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穿孔护理问题

合集下载

胃穿孔修补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胃穿孔修补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胃穿孔修补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胃穿孔修补术是常见的消化道手术之一,它最常见于老年人,在进行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需要接受良好的护理,以确保术后康复顺利完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胃穿孔修补术后护理的问题及其措施。

首先,在术后护理中,最重要的是饮食护理。

患者应每天进食少量低脂、易消化、低盐的粥类食物,以防止胃胀气和肠胃不适。

此外,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辛辣食物,以减少消化道炎症的发作。

在平时护理中,患者应尽量少进食牛奶和水果,以避免有机酸刺激胃黏膜,而进行恶化。

其次,在术后护理中,运动活动对患者康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术后患者应注意饮食护理,多喝水,加强室内活动,进行适当的全身运动,例如拉练、放松、步行等,以增强体质并提高免疫力。

另外,术后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慢跑、深呼吸和游泳等运动。

另外,建议术后患者积极接受药物治疗,控制术后的炎症,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预防和控制细菌感染。

有时,患者需要接受抗感染药物治疗,以预防复发。

此外,在术后护理过程中,护士也需要注意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积极耐心地对待患者,帮助其缓解情绪和焦虑等情绪,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总之,在胃穿孔修补术后护理中,护士需要注意术后饮食护理、运动活动、药物治疗以及患者心理状态等问题,以确保患者术后康复
顺利完成。

消化道穿孔护理疾病查房

消化道穿孔护理疾病查房

06
康复期护理指导与建议
饮食习惯改善建议提供
饮食应以细软、易消化为主,避 免粗糙、过冷、过热和刺激性大
的食品。
建议少食多餐,每天5~8餐, 每餐不宜过饱,以减轻胃肠负担

适量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如瘦肉、鱼、蛋、豆类、新鲜 蔬菜和水果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和体力恢复。
活动量逐步增加计划制定
术后早期可在床上进 行翻身、四肢活动等 轻度运动。
家属参与康复过程鼓励
家属应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 鼓励,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
家属可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 理,如饮食调整、活动安排等。
家属应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及 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康复进展
情况。
THANKS
感谢观看
抗生素
消化道穿孔易导致腹腔感染,使用抗生素可控制感染,减轻炎症。
止痛药
针对患者疼痛症状,使用止痛药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
给药途径、剂量和时间安排指导
口服给药
适用于轻度疼痛和感染不严重的患者,需按时按量服用。
静脉给药
适用于重度疼痛和感染较严重的患者,需遵医嘱定时定量使用。
药物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剂量,患者需 密切关注并遵医嘱执行。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处理方法
常见不良反应
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过敏反应等 ,患者需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变化。
不良反应处理
如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应立即停药并 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 相应处理措施。
用药依从性教育
强调用药重要性
患者需了解按时按量用药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提高用药依从性。
避免自行调整药物
病情变化观察要点提示

消化道穿孔护理常规

消化道穿孔护理常规

消化道穿孔护理常规胃肠道因各种原因穿破,使胃肠壁与腹腔相通。

症状:多突然发生于夜间空腹或饱食后。

主要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刀割样剧痛,并迅速波及全腹,病人疼痛难忍,伴有休克、胃肠道症状。

体征:病人呈急性面容,腹部呈舟状,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腹膜刺激征,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可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护理评估】要点1、健康史:职业、饮食习惯、性格特征、用药史。

2、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

3、引流管:引流液量、颜色、性质。

【常见护理问题】1、焦虑/恐惧与突发剧烈腹痛有关。

2、急性疼痛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后消化液对腹膜的强烈刺激有关。

3、体液不足与溃疡急性穿孔后消化液的大量丢失有关。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

2、体位:伴有休克者取休克体位。

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半卧位。

3、禁食、胃肠减压:保持引流通畅及有效负压并观察引流液色、质、量。

4、维持体液平衡和生命体征平稳:合理安排输液的种类和输液速度,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5、控制感染: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6、对症处理:已明确诊断者可酌情使用解痉止痛药;高热病人予以物理或药物降温。

7、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变化;病情加重时,应做好急诊手术准备。

术后护理1、按普外科一般术后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和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面色和末梢循环、尿量及切口、引流液等情况;注意有无膈下、盆腔脓肿的表现。

3、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准确标记,保持通畅及有效负压,观察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

