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公开课
第4讲电磁感应物理竞赛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E(t) d B0l ( kv){cos[t k(x d )] cos(t kx)}
dt k
i(t) E B0l ( kv){cos[t k(x d )] cos(t kx)}
R kR
f (t) i(t)B(x,t)l i(t)B(x d,t)l
f
(t)
b02
2
2 0
ri
ri
Bi
k
Ii ri
k
2 0ri
ri2
注意到
ri ri2
ri ri1 ri ri 1
1 ri1
1 ri
riri1 r i(ri ri ) ri2
B 2k 0(a2a1)
a1a 2
BS
2k 0(a2a1)
a1a 2
a02
E
t
2k
0 (a a1a
2 2
a1
)
a02
t
2k
0 (a2 a1a2
1 3
k
n i1
(r
3 i
r3
i1
)
1 3
k[(r13
r03) (r23
r13) (rn3
r3
n1
)
1 ka3
(3)
3
I ka3
(4)
R 3R
f Ai BIri kIriri
M i f Ai ri kIri2ri
M
n i 1
M i
kI
n i 1
ri2ri
1 kI 3
属框旳电阻为R,不计金属框旳电感。
解法二:通量法则
t
B B0 cos(t kr)
d B ds B0 cos(t kr)ldr
18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觉得,很重要 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 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好 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础,还有一个非常 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 阳光的这样一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的 ,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很阳光,而且充满 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 取得好成绩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5 .(6 分)如图所示,手压电筒都有一接柄,通过塑料齿轮带动铜丝线 圈内磁性飞轮高速旋转 ,实现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因此它是利 用 电磁感应 原理,把 机械 能转化为电能。
6 . (14 分 ) 如图所示 , 将一根导体棒 ab 的两端用细导线与灵敏 电流计组成一个闭合电路,并用绝缘细线悬挂起来放在U形磁铁 的磁场中。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觉得,很重要 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 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好 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础,还有一个非常 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 阳光的这样一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的 ,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很阳光,而且充满 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 取得好成绩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英语141 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 孩--何旋
电磁感应公开课

猜想:
1、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是否能生电呢?
2、如果磁能生电,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呢?
• 磁场稳定 • 导体静止
新方案
磁场运动
导体运动
二、实验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第一、二两组 第三、四两组
归纳总结 探究本质
器材 产生感应电流 无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的产 生条件
条形磁铁和线 插入、拔出、 圈 在周围移动 第二组器材 闭合、断 开、移动
一、历史回顾
• 亚历山德罗· 伏特 • 因在1800年发明伏达电堆 • 而著名。后来受封为伯爵 安德烈· 玛丽· 安培 法国化学家,在电磁作用 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对 数学和物理也有贡献。
• 汉斯· 奥斯特 • 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 • 1820年发现了电能生磁.
奥斯特实验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二)结论: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 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摇绳能发电吗?
