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与《理想国》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政治著作。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柏拉图对理想国的构想和对政治的思考。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他对理想国的构想,他认为理想国应当是一个由哲学家统治的国家,哲学家具有智慧和正义的品质,能够为国家带来最好的统治。

他还提出了关于教育、家庭、财产等方面的理想国构想,力图通过这些制度来实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通过阅读《理想国》,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柏拉图对理想国的追求和对人类社会的理想化愿景。

他试图通过哲学的智慧和理性来建立一个理想的政治秩序,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公正。

这让我对政治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让我更加关注现实社会中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总的来说,阅读《理想国》让我对政治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理想国的构想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这部书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政治和社会的思考之作,它让我对人类社
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的社会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希望。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优秀4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优秀4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优秀4篇)柏拉图《理想国》内容梗概篇一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

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

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

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

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

柏拉图《理想国》内容梗概篇二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

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或者让政治家去学习哲学。

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

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

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

他认为哲学家是最高尚、最有学识的人,而这种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就是最好的政体。

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才是最理想的国家。

这个国家就是存在于天上的模范国家。

在他看来,哲学家的本质是具有知识,具有智慧、正义、善的美德,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国家最高理念的认识,即对“善”的把握,而其他人也只能把握“意见”而已。

治国作为一门知识,也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它,进而有资格执政,也就是说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于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

这样,所谓哲学家执政,就被柏拉图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和绝对最高权力的结合。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大全(8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大全(8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大全(8篇)【篇一:《理想国》读后感】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宝。

这个学期,我用心的读完了电子杂志版的《理想国》,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

看这本书,会被苏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诡辩不仅教对手难以招架,也让读书的人难以跟上他飞快、机智的思维。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辩论一步步将自己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完整表达出来,同时通过对城邦的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争论,设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并在辩论中不断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的蓝图,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理想国》传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实质应该是封建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国家。

这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

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为三等:掌握哲学思想的贵族统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阶层,还有奴隶身份的广大平民。

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哲学家必须是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同时也是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城邦的正义。

而代表勇敢的武士应努力维护城邦的安全,并维护统治者的任何决定。

同时,他认为掌权者和被统治者间应保持和-谐、团结的关系,被统治者要服从统治者的所有政策,这样,才做到了节制和正义。

柏拉图描绘的这一理想蓝图,满怀着憧憬,被后来的空想主义者所向往。

而读到这部分,我却觉得很多说法都似曾相识,早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就有用系统的礼制来约束臣民的做法,分封制要求奴隶服从统治,诸侯享有封地上一切努力的劳动所有,但有义务向君主定期朝贡、纳税,君王号召时要集合军队保护君主。

而在中国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也与柏拉图的许多主张有着相似之处。

君主对全国的思想专制、用道德和礼仪约束人民行为、武力全部收归中央掌权者所有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和思考,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的需要,这一系列的教育灌输、道德约束、假借神意,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封建统治,愚弄人民。

理想国读书笔记3000字3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3000字3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3000字3篇在柏拉图的所有著作中,《理想国》是最成系统的一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理想国3000字,共3篇,希望大家喜欢。

理想国读书笔记3000字1柏拉图(公元前420xx年-前347年)是古希腊哲学家,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三个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理想国》是柏拉图一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

这是一部典型的大综合著作,其中将哲学、政治、伦理、教育、心理、社会、家庭、宗教、艺术等等诸多问题结合在一起,错综复杂。

朱光潜曾说:“《理想国》是西方思想的源泉,也是我向青年推荐的惟一的西方哲学著作。

”我认真拜读了这本不朽之作,正如利奥?施特劳斯所说:“我阅读柏拉图时必定怀有一颗虔诚、恭敬之心。

”《理想国》通过苏格拉底与对手们的谈话,反复诘难来推理寻求正义的定义。

在第一卷,柏拉图用苏格拉底知识助产术的问答法推翻了几种关于正义的定义:1.正义就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2.正义就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3.正义是强者的利益;4.不正义比正义有利。

