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

3.任何人都具备创造性思维。
紧接着,又引申出如下问题:“不过,这种创造 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 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在这里,作者先引 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结论,并对这个结论进行 分析。实际上,自以为不具备创造力的人 ,是自 我压制;而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的人,则关注极 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 逐渐充实。像贝多芬、爱因斯坦和莎士比亚等杰 出的人物也是如此。总之,“区分一个人是否拥 有创造力”,就是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 法”,并使之变为现实。(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2.结合自身实际, --谈谈如何成为一个 --有创造力的人?
鲁班发明锯子:
相传,有一次鲁班进深山砍树木时, 一不小心,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 他摘下叶片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 锋利的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 鲁班从这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他想,要是 能做出带有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 快地锯断树木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 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魏格纳去世30年后,人们终于承认了 大陆漂移学说。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 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
• 全民族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将决 定着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 ---------------------------(爱因斯坦)
创造性的人。
提出问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分析问题:•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 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创造性思维的必需要素。 •任何人都具备创造性思维。 解决问题: 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
拓展练习,体悟主题
1.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富有创 造性的人,你知道一些有创 造性思维的人的故事吗?
九年级语文上册1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新人教版

3.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人心 态如何?各自的结果如何呢?
4.从这一部分论述中,你觉得 怎样才是富有创造力的人?
请观察图形,
测一测
你是否拥有创造力
关于小鸡过马路的话题
• 唐僧说:“打雷啦,下雨啦,小鸡快 过马路啊!”
• 王朔:我是流氓鸡我怕谁?!
• 钱钟书:马路这边的鸡想跑过去, 马路那边的鸡想走过来——
• (1)用一句话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 (2)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这一
观点?作者拿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富有创 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人心态如何?各自的结 果如何呢?
•
• (3)作者得出结论:区别一个人是否 拥有创造力,依据是什么?
• (4)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世 界上有很多人因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而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能不能举例 来说明一下?
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 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 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的三大要素
•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 证。
• 论点:作者对论题的主张、立场及见 解。
• 论据:作者用以支持论点的理据或例 子,可分事实论据及理论论据两种。
• 论证:作者运用论据说明论点的过程。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 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 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 例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 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 论点 。
议论文的结构
一、 基本结构: • 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 3.围绕论点论述了几个问题?
探究三
2016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优质课件

看一看: 图中是什么?
从下列图形中,找一个性质与其他 三个不同的来.
A B C
D
理 由:
(l )答A。 因为A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
(2)答B。 因为B是惟一一个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 (3)答C 。因为非对称性图形只有C一个。
(4)答D。因为D是惟一个由直线与曲线构成的图形。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 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 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生活是一场戏,上演着人生的喜怒哀惧。 生活是一张照片,记录着真实的市井百态。 生活是一个调色板,调试出人生的多姿多彩。
生活是一支梭,穿透了人生的层层壁垒。 生活是一棵树,结满了人生的累累硕果。 生活是一场梦,模拟着人生的虚虚实实。 生活是一幅画,临摹出人生的曲折漫长。 生活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间的善恶美丑。
A、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引证法 b、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 例证法 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C、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二、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引证法、例证法
4、最后,作者是如何总结的? 怎样才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 a.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b.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 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 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 的语句。 2 、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那几个 问题,在文中划出概括性的语句。
1、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是哪一句?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这一点很重要。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作者是如何提出观点的?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 由对四个图形分类的不同答案引出,这 样显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精选)PPT文档共19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 止一个》ppt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精选)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d835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1.png)
06
知识巩固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回顾总结
01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02 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02 提醒学生不要满足于一个答案,而要探索多种可 能性。
关键知识点回顾总结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01
独立思考,不盲从权威。
03
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
02 析问题。
敢于挑战传统观念,提出
04 新见解。
相关话题或案例分享
确理解自己的立场。
提供有力论据
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需要提供 有力的论据,包括事实、数据、 案例等,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
保持逻辑严密
在陈述观点和提供论据时,要保 持逻辑严密,避免出现逻辑漏洞
和自相矛盾的情况。
反驳技巧和应对方法
抓住对方漏洞
在倾听对方陈述时,要注意抓住对方观点中的漏洞和矛盾之处, 作为反驳的依据。
巧妙运用反问
当需要反驳对方时,可以巧妙运用反问的方式,让对方陷入思考的 困境,从而削弱对方观点的说服力。
保持冷静和礼貌
在反驳对方时,要保持冷静和礼貌,避免情绪失控和言语冲突,确 保辩论能够顺利进行。
05
小组合作与课堂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会组织
1 2
分组方式
按照学生的座位或者自愿组合的方式进行分组, 每组4-6人。
创新的重要性
01
分享一些创新思维的成功案例,如马云、 马化腾等创业者的经历。
03
02
以苹果、特斯拉等公司的创新为例,说明创 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04
多元文化的价值
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新实践,如日本 、韩国等国家的创意产业发展。
05
06
分析多元文化对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

