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台背回填是指将土包或石包回填填筑至一定高程的工程,常用于填平土地、修建道路、建设水利设施等工程中。

本施工方案旨在对台背回填首件工程进行详细规划和组织,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移除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和杂物,保持施工区域的整洁。

2.撤除土地上的草根和其他植物,以便于施工。

3.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标记,确定回填高程和施工范围。

4.准备施工所需的场地设备: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等。

5.确定施工期限和安排,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三、材料和设备准备1.根据工程要求,准备回填土、石方等填料,保证材料质量合格。

2.准备施工所需的水泥、砂子和其他混凝土材料。

3.准备施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平地机、挖掘机、摊铺机等。

四、施工工艺1.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按顺序开展施工工艺。

2.进行地面平整作业,使用挖掘机和平地机将地表土坡铲平,确保施工高程和坡度符合要求。

3.进行石方填筑,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挖掘机将石方堆积在回填区域,并进行压实。

4.进行土方填筑,使用挖掘机将回填土填入空隙中,并进行压实,以确保填筑的均匀和密实度。

5.进行地面平整作业,使用挖掘机和平地机对填筑土进行平整,并确保施工面平整、坚实。

6.进行水泥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路面或其他设施的混凝土浇筑。

7.进行喷洒作业,使用喷洒机对填筑区域进行湿润处理,以确保填筑土的稳定性。

五、施工安全措施1.在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3.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人员数量,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秩序性。

4.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坍塌、回填土下沉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5.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消防设备,并做好火灾预防措施。

6.施工机械必须经过验收合格方可使用,并定期检修和维护。

六、施工质量控制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勘测和施工,确保回填高程和坡度的精确度。

2.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保证填筑土的均匀和导浆效果。

涵洞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

涵洞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

涵洞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一、施工总体要求:1.施工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保证施工质量;2.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3.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遵守环境保护要求。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工艺流程、材料使用、施工方法等;2.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测,了解地质情况、土壤性质等影响因素;3.准备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工艺流程:1.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没有杂物和障碍物;2.进行台背回填前的土壤处理,包括平整、碾压等工艺;3.进行一次性回填工作,将填筑土方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回填,首先回填中间部分,然后逐步向两侧边缘回填,保证填筑土方料的均匀性和紧密性;4.进行压实作业,采用合适的碾压设备进行压实,分层进行,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5.进行二次回填,将填筑土方料再次回填到施工现场,同样要保证其均匀性和紧密性;6.进行最后一次压实作业,确保填筑土方料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四、施工设备及材料:1.挖掘机:用于挖掘和平整土壤;2.推土机:用于推平土壤;3.碾压设备:包括压路机和震动压路机等,用于压实土壤;4.土方料:选用适宜的填筑土方料,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5.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锥、警示灯等,用于指示和保护施工现场。

五、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必须划定安全警示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尘口罩、安全鞋等;3.设立专人负责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并及时处理意外情况;4.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作业,严禁随意更改和调整施工方案;5.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和规定。

六、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回填土方料的均匀性和紧密性;2.对压实作业进行合理控制,保证填筑土方料的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3.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 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XX高速公路T15标总体施工组织设计»4、《XX高速公路精细化施工实施细则》5、广东XX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韶关管理处下发的«关于桥涵结构物台背回填施工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二、工程概况LZK23+122.4/LYK23+115钢筋砼盖板涵洞位于XX高速公路坪石至樟市段第T15合同段路基主线上,在韶关市浈江区境内,设计为1—4×4.5m钢筋砼盖板涵,进、出口型式为八字墙,涵台基础采用C20砼,涵台身、八字墙墙身及基础采用C20砼,台帽采用C25砼,盖板采用C30现浇砼。

目前该涵洞主体工程全面完成,现浇盖板混凝土强度已达到80%,涵洞内、外杂物已全部清理干净,防排水措施已完善,该台背回填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已完成。

