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第3章:建筑保温与节能

合集下载

第五讲:第3章:建筑保温与节能

第五讲:第3章:建筑保温与节能

R
最小传热阻的确定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93)最小传 热阻的计算公式如下:
R0.min te
最小传热阻
ti te n R0.min Ri t
ti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一般居住建筑取18℃,高级住宅、医
疗、托幼建筑取20 ℃;
7

2)防止冷风的不利影响

风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通过门窗口或其他孔隙进入室内,形成冷风渗透,冷 风渗透量愈大,室温下降愈多;一般砖混结构空气渗透所 致热耗占采暖热耗的1/4~1/3; 二是作用在围护结构外表面上,使对流换热系数变大,增 强外表面的散热量,外表面散热愈多,房间的热损失就愈 多。
建筑保温设计综合处理的措施:
6)建筑物具有舒适、高效的供热系统

当室外气温昼夜波动,为使室内热环境能维持所需的标准,除了 房间应有一定得热稳定性外,在供热方式供热的间歇时间不宜太 长,以防夜间温度达不到基本的热舒适标准。

建筑保温与节能,一是保证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尽可能降低建 筑物的采暖能耗;二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采暖建筑中配置高 效率的供热系统,从而实现建筑节能的总体目标。

3
本讲主要内容
5.1: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策略 5
2:非透明围护结构的保温与节能 5.3:保温材料与构造 5.4:透明围护结构的保温与节能 5.5:被动式太阳能利用设计
4
5.1 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策略

在严寒和寒冷地区,为了保证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一 方面加强建筑保温,另一方面有采暖设备提供热量。 当建筑本身设计有良好的热工性能时,维持室内热环境 需要的供热量较小;反之,建筑本身的热工性能较差时, 则不仅难以达到应有的室内热环境标准,还将使供暖能 耗大幅度增加,甚至在围护结构内表面或内部产生结露、 受潮等。 在进行建筑保温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 利因素,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处理措施: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对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提高,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已成为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从建筑保温的方式、节能设计的原则以及实施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建筑保温的方式建筑保温的方式主要包括外保温和内保温两种。

1. 外保温外保温是将保温材料直接覆盖在建筑外墙表面的一种方式。

常见的外保温材料包括保温板、外墙涂料等。

外保温能够有效隔离室内和外界的温度差异,减少能量的流失,并提升室内的舒适度。

2. 内保温内保温是在建筑内部的墙体表面添加保温材料。

常见的内保温材料包括保温隔热板、保温砂浆等。

内保温可以改善室内温度分布,降低热损失,并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二、节能设计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要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和建筑用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节能设计:1. 合理选材选择具有较好保温性能的材料,如保温砖、保温玻璃等,以减少能量的散失。

同时,还要考虑材料的成本、环保性等方面的综合因素。

2. 优化建筑结构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结构,在结构上考虑保温、隔热等因素,减少能量损失。

例如,在建筑的墙体、屋面等部位增加保温层,同时合理设置建筑的门窗,以提高建筑的整体保温性能。

3. 合理利用自然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可用的能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例如,通过安装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来供暖、供电等。

三、实施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的效果实施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能够带来以下效果:1. 节约能源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能够有效减少能量的消耗,降低建筑的能耗。

通过合理利用保温材料和节能设备等手段,大幅度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实现节约能源的目标。

2. 改善室内舒适度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能够提升室内的舒适度。

室内温度稳定,不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居住者可以获得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3. 降低碳排放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不仅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还能够降低建筑的碳排放。

《第3章:建筑保温与节能》

《第3章:建筑保温与节能》

郑州华信学院
建筑物理 2) 复合保温结构
第 1 章
复合保温结构是由保温层和结构层复合而成,保温层 主要起保温作用,不起承重作用。围护结构中的空气层 厚度一般为5cm以下。 复合保温结构布置方式有三种类型: 外保温(保温层在承重层的外侧) 内保温(保温层在承重层的内侧) 夹芯保温(保温层在承重层的中间)
郑州华信学院
建筑物理
第 1 章
3)单一轻质保温构造 加气混凝土砌块、配筋的加气混凝土墙板等、以木材或者 钢材作为龙骨,内填多孔保温材料的轻型围护结构非常普 遍。
郑州华信学院
建筑物理
第 1 章
§3-3 围护结构异常部位的保温措施
• 3.3.1 窗户保温设计 窗户是保温能力最差 的部位。散热量是总 散热量的1/3. 措施
1.对内墙饰面层无耐候性
2.施工方便 3.施工不受气候影响 4.造价适中 5.便于间歇采暖(空调)使用 的房间 1.施工尚便利 2.保温性能及使用功能尚可 3.用现场施工法,造价不高
中 间 保 温
1.现场施工、结构层中 填入保温层 2.预制夹心保温板
1.有热桥产生,消弱墙体保温性能 2.墙体较厚,影响使用面积 3.墙体抗震性不好 4.预制复合板接缝处理不当易产生渗漏
郑州华信学院
建筑物理
第 1 章
(2)内保温特点: ①, 室温对外界气候和供热反映灵敏室温波动较快, 适用于间歇性使用的房间。如体育馆、影剧院等。 ②,对保温材料要求不高。 (3)夹芯保温特点: ①,保温层在两个承重结构层中间,对保温层材料 要求不高。 ②,保温材料一旦受潮,潮气很难散发出去。
郑州华信学院
建筑物理
第 1 章
第 3 章 建筑保温与节能
§3-1 建筑保温的途径

