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士交接班 (1)
ICU护士床头交接班的规范化范文

ICU护士床头交接班的规范化范文第一部分:交接班前准备工作(500字)1. 确认病情:在交接班之前,护理人员应在患者记录中仔细阅读前一班次的护理记录,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进展。
2. 确认医嘱:核对患者的医嘱执行情况,包括药物治疗、特殊护理措施等,确定自己需要继续执行的医嘱。
3. 检查设备:确保床头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并检查各种监测仪器的准确性,以确保及时、有效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4. 学习文献:及时阅读最新的医学文献,掌握最新的医疗护理知识和技术,以提高护理质量。
第二部分:交接班内容(____字)1. 患者基本信息:交接班开始时,先介绍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入院日期、床号等,以便交接班护士了解患者背景。
2. 主要病情:接下来,详细描述患者的主要病情,包括诊断、病因、治疗方案等,以便交接班护士了解患者的病情背景。
3. 重点观察:交接班时,重点介绍患者近期的生命体征变化和病情变化,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并特别说明监测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4. 医嘱执行情况:详细介绍患者接受的药物治疗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频率等,并强调需要继续执行的医嘱。
5. 特殊护理措施:交接班时,说明患者是否需要特殊护理措施,如血液透析、气管切开、胸腔闭式引流等,以及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注意事项。
6. 重要交代事项:交接班时,强调患者的重要交代事项,如家属的特殊需求、患者的嘱托等,并向交接班护士说明需要特别关注的事项。
第三部分:交接班后的工作(500字)1. 床头清扫:交接班后,及时对患者周围的床头区域进行清洁,确保患者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2. 资料归档:交接班结束后,将交班资料和医嘱整理归档,以免遗失或混淆。
3. 反省总结:交接班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反省自己的工作,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4. 学习更新:交接班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医疗护理知识和技术。
icu护士交接班流程

ICU患者交接班流程口头集中交接班8:00起注意事项:建议接班者记录自己包干床位患者病情(重点记录):护士长提问或互动1.人力资源安排,每人了解床位安排情况;2.汇报(组长):病人总数、级别护理、手术病人、新入、出院、抢救、财产、麻醉药、贵重药、抢救设备、压疮变化及其他意外事件(如电脑系统、意外停电停氧、医护沟通问题等)3.护士依次交班:重点病人(病情变化、观察重点)突出重点、护理问题、特殊用药、检查项目、宣教完成情况等;4.护士长点评:每日工作重点安排;交接班中问题;自查发现的问题和反馈;床旁交班:注意事项: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之内;保护隐私(围帘);洗手(快速手消毒液);床旁隔离措施落实;核对(腕带;姓名、住院号);ICU交班内容要包括疼痛、体位、监护仪报警设置,勿忘!!!1.与患者(昏迷、清醒)沟通、自我介绍:“早上好,现在我们护士换班了,我是您今天的床位护士,我叫***,你可以叫我***”“您昨晚睡得如何,有什么不舒服吗?伤口:疼痛?术后:排气?”交接班中各种操作前的解释。
2.信息核对(与患者腕带、特别护理记录单-拿在手里-相符合):输液、营养液、气切湿化液、推泵输注液等的标签、剂量、余量、通畅度和输注速度。
3.呼吸机、气切患者、插管患者等交接吸痰效果,观察色、质、量。
4.特殊药物的浓度、滴速、有无药物外渗:如尼莫通、多巴胺、佩尔地平等。
5.监护仪报警设置(BP、HP、SPO2、R)、呼吸机参数(模式、氧浓度、呼吸频率、自主呼吸有无。
6.患者情况交接:伤口、导管(负压球、鼻饲管长度、深浅静脉留置管、血透管等)、动静脉瘘管捻发感、气切套管固定绳松紧、口插管深度、引流管是否通畅和引流液的性质及数量等。
7.患者约束情况,有否镇静治疗。
8.皮肤完整性交接:有皮肤异常情况记录或皮肤情况发生改变的患者详细交接,由两位护士共同确认皮肤情况(与记录相符合)。
9.患者病情交接(注意保护隐私):(主要依据为特护单)24小时病情变化(手术、生命体征变化、特殊用药)、护理要求、出入液量、预约检查(前24小时已做和预约好要做的)。
手术室与病房(ICU)交接规范

手术室与病房(ICU)交接规范标题:手术室与病房(ICU)交接规范引言概述:手术室与病房(ICU)之间的交接是患者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规范的交接流程能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交接规范的重要性、交接前准备、交接过程、交接内容和交接后评估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手术室与病房(ICU)的交接规范。
一、交接规范的重要性1.1 确保患者安全:规范的交接流程能够避免信息传递不清、治疗计划不明确等问题,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1.2 提高治疗效果:交接规范可以确保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情况了解清楚,有利于制定有效的治疗计划和监护措施。
