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工程的2018-2018复习地的题目2

可靠性工程的2018-2018复习地的题目2
可靠性工程的2018-2018复习地的题目2

可靠性工程复习题(2011-2012工业工程含三本)

第一章可靠性概念

一、概念题

1、狭义可靠性的的含义是什么?广义可靠性的含义是什么?

2、产品在可靠性研究中的含义是什么?

3、在可靠性的的定义中“规定时间”,“规定功能”分别指的

是什么?

4、什么是维修?维修性的含义是什么?

5、在可靠性工程中的“有效性”的含义是什么?本教材中所

指的内容是什么?

6、可靠度、失效概率、失效率、平均寿命、可靠寿命、它们

的定义是什么?

第二章系统可靠性模型

7、什么是路集?什么是最小路集?(注:路集是相对于某事件发生的

角度而言的,指的是到达目的地的路径是畅通的。对可靠逻辑指的是成功事件的发生,对故障逻辑指的是失败事件的避免。)

8、什么是割集?什么是最小割集?(注:割集是相对于某事件失败的

角度而言的,相当于到达目的地的路径被割断。对可靠逻辑指的是失败事件的发生,对故障逻辑指的是失败事件的避免。)

第四章失效模式、后果与严重度分析

7、什么是失效?失效模式?失效后果?

第五章故障树分析

8、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基本目的是什么?基本方法有哪两种?故障树分析属于哪一种?

9、什么是故障树分析?其关键的的步骤是什么?

10、故障树符号常用的分为哪几类?

11、在建立故障树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二、填空题

1、本教材中所指的可靠性三大指标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可靠性主要特征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本教材中所讲的主要常用分布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规定产品的定义的主要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建立系统可靠性模型应解决那三个方面的问题______、

______、______。

6、指数分布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四章失效模式、后果与严重度分析

8、失效后果的严重度评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级。

9、失效概率定性分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级。

第六章电子系统可靠性设计

8、电子元器件失效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四个方面的问题。

9、典型的是效率曲线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章可靠性试验

10、常用的可靠性筛选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筛选方案设计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内容。

12、影响产品可可靠性的环境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13、环境试验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14、长期寿命试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长期工作寿命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15、加速寿命试验根据应力施加的方式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等。

16、制定寿命试验设计与计划安排必须考虑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7、加速寿命试验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

18、加速寿命试验的三条基本假设条件: 1、在加速应力下,产品的失效分布不变,2、在加速应力下,失效机理不变,3、特征寿命与加速应力之间存在确定的加速寿命试验方程等。19、可靠性增长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第九章单元产品的可靠性评估

20、单元产品可靠性评估的一般有哪两种方式:________、

________等。

问答题

第三章系统可靠性模型

1、系统的功能框图与系统的可靠性逻辑框图的区别是什么?

第四章可靠性预计与分配

1、可靠性预计职能的本质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2、在原则上大型复杂产品的可靠性定量指标是根据什么提出

和确定的?

3、产品可靠性指标的预计在产品寿命周期的什么阶段进行,

过程内容是什么?

4、从预计的应用对象上,产品可靠性预计基本可分为哪两类、

用途是什么?预计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5、从产品的开发过程上产品的可靠性预计可分为哪几类?主

要应用与产品开发的哪几个阶段?

6、从产品的层次结构上看产品的可靠性预计主要分为那两

层?每个层次预计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基本方法是什么?

7、可靠性分配的职能的本质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第五章失效模式、后果与严重度分析

8、失效模式分析方法(FMEA)主要有哪几个方面构成?

9、失效模式效应(FMEA)分析基本程序是什么?

10、失效严重度分析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第六章电子系统可靠性设计

11、什么是降额设计?

第七章机械结构可靠性设计

12、在可靠性工程中应力的含义是什么?强度的含义是什么?第八章可靠性试验

13、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可靠性试验的含义是什么?它主要包括那些个方面?

14、选试验的功能或作用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能提高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筛选试验最关键的应当注意是什么?

15、书上讲了哪些筛选方法好坏的评价指标?如何应用这些指标?

16、筛选试验方案设计原则(见P140:八个方面)?

17、老炼筛选的目的?(剔除不能接受的参数漂移)。

18、影响产品可可靠性的环境条件有哪些?

19、什么叫可靠性增长?什么是可靠性增长试验?

20、可靠性增长的方式主要有哪三种?

21、抽样试验主要有哪两类风险?

22、抽样检查方案特性曲线的主要功能是什么?(P160)

第九章单元产品的可靠性评估

23、可靠性评估的含义是什么?

24、单元产品可靠性评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评估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5、单元产品可靠性评估的一般有哪两种方式?点估计与区间估计各自的作用(功用)是什么?

第十章复杂产品(系统)的可靠性评估

26、什么是系统可靠性综合的金字大模型?在可靠性综合过程中它的实质是系统塔层单元之间物理连接机制的综合,还是塔层单元之间功能可靠性的逻辑综合?

27、金字塔式可靠性综合评估方法的基本评估过程是什么?它的实质是什么?(见P181)

28、金字塔式可靠性综合评估应解决的问题有哪些?(1、首应考虑充分利用金字塔系统的各级的可靠性试验的信息数据,2、考虑各层单元之间的功能逻辑构成方式及各单元自身的分布类型,3、根据第二个问题,确定评估数据的处理与综合方式)

29、系统可靠性评定(评估)一般性步骤是什么?

30、系统可靠性评定的一般工作流程是什么(见图10-7)?基本环节有哪些(见P188-189所阐述的5点)?