《建筑保温》PPT演示课件

《建筑保温》PPT演示课件

:t 允许温差。见下表。使用质量要求较高的房间, t 小一些。相同的室内外气候时,按较小的 确t定的 Rmin
寒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 0~-10 ℃ ,日平均气温 ≤5 ℃的天 数在90—145天的地区;
夏热冬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10 ℃ ,最热月平均温度 25℃~30℃;
夏热冬暖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大于10 ℃ ,最热月平均温度 25℃~29℃;日平均气温 ≥25 ℃的天数在100—200天,夏季防 热、冬季可不保温;
18
19
4、使房间具有良好的热工特性、建筑具有整体 保温和蓄热能力
热特性应适合使用要求。例如:全天使用的房间应 有较大的热稳定性,以防止室外温度下降或间断供热 时,室温波动太大;对于只白天使用或只有一段时间 使用的房间,要求在开始供热后,室温能较快上升到 所需标准。
21
5、建筑保温系统科学、节点构造设计合理
温和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13 ℃ ,最热月平均温度18℃~ 25℃。日平均气温 ≤5 ℃的天数在0—90天
4
夏热冬暖地区分区图
5
1、太阳辐射 2、窗 3、人体散热 4、电灯等散热 5、采暖散热 6、围护结构 7、通风 8、地面 9、水份蒸发 10、制冷设备
6
3.1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策略
建筑节能,建筑和设备各占一半。 当室外气温昼夜波动,特别是寒潮期间连续 降温时,为使室内气候能维持所需的标准,要 有合理的供热系统。供热间歇不宜太长。
•建筑保温与节能目标: 1、保证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 2、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建筑节能如何翻译反映了节能的阶段: energy saving; energy conservation; energy efficiency.

建筑物理——建筑保温与节能

建筑物理——建筑保温与节能

第3章 建筑保温与节能
——3.2非透明围护结构的保温与节能
2)公共建筑的保温与节能 新建公共建筑节能50%是建筑节能第一阶段的要求,在2010年以 后新建的采暖公共建筑在第一阶段基础上再节能30%,实现节能65%的 目标。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办公、餐饮、 交通、银行等九大类建筑,在集中采暖系统设定的室内设计温度的条 件下,建筑实现节能50%目标时,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要求: (1)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体型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 (2)在一定的气候分区中,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不得大于限值。
第3章 建筑保温与节能
——3.2非透明围护结构的保温与节能
3)非透明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计算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计算公式:
K 1/ R0 ; R0 Ri R Re (m2 K ) / W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应是外墙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Kp与面积Fp和 结构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Kb与面积Fb加权平均后的传热系数。
K 1/ R0 ; R0 Ri R Re (m2 K ) / W
2 当楼板上下为居室时, Ri Re 0.11(m K ) / W ;
当楼板接触室外空气时, Ri 0.11(m2 K ) / W ; Re 0.05(m2 K ) / W ; 当楼板是地下室或地下停车库的顶部时,
Rg R Ri
Rg——地面热阻, (m2· K/W)
R ——
包括面层、保温层、垫层的地面各材料层热阻之和, (m2· K/W) 。
Ri——地面上表面的换热阻,一般取Ri=0.11 (m2· K/W)
第3章 建筑保温与节能
——3.2非透明围护结构的保温与节能

建筑节能与外墙外保温节能技术-精选文档

建筑节能与外墙外保温节能技术-精选文档

建筑节能与外墙外保温节能技术: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energy-saving building design thinking and a new mode, it provides the user with a healthy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maximum protect environment,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efficient,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let more people feel the benefits of energy saving building.Keywords: thermal insulation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atus of energy saving building external wall 前言;建筑节能即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由于建筑用能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节约建筑用能是建筑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只有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我们才能从实际出发,从自身出发,不断创新, 带来真正产生节约效益的产品。

一、建筑节能的目的及发展1.1建筑节能,即在保证提高建筑物舒适度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就其本质而言,加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研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建筑物运行管理的科学性。

