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模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熟悉常用的机械设计方法和技巧。
(3)掌握机械零件的基本选型和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2)具备机械零件选型和计算的能力。
(3)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流程和方法等。
2.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计算:轴承、齿轮、联轴器、弹簧等常见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计算方法。
3.机械设计方法:结构设计、强度计算、运动设计、动力设计等。
4.CAD软件应用:学习并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机械设计原理的理解。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机械设计基础》等相关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范例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专业及班级:数控技术70511设计:xxx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06.12.25目录前言 (4)第1章选择传动方案 (5)第2章选择电动机 (6)2.1 电动机的选择 (6)2.2 输送机的输送量及功率计算 (6)2.3 电动机的功率 (6)2.3.1 螺旋输送机主轴上所需功率 (6)2.3.2 工作机所需的电动机输出的功率为 (6)2.4 电动机的转速 (7)2.5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 (7)2.6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运动参数 (7)2.6.1 计算各轴输入功率 (7)2.6.2 计算各轴转速 (7)2.6.3 计算各轴转矩 (8)第3章选择V带 (9)3.1 选择普通V带 (9)3.1.1 按照计算功率P c,选择V带型号 (9)3.1.2 带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尺寸 (9)3.2 初选中心距 (9)3.3 确定V带的根数 (10)3.4 计算紧张力 (10)F (10)3.5 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力R3.6 结构设计 (10)第4章传动设计 (11)4.1 选择高速级齿轮传动的材料及热处理 (11)4.2 强度计算 (11)4.3 确定选择齿轮传动的参数和尺寸 (11)4.4 验算齿根弯曲应力 (12)4.5 结构设计 (13)第5章轴的选择 (14)5.1 高速轴的设计 (14)5.1.1 选择轴的材料 (14)5.1.2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14)5.1.3轴的结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14)5.1.4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14)5.1.5 高速轴段的长度确定 (16)5.2 低速轴计算 (17)5.2.1 计算轴上的力 (17)5.2.2 计算支反力 (17)5.2.3 作弯距图,齿轮作用力集中在齿宽中心 (18)5.2.4 轴输出转矩 T = 659000 (18)5.2.5 求最大当量转矩 (19)5.2.6 强度校核 (19)5.2.7 低速轴段的长度确定 (19)第6章联轴器的选择和计算 (20)参考文献 (21)前言机器一般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组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方案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基础知识点。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常见机械零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3. 学生能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流程和常用设计方法,如强度计算、选材、结构设计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零件制图,并能根据要求进行合理的尺寸标注。
2. 学生能够运用机械设计手册,进行零件的强度计算和选型。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完成小组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使学生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机械设计课程性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
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项目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言:机械设计概念、机械系统组成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 理解机械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
- 掌握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2. 机械设计基础理论:- 力学原理:力的作用、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
- 材料力学:材料属性、应力与应变、扭转与弯曲。
- 机械制图:制图规范、视图表达、尺寸标注。
3. 常见机械零件及其设计:- 轴承与轴:类型、工作原理、设计计算。
- 传动系统:齿轮、带传动、链传动的设计与应用。
- 连接件:螺纹连接、焊接、铆接等的设计要点。
4. 机械设计流程与方法:- 设计流程: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试验验证。
- 设计方法:强度计算、选材、结构设计、可靠性分析。
5. 机械设计实践:- CAD软件应用:绘制零件图、装配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门机械设计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轴承应用、机械结构设计、焊接技术与结构分析、机械应用与传动机构综