三、施工组织机构设置主要人员及分工一览表四、主要施工机具1)ZL50C装载机2)卡特320挖掘机3)ZY18振动压路机4)18t自卸汽车5)小型冲击夯五、施工方案1、整理现场结构物施工完成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清除台背回填范围内的杂物、垃圾、农作物根系,清表压实至涵洞基础标高。

2、测量放样根据涵洞台背回填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放出路基中线及边坡线,并测出基底距路床顶面的高差。

3、回填范围该盖板涵(通道)台背回填范围为:涵洞顶部为距台帽内缘不小于2H+B+L(H为基础顶至路床顶高度;L为台帽内缘距基础内缘长度);底部B为距基础内缘宽度不小于2m。

从填方基底至路床顶面,路堤填筑时按1:1坡度预留台背回填部分。

4、基坑处理在基坑回填前,要彻底清除基坑内杂物、淤泥,淤泥必须清到土质较坚硬处;基底清理整平后进行压实,压实度达到96%以上;基底符合要求后,分层回填基坑,回填材料采用砂砾填筑,严格控制压实厚度、压沉值,压实厚度每层15cm,压沉值不大于2mm,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绝对不容许填筑下一层。

桥台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

桥台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

桥台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工程概况及气候特征1.编制依据①《XXX高速公路安徽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七标段第二册、第四册②XXX高速公路xx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③《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④《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⑤《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⑥XX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⑦本单位相关施工经历及经验2.工程概况我部施工的桥梁共 4 座:杨岭河大桥(ZK24+951~ZK25+808,YK24+833~YK25+810)、团结大桥(ZK26+055.55~ZK26+133.05,YK26+022.25~YK26+129.75)、界牌石大桥(ZK26+765.25~ZK27+153.75,YK26+864.25~YK26+981.75)、崔畈河大桥(ZK29+147~ZK29+737,YK29+149.5~YK29+743),大桥均位于岳西县山岭区。

杨岭河大桥、界牌河大桥均为跨河桥梁,杨岭河河道宽约22m,河道中心线与路面夹角为122°(右偏角),界牌河河道宽约16m,河道中心线与路线夹角为112°(右偏角)。

桥梁上部采用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下部采用柱式桥墩、实体墩、空心薄壁墩、肋台、U台。

崔畈河大桥跨越崔畈河河道宽约35m,河道中心线与路线夹角为77°(右偏角)。

河道大桩号河岸为县道X085,路宽8m,净高不小于4.5。

团结大桥为山间高架桥,该桥跨越山间冲沟,部分桥位处于陡坡上。

本标段桥台共计16个,每座桥共计4个,武汉端及岳西端各2个,具体结构形式见下表所示。

为便于桥台上部结构的施工,为后续桥台台背回填提供技术和工艺依据,根据我项目施工计划,首先进行崔畈河大桥左线0#桥台的台背回填作业,现将崔畈河大桥左线0#桥台台背回填作为首件实施。

桥台一览表3.气候特征本标段位于岳西县境内,属北亚热带大陆型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凉湿润。

首件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首件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首件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XXXXXX工程首件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XXXXXX第三项目部二〇一五年七月目录首件台背回填施工方案一、首件目的我项目部选定YKXXX+XXX 1-4×盖板涵作为台背回填首件。

通过首件施工总结回填过程中各项指标及施工工艺,以验证施工组织过程中的机械配备、技术及预防措施、组织方式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确定最终的施工技术方案,以指导后续工程的施工。

二、编制依据1、《xxxxxx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及补遗书。

2、XXXXXXXX施工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

3、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其它交通部部颁标准、规范、规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相关工程定额。

4、《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推行高速和一级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及《内蒙古自治区高速和一级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JTGF80/1-2004)。

