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课程设计范本
机械课程执行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程背景及目标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制造、维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行业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 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械零件的结构、性能和选用;(3)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制造和维修技能;(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机械设计基础(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2)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3)机械零件的设计与计算;(4)机械系统分析与优化。
2. 机械制造工艺(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常用加工方法;(2)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3)机械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4)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
3. 机械维修与装配(1)机械故障诊断与排除;(2)机械维修技术;(3)机械装配工艺;(4)典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维护。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1)采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等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2)结合工程实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组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实践教学:(1)开展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2)组织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创新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邀请企业工程师、专家授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1)课堂表现:包括出勤、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2)实验、实训成绩:根据实验、实训报告、操作技能等进行评定。
2. 期末考试:(1)理论考试:考查学生对机械设计、制造、维修等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2)实践考试: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课程设计、创新项目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教学;2. 第二阶段(第5-8周):机械制造工艺理论教学;3. 第三阶段(第9-12周):机械维修与装配理论教学;4. 第四阶段(第13-16周):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5. 第五阶段(第17-20周):课程设计、创新项目等环节;6. 第六阶段(第21-24周):期末考试及总结。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熟悉常用的机械设计方法和技巧。
(3)掌握机械零件的基本选型和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2)具备机械零件选型和计算的能力。
(3)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流程和方法等。
2.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计算:轴承、齿轮、联轴器、弹簧等常见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计算方法。
3.机械设计方法:结构设计、强度计算、运动设计、动力设计等。
4.CAD软件应用:学习并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机械设计原理的理解。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机械设计基础》等相关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范例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专业及班级:数控技术70511设计:xxx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06.12.25目录前言 (4)第1章选择传动方案 (5)第2章选择电动机 (6)2.1 电动机的选择 (6)2.2 输送机的输送量及功率计算 (6)2.3 电动机的功率 (6)2.3.1 螺旋输送机主轴上所需功率 (6)2.3.2 工作机所需的电动机输出的功率为 (6)2.4 电动机的转速 (7)2.5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 (7)2.6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运动参数 (7)2.6.1 计算各轴输入功率 (7)2.6.2 计算各轴转速 (7)2.6.3 计算各轴转矩 (8)第3章选择V带 (9)3.1 选择普通V带 (9)3.1.1 按照计算功率P c,选择V带型号 (9)3.1.2 带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尺寸 (9)3.2 初选中心距 (9)3.3 确定V带的根数 (10)3.4 计算紧张力 (10)F (10)3.5 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力R3.6 结构设计 (10)第4章传动设计 (11)4.1 选择高速级齿轮传动的材料及热处理 (11)4.2 强度计算 (11)4.3 确定选择齿轮传动的参数和尺寸 (11)4.4 验算齿根弯曲应力 (12)4.5 结构设计 (13)第5章轴的选择 (14)5.1 高速轴的设计 (14)5.1.1 选择轴的材料 (14)5.1.2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14)5.1.3轴的结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14)5.1.4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14)5.1.5 高速轴段的长度确定 (16)5.2 低速轴计算 (17)5.2.1 计算轴上的力 (17)5.2.2 计算支反力 (17)5.2.3 作弯距图,齿轮作用力集中在齿宽中心 (18)5.2.4 轴输出转矩 T = 659000 (18)5.2.5 求最大当量转矩 (19)5.2.6 强度校核 (19)5.2.7 低速轴段的长度确定 (19)第6章联轴器的选择和计算 (20)参考文献 (21)前言机器一般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组成。