合设计等,目的在于通过实验课程,为学生培养良好的机械设计能力,使
学生具备从设计、制造到利用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到机械设
计的方法和流程,对机械设计和制造有深入了解。
二、课程目标
1、教会学生如何实现机械设计过程中的软件应用,并熟悉软件工具
的使用;
2、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流程,包括机械结构设计,机械元件及材料
等的选择和应用;
3、学习机械设计制造中的焊接技术及结构分析,理解机械传动机构
的工作原理及其各种组件;
4、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够独立或小组设计
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
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
行机械结构参数化定义、机械结构能力仿真与验证;
2、轴承应用:了解轴承的类型及应用,学习轴承选型、轴承安装、
润滑、清洁与检测等;。
机械课程设计【范本模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带式运输机减速器的设计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教学单位2015年1月5 日设计说明书运输机主轴上所需要的功率:传动装置的总效率:其中,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13表3—1 ,V带传动的效率,闭式圆柱齿轮的效率(精度等级8),滚子轴承的效率,弹性联轴器的效率,工作机的效率所以:电动机所需功率: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178的表17—7,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选择电动机的转速:选择电动机同步转,满载转速.四、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各级分配:工作机的转速:传动装置得总传动比:i根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14表3-2V带传动比范围,圆柱齿轮传动比,电动机型号为Y112M-4P m=4KW取V带传动比:;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1.计算各轴的输入功率:电动机轴轴Ⅰ(高速轴)轴Ⅱ(中间轴)轴Ⅲ(低速轴)=0。
970。
983。
652.计算各轴的转速电动机轴高速轴Ⅰ中间轴Ⅱ低速轴Ⅲ3.计算各轴的转矩电动机轴高速轴Ⅰ中间轴Ⅱ低速轴Ⅲ4.上述数据制表如下:参数轴名输入功率P()转速n()输入转矩T()传动比效率电动机轴 4 1440 26.53 2 0。
96轴Ⅰ(高速轴) 3。
84 720 514.22 0。
96轴Ⅱ(中间轴) 3。
65 170.62 204.3轴Ⅲ(低速轴)3。
47 52。
5 631.21 3。
25 0.96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1.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① 确定计算功率根据《机械设计》P156表8—8,此处为带式运输机,载荷变动小,每天两班制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选择工作情况系数② 选择V带型号根据《机械设计》P151图8—11表8—7 8—9,此处功率与小带轮的转速,选择A型V带,。
③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根据公式(=2)小带轮直径大带轮的直径④ 验证带速在之间。
故带的速度合适。
⑤ 确定V带的基准长度和传动中心距初选传动中心距范围为:,即,初定V带的基准长度:根据《机械设计》P145表8—2,选取带的基准直径长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模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模板(总5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两级齿轮减速器)班级: 机械111 ,姓名: 朱震,学号: 0034 ,指导教师: 罗红霞日期: 2014 年 2 月 24 日至 2014 年 3 月 14 日一、传动系统参考方案(见图)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
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2将动力传入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3,再通过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机卷筒5,带动输送带6工作。
二、原始数据(将与组号对应的原始数据填入以下空格中)输送带有效拉力 F= 4500N;输送带工作速度v=s (允许误差±5%);输送机滚筒直径d=350mm;减速器设计寿命为10年。
第二节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总体设计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拟定传动方案综合考虑工作要求、工作条件等因素,拟定合理的传动方案。
二、选择电动机确定电动机类型、结构、容量(额定功率)和转速,并在产品目录中查出其型号和尺寸。
1.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根据工作条件,本设计方案中选用Y 系列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
2.选择电动机额定功率对于不变载荷下长期连续运行的机械,要求 Ped≥Pd。
Ped 为所选电动机额定功率,Pd 为根据工作要求所需的电动机功率。
KW P P wηad =Pw ——运输带所需功率,KW ηa——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总效率 ⑴确定 Pw运输带所需功率:KW FV P w 6.310008.045001000=⨯==2.选择轴的材料因传递的功率不大,并且对重量以及结构尺寸无特殊的要求,故由表8-26选常用的45钢,调质处理。
