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背回填首件总结
桥台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余庆至凯里高速公路YT3合同段桥台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即K29+914长岭大桥0#桥台台背回填施工总结报告)施工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监理单位:贵州省交通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K29+914长岭大桥0#桥台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总结一、工程概况根据规范要求,桥台台背回填在大面积施工以前,应先施工桥台台背回填首件工程。
只有在首件制满足规范及相关要求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大规模的桥台台背回填施工。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本次选择K29+914长岭大桥0#桥台台背回填作为首件工程施工。
该桥台为扩大基础重力式U型桥台,回填深度5.7m。
采用碎石进行分层填筑,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5cm。
二、进度情况K29+914长岭大桥0#桥台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计划从2013年7月10日开始进行基坑及填筑台阶开挖,2013年7月11日整体填筑完成。
经过我部科学组织,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桥台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按计划如期完成施工。
三、施工总结3.1机械及人员配置总结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结合我部实际情况,满足我部桥台台背回填施工要求的人员及机械配置如下:1、主要管理人员及劳动力配置施工管理架构图主要劳动力计配置2、施工机械设备桥台台背回填施工机械设备3.2 施工工艺总结3.2.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基坑开挖→预留台阶→基础清理→原基检测→基础验收→第一层填料→整平→碾压→孔隙率检测→第一层交验→拍摄工程照片→下一层施工。
3.2.2材料选择结合我部实际情况,我部台背选择用碎石进行填筑,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5cm,硫酸盐含量小于0.25%。
3.2.3主要工序(1)、台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后,方可进行台背回填,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分层填筑厚度不大于18cm,测量工程师测出基底顶面处及结构物顶面高程,根据回填料的分层厚度,测算出每处结构物的回填层数,在台背墙上每隔15cm分左中右由下至上水平用红油漆标出层厚和层数,以利控制填筑厚度,每填筑一层需要对应留下施工照片,做好记录。
桥台台背回填首件总结

佛山市顺德区新华工业路跨线桥、乐安跨线桥工程桥台台背回填首件总结编制:审核:汕头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佛山市顺德区新华工业路跨线桥、乐安跨线桥工程项目经理部一、编制依据:1、《佛山市顺德区新华工业路跨线桥、乐安跨线桥工程施工图纸》;2、《佛山市顺德区新华工业路跨线桥、乐安跨线桥工程招标文件》,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本项目《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6、本公司以往类似施工的相关经验。
二、首件工程概况佛山市顺德区新华工业路跨线桥、乐安跨线桥工程位于顺德西南部的均安镇,是规划干线路网横九线中的一段,是对均南路(泰安路)进行改扩建。
设计路线基本沿均南路(泰安路)中线布设,路线起点位于均安镇仓门村附近的百安路,与规划建设中的横九线(南浦至天湖段)相接,跨越凫州河,上跨新华工业路,终点与规划建设中的南沙特大桥桥头引道相接,主线路线全长1.901公里。
三、首件工程的选择桥台台背回填首件工程选择在新华工业路跨线桥左幅11#台进行施工,因为该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原材料运输方便,新华工业路跨线桥左幅11#台台背回填位于桩号K1+417.04处,平均处理高度为H=4.1m,边坡按1:1的坡度回填至搭板底部,顶部处理长度为2.5H=10.25m。
四、主要工程数量表五、首件施工说明我部经过细致的施工准备,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经过审批后的桥台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进行了首件的施工,具体如下:2017年5月26日~2017年6月27日:完成桥台台背分层填筑及各项检测;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全过程现场值班,做好了相关记录,作为总结报告的编制依据。
在经过整理分析后,可作为以后桥台台背回填施工的参考依据,达到了进行首件施工的重要意义。
