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爱国诗人文天祥

合集下载

文天祥读后感

文天祥读后感

文天祥读后感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诗文更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读完文天祥的诗文后,我深受启发,感慨良多。

文天祥的诗文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他对祖国的深情厚爱溢于言表。

在《过零丁洋》中,他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正义的追求。

他不畏强权,不贪生怕死,坚持自己的信念,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在今天,我们也应该学习文天祥的爱国情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天祥的诗文也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他对人生的态度令人深思。

在《过零丁洋》中,他写到,“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的认识,他希望能够珍惜每一刻,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这种豁达的心态让人感到震撼,也让人思考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琐事所困扰,容易忽视生活中的美好,我们应该学习文天祥的态度,珍惜每一天,享受生活的乐趣。

文天祥的诗文还充满了对正义的追求,他是一个坚定的正义之士。

在《正气歌》中,他写到,“天生正气,千古难求。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正义的执着追求,他希望能够为正义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今天,我们也应该学习文天祥的正义之心,勇敢地站在正义一边,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读完文天祥的诗文,我深受启发,他的爱国情怀、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正义的追求都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我会继续学习文天祥的精神,努力做一个爱国、豁达、正义的人。

愿我们都能够珍惜每一天,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眼中的文天祥作文

我眼中的文天祥作文

我眼中的文天祥作文我眼中的文天祥作文(精选6篇)我眼中的文天祥作文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题记青春,在你眼中毫不迷茫,生命,在你心中微不足道。

你深陷暗流涌动的深潭,用鲜红的血唱向正义的歌。

你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用行为阐明生死之义,唤醒社会良知。

你,曾经是盛极一时的神童,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因为你饱满诗书,在皇帝面前毫不胆怯,挥笔泼墨,洋洋洒洒,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写了一万多字,没有打草稿,一气呵成,皇上亲自选拔你为第一名,给予高官,你的前途,一度光明。

可好景不长,元朝对其虎视眈眈,当元敌大举压进,社会时局晃荡之时,在皇帝退缩,群臣畏缩之时,黑暗大地出现了一丝黎明的曙光,因为你站了出来,毅然担下了这救国救民的千金担。

你是一个文臣,这是你第一次披上盔甲,觉得这双金有些沉重,可能是这衣服太重了吧,你想,但这千斤重担却不能小看啊。

尽管你竭尽全力解救大宋,可大宋毕竟已是强弩之末,纵有千锤百炼,也无力回天了。

你被押送至忽必烈面前,忽必烈用尽好话却得到你的一腔愤怒和倔强――“我是大宋子民,宁死不屈!”对你没有办法,元王恼羞成怒,将你下令斩首,在刑场上,你匍匐在地,朝南大拜八拜,那里,有你为之奋斗的国家、朝廷、妻妾、儿女。

可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吧?不!心底有个声音,虽微小,却有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丹心照汗青!随着你做古的那一刻,你就成功了,你的名字千古流芳!午后的阳光洒落在地板上,倒影出一个挺拔的身影。

是你,文天祥,你在我心中,是永远的英雄。

我眼中的文天祥作文2青春,在他的眼中并无迷茫;生命,在他的心中微不足道。

他深陷暗流涌动的深潭,用鲜红的血唱响正义的歌。

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用行为阐明生死之义,唤醒社会的良知。

文天祥,我们熟知他是因为诗歌,他一首首慷慨激昂的诗词,是用生命演奏的绝唱,无不令我们为之疯狂。

然而,他也是一位勇士,在国家危难之际,蹈死不顾,在历史上又有几人呢?南宋末年,北方的元军攻打南宋,国之危难已逼近门下,文天祥奉命出使,缓解祸患。

文天祥读后感

文天祥读后感

文天祥读后感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爱国诗人,他的《满江红》和《过零丁洋》等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赢得了人们的赞誉,更是因其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而被后人传颂不已。

读完文天祥的诗作以及他的一生,我深深被他那种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的热爱所感动。

在他的诗中,我看到了他对祖国的深情厚爱,他不惜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捍卫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

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祖国的赞美和对敌人的斥责,每一句话都饱含着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的热爱。

文天祥的一生也是一部爱国史诗,他在面对外敌侵略和国家危亡的时刻,毅然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保卫国家的斗争中。

