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胶试验方法
道路密封胶低温拉伸试验

道路密封胶低温拉伸试验道路密封胶是一种常用于道路修复和维护的材料,其主要功能是填充道路裂缝和缝隙,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在实际使用中,道路密封胶需要具备一定的低温拉伸性能,以应对气候变化和道路负荷带来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道路密封胶的低温拉伸试验展开讨论,探究其性能与应用。
一、试验目的道路密封胶低温拉伸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的拉伸性能,即在极寒环境下,道路密封胶的拉伸能力和变形程度。
通过试验结果,可以了解道路密封胶在低温条件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方法1.试样制备:按照规定尺寸和形状,制备一定数量的道路密封胶试样。
2.试验设备:使用拉伸试验机,配备低温箱和相应的测量仪器。
3.试验条件:将试样放置在低温箱中,将温度降至所需测试温度。
常用测试温度为-20℃、-30℃、-40℃等。
4.试验过程:将试样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按照一定的速度施加拉伸力,记录试样的拉伸力和伸长量。
5.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计算道路密封胶的拉伸强度、伸长率等性能指标。
三、试验结果分析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低温下道路密封胶的拉伸强度通常会降低,这是由于低温环境使材料的分子活动减缓,导致其内部结构发生一定变化。
2.随着温度的降低,道路密封胶的伸长率会增加,即在低温下材料更容易发生变形。
3.随着拉伸速度的增加,道路密封胶的拉伸强度也会相应增加,这是由于材料在较短时间内受到的应力较大。
四、影响因素分析1.材料成分:道路密封胶的成分对其低温拉伸性能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材料配方和添加剂会导致材料的弹性模量、断裂强度等性能差异。
2.温度变化:低温会引起道路密封胶材料的硬化和变脆,从而影响其拉伸性能。
温度的降低会使材料分子活动减缓,而温度的升高则会使材料变得柔软。
3.加载速度:加载速度对道路密封胶的低温拉伸性能有一定影响。
较快的加载速度会使材料受到较大的应力,从而提高其拉伸强度。
五、应用前景道路密封胶作为一种常用的道路修复材料,其低温拉伸性能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硅酮密封胶国家标准

硅酮密封胶国家标准硅酮密封胶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密封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高温性和耐化学性能。
为了规范硅酮密封胶的生产和使用,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施工安全。
本文将对硅酮密封胶国家标准进行介绍和解读,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硅酮密封胶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使用等内容。
其中,产品分类根据不同的性能和用途,将硅酮密封胶分为不同的等级和类型,以便用户选择和使用。
技术要求则包括外观、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耐候性、粘附性、流变性等方面的指标,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则规定了对硅酮密封胶进行检测和评定的具体方法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使用等方面的规定则是为了保证产品在整个生产、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硅酮密封胶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通过统一的标准,可以避免因地区、厂家或个人的不同而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有利于消费者和施工单位选择优质的硅酮密封胶产品,提高建筑密封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国家标准还可以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推动硅酮密封胶行业朝着更加环保、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最后,作为硅酮密封胶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加强对产品质量和使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
