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中的几种常见的布光方法

合集下载

摄影棚常见的五种打光方法,简单实用

摄影棚常见的五种打光方法,简单实用

摄影棚常见的五种打光⽅法,简单实⽤“光”是决定摄影作品成败的关键要素。

⼀名合格的⼈像摄影师需要有能⼒把握好⾃然光与环境光,并且合理适时地加⼊⼈造光摄影灯来进⾏拍摄。

我们来了解⼀下有关⽤光的基础词汇有哪些⼀、正⾯光正⾯光是摄影中常⽤的光,它常⽤来照亮主体,有增强主体光效的作⽤。

我们通常看到的时装模特照⽚,其使⽤的光多为正⾯光。

在证件照⽚拍摄时,必须使⽤正⾯光。

在⼀般情况下,特别是在⼈像摄影中,正⾯光常常是作为主光使⽤的,⽤它来展现主体的细节和⾊彩。

然⽽,单独使⽤正⾯光,会使画⾯产⽣单调、刻板的感觉,缺乏⽴体感。

这也是有些摄影⼈在室外单独使⽤阳光做正⾯光,光效不够⽣动的原因。

⼆、侧光侧光也常常被⽤于辅助光源,拍照时,凡是⾃被摄物的左右侧⾯45°?90°⾓打来的光源,都可以泛称为侧光。

侧光能够依据被摄物的型态特征,营造出丰富的光影变化,因此在各式各样的摄影领域中应⽤甚⼴。

即使是看似平淡⽆奇的拍摄对象,都能利⽤侧光创造的阴影表现出戏剧张⼒,或是藉由光影对⽐增加⾊彩的层次感。

⼀般说来,侧光适合应⽤在表现被摄物的质感、轮廓、形状或纹理,或是⽤来强调甚⾄夸⼤被摄物的⽴体感与深度,因此⾮常适合在⿊⽩摄影中使⽤。

四、蝴蝶光蝴蝶光是⼀种⼈像摄影中经典的布光⽅式,即将主灯置于被摄者的正上⽅,在⼈像⿐⼦下⽅形成美丽的类似蝴蝶状的阴影,也是好莱坞经典电影中常⽤的极富魅⼒的布光⽅式。

蝴蝶光在拍摄⼤头照的时候,⾮常实⽤和常见;也是⼤家鉴别摄影师的最基础的问题。

五、轮廓光和造型光轮廓光是⼀种辅助光源,它的作⽤是在被摄体的边缘勾勒出轮廓,使⽤此光源时,背景应较暗,例如在舞台摄影、艺术摄影、静物摄影中,常常见到轮廓光。

在⾃然环境下,有些摄影师也常常利⽤斜阳,为逆光拍摄的⼈物勾勒出轮廓光。

在轮廓光使⽤上,常见的有整体轮廓光和局域轮廓光。

造型光来⾃斜上⽅的光,⽤于照射头顶,令发质健康亮泽,附有活⼒,同时跟轮廓光⼀样,在主体和背景影调重叠的情况下,起到分别⾊块的作⽤。

人像摄影中常用的布光方法

人像摄影中常用的布光方法

人像摄影中常用的布光方法在人像摄影这块,常用的照明方式还是挺多的。

第一种,最基本的是正面光,你就把光源正对着模特的脸,效果简单明了。

这种正面光照可以突出模特的五官特征,使面部轮廓清晰,整体效果温和自然。

例如,在拍摄肖像时,可以使用一盏大功率的摄影灯正对模特的正脸进行照明,这样可以获得柔和洁净的光影效果。

除了正面光,侧面光也是常用的一种照明手法。

你可以将光源放置在模特的侧面,这样可以营造出立体感和阴影效果,凸显模特的五官轮廓。

比如在拍摄时装大片时,可以使用两盏摄影灯分别照射模特的左右两侧,形成交错的光影效果,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张力。

此外,你还可以尝试使用背光照明。

将光源置于模特的背后,可以形成剪影效果,突出模特的轮廓线条。

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创意性较强的人像摄影作品,能够营造出神秘动人的视觉效果。