他在南宋抗金战争中,多次奉命出征,带领士兵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壮烈牺牲。

他的一生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的热爱,他的一生也是对爱国精神的最好诠释。

文天祥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着我,让我对国家和民族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他的一生告诉我,爱国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宣誓,更是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的。

在面对国家危难的时刻,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文天祥一样,挺身而出,勇敢地去捍卫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

作为当代的中国人,我们更应该传承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书写新时代的爱国篇章。

文天祥的爱国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热爱祖国,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能够像文天祥一样,用自己的一生去书写爱国的篇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让我们的民族更加团结奋进!。

文天祥传读后感

文天祥传读后感

文天祥传读后感文天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奋斗。

在《文天祥传》这本书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文天祥的一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这位伟人的事迹和精神。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深表敬佩。

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志向,立志要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他曾在政治和军事上有过不少的成就,但最让人铭记的是他在南宋末年的抗金斗争中所展现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

在南宋末年,金国入侵,南宋政权岌岌可危。

文天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他发表了著名的《过零丁洋》和《正气歌》,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金斗志。

他还在军事上有过不少的建树,曾率领军队多次抗击金兵,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胜利。

然而,最终南宋还是不敌金国的入侵,文天祥被俘,不幸殉国。

文天祥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他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

他在危难之际毫不退缩,义无反顾地投身抗金斗争,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英勇奋斗。

他的《过零丁洋》和《正气歌》激励着无数的后人,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读完《文天祥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爱国情怀的伟大力量。

文天祥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他无私奉献,不畏强暴,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毫不犹豫地付出了一切。

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了爱国不仅仅是口号,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在今天,我们也要像文天祥一样,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除了爱国情怀,文天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抗争,最终成为了一代英雄。

这种精神对于我们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应该像文天祥一样,勇敢地面对,坚定地前行,直至成功。

总之,读完《文天祥传》,我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充满了敬佩之情。

文天祥的品质

文天祥的品质

文天祥的品质文天祥的品质见贤思齐文天祥在童年时,就很仰慕英雄人物,尤爱读忠臣传。

有一天,他来到吉州的学宫仰先贤遗像。

他看到吉州的欧阳修、杨邦、胡的遗像肃穆地陈列其中,令他十分钦佩和敬慕。

这些忠烈之士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他们能做到的,文天祥觉得自己也要做到。

严父良师文天祥的父亲文仪,是个读书人,一生不做官。

他嗜书如命,只要书本在手,就废寝忘食,经常一盏孤灯,通宵苦读。

天色微明,又站在屋檐下细认蝇头小字。

他的学问却十分渊博,对经史诸子百家无不精研,甚至天文、地理、中医、占卜之书也广泛涉猎。

他还有买书的嗜好,有时没有钱,即使把身上的衣服典当,也要把书买下。

他对劳苦的乡里充满了同情,有读书补世的志向,著有《宝藏》三十卷,《随意录》二十卷。

文天祥文辞出众,父亲文仪的教育实在居功至伟。

状元及第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赴京师临安(今浙江杭州)参加科举考试。

会试放榜,通过了初选。

殿试时,文天祥患病,但仍勉强带着病躯,赶到考场。

进门时一阵拥挤,出了一身汗,顿时感到身体舒服多了,头脑也明晰了。

看到题目,略加思考,草稿也没打,一挥而就。

考官把他的卷子列为第七名,理宗亲临集英殿阅读考生的卷子,亲定名次,把文天祥取为一甲第一名,时年文天祥二十一岁。

当时参与复审的著名学者王应在旁称赞道:“这份卷子,议论卓绝,合乎古圣先贤之大道。

文中表现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

我为陛下得到这样的人才致贺!”卷子是密封的,拆开一看,考生姓名是文天祥。

理宗觉得很吉利,高兴地说:“天祥,天祥,这是天降的吉祥,是宋朝有瑞气的预兆。

”此后,他便以“宋瑞”作为自己的字。

上书建言开庆元年(阳历1259年),蒙元向南宋发动大规模的入侵战争。

九月,忽必烈围州(今湖北武昌)。

消息传到临安,朝野震动。

外号“活阎罗”的宠宦董宋臣建议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波),以避兵锋,重演了南宋初期高宗赵构逃亡海上的经历。

然而,这对团结军心、民心十分不利。

文天祥知道自己人微言轻,且多言招祸,可面对社稷人民,他选择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向皇帝上书,指出迁都之议是小人误国之言,董宋臣恶贯满盈,应以斩首。