生产企业要加强对原材料的选择和生产工艺的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使用单位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酮密封胶产品,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施工规范进行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硅酮密封胶产品的监督检查和质量评定,及时发现和处理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保障消费者和施工单位的权益。
总之,硅酮密封胶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行业发展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希望全行业能够共同遵守国家标准,推动硅酮密封胶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建筑门窗用密封胶条老化试验方法

建筑门窗用密封胶条老化试验方法试验目的:检验建筑门窗用弹性密封胶条、硫化橡胶类密封胶条XJT,热塑性弹性体类密封胶条SJT、建筑幕墙开启部分用胶条老化性能(不适用干发泡、复合密封胶条)。
参考标准:JG/T187-2006建筑门窗用密封胶条GB/T7762-2003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GB/T16422.2-1999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GB/T531-1999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GB/T2411-1980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GB/T1040-19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250-1995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1.热空气老化性能试验设备:热空气老化试验箱,型号:CLM-QLH-100试样:试样采用与密封胶条制品同批次材料制作成标准截面的软管(见图1,图中尺寸单位:mm),截取长度100mm-500mm范围内的三段。
c)试验方法i)试样在23℃士2℃、相对湿度50%士5%的环境中以自由状态放置24h~144h后,用放大10倍的投影仪测量、记录试样上垂直于受压工作面方向的试样自由高度,精确到0.05mm在一个试样三个不同长度位置分别进行测量、计算算术平均值,此值为初始平均自由高度ao。
ii)将试样固定在试验装置上,通过压块对试样施力以保证挤压后的高度为9m m士0.1m m;并放置于70℃士2℃的环境中504h士2h;取出后,经2h冷却到环境温度后卸载。
试样以水平不受压、工作面向上的状态在23℃士2'C、相对湿度50%士5%的环境中放置22峪h,按i)中的方法测量、计算,此值为试验后的平均自由高度ao,此试验在三个不同的试样上重复进行。
iii)计算热老化后回弹恢复(DO:对3个试样分别按公式(2)进行计算,再计算算术平均值Da—回弹恢复,%;ao—初始平均自由高度,mm;a1—试验后的平均自由高度,mm}2.硬度变化试验设备:高低温试验箱,型号:CLM-GDW-100试样:硫化橡胶类直径不小于30mm,厚度不小于6mm试验方法:将试样放人-20℃士20℃,0℃士20℃,23℃士20℃,70℃士2℃的恒温环境中,1h 后迅速取出,按GB/T531-1999规定的方法在10s之内测定硬度,采取瞬时1秒钟读数,按表1规定计算各温度段的硬度差。
评估密封胶的指标

评估密封胶的指标
1.外观检测:外观检测是对密封胶外观质量的检测,包括颜色、光泽、表面平整度、气泡、裂纹等方面。
外观检测可以初步判断密封胶的质量,但不能完全代表其性能。
2.硬度检测:硬度是密封胶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硬度检测可以评估密封胶的硬度、弹性和变形能力。
硬度检测可以通过硬度计进行,常用的硬度计有杜氏硬度计、巴氏硬度计等。
3.拉伸强度检测:拉伸强度是密封胶的另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可以评估密封胶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拉伸强度检测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机进行,常用的拉伸试验机有万能试验机、电子拉力试验机等。
4.粘接强度检测:粘接强度是密封胶的另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可以评估密封胶的粘接能力和耐久性。
粘接强度检测可以通过剪切试验机进行,常用的剪切试验机有万能试验机、电子拉力试验机等。
5.耐候性检测:耐候性是密封胶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可以评估密封胶在不同环境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耐候性检测
可以通过模拟气候试验箱进行,常用的模拟气候试验箱有盐雾试验箱、紫外线老化试验箱等。
vsvr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试验标准rrcj

vsvr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试验标准rrcj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试验标准BG/T14683--2003前言本标准5.1、5.2、5.3条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ASTM C 1184-2000 a《硅酮结构密封胶》。
