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制碱最佳教案
化学《海水“制碱”》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8.3 海水“制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3、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知识点(含重点、难点):
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过程;侯氏制碱法的优点。
难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守恒观的建立。
课前准备:
多媒体等
板书设计:
8.3 海水“制碱”第一课时
一、氨碱法制纯碱
二、侯氏制碱法
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过程:。
海水制碱教学设计

海水制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水的成分和特点,以及海水制碱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步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海水制碱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简单、直观地演示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和材料:烧杯、玻璃棒、漏斗、滴定管、蒸发皿、盖玻片、量筒、蓝色石蕊试剂、盐酸。
2.PPT课件、海水样本。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引起学生对海水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海水能否直接饮用?为什么?2.理论讲解(15分钟)通过PPT讲解海水的成分和特点,并介绍海水制碱的原理。
同时,与学生们一起探讨海水制碱的优点和应用。
3.实验操作演示(25分钟)3.1实验前准备: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些海水样本,并介绍本次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器材。
3.2操作演示:老师进行操作演示,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
4.小组实验(25分钟)4.1学生分组,每个小组3-4人,给每个小组发放实验器材和海水样本。
4.2学生自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
4.3学生讨论并总结实验结果,回答实验设计中的问题。
5.实验结果展示和评价(15分钟)学生代表可以展示他们小组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老师对学生的实验成果给予评价。
6.实践应用(10分钟)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海水制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如海水淡化为饮用水、海盐制备、海水制碱工业等,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新。
7.总结和展望(10分钟)老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展望下堂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1.实验操作和记录的规范性及准确性。
2.对海水制碱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3.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能力。
4.对海水制碱应用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自行探索海水中其他溶质的分离方法。
2.学生可以开展相关的实际应用实验,如淡化海水、制备盐等。
海水“制碱”教案设计

海水“制碱”问题:这袋纯碱在家里可用来干什么?2.纯碱不只在生活中用途很多,它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更加广泛。
视频:纯碱的工业用途。
过渡:纯碱在工业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那么我们如何获取纯碱呢?请同学们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考虑,我们获取物质的方法有哪些?自然界中就含有天然碱。
投影:过渡:天然碱的含量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那么我们在工业上是如何制取纯碱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海水“制碱”的有关知识。
投影: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具体的任务,知道学习时的重点和难点。
明确食用纯碱是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 2CO 3,在生活中可以用于蒸馒头,刷碗等等。
观看视频,了解纯碱的工业用途。
思考回答,可以从自然界中含有的物质直接获取,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制取。
了解纯碱的自然界来源。
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介绍碳酸钠的用途,使学生认识到纯碱的重要作用,强化对制取纯碱的学习欲望。
通过对天然碱的介绍,使学生明确仅靠天然存在的物质,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更进一步认识到工业制取纯碱的必要性根据投影了解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的探究方向。
知识点一:氨碱法制纯碱(一)原料的选择问题:1.海水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物质,我们选用哪种物质作为制碱的原料?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2.由氯化钠转变为碳酸钠,物质的元素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氯化钠制取碳酸钠,应该加入含哪些元素的物质?3.我们熟悉的含有这两种元素的物质是什么?4.同学们都知道哪些获得二氧化碳的方法?假如你是化工厂的老板,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5.通常情况下,一体积水只能溶解一体积二氧化碳,进入水中的碳、氧元素这么少,显然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根据前面所学习的有关食盐的用途,指出食盐是制取纯碱的原料,它们含有共同的元素—钠元素。
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并回答:氯化钠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而碳酸钠中含有钠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若想把氯化钠转变为碳酸钠,需要加入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
初中化学海水制碱教案