比如在拍摄舞蹈类作品时,可以使用背光照明,让模特的动作轮廓在光影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再来是侧光,把光源放在模特身边,能营造出立体感。

侧光可以创造出明暗对比,使得模特的轮廓和线条更加清晰可见。

例如,你可以把光源放在模特的左侧,这样就会形成左侧较亮,右侧较暗的效果,突出了模特的面部轮廓和身体线条。

再或者,你可以把光源放在模特的上方,这样就会形成上半身较亮,下半身较暗的效果,突出了模特的立体感。

总之,通过巧妙地运用侧光,你可以让模特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更加引人注目。

还有背光,把光源放在模特背后,可以突出轮廓,特别有感觉。

这种背光技巧在电影和广告拍摄中应用广泛。

例如在拍摄肖像时,可以利用背光突出人物的五官轮廓,营造出神秘、高级的视觉效果。

又如在拍摄汽车广告时,可以用背光照射车身,突出车型的流畅线条,让整体造型更加动感十足。

总之,合理利用背光可以为画面增添独特的视觉魅力,引起观众的注意力。

另外,还可以用环形光,把光源环绕在镜头周围,会让整个脸庞都被光照亮。

这种环形光源可以营造出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能够消除面部阴影,突出人物五官轮廓,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人像摄影灯光人像摄影灯光布置技巧

人像摄影灯光人像摄影灯光布置技巧

人像摄影灯光人像摄影灯光布置技巧光布置技巧20类1.逆光、侧逆光的使用柔调人像的用光拍摄中,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用光技巧,如:逆光和侧逆光的使用。

逆光和侧逆光可以使人物的轮廓突出、增加立体变化和使人物产生通透的感觉。

并且在曝光上也可以采用让画面局部曝光过度的技巧,使软调的效果得到强化。

2.侧逆光、反光板加顶光增加了顶光的照明,使人物增加通透感和细微的立体变化3.侧逆光加反光板人造反射光必须有发光体(影室灯)的光照射在一定的物体上才能反射到被摄人物上面,反射物体本身并不是发光体。

摄影中我们常用的反光板就是反射物体,由于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反射的强度也不尽相同。

这里我们选用的是泡沫板,轻便、漫射光线反射柔和。

在人物的前侧、左右位置使用了反光板,在人物的侧后方使用闪灯照明,人物的面部主要是利用反射回来的光线对人物进行补光,这样光线更加柔和、细腻4.半包围式加反射光(反光板的漫反射)半包围式加反射光(灯光反射)布光基础上,可以直接使用反光板结合多盏透光灯照明的布光方法,使用半包围式的投射光加反光板的漫反射补光结合5.半包围式加反射光(灯光反射)为了取得均匀、全面、软调子且能美化被摄者的用光效果,一般使用多盏室内摄影灯和一些反光照明。

主要使用了多盏透光灯照明的范围内,在人物右侧使用闪光灯照明反光板的反射回来的光线对人物进行补光,这样光线更加柔和6.半包围加前侧光为了在轻柔中适当增加人物的质感和立体变化,可以使用半包围布光中,增加前侧光加强人物的立体变化和质感,在左、右、后方柔光布的包围中,在人物前侧使用柔光箱对人物进行补光,可以快速、便捷的调整人物的立体光比变化7.半包围加顶光我们也可以为了在轻柔中适当增加人物的质感和立体变化,可以使用半包围布光中,在左右柔光布的包围中改变左右闪灯的强度增加光比的变化,在上面使用柔光箱对全场进行整体补光,这样的光线照明使人物的投影增加并且透明,软柔调子的感觉更有变化8.包围加顶光在包围布光中,我们还可以在轻盈、明快中增加顶光可以增加人物的立体变化.在柔光布全包围式的布光方案中增加使用了顶光。

12种基本布光方式的介绍

12种基本布光方式的介绍

12种基本布光方式的介绍1. 正面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正面,使得光线直接照射到被摄物体的前方。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突出被摄物体的细节和形状,适用于拍摄人像或需要强调细节的静物照片。