四、计算题

第一章 可靠性概论

例 1-1 在规定条件下对12个不可修复产品进行无替换试验,。在某观测时间内对3个可修复产品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如图1-3所示。两图中“×”均为产品出现故障时的时间,t 为规定时间,求以上两种情况的产品可靠度估计值 。

解:(1)不可修复产品试验由图1-3(a )统计可得:

n f (t )=7,因已知 n = 12,由式(1-2)和(1-3)有:

(2) 3台可修产品的试验由图1—3(b)统计可得:

n = 12, n s (t ) = 5,由式(1-3)得:

4167.0 12712 )()()(=-=-==n t n n n t n t R f s

17解:()1()()/f F t R t n t n ∧∧=-=(1-5)

例1-2 有110只电子管,工作500h 时有10只失

效,工作到1000h 时总共有53只电子管失效,求

该产品分别在500h 与1000h 时的累积失效概率。

∵110,(500)10,(1000)53

f f n n n ==== 53 /110 = 48.18%

2、累积失效概率的估计值)(?t F

= 10 /110 = 9.09%

例1-3 对100个某种产品进行寿命试验,在t =100h 以前没有失效,而在100~105h 之间有1个失效,到1000h 前共有51个失效,1000~1005h 失效1个,分别求出t =100和t =1000h 时,产品的失效率和失效概率密度。

24

据题意有:

解:(1)求产品在100h 时的失效率和失效概率密度。)

100(?λ)100(?f 5(h)

100-105 , 1)100(

, 100)100( , 100==?=?==t n n n f s 由式(1—11)得:

h /%2.05

11001 )100()

100()100(?=?=???=t

n n s f λ

25由式(1—8)得:

(100)111(100)0.2%/h 1005

f n f n t ∧?==?=?据题意有

由式(1—11)得:

(1000)

1(1000)0.4%/h (1000)495

f s n n t λ∧?===??(2)求产品在1000h 时的失效率和失

效概率密度。)1000(?λ)1000(?=f

5(h)1000-1005 , 1)1000( , 4951100)1000( , 100==?=?=-==t n n n f s

习题一

1)

解:已知

2)

3)

=

4)

5)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题库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题库《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试题 一、选择题: 1、鉴定单元中细分的单元,一般可按地基基础( )和围护系统划分为三个子单元。 A、主体结构 B、混凝土结构 C、砌体结构 D、上部承重结构 E、屋面部分 2、在下列情况下,可仅进行安全性鉴定( )哪一个是错误答案。 A、危防鉴定及各种应急鉴定 B、房屋改造前的安全检查 C、建筑物改变用途或使用条件的鉴定 D、临时性房屋需要延长使用期的检查 E、使用性鉴定中发现的安全问题 3、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可靠性鉴定( )哪一个是错误答案。 A、建筑物大修前的安全检查 B、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门鉴定 C、重要建筑物的定期检查 D、建筑物超过设计基准期继续使用的鉴定 E、为制订建筑群维修改造规划而进行的普查 4、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中详细调查的承重结构检查,包括( )以下哪一个是错误答案。 A、基础和桩的工作状态 B、构件及其连接工作情况 C、结构支承工作情况 D、建筑物侧向位移和局部变形 E、围护系统使用功能检查 5、砌体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非受力裂缝和( )等三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 A、承载能力 B、构造 C、有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 D、风化 E、裂缝

6、木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干缩裂缝和( )三个检查项目的检测结果,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 A、承载能力 B、虫蛀 C、裂缝 D、危隐性的腐朽 E、初期腐朽 7、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和( )两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 A、裂缝 B、承载能力 C、构造 D、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 E风化(或粉化)、 8、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报告不包括以下内容( ) A、工程地质状况 B、建筑物概况 C、鉴定的目的 D、检查、分析、鉴定的结果 E、结论与建议 9、对承重结构或构件的使用性鉴定所查出的问题,可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取以下措施( ) A、考虑经济因素而接受现状 B、减少结构上的荷载 C、加固或更换构件 D、临时支顶 E、 停止使用 10、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根据其所含各种构件的使用性等级和( ) 和进行评定。 A、各种构件的安全性等级 B、结构的侧向位移 C、结构的整体性等级 D、围护系统的工作状态 E、其承重部分的使用功能等级 二、判断题: 1、已有建筑物是指已建成且已投入使用的建筑物( ) 2、为制订建筑群维修改造规划而进行的普查,应进行可靠性鉴定( ) 3、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门鉴定,可仅进行正常使用性鉴定。( )

可靠性工程A卷-试题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可靠性工程(A) 一、填空题(每空1分,总分40分) 1、软件可靠性是指在()和()软件完成()的能力。所谓规定的条件是指软件所处的()、()及其()。 2、软件可靠性定义与时间密切相关,()、()、()是最常使用的三种时间度量。 3、某软件系统由6个顺序执行的模块构成,该软件系统成功运行的条件是所有模块都成功执行,假设该软件系统失效率的目标值为0.01失效数/小时,那么,分配到6个模块的失效率指标分别为:λi=()失效数/小时。 4、一般地,软件的可靠性要求可分为()和()两类。 5、一般地,软件可靠性模型的评价体系由()、()、( )、()、()、()等要素构成。6、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和实践的三个基本问题分别是:()、()、()。 7、在严格遵循软件工程原理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和提高软件的可靠性,通常在软件设计过程中还采用()、()、()设计和()等软件可靠性设计方法。 8、软件可靠性设计准则是长期的软件开发实践经验和可靠性设计经验的总结,使其()、()、(),成为软件开发人员进行可靠性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和应满足的要求。 9、一般地,软件容错的基本活动包括()、()、()、