6、现场踏勘调查获取的当地资源、水文气象、交通情况、施工环境和风俗习惯等。

三、工程概况本标段共计盖板涵36道,桥台36个,根据目前施工进展情况,选择YKXX+XXX 1-4×盖板涵及K322+300大桥0#台作为台背回填首件工程。

回填材料为砾石土。

四、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已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桥涵图纸数据进行认真复核,准确无误;并进一步熟悉研究技术文件和图纸中各项内容和要求,全面领会了设计意图。

(2)已对现场实地勘察,做好原始资料的进一步调查分析,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地方劳动力及材料状况,交通运输状况和可提供的施工用水用电状况;编制施工方案。

(3)对施工队伍进行了工前培训和技术交底。

(4)施工放样:以准确无误的放出台背的中桩及边桩,误差值不超过规范要求。

(5)地基承载力检测:经检测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满足施工要求。

2024年公路工程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2024年公路工程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2024年公路工程台背回填施工方案一、前言台背回填工程是公路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其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本文将就2024年公路工程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工程背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安全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施工计划,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工程背景该公路工程位于台背地区,路线全长10公里,预计施工周期为1年。

台背地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土壤类型多样性,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回填工艺,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三、施工方法1.传统回填法:采用人工或机械手段将填土从边坡上推或倒入回填体内,然后用压实机械对填土进行压实,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2.机械回填法:采用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将填土直接倾倒在回填体上,然后用振动压路机对填土进行压实,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四、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工作:包括选址定线、清理现场、准备施工设备、组织人力等。

2.地质勘察和设计:对施工地点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确定填土的种类和数量,并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3.土方开挖:采用机械设备对施工地点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土方的规划和施工质量。

4.填土回填:根据设计方案,采用传统回填法或机械回填法进行填土回填,并在回填过程中注意填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5.压实处理:采用振动压路机等设备对填土进行压实处理,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6.养护管理:对回填体进行养护管理,包括浇水、喷灌等措施,以确保填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五、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要设置专人负责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

2.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和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安全鞋等。

3.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4.对施工设备和机械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六、实施措施1.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根据工程进度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感。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郑州至西峡高速公路尧栾段YLTJ-5标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技术负责人:批准人: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郑西高速尧栾段YLTJ-5项目经理部2017年06月11日页脚内容1目录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 (1)3、首件工程选择 (2)4、施工资源配置 (2)4.1组织机构 (2)4.2人员配置 (2)4.3机械设备配置 (3)4.4测量及试验设备配置 (3)5、台背回填技术标准 (4)6、施工工艺 (5)6.1施工工艺流程 (5)6.2测量放样 (5)6.3路基接茬开挖台阶 (5)6.4防水涂层施工 (6)6.5基底碾压 (6)6.6画压实分层厚度线 (6)6.7分层填筑、碾压 (7)6.8压实度检测 (7)6.9施工过程中影像资料收集 (7)7、质量控制 (8)7.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8)7.2创优措施 (8)7.3质量保证体系 (9)7.4质量控制措施 (11)8、安全保障技术措施 (12)8.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12)8.2施工机械的安全技术措施 (13)9、文明施工 (14)10、环保管理 (14)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郑西高速尧栾段YLTJ-5标段起点桩号为K58+300,终点桩号为K69+900,全长11.6km。

线路自东向西布线,起点接YLTJ-4标段,位于嵩县车村镇孟家庄西南侧,沿天铜路西行,绕东沟村南,下院南,于K59+700附近设置白云山互通和服务区(合并设置),路线继续沿天铜路南侧西行,绕石窑沟南,明白川南,栗园南,于白云漂流处K63+150上跨天铜线,之后路线设置铜河隧道,路线从K64+700处北沟口北侧上跨白云山景区,后设置白云山隧道至本标段终点。

本标段正线路基(含互通正线)共计15段,长2.83km(双幅)。

路基挖土石方138.77万m3,路基填土石方120.62万m3。

路基填筑均利用沿线挖方或隧道弃渣填土,无借土。

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

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

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

台背回填是指在基坑开挖工程中,在钢支撑体系施工完成后,从基坑底部开始,将土方回填至地面以上,形成地面铺装或绿化层的施工工艺。

而首件施工方案是指施工队伍在开工前制定的详细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操作流程、安全措施等。

