发电机发电。
2. 生物质气化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是将生物质转移到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气化反应,合成气后驱动燃气轮机发电。
3. 生物质液化发电:生物质液化发电主要是通过生物质转化成液态或气态的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传递给内燃机,然后驱动发电机生成电能。
4. 生物质焚化发电:生物质焚化技术是指将生物质物料转化成热能,通过直接燃烧来驱动蒸汽涡轮机以生成电能。
三、生物质能技术研究与发展目前,生物质能技术正面临着许多难题。
由于生物质原料的多样性和特殊性,生物质能的提纯和加工技术、转化技术、储存技术、运输技术等方面亟需开发和完善。
因此,目前生物质能的技术研究和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质预处理技术。
预处理技术可以使生物质物料更易于转化成高品质的生物质能,如生物质颗粒化、热压和溶胶液化等技术。
2. 生物质能高效利用技术。
主要包括生物质气化、合成气发电、抗磨损涂层技术、高效低排放燃烧技术、再生技术等。
3. 生物质能储存技术。
由于生物质能来源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如何充分利用以及储存生物质能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如何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如何在当今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形式,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究竟如何?未来又有着怎样的前景呢?生物质能源,简单来说,就是来源于生物质的能源。
生物质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由这些生命体排泄和代谢产生的有机物质。
常见的生物质能源有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生物质成型燃料等等。
目前,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生物质发电领域,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基于生物质燃烧的发电厂。
这些发电厂通常利用农业废弃物、林业剩余物、生活垃圾等作为燃料,既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又产生了清洁的电力。
例如,在北欧一些国家,生物质发电已经成为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的生产也在逐步扩大。
生物柴油通常由植物油或动物脂肪经过化学处理制成,可以直接用于柴油发动机。
生物乙醇则主要由粮食作物(如玉米、小麦)或非粮食作物(如甜高粱、木薯)发酵而来,可与汽油混合使用。
然而,这两种能源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大规模使用粮食作物生产生物燃料可能会对粮食安全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开发非粮食来源的原料成为了当前的研究重点。
生物质成型燃料在供暖和工业用能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通过将生物质压缩成颗粒或块状,提高了其能量密度和燃烧效率,方便了储存和运输。
在技术方面,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技术不断进步。
例如,生物质气化技术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用于发电或供热;生物质热解技术能够生产生物油和生物炭,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价值。
不过,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
首先,生物质资源的收集和运输成本较高。
由于生物质通常分布较为分散,收集和运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其次,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效率还有待提高。
虽然技术在不断进步,但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在能量转换效率方面仍有差距。
再者,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近年来,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环境友好型能源的需求推动了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生物质能源是指以植物、动物等有机物质为原料,通过转化和利用技术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电力、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质热能。
本文将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
一、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1.政策支持: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支持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能源法规等。
这些政策措施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技术进步:生物质能源领域的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固体废弃物、农作物秸秆、木材废料等可以有效利用,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生物质能源设备也越来越先进。
3.能源需求增长: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是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具有较高的替代能力。
4.环境友好型: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其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相对较低,对环境污染较小。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背景下,生物质能源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
二、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前景1.市场潜力巨大: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给受到地域、季节和气候等因素的制约较少。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突破,生物质能源供给能力将继续增强,市场潜力巨大。
2.产业链完善:随着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产业链不断完善。
从原料种植、采集、加工到生物质能源生产和利用,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
这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3.经济效益显著:在过去的几年里,生物质能源产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