本标准与ASTM C1184,2000 a的主要区别如下:——提高了拉伸粘结性指标;——增加了粘结破坏面积、23?下最大拉伸强度时的伸长率、23?下拉伸模量; ——水,紫外光照拉伸粘结性试验方法采用我国JC/T 485—1992(1996)标准。
——增加了附录A、附录B、附录D、附录E。
本标准代替GB16776-1997。
本标准与GB 16776-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规范性引用文件采用最新版本(1997版第2章;本版第2章); ——邵氏硬度、23?拉伸粘结性指标作了修改;(1997版的表1序号5、6;本版的表1序号5、6);——增加23?下最大拉伸强度时的伸长率指标;(本版的表1序号7); ——增加23?拉伸模量(本版5.4);——邵氏硬度试验补充了试片制备过程(1997版6.7;本版6.7)。
——修改了附录A(规范性附录)《结构装配系统用附件同密封胶相容性试验方法》 (1997版附录A;本版附录A);——取消了原附录B(1997版附录B);——增加了附录B(规范性附录)《实际工程用基材同结构胶粘结性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1997版附录A;本版附录B);——增加了附录C(资料性附录)《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模量》、附录D(资料性附录)《施工ε1装配中结构密封胶的试验方法》、附录E(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ASTM C 1184-2000 a对照》。
(本版附录C、附录D、附录E)。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9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中国化建苏州防水材料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南海市佛山市嘉美化工集团公司、南海市使你佳粘胶厂、广州市新展粘胶厂、广州市高士实业公司、广州白云粘胶厂、武汉凌云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都硅宝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浙江凌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国家化学建材测试中心、国家合成树脂质检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启元、刘武强、张德恒、丁苏华、刘明、朱志远、刘虎城、王跃林、冯祥佳、李步春、王有治、王奉平、吴弋德、龚万森、王建东、武庆涛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GB16776-1997。
密封胶、结构胶相容性试验

结构胶、密封胶相溶性试验方案第一节结构胶胶相溶试验方案1、试验原理1.1 用结构胶黏结实际工程用基材,测定剥离黏结性,确定结构胶与基材的相容性。
1.2 用结构胶黏结玻璃结构系统各种附件,经热及紫外线老化处理后,考查试样颜色变化,检验与玻璃、附件的黏结性,确定结构胶与附件的相容性。
2、实际工程用基材与结构胶相容性测定按照GB/T13477第12章规定方法试验,测定剥离黏结性。
3、附件与结构胶相容性测定3.1试验仪器a)紫外线灯,符合JC/T485中5.12.1要求;b)紫外线强度计,量程为1000~4000uW/cm2;c)温度计,量程0~100℃。
3.2试验材料a)玻璃板,为清洁的浮法玻璃,尺寸为76mm*50mm*6mm,应制备12块;b)防黏带,每块玻璃板用一条,尺寸为25mm*76mm;c)清洗剂,推荐用50%异丙醇-蒸馏水溶液;d)试验结构胶,与试验结构胶成分相近的半透明密封胶,由供应试验结构胶的制造厂提供或推荐。
3.3试件制备和准备3.3.1试验室条件应符合6.1.1要求,结构胶样品应在标准条件下至少放置24h。
3.3.2试件准备3.3.2.1清洁玻璃、附件。
用A4.1.2c规定的清洗剂洗净,擦除水分后自然风干。
3.3.2.2按图A1所示,在玻璃板一端黏贴防黏带,覆盖宽度约25mm。
3.3.2.3按图A1所示制备12块试件,6块为校验试件,另外6块加附件为试验试件。
附件应裁切成条状,尺寸为6.5mm*51mm*6.5mm,放置在玻璃板的中间。
分别将基准密封胶和试验结构胶挤注在附件两侧至上部,并与玻璃黏结密实,两种胶相接处高于附件约3mm。
3.3.2.4制备的试件按6.8.2c处理。
3.4试验程序3.4.1试件放置试件编号后在6.1.1条件下放置24h。
取试验试件和校验试件各三块,组成一组试件。
将两组试件放在紫外线灯下,下组试件的密封缝向上,另一组试件的玻璃面向上(密封缝在下面),见图A2。
密封胶检验报告

密封胶检验报告密封胶检验指导书密封胶检验指导书密封胶检验指导书(一)密封胶的检验规定采样方法:用500ml塑料杯在同一批次的任一包装桶中取满杯密封胶。
(二)检验步骤1、颜色、外观目测,应为白色,均匀糊状物。
2、密度2.1取两只100ml比重杯,用正庚烷洗净,晾干。
2.2用分析天平称比重杯重量A。
2.3往比重杯内装满密封胶,盖上杯盖,并擦去多余密封胶。
2.4再次称比重杯重量B。
2.5计算密封胶密度:计算公式:(B-A)/1002.6重复2.2-2.5步骤,再做一次,结果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