()和()等容。 10、在配合硬件系统进行软件的健壮性设计时,通常应考虑()、()、()、()、()、()、( )等因素。 二、判断题(每题1分,总分10分) 1、软件缺陷是由于人为差错或其他客观原因,使得软件隐含导致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希望或不可接受的偏差的软件需求定义以及设计、实现等错误。() 2、通常情况下,软件运行剖面难以直接获得,在工程上按照:确定客户剖面→定义系统模式剖面→建立用户剖面→确定功能剖面→确定运行剖面的流程来开发软件的运行剖面。() 3、一旦时间基准确定之后,软件失效就可以用累积失效函数、失效密度函数、失效平均时间函数这三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且这三种度量标准是密切相关且可以相互转化。() 4、在浮点数运算过程中,10.0乘以0.1一定等于1.0。() 5、在汇编语言编程过程中,原则上禁止使用暂停(halt)、停止(stop)以及等待(wait)等指令。() 6、在系统简化设计过程中,因为软件易于实现或实现成本相对较低,因此首选采用软件简化设计或者说通过软件简化设计来代替硬件简化设计。() 7、常规软件测试是一种基于运行剖面驱动的测试,而软件可靠性测试则是一种基于需求的测试。() 8、软件可靠性预计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归纳综合过程,而软件可靠性分配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演绎分解过程。软件可靠性的分配结果是可靠性预计的目标,可靠性预计的结果是可靠性分配与指标调整的基础。() 9、数据相异技术通常采用某种措施使输入数据多样化,在使用时通过表决机制将输入数据从失效

可靠性工程师考试模拟

可靠性工程师模拟试题1 2. 设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 N(μ,σ^2)(其中 σ>0),则随着的σ增大,概率P{|X-μ|<σ}()。 1. 某产品的故障分布函数为,其中η>0,那么该产品 的故障率函数是()。 (得分:0.0) A 随时间递增的 B 随时间递减的 C 常数 D 增减不定 试题解析: 您的解答 正确答案 备选答案 单调增大 单调减小 保持不变 增减不定 试题解析:在σ>0时,不管σ取何值,Y=(X-μ)/σ总是为标准正态分布N (0,1),因此P{|X-μ|<σ}=P{|Y|<1}为恒定值,与σ无关 3. 通过对产品的系统检查、检测和发现故障征兆以防止故障发生,使其保持在规定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活动叫做( )。 (得分:0.0) 备选答案 修复性维修 预防性维修 改进性维修 现场抢修 4. 关于测试点的布置说法不恰当的是( )。 (得分:0.0) 您的解答 正确答案 备选答案 应在可达性好的位置 应在易损坏的部位

应尽可能集中 应尽可能分区集中 5. 修复性维修不包括()。(得分:0.0) 您的解答正确答案备选答案 故障定位 故障隔离 使用检查 功能核查 6. 在整个产品寿命期中,可靠性管理应重点关注哪个阶段()(得分:0.0) 您的解答正确答案备选答案 设计开发 概念策划 使用维修 报废处置 7. 在一台设备里有4台油泵,每台失效率是0.1,则4台油泵全部正常工作的概率是(得分:0.0) 您的解答正确答案备选答案 0.9 1 0.656 0.81 试题解析:0.9的4次方 8. 某串联系统由3个服从指数分布的单元组成,失效率分别是0.0003/h,0.0002/h,0.0001/h,系统的失效率是()。(得分:0.0) 您的解答正确答案备选答案 0.0003/h 0.0002/h 0.0001/h 0.0006/h 试题解析:串联系统的失效率,指数分布时,相加。 9. 一台设备由三个部件组成,各部件的寿命分布均服从指数分布,且各部件的失效率为每1000,000h分别失效25次、30次、15次,若其中一个失效,设备也失效,则该设备工作1000h的可靠度为()。(得分:0.0)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试题库

质量知识试题库 一、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满意的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 (× ) 2.散布图的简单象限法中,对角象限区域内点数N Ⅰ+N Ⅲ