2. 侧面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一侧,使得光线斜射到被摄物体的侧面。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突出被摄物体的纹理和质感,适用于拍摄人像或需要营造戏剧性效果的照片。

3. 背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背后,使得光线从背后透射到被摄物体的前方。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轮廓效果,使被摄物体呈现出明亮的边缘和暗淡的中心,适用于拍摄人像或需要营造神秘感的照片。

4. 上方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上方,使得光线从上方照射到被摄物体的下方。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柔和的阴影效果,使被摄物体呈现出平衡和自然的光线分布,适用于拍摄静物或需要均匀照明的照片。

5. 下方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下方,使得光线从下方照射到被摄物体的上方。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营造出奇特的光影效果,使被摄物体呈现出不同于常规的视觉效果,适用于艺术照或需要创意性布光的照片。

6. 散射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一侧,然后通过反射板或遮光罩将光线散射到被摄物体上。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柔和均匀的光线效果,减少硬阴影和反射,适用于拍摄肖像或需要柔和光线的照片。

7. 前后光:将光源分别放置在被摄物体的前方和背后,使得光线同时从前后两个方向照射到被摄物体。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逆光和背光的效果,增加被摄物体的立体感和层次感,适用于拍摄人像或需要突出被摄物体轮廓的照片。

8. 均匀光:使用多个光源将光线均匀照射到被摄物体的各个方向。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均匀的照明效果,使被摄物体呈现出平衡和自然的光线分布,适用于拍摄静物或需要均匀照明的照片。

9. 对比光:使用两个或多个光源,将一个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一侧,另一个光源放置在相反的一侧。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增加照片的视觉冲击力,适用于拍摄人像或需要营造戏剧性效果的照片。

人物布光

人物布光
人物方式。 • 一般需要5-6台灯,主灯、辅灯、地灯、顶灯各一台, 背景灯一到两台。 • 然后以被拍摄人物的眼神为测试标准,使所有测试的 灯具达到同一数值,这种布光方式使影像光线比较柔 和,各处的曝光比较均匀,影像唯美。 • 作用:去掉眼袋、消除鼻沟阴影,唯美。
• 硬光 布蝴蝶光时,主光还可以使用硬光。硬 光照射方向性强、光质硬、反差大。 主光在被摄者脸部的正前方由上向下 45°方向照射人物的面部 ,在鼻子下方形成 的蝴蝶状的阴影浓重、界限明显。人物脸 部反差较大、立体感强。由于主光是硬光 的,所以一定要使用多块反光板进行补光 来平衡反差,丰富层次。
• 三角光 • 主灯位于被拍摄人物正上方45度向下打, 用相机对着眼睛,其余辅助光源、光比控 制要比主灯稍弱。这样在鼻台两边面颊部 位会出现一个三角形状。 • 作用:使鼻梁挺拔。
• 阴阳光
主灯位于被拍摄人物侧面斜上方45度,以 鼻粱为界,一面亮,一面暗,此种布光方 式更利于刻画人物心情,若主灯位于正上 方再调正一点,会在面颊的另一边出现鼻 梁的投影,使鼻梁看上去很坚挺,眼神也 有力度。
• 作用:使鼻梁挺拔,眼神出采。
• 修饰光
• 光位一般在主灯的对角线位置,主要是对 整体影像进行一些光比控制、色彩的变化。 灯光要硬一点,使人物与背景脱离,突显 出轮廓光。这样既可以丰富画面,也可以 突出层次感。而如果没有这个光,人物容 易了无生气。 • 作用:打亮头发,皮肤线条产生阴影,质 感强,人物有立体感。
• 作用:运用蝴蝶光会把观众的注意力牢牢 地吸引到被摄者的面部中心部位。至于阴 影的深浅和方向要看具体的环境来灵活操 作。更适合拍摄女性。
• 注意:
• (1)蝴蝶光的运用要注意配合反光板的使 用,这样才能保证唯美的效果。 (2)主光是柔光时,人物的立体感偏强。 (3)主光光质是柔光时,因照射面积大, 适合拍摄五官、脸型较标准的人。 (4)由于蝴蝶光的主要特点是在鼻子下方 形成阴影,所以对所拍摄人物的鼻型要求 较高。

