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滋病颠覆你的常识

合集下载

艾滋病常识

艾滋病常识

艾滋病常识艾滋病常识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感染疾病。

它主要通过血液、性行为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艾滋病并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例如握手、拥抱、使用公共厕所或共用餐具等方式传染。

1.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血液的直接接触,例如共用注射器、捐血、输血、手术时的血液交叉感染等。

- 性行为传播:艾滋病也可以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传播,包括性交、口交和肛交。

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降低传播风险。

- 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妊娠、分娩和母乳喂养传给婴儿。

然而,现代医疗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2. 艾滋病的防护措施- 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是最有效的性行为防护措施之一。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减少性伴侣的数量可以帮助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 避免共用注射器:使用绝对干净的针具和注射器来避免血液传播的风险。

绝不共用针具,特别是在毒品使用中。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感染,尽早接受治疗。

- 母婴传播预防:孕妇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接受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此外,婴儿出生后可以选择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

3. 艾滋病的症状和治疗- 症状:初期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大多数人可能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或者只表现为类似流感的症状。

然而,在感染后几年或十几年后,病毒会持续攻击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系统受损,进而引发全身感染,例如肺炎、结核、淋巴瘤等。

- 治疗: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

然而,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延长生存期。

ART通常是由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组成的联合治疗方案。

4. 艾滋病的偏见和歧视- 艾滋病患者常常面临偏见和歧视,这是由于艾滋病仍然在社会上被看作是可耻的、与高危行为和道德败坏相关联的疾病。

应该改变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减少歧视和偏见。

- 通过加强教育,提升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艾滋病的真相,减少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艾滋病防治知识100题