• 同学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如果用 一条长电线两端和一个灵敏电流表相连形 成闭合回路,两个同学迅速摇动这条电线, 可以发电吗?简述你的理由。
• 在1831年的圣诞前夕,在一次科学报告会 上,法拉第把一个铜圆盘,放在电磁铁的 两极之间,在从铜盘的轴心和边上引出两 导线,发现圆盘转动时,导线中有持续的 电流,这就是最初的发电机。
静止不动
有相对运动 时可能产生 感应电流 改变电流从 而改变磁场 可能产生电流
稳定
归纳总结 探究本质
归纳总结 探究本质
穿过闭合回路的磁感线条数 发生变化,就有感应电流
二、磁通量 为了说清楚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 要用到一个物理量——磁通量φ 。
三、实验结论
• (一)磁通量 定义:穿过闭合回路的磁感线的条数。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公开课用

电磁感应现象优秀教案公开课用第一章:电磁感应现象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使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和产生条件。
让学生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内容。
1.2 教学内容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和产生条件。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和实验现象展示,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通过问题讨论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本质的思考。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程度。
通过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电磁感应实验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使学生掌握电磁感应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巧。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电磁感应实验的原理和装置。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验证方法。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2.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评估学生对电磁感应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通过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验证情况。
第三章:电磁感应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使学生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在电能转换和传输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应用的兴趣和认识。
3.2 教学内容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实例。
电磁感应现象在电能转换和传输中的作用原理。
电磁感应现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和演示,使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电能转换和传输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应用的理解程度。
物理电磁感应公开课教案高中

物理电磁感应公开课教案高中物理电磁感应公开课教案(高中)引言:本节课主要讲解物理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
通过实验和例题的分析,学生将对电磁感应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掌握一些相关的计算方法。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本质;2.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3.了解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产生;4.掌握一些电磁感应问题的解题方法。
二、学习内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本质;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和应用;3.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产生机制;4.电磁感应问题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重点1.理解电磁感应的本质和基本原理;2.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方法;3.了解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产生机制;4.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步骤1.引入(10分钟)首先,向学生介绍电磁感应的概念和本质,并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实验演示(15分钟)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观察和实验,进一步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知识讲解(20分钟)详细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和应用方法,以及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产生机制。
4.例题分析(20分钟)通过一些实例和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解决电磁感应问题的能力。
5.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一些电磁感应问题,并鼓励他们积极交流和讨论,互相促进。
6.讲评(10分钟)对小组合作的结果进行讲评,点评正确解题方法,并指导学生注意常见错误。
7.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要内容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一些延伸学习的建议。
五、教学资源1.实验器材:导线、磁铁、电池等;2.习题和练习册。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观察记录;2.学生在例题分析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3.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物理电磁感应有更深刻的了解,掌握一些相关的计算方法。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公开课用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方程式和计算方法;3.能够应用电磁感应现象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5.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概念介绍•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历史;•电磁感应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实验验证过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意义。
3. 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动生电动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感生电动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区别和联系。
4. 涡电流和自感现象•涡电流的定义和特点;•自感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入1.引发学生对电磁感应的兴趣,引出问题:“当磁铁靠近线圈时,会发生什么变化?”2.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问题,让每个小组介绍自己的观点。
第二步:概念介绍1.通过讲解、示意图和实物实验,介绍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2.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第三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演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实验验证过程。