3、固体份3.1在140±3℃烘箱中,将两只瓷坩埚烘20分钟,取出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20分钟,在分析天平上称重为A。
3.2取5-10克密封胶至瓷坩埚内,称重为B3.3将盛有试样的瓷坩埚置于140±3℃烘箱中,烘2小时,取出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20分钟,称重为C 3.4计算固体份计算公式:(C-A)/(B-A)×100%3.5重复3.2-3.4步骤,再做一次,结果取两次固体份的平均值4、旋转粘度用500ml塑料杯,按《ERICHSEN538-1-M旋转粘度计操作规程》,测定密封胶的旋转粘度。
重复测定两次,结果取平均值。
5、过滤性取100克密封胶,用500克汽油稀释后,用8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滤布上不得有残留物。
6、冷蠕性6.1用标准模板(规格:150×70×3mm,开孔尺寸:70×10mm,2个孔)压在与该密封胶相关的电泳试板上,刮出厚度为3mm的两道密封胶条。
6.2在密封胶的末端画一横线。
6.3在室温下,将试板(密封胶的末端朝下)垂直静止放置24小时。
6.4用直尺测量密封胶的蠕动距离。
7、热蠕性7.1用标准模板(规格:150×70×3mm,开孔尺寸:70×10mm,2个孔)压在与该密封胶相关的电泳试板上,刮出厚度为3mm的两道密封胶条。
密封胶检验方法

密封胶检验方法密封胶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密封胶的质量满足标准要求,掌握正确的检验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密封胶的检验方法。
一、外观检验1.观察密封胶的颜色、气味、质地等,确保无杂质、无分层现象。
2.检查密封胶的包装,确保包装完好无损,无泄漏。
二、物理性能检验1.检验密封胶的硬度,按照GB/T 531.1-2008标准,使用邵氏硬度计进行测试。
2.检验密封胶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按照GB/T 528-2009标准,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测试。
3.检验密封胶的压缩永久变形,按照GB/T 1683-1981标准,使用压缩永久变形试验机进行测试。
三、耐介质性能检验1.检验密封胶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的耐介质性能,如耐水、耐油、耐酸碱等。
2.按照实际应用场景,选择相应的介质进行浸泡试验,观察密封胶的体积变化、硬度变化和粘接强度变化。
四、老化性能检验1.对密封胶进行高温老化试验,观察其在高温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2.对密封胶进行低温老化试验,观察其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3.对密封胶进行紫外线老化试验,观察其在紫外线照射下的性能变化。
五、环保性能检验1.检验密封胶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卤素等。
2.检验密封胶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确保其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六、施工性能检验1.检验密封胶的挤出性能,确保施工过程中易于挤出,且无气泡、断丝等现象。
2.检验密封胶的粘接性能,确保其与基材具有良好的粘接力。
3.检验密封胶的固化速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固化,达到预期性能。
总结:密封胶的检验方法涵盖了外观、物理性能、耐介质性能、老化性能、环保性能和施工性能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检验方法,可以全面评估密封胶的质量,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良好的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实验建筑密封胶下垂度测试试验方法一、实验目的检测密封胶下垂度,以判定胶体的流动性二、实验原理在规定条件下,将密封胶注入规定尺寸的模具中,在一定温度下以垂直和水平的位置保持规定时间,测出试样流出模具端部的长度,从而依据一定标准判断出其流动性。
三、实验依据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密封胶》GB/T13477.6-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流动性的测定》四、实验设备配置下垂度模具,鼓风干燥箱,钢板尺,聚乙烯条五、试件的制备将下垂度模具用丙酮等溶剂清洗干净并干燥。
把聚乙烯条衬在模具底部,使其盖住模具上部边缘,并固定在外侧,然后把已在(23±2)℃下放置24h 的密封材料用刮刀填入模具内。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垂直方向:a 将制备好的试件立即垂直放置在已调节至(50± 2)℃的干燥箱内,磨具的延伸端向下,见图1,放置24h。
b 从干燥箱中取出试件,用钢板尺在垂直方向上测量每一试件中试样从底面往延伸端向下移动的距离(mm)。