可靠性工程每章基本概念及复习要点知识讲解

复习要点: ?可靠性 ?广义可靠性 ?失效率 ?MTTF(平均寿命) ?MTBF(平均事故间隔) ?维修性 ?有效性 ?修复度 ?最小路集及求解 ?最小割集及求解 ?可靠寿命 ?中位寿命 ?特征寿命 ?研究可靠性的意义 ?可靠性定义中各要素的实际含义 ?浴盆曲线 ?可靠性中常见的分布 ?简述串联系统特性 ?简述并联系统特性 ?简述旁联系统特性 ?简述r/n系统的优势 ?并-串联系统与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关系 ?马尔可夫过程 ?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性 ?建立可靠性模型的一般步骤 ?降额设计的基本原理 ?冗余(余度)设计的基本原理 ?故障树分析优缺点 广义可靠性:包括可靠性、维修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时期内规定条件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功能能力。耐久性:产品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件下,达到某种技术或经济指标极限时,完成规定功能能力。安全性:产品在一定的功能、时间、成本等制约条件下,使人员和设备蒙受伤害和损失最小的能力 可靠度R(t):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累积失效概率F(t):也称不可靠度,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失效的概率 失效概率密度f(t):产品在包含t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 失效率λ(t):工作到t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t后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基本:实验室条件下。应用:考虑到环境,利用,降额和其它因素的实际使用环境条件下。任务:元器件在执行任务期间,即工作条件下的基本 不可修产品平均寿命MTTF:指产品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间可修MTBF:指相邻两次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称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或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维修性: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的可维修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维修度M(t):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发生故障后,在规定的时间(0,t)内完成修复的概率。修复率μ(t):修理时间已达到某一时刻但尚未修复的产品在该时刻后的单位时间内完成修理的概率。平均修复时间MTTR:可修复的产品的平均修理时间,其估计值为修复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费用中属于预防成本的是() A.进货测试费 B.质量等级的评审费 C.对测试设备的评价费 D.试制产品质量的评审费 2.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戴明的主要贡献是() A.开发出了因果图 B.提出了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的14个要点 C.提出了质量改进三步曲 D.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的新领域 3.产品质量的最终裁判者是() A.产品质量监督部门 B.公司领导 C.产品设计人员 D.顾客 4.企业经营的逻辑起点是() A.识别和细分顾客 B.产品的开发设计 C.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D.销售产品 5.将顾客的需要描述为“金字塔”式层次结构的学者是() A.马斯洛 B.朱兰 C.石川馨 D.狩野纪昭 6.最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学者是() A.朱兰 B.菲根堡姆 C.戴明 D.泰罗 7.一般来讲,预防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 A.25%-40% B.20%-40% C.10%-50% D.0.5%-5% 8.给核心过程提供基础保证的活动过程称为() A.设计过程B.生产提供过程C.支持过程D.供应和合作过程 9.发动质量改进的第一步是() A.质量改进的制度化B.高层管理者的参与 C.产品设计人员D.顾客 10.在正态分布情况下,工序加工产品的质量特性值落在6σ范围内的概率或可能性约为() A.99.73% B.95.45% C.68.27% D.80.25% 11. 贯彻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的要素是() A.质量文件 B.质量目标 C.质量体系 D.最高管理者 12. 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 A. P阶段 B. D阶段 C.A阶段 D. C阶段 13. 在散布图中,当x增加,相应的y减少,则称x和y之间是()

产品可靠性试验试题

产品可靠性试验考核题 (总分60,每空2分) 部门:姓名:成绩: 1、产品的可靠性就是在()下,在()内、 产品完成()的能力。 2、不可维修的产品的平均寿命是指从开始投入工作,至产品失效的 时间平均值。也称()时间,记以MTTF 3、对可维修产品而言,其平均寿命是指两次故障间的时间平均值, 称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习惯称()时间,用MTBF 记之 4、质量(Quality)就是()的测量,它回答了一个 ()的要求,是否符合各项性能指标的问题; 5、可靠性(Reliability)则是对产品()的测量,它回答了一 个产品()有多长,简单说,它能用多久的问题。 6、质量(Quality)解决的是()的问题,可靠性(Reliability) 解决的是()的问题。 7、可靠性(Reliability)的问题就是要力图将处于()的 产品去除并估算其良率,预计产品的使用期,并且找到()的原因 8、评价分析电子产品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称为()。 9、可靠性试验按试验项目划分,可分为()、()、 加速试验和各种特殊试验;按试验性质来划分,也可分为

()试验和()试验两大类。 10、()试验目的: 评估产品中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 属之间的界面的接触良率。 11、恒定湿热试验一般用于受潮机理以吸附或吸收作用为主、只有渗 透(或扩散)而无呼吸作用的产品,目的是评价这些产品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能否保持其所要求的(),或密封绝缘材料等能否起到足够的防护作用。 12、防腐试验其中应用较多的有()、二氧化硫等试验。 13、()目的是检查产品对正弦振动或随机振动的适应性以 及评价其结构的完好性。 14、运输包装试验:凡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大都涉及运输包装问题。 运输包装试验是评定包装件承受()、冲击、()、摩擦、温度和湿度变化的能力及()对内装物保护能力的综合试验。 15、为了缩短试验时间可在不改变失效机理的条件下用加大应力的方 法进行试验,这就是()试验。 16、筛选试验是一种对产品进行全数检验的非破坏性试验。其目的是 为选择具有一定特性的产品或剔除()的产品,以提高产品的()。 17、鉴定试验是对产品的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时而做的试验。它是根 据抽样理论制定出来的()方案。在保证()不致使质量符合标准的产品被拒收的条件下进行鉴定试验。