六、施工准备1、主要人员进场情况2、主要机械进场情况3、技术准备(1)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施工图纸内容,核对图纸数据,准确掌握各项技术参数。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显得愈加重要,而在道路建设中,路基工程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作为一项基础工程,路基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安全、舒适以及可靠性。
在路基工程建设中,填方工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在山区、坡陡地区,回填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其建设质量关系到路基的整体稳定性,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此文档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一次台背回填首件工程的施工。
一、工程概况台背回填首件工程座落于杭州市,距市区18公里。
因周边区域地形和居民区要求,工程建设区域相对比较狭小。
项目总体包括道路回填工程、边坡处理等,工程建设范围则需要经过筛选。
本次工程的施工周期为45天,总工程量超过2000立方米。
二、工程难点本次台背回填首件工程的难点主要有:1.地形复杂:施工区域周边地形高低错综,道路曲折,施工环境狭小、困难。
2.地质条件不稳定:施工区域地基较弱,固结良好,背填的土石方量大,地质条件不稳定,且影响日后施工安全。
3.安全风险大:本项目所在地受到乡道交通影响较大,施工期间存在道路交通风险。
三、工程方案1.技术选型:本项目选用的是机械回填方式,施工主要采用挖掘机和装载机作为主要工具,依据地形高低复杂、道路曲折的特点,增设部分人员,配合协调,建立顺畅施工流程,保证工期的正常进行,同时安排土石方量、材料存在量,以及工作人员的具体任务。
2.安全措施: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必须提前做好施工区域的封闭工作,安排工地保安职员,并制订出实用的安全工作方案,对于各项安全措施必须要有责任人去明确,依据施工场地各种难点,必须做好危险区域的标识和警戒线的设置。
3.质量控制:为了提高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可靠性,开展细致的质量检验工作,确保回填土石垛的高度、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效果良好。
四、施工本次台背回填首件工程始于建设者的勇气和对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的深刻认识。
在施工过程中,克服了工程难度高,步骤复杂的局面。
桥涵台背回填首件工艺总结 文档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目的 (1)1、编制依据 (1)2、首件目的 (1)第二章工程概况 (1)第三章施工准备 (2)1、管理人员准备 (2)2、施工前准备 (2)第四章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 (4)1、工艺流程 (4)2、回填范围清理 (5)3、基坑测量开挖 (5)4、分层填筑 (6)5、检测交验 (7)6、注意事项 (7)第五章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 (8)1、存在问题 (8)2、原因分析 (8)3、整改措施 (8)第六章首件施工总结 (9)1、施工经验总结 (9)2、施工要点总结 (9)3、首件结论 (10)4、附件 (10)桥涵台背回填首件工艺总结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目的1、编制依据1、(湖北省监利至江陵高速公路JJTJ-2合同段)《投标文件》2、(湖北省监利至江陵高速公路第JJTJ-2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第一册土建工程;5、我项目部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施工机械设备能力以及我项目部对施工现场实地调查情况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6、《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合同文件;7、业主下发的《关于对桥梁、涵洞台背回填施工相关要求的通知》。
2、首件目的为了确保我标段内的桥涵台背回填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我部选择K32+484古堤村大桥桥头台背回填作为首件工程(涵洞台背回填参照桥台台背处理),按照经审批的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使人员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和各自分工,确定填料的松铺系数和压实厚度,碾压机械组合和碾压遍数,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施工经验。
第二章工程概况本次首件实验段选择古堤村大桥0#桥台,里程桩号为K32+263-K32+268。
台背回填材料采用青砂掺配卵石的混合料为主要填料,桥台形式为肋板式,回填宽度42.8m,沿道路中心线向两边放坡2%。
台背下口宽度为5m、上口宽度为13m、填高7.5m、挖台阶土方130m³、土工格栅572㎡、回填砂石1534m³,压实度不小于96%。
台背回填施工总结