机械专业课程方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二、课程背景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课程性质】,是【先修课程/核心课程/选修课程】。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目标】,提高【能力目标】,培养【素质目标】。
三、课程内容1. 理论教学部分(1)【章节一】1.1 主题:【主题名称】1.2 内容:【内容概述】1.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4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2)【章节二】2.1 主题:【主题名称】2.2 内容:【内容概述】2.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2.4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N)【章节N】N.1 主题:【主题名称】N.2 内容:【内容概述】N.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N.4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2. 实践教学部分(1)实验项目一1.1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2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1.3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4 实验设备:【实验设备】1.5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要求】(2)实验项目二2.1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2.2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2.3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2.4 实验设备:【实验设备】2.5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要求】……(M)实验项目MM.1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M.2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M.3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M.4 实验设备:【实验设备】M.5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要求】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1)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参与度。
2. 实践教学:(1)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原理、方法和技能。
(2)设计法:引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竞赛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3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方案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基础知识点。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常见机械零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3. 学生能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流程和常用设计方法,如强度计算、选材、结构设计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零件制图,并能根据要求进行合理的尺寸标注。
2. 学生能够运用机械设计手册,进行零件的强度计算和选型。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完成小组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使学生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机械设计课程性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
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项目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言:机械设计概念、机械系统组成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 理解机械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
- 掌握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2. 机械设计基础理论:- 力学原理:力的作用、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
- 材料力学:材料属性、应力与应变、扭转与弯曲。
- 机械制图:制图规范、视图表达、尺寸标注。
3. 常见机械零件及其设计:- 轴承与轴:类型、工作原理、设计计算。
- 传动系统:齿轮、带传动、链传动的设计与应用。
- 连接件:螺纹连接、焊接、铆接等的设计要点。
4. 机械设计流程与方法:- 设计流程: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试验验证。
- 设计方法:强度计算、选材、结构设计、可靠性分析。
5. 机械设计实践:- CAD软件应用:绘制零件图、装配图。
机械课程设计图稿范文

机械课程设计图稿范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和机械原理等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正确绘制机械零件图、装配图及其它相关图纸。