文天祥忠诚义薄身成仁的爱国诗人

文天祥忠诚义薄身成仁的爱国诗人

文天祥忠诚义薄身成仁的爱国诗人文天祥,南宋末年的一位杰出文学家和政治家,也是一位爱国的诗人。

他以其忠诚、义薄、身成仁的精神和作品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文天祥的爱国情怀、他的代表作以及他身体力行的忠诚行动。

一、文天祥的爱国情怀文天祥生于南宋末年,那是一个国家危难的时期。

面对元朝的入侵和赤壁之战的失败,无数的国民痛苦不堪。

然而,文天祥坚守信念,始终心怀爱国之情。

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民族。

二、文天祥的代表作文天祥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被誉为“南宋四杰”之一。

他的诗文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人民以及自己理想的深情厚意。

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是《过零丁洋》和《正气歌》。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创作的一篇壮丽而激动人心的散文。

这篇作品深情描绘了国家危亡之际,文天祥带领一支英勇的将士抵抗敌军入侵的场景。

他用激情澎湃的文字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的无限忠诚,并表达了自己以死谒祖先的决心。

《正气歌》则是文天祥的代表性诗词作品之一。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利益和人民幸福的强烈赞美和追求。

他以纯净的语言和清新的意境,讴歌了忠诚、正直和真诚的品质。

三、文天祥的身体力行文天祥不仅仅是一个言传身教的爱国者,他还通过实际行动展示了他的忠诚。

当元军入侵洞庭湖一带的时候,文天祥担任徐州知府。

他积极组织军队抵抗,协调百姓的力量,对敌军进行有力的打击。

尽管结果并非完全成功,但他的身体力行无疑给南宋国人树立了一个榜样。

文天祥最终被元军俘虏,而元军要求他投降和背叛。

然而,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忠诚和自尊。

他选择了留下一个英勇的形象,以身殉国,成为了一个永远被铭记的英雄。

结语文天祥是一位忠诚义薄、身成仁的爱国诗人。

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同时他的身体力行也体现了他的忠诚与担当。

他的精神和事迹激励着无数后人,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爱国的楷模。

文天祥的故事将永远在历史长河中闪耀,激励着我们奋发向前。

文天祥的抗元诗人形象与影响

文天祥的抗元诗人形象与影响

文天祥的抗元诗人形象与影响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元英雄,他以其坚定的抗争精神和对民族大义的追求而被后人称为抗元诗人。

他的形象和影响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从他的个人经历、抗元思想和文学创作等方面,全面探讨文天祥的抗元诗人形象与影响。

一、个人经历文天祥,字昭明,号称宋状元,出生于1272年,是南宋末年著名政治家、抗元将领和文学家。

他自幼聪明睿智,天资出众。

在南宋灭亡后,他积极投身抗元运动,成为抗元斗士的典范。

他曾历任各级官职,最终担任大都督,兼领兵权。

在这一过程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领导能力,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和赞赏。

二、抗元思想文天祥坚决主张反抗蒙古侵略者,他的抗元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他深知南宋内忧外患的严重性,主张进行全面的国家改革,以振兴中华。

他认为只有恢复大宋基业,完成国家统一,才能使中国恢复昔日的强盛。

文天祥在抗元战争中,不仅以兵法和战略匡扶时局,更以其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激励全军,为民族团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文学创作文天祥的文学才华在历史上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而脍炙人口。

他的抗元诗篇洋溢着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满腔爱国热情,成为后世文人的楷模和榜样。

他的《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诗作使人们深受鼓舞,坚定了人们的抗争信念。

文天祥通过文学艺术手法,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对民族大义的追求,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影响文天祥的形象和影响力不仅在他当时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而且在后世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他的形象成为了一个反抗暴政、追求自由与民主的象征。

他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觉醒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激发了他们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投身社会进步的热情。

文天祥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他对于中国民族意识的唤醒和国家精神的弘扬,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具有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文天祥的抗元诗人形象与影响不容忽视。

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文学创作,展现了作为一位真正的抗元英雄的风采。

文天祥有什么品质

文天祥有什么品质

文天祥有什么品质文天祥有什么品质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

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名字为后世所知,人们永远记着他们。

这,就是名人。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天祥有什么品质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文天祥坚强品质的作文文天祥是我国古代南宋的诗人,也是南宋的宰相。