初中化学海水制碱教案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海水中的碱性物质
2. 掌握海水制碱的原理和方法
3. 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海水中碱性物质的性质
2. 掌握海水制碱的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海水中碱性物质的提取过程
2. 掌握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过程
四、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玻璃棒等
2. 材料:海水、酸性物质(如硫酸、硝酸等)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海水中的碱性物质及其作用
2. 实验操作:在烧杯中加入海水,用酸性物质逐渐滴入并搅拌,观察反应产生的变化
3. 结论:总结海水制碱的原理及方法
4. 总结:让学生总结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及结果,并思考实验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六、板书设计
海水制碱原理:
海水 + 酸性物质→ 碱性物质 + 盐
七、实践检测
1. 为什么在海水中添加酸性物质可以制取碱性物质?
2. 你觉得海水中的碱性物质有哪些用途?
八、课后作业
1. 思考海水中的碱性物质是如何形成的?
2. 研究碱性物质的用途及相关实验操作方法
以上就是本次化学海水制碱教案的范本,希木能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海水制碱 教案

第三节海水“制碱”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纯碱性质的探究,认识其化学性质。
2.会书写常见盐类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认识到化学反应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纯碱的化学性质
难点: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探究
四.实验准备:
仪器准备:试管、胶头滴管、药匙
药品准备:碳酸钠、稀盐酸、石灰水、酚酞试液、蒸馏水、稀硫酸、氯化钡溶液。
《第三节 海水“制碱”》教案

《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2、过程与方法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三、教学难点:树立元素守恒观。
四、教学过程:【老师提问】为什么加了酵母的面团蒸出的馒头没有酸味且疏松多孔?【酵母成分说明书】【学生交流】猜测可能是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气体【教师总结】同学们都很棒,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大家想知道猜测的对不对,那就需要我们对碳酸钠性质有更多的了解。
请看今天的新课内容:“海水“制碱”。
这里的“碱”是指碳酸钠,俗称纯碱。
【开始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刚才我们猜测碳酸钠可能和酸反应生成气体,如何证明?【学生设计】分别取少量碳酸钠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现象?前面讲过碳酸钙同酸的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碳酸钠同碳酸钙结构相似。
推测若有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教师引导】刚才有同学对碳酸钠俗称纯碱有疑问,称为“碱”是否有碱的性质?我们共同探讨一下。
回忆碱溶液中都有共同的什么?所以可使酚酞试液变红!碳酸钠是否也有此特性?如何证明?除了有上述的性质外,它还有什么性质?看课本P45-P46 【开始实验】明确探究要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现象,认真填表,填写实验记录。
(注:分别准备饱和碳酸钠和稀的碳酸钠)【交流共享】(1)各组同学回顾并交流实验现象,教师以填表方式展示。
[老师提问]通过以上实验,你对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呢?[学生回答] 1、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2、碳酸钠可与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的气体---二氧化碳。
3、碳酸钠可与氢氧化钙反应。
[追问]除了对碳酸钠的性质有了解外,你还有何体会?[学生]1、盐溶液好象不全是中性。
2、具有碳酸根的盐是不是都可与酸反应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否应此方法检验碳酸根离子。
海水制碱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九年化学全册)