4、禁食、输液护理:禁食期间应静脉补充液体,合理安排补液顺序,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禁食期间注意口腔护理。

5、饮食护理:拔胃管后当日可少量饮水或米汤;如无不适,第2日半量流质,每次50-80m1;第3日全量流质,每次IOOT50m1;进食后无不适,第4日可进半流质饮食。

食物宜温、软、易于消化,少量多餐。

开始时每日5-6餐,逐渐减少进餐次数并增加每次进餐量,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上消化道穿孔病人护理

上消化道穿孔病人护理

定期随访安排及注意事项告知
定期随访的意义
随访时间与频次
及时了解病人恢复情况,发现并处理潜在 问题,优化后续治疗方案。
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 之后每年进行一次。
随访内容
注意事项告知
包括病人症状、体征、生活质量评估等, 同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胃镜、X线等。
提醒病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医嘱按 时服药,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预防措施。
出血风险
分析病人是否存在消化 道出血的风险,及时采
取止血措施。
休克风险
评估病人是否存在休克 的风险,积极补充血容 量,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其他并发症风险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评 估其他可能出现的并发 症风险,如肠梗阻、肠
瘘等。
02
术前护理措施
Hale Waihona Puke 心理护理与情绪稳定0102
03
焦虑与恐惧缓解
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过程 、预期结果及可能的风险 ,以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 绪。
评估病人腹痛、恶心、呕吐、腹 胀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以及是否有呕血、黑便等消化 道出血表现。
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体格检查
检查病人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等腹膜刺激征表现,评估穿孔部位和 范围。
实验室检查
分析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 等检查结果,了解病人感染、贫血、 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疼痛管理与药物使用
01
疼痛评估
采用疼痛评估工具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以便制定合理的镇痛方
案。
02
药物镇痛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
、阿片类药物等。
03
非药物镇痛

消化道穿孔怎么护理?

消化道穿孔怎么护理?

消化道穿孔怎么护理?消化道穿孔指的是消化道壁出现穿透性缺损,使肠道内容物进入腹腔或其他腔室而引起的急性病症,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速、致死率高等特点,需要及时的救治和精心的护理,才能改善患者预后。

下面来说说消化道穿孔怎么护理?1.禁食消化道穿孔发病急性期或术后早期需禁食,因为消化道穿孔后,肠道已经受到了损伤,如果再进食,会加重肠道负担,导致病情恶化,因此,患者需要禁食,以减轻肠道负担。

一般来说,急性期需禁食2-3天,术后需禁食24小时。

2.静脉营养护理在禁食期间,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营养需求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给其提供个性化的静脉营养支持护理,静脉补充营养通常以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为主。

给患者静脉补充营养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调整输液速度,避免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过快的输液速度可能会导致循环超负荷,而过慢的输液速度则可能无法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静脉营养护理过程中,定期更换输液管道,保持局部清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免其发生感染、静脉炎、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等并发症。

3.胃肠减压护理对消化道穿孔患者而言,胃肠减压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因为通过胃肠减压,可排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从而降低腹胀程度。

胃肠减压可防止胃肠道内容物进一步污染腹腔,减轻腹膜刺激,降低感染的风险。

胃肠减压可促使胃肠道壁的穿孔处闭合,从而降低再次手术的风险。

胃肠减压还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症状,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胃肠减压护理方法:通过胃管或肠管进行胃肠减压,将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排出,减压过程中应严格记录引流量、颜色、性质等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另外,在胃肠减压期间,应尽可能减少对胃肠道不必要的刺激,如避免使用泻药、胃肠道动力药物等。

4.病情观察护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不稳定等症状。

检查患者的腹部,观察是否有腹壁静脉曲张、肠型和蠕动波、腹水、腹壁紧张等体征,注意患者是否有叩诊浊音、移动性浊音等异常体征。

消化道穿孔护理查房

消化道穿孔护理查房

患者全面评估
01
02
03
04
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 和血压,评估是否存在异常。
疼痛评估
了解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 程度和持续时间,以便采取相 应的护理措施。
营养状况
评估患者的饮食摄入、体重变 化、皮肤状况等,判断是否存 在营养不良。
心理状况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是 否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
疼痛管理与舒适措施
疼痛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了 解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等,为疼痛管理提供依据。
疼痛缓解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相应 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止痛 、物理止痛等,确保患者在舒 适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
舒适护理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舒 适,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 新鲜。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减轻不适感。
术前准备事项指导
80%
饮食指导
术前患者应禁食禁饮,具体时间 根据医嘱执行。向患者解释禁食 禁饮的目的和意义,取得患者的 理解和配合。
100%
术前检查
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如 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确 保手术安全进行。
80%
皮肤准备
指导患者术前进行皮肤清洁,特 别注意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避 免术后感染。
健康教育
向患者提供消化道穿孔相 关知识和健康教育,帮助 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和康复 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自我监测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 如观察腹部症状、记录饮 食和排便情况等,以便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 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 的心态,促进康复。
THANK YOU
01

