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化学毒物的检测与中毒急救
实验室化学中毒及处理措施(安全第一)

实验室化学中毒及处理措施(安全第一)化学中毒1.1 有损健康的化学药品有些化学药品,在一定条件下损害人体健康.这些药品大致分为二类,一类是具有刺激性腐蚀性药物,一类是有毒化学药品。
下面分别讲述这二类药物的毒性、中毒途径和常引起的疾病。
(1)毒物某些侵入人体的少量物质引起局部刺激或整个机体功能障碍的任何疾病都称为中毒,这类物质称为毒物。
根据毒物侵入的途径,中毒分为摄入中毒、呼吸中毒和接触中毒。
接触中毒和腐蚀性中毒有一定区别,接触中毒是通过皮肤进入皮下组织,不一定立即引起表面的灼伤,腐蚀性中毒是使接触它的那一部分组织立即受到伤害.毒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为毒物的毒性,习惯上用半致死剂量(LD50)或半致死浓度(LC50)作为衡量急性毒性大小的指标,将毒物的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级。
上述分级未考虑其慢性毒性及致癌作用,我国国家标准GB 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根据毒物的LD50值、急慢性中毒的状况与后果、致癌性、工作场所最高允许浓度等6项指标全面权衡,将毒物的危害程度分为1-Ⅳ级,分级依据列于表2—1中。
(2)刺激性腐蚀性药物这类药物有的有刺激性,对眼睛、粘膜、气管有刺激作用,腐蚀损害皮肤、组织,对眼睛非常危险。
轻微引起喉痛、粘膜红肿(有的催泪);重者引起气管炎、肺气肿,甚至死亡。
这类药物包括:①酸类、酸酐及与潮气产生酸的物质.例如硫酸、氟氢酸、硝酸、盐酸、五氧化二磷、醋酸、醋酸酐、酰氯化合物等.兹将强腐蚀性药物介绍如下:(a)硫酸是强腐蚀性酸类,吸水力强,使组织碳化,与水反应生强热;与过氯酸、高锰酸钾反应,能爆炸!(b)氟氢酸强腐蚀性酸,伤口异常疼痛,可使体弱伤者疼至休克。
(c)硝酸及氧化氮强刺激性、腐蚀性,与皮肤或组织中蛋白质作用使之变黄。
②碱类: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氨气)、有机胺类及水解生成氨之化合物。
前三者对眼睛特别危险。
③卤素及有机ω—卤代物。
常见中毒的急救(N1)

常见中毒的急救(N1)引言概述: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摄入或接触有毒物质后引起的生理或生化反应。
常见中毒的急救是非常重要的,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中毒者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常见中毒的急救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一、化学品中毒的急救1.1 确认中毒物质:首先要尽快确认中毒者接触的化学品是什么,以便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1.2 紧急处理:立即将中毒者从中毒源处转移,避免继续接触有毒物质。
如有呼吸困难或意识丧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1.3 就医救治:及时送中毒者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告知医生中毒的情况,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食物中毒的急救2.1 呕吐处理:如果中毒者尚有意识,可以让其喝些盐水或温开水催吐,将体内毒素排出。
2.2 补充水分:中毒后会导致脱水,应及时给中毒者补充足够的水分,以帮助排出体内毒素。
2.3 就医治疗:对于严重中毒者,应立即送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
三、药物中毒的急救3.1 呼吸道通畅:如果中毒者呼吸困难,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采取人工呼吸的方式帮助呼吸。
3.2 控制症状:根据中毒者的症状,可以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控制,如抗生素、解热药等。
3.3 就医治疗:药物中毒往往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处理,应及时送医院就诊,接受相应的治疗。