这些算式,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成立的,
可是我们换一个方式来计算,它就成立了。
以上这些答案都是正确的
精品课件
4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 相同
精品课件
5
自读要求
1、认真朗读课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 的语句。 2、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那几个 问题,在文中划出概括性的语句。
二、议论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精品课件
14
事 物
1、提出问题:数学问题→生活问题:“事 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a. 渊博的知识
的 正
必需 要素
b. 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确 2、分析问题:
c. 持之以恒的毅力
答 探求第二种答
案 不 止
案有赖于创造 性思维
a.缺乏的人:自我压制
区分 根据 b.拥有的人:留意细小
金钱能买房屋,不能买温暖。金钱能买床榻,不能买睡眠。 金钱能买书籍,不能买智慧。金钱能买事物,不能买食欲。 金钱能买钟表,不能买时间。金钱能买药物,不能买健康。 金钱能买血浆,不能买生命。金钱能买保险,不能买安全。 金钱能买娱乐,不能买福泰。金钱能买名誉,不能买尊贵。
精品课件
29
全民族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将决定着 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 ——爱因斯坦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 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精品课件
13
小结
一、文章结构
提出问题( 1-3段)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
重要。
分析问题(4-12段)
第一层(4 -8段):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第二层(9-12段):拥有创造力的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
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
个》教学课件
全民族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爱因斯坦人类若能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他就能轻而易举地学会40 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21 个博士学位—叶夫里莫夫6 是“6”
不,是“9”
漫画:《谁也没有错》从下列图形中,找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
因为D 是唯一一个由直线与曲线构成的图形BCADABCD
《26 个孩子和一道题》
美国小镇一个叫菲拉的女教师接手了一个特殊的班级,她给大家出了一道题三个候选人:A 笃信巫医,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B 曾经被两次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约一公升的白兰地,而且有过吸食鸦片的记录;C 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的习惯,不吸烟,偶尔喝点儿酒,但大都只是喝一点儿啤酒,年轻时候从未做过违法的事。
要求大家从中选出一位在后来能够造福于人类的人,孩子们都选了C,然而错了,这三人依次是:罗斯福,身残志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着名的首相;希特勒,夺去几千万无辜生命的法西斯恶魔。
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些字词你掌握了吗
根深蒂固轻而易举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汲取孜孜不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人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诸如前面这 些名人的,但是作者是这样认为的吗? 自读9~12段,圈划富有创造力的人和 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组内交流)
富有创造力的人 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自信) 关注极其普通、甚至 一闪念的想法, 并对它反复推敲, 逐渐充实。
缺乏创造力的人 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不自信)
进行自我压制
齐读最后一段
•
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个主簿官杨修, 聪明过人。一次,北方有个国家的使节、 给曹操送来一盒精制糕点。曹操接过糕点 来,随手在盒盖上竖着写了三个大字: “一合酥”写完后曹操将糕点放在桌子上 就出去了。杨修进来,看见这盒糕点以及 曹操的手迹后,灵机一动,就自作主张把 这盒糕点分给大家吃了。大家一下子就莫 名其妙,只好听从杨修的吩咐。不一会儿, 曹操回来了,见桌子上只留下空盒子,便 查问是谁的主意。杨修不慌不忙地答道: “ _______________ 。曹操听了这话, 盒上写着 ‘一人一口酥” ’ 连声称赞杨修聪明。 请你想一想,杨修是如何回答的?
生活是一把伞,承受着人生的风风雨雨。 生活是一棵树,结满了人生的累累硕果。
生活是……
生活是一本书,记载着人生的浮浮沉沉。
生活是一首歌,唱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活实。
谢谢!
自读4~8段,思考创造性的 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自主学习,组内交流)
A 有渊博的知识;
B 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 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C 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 (即:不断地尝试)。
这三个要素在5、6两段中就已阐述, 那么是否可以删去7、8两段呢?(自主学 习,组内交流) * 约翰•古登贝尔克将毫不相关的两种机 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 创造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 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受器作为试验 对象,发明了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 机的革命。
莎士比亚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 学革命的旗手。他从小脑中就充满 许多奇思妙想,例如4岁时就奇怪 为什么罗盘针总是转向南方?它周 围有什么东西推动它?
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 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开 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 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论。
爱因斯坦
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 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 论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
问题:一个桌面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 有几个角?
4- 1= 3
4- 1= 4
4- 1= 5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默读文章 理清思路
时间: 5
分钟
作者非常善于联想, 文章开头的那道题让他 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请 大家齐读第3段思考.
要不满足于一个答案, 寻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什 么?(自主学习)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 诗人。他重要的喜剧作品有《仲夏夜之 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 《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历史 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四大 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 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伟 大的戏剧天才。”“在过去的几千年人 类历史中,最独领风骚者为成吉思汗, 而最具才华者是莎士比亚。” 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有一句名言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中国戏剧家曹禺曾赞叹:“莎士比 亚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
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 自答的修辞方式。
它的作用有:①提醒注意,引 发思考,②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 有变化,起波澜;③在结构上起承 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 条理清楚。 上面三例均有引发读者思考的作 用,后两例还有承接、过渡作用。
拓展延伸,思维训练
仿写语句(自主完成):
生活是一支笔,描摹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贝多芬
他幼年早慧,在年轻时就确 立了作曲家的地位。也许是命运 的捉弄,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 他却失聪了。但是,在这之后的 八年中,他依旧继续着音乐家的 生命,大大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 乐 。他是德国最伟大的乐曲家之 一,创作了如:《英雄》、《命 运》、《田园》等交响曲,《月 光》、《热情》、《黎明》等钢 琴奏鸣曲。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所有的设问句, 并体会其表达效果.(自主完成)
文章1、2段:“对于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 回答的呢?”“那么,D又怎样呢?”。 第4段段尾:“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 必需的要素呢?”。 第9段:“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 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 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