艾滋病防治知识100题

艾滋病防治知识100题1. 什么是艾滋病?2.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3. 艾滋病的症状?4. 艾滋病的治疗方式?5. 如何预防艾滋病的传播?6. 性病和艾滋病的关系?7. 口腔性行为会不会是一种传播途径?8. 垂直传播机会有多大?9. 艾滋病传播的主要人群?10. 怎样可以快速检测艾滋病?11. 艾滋病可以传播到动物身上吗?12. 身体接触会不会传播病毒?13. 艾滋病会遗传吗?14. 怎样摧毁艾滋病活体?15. 性生活中检测艾滋病的风险?16. 怎样产生免疫力来预防患艾滋病?17. 艾滋病对身体系统的影响?18. 艾滋病患者的生活方式需要注意哪些事项?19. 怎样评估自己的艾滋病风险?20. 艾滋病的症状会在感染后立即出现吗?21. 怎样判断性伙伴是否感染了艾滋病?22. 怎样处理射精之后遗留的体液?23. 怎样使用安全套?24. 吃饭或者饮用水会不会感染艾滋病?25. 教育和普及对于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26. 怎样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艾滋病?27. 怎样保持安全的注射方式?28. 艾滋病和滥用药物的关系?29. 怎样安全地为有艾滋病病毒的人服务?30. 怎样安全决定与他人同居?31. 怎样在家庭和社区中维持联系?32. 艾滋病传播的影响程度?33.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需要多少时间才会出现症状?34. 怎样对于传播艾滋病进行有效地干预?35. 怎样保护自己,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36. 怎样与孕妇同住?37. 艾滋病病毒有没有办法被摆脱掉?38. 什么是母婴传播?39. 怎样保护新生儿?40. 艾滋病的死亡率有多高?41. 怎么预测艾滋病的流行趋势?42. 从什么角度来发展舒适、高效且安全的HIV预防工作?43. 艾滋病流行的区域有哪些?44. 异常性生活活动可以让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吗?45. 手指上有伤口,穿透安全套套膜会不会感染艾滋病?46. 怎样对于患者进行艾滋病监测?47. 艾滋病的症状有哪些?48. 怎样进行基因编辑技术治疗艾滋病?49. 怎样快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抗艾滋病方向的国际合作?50. 怎样做好艾滋病患者的防控工作?51. 怎样监测感染者和传染者?52. 怎样对于艾滋病进行推广性宣传教育?53. 艾滋病会改变人的性功能吗?54. 怎样协同国际合作来防治艾滋病?55. 怎样进行有效的抗艾突破策略?56. 怎样加强医生对于Clinical Trials的了解研究?57. 怎样优化艾滋病防控配套政策?58. 怎样评价当前艾滋病防治形势?59. 怎样推广艾滋病教育宣传力度?60. 怎样做好医疗机构的艾滋病防治工作?61. 怎样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心理支持?62. 怎样引导青少年远离艾滋病?63. 怎样开展艾滋病疫苗研究?64. 艾滋病和乙肝病毒的区别?65. 怎样降低办公室感染的风险?66. 怎样进行社区艾滋病的信息管理?67. 怎样在艾滋病防治中保障基本人权?68. 怎样强化连结机构卫生资源?69. 艾滋病患者的权益保护措施?70. 艾滋病应该如何护理病人?71. 艾滋病人员的生育与避孕问题?72. 怎样开始可能以患者为中心的干预方式?73. 怎样保障传染病控制的安全管理?74. 怎样认真对待不去重的吸毒行为?75. 怎样保障高危人群艾滋病预防药物供应?76. 怎样保障医疗机构的艾滋病药物提供量?77. 怎样建立国家道德基金会?78. 怎样采用多种策略在普通人口中推广高效的防治措施?79. 怎样提高艾滋病新药的研究开发效率?80. 怎样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国家纲领?81. 怎样在医疗行业中提高艾滋病诊断和治疗技能?82. 艾滋病患者的法律问题?83. 怎样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防治活动?84. 怎样提高艾滋病的护理水平?85. 艾滋病疫苗研究的挑战性问题?86. 怎样推进艾滋病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87. 艾滋病防治中的短期困难与长期合作?88. 怎样降低艾滋病病死率?89. 怎样加强青少年的艾滋病预防教育?90. 怎样对于流动性人口进行压力板检测?91. 怎样协调多部门合作开展压力板监测?92. 怎样进行压力板检测测序分析?93. 艾滋病对于社会温度和公众认知的影响?94. 怎样进行压力板生物定位技术?95. 怎样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工会和公益组织合作?96. 怎样开展艾滋病防治的行动计划?97. 怎样加强艾滋病防治思想政策教育?98. 在哪些领域进行压力板检测应用?99. 艾滋病防治与国际合作的关系?100. 怎样建立艾滋病宣传教育项目?。

预防艾滋病科普知识内容

预防艾滋病科普知识内容

预防艾滋病科普知识内容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且终身的免疫系统疾病。

艾滋病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和共用注射器等途径进行传播。

预防艾滋病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艾滋病预防的科普知识。

1. 宣传教育:- 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预防的认识水平。

- 将艾滋病预防知识融入学校教育、社区宣传和家庭教育中,提高大众的防范意识。

2. 安全性行为:- 使用安全套: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使用安全套是性行为中最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 忠实伴侣:与唯一的、已经检测出无HIV感染的伴侣保持忠诚关系,减少感染的风险。

3. 禁毒禁针:- 不要使用毒品:共用注射器和其他注射工具可能被感染者使用过,携带HIV病毒。

因此,拒绝使用毒品,避免通过共用注射器传播艾滋病毒。

- 正确使用药物:如果需要使用注射药物,确保使用清洁、消毒的注射器,并遵循正确的注射方法。

4. 安全输血:- 使用安全血液制品:确保输血或输液时使用经过筛查的安全血液制品,减少感染的风险。

5. 母婴传播防控:- 孕期咨询妇产科医生:如计划怀孕或已经怀孕,妇女应咨询妇产科医生,接受艾滋病的筛查和相应的防治措施。

- 避免母婴传播:对于已经感染HIV的孕妇,通过接受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正确喂养婴儿以及遵循相关防艾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6. 共享艾滋病治疗信息:- 提供对病情保密:艾滋病携带者需保持对个人病情的保密,有权决定是否共享艾滋病治疗信息。

- 接受治疗:艾滋病患者应积极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及时控制病情,减少传播的风险。

