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三节海水制碱讲解

合集下载

海水“制碱” 课件(共24张内嵌视频)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海水“制碱”   课件(共24张内嵌视频)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课堂小结
海水“制碱”
氨碱法制纯碱
纯碱的性质
流 纯 碳酸氢钠 程 碱 的性质和
的 用途 用 途
碱 与酸 性 反应
与氢氧化 与氯化 钙反应 钡反应
复分解反应
重点探究
[思考交流] 1.上述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2HCl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 H2SO4 + Na2CO3 === Na2SO4 + H2O + CO2↑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Na2CO3 + BaCl2 === BaCO3↓+ 2NaCl 它们都是复分解反应,即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它们有沉淀生成或者有气体生成或者有水生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点探究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离子共存 (一)条件:如果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结合后可以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则两者不能共存。
(二)不能共存: H+:OH-、CO32-、HCO3-等; OH-:H+、NH4+、Fe3+、Cu2+、Fe2+、Mg2+、Al3+等; CO32-:H+、Ba2+、Ca2+等; SO42-:Ba2+等; Cl-:Ag+等。
当堂检测
1.下列有关氨碱法与侯氏制碱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 这两种方法都利用了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B. 侯氏制碱法比氨碱法制碱的工艺更绿色环保 C. 所用盐水都是除去杂质后的精盐水 D. 其产品纯碱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碱

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PPT)5-3

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PPT)5-3
第三节 海水“制碱”
Na2CO3 俗称:纯碱或苏打
出来。 【表蒙子】?名装在表盘上的透明薄片。 【表面】名①物体跟外界接触的部分:地球~|桌子~的油漆锃亮。②外在的现象或非本质的部分:他~上 很镇静,内心却十分紧张。 【表面光】指事物只是外表好看:对产品不能只求~,还要求高质量。 【表面化】动(矛盾等)由隐藏的变成明显的:问题一经 摆出来,分歧更加~了。 【表面积】ī名物;香港银行开户 http://www.zhucehk.hk/ 香港银行开户 ;体表面面积的总和。 【表面文章】比喻形式好看但没有 实质内容、不求实效的事物:坚持实事求是,不做~。 【表面张力】液体表面各部分间相互吸引的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表明】动表示清楚:~态度|~决心。 【表盘】名钟表、仪表上的刻度盘,上面有表示时间、度数等的刻度或数字。 【表皮】名①皮肤的外层。(图见页 “人的皮肤”)②植物体表面初生的一种保护组织,一般由单层、无色而扁平的活细胞构成。 【表亲】ī名中表亲戚。参看页〖中表〗。 【表情】①动从面 部或姿态的变化上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达意|这个演员善于~。②名表现在面部或姿态上的思想感情:~严肃|脸上流露出兴奋的~。 【表示】①动用
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关怀|大家鼓掌~欢迎。②动事物本身显出某种意义或者凭借某种事物显出某种意义:海上红色的灯光~那儿有 浅滩或礁石。③名显出思想感情的言语、动作或神情:老师很喜欢他的直爽,但脸上并没露出赞许的~。 【表述】动说明;述说:~己见。 【表率】名好榜 样:老师要做学生的~。 【表态】∥动表示态度:这件事,你得表个态,我才好去办。 【表土】名地球表面的一层土壤。农业上指耕种的熟土层。 【表现】 ①动表示出来:他的优点~在许多方面。②名表示出来的行为或作风:他在工作中的~很好。③动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此人一贯爱~,好出风头。 【表现主义】世纪初产生并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学艺术流派,强调表现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 【表象】名经过感知的客观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 【表演】动①戏剧、舞蹈、杂技等演出;把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化装~|~体操。②做示范性的动作:~新操作法。 【表演唱】名一种带有戏剧性质和舞 蹈动作的演唱形式。 【表演赛】名一种以宣传体育运动为目的,对技术、战术进行演示或示范的运动竞赛。 【表扬】动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劳动模范| 他在厂里多次受到~。 【表意文字】用符号来表示词或词素的文字,如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等。 【表音文字】ī用字母来表示语音的文字。参看页〖拼音 文字〗。