1.3 降低医疗事故风险:规范的交接流程可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交接前准备2.1 确认患者身份:在交接前要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2.2 准备交接资料:整理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治疗计划等资料,准备交接所需的信息。
2.3 沟通协调:与手术室和ICU的医护人员进行沟通,明确交接时间和流程,确保双方准备充分。
三、交接过程3.1 交接会议:双方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接会议,交流患者的情况、治疗计划和特殊注意事项。
3.2 确认交接内容:确认交接内容是否完整、准确,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进行讨论。
3.3 记录交接信息:将交接内容记录在交接表格或病历上,确保信息留存和传递的完整性。
四、交接内容4.1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诊断、手术情况等基本信息。
4.2 治疗计划:交接清楚患者的治疗计划、用药情况、特殊注意事项等内容。
4.3 监护措施:说明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管路情况、护理要点等重要监护措施。
五、交接后评估5.1 监测患者情况:交接后ICU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5.2 反馈交接效果:手术室和ICU的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交接效果的反馈,及时调整交接流程和改进交接质量。
5.3 完善交接记录:对每一次交接进行记录和总结,建立患者交接的完整档案,为患者的持续治疗提供依据。
手术病人转入重症医学科后的交接制度

手术病人转入重症医学科后的交接制度引言:手术病人转入重症医学科(ICU)是一个关键的过渡阶段,对于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病人的安全和顺利转入ICU,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交接制度。
本文将从交接内容、交接时间、参与人员以及交接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提出一些提高转入ICU交接质量的建议。
一、交接内容1.病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主诉、确诊病种、手术名称及操作情况、麻醉方式及药物使用情况等;2.术前状况:包括病人的体格检查结果、辅助检查(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结果、麻醉评分、手术风险评估等;3.术后状况:包括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术后的疼痛控制情况、重要器官功能状况、药物使用情况等;4.治疗计划:包括术后的治疗方案、目标和重要监测指标、特殊操作和注意事项等。
二、交接时间1.术后交接:术后即刻进行交接,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连续性治疗;2.交接班时交接:交接班时进行交接,以确保病人的治疗和护理质量。
三、参与人员1.主刀医生:负责将手术过程中相关信息交接给ICU医生,包括手术操作的特殊情况、意外事件等;2.麻醉医师:负责将麻醉过程中的详细资料、用药情况等交接给ICU 医生;3.护理人员:负责将术后病人的护理情况、疼痛评估和疼痛治疗计划等交接给ICU护士;4.重症医学科医生和护士:负责接收病人,并进行详细的交接班。
四、交接方式1.书面交接:交接人员将相关信息以书面形式记录,并进行传阅和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口头交接:交接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接,详细说明病人的情况和治疗计划,并进行双向交流以确保信息的传递和理解;3.系统交接:通过电子病历或其他信息系统进行交接,将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并保证可视化和可检索性,方便医护人员的查询和复核。
五、提高交接质量的建议1.制定科学的交接制度:制定详细的交接流程和标准,明确各交接环节的责任和要求,并定期进行专项培训和交流活动;2.加强沟通和协作:交接人员之间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协作,确保信息的传递和理解的准确性;3.注重交接时间的合理安排:术后交接应立即进行,避免长时间的延迟以减少交接信息的丢失和漏传;4.规范交接内容的录入和查阅:交接内容应在电子病历或其他信息系统中进行录入和查阅,避免信息的遗漏和误解;5.强化交接质量的评估和监测:建立交接质量的评估和监测机制,对交接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交接制度。
ICU交接班

血糖:波动、变化,胰岛素及高渗糖使用。
三管及预防(严格手卫生、严格无菌操作、院感防控、预防意外拔管)
人工气道:经口鼻气管插管、气管造口,深度、气囊压力,痰液性状,机械通气模式,气道梗阻。VAP预防的集束化措施:床头抬高30°等
中心静脉导管:部位、深度、红肿、渗出,CVP监测,拔管必要性,预防CRBSI
SPO2:低氧血症,与动脉血气分析的差距,末梢循环及甲床影响
尿量:无尿、少尿。出入量、尿常规、肾功能、血液净化情况
意识:意识水平:清醒、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
意识内容:瞻妄、意识模糊
特殊意识状态:醒状昏迷、最低意识水平、无动性缄默
皮肤黏膜:水肿、干燥,温暖、湿冷,眼睑球结膜及双下肢情况,花斑瘀斑及范围,对称及不对称肿胀