四、动植物中毒的急救4.1 紧急处理:如果中毒者被毒蛇、毒虫咬伤,应立即将伤口处清洁,避免毒素扩散。
4.2 局部处理:对于植物中毒,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患处,避免毒素继续渗入皮肤。
4.3 就医治疗:动植物中毒后,应尽快送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以免症状加重。
五、化学气体中毒的急救5.1 通风处理:中毒者应尽快转移到通风处,呼吸新鲜空气,避免继续吸入有毒气体。
5.2 氧气治疗:对于严重中毒者,可以给予氧气治疗,帮助中毒者恢复呼吸功能。
5.3 就医救治:化学气体中毒后,应立即送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以减轻中毒对身体的影响。
实验室常见有毒物质的安全操作和中毒急救措施

实验室常见有毒物质的安全操作和中毒急救措施【知识专栏】实验室常见有毒物质的安全操作和中毒急救措施一、引言实验室工作环境中常常涉及使用和处理各种有毒物质,正确的安全操作和中毒急救措施对于保护实验室工作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实验室中常见的有毒物质,从安全操作和中毒急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分享个人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二、安全操作1.认识有毒物质在实验室工作中,有毒物质往往伴随着实验的进行。
我们需要清楚了解所使用的有毒物质的性质、特点和潜在危险。
有毒物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腐蚀性物质、易燃物质和易爆物质等。
每类有毒物质都有其特定的危害和处理方法,我们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并在处理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2.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有毒物质时,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是保障实验人员安全的重要一环。
根据不同有毒物质的性质,可能需要戴上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
注意,个人防护装备应该合适舒适,并且要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时间和方式进行更换和清洗。
3.高效通风系统实验室中应设立高效的通风系统,以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有毒物质的正确使用和处理需要在通风系统的作用下进行,以避免有害气体滞留和积累。
在实验前要确保通风系统正常工作,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关闭有毒物质容器的盖子,避免有害气体泄露。
4.容器标识和存储规范有毒物质的存储和使用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容器上应标明物质的名称、危险性等级和使用注意事项。
合理规划实验室内的物品摆放,避免有毒物质与其他物质混淆。
特别是在实验室中常见的溶剂,应按照其易燃性和挥发性等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确保安全操作的同时延长物质的使用寿命。
三、中毒急救措施1.紧急撤离与报警当意外中毒事件发生时,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并尽快将受伤人员从事故现场撤离到安全区域。
紧急时刻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警,确保得到及时救助并避免进一步伤害。
2.切勿饮食、吞咽或呕吐在中毒事件中,有人可能会误解中毒急救措施,切勿饮食、吞咽或呕吐。
化学毒物的中毒与急救.ppt

三、常见毒物的中毒症状和急救方法
2.毒物侵入途径、中毒症状和急救方法
苯及其同系物、石油烃类(饱和烃和不饱和烃)、芳胺、芳香族硝基化合 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使人中毒。