7. 消除歧视与偏见:- 促进包容与尊重:消除对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歧视和偏见,建立友善的社会环境,鼓励患者寻求支持和接受正规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预防艾滋病的一些科普知识。

防艾滋病的十个小常识

防艾滋病的十个小常识

《防艾滋病的十个小常识》艾滋病,这一曾经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如今依然在全球范围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构成着严峻的威胁。

然而,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知识和防护措施,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以下是关于防艾滋病的十个小常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常识一: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性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不安全的性行为,如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等;血液传播则主要通过共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等途径;母婴传播是指感染艾滋病的母亲在妊娠、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了解这些传播途径对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常识二: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艾滋病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在性行为中,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能够有效地阻隔病毒的传播。

无论是与固定性伴侣还是临时性伴侣,都应始终坚持使用安全套,并且要确保使用方法正确。

安全套不仅能预防艾滋病,还能起到避孕和防止其他性传播疾病的作用。

常识三:避免共用注射器和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是血液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避免感染艾滋病,我们应坚决杜绝共用注射器吸毒,同时也要避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和美容器具等。

在需要输血或接受血液制品时,一定要确保血液来源安全可靠,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常识四:保持单一性伴侣,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拥有单一、稳定的性伴侣,并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避免滥交、婚外性行为等不道德和不安全的性行为方式,能够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要加强性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常识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艾滋病也具有重要意义。

要经常洗澡,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等个人用品;在进行性行为前,要确保性器官的清洁。

要坚决抵制不洁性行为,不与不明身份的人发生性行为,避免陷入危险的性环境。

艾滋病的预防知识讲解详解

艾滋病的预防知识讲解详解

艾滋病的预防知识讲解朱玉萍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

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却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艾滋病常识,注意以下事项,就可以把传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反对性乱,不要有婚前和婚外性行为;遵守婚前健康检查的规定;婚前一定要知道对象是否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遵守政府法令,不搞卖淫嫖娼;2、不到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的理发店和美容店去理发或美容;浴室的修脚刀一定要消毒,刮脸刀、电动剃须刀必须每个人自备专用,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必须每个人一把。

3、不用未消毒的器械穿耳眼、纹眉、纹身;4、怀疑自己或对方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时坚持使用避孕套;5、不以任何方式吸毒;有毒瘾者暂未戒除前切勿与他人共用注射器;6、医疗时使用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及检查、治疗器械;不到消毒得不到保证的诊所、医院去打针、拔牙、针炙或手术;儿童打预防针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在救护流血伤员时,要设法防止血液直接沾到自己的皮肤或粘膜上;7、不要擅自从国外带入血液制品,不要使用未经检验的进口血液制品;有必要输血时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验合格的血;8、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不要怀孕。

目前,世界各国确实把预防艾滋病做为控制其发展的关键。

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与措施,总方针是:健全机构,发展监测计划,阻断艾滋病的传播。

近年来,在地处西太平洋区域内的国家中,如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三个国家,因预防工作进行得彻底顺利,使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减少,而泰国、印度、印尼等国,由于预防措施不力,国民素质较差,使得艾滋病在上述地区国家日趋猖獗,感染人数猛增,故而,防疫机构近年来推行称为“干预”的预防措施,包括:(1)成立机构,制订计划。

如在西太平洋地区所在国家设立本国的艾滋病委员会,目的是检查艾滋病规划的工作情况。

同时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密切联系。

(2)对计划的检查和评估。

系统的检查和评估过程是实施国家计划很重要的一部分,1993 年我国和其它半数国家已完成了上述工作。

艾滋病预防冷知识

艾滋病预防冷知识

艾滋病预防冷知识
1.艾滋病并不会通过空气、水、食物、日常接触等途径传播,只有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母乳等体液接触才会感染。

2. 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有效方法。

3. 艾滋病病毒只有在体内,才会在血液和其他体液中发现。

但是,病毒可以存在于一些物品上,如注射器、刀片等。

4. 避免共用注射器、刀片等毒品用具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5. 通过血液传播的艾滋病可以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感染,但是这种情况已经很少见了,因为血液筛查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常规程序。