3.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进行机械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任务,包括分析问题、制定设计方案、绘制图纸等。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复杂机械设计项目,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工程,对机械设计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尊重知识产权,遵循职业道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或以下划线标出需要填写或修改的地方,我会在后面把要修改添加的地方告诉你。
教学内容_一、教学内容_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_机械设计基本原理_:讲解力学、材料力学和机械原理等基础知识,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
2. _机械制图规范_:教授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包括图纸布局、线型、尺寸标注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
3. _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_:介绍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三维建模和工程图绘制训练,提升学生运用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技能。
4. _机械设计项目实践_:结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简单机械设计任务,如齿轮传动装置设计、联轴器设计等。
机械课程设计【范本模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带式运输机减速器的设计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教学单位2015年1月5 日设计说明书运输机主轴上所需要的功率:传动装置的总效率:其中,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13表3—1 ,V带传动的效率,闭式圆柱齿轮的效率(精度等级8),滚子轴承的效率,弹性联轴器的效率,工作机的效率所以:电动机所需功率: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178的表17—7,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选择电动机的转速:选择电动机同步转,满载转速.四、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各级分配:工作机的转速:传动装置得总传动比:i根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14表3-2V带传动比范围,圆柱齿轮传动比,电动机型号为Y112M-4P m=4KW取V带传动比:;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1.计算各轴的输入功率:电动机轴轴Ⅰ(高速轴)轴Ⅱ(中间轴)轴Ⅲ(低速轴)=0。
970。
983。
652.计算各轴的转速电动机轴高速轴Ⅰ中间轴Ⅱ低速轴Ⅲ3.计算各轴的转矩电动机轴高速轴Ⅰ中间轴Ⅱ低速轴Ⅲ4.上述数据制表如下:参数轴名输入功率P()转速n()输入转矩T()传动比效率电动机轴 4 1440 26.53 2 0。
96轴Ⅰ(高速轴) 3。
84 720 514.22 0。
96轴Ⅱ(中间轴) 3。
65 170.62 204.3轴Ⅲ(低速轴)3。
47 52。
5 631.21 3。
25 0.96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1.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① 确定计算功率根据《机械设计》P156表8—8,此处为带式运输机,载荷变动小,每天两班制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选择工作情况系数② 选择V带型号根据《机械设计》P151图8—11表8—7 8—9,此处功率与小带轮的转速,选择A型V带,。
③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根据公式(=2)小带轮直径大带轮的直径④ 验证带速在之间。
故带的速度合适。
⑤ 确定V带的基准长度和传动中心距初选传动中心距范围为:,即,初定V带的基准长度:根据《机械设计》P145表8—2,选取带的基准直径长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目录设计任务书 (1)一、课程设计题目 (1)二、课程设计任务 (2)三.已给方案 (2)第一部分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2)一、传动方案(已给定) (2)二、该方案的特点分析 (3)三、原动机选择 (4) (5)四、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5)五、计算传动装置的动力和运动参数 (5)第二部分V带传动设计 (7)V带传动设计 (7)第三部分齿轮的结构设计 (9)一、高速级减速齿轮设计(斜齿圆柱齿轮) (9)二、低速级减速齿轮设计(斜齿圆柱齿轮) (13)第四部分轴的结构设计 (17)一、高速轴的设计 (17)二、中间轴、低速轴的设计 (17)三、轴的强度校核 (20)第五部分轴承选取及校核 (22)一、各轴轴承选择 (22)第六部分键的选取 (23)一.高速轴键的选择与校核 (23)二.中间轴键的选择 (23)三.低速轴键的选择 (23)第七部分联轴器的选取 (23)第八部分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24)第九部分箱体及其附件主要尺寸 (25)一、箱体尺寸 (25)二、起吊装置 (26)三、窥视孔、窥视盖 (26)四、放油孔和螺塞M20 (26)五、通气螺塞M20 (26)六、油标尺 (27)第十部分参考文献 (28)第十一部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28)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简图如下)1.原始数据:数据编号61运输机工作轴转矩T(N·m)820运输机带速v(m/s) 0.85卷筒直径D(mm)3402.工作条件:1)每天一班制工作,每年工作300天,使用年限10年,大修期3年;2)连续单向回转,工作时有轻微振动,运输带允许速度误差±5%;3)室内工作,环境中有粉尘;4)生产厂加工7―8级精度的齿轮;5)动力源为三相交流电;6)小批量生产。
二、课程设计任务1.传动装置设计计算(总体设计及传动件及支承的设计计算);2.减速器装配草图设计(1张A1图纸手绘);3.减速器装配图设计(1张A1图纸打印);4.减速器零件图设计(2张A3图纸打印,包括低速级大齿轮和低速轴);5.减速器三维造型(光盘1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速器
电机
弹性套柱 销联轴器
齿轮2
齿轮1
减速器
V带传动
2 电动机的选 择
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是 Y 系列自扇三相异步电动机,其结构简单,起动性能好,工 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适用于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气体,无特殊要求
