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浅谈开发区规划环评中评价指标体系的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

浅谈开发区规划环评中评价指标体系的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作者:苏宁征来源:《海峡科学》2011年第06期[摘要] 根据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的关系,同时结合评价案例,对规划环评中评价体系的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进行了探讨,并对拟议的规划方案提出合理的调整建议,以实现开发区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环境目标可达性1 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进行土地开发利用规划时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目标是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是规划应满足的环境保护要求。
评价指标是用以评价规划环境可行性的、量化了的环境目标。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强调,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
开展规划环评时,在确定环境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现状调查与评价的结果,以及确定的评价重点,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
2 现有规划环评中评价指标体系的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存在的问题随着现有规划环评的不断发展,在规划环评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考虑规划实施对资源要素、环境要素以及社会经济的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确定了一系列较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但在如何建立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所确定的评价指标的环境目标可达性上,出现只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未对规划方案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导致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环境目标可达性脱节现象,未能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未能建立动态响应关系。
3 案例分析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开发区产业聚集效应,以及在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引领、示范、窗口和载体作用,2009年以来国家正式启动了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升级及扩大开发区(工业园区)规划区域范围工作。
笔者有幸参加了多个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下面以《福建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为例,对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区域水环境目标的可达性进行分析。
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

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随着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环境评价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研究也越发重要。
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则是环境评价的关键一环。
本文将探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并在各个领域中指引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
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环境评价是对特定空间范围内环境状况的综合评估,通过构建一个完善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环境的质量和状况。
指标体系一般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等方面的指标,可以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环境的状况,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在构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需要明确评价的目的和范围。
不同的环境评价目标和范围会导致指标体系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环境评价需求来构建指标体系。
其次,要考虑指标的可测性和可计算性。
指标应基于可获取的数据和信息,并且能够量化和计算出来。
最后,需要兼顾指标的综合性和代表性。
一个好的指标不仅能够综合反映环境状况,还需要能够代表整个评价对象的特征。
二、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1.明确评价目标和范围:确定环境评价的具体目标和范围,包括评价的对象和评价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2.确定评价指标的类型:根据评价的目标和范围,确定评价指标的类型,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指标、环境影响指标、环境管理措施指标等。
3.收集数据和信息:通过现场调查、实地观测、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与评价指标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4.筛选合适的指标: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对可能的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排序,选择出最具代表性和可计算性的指标。
5.构建指标体系:将筛选出的指标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排列,形成评价模型。
6.验证和修正指标体系:利用历史的监测数据或者模拟实验,验证和修正构建好的指标体系,使其更加准确和可靠。
三、环境评价方法的研究环境评价方法是指用于评价环境状况的具体技术和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对环境进行评估。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辽宁城 乡环境科技
第2 6卷
第6 期
20 年 1 06 2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郝 明家
( 沈阳环 境科学研究 院 沈阳 10 0 ) 05 1
摘
要
以沈 阳市浑 南新区规划为案例, 研究和探讨 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 、 理论依据 、 法和程 序, 方 建立 了以 目 层、 标
度应与 问题相适应。 功能性原则。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应是采用模 块式结构 的,而各模块分层次应有机地结合成统
一
整体 。 各模块 、 各层次的指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1 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与理 论基础
11 建 立原 则 .
和完 整性 , 以便 获得 不 同范 围和 不 同层 次 的总 量
指标和结构数据 , 达到满足不同方面的需要。 同时 亦保证总体 目标的定量测定, 达到在总体上描述、
区规划 为 案例 , 过对 浑南 新 区规 划 的系 统分 析 , 通
在深入 的理 论研究的基础上 , 合理地选择指标, 构 建严密清楚的指标框架 , 各项指标的涵义、 统计 口 径、 分类方法、 计算公式要力求规划化、 标准化 、 统
一
化 , 保 统 计数 据 的权威 性 , 确 以此 达到 科学 描述
一
可行性原则 。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遵循符合
实际和贯彻使用 的要求,建立的指标体系要从一 定实施条件的具体情况 出发, 要符合国情。 在可能
4 8一
维普资讯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郝明家 的情况下,指标 的实际开发过程必须 同已有 的 目 标和必需的标准相关。
集 成度 , 们 必须 反 映一种 趋 势 , 它 而相 应 的 时间尺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

p ri adt ndcsdt dxs t dm t d o E n s p i F ayH agi irt f ua i a t e s a lmI n e iu e ei e y e a h s f I o l due I i l ,unp d tco W hncywsa na c et a , h s s h n smn e o A n a .n l si t k a s o
s y、 t ud
Ke r s L n s lr I E vrn  ̄na rv c ssme tId x sse ; a g ids it ywo d a d U pami e ; n i n tli p ta e s n ;n e y tm Hu n p t c o ra s i r
2 土地利用规 划环境影 响评 价指标体 系的构建 2 1 指标体 系的确定原 则 .