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煤气主要经呼吸道使人中毒。 (1) CO中毒的急救方法: 立即将中毒者抬到新鲜空气处,注意保温,勿使 受冻; 呼吸衰竭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以氧气,立即送医院。 (2)氯气中毒的的急救方法: 中毒者要立即离开现场,让中毒者吸稀薄的氨 气或吸氧,立即送医院抢救。
一是依据毒物的毒性大小进行分级。 毒性是毒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以半致死剂量LD50(mg/kg)或半 致死浓度LC50(mg/m3)表示。其最高允许浓度越小毒性越大。根据毒物的 LD50值或LC50值、急性与慢性中毒的状况与后果、致癌性、工作场所最高允 许浓度等6项指标全面权衡,将我国常见的56种毒物的危害程度分为四级, 见表7-4。
三、常见毒物的中毒症状和急救方法
1.意义
检验人员应该了解毒物的性质,侵入途径、中毒症状和急救方法,这样在 检验工作才能减少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事故,一旦发生中毒时可以争分夺秒 的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使毒物对人体的损坏程度降至最低限。
2.毒物侵入途径、中毒症状和急救方法
汞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主要经呼吸道、皮肤和口服使人中毒。 铬酸、重铬酸钾等铬(VI)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主要经皮肤和口服使人 中毒。
第七章 化验室的环境与安全
第二节 化验室安全技术
常见化学毒物的中毒和急救方法
课程:化验室组织与管理
知识目标
学习要求
1.了解化验室中毒的途径和毒物的分级。 2.了解化验室常见毒物的中毒症状。 3.掌握化验室中毒的急救方法。
能力目标
常见中毒物质与急救

(二)、加速毒物排泄,减少毒物吸收 )、加速毒物排泄, 加速毒物排泄
常用方法: 常用方法: (1)导泻:一般用硫酸钠(或硫酸镁)15~30g溶解于 )导泻:一般用硫酸钠(或硫酸镁) 溶解于 200ml水中内服导泻。 水中内服导泻。 水中内服导泻 微温盐水、 肥皂水或清水 肥皂水或清水, (2)洗肠:1%微温盐水、1%肥皂水或清水,或将药用 )洗肠: 微温盐水 炭加于洗肠液,以加速毒物吸收后排出。 炭加于洗肠液,以加速毒物吸收后排出。 (3)利尿:静脉补液后,静脉注射呋塞米或其他利尿 )利尿:静脉补液后, 药。 (4)血液净化:可以是患者迅速清除体内毒物。方法 )血液净化:可以是患者迅速清除体内毒物。 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灌注、 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灌注、血液滤过和血浆 置换等。 置换等。
洗胃注意事项
之内洗胃, ①中毒物进入体内时间在4~6h之内洗胃,如毒量较大或毒物存在 中毒物进入体内时间在 之内洗胃 胃循环, 仍有洗胃指征; 胃—血—胃循环,那么即使超过 仍有洗胃指征; 血 胃循环 那么即使超过6h仍有洗胃指征 中毒引起的惊厥未被控制前禁止洗胃; ②中毒引起的惊厥未被控制前禁止洗胃; 每次灌入洗胃液为 洗胃液为300~400ml,最多不超500ml; ③每次灌入洗胃液为300~400ml,最多不超500ml; 强腐蚀剂中毒患者禁止洗胃,否则有可能引起食管及胃穿孔; ④强腐蚀剂中毒患者禁止洗胃,否则有可能引起食管及胃穿孔; ⑤洗胃时要注意要减小注入液体的压力防止胃穿孔; 洗胃时要注意要减小注入液体的压力防止胃穿孔; 挥发性烃化合物(如汽油)口服中毒患者不宜洗胃; ⑥挥发性烃化合物(如汽油)口服中毒患者不宜洗胃; 应将胃内容物抽出做毒物分析鉴定。 ⑦应将胃内容物抽出做毒物分析鉴定。
与器官内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作用, 与器官内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 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机体发生病物引起的疾病。
主要化学工业毒物的防护与急救范本(二篇)

主要化学工业毒物的防护与急救范本化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化学生产过程中,也伴随着各种化学毒物的存在。