《建筑保温与节能》课件

《建筑保温与节能》课件
• 3.2.2 维护结构保温设计计算
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应满足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的要 求。最小传热阻是依据室内计算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 面温度的允许温差确定的。
最小传热阻的计算
外墙、屋顶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围护结构,其热阻 应大于或者等于建筑物所在地区要求的最小传热阻。 围护结构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主要以内表面温度体现 出来。
断桥型材
• 3.3.2 热桥保温
➢在围护结构中,一般都有保温性能远低于主体部分的嵌入构件, (如外墙体中的钢或钢筋混凝土骨架,圈梁,板材中的肋等)这些构 件或部位的热损失比相同面积主体部分的热损失多,他们的内表面温 度也比主体低,这种容易传热的构件或部分称之为“热桥”
➢三种保温外墙的技术性能比较
3)单一轻质保温构造 加气混凝土砌块、配筋的加气混凝土墙板等、以木材或者 钢材作为龙骨,内填多孔保温材料的轻型围护结构非常普 遍。
§3-3 围护结构异常部位的保温措施
• 3.3.1 窗户保温设计
窗户是保温能力最差
的部位。散热量是总
散热量的1/3.
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框材
措施
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截断 金属框扇形材的热桥,制成断
1.提高窗框的保温性能
热桥式窗框 规定利居用住空建气筑腔北室向或、者东空西气向层、
2.控制各向墙面的开窗面积
截南断向热的桥窗墙面积比,应分别为 0.25、0.30、0.35以下。
3.提高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
4.提高窗户冬季太阳辐射得热
➢提高窗框的保温性能 铝合金窗户上采用了“断桥”技术,即在铝合金窗框中加一层树脂材 料,彻底断绝了导热的途径。
➢室外温度te
实体粘土砖墙,D值在1.6-4.0之间,
➢按热惰性指标D分成4类: 应属于Ⅲ型,但计算时按Ⅱ型取值。

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

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

• 第二章 建筑热工学基础知识
• 建筑中的几中传热现象 •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基本方式 •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 室内热环境及其评价 • 室外热环境因素
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
回顾
第二部分 建筑传热、传湿原理
第三章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原理及计算
• 稳定传热
• 一维稳定传热特征 • 平壁内的导热过程 • 平壁的稳定传热过程 • 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 • 平壁内部温度的计算
应当注意,求得这个最小传热组,并不意味着外围护结构的实有 热阻一定要刚好等于最小传热阻,它只是起码的标准。
实际热阻应高于或等于它,但不得低于它。 Ro ≥ Ro.min
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
此外,在实际设计当中,当居住建筑、医院、幼儿园、办公楼、学校 和门诊部等建筑物的外墙为轻质材料时,外墙的最小传热阻应在前述计 算求得Ro.min的基础上进行附加,其附加值应按表3-4的规定采用。
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
• 以上参数的确定原则和选用方法为:
•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i ti值因房间使用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值。 对于一般居住建筑取18℃;对于高级居住建筑、医疗和福利建筑、托幼建 筑等,取20 ℃ 。
• 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e te值的选取较为复杂一些,它的取值大小与所设计的外墙或屋顶的热惰性 指标值大小有关。一般说来,热惰性指标值大, te取值较高,相反亦然。
• 选择保温构造方案
• 保温构造的种类 • 单设保温层(见图3-6) • (一般空气间层厚4-5cm) • D保温与承重相结合(见图 3-7) • d混合型构造(见图3-8)
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
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
单设保温层复合结构的形式及持点 • 内保温和外保温 • 外保温的优点主要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建筑保温设计综合处理的措施:
6)建筑物具有舒适、高效的供热系统
当室外气温昼夜波动,为使室内热环境能维持所需的标准,除了 房间应有一定得热稳定性外,在供热方式供热的间歇时间不宜太 长,以防夜间温度达不到基本的热舒适标准。
建筑保温与节能,一是保证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尽可能降低建 筑物的采暖能耗;二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采暖建筑中配置高 效率的供热系统,从而实现建筑节能的总体目标。
建筑保温包括: 建筑方案设计中的保温综合处理 围护结构保温

