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抛运动习题课

平抛运动习题课
平抛运动习题课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平抛运动实例分析

【学习目标】

1.熟悉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 2.会用运动的分解分析平抛运动

3.应用运动的分解解决平抛运动与斜面相结合的问题 【学习重点】

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析平抛运动。 【学习难点】:会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能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方法】:预习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

Ⅰ 课前预习案

根据如图所示,回忆平抛运动的规律:

练习1.如图甲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实验后在白纸上作的图和测得的数据.根据图乙给出的数据,计算此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0.

练习2.如右图所示是物体做平抛运动的x-y 图象,

物体从O 点抛出,A 、B 、C 分别为其轨迹上的三点,O 、A 、B 、C 四点的水平距离相等,则O 、A 、B 、C 四点的相邻竖直距离之比为

A .1:1:1

B .1:3:5

C .1:4:9

D .不能确定

x

Ⅱ 课堂探究案

应用运动的分解解决平抛运动与斜面相结合的问题

例1、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A 点,以水平速度v 0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落到斜面上B 点时所用的时间为( )

A .g v θsin 20

B .g tg v θ02

C .g v 2sin 0θ

D .g

tg v 20θ

变式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的顶端O 点,以不同的水平初速度抛出一小球.以初速度v 1抛出时,小球落到斜面的中点A 点,经过的时间为t 1;以初速度v 2抛出时,小球落到斜面的底端B 点,经过的时间为t 2,则小球运动的时间t 1 和t 2之比为多少?V 1和V 2之比为多少?

变式2、如图,两个相对的斜面,倾角分别为37°和53°。在顶点把两个小球以相同初速度分别向左、向右水平抛出,小球都落在斜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求A 、B 两个小球的运动时间之比.

例2、将小球以一定速度水平抛出,经过时间 t 小球垂直打到斜面上,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求小球的初速度?

变式1.如图所示,以9.8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

A

垂直地撞在倾角

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g=9.8m/s 2 ) ( )

A.

B.

C.

D.

变式2. 如图,在倾角为37°的斜面底端的正上方H 处,平抛一小球,该小球垂直打在斜面上的一点,求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

思考:从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斜面上A 点,先后将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向左抛出,第一次初速度为v 1,球落到斜面上前一瞬间的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α1,第二次初速度v 2,球落在斜面上前一瞬间的速度方向与斜面间的夹角为α2,若v 2>v 1,则α1、α2的大小关系为( )

A .α1>α2

B .α1<α2

C .α1=α2

D .无法确定

III 课堂针对练

1、将一个小球以速度V 0水平抛出,要使小球能够垂直打到一个斜面上,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保持水平速度V 0不变,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越大,小球的飞行时间越

B .若保持水平速度V 0不变,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越大,小球的飞行时间越短

C .若保持斜面倾角θ不变,水平速度V 0越大,小球的飞行时间越长

D .若保持斜面倾角θ不变,水平速度V 0越大,小球的飞行时间越短

2、某同学进行篮球训练,如图所示,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上,不计空气阻力,试比较两球撞墙的速度大小关系?

3.如图所示,斜面上A 、B 、C 三点等距,小球从A 点正上方O 点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忽略空气阻力,恰好落在C 点.若小球落点位于B ,则其初速度应满足( )

A .v =1

2v 0

B .v <12v 0

C .v 0>v >1

2v 0

D .v >v 0

4、如图所示,某部队官兵在倾角为30°山坡上进行投掷手榴弹训练,若从A 点以某一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投出手榴弹,正好落在B 点,测得AB=90 m.(空气阻力不计),求如手榴弹从拉动弹弦到爆炸需要5 s 的时间,若要求手榴弹正好在落地时爆炸,问:战士从拉动弹弦到投出所用时间是多少?手榴

弹抛出的初速度是多少?(g=10 m/s 2)

5.一斜面倾角为θ,A 、B 两个小球以不同水平初速度水平抛出,如图所示.A 球垂直撞在斜面上,B 球落到斜面上的位移最短,不计空气阻力,已知A 、B 两个小球下落时间相同,求A 、B 两球的初速度之比?