这些化学毒物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对化学工业毒物的防护与急救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主要化学工业毒物的防护与急救范本:化学工业毒物的分类和特点、化学工业毒物的防护措施、化学工业毒物的急救措施、毒物泄漏和事故处理等内容。
一、化学工业毒物的分类和特点化学工业毒物的种类繁多,按其危害性质和途径可分为吸入性毒物、摄入性毒物、接触性毒物和注射性毒物等。
1. 吸入性毒物:包括有害气体、蒸汽和粉尘等。
特点是易于在空气中弥散,从而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2. 摄入性毒物:主要指食物中存在的有毒物质,特点是在食物中存在,在人体消化道中被吸收。
3. 接触性毒物:包括接触性有害物质和化学灼伤等,主要通过皮肤和黏膜接触后进入人体。
4. 注射性毒物:指通过注射进入人体的毒物,如药物过量等。
化学工业毒物的特点是具有剌激性、腐蚀性、致癌性、毒性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二、化学工业毒物的防护措施正确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工业毒物对人体的危害,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装备:戴口罩、佩戴防护眼镜、穿戴防护服等,不仅可以保护呼吸道、眼睛和皮肤,还可以防止毒物通过其他途径进入人体。
2. 安全操作:严格遵守化学品使用和储存规程,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通风设备:保持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及时排出有毒气体和粉尘,减少对工人的危害。
4. 限制接触时间:控制接触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有害环境中。
5. 职业健康监测:对接触化学品的工人进行定期体检、生物监测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化学工业毒物的急救措施在毒物中毒的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1. 吸入性毒物中毒急救:- 迅速离开现场,呼吸困难时,先行就医,寻求医疗帮助;- 如有条件,使用呼吸器或面罩,提供新鲜空气;- 如有意识丧失,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实验室中毒途径与急救措施

(3)通过皮肤粘膜吸收引起中毒:某些毒 物通过皮肤粘膜的吸收而中毒,如汞剂,苯胺, 硝基苯等。
毒物从呼吸道、消化道或通过皮肤侵入人体 以后,逐渐侵入血液而分布于全身。其中由皮肤 侵入通过毛囊吸收则比较缓慢。消化道侵入者通 过门脉系统经肝脏入于血液,及从呼吸道侵入者 在肺泡中吸收,两者都比较迅速。
急救措施:
一般认为凡是某种物质进入人体以后,能引 起局部或整个机体功能发生障碍的任何疾病,都 称为中毒。毒物作业的同学越来越少了
当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毒效,引起中毒。例如某些 药品,适量时能起作用,但用量大时可以致死。
化学毒物所引起的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 性和慢性三种。大量毒物突然进入人体,迅速中 毒,引起全身症状甚至死亡者,称为急性中毒。
在分析化验中,要经常接触各种试剂,其中 很多是有毒性的。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反应所产生 的某些气体或烟雾,也往往有毒。此外,化验分 析中还会偶然发生烧伤,烫伤,炸伤,触电等事 故。所以,化验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毒物知识和 安全防护知识,尽量避免发生事故,而当一旦发
生事故后,能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减轻人身伤害 和财产损失。
化学毒物一般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入人 体,引起中毒的。
(1)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大部分中毒是通 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的,如各种挥发性大的有 机溶剂,化学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烟雾或粉尘 等。