人像摄影常用布光方法

人像摄影常用布光方法

人像摄影常用布光方法
人像摄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布光是人像摄影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下面是人像摄影常用的布光方法:
1. 自然光
自然光是最常见的一种光线,它可以通过窗户、门口等自然光源进入室内。

使用自然光拍摄人像可以营造出自然、柔和的氛围,但是需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和强度,避免出现阴影。

2. 灯光
灯光是人像摄影中最常用的一种光线,可以通过闪光灯、灯泡等人工光源进行照明。

使用灯光可以控制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温,营造出多种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3. 线性光
线性光是一种光线方向非常明显的光线,可以通过灯光的反射或折射产生。

使用线性光可以突出人物的轮廓和线条,营造出强烈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4. 散射光
散射光是一种非常柔和的光线,可以通过灯光的弱化或遮挡产生。

使用散射光可以营造出柔和、温暖的氛围,适合拍摄婚纱、家庭等场景。

5. 反光板
反光板是一种可以反射光线的工具,可以通过反射光线来调整光线的方向和强度。

使用反光板可以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强度,避免出现阴影和过度曝光。

以上就是人像摄影常用的布光方法,不同的光线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效果和氛围,需要根据拍摄场景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光线。

不同布光拍摄不同效果6个常用的室内布光技巧

不同布光拍摄不同效果6个常用的室内布光技巧

不同布光拍摄不同效果6个常用的室内布光技巧
人像摄影,除了在户外拍摄外,也可以在室内工作室拍摄,这样对于学习布光更加方便,本篇文章将要教大家如何应用影楼灯光,采用不同的布光方式拍摄不同的效果。

1、一个柔光灯
这是最简单的布光方式,也是我自己最常用的,只需要一个柔光灯就可以。

放到模特的左、右任意一侧即可,柔光灯要放到比模特高一点,从上方45度角方向打下来。

2、加亮
如果觉得只用一个柔光灯太暗的话,可以放一个反光板在主灯的对面。

折射部分光线,让需要突出的细节部分拍摄得更清晰,将整个主体加亮。

3、加强对比
使用反光板的目的是增加亮度,而使用黑色反光板则相反,枝术上来说它的作用不是反光,所以你也可以称之为“减光板”或“吸光板。

使用黑色反光板的原因是要降低主体一侧的亮度,让照片的对比效果更突出。

4、背光式
如果想为照片加入一点不同的效果可以使用背灯,突出模特头发的层次,同时高光也可以突出模特的身材。

5、侧光
柔光灯的强度应该比侧光强,侧光可以为模特正面补光,减少明暗对比度。

6、三灯
在模特身后加上两个不同颜色的灯光可以为照片做出特别效果,非常适合拍摄时装时使用。

人像摄影常用经典光影

人像摄影常用经典光影

人像摄影常用经典光影1、宽面光Broad Lighting通常模特不是正面面对镜头,而是呈45°左右的角度,此刻模特面对镜头的侧脸会显得更宽一些。

这个时候的闪光灯如果照射在比较宽的这边脸上的话,就称之为“宽面光”;宽面光可以使得瘦长的脸显得比较宽。

图2-1宽面光图2-2宽面光光位图2、窄面光Short Lighting模特同样不是正面面对镜头,而是呈45°左右角度但这个时候的闪光灯与宽面光是呈反方向照射,即从模特另外一面相对比较窄的侧脸照射过来。

此刻面对镜头的比较宽的侧脸基本都是在阴影下。

大部分情况下,女生会更喜欢窄面光,因为会显得脸更瘦。

图2-3窄面光图2-4窄面光光位图3、蝴蝶光/派拉蒙光Butterfly Lighting / Paramount Lighting源于好莱坞电影时期的派拉蒙摄影棚。