4.可持续发展: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形式。
相对于石化能源,生物质能源具有更好的环境效益和可再生性。
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生物质能源也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第2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3月 Vol. 24 No.2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r. 2002────────── 收稿日期:2001-12-01作者简介:李炳焕(1958-),男,河北遵化人,唐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副教授。
- 36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前景李炳焕(唐山师范学院 化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运用绿色化学原理,论述了化石能源的环境影响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生物质能是最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
着重论述了生物质能源转换技术及其应用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环境影响;生物质能中图分类号:O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2)02-0036-03能源是人类社会进步最为重要的基础,能源结构的重大变革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从经济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的高度来看,发展可再生资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 化石能源将失去世界能源主体地位化石能源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类所需初级能量的80%以上来自化石能源。
随着工业化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和对化石能源的大规模的开采、消耗已导致资源基础在逐渐削弱、退化,并在化石能源开采利用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不可逆的环境破坏。
这样,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所包含的耗竭性和不可逆性,便形成一种内在的危险性机理,威胁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开发替代的可再生能源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2 生物质能源将获得快速发展基于上述原因,迫使人们寻找一种有效途径,使化石能源的发展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并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这种途径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合理、科学的环境政策,进行环境防治和环境重建,二是使社会经济转向可再生能源体系。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太阳能和水能等能源。
它们具有资源丰富、无环境污染、清洁安全、资源不枯竭等优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林业作物、水生植物及城市垃圾等。
生物质作为能源资源,具有古老、悠久的历史,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能源品种之一。
即使在当今的现代社会中,世界上将生物质作为能源使用的数量也很大。
目前,全球生物质能源的消费量,仅排在煤、油、气之后,居第四位。
生物质能转化技术途径如图1所示。
各种生物质能在利用时均需转化,由于不同生物质资源在物理化学方面的差异,转化途径各不相同,除人畜粪便的厌氧处理以及油料与含糖作物的直接提取外,多数生物质能要经过热化学转化。
其中生物质气化是热化学转化中最主要的一种方式。
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发展生物质能资源进行深层转化技术,二是其它先进技术向生物质能技术融合。
3.1 生物质液化将能量密度较低的生物质转化成密度高、品位高的液体燃料是合理利用生物质能的有效途径,也是本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
由生物质制成的液体燃料叫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生物酒精、生物甲醇、生物柴油和生物油。
应用生物燃料的优点主要包括:首先,它是清洁能源,具有温室气体的零排放,以及较低的NOx 和SOx 等优点,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这一优点就越发显得重要;其次,它是可再生能源,可减少人类对储量有限的化石燃料的依赖;第三,可应用废弃物生产燃料油,变废为宝;第四,生物李炳焕: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前景- 37 -质是本土资源,可减少对外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图1 生物质能转化技术途径3.1.1 生物酒精目前,生物酒精是应用最广泛的生物燃料,也是较为理想的汽油替代品,具有辛烷值高、抗暴性好等优点。
生物酒精的传统制作过程是水解发酵法。
首先是生物质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转化成五碳糖或六碳糖,然后糖类经过发酵转化成酒精,最后通过蒸馏形成最终的酒精。
生物酒精原料可以是纤维类原料,几乎包括所有的农林废弃物、城市生活有机垃圾和工业有机废弃物等,原料更广泛,成本更低廉。
3.1.2 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一种酯,它是由大豆或其它油类植物、动物油脂等通过酯化过程合成的。
有机油类植物与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发生酯化反应,形成硬脂(甲酯或乙酯),即生物柴油。
目前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是大豆油或菜籽油,但以食用油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不符合我国国情,因此,有人提出用一种野生木本植物——光皮树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以降低生产成本。
大约20%~30%的生物柴油和传统的石油柴油混合,除具有与石油相当的燃料燃烧性能外,还具有更好的防发动机磨损和清洁性能。
3.1.3 生物甲醇生物质制得的甲醇,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与生物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因此它具有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优点。
生物质制甲醇主要是气化法。
首先将原料进行加氢气化反应,产生富含甲烷的气体,经热解生产含一氧化碳和氢的合成气,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甲醇。
3.1.4 生物油快速裂解生产生物油被认为是最经济的生物质生产液体燃料的路径。