6. 怀孕和哺乳期间,母婴传播是一种常见的艾滋病传播方式。

母亲可以通过接受抗病毒治疗和遵循安全饮食和生活方式来预防传播。

7. 每个人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无论年龄、性别、种族和性取向如何。

因此,保持健康的性生活、避免共用注射器、刀片等毒品用具,以及使用安全套等措施,对于预防艾滋病感染非常重要。

8. 艾滋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但是通过抗病毒治疗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及早发现和治疗,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 1 -。

艾滋病防治知识100题

艾滋病防治知识100题

艾滋病防治知识100题1. 艾滋病是由什么病毒引起的?答案: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

2. HIV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答案:HIV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3. 性行为中如何预防艾滋病传播?答案: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与多个性伴侣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等。

4. 血液传播的途径有哪些?答案:共用注射器、输血、器官移植、血液制品等。

5. 孕妇如何预防艾滋病传给胎儿?答案:孕妇在怀孕期间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并避免母婴传播途径,如避免哺乳。

6. 艾滋病有哪些早期症状?答案: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发热、疲劳、淋巴结肿大、头痛、恶心等。

7. 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唾液传播吗?答案:一般情况下,艾滋病病毒在唾液中的浓度较低,传播风险较低。

8. 艾滋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吗?答案:艾滋病不会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握手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9. 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是什么?答案:艾滋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10. ART治疗的目的是什么?答案:ART治疗的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11. ART治疗是否能够治愈艾滋病?答案:目前尚无治愈艾滋病的方法,但ART治疗可以控制病情,使患者的免疫系统保持较好状态。

12. 怀疑自己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应该怎么办?答案:应该尽快进行艾滋病检测,可以到医院或相关机构进行检测。

13. 艾滋病检测的方法有哪些?答案:艾滋病检测的方法包括抗体检测、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等。

14. 艾滋病检测结果需要多久才能知道?答案:一般情况下,艾滋病检测结果需要等待数天至数周不等。

15. 艾滋病患者应该如何保持健康?答案:艾滋病患者应该按时服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疲劳等。

16. 艾滋病患者可以与正常人一起生活吗?答案:艾滋病患者可以与正常人一起生活,但需要注意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避免传染给他人。

怎样预防艾滋病的常识

怎样预防艾滋病的常识

怎样预防艾滋病的常识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传播。

艾滋病的传播是可以预防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艾滋病的常识。

1.正确使用安全套性传播是艾滋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之一。

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性行为中,确保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出现破损或滑脱的情况,以减少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风险。

2.避免共用注射器血液传播是艾滋病的另一个主要传播途径。

避免共用注射器是预防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在打针、输血或吸毒等情况下,要确保使用消毒过的注射器,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减少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风险。

3.安全采血和消毒操作对于医护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来说,正确的采血和消毒操作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在采集血液样本或进行手术等操作时,要遵循正确的操作规范,确保使用消毒酒精或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减少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风险。

4.避免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另一个重要传播途径。

孕妇感染艾滋病病毒时,通过妊娠、分娩和母乳喂养等方式可以将病毒传给婴儿。

为了预防母婴传播,孕妇应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若感染病毒需要接受相应的治疗,同时在分娩和母乳喂养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5.艾滋病病毒检测与咨询艾滋病病毒检测与咨询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环节。

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感染,及时进行治疗。

同时,接受相关咨询可以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信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感染的风险。

6.教育宣传和社会支持教育宣传和社会支持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预防意识。

社会支持可以帮助感染者融入社会,减少歧视和排斥,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病毒传播。

7.避免不洁行为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液体接触而传播。

避免不洁行为,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等个人用品,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和体液,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艾滋病颠覆你的常识
艾滋病最早在临床上被发现是在1981年,其病原体1983年被确定。

至今三十多年过去,科学家们仍在寻找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办法。

尽管取得不少进展,但一位权威科学家担心艾滋病研究可能已误入歧途。

在艾滋病最早的爆发中,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杰伊?列维和三四名同事,在许多压力之下从病人血液里分离出HIV。