3.求作用在轴上的力已知高速级的小齿轮 o 114.79=β,71.36mm d 1=则: 圆周力: N d T F t 57.676271.3695.5020002000111=⨯==径向力:1007.57N cos14.79tan202676.57cos tan F oo 1n t11r =⨯==βαF 轴向力: 706.68Ntan14.792676.57tan F o1t11a =⨯==βF 压轴力:N F F p 119001.1190203.157sin79.151422sin z 210≈=⨯⨯⨯==α 4.初算最小轴颈查p370 15-3选取C=112,则:mm n P C d 24.1384384.31123311min =⨯== 对于直径mm d 100≤的轴,有一个键槽时,轴径增大5%~7%,mm d d 5.822%)71(min 1min 1'=+⨯=mm D 38=电动机 ;mm D d 38min 1=≥ ;(电动机部分合格)mm d 40min =5.结构设计(1)确定轴的结构构想⑥.确定轴段⑥的各段直径和长度已经算得轴承端面距箱体内壁的距离mm l 522=,机体间内壁距离mm l 225=,外伸轴总长mm l 409=',已知深沟球轴承宽度mm B 20= ,取及壁厚mm 8=δ,则,mm l 5.316=,mm d 503=。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2.2.2 选择电动机容量(1) 由电动机至工作机的总效率 η<由[2 ] P7 式(2-5)> n ηηηηηη⋅⋅⋅⋅⋅⋅=4321 <由[2 ] P7表2-4>带传动V 带的效率——1η=0.94~0.97 取1η= 一对滚动轴承的效率——2η=0.98~0.995 取2η= 一对齿轮传动的效率——3η=0.96~0.98 取3η= 联轴器的效率——4η=0.99~0.995 取4η= 套筒的效率——5η=0.95~0.99 取5η=∵ =⋅⋅⋅=423321ηηηηη(3) 电动机所需的输出功率d P==D vn w π1000*606^10*55.9Tnwp w ===ηw d PP其中为鼓轮转速,为卷筒轴的输出功率。
(4) 确定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 ed<由[2]P196表20-1> 又∵P ed > P d取2.2.3 电动机额定转速的选择< 由[2] P8 式(2-6)> w l h v d n i i i n ⋅⋅⋅= 式中: d n ---电动机转速;i v ---V 带的传动比;h i ---高速齿轮的传动比; l i ---低速齿轮的传动比;注:这里及下文的[1]指教材,[2]指课程设计蓝皮书=η17.3=d P kw4=ed P kw(3)Π轴==I '''h i n n Ⅱ r/min (4)Ⅲ轴==II '''l i n n Ⅲ r/min 2.4.2 验算传动系统误差2.4.3 各轴的输入功率(1)电动机=d P kw(2)Ⅰ轴==1ηd P P Ⅰ kw(3)Π轴==I 32ηηP P Ⅱ kw(4)Ⅲ轴==II 32ηηP P Ⅲ kw2.4.4 各轴的理论转矩(1)电动机==dd d n PT 9550 N·m(2)Ⅰ轴==I 1ηv d i T T N·m (3)Π轴==I II 231ηηi T T N·m (4)Ⅲ轴==II III 322ηηi T T N ·m<由[1]P156表8-7> 查得工作系数=A K=⋅=d A ca P K P kw(2)选取普通V 带带型根据P ca ,n d 确定选用普通V 带A 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模版

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机械设计设计题目:学院:机电工程学院_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起止时间: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本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集中进行。
具体时间为教学周的14~15周,累计14天。
一、工作内容及要求:根据课程设计题目具体任务要求,设计减速器。
1、设计计算内容:1) 传动方案设计;2) 运动参数的计算,电动机的选择;3) 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包括V带、圆柱齿轮、锥齿轮及蜗轮蜗杆等);4) 轴的结构设计与强度计算;5) 滚动轴承的选择与校核;6) 键的选择与强度校核;7) 联轴器的选择;8)减速器箱体及附件的设计选择。
2、最终上交的成果:1)减速器装配图1张(A1或以上图纸,允许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并打印);2)零件图2张(绘制低速级大齿轮、低速轴、箱体,3选2。
A3图纸,要求必须手绘完成);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包括以上设计计算内容,至少6000字,要求必须按照统一模板手写完成,封面及目录可以打印,格式以此模板为准)。
3、参考教材:1)机械设计(第九版),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二版),金清肃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4、成绩评定标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档来评定成绩。
课程设计成绩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设计过程中的态度、表现以及是否能按照第二部分的进度计划按时完成任务:占总评成绩的20%;2)装配图(1张)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5%,零件图(2张)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5%,说明书(6000字,手写)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5%;3)答辩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5%,最后2天为答辩时间,单独答辩,每人10-15分钟。
5、对学生的要求:1)课程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为了更好地达到培养设计能力的要求,提倡独立思考、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反对照抄照搬和容忍错误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
⑴根据带轮直径并考虑带传动的滑动率(ε=计算实际传动比和从动轮转速,并对减速器传动比和输入转矩作修正。
⑵注意带轮尺寸与传动装置外廓尺寸的协调。一般应使小带轮半径不超过电动机中心高,大带轮半径不超过减速器中心高,必要时进行修正。
根据设计要求,拟定传动总体布置方案;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3.传动件设计计算
带传动、齿轮传动设计。
4.轴系零部件设计计算
轴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和强度验算)、轴承、联轴器的选择计算及键联接计算(注:该过程与草图设计交叉进行)。
5.装配图设计
完成正规图设计;必要时对原计算或结构作相应修改。
则:
(4)
取大,大齿轮的数值大。
(5)
选取 为3。
5.