国道318线川藏公路(西藏境)通麦至105道班段整治改建工程 第三标段务实高效 诚信勤奋 拼搏向上 人和境谐中星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国道318线川藏公路(西藏境)通麦至105道班段整治改建工程第三标段(K4101+108~K4111+665.176)墙背回填首件工程总结报告中星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3月10日目录目录 (1)一、工程概况 (1)二、资源配置总结 (1)2.1人员配置 (1)2.2机械配置 (2)2.3仪器配置 (2)三、施工工艺 (2)3.1、总体技术要求 (2)3.2 施工工艺流程 (3)四、质量检验及注意事项 (5)4.1注意事项 (5)4.2检验标准 (5)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5.1施工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5)5.2小结 (6)六、施工总结 (6)七、质量保证措施 (6)八、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7)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7)十、环境保护措施 (8)十一、附件 (8)墙背回填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施工中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和《西藏自治区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有关施工的要求,结合我部上报的《关于首件墙背砂砾石回填工程开工的申请报告》及总监办《关于首件墙背砂砾石回填工程开工的批复》,通过首件的实施,确定施工机械的选型、数量、配置、人力组合、测量及试验设备的配置,完成施工中各种参数的选定,为后续大规模墙背砂砾石回填工程的施工积累经验,提供科学依据。
墙背回填目前只进行下部砂砾石的填筑施工,暂不进行上部水泥稳定层的施工,水泥稳定层待条件具备后再进行施工。
项目部对本次墙背砂砾石回填首件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以常务副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来对本次首件进行组织、协调。
通过本次墙背砂砾石回填首件施工,得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墙背砂砾石回填施工工艺,用于指导后续墙背砂砾石回填施工。
具体施工工艺总结如下。
二、资源配置总结2.1人员配置首件墙背砂砾石回填自2012年3月4日开始施工,于2012年3月5日施工结束,施工有效时间为2天。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总结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总结二O一二年四月四日目录一试验段情况 2二试验段的目的 2三施工前准备 2四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 2五施工控制 3六试验段得出结论、确定施工工艺 3 七施工注意事项 5根据已经批准的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我们在2012年3月20日-2012年4月3日完成K48+014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现将首件工程情况进行总结,为以后台背回填施工提供依据。
一、试验段情况试验段选择在K48+014箱型通道,根据路基碎石垫层施工情况,台背回填首件工程做了5层,用石灰土133m3。
二、试验段的目的通过台背回填首件工程铺筑,确定台背回填施工工艺,主要确定碾压遍数确定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系数,压实的最佳含水量。
达到人员、机械、车辆等的合理配置及指导施工的目的。
三、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进场机械设备见“进场机械设备一览表”。
进场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技术状况备注1 振动压路机YZ20C 1台良好2 装载机5T 1台良好3 自卸汽车15T 1台良好4 挖掘机CAT220 1台良好5 电动冲击夯CH-4 1台良好6 洒水车8T 1台良好7 稳定土拌和机DGL400 1台良好3、施工人员见“施工人员一览表”。
施工人员一览表序号人员名称姓名人数1 现场负责人 12 技术员 13 质检员 14 安全员 15 机械操作员 56 普工 4四、施工前准备1、将涵洞两侧基坑内杂物和浮土清理干净,整平压实。
2、备土、备石灰,按照设计用量将土和石灰准备好,石灰必须达到Ⅲ级以上的技术指标,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石灰在野外堆放时间较长时,应妥善覆盖保管,不应遭日晒雨淋。
在使用前7-10d充分消解。
五、施工工艺1、台背回填施工工序2、在台背每侧的左、中、右位置分别用红漆按每层厚度15cm 标明回填层数。
3、石灰土拌合:采用拌和机异地集中拌和,拌和前先将场地平整压实,然后按计划填筑数量备土并摊平,厚度不大于拌合设备的拌和深度;然后备灰,按照批复的标准试验数据计算石灰用量,计算每100m 3石灰土应用消石灰37.8m 3,消石灰均匀铺在已摊平的土上,用拌和机拌和,拌合后灰土混合料均匀,颜色一致,无无集料抱团现象。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为全面开展台背回填工程施工,我标段选择K0+690混凝土盖板涵进行了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