在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的制定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基坑开挖工程的准备。

包括对现场勘察、方案设计、施工准备等的全面分析和评估。

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施工工艺的选择。

根据地质条件、基坑尺寸和开挖深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

常见的施工工艺包括“先填边开,后填平台”、“整段闭锁法”、“分段回填法”等。

3.施工场地的准备。

包括基坑的清理、平整和固化处理,确保回填土方的稳定性和工程质量。

4.施工流程的优化。

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细致的规划和组织,确保各个环节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5.安全措施的制定。

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个常见的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1.基坑开挖前的准备工作:-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和测量,确定基坑的尺寸、形状和地质情况。

-设计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工作流程和安全措施等。

-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如挖掘机、运输车辆、回填土方等。

-在施工现场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

2.施工工艺的选择和安排:-根据基坑尺寸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合的施工工艺。

在本方案中,我们选择“先填边开,后填平台”的施工工艺。

-设计好回填土方的施工工序和次序,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顺利进行。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和操作流程。

3.施工场地的准备和施工过程:-在基坑底部铺设防水材料,并进行必要的固化和防渗处理。

-从基坑底部开始回填土方,首先填边坡,然后填平台,并逐渐向上回填至地面以上。

-在回填过程中,要确保土方的均匀、密实和稳定,防止坍塌和滑移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至深圳高速公路嘉通段TJ-4标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中交二航局武深高速公路嘉通段TJ-4标项目经理部二零一三年十二月目录第1章概述 (1)1.1 编制依据 (1)1.2 首件工程目标 (1)1.3 首件工程概况 (1)第2章施工总体部署 (2)2.1 施工计划安排 (2)2.2 施工便道建设情况 (2)2.3 劳动力配置情况 (2)2.4 机械设备配置情况 (3)第3章涵背回填施工方案 (4)3.1 施工工艺流程 (4)3.2 施工放样 (5)3.3 涵背反开挖 (6)3.4 涵背回填 (6)3.5临时排水 (7)3.6 涵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7)3.7 压实度检测方法 (8)第4章质量保证措施 (9)4.1 质量保证体系图 (9)4.1人员方面的保证措施 (10)4.2机械设备方面的保证措施 (11)4.3材料质量的保证措施 (11)4.4 质量检查程序的保证措施 (12)4.5 质量控制指标、检验频率和方法 (14)第5章雨季施工安排 (14)5.1 雨季施工的施工准备 (14)5.2 雨季施工管理 (15)5.3 雨季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5)第6章环境保证措施 (16)6.1 环境保证措施 (16)第7章安全文明施工 (18)7.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8) (18)7.2 安全保证措施 (18)第1章概述1.1 编制依据施工图及相关设计文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JG/T F50-2011)《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南》(路基工程)《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2 首件工程目标试验的目的是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为止,试验时应做好记录。

确定如下内容:1、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机械组合方式;2、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3、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4、填料碾压时的最佳含水量及控制范围;其试验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

1.3 首件工程概况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立足于“预防为主,先试点”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为总结施工经验,作为涵、台背回填工程全面施工指导依据,中交二航局武深高速嘉通段TJ-4标项目经理部选定YK46+084/ZK46+085.662钢筋砼盖板涵背回填作为我标段台背回填首件工程,回填填料选用碎石土,方量3582 m3。

第2章施工总体部署2.1 施工计划安排根据总体的计划工期及控制节点工期要求,充分考虑自然条件、进场时间等因素,对本段首件台背回填(YK46+084/ZK46+085.662钢筋砼盖板涵)做以下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开工时间2013年11月30日,完工时间2013年12月5日,总结时间2013年12月6日,历时工期5天。