这四种说法看似接近生活很合理,但是柏拉图一一剖析,找出了其中的缺陷,对于我们人生道路的选择有深刻的启示。

针对第一种观点,他用不能将武器还给一位疯子朋友的例子反驳有债照还的正义说法,我们不能简单的按照常理来办事,应该考虑事情的结果是否会是不正义的,这种说法忽略了正义的真实本质,所以我们应在生活中多学习柏拉图的思想方式,考虑问题不光从本身的立场出发,不能简单照办,还要考虑我们的对象和事情的后果。

针对第三种观点,柏拉图指出掌权的统治者有时也会犯错,制定出对自己不利而对被统治者有利的法规要被统治者执行,正义就变成了“弱者的利益”了。

在此,柏拉图提出“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

”「1」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为人民谋福利而不仅仅是考虑自己的利益。

关于《理想国》读书笔记7篇

关于《理想国》读书笔记7篇

关于《理想国》读书笔记7篇为了国家的发展,每个人就应加强本行业得技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理想国》读书笔记7篇,欢迎借鉴参考。

理想国读书笔记(一):其实《理想国》是政治学的著作,这我在第一篇的读书笔记中已经说了,所以他要解决的也是关于国家的建设的问题,我们明白的是,在人与人之间构成社会的时候起,国家的建设就已经引起了人的关注,个性是在以后的人们的论述中有很明显的体现,(在这个读书笔记结束后我将写关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的读书笔记)所以关于国家的建设我们务必深刻的理解之后你才明白为什么那些写于书纸上的言论是那样的重要,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群体了,他们已经扩大了,而治理的艰难也就体现了出来,这个时候,什么样的国家结构是合理的,什么样的国家的形式是合乎人的理性同时也合乎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就需要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厘定了,在柏拉图的理解中我认为由于他自我的贵族的身份和他处于当时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领袖伯里克利去世而民主政治没有很好的发展的时候,外受到斯巴达人的统治,内部也不怎样协调的背景下,他思考的是如何从一个完善的角度来更加有利于制度的建构,同时能够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时候保障城邦的正义,所以政体的选取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入了这样的思考,是时代的情势所要求的,当然其中有柏拉图自我的哲学家的思考在里边。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讨论的政体有五中,即王政政体,民主政体,暴君政体,寡头政体、僭主政体。

柏拉图也分别给出了五种政体不一样的内在的性质和本身存在的区别,我们或许明白,在这五种政体中在这天我们实行的主要的政体就是民主政体,诚然,在柏拉图的理解中他认为最好的就应是一种哲学王统治的王政,那样的话,因为哲学王自我的素质优异于常人,所以在城邦的建设中就能够到达最好,而最坏的或许暴君的统治了,因为那是一种毫无秩序可言的政体,而在那样的社会中一切的东西的发生和其他的什么都来自于君主的意志,那么就毫无一个预期可言,在那样的时代中,国家的统治是十分的不稳定的,那么在哲学王其次的就是民主政体,就是我们在这天广泛实行的这种,当然我们要清楚的是在我们这天的民主政体的形式中和柏拉图的理解是有区别的,但是它们在理念上和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尽管他可能不怎样好,但是就如同我的一位宪法学的老师在讲宪法的时候说的那样,此刻的制度(当然很大的程度上是指法律方面的)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最起码的一点我们明白他不是最坏的。

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10篇)

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10篇)

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10篇)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1读《理想国》,我认为最重要的,乃是不自满于眼下所有,唯有不断地融入新的环境与集体,才能启发思考从而了解自我、社会、国家政治、世界历史的变迁,体察到宇宙永恒的真理。