2水平方向a 将制备好的试件立即水平放置在已调节至(50± 2)℃的干燥箱内,磨具的延伸端向下,见图2,放置24h。
b 从干燥箱中取出试件,用钢板尺在水平方向上测量每一试件中试样超出槽形模具前端的最大距离(mm)。
七、实验结果判定下垂度在垂直方向上≤ 3mm,水平方向上无变形为合格八、试验过程注意事项1制备试件时,避免形成气泡,在模具内表面将密封材料压实,修整密封材料的表面,使其与模具的表面和末端齐平,放松模具背面的聚乙烯条。
2下垂度试验每一试件的下垂值,精确至1mm3如果试验失败,允许重复一次实验,但只能重复一次。
当试样从槽形模具中滑脱时,模具内表面可按生产方的建议进行处理,然后重复进行试验。
.实验二建筑单组份密封胶挤出性试验方法一、实验目的测定单组份密封胶挤出性二、实验原理在规定条件下采用压缩空气将密封材料从聚乙烯挤胶筒中挤出至水中,测定一次将全部样品挤出所需时间的长短,判定出胶体的挤出性。
三、实验依据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密封胶》GB/T13477.4-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原包装单组分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测定》四、实验设备配置聚乙烯挤胶筒、稳压气源、秒表、气动挤抢、恒温箱五、试件的制备试验前,将待测胶挤入聚乙烯挤胶筒中,放置在(23±2)℃恒温箱中至少24h。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试验在(18~23)℃下进行2将试件从恒温箱中取出,插入气动挤抢,升压至(250± 10)kPa。
3一次性将全部样品从筒中挤出,用秒表记录出时间,试验次数为一次。
七、实验结果判定挤出时间≤ 10s 为合格实验三建筑双组份密封胶适用期测定试验方法一、实验目的检测双组份密封胶适用期,以判定胶体的适用性、实验原理在规定条件下,将双组份密封胶混合5min 后,注入挤胶筒中,一定时间后采用压缩空气将密封材料从聚乙烯挤胶筒中挤出至水中,测定一次将全部样品挤出所需时间的长短,判定出胶体的适应期。
三、实验依据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密封胶》GB/T13477.4-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原包装单组分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测定》四、实验设备配置聚乙烯挤胶筒、稳压气源、秒表、气动挤抢、恒温箱五、试件的制备试验前,双组份各自放置在(23±2)℃恒温箱中至少24h。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试验在(18~23)℃下进行2将双组份各自从恒温箱中取出,将双组份密封胶混合5min 后,注入挤胶筒中,密封尾塞,从两组分混合时开始计时,20min 后开始试验。
3插入气动挤抢,升压至(250± 10)kPa。
4一次性将全部样品从筒中挤出,用秒表记录出时间,试验次数为一次。
七、实验结果判定挤出时间≤ 10s 为合格八、实验注意事项1 双组份混合应在负压0.095MPa以下真空条件下进行,混合时间为5 分钟2 组份试验样品两组分的混合比例应符合供方规定,其中A 组分(基胶)取样量至少500g 实验四建筑密封胶表干时间测定方法一、实验目的测定建筑密封胶表干时间二、实验原理在规定条件下,将密封胶试样填充到规定形状的模框中,用在试样放置薄膜或指触的方法测量其干燥程度。
报告薄膜或手指上无粘附试样所需的时间。
三、实验依据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密封胶》GB/T13477.5-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表干时间的测定》精心整理四、实验设备配置黄铜板:尺寸19mm× 38mm,厚度约6.4mm模框:矩形,用钢或铜制成,内部尺寸25mm× 95mm,外形尺寸50mm×120mm,厚度3mm。
(需要外加工)玻璃板:尺寸80mm× 130mm,厚度5mm聚乙烯薄膜:2 张,尺寸25mm× 130mm,厚度0.1mm刮刀无水乙醇五、试件的制备用丙酮等溶剂清洗模框和玻璃板。
将模框居中放置在玻璃板上,用在(23±2)℃下至少放置过24h 的试样小心填满模框,勿混入空气。
多组分试样在填充前应按生产厂的要求将各组分混合均匀。
用刮刀刮平试样,使之厚度均匀。
同时制备两个试件。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方法A1将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静置一定的时间2然后在试样表面纵向1/2 处放置聚乙烯薄膜,薄膜上中心位置加放黄铜板。
330s后移去黄铜板,将薄膜以90°角从试样表面在15 秒内匀速揭下。
4相隔适当时间在另外部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无试样粘附在聚乙烯条上为止。
5记录试件成型后至试样不再粘附在聚乙烯条上所经历的时间方法B1 将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静置一定的时间.2 然后用无水乙醇擦净手指端部,轻轻接触时间上三个不同部位的试样。
3相隔适当时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无试样粘附在手指上为止。