定数量 的耕地 是人 类 赖 以生存 和 发展 的基 础 。土地 利 用
的广度 、 深度和合理程度是其生产规模、 水平和特点的集中 反映_。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 j 各行各业对土地的需求
量不 断增加 , 同时在土地利 用过程 中对 环境 造成 的影 响也在 加剧 , 土地利用 规划环境影 响评 价 已迫在 眉睫 。国外 土地利 用规划环境 影响 评价 相关 研 究 已开展 3 0多年 , 国在 这一 我 领域 的研 究才刚 刚起 步 。笔 者在 借 鉴 国 内外 相 关研 究成 果 的基础 上 , 拟对土地利 用规划 的环境 影响评 价的含义 、 内容 、 评价指 标体 系及评价 方法等方 面进 行探 索性 的研究 , 以期为 规划环境 影响评价 的进 一步研究 提供借鉴 。
S u yO1I d x S san fEn io e tlI a tAs s t d I n e y t . o vr mn n a mp c 9 ; n蛐 ti La d ePa ni n n Us ln ng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指标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指标体系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的影响(后果)进⾏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的是⿎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类活动。
环境影响评价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规定应采取的⾏动,可为建设项⽬的⼯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和建议,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建设项⽬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环境质量评价(现状)、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以及环境影响后评估。
环境质量评价是指根据国家和地⽅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调查、监测和分析的⽅法,对区域环境质量进⾏定量判断,并说明其与⼈体健康、⽣态系统的相关关系。
环境质量评价根据不同时间域,可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评价。
在空间域上,分为局地环境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和全球环境质量评价等。
建设项⽬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后评估是指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系统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判断提出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对⼀些评价时尚未认识到的影响进⾏分析研究,以达到改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法和管理⽔平,并采取补救措施,达到消除不利影响的作⽤。
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满⾜的条件:①基本上适⽤于所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并能够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作出识别和评估;②对各种替代⽅案(包括项⽬部建设或地区不开发的情况)、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较;③⽣成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EIS),以使专家和⾮专家都能了解可能的影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④包括⼴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政审查程序⑤及时、清晰的结论,以便为决策提供信息。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4点:1、判断功能:以⼈的需求为尺度,对已有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作者:杨瑞灵季娜来源:《环境与发展》2020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用为入手点,通过阐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对当前区域环境发展、承载力以及容量等相关内容予以分析,同时简单叙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中的传统评价法、政策评价法、区域评价法与新发展评价法。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10-00-02DOI:10.16647/15-1369/X.2020.10.013Abstract:Taking the role of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regional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carrying capacity and capacity and other related contents by elaborating the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 The traditional evaluation method,policy evaluation method, regional evaluation method and new development evaluation method.Key words:Planning;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Index system;Assessment metho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即是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该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以有效解决以往未能长期解决的项目冲突,分析过去诸多影响环境的项目,然后从中总结阐述有关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策略,继而规划出适合区域发展的细节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以此推动社会长久稳定发展。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而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则是实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
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和影响因素。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1. 选择评价指标的原则在构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和范围,并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应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和可预测性等特点。
2. 确定评价指标的分类根据生态环境影响的不同方面,将评价指标分为生态系统评价指标、环境质量评价指标、资源利用评价指标等。
每个类别下还可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子指标,以更全面地评价生态环境的影响。
3. 针对不同评价对象选择指标不同的评价对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需要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选择相应的指标。
例如,在评价一个开发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时,可以选择土地利用指标、水环境指标、空气环境指标等来评价。
4. 设置指标权重评价指标的权重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权重可以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确定。
根据被评价对象的特点和重要性,给予不同指标不同的权重,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
5. 建立评价模型在构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评价模型。
评价模型是指利用数理统计、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等方法,将各个评价指标综合起来,得出评价结果的定量方法。
评价模型的建立需要考虑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
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不仅仅是一项理论工作,更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下面将介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浅析

me h d ut be t n l n n a i a ta s s me t o l n igwe el t d a d t ec mp rs n b t e n d f rn to sw sma e t o s s i l o e vr me t l mp c se s n r a n n r i e n h o a io ew e i e e t a o f p s f meh d a d .
规 划环 境 影 响评 价 是 环 境影 响评 价 在 规划 层
次 的应用 , 是一 种在 规划 层次 及早 协 调环境 与发 展
环境 影 响最小 的 整体 优化 方案 和综 合防治 对策 。
2 3 整 体 性 原 则 .