2.2 施工便道建设情况从取土场至YK46+084/ZK46+085.662钢筋砼盖板涵的主线便道已修筑完成,施工便道完全满足现场机械设备的通行要求。

2.3 劳动力配置情况项目部对该涵背回填施工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作业队投入施工人员19人。

拟投入本工程的人员构成见下表。

1 、工区技术人员配置台背回填首件的施工管理人员配备如下表:表2-1 台背回填首件施工管理人员配备2 、作业队人员配置表2-2 作业队人员配置2.4 机械设备配置情况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需配置的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表2-3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2-4 主要测量、试验设备表第3章涵背回填施工方案为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本涵背回填施工方法采用对称水平分层填筑施工。

3.1 施工工艺流程本试验段施工以机械化作业为主,配备足够的挖掘机、自卸汽车、推土机、平地机、振动压路机、小夯机等。

工艺流程图见图3-1。

图3-1 涵背回填施工工艺流程图合格3.2 施工放样根据桥梁、涵洞、通道的不同,在施工现场按不同的方法分别放样。

对于涵洞通道工程,在基础或墙身完成后,根据基底标高及已填筑路基的高度,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在路基上放出涵背回填处理线的位置及基底涵背处理线的位置,范围是在基底宽2m后按1:1.5的边坡坡率在涵顶范围内回填压实。

对于桥梁工程,要根据路基的设计标高及桥台基础底标高放样。

3.3 涵背反开挖对于涵洞工程,应根据施工放样确定的顶开口线及基底处理线,开挖坡比为1:1.5,用挖掘机将多余的土全部清除,直至涵底标高,同时配以人工将基坑整理成规则的几何体。

当基坑底部有不适宜材料时应予以彻底清除。

对于桥梁工程,应根据施工放样情况,将灰线范围以内的不适宜材料及建筑垃圾全部清除。

涵背回填与路堤交界处应预留台阶,台阶宽度2m,向内2%横坡。

3.4 涵背回填我标段范围内碎石土的主要来源为主线路基的挖方,为透水性较好的透水性材料,碎石土要求粒径大于2mm的碎石含量大于50%,且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经试验检测满足相应技术规范的要求。

对于盖板已经安装完毕的涵洞和桥梁涵、台背,混凝土强度达到85%后可以进行涵、台背回填施工,其具体填筑方法如下:在涵洞外侧墙体上分左、中、右3处用喷漆画出每层的填筑刻度线,从涵洞底部开始,每层15cm,每隔3层注明层数。