降压药:硝普钠、硝酸甘油、美托洛尔、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硝酸异山梨酯
升压药: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
镇静镇痛药: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地佐辛
手卫生、预感防控、终末消毒
严格手卫生、无菌操作
耐药菌名称、隔离标志:单间、区域隔离
终末消毒:床单元、普通仪器、呼吸机、监护仪、听诊器、病历夹、鼠标键盘等
ICU动态观察及交接班内容
十大生命体征
监护仪及呼吸机等设备正常工作,报警开启状态:
T:发热、低温状态,升降温措施及效果评价,对生命体征及代谢的影响。P/HRK/Na)。
R:呼吸节律、自主呼吸:吸氧(鼻导管、面罩、高流量),机械通气(无创、有创)
BP:无创血压位置:淤血瘀斑,监测频率。有创血压:部位,渗血、红肿,波形,与无创血压的正常差距。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情况。
手卫生及病区环境监测
护士交接班内容

护士交接班内容
标题:护士交接班内容
引言概述:
护士交接班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在交接班过程中,护士需要准确、清晰地传递患者的信息和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交接班期间得到持续的关注和照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士交接班的内容和要点。
一、患者基本信息
1.1 患者姓名、年龄、性别
1.2 住院号或者门诊号
1.3 主要诊断和病情概况
二、护理措施和护理计划
2.1 患者的护理需求和特殊要求
2.2 医嘱执行情况和特殊注意事项
2.3 护理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调整建议
三、药物治疗和用药情况
3.1 患者的用药情况和药物过敏史
3.2 医嘱中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
3.3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
四、检查和检验结果
4.1 患者近期的检查和检验结果
4.2 检查结果的解读和影响
4.3 下一步的检查计划和注意事项
五、心理护理和患者需求
5.1 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5.2 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情况
5.3 重要事件和患者反馈的记录
结论:
护士交接班内容的准确传递对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护士在交接班时应该子细核对患者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和准确性。
同时,护士也应该及时记录交接班内容,以备后续参考和沟通。
通过规范的交接班流程,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护理质量。
ICU护士床头交接班的规范化

ICU护士床头交接班的规范化是确保患者安全与连续性护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交接班内容、交接班时间、交接班方式及交接班记录等方面详细介绍规范化的要求。
在进行ICU护理工作时,请务必遵守以下规范,并保持有效的沟通和信息传递,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与护理质量。
首先,交接班内容应包含以下要点: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变化、治疗计划、用药情况、检查结果、护理重点、危险因素评估、事件发生情况等。
护士应准备好相关文档、报告、检查结果等资料,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交接。
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等。
2.病情变化:护士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并特别关注患者的症状、疼痛程度、意识状态等方面的变化。
3.治疗计划:交接班时,护士应了解患者的治疗计划和医嘱,包括给药计划、药物剂量、途径和频率等。
4.用药情况:护士应核对患者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和用量等,并及时告知接班护士是否有未用药或需要特殊处理的情况。
5.检查结果:护士应了解患者的检查结果,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并记录有关的重要指标,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气分析等。
6.护理重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应确定护理重点,如监测、护理措施、护理注意事项等。
7.危险因素评估:护士应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及时告知接班护士,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8.事件发生情况:护士应向接班护士汇报与患者相关的任何不良事件,如跌倒、护理错误、药物故障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并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其次,交接班时间应控制在15-30分钟以内,以减少患者护理的中断时间。