(2)通过消化道侵入人体:除误食外,主
记得下半学期 原本早上早来抄作业的同学越来越少了
要是手上沾染毒物,于吸烟或进食时咽入而中 毒。如氰化物、砷化物、有机农药等。
记得下半学期 原本早上早来抄作业的同学越来越少了
在化验室里,遇到有人急性中毒,原则上应 尽快送或请医生来诊治,并报告领导。在送之前, 应迅速查明中毒原因,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以下 急救措施。
常见化学毒物的检测与中毒急救-百度文库

01 切断毒源
03 清洗排毒
精选课件
9
(一)切断毒源
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后,除对中 毒者进行抢救外,同时应采取果断 措施(如关闭管道阀门、堵塞泄漏 的设备等)切断毒源,防止毒物继 续外逸。对于已经扩散出来的有毒 气体或蒸汽应立即启动通风排毒设 施或开启门、窗等,降低有毒物质 在空气中的含量,为抢救中毒患者 的生命创造有利条件。
吸复苏器及应用处理心跳骤停的药物。特别要加强对呼吸困难、惊厥、休克等中
毒人员的抢救。
精选课件
20
各种毒物中毒的急救方法
氟及其化合物 02 氰及其化合物 01
03 光气
汞及其化合物 08
毒
04 磷化氢
二氧化硫 07
05 硫化氢 06 砷及其化合物
与规范
目录
CONTENTS
2 化学中毒急救药物的储备
3 化学毒物的检测与鉴定
精选课件
22
化学中毒急救药物的储备 精选课件
常用解毒药物的准备应当遵守 的基本原则,特殊针对性和一 般针对性进行药物准备。所谓 “特殊针对性”,就是该地区 存在可能中毒的化学物质,针
对特效治疗准备药物;所谓 “一般针对性”,就是对毒性 较强、比较常用或常见的毒剂 进行药物准备。在药物准备中, 还要考虑化学物引起中毒的最 基本化学性质和中毒急救的基 本过程,准备一些能够阻断毒 性、缓解症状的药物,主要包 括除毒、解毒和对症三步急救。
精选课件
4
一、救援分队的准备
掌握基本信息
准备急救药物
精选课件
做好个人防护
5
BASIC INFOR MATIO
N
掌握基本信息
化学中毒医学救援分队,在实施突发性化 学事故医学救援时,严格执行预案的规定, 听从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掌握规定的任务 内容、范围以及中毒救治需要准备等基本 信息,最好能对引起中毒的化学物有初步 判断,比如这类化学物的理化性质、中毒 可能机制以及损伤特点,是否存在特效解 毒药物等,做好出发前的必要相关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救援分队的准备
掌握基本信息
准备急救药物
精品PPT
做好个人防护
BASIC INFORMATION
掌握基本信息
化学中毒医学救援分队,在实施突发性化 学事故医学救援时,严格执行预案的规定, 听从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掌握规定的任务 内容、范围以及中毒救治需要准备等基本 信息,最好能对引起中毒的化学物有初步 判断,比如这类化学物的理化性质、中毒 可能机制以及损伤特点,是否存在特效解 毒药物等,做好出发前的必要相关准备。
第二节 化学中毒急救药物的储备
01
除毒药物储备
02
解毒药物储备
03
促排药物储备
04 相关常用急救药物的储备
精品PPT
一、除毒药物储备
(一)清除皮肤毒物
迅速使中毒者离开中毒 场地,脱去被污染衣物, 用微温水反复冲洗身体, 清除污染的毒性物质。
(三)吸入毒物的急救
应立即将病人脱离中毒 现场,搬至空气新鲜的 地方,同时可吸和氧气。
04 及时后送
01 切断毒源
03 清洗排毒
精品PPT
(一)切断毒源
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后,除对中 毒者进行抢救外,同时应采取果断 措施(如关闭管道阀门、堵塞泄漏 的设备等)切断毒源,防止毒物继 续外逸。对于已经扩散出来的有毒 气体或蒸汽应立即启动通风排毒设 施或开启门、窗等,降低有毒物质 在空气中的含量,为抢救中毒患者 的生命创造有利条件。
精品PPT
1 化学中毒急救准备与规范
目录
CONTENTS
2 化学中毒急救药物的储备 3 化学毒物的检测与鉴定
精品PPT
1 化学中毒急救准备与规范
目录
CONTENTS
2 化学中毒急救药物的储备 3 化学毒物的检测与鉴定
精品PPT
第一节 化学中毒急救准备与规范
一、救援分队的准备 二、现场急救准则 三、中毒急救原则
1.撤离现场,洗消毒剂
B
3.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A
2.抗毒治疗
C
精品PPT
1.撤离现场,洗消毒剂
呼吸道中毒