可靠性理论模拟题

《可靠性理论》模拟题(补) 一.名词解释 1.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 可靠性设计:系统可靠性设计是指在遵循系统工程规范的基础上,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一些专门技术,将可靠性“设计”到系统中去,以满足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3. 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最小割集就是引起顶上事件发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割集。最小径集就是顶上事件不发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径集。 4. 网络:连接不同点之间的路线系统或通道系统。 5.广义可靠性:广义可靠性是指产品在其整个寿命期限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包括可靠性(即狭义可靠性)与维修性。 6.可靠性指标分配:指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可靠性指标(经过论证和确定的可靠性指标),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合理的分配给组成该系统的各分系统、设备、单元和元器件,并将它们写入相应的设计任务书或经济技术合同中。 7. 降额设计:使元器件或设备工作时所承受的工作应力(电应力或温度应力),适当低于元器件或设备规定的额定值,从而达到降低基本故障率、提高使用可靠性的目的。 8. 人机系统:指人与其所控制的机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并以人为主导而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系统。 二.填空题 1.可靠性的定义包含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对象、使用条件、使用期限、规定的功能、概率等。 2.由三种失效率曲线所反应,表现产品在其全部工作过程中的三个不同时期分别是: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 3.对于可修复的产品,其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或平均故障间隔称为平均寿命。 4.失效率函数为常数λ时,可靠度函数表达式可写为: t e t Rλ- = )(。 5.系统进行可靠度分配时,若已知各元件的预计失效率,而进行分配的方法称为阿林斯分配法。 6.简单求解网络可靠度的常用方法有状态枚举法、全概率分解法、最小割集法、最小径集法、不交布尔代数运算规则。 7.割集和径集中反应导致顶上事件发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是最小割集;反应顶上事件不发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是最小径集。 8.常用的可靠性特征量有:可靠度、失效率、平均寿命、可靠寿命等。 9.产品失效率曲线一般可分为:递减型失效率曲线、恒定型失效率曲线、递增型失效率曲线。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试题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试题 一.选择题: 1.鉴定单元中细分的单元,一般可按地基基础()和围护系统划分为三个子单元。A .主体结构 B.混凝土结构 C.砌体结构 D.上部承重结构E.屋面部分 2.在下列情况下,可仅进行安全性鉴定()哪一个是错误答案。A .危防鉴定及各种应急鉴定 B.房屋改造前的安全检查 C.建筑物改变用途或使用条件的鉴定 D.临时性房屋需要延长使用期的检查 E.使用性鉴定中发现的安全问题 3.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可靠性鉴定()哪一个是错误答案。A .建筑物大修前的安全检查 B.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 门鉴定 C.重要建筑物的定期检查 D.建筑物超过设计基准期继续 使用的鉴定 E.为制订建筑群维修改造规划而进行的普查 4.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中详细调查的承重结构检查,包括 ()以下哪一个是错误答案。A .基础和桩的工作状态 B.构件及其连接工作情况 C.结构支承工作情况 D.建筑物侧向位移和局部 变形 E.围护系统使用功能检查 5.砌体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非受力裂缝和()等三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A .承载 能力 B.构造 C.有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 D.风化 E.裂缝

6.木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干缩裂缝和 ()三个检查项目的检测结果,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 A .承载能力 B.虫蛀 C.裂缝 D.危隐性的腐朽 E.初期腐朽 7.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和()两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A .裂缝 B.承载能力 C.构造 D.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 E风化(或粉化). 8.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报告不包括以下内容() A.工程地 质状况 B.建筑物概况 C.鉴定的目的 D.检查.分析.鉴定的结果 E.结论与建议 9.对承重结构或构件的使用性鉴定所查出的问题,可根据其 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取以下措施() A.考虑经济因 素而接受现状 B.减少结构上的荷载 C.加固或更换构件 D.临时支顶 E.停止使用10.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根据其所含各种构件的使用性等级和()和进行评定。A .各种 构件的安全性等级 B.结构的侧向位移 C.结构的整体性等级 D.围护系统的工作状态 E.其承重部分的使用功能等级 二.判断题: 1.已有建筑物是指已建成且已投入使用的建筑物() 2.为制订建筑群维修改造规划而进行的普查,应进行可靠性 鉴定() 3.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门鉴定,可仅进行正常使用性 鉴定。()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模板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一、试验样品描述 二、试验阶段 三、试验结论

四、试验项目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高温贮存) 实验标准: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 测试产品状态 ■小批□中批□量产 开始时间/Start Time 结束时间/Close Time 试验项目名称/Test Item Name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高温贮存) 产品名称Name 料号/P/N (材料类填写供应商) 试验样品/数量 试验负责人 (5Pcs ) 实验测试结果 ■通过□不通过□条件通过 试验目的 验证产品在高温环境存储后其常温工作的电气性能的可靠性 试验条件 Test Condition 不通电,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升温速率为1℃/min,使产品温度达到70℃,温度稳定后持续8小时,完成测试后在正常环境下放置2小时后进行产品检查 试验条件图 Test Condition 仪器/设备 高温烤箱、万用表、测试工装 合格判据 试验后样品外观、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各项性能正常 包装压力测试 OK 包装振动测试 OK 包装跌落测试 OK Group 7 酒精测试 OK RCA 纸带耐磨测试 附着力测试 OK 百格测试 OK 材料防火测试

备注说明 注意:测试不通过或条件通过时需要备注说明现象或原因、所有工作状态机器需要连接信号线、功能测试涵盖遥控距离和按键功能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低温贮存) 实验标准: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 测试产品状态■小批□中批□量产 开始时间/Start Time 结束时间/Close Time试验项目名称/Test Item Name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低温贮存) 机型名称Name料号/P/N(材料类填写供应商)试验样品/数量试验负责人实验测试结果■通过□不通过□条件通过 试验目的验证产品低温环境存储后其常温工作的电气性能的可靠性 试验条件Test Condition 不通电,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降温速率为1℃/min,使试验箱温度达到-30℃,温度稳定后持续8小时,完成测试后在正常环境下放置2小时,后进行产品检查. 试验条件图Test Condition