其主要利用一盏闪光灯在人脸正上方朝下照射,表现在鼻头下方的阴影类似蝴蝶状,因此而得名“蝴蝶光”。

为避免眼窝偏黑,通常情况下会在模特胸前增加一块反光板或者增加一盏闪光灯辅助。

但通常这类光会使脸部比较圆润的模特显得脸更宽。

图2-5蝴蝶光图2-6蝴蝶光光位图4、伦勃朗光Rembrandt Lighting源于17世纪的荷兰画家伦勃朗,因在其作品中经常出现这类光影手法而得名。

主要表现在于,在眼睛的下方鼻子旁会有一个三角形光亮区域出现,而且整个阴影会朝下方延伸。

这种光影效果使得模特的脸部立体感增强,直至今日也得到热捧。

图2-7伦勃朗光图2-8伦勃朗光光位图5、轮廓光Rim Lighting通常作为辅助光源出现,其主要是为了避免模特身体与背景过于融合,而利用闪光灯从背面照射在模特身上,从而在人物边缘产生一道清晰的光边。

也有的时候是全部使用背面光源,以拍摄对象的剪影效果。

图2-9轮廓光图2-10轮廓光光位图6、环形光Loop Lighting又称无影光。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用光手法仍然是有影子,只不过光影被淡化了而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人像摄影一般需要三盏灯,如果条件允许5盏更好。

首先,确定主光光位,一般在主光的反向和侧向要用辅光进行补光,强度和照射面积不超过主光,需要柔和一点。

在主体的后面一般要打上背景光,主要是不让主体和背景混在一起,此光不需太亮,能区分背景和主体即可。

再详细些就是头发光和眼神光。

头发光也可以叫做轮廓光,更利于表现细节,和突出主体。

眼神光在主体眼睛前下方或者侧前方,主要使眼睛更有神,能使主体有更好的精神面貌。

当然,在一些需要补光的地方加上反光板也不必不可少的,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了。

至于效果,侧完全是主光所决定的,主光怎么打就是什么效果,辅光稍调整即可。

比如顺光、逆光、侧光、顶光等等
人像摄影中的几种常见的布光方法
是否合理利用人像摄影的用光知识,直接影响到被摄者的形象塑造及个性表达。

但对于商业人像创作来说,光线处理的首要任务主要在于着力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外貌,同时要尽量避免显露其不足之处。

一般来说,灯光照明下拍摄人像比日光照明要难。

一方面根据拍摄者的外貌(主要指面部特征)采取最有利的布光方案,另一方面又体现着摄影师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创作意图,不应有一套固定的方案。

经过我们的分析研究、讨论,归纳出以下几种常见的灯光人像拍摄的布光方法:
A.前侧光照明效果
A- 1.用一盏灯(无论加不加柔光箱,柔光伞以及其它附件)做主要的塑型光线——称作“主光”——从照相机一侧与拍摄方向大约成300—600的位置照明被摄者,形成“前侧光照明效果”,它的特点是被摄者(尤其是面部)大部分面积直接受光形成明亮的影调,小部分面积不直接受光产生阴影,因此,既能表现出被摄者的立体感,总的影调又显得明快,所以这是一种相对比较成功的布光方法。

假若仅仅使用一盏灯照明,被摄者阴影面的调子会显得太深、太重,不仅推动必要的细节,而且阴影的色彩也不好,所以还需要第二盏灯或反光板进行辅助照明,提高阴影部分的亮度,与亮面保持适当的亮度比(俗称“光比”),这种光线称作“辅助光”。

A-2.辅助光的强弱决定着光比的大小,且与光比成反比,辅助光越弱,光比越大。

至于是否需要加个背景灯照明还得视具体情况而定。

当主光与辅助光布置妥后,如果背景的明暗调子已经符合要求,则不必加背景灯,若背景的明暗调子还需调整,则加背景灯再进行调整,直到理想的状态。

A-3.采用前侧光照明,主光灯通常需要略高于被摄者头部,但不宜太高,免得被摄者眼窝、鼻影、下巴投影太重。

但当被摄者戴有帽子或其它头部饰品拍摄时,主光灯则应基本与被摄者的脸型移动它的位置来调整被摄者亮面和阴影面的比例,使被摄者面部亮面和阴影面之间的“明暗交界线处在适当的位置。