第三节 海水制碱

第三节 海水制碱

C、Na2CO3 .NaOH. D 、NaNO3. HCl.
1、碳酸钠 (1)纯碱: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 显碱性 (2)纯碱的化学性质: 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②盐 + 酸→ 新盐 + 新盐 ③盐(可溶) + 碱(可溶)→ 新盐 + 新 碱 ④盐(可溶)+ 盐(可溶)→ 两种新盐
2、碳酸氢钠
(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 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溶液显碱性 ②受热分解:
③与盐酸反应:
பைடு நூலகம்
食品
纸制品
工业制碱
玻璃制品 纺织 玻璃纤维 肥皂与洗涤剂 冶炼石油
三.碳酸氢钠: (NaHCO3)
俗名: 小苏打
酸式碳酸钠
(1)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 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溶液显碱性 ②受热分解: △ 2NaHCO3==Na2CO3+H2O +CO2↑ ③与盐酸反应: NaHCO3+HCl==NaCl+H2O +CO2↑
(3)用途:
①灭火器的原料之一;
②发酵粉的一种主要原料; ③制饮料; ④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练习
1、下列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的是: A .K2CO3 B .Ca3(PO4)2 C. K2SO4 ★ D .KCl 2、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共存的一组 是(D ) A 、HCl B 、NaCl NaCl .CuSO4. NaOH. Ba(OH)2 CaCl2 CaCl2
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 Na2CO3 + H2SO4 = Na2SO4 +H2O+CO2↑
固体溶解、 溶液变红。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制碱” 》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制碱” 》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1926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即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食盐,使其中的NH4Cl单独结晶析出,用作氮肥,NaCl溶液则可循环使用。
纯碱在工业生产中用途极广,如:
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为弱碱性。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碳酸氢钠 (NaHCO3)
Na2CO3+Ca(OH)2=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O3↓+2NaCl
碳酸钠的性质
水溶液呈碱性
能与大多数酸反应
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Na2CO3+2HCl=2NaCl+CO2↑+H2ONa2CO3+H2SO4=Na2SO4+CO2↑+H2O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BaCl2=BaCO3↓+2NaCl
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请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析:在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CO2。
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NaHCO3首先结晶析出,因为在同一温度下NaHCO3溶解度小。
碱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物质呢?
Na2CO3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主要成分:
俗称:
纯碱或苏打
因其水溶液显碱性,故通常被叫做纯碱,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纯碱不是碱,是一种盐。
物理性质:
如何制备纯碱呢?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能不能用氯化钠来制纯碱?
Na2CO3由哪些元素组成?
钠、碳、氧。
由NaCl转变为Na2CO3,物质的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PPT)5-1

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PPT)5-1
【半殖民地】名指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 【半制品】名半成品。 【半中腰】〈口〉名中间;半截:他的
话说到~就停住了。 【半子】〈书〉名指女婿。 【半自动】形属性词。部分不靠人工而由机器装置操作的:~洗衣机。 【扮】动①化装成(某种人物): 女~男装|《逼上梁山》里他~林冲。②面部表情装成(某种样子):~鬼脸。 【扮鬼脸】指脸上装出怪样子。 【扮酷】∥动装扮出时髦的样子。 【扮饰】 动①装饰;打扮:~得很得体。②扮演;饰演:这两个角色由同一人~。 【扮戏】∥动①戏曲演员化装。②旧称演戏。 【扮相】名①演员化装成戏中人物后 的形象:他的~和唱功都很好。②泛指打扮成的模样:我这副~能见客人吗? 【扮演】动化装成某种人物出场表演:他在《空城计》里~诸葛亮◇科学技术 人员在经济建设中~了重要角色。 【扮装】∥动(演员)化装:~吧,下一场就该你上场了。 【伴】①(~儿)名同伴:搭个~儿|结~同行|让我来跟你 做个~儿吧。②动陪伴;陪同:~唱|~送|词典~我一生。③()名姓。 【伴唱】动从旁歌唱,配合表演。 【伴当】名旧时指跟随着做伴的仆人或伙伴。
【伴读】动陪读。 【伴发】动伴随着相关事物一同发生;并发:~症状。 【伴郎】名举行婚礼时陪伴新郎的男子。 【伴侣】ǚ名同在一起生活、工作或旅行 的人,多指夫妻或夫妻中的一方:终身~(指夫妻)|长途跋涉中,有他做~,就不寂寞了|她找到了生活中的理想~。 【伴娘】名举行婚礼时陪伴新娘的
女子。 【伴生】
在工业上以氯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取碳酸钠。
天工作,半天;PLC控制系统 PLC控制柜 / 电气控制柜 电气控制系统 ; 休息:~一周。 【半夜】名①一夜的一半:前~|后~| 上~|下~。②时间词。夜里十二点钟前后,也泛指深夜:深更~|哥儿俩谈到~。 【半夜三更】深夜:~的,别再大声说话了。 【半音】ī名把八度音划 分为十二个音,两个相邻的音之间的音程叫半音。 【半元音】ī名擦音中气流较弱,摩擦较小,介于元音跟辅音之间的音,如普通话ī?(因为)中的“”和 “”。 【半圆】名①圆的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周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叫做半圆。②半圆(弧)和直径所围成的平面。 【半月刊】名每半月出版一期的刊物。