(完整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应试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素质测评的__ ____原则,即要求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都是一致的, 不是对某些人特别严格而对另一些人随意,测评者必须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的测评,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有效的前提。 A. 公正性 B. 差异性 C. 准确性 D. 可比性 2、在选拔性测评中所谓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__ ____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 A. 量化 B. 水平 C. 能力 D. 差异 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人员素质测评的运用原则的是______ 。 A. 他人测评与自我激励 B. 分项诊断与综合开发 C. 统筹兼顾与个别关注 D. 全面测评与择优开发 4、按人员素质测评范围来看,企业诊断与人员培训过程中的测评一般需要。 A. 单项测评 B. 诊断测评 C. 配置测评 D. 开发测评 5、用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 A. 考核性测评 B. 诊断性测评 C. 配置性测评 D. 开发性测评 6、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有评定、______和预测。 A. 记忆 B. 考察 C. 诊断反馈 D. 应用 7、个体的素质是在_____、环境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A. 遗传 B. 教育 C. 个性倾向性 D. 个性 8、素质的第一特征是它的。它是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它说明了素质开发的必要性。 A. 可塑性 B. 可靠性 C. 差异性 D. 基础作用性 9、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测评。 A. 选拔性 B. 诊断性 C. 配置性 D. 开发性 10、“高个之中选高个”或“矮个之中选高个”,反映了选拔性测评。 A. 测评标准刚性最强 B. 整个测评特别强调区分功能 C. 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 D. 整个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 第二章 1、麦克里兰认为,胜任力是能在特定工作岗位、角色或者情景中绩效水平的个人潜在的特征。 A. 表示 B. 区分 C. 展现 D. 代表 2、下列模型中,不属于胜任力的结构模型。 A. 洋葱模型 B. 金字塔模型 C. 矩阵模型 D. 冰山模型 3、BEI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麦克里兰开发出来的一种重要的胜任力结构模型的构建方法,这

测量与评价复习试题

习题 (一)名词解释部分1.体育测量 2.直接测量 3.测量量表 4.测量的可靠性 5.同质测量 6.测量的有效性 7.内容有效性 8.效标 9.测量的客观性 10.科学性检验 11.标准观测值 12.成套测验 13.项目的区分度 14.评价 15.体育评价 16.评价标准 17.理想标准 18.评价量表

19.百分位数法 20.离差法 21.体格测量 22.身高 23.坐高 24.体型 25.身体姿势 26.体质 27.健康 (二)选择题 1.测量与评价的关系是( )。 A.测量是基础,评价是手段 B.测量是基础,评价是目的 C.测量是手段,评价是基础 D.测量是方法,评价是手段。 2.体育测量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第三阶段是( )阶段。 A、人体测量 B.体育测验 C.体育测量学 D.体育评价 3.最早的人体测量发生在( )时期。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罗马 D.古希腊 4.体育测量学目前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发展了( )的测评方法。 A.简便 B.实用 C.高质量 D.规范化、标准化 5.下面几项哪项不属于测量的三要素。( ) A.符号 B.法则 C.有效性 D.属性 6.反复横跨测灵敏性,小学生的测验场地应间隔( )。 A.90 cm B.100 cm C.110 cm D.120 cm 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项目一共分为( )类。

A.3 B.4 C.5 D.6 8.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的体测指标中有( )三大类。 A.形态,机能,心理 B.形态,机能,素质 C.形态,机能,适应能力 D.形态,心理,适应能力 9.测量工作中首先要明确的是( )。 A.被测对象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B.指标的选择 C.测量的方法 D.工作的责任 10.随机误差具有( )的特点。 A.随机性 B.对称性 C.倾向性 D.方向性 11.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 A、人为的 B.非标准化的 C.多种偶然非控制因素 D.测试次数多 12.系统误差具有( )的特点。 A.系统性和方向性 B.不可修正 C.变化无常 D.无规律性 13.抽样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样本含量大小 B.个体间异差大小 C.抽样方法的不同 D.三项均是14.基本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 A.测量非标准化 B.工作不细心 C、测量无细则 D.仪器本身 15.测量的科学性是指( )。 A.准确性、经济性、适用性 B.准确性、实用性、规范性 C.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 D.有效性、适用性、经济性 16.稳定可靠性系数( )。 A.数天重复相同测量结果的相关程度 B.愈接近1愈不可靠 C.指奇数次和偶数次的测量结果相关程度 D.愈接近-1愈可靠 17.测量一致可靠性系数估价适用的测量项目是( ) A.12 min跑 B.立定跳远 C.800m跑 D.1 500m跑 18.引体向上属于( )测验。 A.静力性 B.爆发力 C.动力性耐力 D.静力性耐力 19.已知组间方差为5.21,组内力方差0.481,可靠性系数为( )。

可靠性工程B卷-试题及答案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可靠性工程(B) 1.一种设备的寿命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假如其平均寿命为3700小时,试求其连续工作300小时的可靠度 和要达到R*=0.9的可靠寿命是多少? 2.如果要求系统的可靠度为99%,设每个单元的可靠度为60%.需要多少单元并联工作才能满足要求? 3.某型号电视机有1000个焊点,工作1000小时后,检查100台电视机发现2点脱焊,试问焊点的失效率多少? 4.一个机械电子系统包括一部雷达,一台计算机,一个辅助设备,其MTBF分别为83小时,167小时和500小时,求系 统的MTBF及5小时的可靠性? λ小时 5.比较二个相同部件组成的系统在任务时间24小时的可靠性,已知部件的/ = .01 ①并联系统.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②串联系统. ③ 理想开关条件下的储备系统:1=SW λ,储备部件失效率/.*010==λλ小时. 6. 一个系统由五个单元组成,其可靠性逻辑框图如图所示.求该系统可靠度和画出故障树. 7. 某型号电视机有1000个焊点,工作1000小时后,检查100台电视机发现2点脱焊,试问焊点的失效率多少? 解:100台电视机的总焊点有 1001000105 ?= 一个焊点相当一个产品,若取 ?t =1000 小时,按定义: 8. 一个机械电子系统包括一部雷达,一台计算机,一个辅助设备,其MTBF 分别为83小时,167小时和500小时,求系 统的MTBF 及5小时的可靠性? A C D B E 0.9 0.9 0.9 0.9 0.9