3
本讲主要内容
5.1: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策略 5 2:非透明围护结构的保温与节能 5.3:保温材料与构造 5.4:透明围护结构的保温与节能 5.5:被动式太阳能利用设计
4
5.1 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策略
在严寒和寒冷地区,为了保证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一 方面加强建筑保温,另一方面有采暖设备提供热量。
9
10
11
12
13
建筑保温设计综合处理的措施:
3)选择合理的建筑体型、朝向和平面形式:
对寒冷地区的建筑,从体型上考虑节能问题主要包 括两方面:一是尽量节省外围护结构面积;二是使 建筑物能充分争取到冬季的日辐射得热。如体型过 于复杂,外表面面积较大,热损失越多。
对同样体积的建筑物,在各面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情 况均相同时,外围护结构的面积愈小则传出的热量 愈小。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用“体型系数”(S) 来表示,即 一栋建筑的外表面积F0与其所包围的体 积V0之比,S= F0 / V0
8
建筑保温设计综合处理的措施:
2)防止冷风的不利影响
建筑保温减少冷风影响的措施: 一、争取不使大面积外表面朝向冬季主导风向。当受条件限制而 不可避开主导风向,亦应在迎风面上尽量少开门窗或其他孔洞, 在严寒地区还应设置门斗。 二、利用周围自然条件挡风(树丛、小丘或其他保留的建筑物) 三、提高门窗的密闭性 四、合理布置竖向交通井(电梯、楼梯)的位置。楼梯、电梯及 内天井等上下联系的空间,高度大,像烟囱一样能显著增加有热 压引起的冷风渗透;如果布置在门厅口附近,中间没有一段缓冲 部分,会由热压通风而产生的大量冷风渗透,而使门厅里的温度 很低。
当建筑本身设计有良好的热工性能时,维持室内热环境 需要的供热量较小;反之,建筑本身的热工性能较差时, 则不仅难以达到应有的室内热环境标准,还将使供暖能 耗大幅度增加,甚至在围护结构内表面或内部产生结露、 受潮等。
在进行建筑保温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 利因素,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处理措施:
建筑层数对体型系数及 单位面积耗热也有很大 影响。在同样建筑面积 的情况下,一般是单层 建筑的体型系数及耗热 量比值大于多层建筑。
一般是总建筑面积愈大 时,要求建筑层数也相 应加多,对节能有利。
16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是控制建筑采暖能耗的
一个重要参数
在建筑设计标准中规定:
F S 0
V0
严寒、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
5
建筑保温设计综合处理的措施
1)、充分利用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大量的生土建筑、窑洞、土坯房以及 各种类型的地下、半地下的覆土建筑 都是对地热能的很好利用。具有冬暖 夏凉、坚固耐用的优点。
6
充分利用太阳能
在建筑中利用太阳能一般包括两方面的涵义: 一是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太阳是一种洁净、
第五讲: 第3章:建筑保温节能设计
建筑的体型与围护结构的设计
1
围护结构的作用
围护结构 墙、屋顶、 门窗、地面
围护结构的作用 保温 隔热 通风
2
建筑保温问题
在我国大约有占全国总面积70%的地区冬季室内 需要采暖。这些地区的建筑在设计上既要考虑保证 良好的室内热环境,还要注意节省采暖的能耗和建 造费用,即需要注意建筑保温问题。
14
体型系数(S)
如建筑物的高 度相同,则其 平面形式为圆 形时体形系数 最小,依次为 正方形、长方 形以及其他组 合形式。
每一层建筑面积为500平米的6层单元式居住建筑,总高均为 16.8米,各面围护结构的传热能力相同。当采用不同平面型 式时,由于体型系数的差别对其每平米面积耗热量的影响。
15
体型系数(S)
可再生的能源,将其作为采暖能源,可以节约 常规能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二是从卫生角度考虑;太阳辐射中的短波成份 有强烈的杀菌防腐效果,室内有充足的日照对 人体健康非常有利。
7
2)防止冷风的不利影响
风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通过门窗口或其他孔隙进入室内,形成冷风渗透,冷
风渗透量愈大,室温下降愈多;一般砖混结构空气渗透所 致热耗占采暖热耗的1/4~1/3; 二是作用在围护结构外表面上,使对流换热系数变大,增 强外表面的散热量,外表面散热愈多,房间的热损失就愈 多。
在严寒地区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3层以下不应大于0.55, 4~6层不应大于0.3 7~9层不应大于0.26 10层以上不应大于0.24
间具有良好的热工特性、 建筑具有整体保温和蓄热能力
•1、房间的热特性应适合其使用性质 :如全天使用的房间(围护结构内侧 应选用蓄热性和热惰性指标大的材料 )和间歇使用的房间(应选用密度小 且蓄热系数小的材料). •2.房间的围护结构具有足够的保温能 力,以控制房间的热损失。 •3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外墙、屋顶、 楼板、地面、门窗等部位的传热系数 不应大于相关标准的规定。(如大于 则减少其面积或减少其传热系数)
18
5)建筑保温系统科学、节点构造设计合理
1、针对建筑的功能、规模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科 学的确定保温系统,注意保温系统的材料选择、性价 比、施工技术等。
2.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特殊部位的保温,如外墙转角, 内外墙交角,女儿墙、出挑阳台等。
如在严寒地区对建筑保温节能构造设计八项要求:P60
20
5.2 非透明围护结构的保温与节能:
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和节能标准对非透明围护结 构的保温与节能提出有具体要求
建筑外围护结构非透明部分:外墙、屋顶、地 面、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架空的楼地面、非透明 幕墙、非采暖楼梯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