为了确保交接班的高效进行,护士应提前准备好交接班所需的资料和信息,确保可以迅速而准确地向接班护士传递患者的相关情况。
另外,在进行交接班时,护士应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以便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护士应站在患者的床头,确保接班护士可以清楚地听取到交接内容。
交接班记录是交接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手术室交接班制度

手术室交接班制度
1. 手术护士实行轮流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24小时不间断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保证手术室工作准确及时、不间断进行。
2. 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钟到科室,在接班者未交接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3. 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完成交班报告及各项护理记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代,与接班者共同做好交接工作方可离去。
4. 晨间交接班制度:由夜班护士于晨8:00向全体护士交接前日急诊手术抢救工作及当日手术准备、更改情况;护士长布置当天工作及传达有关通知及重要事宜(主要内容登记在晨交班记录本上,备查);参加交班的全体人员,必须服装整齐,保持安静,认真听取晨会所交的问题,以做好准备。
5. 交班报告要求规范,字迹整齐、清晰,内容精简扼要,有连贯性,运用医学术语。
6. 无特殊情况,洗手及巡回护士中途不得予以更换及接班。
7. 手术室护士和病房/ICU/复苏室护士共同完成好手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各项交接工作,并填写好手术患者交接记录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感谢:ICU 两位护士长,及 郑玲、芮祖琴老
师!
19
20
不足之处:由于晨间治疗较多的局限,讨论不
能充分展开,会影响讨论质量或延迟治疗。
11
问题式交接班模式
• 根据科室特点,自主设计问题式交接班 本,每班运用护理程序的方式实施问题 式交接班,包括患者护理问题和措施、 护理安全警示、下一班需完成的治疗及 护理
不足之处 病人病重较多,病情瞬息 万变,交班侧重点不突出
12
表示 SBAR交接班模式
表示状态 如姓名、 床号和 目前的 状况
表示背景 即患者的 现病史、 既往史
对目前病 情评估的 情况。指 出存在的 问题
建议பைடு நூலகம்阐 明病情汇 报后,需 要得到的 帮助或指 示
13
SBAR交接班模式 • 蓝莹,祝海香【14a】研究表明, 1、SBAR交接班模式的交接班时间比常 • 规交接班模式缩短了3.1分钟/天。 2、接班者对有效信息掌握度由普通 模式的87.9%,提升到了95.4%, 100%的护士认为这种交班模式 可行。
14
SBAR适用范 围
病情交接
病区间患者 转运
SBAR
医护间病 情汇报
临床危急值报告
15
SBAR交接班模式
该模式已在欧美国家的医疗体系 中广泛开展,不但有利于医护间 交流,也保证了医疗服务质量, 已成为提高患者安全管理的一种有效措施,已广泛应 用于临床。
SBAR模式进行危重患者的病情交接 即简化了交班内容及模式,使交班信息得到了更加精 确及时的传递,保证了患者安全,又明显的缩短了 交接班时间,接班者更能有效的掌握病情,也提高 了护士的思维评判能力,更加有利于护理专业的发 展。
杨美,姜超,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实施及效果[J]. 中国护理管理,2008, 8(11):58~59. 王计红,段磊珍,张爱文等.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的实施及效果[J].护理研究 2010,24(8):2232-2233. • 史广玲,刘夕珍等. 反交班模式在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Jan. 2012, 1,(12):69~70. • 张芮芮,汪海霞,等. 主动接班模式在ICU中的应用[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9,13(5) • 田俊. 流程管理在ICU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体会[J]. 当代护士,2010,10:195-196. • 王晶. ICU互动式护理展会交班的实践[J]. 中华护理杂志,2013,3(48): 267, 罗丹,周立闫. ICU患者转出过渡护理的国外研究现状[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3,(27):445-447. • 张晓春,李卓. 有关ICU护理工作研究热点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护理研究,2011,7, (25):1773-1775. • 方英,戴莉敏,等.问题式交接班在交接班品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3,3(19) • Debergh DP, Myny D, Van Herzeele I, Measuring the nursing workload per shift in the ICU.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2012 Vol.38 No.9· 1438-1444 18 • 增连开.“三分法”在ICU床边接班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研究,2009,5(23): 1288.