最终有所获益。

《理想国》以复杂逻辑架构起来的精致的语言论证背后,乃是透视了古希腊雅典城邦盛极而衰的政治乱象和在如此背景下体现的自由人的各种病态面貌。

通过归纳对比奴隶制社会现存的六种政制以及联系互生的状态,对应六种人格,如画家一般将这些表现勾勒出来,暴露其弊端。

“王者政治”,才是当时奴隶制社会的理想体制,才是正义的政治,统治者才是正义的统治者。

理想国的理想统治者当是哲学家无疑。

学习哲学,随时随地扩展眼界,灵魂始终被善的光芒照耀,以见识丰富认知才能更接近正确,对当下我们完善自身修养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穴喻最让人印象深刻:一群人坐在洞穴中,背面连通光源,因为背对光源,头颈无法转动,因为有限的活动空间导致他们必然会把人走过的影像当成真实,沾沾自喜于摸透了影像运动的规律。

假如此时有人帮助一个人解脱了枷锁,此人身体能够自由转动而看到真实的光源时,他的眼睛因习惯黑暗而感觉痛苦,假如有人铁了心要将其拉出深渊,进一步认识外面的世界时,他仍需要一段时间改变自己既已形成的思维习惯,从近观事物的影像直到能够直接看到地球的最直接的光源,才有了对世界的基础认知,而那些安于洞穴环境的人则因为不愿挣脱束缚的“虚假自由”而陷入无知的深渊。

人寻求智慧的过程正是背过影像直接运用理性了解实体背后的实在的过程。

摆脱原有的有限视野,直达无限的旅程,建立理性,就是哲学的发展目标。

辩证法就是通过分析矛盾直达本质的过程。

以见识丰富认知,丰富哲学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进而改变社会的风貌。

以为古希腊有限的经济基础以及风俗习惯使得《理想国》趋近正确却依然残留有唯心主义的问题,不能更加正确科学的看待世界观,但通过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开拓眼界,通过思考深化认知,就可以更加了解实在,趋向正确,这应当是本书最能够给我们启发的部分。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6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6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6篇《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

以下是橙子整理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参考!《理想国》读书笔记1 《理想国》是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的代表作,它孕于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

记得导师曾今说过《理想国》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本如其书名的政治着作,更是一部教育着作,拜读之后,倍感如此。

其中本书阐述的对护卫者的培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联想到当今现实,谨对此发表一点鄙薄之见。

在《理想国》构建的城邦里,作为守护这座城邦的人——守护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这样一个重要的群体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最多的知识和训练”来培养他们。

培养这样的一个人需要怎样的教育呢?在此,我想用个别说明一般。

在本书中,要对护卫者进行教育。

首先,要选择有天性基础的人,天性即天赋,有护卫者的质地,要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

之后,才进行对后天的培养。

从教育的内容上看:第一,有选择性,要选择善的、真的、积极的故事,排除恶的、假的内容;第二,有序性,先进行教音乐后教体操,教音乐以使其心灵达到对美的爱,教体操已达到身体健康、锻炼他心灵的激情部分。

从教育方法上看,运用讲故事的方法,鼓励孩子们要模仿就模仿与他们专业有关的人物,模仿那些勇敢、节制、虔诚、自由的人物,不要模仿坏人和鄙夫。

当然,前提是故事的内容需要经过精心选择的。

此外,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监督,进行考察。

教育过程中,书中尤其强调早期教育,在此期间要重视教育内容的选择。

“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铸造成什么形式,就能铸造成什么形式”。

好的故事铸造他们的心灵,要排除丑恶的假的故事,因为它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改变。

有些好的故事从小就应该讲给他们听。

柏拉图提出“儿童阶段,文艺教育最关紧要,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们的心灵深处”。

反观我们现在,值得肯定的是部分年轻父母会用优美的音乐或动听的自然之声进行胎教以及父母为儿女的殷殷之心。

理想国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理想国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理想国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一:《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部著名著作,探讨了关于正义、道德、政治、哲学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柏拉图提出了一个理想的国家概念,认为理想的国家应该是一个没有痛苦和冲突的地方,是一个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的地方。

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1. 理想的国家应该是一个没有痛苦和冲突的地方。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痛苦解释为人类内在的矛盾,而将冲突解释为这些矛盾的表现。