消化道穿孔的护理

消化道穿孔的护理

温逐渐恢复正常,切口疼痛消失。若此时体温反而增 高,局部出现疼痛和压痛,提示炎症的存在。 3 吻合口破裂或瘘:一般多发生在术后3-6日,表现为 右上腹突发剧痛和局部明显压痛、腹肌紧张等急性弥 漫性腹膜炎症状。应立即手术处理,术后持续减压引 流。 4 吻合口梗阻: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饱胀,呕吐;呕吐 物为食物,不含胆汁,需再次手术解除梗阻。
外一科 2021.07.27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
(1)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减少胃内容物继续外 漏
(2)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给予营养支持 (3)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4)严格观察病情变化,6-8小时后病情不见好转反
而加重者,应立即改手术治疗。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 关心患者,消除患者紧张害怕的心理,使其放松
2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 3 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避免牵拉、受压、打折,保持其
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性质和量并记录。 4 根据出入量和医嘱,合理安排输液的种类和速度。 5 鼓励病人早期适当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根据
病情变化遵医嘱合理进饮食。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 术后出血:术后严密观察血压及脉搏变化。 2 切口感染: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一般术后3-5天体
2 缓解疼痛 禁饮食 胃肠减压 遵医嘱使用药物
3 维持体液平衡 4 取舒适的体位,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术Hale Waihona Puke 护理1 术后患者回病房,妥善安置患者。责任护士及时了解 麻醉及手术方式,全麻在患者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 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6h监测生命体征平 稳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并减轻腹部切口张力有效缓 解疼痛。
健康教育
1避免工作过于劳累,不熬夜,不吸烟,注意劳逸结 合。

消化道穿孔护理措施

消化道穿孔护理措施

消化道穿孔护理措施引言消化道穿孔是指胃肠道的破裂或溃疡通过黏膜屏障,导致胃肠内容物泄漏到腹腔中。

消化道穿孔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感染、腹腔脓肿、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消化道穿孔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处理消化道穿孔患者的护理工作。

1. 对消化道穿孔患者的初步评估在开始护理工作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病史、病情稳定性、症状和体征的评估等。

初步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的护理工作做好准备。

2. 保持呼吸道通畅消化道穿孔患者常常伴有腹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经常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处理呼吸窘迫等紧急情况。

3.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了解患者病情变化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和呼吸率等生命体征。

如果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异常,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通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等。

4. 给予患者适当的液体支持消化道穿孔患者常常出现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因此给予适当的液体支持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在给予液体支持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态,结合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液体种类和剂量。

5. 监测和处理患者的排泄情况消化道穿孔患者常常伴有腹泻、腹胀等排泄问题,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排泄情况。

如果发现患者存在排泄问题,如排便困难、排尿困难等,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给予通便剂、留置导尿等。

6. 防止感染的措施消化道穿孔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感染的发生。

这包括正确洗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消毒等。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监测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和感染征象等,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情况。

7. 提供营养支持消化道穿孔患者常常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态,结合医生的建议,制定合适的饮食和营养方案,并保证患者能够按时获得营养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道穿孔护理问题
术前护理问题及措施
1、疼痛:诊断明确后可以遵医嘱用止痛药,取半卧位,分散患者注意力.
2、知识缺乏:向患者宣教消化道穿孔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1、疼痛:诊断明确后可以遵医嘱用止痛药,取半卧位,分散患者注意力.
2、知识缺乏:向患者宣教术后饮食运动及管道宣教知识.拔除胃管后胃肠功能恢复后进食
流质饮食,忌油腻刺激酸辣食物,少吃多餐,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早下床活动,防肠粘连,保持各管道固定通畅,防折叠,防脱落,防堵塞。