3.引导学生推导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第四步: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1.通过实验和计算例题,让学生掌握动生电动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通过实验和计算例题,让学生掌握感生电动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比较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区别和联系。
第五步:涡电流和自感现象1.演示涡电流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讲解涡电流的定义和特点。
3.讲解自感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第六步:实践活动1.分组让学生进行小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条件下的电磁感应现象。
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归纳电磁感应规律。
第七步:评价反思1.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领域和意义。
2.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教师随堂评价学生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实验操作和答题情况。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市公开课)要点课件

在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公式时,需要注意 公式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公式适用于所有电磁感 应现象,但对于非线性电路、交流电路以及有阻尼的 情况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此外,公式的成立还与导体 的种类、导体的运动状态等因素有关。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公式适用于所有电磁感应 现象,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公式的适用范围和限 制条件。对于非线性电路和交流电路等复杂情况,需 要结合其他电路理论和数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此外 ,当导体线圈中有阻尼存在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 方向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具体应用法拉第电磁感 应定律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处理。
01
CATALOGUE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概述
定律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01
19世纪初的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 经过长期实验研究,于1831年发 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电磁学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02
法拉第的研究成果在当时引起了 极大的轰动,推动了电磁学理论 的进一步发展。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概念
当一个导体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时,会在导体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03
CATALOGUE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验 证
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
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加深 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实验原理
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一 个导体回路在变化的磁场中时, 会在回路中产生电动势,从而产 生电流。
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
实验设备:电磁铁、线圈、电流表、电源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法拉第电磁感 应定律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 生物医学工程、新能源等领域。
理论深化研究
未来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法拉第电磁感 应定律背后的物理机制,以揭示更深 层次的物理规律。
优质公开课教学课件精选电磁感应

2.如图为无线充电技术中使用的受电线圈示意图,线圈匝 数为 n,面积为 S.若在 t1 到 t2 时间内,匀强磁场平行于线圈轴 线向右穿过线圈,其磁感应强度大小由 B1 均匀增加到 B2,则 该段时间线圈两端 a 和 b 之间的电势差 φa-φb( C )
A.恒为nStB2-2-t1B1 B.从 0 均匀变化到nStB2-2-t1B1 C.恒为-nStB2-2-t1B1 D.从 0 均匀变化到-nStB2-2-t1B1
三、命题规律 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本讲最核心的内容,多 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有时也出现在计算题中,主要考查以下内 容: (1)综合应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判断感应电流 的方向,计算感应电流的大小. (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导体的运动情况. (3)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涡流、自感、电磁阻尼和电 磁驱动[例 1]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两个导体圆环 a、b,磁
场方向与圆环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均匀增大.两
圆环半径之比为 2 1,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 Ea 和
Eb.不考虑两圆环间的相互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Ea Eb=4 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 B.Ea Eb=4 1,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 C.Ea Eb=2 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 D.Ea Eb=2 1,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 [关键点拨] 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大,说明磁感应强度的变 化率恒定,故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圆环的面积成正比;利用“增 反减同”可以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A.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 B.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 C.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 通量发生了变化 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 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018·太原模拟)如图甲中,两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放置在 水平面上且间距为L,左端接电阻R,导轨电阻不计。整个装置 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将质量为m、 电阻为r的金属棒ab置于导轨上。当ab受到垂直于金属棒的水平 外力F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时,F与金属棒速度v的关系如图 乙所示。已知ab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设ab中的感应电 流为I,ab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安,R两端的电压为UR,R的电 功率为P,则下图中正确的是( )
考点一: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
解决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三部曲:
1.“源”的分析: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
动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感应电流方向
是“等效电源”内线部下电门流店的方向,从电而脑确客定户电端源的
正负极,明确内点阻击输r入。说明文字
点击输入说明文字