快速裂解是在中等温度(500~600℃),高加热速率(104~105℃/s )及极短的停留时间(<1s ),将生物质直接热解,再经快速冷却得到液体生物油。
生物油是一种液体含氧混合物,氧含量高达40%左右,主要包括羧酸、酚和醛酮等含氧化合物。
生物油包括20~25%水,25~30%水溶性裂解木质素,5~12%有机酸,5~10%非挥发性碳氢化合物酐糖和10~25%的其它含氧化合物。
总之,由生物质制取液体燃料,可以减少人类对石油的依赖,而且可以改善城市污染和酸雨问题。
3.2 生物质固化生物质能在可再生能源中是能量密度较高、可储运、可转化和较少受自然因素制约、兼有矿物燃料属性的能源资源。
其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年复一年的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可广泛生产,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生物质致密成型是将秸秆、稻壳、锯末、木屑等生物质废弃物,用机械加压的方法,使原来松散、无定形的原料压缩成具有一定形状、密度较大的固体成型燃料。
生物质致密成型工艺从广义上,可划分为常温压缩成型、热压成型和碳化成型三种主要形式。
热压成型的工艺流程为:原料粉碎→干燥→混合→挤压成型→冷却→包装。
碳化成型的工艺流程为:原料→粉碎除杂→碳化→混合粘结剂→挤压成型→产品干燥→包装。
由于碳化产品的用途广泛,产品适用性强,在冶金、化工、环保、建筑等方面需求量相当大,所以第24卷第2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 - 38 -它的国际市场非常广阔,加快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和炭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农村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必将取得可观的经济、生态、环保、社会效益。
3.3 生物质发电工业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有先进的技术,并形成一定的规模。
3.4 生物质气化气化技术发展较快,在国内外应用也很广泛,主要有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技术、热解气化技术等。
热解气化技术在国外大都采用压力和燃烧气化技术,用以驱动燃气轮机,也有发生炉煤气甲烷化、流化床或固定床热解气化等,我国主要研究开发了流化床、固定床和小型的气化炉热解气化技术。
可分别处理秸杆、木屑、稻壳、树枝、废木块等生物质,将其转换成气体燃料。
我国的沼气技术无论是生活领域还是生产领域,其开发利用技术与规模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
另外,湖南省还研制出C100-1型生物质转换成气、油、炭综合利用的生产设备,百公斤稻壳产出木炭48kg ,焦油11kg ,木质气32m 3,投入产出比为14.9:31。
4 生物质能未来前景广阔地球上的生物量的潜力决定着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的可靠程度。
目前,每年通过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产生的有机物达1 800亿t ,相当于3 000亿GW 的能量,为现实能源消费的10倍左右。
在理想状况下,地球上的生物质潜力可达到现实能源消费的180~200倍。
因此开发利用这一能源是可以依赖和信任的。
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认为,在21世纪,以化石燃料为主体的世界能源系统将转换成以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的世界能源系统。
到2050年,以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将占世界能源构成的30%以上。
参考文献:[1] 梁宝芬,等.美国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考察报告[J].新能源,1994,16(10):1-7.[2] 孙立.生物质原料热解气化技术及用作农户燃料的经济评价[R].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研究报告.1994. [3] 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Z].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重庆分所,1995. [4] 仲崇立.绿色化学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5] 李宪法,张湘桥.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J].生态农业研究,1993(1):39-43. [6] 张无敌,刘士清,何彩云.生物质潜力及其能源转换[J].自然资源,1996(4):22-25.[7] 张无敌,刘士清,周斌,等.我国农村有机废气物资源及沼气潜力[J].自然资源,1997(1):67-71.[8] 刘克鑫.我国有机垃圾资源及其能源回收技术[A].中国生物质能技术研究与开发[C].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 [9] 张无敌,刘士清,刘志华,等.我国城市固体废气物资源及其能源潜力[J].云南环境科学,1996(3):22-23. [10] 张无敌,宋洪川,何彩云.城市垃圾处理的能源利用前景广阔[J].能源研究与利用,1997(1):18-22. [11] 佟树声.西欧三国生物质能技术考察情况[J].农村能源,1997(5):18-20.[12] 张无敌,周长平.生物质能——未来能源的希望[J].能源研究与利用,1995(4):3-6. [13] 哈密尔顿,等.里约后五年——环境政策的创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14]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能源规划与系统模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15] 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6] 阎长乐主编.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Exploiting and Using and Foreground of Biology Qulity EnergyLI Bing-huan(Chemistry Department,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Hebei Tangshan 063000)Abstract: With the principles of green chemistr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 effects of fossil energy sources and exploits and uses regeneration energy sources. Biology quality energy is the most potential regeneration energy source. The article discusses stressfully the vast foreground of the convers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biology energy.Key Words: regeneration energy sources; fossil energy sources; environment effect; biology qulity energy责任编辑、校对:孙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