(1)
,选取 =34
, 选取 =89
(2)
中心距取整为190mm。
(3)
误差较小,无需调整。
(4)
(5)
圆整后取
6.
名称
公式
小齿轮
大齿轮
模数
3
3
齿数
Z
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
顶隙系数
传动比
分度圆直径
mm
mm
齿顶高
mm
mm
齿根高
mm
mm
齿全高
mm
mm
齿顶圆直径
2.总装配图
画出两级齿轮减速器总装配图,必须含标题栏、明细表、技术要求和主要配合尺寸及外形尺寸等。
3.轴类零件
画出输入轴和中间轴的零件工作图各一张,标出详细尺寸、公差、粗糙度,含标题栏、技术要求等。
4.齿轮
画出低速轴齿轮的零件工作图,要求同上。
以上任务均要求在计算机上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为Word文档,图纸设计采用AutoCAD。
2.
因传递的功率不大,并且对重量以及结构尺寸无特殊的要求,故由表8-26选常用的45钢,调质处理。
3.
已知高速级的小齿轮 , 则:
圆周力:
径向力:
轴向力:
压轴力:
4.
查p370 15-3选取C=112,则:
对于直径 的轴,有一个键槽时,轴径增大5%~7%,
; ;(电动机部分合格)
5.
(1)
(2)
a.机体内壁间距离L:
m
mm
齿根圆直径
mm
mm
齿距
mm
mm
齿厚、槽宽
mm
mm
顶隙
mm
mm
中心距
mm
螺旋角
齿宽
mm
mm
总传动比校核:
误差
第四节
齿轮上作用力的计算为后续轴的设计和校核,键的选择和验算及轴承的选择和胶合提供数据,其计算如下:
I.
1.
轴上的功率、转速和转矩若取每级齿轮传动功率(包括轴承效率在内),则: ; 384r/min ; 。
故 =,
二、计算各轴转速、功率和转矩
按照转速从高到低将减速器三根轴依次定为Ⅰ轴、Ⅱ轴和Ⅲ轴。
1.
满载转速
轴转速
II轴转速:
III轴转速:
卷筒转速:
2.
I轴功率:
II轴功率:
III轴功率:
卷筒轴功率:
3.
电动机轴输出转矩:
4.
电动机
Ⅰ轴
Ⅱ轴
Ⅲ轴
卷筒
转速r/min
960
384
功率Kw
4
转矩n*m
第三节
一、带传动设计计算
①
因为轴I的最小直径不小于电动机轴颈,经查表得,电动机轴颈为38mm,故该轴段的最小直径为。大带轮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 ,为了保证轴的挡圈只压在大带轮轮毂上而不压在轴的端面上,故①段的长度应比 略短一些,现取 , 。
②
为了满足大带轮的轴向定位要求,②轴段左端需制出一轴肩,故取②段的直径 48mm,右端用轴端挡圈定位,按轴端直径取挡圈直径D=50mm。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及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取端盖的外端面与轴承右端面间的距离 ,为了使轴端盖能够完全固定轴承的位置,故取 , 48mm。
2.