如果引起中毒的化学毒物 是通过消化道途径,则首 先应当尽快洗胃、催吐。
消化道中毒
如果引起中毒的化学毒物 是通过消化道途径,则首 先应当尽快洗胃、催吐。
精品PPT
皮肤、黏膜中毒
皮肤、黏膜中毒要及时 冲洗。
精品PPT
三、中毒急救原则
(一)中毒患者的抢救顺序 (二)实施急救的基本措施
精品PPT
(一)中毒患者的抢救顺序
1.保护生命 体征是挽救生 命首要任务
2.抢救重患 是挽救生命的 主要体现
3.特效治疗 是抢救生命的 有效手段
4.就近施治 是抢救生命的 效率保证
01
02
03
04
精品PPT
(二)实施急救的基本措施
S
E
除毒
H
GI
(二)清除眼内毒物
迅速0.9%盐水或清水冲 洗5~10分钟。
(四)食入毒物的急救
1. 催吐;2. 洗胃;3. 灌 肠;4. 排除毒物。
精品PPT
准备急救药物
准备急救药物时,应充分考虑中毒化学物的种类、中毒发生的事件、发 生中毒的人数,毒物侵入途径和大致病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特效 药物解毒;如条件有限时可采取对症治疗,维持中毒者维持生命的重要 脏器的功能。在抢救中毒伤员时,要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精品PPT
做好个人防护
Do a good job of personal protection
PPE
急性中毒发生时毒物多由呼吸道和皮肤侵入体内,做好医学救援人员的自身 防护是进入化学事故污染区的首要条件。只有做好医务人员自身防护,才可 进入污染区对中毒患者有效实施急救。包括个人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的防 护,穿戴好防毒面具、防毒口罩、氧气呼吸器和防护服。
精品PPT
二、现场急救准则
02 分类抢救
精品PPT
(二)分类抢救
化学事故发生后,消防人员首先进 入现场切断毒源、灭火、抢救伤员。 但是,现场往往非常复杂,可能出 现建筑物或设备倒塌,砸伤人员、 出现众多伤员等复杂情况,伤员脱 离现场后首先由专业人员进行伤情 分类。吸入性中毒者脱离染毒区后, 应在现场立即着手急救。
精品PPT
(三)清洗排毒
吸复苏器及应用处理心跳骤停的药物。特别要加强对呼吸困难、惊厥、休克等中
毒人员的抢救。
精品PPT
各种毒物中毒的急救方法
氟及其化合物 02 氰及其化合物 01
03 光气
汞及其化合物 08
毒
04 磷化氢
二氧化硫 07
05 硫化氢 06 砷及其化合物
精品PPT
1 化学中毒急救准备与规范
目录
CONTENTS
2 化学中毒急救药物的储备
3 化学毒物的检测与鉴定
精品PPT
化学中毒急救药物的储备 精品PPT
常用解毒药物的准备应当遵守 的基本原则,特殊针对性和一 般针对性进行药物准备。所谓 “特殊针对性”,就是该地区 存在可能中毒的化学物质,针
对特效治疗准备药物;所谓 “一般针对性”,就是对毒性 较强、比较常用或常见的毒剂 进行药物准备。在药物准备中, 还要考虑化学物引起中毒的最 基本化学性质和中毒急救的基 本过程,准备一些能够阻断毒 性、缓解症状的药物,主要救出来的患者脱离污染区后, 立即脱险受污染的衣物,对于皮肤、 毛发甚至指甲缝中的污染都要注意清 除。对能由皮肤吸收的毒物及化学灼 伤,应在现场用大量清水或其他备用 的解毒、中和液冲洗。毒物经口侵入 体内,应及时彻底洗胃或催吐,除去 胃内毒物,并及时以中和、解毒药物 减少毒物的吸收。眼部溅入毒物,应 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脸部浸入满盆 清水中,张眼并不断摆动头部稀释洗 去毒物。
精品PPT
(四)及时后送
在经过初步急救处理后的 中毒伤员,应及早后送至 指定的中毒急救中心继续 进行治疗。
精品PPT
三、中毒急救原则
1
“快”
“稳”
2
3
“准”
“动”
4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应突出以下四个字,即“快”、“稳”、“准”、 “动”。“快”即迅速,分秒必争;“稳”即沉着、镇静、胆大、果断; “准”即判断准确,不要采用错误方法急救;“动”即动态出现的症状, 措施是否对症。
2.抗毒治疗
精品PPT
根据不同毒物中毒及时给予相应的 特效抗毒药物和特殊排毒剂。如氰 化物、有机磷化合物中毒可使用特 效的肌肉注射的急救药进行自救或 互救;重金属及其化合物中毒可尽 快给予二硫基类化合物进行促排。
3.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中毒者如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术、自动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