这一点切记,非常重要的!
A-4.如果使用反光板进行辅助照明,可以放置于被摄者阴影一侧。

但是,如果用灯光作辅
助照明,应把它放置在尽量靠近相机的地方。

也有人喜欢将辅助灯光放置在被摄者阴影一侧,但没有从照相机方向进行辅助照明效果好,因为后者更易于消除未被照明的“死角”,也便于使它在拍摄者黑眼球上反射出的光点落在合适的位置。

辅助光也不能太高,当被摄者黑眼球上形成的光点能落在瞳孔上沿时,其高度为最理想高度。

A-5.当被摄者面部转为稍侧时,从拍摄方向望去,鼻子两侧的脸部必有较窄及较宽的一面。

如果主光从较窄的一面投射过来叫“窄光照明”,假若主光从较宽的一面投射,称为“宽光照明”。

宽光照明极易显露被摄者鼻型,可强调鼻型的优美,但鼻骨太高或太低者,不宜采用宽光照明。

面颊太胖与颌骨(位于耳朵以下面部侧方)凸出者,也不适于宽光照明。

A- 6.用前侧光拍摄人像,由于主光灯略高于被摄者头部,鼻子和下巴会产生一点投影。

对全身人像来说,不必调整其投影,因为它在整个人像中占的面积太小,不易察觉。

假若拍摄半身及近景人像,则可以在被摄者跟前或膝盖上放置一块白色泡沫塑料板,利用它的柔和反光将脖子的投影冲淡一些。

根据多年经验所得,用泡沫塑料板比地面上放置小型柔光箱照明效果好一些。

B.顺光照明效果
B-1.主光从照相机方向投向被摄者,形成“顺光照明效果”,特点是被摄者整体受光比较均匀,影调明亮,没有明显的阴影和投影。

在顺光照明下,被摄者面部的立体感不是由受光多少而形成的,而是由面部自身的曲线所决定的——凸起部位明亮,侧后部位稍暗,因此,脸部曝光不宜过度,否则将影响整个形象的刻画。

B-2.顺光照明可以用两盏灯也可以用一盏灯完成:两盏灯,一般用加了柔光箱的两盏功率相同的闪光灯,从靠近相机左右两侧的位置以同等的距离,略高于照相机的高度,将光线投向被摄者,且两个柔光箱不能太高,以免在脖子及鼻子下方产生太深的阴影;一盏灯,则应略高于照相机从它的后方投向被摄者,如果面部两侧阴影太深,可以用反光板(最好是白色泡沫塑料板)将它冲淡。

B-3.顺光照明的长处是影调干净,阴影少,适合拍摄脸型匀称、年轻的人像,但是如果被摄者脸型宽大,或两侧明显不匀称,若用顺光照明则易暴露其缺陷,所以宜采用前侧光和侧光照明,使阴影将脸部过宽的部位遮档一下。

C.侧光照明效果
C- 1.主光从被摄者一侧与照相机镜头大约成900左右的方向投射,形成“侧光照明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立体感较强,因为被摄者一半直接受光产生明亮的影调,另一半不直接受光产生阴影。

在侧光照明下,由于被摄者阴影面积较大,所以往往需要进行辅助照明。

一般情况下为使被摄者面部影调干净,商业人像的“光比”不宜太大。

C-2.采取侧面光照明时,主光灯和辅助光灯均不宜太高,否则脸部上方受光多下方受光少显得影调不均匀。

辅助灯光放置的位置也尽量靠近相机。

C-3.拍摄脸型太胖和脸围左右两侧不对称的人时,可利用侧光照明将较胖的面颊得以遮掩,有利于将被摄者的外貌表现地更完美。

C-4.鼻型端正,鼻骨优美的人适于侧光照明,而对于鼻梁太高或太低的人则不适于侧光照明,因为侧光照明会将鼻型的高低显露得更明显。

上面介绍了拍摄灯光人像常用的三种布光方法及注意事项,但绝不意味着仅有这三种方
法,完全可以根据被摄影者的具体特征和摄影师的创作意图采取其它布光方法,比如侧光逆光照明,效果轮廓光照明效果。

不过常用的人像摄影布光方法为上述三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