他认为,只有通过消除这些内在的矛盾,才能实现理想的国家。

2. 理想的国家应该由哲学家统治。

柏拉图认为,哲学家是最优秀的统治者,因为他们不仅具有卓越的智慧,而且具有高尚的品德。

只有通过哲学家的统治,才能实现理想的国家,因为只有哲学家才能真正理解人类的本质和需要。

3. 理想的国家应该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地方。

柏拉图认为,文化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也是人类幸福的关键。

他认为,只有通过繁荣的文化,才能实现理想的国家。

篇二:理想国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示例如下:1.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品之一,主要探讨了人类的本质、道德、政治等问题。

作者通过讲述理想国的故事和哲学观点,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智慧和真理的世界。

2.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真理,而不是追求权力或财富。

他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由于社会和环境的限制,人们容易受到邪恶的影响。

因此,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需要人们共同努力,追求正义和智慧。

3.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只有通过道德的约束,人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实现真正的幸福和公正。

他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道德准则,如“爱邻如己”、“不欺骗”、“不盗窃”等。

4. 此外,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还探讨了政治的问题。

他认为,政治的本质在于维护正义和公正,使人们得到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与理想国》读书笔记
刚刚过去的一周,多半时间都是在做毕业试验和查阅相关资料。

在剩余时间里,我读了《柏拉图与理想国》这本书。

书中论述的是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之间的关系,书的开篇就讨论正义以及政府的公正,后篇写城邦的文化、法律、教育,通过阅读这本书,给了我太多的启示。

柏拉图(Plato,Πλάτων,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理想国的中心内容是正义,整书都是围绕正义展开。

柏拉图把正义分为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其中城邦正义试论述重点。

《理想国》的内容可归结为四个方面的问题:正义的内涵;城邦正义的实现;城邦正义的维持;城邦正义的衰败。

在柏拉图看来,城邦正义实现的关键在于哲学王的统治,维持城邦正义的两大手段是公共教育和公有制度。

《理想国》共分为十卷。

第一卷和第二卷前半部分是关于正义是什么及正义不正义何者更有利的争论。

第二卷后半部分到第四卷,柏拉图阐述自己的正义观: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

柏拉图认为城邦正义只能在完整的城邦中才能显现。

所以首先必须构建完整的城邦。

在柏拉图笔下,城邦构建经历三个阶段:生产阶段、辅助者阶段、统治者阶段。

相对应于这三个阶段,有三个等级和三种生活,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生活:生产者对应经济生活;辅助者对应军事生活;统治者对应哲学生活。

统治者与辅助者合称为护卫者。

统治者的品质是智慧,辅助者的品质是勇敢,生产者既不智慧又不勇敢。

三个等级的划分以及他们所应当从事的工作都应当由他们的内在品质决定。

相对于城邦的三个部分,人的灵魂中也有三个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

理性的品质是智慧,激情的品质是勇敢,整个灵魂的品质是节制。

当理性在灵魂中处于统治地位,激情和欲望服从理性时,个人的灵魂也就实现了正义。

第五卷到第七卷是论证正义如何实现和维持。

第五卷论述了维持城邦正义的一大手段:公有制度。

公有制度包括妇女儿童公有和财产公有。

维持城邦正义的另一大手段——公共教育。

无论是公有制还是公共教育,只适用于护卫者阶层,不适用于生产者阶层。

第八卷到第九卷论述的是城邦正义的衰败。

虽然哲学王用公共教育和公有制度来维系城邦正义,但由于哲学王的理性的有限性,不可避免的会犯错误,因而理想城邦不可避免的会衰败。

第十卷再次回到第一卷所谈论的正义与不正义何者更有利的问题上来。

柏拉图通过进一步的论证,得出正义比不正义更有利。

最后柏拉图号召人们行使正义。

这样,本书终点的地方就是它起点的地方。

以上便是我对《柏拉图与理想国》这本书的读书心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