碎石土运至施工现场以后,根据每处涵背每层的需要量,直接卸至基坑内。

卸料数量的控制方法为:首先按17cm的虚铺计算实际需用量,通过每车量方的办法控制现场的卸料量。

卸料完成后用推土机将料均匀地推平,然后用人工将局部的不平整及粗料窝加以整平或剔除,并以级配良好的细料进行找补。

涵背处碎石土的碾压原则上采用压路机横向碾压,碾压时涵背两侧应对称回填、对称分层碾压密实,涵洞严禁在涵背单侧回填碾压,禁止使用大型碾压机进行振动碾压。

涵背对称填筑时,两侧高差不得大于3层压实厚度,即45cm。

为保证填料与构造物接触部位的密实,且不对结构物造成损害,结构物外侧50cm 应禁止采用压路机碾压,应采用小型夯实机具进行夯实。

“八字墙”及其底2m处的回填应特别注意。

“八字墙”回填时应控制碾压过程,以避免侧压力过大造成“八字墙”的损坏。

处理基底2m处的“死角”部位用小型冲击夯击实。

其它部位全部用压路机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标准。

对于局部压路机无法碾压采用小型夯实机具人工夯实的部位,夯实厚度不得大于15cm。

涵洞涵背回填,达到压实标准后,即换另一侧涵背进行松铺、压实工作,直至满足压实要求为止。

然后再换到已压实的那一侧进行松铺压实,这样来回循环对称回填到台身高度。

每层自检压实度自检合格后,再由监理工程师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回填工作。

图3-2 涵背回填示意图3.5临时排水涵背回填时,每层均以设置横向及纵向排水坡,坡率为2%。

一般路段横坡为中间高,两侧底;超过路段横坡根据设计横坡填筑。

纵向排水坡为靠近涵洞侧高,反开挖台阶侧底。

3.6 涵背回填的质量控制涵背回填的压实度标准为构造物基础顶面至下路床的压实度大于等于96%,基础顶面以下的基坑,压实度不小于94%,压实度采用灌砂法检测。

3.7 压实度检测方法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要求,采用压实度检测法进行评定填土石路堤的压实质量。

在填土石路堤试验段施工时,确定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压实度参数,作为路堤施工时的压实质量检测控制指标;在正常施工过程中每一层压实度的检测采用灌砂法进行填土石路堤压实质量控制。

压实度(灌砂法):压实层在终压后,用灌砂法测定试样干密度:在试验地点选一块约40cm*40cm的平坦表面,按确定的试坑直径画出坑口轮廓线,进行砂锥的现场标定m锥,取走基板,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将基板放在清扫干净的原轮廓线处开始挖凿洞,凿洞过程中主要不要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

凿洞毕称塑料袋内试样质量mt,根据土的类别测定其含水率w.将基板安放在试洞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

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关闭开关,小心取走灌砂筒,称其剩余砂质量m1,将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整理数据,根据下式计算压实度:压实度(%)=(ρ干/ρd)*100ρ干=【mt/(1+ w)】/【(m-m1-m锥)/ρ砂】式中:ρ干——干密度;ρd——标准击实所得最大干密度;mt——试样质量;w——试样的含水率;m——(灌砂前)砂+灌砂筒的质量;m1——(灌砂后)砂+灌砂筒的质量;m锥——锥体砂的质量;第4章质量保证措施4.1 质量保证体系图图4-1 质量保证体系图4.1人员方面的保证措施①、选派组织能力强,施工管理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副经理,选派专业素质高,工作作风严谨的项目技术负责人。

②、项目经理部安排有协调组织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职员任部、处负责人,并安排具有一定工作能力和工作实践经验,敢于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不徇私情,有较强的事业心,工作责任感,热爱质量管理体制工作的专职质检工程师、试验工程师。

③、各岗位安排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并保证人员相对稳定。

④、公司有一批跟随我司多年并参加过多条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合同制民工,我们将择优选取,尽量使其从事的施工项目单一化,以此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施工质量,并在进场前组织他们学习技术规范,树立质量第一争创全优工程的思想意识。

⑤、制订详细的质量处罚措施,奖罚分明,与职工的经济效益、晋升、评级等直接挂钩。

4.2机械设备方面的保证措施①、选用一流设备进行本项目施工,详细资料见投标书附表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保证机械设备有良好的出勤率和最优的安全保障,配备一定的修理人员跟班作业,出现问题及时抢修,使工程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②、配备足量的、能满足本项目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并定期检查校正仪器,避免由于仪器的误差而影响工程质量。

③、建立能满足本项目常规标准试验配比设计和质量检测工作需要的工地试验室,能独立开展各种类型的常规试验和质量检测。

4.3材料质量的保证措施严格履行材料出厂(场)检验和进场抽样试验制度,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查,凡无出厂质量检验单或进场抽样试验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得验收和使用,已进场的限期清理出场。

主要材料(水泥、钢筋等)在工地实验室具备资质的条件下可以自行检验,但如钢绞线、支座、锚具等不具备检测条件时,必须送具有材料检验资质部门的材料试验室进行检验,通过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地方材料的主要料场砂石,土类、水等,通过监理工程师同意,可全部由项目经理部工地试验室试验,并将各项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审定,方能采购,但可在材料上路前及时地进行抽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