公开课教案平抛运动

【课题】第三节:平抛运动 【学习目标】1、知道平抛运动的定义、条件及性质 2、掌握处理平抛运动的方法 3、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难点】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的规律 【学习方法】1、实验法2、小组合作3、讲与练结合 新课教学 一、情景导入:通过玩游戏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师生互动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特点。 【教师活动1】演示实验:将一物体水平抛出,并让学生观察该物体在空中划过的痕迹,及物体的初速度有什么特点?物体离开手以后的受力情况? 【学生活动1】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生活动2】请个别学生进行回答,其他学生进行聆听并进行判断正误。 【教师活动2】教师引领学生得出平抛运动的定义及特点,性质 一、平抛运动 1、定义: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 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 (1)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 (2)运动中只受重力作用或物体所受重力远大于空气阻力 【学生练习】判断教师做的演示实验判断以下运动是否是平抛运动(集体回答) 【教师活动3】教师叙述:刚才平抛出去的物体在空中划过的痕迹是一条抛物线,也就是曲线,那同学们思考一下,平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学生活动3】同桌之间合作 【师生活动3】请个别学生进行回答,其他学生进行聆听并进行判断正误。 【教师活动4】板书 3、运动的性质:匀加速曲线运动 【教师活动5】教师叙述:明确了平抛的概念和运动性质之后,那研究的方法是什么呢? 在第一节我们知道一个曲线运动看成几个方向的直线运动的合运动,那也就是说,处理 平抛运动的方法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教师活动】板书 4、研究的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过渡】平抛运动的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既有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效果——水平位移, 又有竖直方向上的效果——竖直位移。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一个运动可以分解为两 个独立的运动。请同学们思考:你准备将平抛运动分解为那两个方向上的独立的运动 呢 【学生活动4】猜测一下,平抛运动的物体可以分解在什么方向?在这些方向会是什么 运动? 【教师活动6】肯定学生的回答,与此同时,追问学生能不能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教师活动7】介绍实验装置,并演示 演示实验

高中物理优质课《平抛运动》说课稿

高中物理优质课《平抛运动》说课稿 资料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介 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比较丰富,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上,给出了什么叫平抛运动,提出了探究的问题: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探究的过程既有实验现象的观察。又有分析、推理的过程,还将实验现象与分析、推理结合起来,探究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知道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 3.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4.会用平抛运动解答有关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 1.利用已知的直线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及“等效代换”“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 2.平抛物体探究实验中突出了“实验的精髓在于控制”的思想。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际情景培养学生关注物理、关注生活的意识,并且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使学生爱物理、爱生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抛物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难点:平抛运动规律的得出过程。 二、学情分析 深入的了解学生是上好课的关键,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⑴高一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物理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⑵学生刚学习过直线运动规律,对直线运动的分析方法记忆犹新;并在上一节中刚学过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对这一分析曲线运动的方法并不陌生,这为本节课在方法上铺平了道路; 三、教法与学法 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和学法。 教法:探究式教学法和情景创设教学法 学法:以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公开课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教案 科目 班级 物理 高一七班 课题 授课类型 平抛运动 校级公开课
教 学 目 的
1. 研究并认识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和做平抛 运动的条件。 2. 理解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 知识与技能 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两个分运动。 3.掌握平抛运动分解方法,推导平抛运动规律并会运用平 抛运动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1.观察演示实验,得出平抛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 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2.利用已掌握的直线运动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 透物理学中"化繁为简"的等效替代的方法。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 情感态度与 精神。 价值观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重点是研究平抛物体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平抛运动为什么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 由落体运动,这一结论怎么得到的。 实验观察法、推理归纳法、讲练法 平抛运动演示仪、多媒体及课件、小球、箱子 平抛运动比直线运动复杂,不容易直接研究它的速度、位移等的变 化规律, 需要将它分解成较简单的运动来研究。教学时应结合频闪照片 使学生认识: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 的自由落体运动。利用实验事实得出结论,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做好课本的演示实验是很重要的, 让学生从观察中总结出两球总是 同时落地, 得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上做匀 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重点 教学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教具 准备
教材 分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