4记录试件成型后至试样不再粘附在手指上所经历的时间七、实验结果判定表干时间≤ 3h,判定为合格八、试验过程注意事项1表干时间的数值修约a 表干时间少于30min 时,精确至5min ;b 表干时间在30min 至1h 之间时,精确至10min ;c 表干时间在1h 至3h 之间时,精确至30min ;d 表干时间超过3h 时,精确至1h。
实验五建筑密封胶硬度测试试验方法一、实验目的检测密封胶硬度,以判定胶体的适用性二、实验依据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密封胶》GB/T13477.6-2002《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三、实验设备配置金属模框:内框尺寸130mm× 40mm×6.5mmPE膜邵尔A 型硬度计四、试件的养护双组份硅酮结构胶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14 天单组份硅酮结构胶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1 天在不损坏试件条件下,养护期间挡块应尽早分离五、试件的制备在PE 膜上平放金属模框,将试验样品挤注在模框内,刮平后除去模框养护;揭去PE 膜值得试样。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把试样放置在坚固的平面上,拿住硬度计,压足中孔的压针距离试块边缘至少12mm,平稳地把压足压在试样上,不能有任何振动,并保持压足平行于试样表面,以使压针垂直地压入试样。
2在试样相距至少6mm 的不同位置测量硬度值5 次,取中位数。
七、实验结果判定硬度为20~60ShoreA 为合格八、试验过程注意事项.1测试时,所施加的力要刚好足以压足和试样完全接触,除另有规定,必须在压足和试样完全接触后1s 内读数,如果是其他间隔时间读数则必须说明。
实验六建筑密封胶拉伸试验方法一、实验目的检测密封胶拉伸粘结强度,粘结破坏面积,一定温度下最大拉伸强度时的伸长率二、实验原理将待测密封材料粘结在两个平行基材的表面之间,制成试件。
将试件拉伸至破坏,以计算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绘制应力—应变曲线的方法表示密封胶的拉伸性能三、实验依据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密封胶》GB/T13477.8-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拉伸粘结性的测定》四、实验设备配置拉力试验机:配有记录装置,拉伸速度可调为(5~6)mm/min 高温箱,低温箱,隔离垫块,防粘材料,粘结基材(阳极氧化铝基材:75mm×12mm×5mm。
)五、试件的制备与养护用脱脂纱布清除水泥砂浆板表面浮灰。
用丙酮等溶剂清洗铝板和玻璃板,并干燥。
按密封材料生产方的要求制备试件,如是否使用底涂料及多组分密封材料的混合程序。
每种基材同时制备五个试件。
按图示,在防粘材料上将两块粘结基材与两块隔离垫块组装成空腔。
然后将在(23±2)℃下预先处理24h 的密封材料样品嵌填在空腔内,制成试件。
每五个试件为一组,每个试件必须有一面选用G 类基材。
制备后的试件养护:a 双组份硅酮胶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14 天b 单组份硅酮结构胶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1 天c 在不损坏试件条件下,养护期间挡块应尽早分离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23℃时拉伸粘结性、最大拉伸强度时伸长率和拉伸模量a 试验温度(23±2)℃,除去试件上的隔离垫块,将试件装入拉力试验机,以(5~6)mm/min 的速度将试件拉伸至破坏。
b 记录应力—应变曲线,记录最大拉伸强度时的伸长率,报告最大拉伸强度时的伸长率的算术平均值;同时记录并报告伸长率10%、20%和40%的模量,各取算术平均值。
2、90℃时拉伸粘结性取一组试件在(90±2)℃条件下放置1h,除去试件上的隔离垫块,将试件装入拉力试验机,以(5~6)mm/min 的速度将试件拉伸至破坏。
记录应力—应变曲线3、-30℃时拉伸粘结性取一组试件取一组试件在(-30±2)℃条件下放置1h,除去试件上的隔离垫块,将试件装入拉力试验机,以(5~6)mm/min 的速度将试件拉伸至破坏。
记录应力—应变曲线。
4、浸水后拉伸粘结性取一组试件浸入温度(23±2)℃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保持7 天后取出并在10min 内,除去试件上的隔离垫块,将试件装入拉力试验机,以(5~6)mm/min 的速度将试件拉伸至破坏。
记录应力—应变曲线。
5、水-紫外线光照后的拉伸粘结性取一组试件,JC/T485_1992的 5.12 规定,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连续试验300h,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h。
除去试件上的隔离垫块,将试件装入拉力试验机,以(5~6)mm/min 的速度将试件拉伸至破坏。
记录应力—应变曲线。
七、实验测量和计算粘结破坏面积的测量和计算,采用透过印制有1mm× 1mm 网格线的透明膜片,测量拉伸粘结试件两粘结破坏面积较大面占有的网格数,精确到1 格(不足1 格不计)。
粘结破坏面积以粘结破坏格数占总格数的百分比表示。
八、实验结果判定九、试验过程注意事项1.嵌填试样时必须注意,避免形成气泡,将试样挤压在基材的粘结面上,粘结密实,修整试样表面,使之与基材和垫块的上表面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