南宋末年,元朝军队南侵,腐朽的南宋朝廷无力抵抗,面临亡国的危险。

文天祥临危受命,举起了抗元的大旗。

可惜寡不敌众,文天祥后来被俘,被送往大都。

在路上,已经投降元朝的南宋叛将张弘范对他说:“只要你回心转意,我一定在元朝皇帝面前为你求情。

”“无耻之徒,我决不会像你那样,对元人摇尾乞怜。

”文天祥怒斥他说。

张弘范听了,恼羞成怒。

他指着文天祥说:“你别不识抬举,我念在同朝为官的情分上,再问你一遍,你降还是不降?”文天祥昂首挺胸,大义凛然的说:“国破家亡,我活着也没有意义,要杀要剐,你随便吧。

”后来,文天祥被关进了大牢。

忽必烈几次来劝降,可是都被坚强不屈的文天祥拒绝了。

文天祥的事迹令我深受感触。

心想:文天祥宁死不屈,忠心为国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文天祥的精神品质在中国历史上,每当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总有一些志士挺身而出,他们为国尽忠,为民请命,所以能名垂史册。

宋元之际,风起云涌,以文天祥为代表的仁人义士给后人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就是文天祥精神的真实写照。

公元1278年,文天祥被元将张弘范抓住,文天祥不愿投降,吞龙脑自杀却没有成功。

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给另一位抗元名臣张世杰劝降,文天祥被逼无奈,说道:“我自己不能保全父母,怎么有脸教别人背叛父母呢?”张弘范不肯罢休,再三逼迫,文天祥作诗一首给他。

张弘范读到诗的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担心照汗青”时,被文天祥视死如归的气概所感动,于是不再劝降。

第二年,张弘范率领元军与宋军在水上交战,强迫文天祥观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评价爱国诗人文天祥
现代人认识到文天祥此人,可能大部分人都来源于初中语文课本中那首《过零丁洋》,以及此诗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对于文天祥的认识,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是一位爱国大诗人,也知道他是一位民族英雄。

但是这些头衔都太过空洞,并不能真正让人感觉到文天祥的伟大。

就好比古时人都推崇君子,但是真正的君子却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人们尊崇忠义,但是能真正的坚持忠义到最后,甚至为其舍弃生命的又有几人呢?
一时的豪气冲天,一时的英雄主义,谁都有。

就好比汪精卫当初还想过要刺杀摄政王,洪承畴被俘后,最开始也是坚决不详,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对自己国家的重臣,但是最后呢?汪精卫建立汪伪政府,帮着日本人残害中国人。

洪承畴呢?最后成了皇太极最为重视的汉臣之一,调转矛头,将锋利的刀剑对向了生养自己的土地,对准了自己的骨肉同胞。

所以说一时的忠义不难,但是一生的忠义却是极难的。

被敌人所俘,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敌人的诱惑。

无论是武力威胁也好,还是高官厚禄的利诱也罢,摆在面前的刀枪和糖果,直刺心灵,腐蚀着心中坚守的忠义。

文天祥难能可贵之处在哪里呢?元朝朝廷对其的招降并不是一
朝一夕的,其时日以年来计算。

面对的也不仅仅是刀枪威胁和高官厚禄的诱惑,同样的也有来自妻子儿女的亲情逼迫。

文天祥被俘之后,他的妻子儿女也早在他之前被俘虏。

并且被押解入宫,成为一名宫女,受到严苛对待。

当时元朝人让他的女儿柳女写了一封信给他,虽然不知道信的具体内容为何,但大抵是希望他能与一家人团聚的。

文天祥如何回答的呢?他回信道:收柳女信,痛割肠胃。

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

泪下哽咽哽咽。

从文天祥的回信中我们可以看见他的纠结,他对自己亲人的愧疚,以及内心的痛苦,但是在纠结了如此多之后,他仍然选择了自己的大义。

一位自小生长富庶,过着衣食无忧,状元及第,受人尊敬之人,一个文弱的书生,一个能放弃自己的富裕生活,而将自己的家财全部用来筹集抗元军队之人,如何不让人敬仰?
文天祥在考虑了许久之后,仍然选择了慨然赴死,只这点就强国汪精卫和洪承畴许多。

而在他被斩首之后,在他的衣带中发现的遗言,更是让后世人对这位舍生取义的英雄,刮目相看。

他在自己的衣带中留下笔墨: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他坚持了自己的大义,所以问心无愧,所以慨然赴死。

时人赞也!叹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