《海水“制碱”》海水中的化学PPT优秀教学课件

《海水“制碱”》海水中的化学PPT优秀教学课件

5.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反应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 能反应的,简要说明理由。 (1)Cu(OH)2 与 H2SO4 溶液:Cu(OH)22++HH22SSOO44====CCuuSSOO4+4+2H22HO2O。 (2)Fe(OH)3 与 CuSO4 溶液:不能反应,Fe(OH)33难难溶溶于于水水。 (3)H2SO4 溶液与 KCl 溶液:不不能能反反应应,,不不符符合合复复分分解解反反应应发发生生的的条条件件,,两两 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
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烧”涉及氧化反应
(D )
B.“灰”指草木灰,含有碳酸钾
C.“灰淋汁”涉及溶解
D.“取碱浣(洗)衣”利用碱的腐蚀性
9.有一物质 X,分成等量的三份,分别加到足量的 NaOH 溶液、氯化钡溶 液、HCl 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如表。则该物质 X 是下列各项中的( D )
+Na22CO33======22NNaaOOHH++CCaaCCOO33↓↓。 (3)若反应⑤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则生成的盐的名称是硫硫酸酸亚亚铁铁。
口诀: 盐的溶解性 钠、铵、硝酸盐溶水快(指这些盐均溶于水),硫酸钡不溶微银钙(指硫酸 钡是沉淀,硫酸钙和硫酸银微溶),硫酸钡、氯化银遇酸仍旧白(指硫酸 钡、氯化银不溶于稀酸)。
知识点 1:盐的化学性质 1.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是( C ) A.硝酸 B.氧化铜 C.纯碱 D.硫酸铜
第三节 海水“制碱”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气体放出或有 水生成,则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
2.盐的鉴别 (1)硫酸盐(SO24-):一般先加稀盐酸,再加 Ba(NO3)2 或 BaCl2 溶液,若产生 白色沉淀,说明含 SO24-。 (2)盐酸盐(Cl-):先加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加稀硝酸,若沉淀 不溶解,说明含 Cl-。 (3)鉴别碳酸盐的方法:①物质与酸溶液混合;②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 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碳酸盐。注意酸也可与金 属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固体和酸混合后只有气泡生成,无法判定是否为碳 酸盐。