根据J1总监办批复的《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我标段在J1总监办、驻地办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及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17年3月21日完成该台背回填的施工,获得了宝贵的施工数据,为全面展开台背回填工程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施工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K0+690盖板涵涵顶填土高度大于路面结构厚度,且小于路面结构厚度+120cm,石屑填筑高度如上图所示,台背回填高度为垫层低至涵顶下120cm,底宽0.5m 坡率1:0.75此段为粘性土封层。
K0+690涵洞砼结构物施工均于2017年2月22日满足龄期,具均经JS1试验中心检测,均为附合设计强度要求。
二、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与施工规范》(JTG F90—2015);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4、河惠莞高速TJ1合同段施工合同;5、河惠莞高速TJ1合同段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6、河惠莞高速TJ1合同段施工图设计;7、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等有关施工规范要求;8、河惠莞高速TJ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9、现场施工记录、标准试验、质检资料等;10、业主及监理有关文件要求。
三、施工组织安排3.1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本项目总体计划工期及控制节点工期要求,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人员设备组织安排等因素,台背回填施工计划2017年3月10日开始,到2017年3月25日完成。
实际实施时间为2017年3月11日始,到2017年3月21日完成施工。
3.2主要设备投入施工设备计划表洒水车/ 6000L 1 1全站仪拓普康ES-602G/ 2 2路基中、边桩测量放线水准仪科力达KTS-442R4LC/ 22路基填筑每层松浦、压实厚度3m直尺 2 2 检查每层碾压平整度标杆 2 2 层厚控制标志四、施工组织机构我项目部专门成立由项目总工程师、工程部长、质检部长和两名技术员组成的技术小组,负责对台背回填施工进行技术指导,并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拱涵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总结

XXX项目路基涵背回填首件施工总结报告日期:XX年XX月XX一、工程概况该涵位于主线K0+100位置,交角90°,设计为1-4m*3m钢筋砼拱涵,全长60m,拱涵进口为一字墙,出口为八字墙。
拱涵的基础、墙身、拱圈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涵身每隔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内填以沥青麻絮或不透水材料;八字墙基础采用M10砂浆MU30片石,其墙身,洞外铺砌,隔水墙均采用M10砂浆MU30浆砌片石,拱涵填土高度4m。
二、进度情况K0+100涵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计划从XX年XX月XX日开始进行基坑及填筑台阶开挖,XX年XX月XX日整体填筑完成。
经过我标段科学组织,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拱涵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按计划如期完成施工。
三、施工总结3.1机械及人员配置总结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结合我标段实际情况,满足我标段拱涵台背回填施工要求的人员及机械配置如下:1、主要管理人员及劳动力配置项目部管理人员配置表2、主要劳动力配置情况3、施工机械设备涵背回填施工机械设备3.2 施工工艺总结3.2.1 施工工艺流程3.2.2材料选择1、选择设计要求合格的材料:碎石土或砂砾:参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P23,天然砾石、砾石土推荐级配;碎石土母材应达到中硬岩以上。
水: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人能饮用水。
3.2.3 施工准备1、原地面压实合格后,首先进行标高测量,计算填筑高度,计算总填筑层数,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然后用4道红白相间油漆标注在台背上。
2、构造物必须达到规定的龄期和强度及刚度(梁、板施工完成)。
3、用推土机或平地机进行摊铺整平。
用25T压路机进行碾压每层6-8遍。
压实度必须≥96%,抽检频率每50m2每层至少1点。
碎石含量较多,用砂法做压实度有困难时可采用沉降法检测沉降差,标准小于或等于3mm。
检测频率每侧检测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检测3个点。
4、必须准备充足的小型振动压实机具,压路机应尽可能靠近构造物墙身进行碾压压路机碾压不到位的边角部位必须配备小型振动压路机械进行碾压,如高性能冲击夯,禁止采用木夯石夯等人工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