关 系的决 策 手 段 与 规 划 手 段 , 战 略 环 境评 价 范 属
成影 响 的技术 方 法 - 。 -
2 规 划环境 影 响评价 的指 导原 则
2 l 超 前性 原 则 ,
规 划环 评是 一个 为决 策提 供科 学依 据 的过程 。 在环 评 过程 中鼓 励公 众参 与 , 广泛 听取 社会各 方 面 意 见 和要 求 , 面 了解 和 认 识 评 价 对 象 的 环 境 状 全
L u U J n,HA — O Daj “
( a y gE v o m na nt igSai ,B oig Ja s 2 8 0 hn ) B oi ni n etl n r Moi r tt n a y , inu2 5 0 ,C ia on o n
A bsr c : e c n e t fe v rnme tli t a t Th o t ns o n io na mpa ta s s me tfr pa ni r re y n r d c d n te p e e tp p r Ba e n c se s n o ln ng we e b if ito u e i h r s n a e . l sd o t e c a a t ro n io me a mp c s e s ntfr pa nig. T y tm fi d c tr sprpo e h h r ce fe vr n ntli a ta s sme o ln n he s se o n ia os wa o s d.i cu n ie knd fidia n ldig fv i so n c - t r t e a d o nau a e io o swih rg r t t r l nvrnme t e o - e vr nme ,r s ur e u iiain, e e g c n u to a d o il - e o o c . Th n, c n io nt e o c tlzto n ry o s mp in n s c a c n mi s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作出了概述性的介绍,并根据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的特点,得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应包括自然环境指标、生态环境
指标、资源利用指标、能源利用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5大体系。
列举了当前适用
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技术方法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层次的应用,是一种在规划层次及早协调环境与
发展关系的决策手段与规划手段,属战略环境评价范畴。
战略环境评价是对政策、规划、计
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系统、综合的评价过程,应包括政策、规划和计划3
个层次内容的环境影响评价。
SEA是近年来国际上环境影响评价的新发展,是一种识别、分析、评估人类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技术方法。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原则
2.1超前性原则
规划环评应在规划形成初步方案后,到上报审批前进行,以作为政府部门决策的必不可少
的参考依据,以最小的环境损失获得最佳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2.2战略性原则
规划环评还应从战略层次,重点论证规划中未来开发活动的布局、结构,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整体优化方案和综合防治对策。
2.3整体性原则
规划环评涉及协调和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用整体观点认识和解决环
境问题,提出各开发、建设、生产活动的环境保护措施,还要提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污染集
中控制方案对策。
2.4参与性原则
规划环评是一个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在环评过程中鼓励公众参与,广泛听取社会
各方面意见和要求,全面了解和认识评价对象的环境状况,揭示出潜在的环境问题,最大限
度地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2.5可持续发展原则
规划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规划环评中,不仅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评价各开发、建设、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建立具有可持续改进功能的环境管理
体系,切实把清洁生产的要求纳入各种规划和设计中。
2.6跟踪评价原则
规划实施的时间较长,而且有些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情况变化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规
划对环境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有必要进行跟踪评价。
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探讨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层次的应用,是一个实现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的
架构,实现发展目标的途径是复杂多变的,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EIA是针对具体建设项目
所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对象是非常明确的,没有太多不确定性。
因此,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EIA的评价内容及评价指标体系。
3.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规划环评应以区域发展规划为评价对象。
评价规划的区域发展对环境的累积影响,考虑不
同开发阶段总体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环境的累积效应。
根据规划确定的区域发展规划方案分析
不同发展阶段总体实施对区域环境的累积效应、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区域环境容量确定等,在此基础上论证区域开发备选方案,提出经济合理、满足区域环境容量的区域开发、开发次序,论证区域开发布局与污染治理方案,提出区域开发的项目布局与产业结构、排污分配方案、问题控制方案。
3.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规划环评是在传统EI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评价方法,依托现有的EIA的评价指标体系并
加以适当的扩充、完善而形成其评价指标体系。
传统的EIA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包括自然环境
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和社会环境指标。
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除可以延用EIA评价指标外,还应包括资源指标、能源利用指标、社
会经济指标3个方面的指标要素等。
资源指标应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产生的直接
和间接影响进行评价;能源利用指标应对煤炭、天然气、石油、电力等能源利用对区域环境
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进行评价;社会经济指标应对区域发展导致的人口集中或增长而产生
的直接和间接环境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而导致的能源利用问题和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
综合评价。
从而达到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区域规划的实施对环境的综合影响。
4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
根据规划环评过程和阶段归纳了评价各阶段选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规划环评所涉及的一
般都是中长期规划,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宏观性,必然要求规划环评的评价方法与之相适应,具有预测、估算宏观环境影响的能力。
规划涉及领域较广,类型较多,时间较长,涉及各个
部门,具有阶段性、跨部门性和综合性。
不同类型的规划环评所关注的环境要素不同,采用
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可见,规划环评实施有赖于多种技术方法的综合运用或集成。
在实践应用中,应该根据规划的类型,所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可利用的资源、备选方案以
及政府的约束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法;同时,必须注意,由于规划的复杂性,不可能单
纯依靠一种技术方法,规划的有效实施有赖于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包存宽,尚金城.建立我国战略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J].环境导报,1995,5:10.
[2]李菁.战略环境评价的方法体系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03(增):115-121.
[3]肖华山.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J].金属矿山,2003,12: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