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试卷及答案

一、是非题(1分×10题=10分) 1、间接作用大小与结构本身性能有关。(√) 2、在数理统计学上荷载仅有随机过程概率模型这唯一模式来描述。(×) 3、屋面均布活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应取两者中的较大者。(√) 4、在民用建筑梁设计时,楼面活荷载应按楼面从属面积考虑折减系数。(√) 5、基本风速是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年内的平均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的50年一遇的年最大风速。(×) 6、主动土压力大于被动土压力。(×) 7、浅源地震即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 8、如果柱截面配筋过多,混凝土收缩会导致收缩裂缝。(√) 9、结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类。(√) 10、国际结构安全度联合委员会推荐使用中心点法计算可靠指标。(×) 二、填空题(1分×15题=15分) 1、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受风对雪的漂积作用、屋面坡度等因素影响。 2、吊车工作级别由使用等级、载荷状态级别两种因素确定。 3、基本风速通常按规定的标准地貌、标准离地高度、公称风速时距、 最大法师样本、基本风速重现期5个条件确定。 4、土压力按挡土墙的移动情况划分为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三类。 5、结构构件抗力不定性包含材料性能不定性、几何参数不定性、计算模式不定性。 二、选择题(2分×5题=10分) 1、由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属(C )类地面粗糙度。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2、教室楼面活载标准值为(B )KN/m2。 A.2.0;B.2.5;C.3.0;D.3.5。 3、只有在(A)设计状况下才考虑准永久组合台。 A.持久 B 短暂 C.偶然 D 地震 4、永久荷载设计基准期内最大值服从(A )分布。 A.正态分布 B.标准正态分布 C.对数正态分布 D.极值Ⅰ型分布 5、计算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当恒载起控制作用是恒载分项系数取值(C )。 A. 1.0 B. 1.2 C. 1.35 D. 1.4 三、简答题(5分×3题=15分) 1、什么是多余地震烈度和罕遇地震烈度?它们与基本烈度有何关系? 2、何为结构可靠性和可靠度?两者有什么联系? 3、简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各种组合 五、计算题(50分) α=o,木檩条沿屋面方向间距1.5m,计算跨度3m,该地区1、某屋盖为木屋架结构体系,屋面坡度1:2,26.57

可靠性设计基础试卷答案

可靠性设计基础试卷 考试时间 2013.11.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1'20, (共20分) 1、浴盆曲线可以分为 早期失效期 、 偶然失效期 、 耗损失效期三个阶段。我们应着力提高产品的 偶然失效期 。 2、系统故障概率变化率和引起其单元故障变化率的比值成为该单元的 关键重要 度 。 3、在FTA 树中,仅导致其他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称为 底事件 。 4、金字塔系统可靠性的评估是从金字塔的最 上 层依次想最 下 层进行,逐步进行各层次的可靠性评估,直至系统。 5、FMEA 是一种 自下而上 的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程序。 6、工程中常用的失效分布类型: 成败型 (二项分布),寿命型( 指 数 分布),性能和结构可靠性模型( 正态 分布)。 7、 降额 就是使元器件在低于其额定值的应力条件下工作。 8、产品可分为单元产品和 系统产品 。 9、可靠性筛选的目的是 剔除早期失效的产品 。 10、为了评价或提高产品(包括系统、设备、元器件、原材料)的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称为 可靠性试验 。 11、可靠性试验中,环境应力筛选的最有效方法是 温度循环 和 随机 振动 。 12.寿命试验的截尾方式分为 定时 截尾和 定数 截尾两种。

二.判断题'15, (1共15分) 1、点估计的特点是“简单、精度高”,区间估计的特点是“复杂、精度低”。 ( × ) 2、FEMA 只能进行定性分析,FTA 只能进行定量分析。 ( × ) 3 、 降 额 越 多 , 电 子 线 路 可 靠 性 越 高 。 ( × ) 4 、 旁 联 属 于 工 作 储 备 模 型 。 ( × ) 5、系统的逻辑图表示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物理关系。 ( × ) 6、若使用储备模型时,在层次低的部位采用的储备效果比层次高的差。 ( ×) 7、FTA 是一种由上而下的系统完整的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程序。 (√ ) 8 、 同 一 产 品 越 新 , 可 靠 性 越 高 。 ( × ) 9、 r/n 系统中的MTBFS 比并联系统少,比串联系统大。 ( √ ) 10.在工程中常认为组成系统的任何一个单元失效都会引起系统失效,故认为系统的可靠性 建模基本上是由各单元组成的并联系统。 ( × ) 11 、 严 重度分 布图 是以严 重度 级别为 纵坐 标。 ( ×) 12、割集是指故障树中一些底事件的集合,当这些事件同时发生时,顶事件必须发生。 (√ ) 13、系统结构可靠性分配过程中,对重要的单元,应分配较高的可靠度。 ( √) 14、一个系统的逻辑图和原理图是一一对应的,他们在联系形式和方框联系数目上是相同的。