第八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详解

第八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详解
•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因为在反应前和反应后都没有什么变化, 都是NH3, 只是促进CO2的溶解,故起了 媒介作用。
6.为什么采用饱和的食盐水?
目的:提高产量。
氨碱法制纯碱有哪些优缺点?
课本P44
• 优点:1.原料经济易得2.副产品氨气和二氧 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能连续生产。
氨气易溶于水,其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 通入水中生成碳酸,二者相遇发生中和反 应,所以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 化碳。
4.过滤之后的母液中还有没有NaHCO3?
有碳酸氢钠,而且该溶液是碳酸氢钠的饱和 溶液。
5.为什么说氨是媒介?
• 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
• 缺点:1.回收氨气后,生成了没有多大用途 的氯化钙(CaCl2),且污染环境2. NaCl 利用率低。废液中还含有大量的食盐,使 得原料食盐的利用率只有约70%,这是一 个很大的损失。
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
侯德榜,字致本,中国化学 家。撰写了《纯碱制造》。 “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 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 艺 。打破了当时西方国家对 制碱技术的垄断,促进了世 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使中国 人在世界化学界赢得了一席 之地!!!可谓扬眉吐 气!!!
第三节 海水“制碱”
一、氨碱法(索尔维制碱法)制纯碱
以从海水中得到的食盐为原料,如何
实现NaCl
Na2CO3的转化?
元 素 守 恒
中和反 应原理!
加C、O 去Cl
向饱和食盐水
中通入CO2
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
NH3制成饱和氨盐水
CO2
石灰石
加压
氨气溶于水显碱 性,氨盐水比食 盐水更易吸收

第三节 海水“制碱”

第三节 海水“制碱”

可采取措施:
1、在低温加压条件下通入 二氧化碳
2、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 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
原因是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 强的增大,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原理是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氨水和碳酸发生中和反应。
海水“制碱”原理
饱和食盐水吸收氨气、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后,溶液中含 有Na+、Cl-、HCO32-、NH4+的离子。 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的溶解度小,先达到 饱和进而结晶析出。且产生的碳酸氢钠的质量比氯化铵多。
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实现了氨碱法的工业化。 这种方法能连续生产,产量大,质量高,省劳动力,成 本低廉。
信息分析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就是食盐(NaCl),我国 海岸线漫长,可采用盐田法晒制而得。原料来 源广,成本低,且和纯碱(Na2CO3)都属钠盐, 在组成上都含钠元素。
提出猜想: 食盐(NaCl)可以转化为纯碱(Na2CO3)
第三节 海水“制碱”
你知道是什么物质让这些 食品松软可口吗?
纯碱,又名苏打(soda), 化学成分是含有一定量结 晶水的碳酸钠,化学式为
Na2CO3。
西藏碱湖
碱湖
天然碱
纯碱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分布于世界各地。它们 大都蕴藏在地表碱湖和露出地表的矿床中,如非洲埃及开 罗附近的碱旱谷、美国怀俄明州西南部的天然碱矿床,欧 洲匈牙利的碱湖,都是闻名的纯碱产地。
我国内蒙古的鄂托克旗碱 湖群也很有名,在那些地方全 年下不了几场雨,一到秋天整 日整夜刮大风,冬天寒冷季节 来临后,湖水中所含的碱都结 成了冰,上面铺盖了一层碱霜。 人们把它刮取下来,就近进行 一些粗加工,制成块状,运集 到张家口和古北口,然后运往 全国各地。这就是曾经闻名全 国的“口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海水“制碱”
【学习目标】
1、认识纯碱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知道工业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原理树立元素守恒观。

3、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温故知新】
1、酸的化学性质有哪些?碱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①酸+ →;①碱+→;
②酸+ →;②碱+→;
③酸+ →;③碱+→;
④酸+ →。

④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使无色酚酞试液
⑤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变色。

使无色酚酞试液色。

2、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3、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碳酸钠能否跟下列物质反应,若能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碳酸钠与盐酸
②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③碳酸钠与氯化钙
④碳酸钠与氯化钡
【学习过程】
第一阶段:纯碱(碳酸钠)的性质和用途
实验探究2-5:纯碱的性质
实验现象写在书上P49
1、纯碱的物理性质:
碳酸钠是一种色的固体,溶于水。

2、纯碱的化学性质:
由实验总结出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①碳酸钠溶液能使变红色。

②碳酸钠与反应:
③碳酸钠与反应:
④碳酸钠与反应:
通过碳酸钠的性质可知:①并不是所有盐的溶液都显性;②凡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能与反应,且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可以用来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