他们是最早发表论文报告发现艾滋病病原体的三个研究小组之一。

自那之后,列维一直专注于艾滋病研究。

在这种疾病被发现十年时,列维说人类对它的认识只是“二年级水平”;在三十年的时候,他认为人们也才到“五年级水平”。

现在,列维担心人们一些考虑问题的方向是跑偏的。

“我的担心是,对于艾滋病和HIV的研究方向和某些观点是误入歧途的,研究者必须停下来,然后根据科学所指引的方向前进。


人体的防线
一年半之前,在一次由《柳叶刀》杂志和《细胞》杂志主办的学术会议上,列维首次表达了他的一些担心。

会后,
《分子医学动态》的主编找到列维,约请他把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发表出来。

于是,列维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2015
年4月份的《分子医学动态》上。

其中,列维一共整理出六条研究者对艾滋病和HIV的错误观念,并认为研究者对某些思路的忽视会“威胁到HIV感染的长期解决方案”。

几十年过去了,列维仍然清晰地记得当年艾滋病刚刚被发现时,每一个来到实验室的患者都对生存充满绝望。

艾滋病就像是死刑判决。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者们发现,某些艾滋病患者是可以控制好HIV感染的,他们并不需要治疗。

具体来说,HIV-1型感染者中有5%到8%的人能至少控制病毒10年,有些人能够长达35年。

还有一些人多次暴露于HIV 却能够免于感染。

HIV感染就意味着死亡吗?这是列维指出的第一个错误观念。

“许多被感染的人都不需要治疗就能过正常生活。

对这种看起来减弱了的病毒感染进行研究,会让我们学到很多。

”列维的这一发现其实并不是近几年才有。

早在1996年,就有研究者发表文章指出了这一现象,并将原因指向人体的先天性免疫响应。

当时,研究者提出疑问:这是否意味着“大自然已经替我们完成了实验”?
2001年,列维再次提出这一观点。

在HIV入侵人体几分钟内,先天性免疫响应会发挥作用,试图阻断病原体。

如果
这一行动没有成功,获得性免疫会在接下来的几天到几周中与HIV斗争。

在防御过程中,先天性免疫细胞会制造细胞因子来直接控制病毒,以及影响获得性免疫响应的程度。

因此,先天性免疫响应是人体对付外界入侵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在对抗艾滋病的研究中,它的重要性应与获得性免疫等同――这是列维强调的第二点。

列维指出,如果能用疫苗提升早期的先天性免疫响应,这对于对抗HIV将会很重要。

不过,即便已有了三十多年的研究经验,人类仍然并不完全清楚免疫系统是如何对HIV入侵做出响应的。

这是一个涉及多种细胞和多个机制的复杂过程。

有一类叫CD8+的T
淋巴细胞,很长时间以来受到科学家关注,因为它被认为能够杀死被HIV感染了的细胞。

而列维强调,CD8+细胞并不见得杀死被感染细胞,而是可通过某些细胞因子(CAF)抑制病毒,让病毒无法繁殖,细胞也不必死亡。

在临床上,属于此种情况的病人会保持一种相对健康的状态。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机制能够应对所有亚型HIV,列维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研究艾滋病疫苗很重要。

寻找治愈方法
在对艾滋病的治疗中,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

根据201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ART能够快速大幅度提高
成人病患寿命。

2004年到2011年间,这一疗法让非洲南部
某地区患者寿命提高了11.3年。

实际操作中,一个人一旦被确诊感染HIV就很可能被医生开出ART处方。

但列维认为,这种做法并不正确。

他称“不管病毒复制的情况而一刀切地采用疗法,这是否会免除伤害,是并不清楚的。


长期的ART治疗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包括肝和肾的紊乱。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一些人虽然被HIV感染,但病毒在体内是被抑制的。