国家职业资格鉴定题库—仓库保管员(技师)理论试题

国家职业资格鉴定题库—仓库保管员(技师)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 1、物资保管要求中“严”的含义(D) A、质量严 B、要求严 C、进出严 D、工作严 2、仓库日常管理中“四无”的内容是(D) A、无鼠 B、无虫、无蛛丝 C、无杂草 D、以上都是 3、物资验收的内容包括(D) A、资料数量验收 B、内在质量验收 C、外观质量和规格尺寸 D、以上全是 4、用来存储和保管物资的场所称为(B) A、库房 B、仓库 C、管理室 D、储物间 5、仓库管理的性质是(C) A、存储性 B、保管性 C、生产性 D、非生产性 6、“四保”是指(D) A、保质、保量 B、保安全 C、保急需 D、以上全是 7、按客户类型分,物流可分为(BC) A、一般物流 B、企业物流 C、社会物流 D、B和C 8、以下不属于物流项目特点的是(B) A、周期长 B、人员多 C、费用多 D、涉及面广 9、物流项目组织中最原始的组织形式是(A) A、直线式 B、职能式 C、项目式 D、矩阵式 10、增加仓库数量会使仓储成本(B)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无法确定 11、当顾客需要存货时所拥有的库存能力是指(A) A、可得性 B、不可得性 C、可靠性 D、不可靠性 12、特别重要的库存是指(A) A、A类商品 B、B类商品 C、C类商品 D、均不是 13、年持有成本与订货批量,成(D)关系(书113页) A、正比 B、反比 C、无关 D、不确定 14、(B)是测定企业库存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A、平均库存量 B、库存周转率 C、库存使用量 D、销售量 15、一般物资抽查发现问题,抽查比例,酌情扩大到(C) A、10%-15% B、10%-20% C、15%-20% D、15%-25% 16、物资存放一般采取(D)的储存方法。 A、分区 B、分类 C、分性质 D、分区分类 17、码垛的基本要求是(D) A、垛形合理 B、定量整齐 C、经济方便 D、以上全是 18、物资出库以供需双方签订的(C)为依据。 A、调拔单 B、提货单 C、供货合同 D、上级函电 19、物资出库程序中不包括(D) A、备货 B、装卸搬运 C、出库 D、交接 20、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是(A)服务 A、标准化 B、个性化 C、特定性 D、订单 21、企业经营中的“双零”是指(D) A、零库存 B、零缺陷 C、零投诉 D、A和B 22、目前最为流行的组织形式是() A、直线式 B、职能式 C、直线职能式 D、项目式

网络综合布线理论测试题-4(答案)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理论抽测题2 组别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用色标来区分不同的线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常用的四对双绞线电缆有四种本色,它们是( )。(C) A. 蓝色、橙色、绿色、紫色 B. 蓝色、红色、绿色、棕色 C. 蓝色、橙色、绿色、棕色 D. 白色、橙色、绿色、棕色 2. 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不使用任何物理连接,而是通过空间传输的一种技术是( )。(D) A.双绞线 B. 光缆 C. 有线传输介质 D. 无线传输介质 3. 安装铜缆布线系统任务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敷设铜缆,二是,通过完成这两项子任务,应使之成 为一条畅通的通信链路。(A) 4. 根据TIA/EIA568A规定,多模光纤在1300mm的最大损耗为( )。(A) A. 1. 5dB B. 2. 0dB C. 3. 0Db D. 3. 75dB 5. 下列电缆中可以作为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线缆的是( )。(A) A. 特性阻抗为100Ω的双绞线电缆 B. 特性阻抗150Ω的双绞线电缆 C. 特性阻抗120Ω的双绞线电缆 D. 62. 5/125μm的多模光纤光缆 6. 使用网络时,通信网络之间传输的介质,不可用( )。(D) A. 双绞线 B. 无线电波 C. 光缆 D. 化纤 A. 端接铜缆 B. 裁剪铜缆 C. 测量电气性能指标 D. 安装信息模块 7. 水平电缆方案中应使用( )插座连接通信出口处的5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A) A. RJ45 B. TIA74 C. UTP55 D. EIA45 8. 屏蔽每对双绞线对的双绞线称为( )。(D) A. UTP B. FTP C. ScTP D. STP 9. 线缆上每隔两英尺有一个长度计录,标准包装每箱线长( )。(D) A. 100m B. 105m C. 300m D. 305m 10. 在综合布线时,最大暴露双绞线长度为( )。(A) A. 40~50mm B. 30~40mm C. 25~40mm D. 25~45mm 11. 5类双绞线(CAT5)的最高传输速率为( )。(A) A. 100Mbit/s B. 155Mbit/s C. 250Mbit/s D. 600Mbit/s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试题库完整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 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错选、多选皆不得分) 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的适用对象为已有建筑物,其定义为。 A.已建成的建筑物 B.已建成且投入使用的建筑物 C.已建成且已投入使用二年以上的建筑物 D.已建成二年以上且已投入使用的建筑物 [D]--- (术语2.1.1,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2、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的鉴定评级应分层次依次进行,其中每一层次的等级数量为 D 。 A.四个安全性等级、四个使用性等级、四个可靠性等级。 B.三个安全性等级、三个使用性等级、三个可靠性等级。 C.三个安全性等级、四个使用性等级、四个可靠性等级。 D.四个安全性等级、三个使用性等级、四个可靠性等级。 [D]--- (3.2.5,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3、民用建筑的子单元或鉴定单元的适修性评级,若按修复改造费用占新建造价的百分率作为划分B’r/B r级和C’r/C r级的界限时,该百分率为。

A.50% B.70% C.30% D.80% [B]--- (3.3.4,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4、民用建筑的安全性鉴定中,当验算被鉴定结构或构件的承载能力时,验算所采用的结构分析方法应符合的规定。 A.国家现行设计规范。 B.原设计时的相关规范 C.根据其后续使用年限确定的相关规范 D.根据委托方指定的相关规范 [A]--- (4.1.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5、民用建筑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安全性鉴定时,评为c u级或d u级的剪切裂缝宽度为。 A. 0.30mm B. 出现裂缝 C. 0.50mm D. 0.70mm [B]--- (4.2.5,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6、民用建筑钢结构安全性鉴定中,当构件或连接出现脆性断裂或疲劳开裂时,应定为级。 A. c 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