问题式交接班模式
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重点突出
17
引用文献
• •
•
• • • • •
吴夏云. 规范护理交接班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09,37(5): 626~627 苏真娇,曾帆等. ICU规范化护理交接班流程的实施及体会[J].医学临床研究2012.7(29)7期 1418~1419. 柏亚玲,孟涛,董研,等.轮流主持晨会在护士培养中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26(5):74. 蒋争艳, 分组交接班模式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护理,2012,l0(36期):76. 方敏,杨宝义,汪蓉等. 护理组长负责制在综合ICU管理中的作用[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1,30(5):547~548 郑雪梅,陈玉红,等.24小时回顾性交接班在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28(9):25
16
护理交接班
传统交接模式 分组交接班模式 不适应当代护理工作 使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提高了护士主动学习积极性 规范交接内容、强化了交接班意识 为护士提供开放的、讨论平台 调动了护士主观能动性
反交接班模式
标准化交接模式 互动式交接模式 主动交接班模式
SBAR交接班模式 固定了患者病情交接的顺序及内容
标准化交接模式
4
Why?
护理交接班反映患者24h的动态 情况,交接班质量的高低与护理 质量高低、护理安全息息相关[1]。
吴夏云. 规范护理交接班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 2009,37(5): 626~62
5
传统交接班模式
• 采取交班护士与接班护士,在患者床前 进行一对一的交接班方法[2]。
不足之处:同样是占用护士大量时间
接班护士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并背诵交班内容
10
互动式交接班模式
• 护士长及负 责护士提前 10~15min到 岗,了解夜 间患者的病 情,分病情平 稳组及特殊 患者组
目前状态作为 床头交接班必 要内容,接班 护士重点进行 专科护理查体, 完成初步护理 评估。
交接双方发 现的问题, 进行讨论, 和其他护士 一起共同确 认患者首要 护理问题及 护理措施
ICU护士交接班现行模式探讨
第八届ICU专科护士 淮南朝阳医院 孙静
1
11 1
概
述
目的
交接班模式 模式优缺点 小结
2
目 的
探讨各种ICU护士交接班模式 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
3
传统交接班模式 分组交接班模式 反交接班模式
主动交接班模式 互动式交接模式
问题式交接模式 SBAR交接班模式
。
交接班 模式类 型
不足之处
提前接班时间过长,占用 护士时间过多。
9
主动交接班模式
• 接班者提前15min到岗,清点规定物品
1 阅读交班报 告并背诵交 班内容,夜 班护士对于 遗漏进行 补充 2 床头交接班 ,交接新、 危重病人, 各种管道及 引流、输液 及皮肤情况 。 3
对清醒患 者做到主 动自我介 绍,倾听 患者主诉。
不足之处:除交班护士外,
其他护士被动接受信息, 参与性不强[3]
[2] 苏真娇,曾帆等. ICU规范化护理交接班流程的实施及体会[J].医学临床研究2012.7(29)7期1418~1419. 柏亚玲,孟涛,董研,等.轮流主持晨会在护士培养中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5):74.
6
分组交接班模式
责护组长
不足之处:
责护组长不能再负责 监护其他病人
布置护理 目标
分配护士
解决疑难 问题并对 不足之处 提出整改
7
标准化交接班模式
• 根据对象和目标对交接班的内容分类:
监护仪
监护床
治疗车
床头桌
约束情况
呼吸机
引流管
病人等
不足之处:交接对象较局限,忽略了治疗及护理方面
8
反交接班模式 接班护士提前30~45分钟到岗, 了解所分管患者的情况,并在 交接班时汇报,汇报不完全时, 由交班护士负责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