3、纯碱的用途:
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决定物质的用途。

纯碱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如石油精炼、
、、人造纤维及等均需大量的纯碱。

纯碱还广泛应用于冶金、、、等领域。

第二阶段: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阅读P50多识一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大多数的盐溶解在水中是以自由离子的形式存在的,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是,生成
的过程。

注意:要掌握不溶的盐和碱。

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盐酸与硝酸银②硫酸与氯化钡
③氢氧化钠与氯化镁④氢氧化钙与氯化钠
⑤碳酸钡与盐酸⑥氢氧化钡与碳酸钠
⑦氯化钠与硝酸银⑧氯化铁与氢氧化钠
第三阶段:氨碱法制纯碱
阅读课本P47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俗称或,是以、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的。

2、由氯化钠转化为碳酸钠,物质的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3、用NaCl制Na2CO3,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选择这种物质的原则是什么?
4、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及过程:
⑴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为:先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制成饱和
,在加压并不断通入的条件下使结晶析出,过滤后,将加热分解即得纯碱。

()
⑵上述过程中的反应原理为:
思考问题:
①为什么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
②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③比较氨碱法制纯碱和侯氏制碱法的优缺点
第四阶段:自学与推断碳酸氢钠的性质和用途
1、碳酸氢钠又称 ,俗称 。

2、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是一种 色晶体, 溶于水。

3、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为:
①碳酸氢钠能与 反应:
②碳酸氢钠能 :
4、碳酸氢钠的用途:
在灭火器里,是产生 的原料之一;在食品工业上,是 的一种成分;在制造 时,也是一种常用的原料;在医疗上,是 的一种药剂。

【知识梳理】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

【课外练习】
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
A 、氢氧化钠、火碱、NaOH
B 、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
C 、氧化钙、熟石灰、CaO
D 、碳酸钠、纯碱、Na 2CO 3
2、下列物质不属于碱的是( )
A 、熟石灰
B 、烧碱
C 、纯碱
D 、氨水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 H ﹥7的是( )
A 、氯化钠
B 、碳酸钠
C 、蔗糖
D 、食醋
4、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下列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发酵所产生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

这种物质是( )
A 、Na 2CO 3
B 、Ca(OH)2
C 、NaCl
D 、CaO
5、下列物质中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A 、纯碱
B 、火碱
C 、墨鱼骨(含CaCO 3 )
D 、小苏打 碳 酸 钠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与 反应 与 反应
与 反应 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色
用途 工业制法 原理 过程
6、下列不属于纯碱用途的是()
A、石油精炼
B、粗盐精制
C、硬水软化
D、金属除锈
7、食盐、食醋、纯碱是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不能完成的实验()
A、分辨食盐和纯碱
B、除去热水瓶水垢
C、检验自来水中是否有Cl-
D、检验鸡蛋壳是否能溶于酸
8、下列物质中属于侯氏制碱中最终产品的是()
A、CO2
B、NaHCO3
C、NH4Cl
D、Na2CO3
9、已知有下列元素:C、S、H、Na、Ca、Cu从中选取部分元素,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⑴烧碱⑵纯碱⑶生石灰⑷饮料中的酸
⑸除铁锈所用的一种酸⑹小苏打
从上述物质中选取两种物质,让其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10、选取某种物质与Na2CO3反应,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⑴加入一种碱溶液,有沉淀生成
⑵加入一种酸溶液,有气体生成
⑶加入一种盐溶液,有沉淀生成
11、松花蛋又称皮蛋,因其味美而享誉胜名,松花蛋的制作工艺一般是将水与灰料主要有生石灰、草木灰(含碳酸钾)、纯碱、食盐调成糊状,涂于新鲜鸭蛋的表面,密封一段时间即可得到松花蛋。

⑴写出上述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并写出反应类型。

①②③
⑵松花蛋表面的白色斑点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
⑶食用松花蛋时往往有涩味,应加入的调味品是
12、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

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NaOH ②可能是Na2CO3 ③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⑴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

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⑵小军取白色粉末少量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

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

请判断小军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⑶小红取白色粉末少量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

为了验证猜想,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

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
;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