对于不变载荷下长期连续运行的机械,要求Ped≥Pd。Ped为所选电动机额定功率,Pd为根据工作要求所需的电动机功率。
Pw ——运输带所需功率,KW ηa——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总效率
⑴确定Pw
运输带所需功率:
⑵确定 a
V带传动效率 ; 一对齿轮传动效率
一对滚动轴承效率 ; 弹性联轴器效率
卷筒效率
综上:电动机所需的工作功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两级齿轮减速器)
班级:机械111,姓名:朱 震,学号:,指导教师:罗红霞
日期:2014年2月24日至2014年3月14日
一、传动系统参考方案
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2将动力传入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3,再通过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机卷筒5,带动输送带6工作。
二、原始数据
②选择电动机;
③确定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传动比;
④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⑵传动件和轴系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包括:带传动、齿轮传动以及轴的设计计算,键、轴承、联轴器的选择计算等。
⑶减速器装配图设计
⑷齿轮、轴的零件图设计
二、设计过程
1.准备工作
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集中指导;减速器拆装实验。
2.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3)
误差较小,无需调整。
(4)
(5)
圆整后取
6.
名称
公式
小齿轮
大齿轮
模数
3
3
齿数
Z
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
顶隙系数
传动比
分度圆直径
齿顶高
mm
mm
齿根高
mm
mm
齿全高
mm
mm
齿顶圆直径
m
mm
齿根圆直径
mm
mm
齿距
mm
mm
齿厚、槽宽
mm
mm
顶隙
mm
mm
中心距
mm
螺旋角
齿宽
mm
mm
7.
大齿轮 轴Ⅱ上大齿轮采用选用腹板式结构,见附图。
II
1.
考虑到带式运输机为一般机械,故大小齿轮均选用45钢,小齿轮调质处理,大齿轮正火处理,由表8-17得齿面硬度:
小齿轮:
大齿轮:
平均硬度:
,在30-50HBW之间。
选用8级精度(C8)。
2.
因为是软齿面闭式传动,故按照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计算。其设计公式为:
小齿轮传递扭矩为:
因v值未知, 不能确定,故初选载荷系数 ,暂定
9.
10.
类型
小带轮直径
大带轮直径
小带轮带速
带长
A型带
300
1600
中心矩
小带轮包角
带根数
初拉力( )min
压轴力( )min
459
4
二、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工作条件:两班制,常温下连续工作;空载起动,工作载荷平稳;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伏。
I
1.
考虑到带式运输机为一般机械,故大小齿轮均选用45钢,小齿轮调质处理, 大齿轮正火处理,由P191表10-1得齿面硬度:
由206页图10-18查得寿命系数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
则小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为:
大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为:
取:
初算小齿轮的分度 圆直径 ,得:
3.
(1)
使用系数
因:
查194页图10-8得动载系数 ,
查197页表10-4得: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
查195页表10-3得: 齿间载荷分布系数
则载荷系数
校核实际传动比:
误差为0,故大带轮直径可用。
4.
,符合要求。
5.
根据 可得
初步选择
V带计算基准长度为
查询相关表格选取实际带长
则实际中心距 :
计算中心距变动范围:
6.
7.
V带根数可以用下式计算:
根据152页表8-4a,8-4b得 ; ;由表8-5,8-2分别查 ; ,则:
故选取z=4。
8.
查询相关表格得V带质量 ,则初拉力为:
小齿轮:
大齿轮:
平均硬度:
,在30-50HBW之间。
选用8级精度(C8)。
2.
因为是软齿面闭式传动,故按照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计算。其设计公式为:
(1)
(2)
因v值未知, 不能确定,故初选载荷系数 ,暂定 。
(3)
由205页表10-7,取齿宽系数
(4)
由201页表10-6 查得弹性系数
初选螺旋角 ,由图10-30查得节点区域系数
取:
初算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得:
3.
(1)
使用系数
因:
查194页图10-8得动载系数 ,
查197页表10-4得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 ,
查195页表10-3得
齿间载荷分布系数
则载荷系数
(2)
因K与 有较大的差异,故需对由 计算出的 进行修正,即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分度圆直径:
(3)
(4)
查p217 10-28得 =
(5)
齿数比 小齿轮齿数初选
则大齿轮齿数 ,取
(6)
由215页图10-26查得端面重合度:
, ,
(7)
可用下式计算:
由210页图10-21,a查得接触疲劳极限应力为:
小齿轮与大齿轮的应力循环次数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