2.“路”的分析:除电源外,其他部分都是外电路,
第53讲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图象问题
一、学习目标
1 2
3
1
1.掌握电磁感应现象中电路问
题的分析方法。
2.提升分析图象问题的能力
2
考情分析:
电磁感应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其中选择题主要考 查电磁感应的定性分析、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及各种相关 的图象问题;计算题主要考查生产、生活中电磁感应与 电路知识、动力学规律及功能关系的综合点击输D应入、说明用文字 。
手机APP
点击输入说明文字
(1)明确图象的种类,即是Bt图还是Φt图,或者Et图、It图等; (2)分析电磁感应的具体过程: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确定感 应电流方向;再结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牛顿运 动定律等知识写出函数关系式;
(3)根据函数关系式,分析斜率的变化、截距等;画图象或判 断图象。
ABD
9.(多选) 如图所示,空间内存在竖直方向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 强磁场。电阻可忽略不计的金属框架ABCD固定在水平面内,AB 与CD平行且足够长,BC与CD的夹角为θ(θ<90°)。一根粗细均匀 的光滑导体棒EF垂直于CD放置,在外力F的作用下以垂直于自身 的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若以导体棒经过C点时为计时起点,则电 路中的电流大小I、消耗的电功率P、外力F、导体棒EF两点间的 电势差U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图象中,正确的是( )
外电路由电阻、电容器等电学元件组成。根据连
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
3.“式”的建立:根据
E n t
或E BLv,结合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知识和电功率、
焦耳定律等关系式求解。
手机APP
点击输入说明文字
例1.匝数n=100匝的圆形金属线圈的电阻R=2 Ω,线圈与 R1=2 Ω的电阻连成闭合回路,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A、 B为线圈两端点。线圈的半径r1=15 cm,在线圈中半径r2= 10 cm的圆形区域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 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答案 A
课堂小结:
1.解决与电路相联系的电磁感应问题的基本方法
电脑客户端
手机APP
点击输入说明文字
点击输入说明文字
2.解决电磁感应图象问题的两个常用方法
点击输入说明文字
(1)排除法
定性地分析电磁感应过程中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增大还是减小)、变化快慢(均匀
变化还是非均匀变化),特别是分析物理量的正负,以排除错误的选项。
A.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由a经R到O
B.导体棒O端电势低于c端的电势
C.外力做功的功率为 B22r4
D.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大4小R 为
B r 2 R
练习.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的两光滑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间 距 d 0.5m,电阻不计,左端通过导线与阻值R=2的电阻连接,右端通 过导线与阻值RL 4 的小灯泡L连接.在CDEF矩形区域内有竖直向 上的匀强磁场,CE长L 2m,有一阻值r 2 的金属棒PQ放置在靠近磁 场边界CD处.CDEF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如图乙 所示.在前4s内,金属棒PQ保持静止,在4s时使金属棒PQ以某一速 度进入磁场区域并保持匀速运动.已知从 t 0开始到金属棒运动到 磁场边界EF处的整个过程中,小灯泡的亮度没有发生变化,求:
BC
10.(2018·安徽江南十校3月综合检测) 如图所示,有两个相邻 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磁场方向相反, 且与纸面垂直。两个磁场区域在x轴方向宽度均为a,在y轴方向 足够宽。现有一个菱形导线框abcd,ac长为2a,从图示位置开始 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若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则线 框中感应电流i与线框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1)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2)金属棒PQ在磁场区域中运动的速度大小.
考点二: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象的综合问题
问题类型: (1)由给定的有关图象分析电磁感应过程,求解相应的物理量. (2)由给定的电磁感应过程判断或画出正确的图象.
解决图象问题的一线般下门步店骤: 点击输入说明文字
电脑客户端
点击输入说明文字
(2)函数法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定量地写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由函数关系对
图象进行分析和判断。
作业:预课习后点线击第作输下入说门5业明4店文P字讲413考6.点9.一10、.1电二点1击脑输客入说户明文端字
手机APP
点击输入说明文字
归纳和整理错题,在总结中进步,在错题中成长!
A.A点电势比B点电势低
B.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4.5π V
C.R1两端电压为π V
D.0~2 s内通过R1的电荷量为1.125π C
C
例2. 如图所示,由某种粗细均匀的总电阻为3R的金属条 制成的矩形线框abcd,固定在水平面内且处于方向竖直向下 的匀强磁场B中。一接入电路电阻为R的导体棒PQ,在水平 拉力作用下沿ab、dc以速度v匀速滑动,滑动过程PQ始终与 ab垂直,且与线框接触良好,不计摩擦。在PQ从靠近ad处 向bc滑动的过程中( )
例1.(2017·全国卷Ⅱ)(多选)两条平行虚线间存在一匀强磁 场,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纸面垂直。边长为0.1 m、总电阻为 0.005 Ω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位于纸面内,cd边与磁场边界平 行,如图a所示。已知导线框一直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d 边于t=0时刻进入磁场。线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 线如图b所示(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时,感应电动势取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多选)如图所示为三个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方向分别垂直于纸面向外、向里和向外,磁场宽度均为L,在磁 场区域的左侧边界处,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总电阻为R, 且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现用外力F使线框以速度v匀速穿过 磁场区域,以初始位置为计时起点,规定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的 电动势E为正,磁感线垂直于纸面向里时的磁通量Φ为正值,外力 F向右为正。则以下能反映线框中的磁通量Φ、感应电动势E、外 力F和电功率P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是(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5 T
B.导线框运动速度的大小为0.5 m/s
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D.在t=0.4 s至t=0.6 s这段时间内,导线框所受的安培
力大小为0.1 N
BC
6.(2018·全国卷Ⅱ)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 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宽度均为l,磁 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一边长为3/2l的正方 形金属线框在导轨上向左匀速运动,线框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 化的正确图线可能是( )
A.PQ中电流先增大后减小 B.PQ两端电压先减小后增大 C.PQ上拉力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D.线框消耗的电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C
例3. 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半径 为r的光滑半圆形导体框架,Oc为一能绕O在框架上滑动的导 体棒,Oa之间连一电阻R,导体框架与导体棒的电阻均不计, 施加外力使Oc以角速度ω逆时针匀速转动,则(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