列维说,问题的关键在于,究竟是这种低水平的病毒复制对身体所带来的伤害大,还是疗法的副作用对身体的伤害大。

他并不建议对所有感染者都使用ART疗法。

这是列维提出的第四点。

“让人终生接受ART疗法,就像是无穷尽地让
人做化疗。


列维也建议他的同行们慎将ART当作预防艾滋病的手段来运用。

这似乎是一种趋势:ART近些年开始被越来越多地用在HIV阴性的人身上,以达到预防目的。

然而,列维认为这只是在追求短期效益,他担心具耐药性的病毒可能会由此产生。

据了解,在艾滋病预防上,自1980年代初,研究者就
在寻找疫苗。

三十多年过去了,进展并不顺利。

在众多一期、二期、
三期实验中,只有一个达到有限的保护,有效率也仅仅31%。

现在,众多研究项目将注意力放在寻找更好的抗体来消除病毒上。

有少数研究曾着眼于先天性免疫响应,但并不成功,这个方向也随之变得不被重视。

列维认为,实际上,先天性免疫方向与获得性免疫方向同等重要。

“一些人多次经生殖液乃至血液途径暴露于HIV
却并未被感染。

是什么因素给了他们保护?”列维问道,“再者,一种灭活疫苗在预防猫的慢病毒感染上起到作用,这种疫苗显示出用于预防马传染性贫血的前景。

这条路线是否对HIV有用?”
据悉,马传染性贫血是发生在马匹中的一种病,其与艾滋病有诸多相似之处。

在寻找艾滋病治愈方法道路上,研究者们采取了各种不同路径。

但列维指出,其中“一个流行的策略并不是建立在坚实的实验基础上的”。

这个策略,是研究者们设法通过激活休眠的HIV病毒来杀灭它们。

艾滋病治疗中的一个巨大挑战,就在于大量的HIV可以在免疫细胞中呈休眠状态,它们分布在病人全身,免疫系统无法识别,而治疗一旦停止它们就会全面反攻。

一些研究者认为,如果能够激活这些休眠的病毒,让它们复制HIV,免疫系统就可以识别出它们。

同时,它们一旦制造出新的HIV,被感染的细胞就会死亡,其他医学干预则可杀死病毒。

不过,列维认为这种策略缺乏科学基础。

“对HIV的初步研究显示,病毒的复制并不一定会带来细胞的死亡。


对于一种能够将自身嵌入细胞基因中去的病毒,如何能够杀灭它们,这个挑战需研究者更多理解。

这是列维强调的最后一点。

他认为,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的方向仍然是提升免疫系统的响应,现在已有研究者在用基因编辑的方法来模仿“柏林病人”的状况。

2008年,一位名叫蒂莫西?布朗的HIV感染者被报告,在经过两次干细胞移植后艾滋病被“治愈”了。

他被医学界称为“柏林病人”。

移植手术中的捐赠者,是一个对HIV免疫的人。

“(基因编辑)这种策略可能会带来对HIV的长效控制,就像在健康的长期生还者身上看到的那样。

”列维说,“在这种情况下,病毒的复制和潜在的有害影响可被避免。

根本上来说,被感染的人是‘功能性治愈’。


识别“抗病毒因子”对中国很重要
“我所说的这几点,包括识别‘抗病毒因子’,对于中国来说很重要。

”列维告诉记者,他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艾滋病顾问。

“很担心人们的主要前进方向,没有在以免疫为基础的疗法上。

”列维说这是他整篇文章所重点强调的,“显然,如果制药公司能够观察长期幸存者,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来研发
免疫学的疗法,那会非常好,我觉得那会比现在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毒性低很多。


“因为免疫系统是复杂的,大多数公司不愿意投身这个领域,而更愿意仅仅研发新的抗病毒药物。

”他继续说,“制药公司需要认识到的是,如果他们去理解免疫系统,那么他们的方向就不单是针对HIV感染的,还会包括其他病毒感染以及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列维自己的实验室,目前正在试图找到CD8+细胞所释放出的“抗病毒因子”(CAF)。

这些蛋白的量非常小,是皮克(10的负12次方克)量级的,如果没有几公升的材料,连质谱测量也无法找到它们。

“以实验室所培养的免疫细胞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但我们仍然在取得进展,希望能够识别出这种蛋白。


(文据南方周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