的场合,如运输机、机床、风机、农机、轻工机械等。
1、 确定电动机的功率 (1)电动机功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电动机的工选择电动机型号 1、 选择电动机类型,按已知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 Y 型全封闭笼型三相异步电 动机。
同步 转速
750
满载 转速
720
总传 动比
7.82
带传 动比
3
齿轮 传动比
2.61
2
Y160M-6 7.5 1000 970 10.53 3.14 3.35
3
Y132M-4 7.5 1500 1440 15.63 3.5 4.47
Pd=7.4KW
(1)确定部件装配图的结构方案 (2)绘制部件装配图的草图(草图纸),进行轴、轴上零件和轴承组合的结构设 计; (3)校核轴的强度、选择深沟球轴承; (4)选择联轴器 (1)画底线图,画剖面线; (2)选择配合,标注尺寸; (3)编写零件序号,列出明细栏; (4)加深线条,整理图画; (5)书写技术条件、减速器特性等。
n’d=I’×nw=6~20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 750r/mm 1000r/mm 1500r/mm 再根据计算出的容量
由附表 8.1 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其技术参数及传功比的比较情况见下表:
电动机转速 (r/min)
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方案
1
电动机型号
Y160L-8
额定功 率
Ped/kw
7.5
3.5 部 件 装 配 图的绘制
主要内容
(1)熟悉任务说明书,明确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熟悉设计指导书,有关资料、图纸等; (3)观察录像、实物、模型,或进行减速器装拆实验等,了解减速器等结构特点与 制造过程。 (1)确定传动方案; (2)选择电动机; (3)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分配各级传动比; (4)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1)计算齿轮传动、带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 (2)计算各传动件上的作用力。
学时比例 10% 10% 10% 10%
30%
3.6 编 写 设 计 计算说明书 5 工作组
6 工作条件
(1)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内容包括所有的计算,并附有必要的简图; (2)说明书中最后一段内容应写出设计终结。一方面总结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另 一方面总结个人所设计的收获和体会以及不足之处
题号:28 参数:输送带牵引力 F=4.5 输送带速度 V=1.35s 滚圆直径 D=280mm
2 课程设计的 内容和任务
文档仅供参考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环 节
(1)经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知识,起到 巩固、深化、融会贯通及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知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设计思 想。 (2)经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 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 (3)提高学生的有关设计能力,如计算能力、绘图能力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能力等,使学生熟悉设计资料(手册、图册)的使用,掌握经验估算等机 械设计的基本技能。 课程设计一般选择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作为设计课题(比较成熟的题目是以齿 轮减速器为主的机械传动装置),设计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拟订,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3、进行传动件、分析传动装置的设计方案; 2、选择电动机的设计计算,校核轴、轴承、联轴器、键等; 4、设计说明书 1 份。 5、轴系零件装配图一张。
3、 确定电动机转速
卷筒轴的工作转速
Nw=60×1000V/3.14×D =60×1000×1.35/(3.14×280)=92.13r/min
按推荐的合理传动比范围,取 V 带传动的传动比 i’=2-4 单级齿轮传动比 i’=3-
5,则合理总传动比的范围为 i’=6-20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迭范围为:
课程设计要求在 1 周时间内完成以下任务: 1、在 A3 图纸上绘制减速器低速轴部件装配图一张; 2、用 A4 纸书写完成说明书一份,装订成册。 (20 页,封面计算机打印,心得体会 500 字左右)
3 课程设计的 步骤 3.1 设 计 准 备 工作
3.2 总体设计
3.3 传 动 件 的 设计计算 3.4 部 件 装 配 图的草图的绘 制
1、带式输送机送碎粒物料,如含物型砂、煤等。 2、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 3、工作机传动效率为 0.97。 4、使用期限 ,每年 300 个工作日,每日工作 8 小时.
30%
4 2020 年 4 月 19 日二传动Biblioteka 置的 总体设计1 方案简图
文档仅供参考
V
滚筒
运输带
凸缘联轴器
根据设计要 求及工作条 件确定为一
机械课程设计
1 2020 年 4 月 19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
设计任务书……………………………………………1 传动方案的拟定及说明………………………………2 电动机的选择……………………………………………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5 带的设计计算……………………………………………5 齿轮的设计计算………………………………………………… 8
2、 选择电动机功率,工作机所需的电动机输出功率为:
Pd= Pw /η Pw=Fv/1000
则有 Pd=Fv/1000η η= η2 联轴器 ·η带传动 ·η圆柱齿轮 ·η3 滚动轴承·η滚筒
=0.992×0.95×0.97×0.983×0.96 =0.82
因此 Pd=4500×1.35/1000×0.82=7.4KW
轴的设计与计算……………………………………………9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14 设计小结………………………………………………………14 参考资料目录……………………………….………………… 15
文档仅供参考
3 2020 年 4 月 19 日
一)设计任务 书(附传动方 案简图) 1 机械设计的 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