情 感 态 度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思路和反应原理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 纯碱的制法和性质
修订 人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设计
教
学
流 程
师
Hale Waihona Puke 生活动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探究氨碱法制纯碱。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本 P19 概括简述用食盐制纯碱的原理,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原料:_______、________ 媒介:________ 步骤、原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CaCO3 FeCl3 Mg(OH)3 BaCl2
学习任务二:探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习活动 2:合作交流讨论: (1)1、2、5、6 中的两种物质间为什么能够发生反应;
(2) 3、4 中的两种物质间为什么不能发生反应 教师点拨: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悄悄地告诉你:要判断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反应,一定要掌握以下三点: 1、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 2、如果有不溶性的物质参加反应,必须与酸反应 3、生成物的溶解性一定要若于反应物的溶解性
03/4
板 第一课时 书 设 计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练 习 与 思 考 课 后 反 思
04/4
学习任务二:探究纯碱的性质。 1、根据教材 P21 内容进行分组实验并完成下表
交流和总结: 1、合作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物理性质
与指示剂 化学性质 与酸反应 盐酸
硫酸
碳酸钠(Na2CO3) 现象
与氢氧化钙反应
(1)根据碳酸钠的性质,总结归纳一下盐类的化学性质
海水“制碱”-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海水“制碱”-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水制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方法;3.掌握氯化钠溶液的电解法制碱过程;4.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海水制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和海水制碱的基本原理,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从海水中提取碳酸钠来制造碱液。
2. 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方法可以在实验室进行一次海水制碱实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步骤。
3. 氯化钠溶液的电解法制碱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了解氯化钠溶液电解制碱的过程,掌握这种方法的操作步骤。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海水制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方法;•氯化钠溶液的电解法制碱过程。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海水中的主要成分了解不足;•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不熟练;•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需要提高。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程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图片展示: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制碱的基本步骤和原理;•课堂讨论:讨论和展示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碱性物质和酸性物质;2.引导学生了解碱性物质的定义和一般性质。
2. 学习基础知识1.讲解海水中的主要成分、海水的物理性质以及制碱的基本原理;2.图片展示: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制碱的基本步骤和原理;3.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分享对制碱过程的理解和感悟。
3. 实验操作1.学生亲身操作制碱实验,并记录实验的步骤、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2.课堂展示: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现象,老师引领学生发现实验中的不足和问题。
4. 总结和拓展1.总结教学内容;2.提升学生思考深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制碱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了解制碱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课堂练习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水平,课堂上可以进行一些小练习,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准备一些小测试题目,让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可以用老师的评分来作为学生上课的表现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水“制碱”》
教学目标1、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
学反应原理;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3、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氨碱法制碱纯碱的性质
教学难点氨碱法制碱的原理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自学、归纳
教学准备试管、胶头滴管、药匙;碳酸钠、稀盐酸、石灰水、氯化钡溶液,酚酞试液、蒸馏水,稀硫酸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提问:
1、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教师给予提示)
2、过滤中的一贴二低三靠是什么意思?
3、海水晒盐是()变化?
三.导入
我们同学家里常用到的纯碱是怎么得到的?
学生看书P70-71,找出:
1、氨碱法制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2、纯碱的用途。
讨论P70下的两个问题。
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出答案。
阅读P71,考虑,
侯氏制碱法在当时有什么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人们为什么用氨碱法制纯碱?
阅读P71下两段,说出纯碱有哪些用途?
教师实验,3-2,(让学生到讲台上演示)
学生填写课本中的空白部分。
写出有碳酸钠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你能写几个?
(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方程式)
练习:
阅读下列短文: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
基本原理是:在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一种盐,然后在
此盐溶液中加入细的食盐粉末,由于碳酸氢钠在该状态下溶解度很
小,呈晶体析出。
同时由于大部分酸式碳酸盐不稳定,加热后容易
转变为正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可
制得纯碱。
根据以上叙述,简要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述方法进行时,所用的起始原料是哪些物质?写出它们的
化学式。
(2)最终产品是哪些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3)该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四:①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品可作
为起始原料使用;②副产品是一种可利用的氮肥;③反应不需要加
热,可以节约能源;④副产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你认为其中正确
的是______。
分析:此题中主要给出三个信息:(1)第二个反应产物是碳酸氢钠;
(2)在此状态下碳酸氢钠溶解度很小,可以以晶体形式析出;(3)碳
酸氢钠对热不稳定,易分解。
该题的解题难点:一是二氧化碳既是
原料又是产品;二是根据第二个反应产物是碳酸氢钠,推断第一个
反应的产物是碳酸氢铵;三是碳酸氢钠与食盐可以发生复分解反
应。
如何利用信息处理问题?难点①答题时只要前后联想则不易造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成失误;难点②利用已有知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其实质是互换成
分,依信息则可推出反应物之一是碳酸氢铵;难点③学生一般认为
钠盐易溶于水,难将碳酸氢钠可以晶体析出联系在一起。
因此需要
学生对已有知识“溶解度的大小”有深刻的理解,然后用模仿即可
完成此题,有点“照葫芦画瓢”的意思。
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氨碱法制碱的原理,纯碱的性质,
课后练习:
课后五个习题
板书:
第三节海水制碱
一、氨碱法制纯碱原理
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2NaHCO3=(加热)Na2CO3+CO2↑+H2O
二、纯碱的性质
1、溶解放热性
2、碱性
3、与酸反应
4、与碱反应
5、与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