3、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详细记录
患者引流管的颜色量及性质
肠梗阻
非手术治疗护理问题及措施
1、疼痛:诊断明确后可以遵医嘱用止痛药,分散患者注意力
2、营养失调:与禁食呕吐有关;禁食期间静脉补充营养,当患者肠梗阻解除后肠功能恢复
后可加强营养,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流质食物,少吃多餐。

3、体液不足:与呕吐禁食及胃肠减压导致体液丢失过多有关;静脉补充营养液,详细记录
患者入量及出量。

4、知识缺乏:缺乏肠梗阻的疾病病因及日常护理;向患者宣教疾病病因及饮食指导
5、潜在并发症:肠坏死,腹腔感染及感染性休克;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及患者腹
痛腹胀情况,评估患者肠鸣音,肛门有无排气及排便。

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1、疼痛:遵医嘱用止痛药,取半卧位,分散患者注意力.
2、知识缺乏:向患者宣教术后饮食体位运动及管道宣教知识拔除胃管后胃肠功能恢复后进
食流质饮食,忌油腻刺激酸辣食物,少吃多餐,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早下床活动,防肠粘连,保持各管道固定通畅,防折叠,防脱落,防堵塞.
3、潜在并发症:吻合口出血,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详
细记录患者引流管的颜色量及性质
甲亢
护理措施及问题
1、营养缺乏:与甲亢时基础代谢高有关;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保证能量供给。

2、有受伤的危险:与突眼造成的眼睛不能闭合有关,有潜在角膜溃疡感染的危险;对不能
闭眼的患者注意保护角膜和结膜,经常滴眼药水,防干燥,感染及外伤,外出戴墨镜或眼罩以抵御强光,或用纱布概眼
3、焦虑、恐惧及烦躁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有关;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避免病
人精神刺激或过度紧张,加强心理护理,保持精神愉快和心境平和。

4、潜在并发症:甲状腺危象,呼吸困难,窒息,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手脚;1、做
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做好碘剂的口服,不能漏服;2、加强巡视病房,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患者主诉,有无呼吸困难及压迫感,有无吞咽困难及呛咳,脸部及手脚有无麻木抽搐,进食温凉饮食,避免过烫。

3、加强管道宣教,防折叠,防堵塞,防脱落4、备好急救用物,发生病情变化立即抢救。

直肠癌
1、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根据医生嘱予以止痛药 .取舒适体位,协助半卧位休息,咳嗽翻身用手按住切口,减少
切口张力,指导家属协助分散注意力,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鼓励病人表达疼痛的感受,解释疼痛原因,予以心理疏导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体质较差,癌症消耗有关
术前加强营养,纠正贫血,增强机体抵抗力。

尽量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以增加对手术的耐受力术后1、禁食期间,应由静脉供给充足的水、电解质和营养素。

2、肠蠕动恢复后,开始进半流质(造口患者),以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防止饮食不洁引起腹泻,少食易产气和产生异味的食物,避免食用可致便秘的食物
3、舒适的改变:疼痛、腹胀、排尿困难----与手术后卧床,留置各类导管和创伤性反应有关1、疼痛:护理措施同上 2 、腹胀:早期下床活动,胃肠蠕动恢复后,腹胀可自行缓解 3、排尿困难(手术刺激盆腔神经引起反射性抑制而致排尿困难):术后尿管放置1-2周,保持尿管通畅,术后2-3天开始定时开放尿管,多饮水。

膀胱冲洗每日1-2次,并清洗会阴
4、自我形象紊乱:与知识缺乏、排便方式改变有关1、关心体贴患者2、帮助患者正视并参与造口的护理,多与患者交流,尊重患者隐私,培养患者的自理能力,动用社会支持系统 3、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选择及安放、清洁、替换。

4、术后造口护理的程序及内容,1、术后患者取患侧卧位,以免粪便污染切口。

术后6小时可取半卧位,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适时进食
2、造瘘口未开放前,及时更换敷料,并用凡士林纱布覆盖
3、注意观察造口颜色,有无渗湿、水肿。

如发现造瘘口变蓝或变黑,立即报告医师
4、选择合适的造口袋。

早期宜选用透明造口袋,以便观察出血、缺血、水肿等;后期宜选用橡胶肛门袋
5、正确使用造口袋和护理造口周围皮肤。

①造口袋排泄物达1/3或1/2时及时倾倒,有泄露时更换造口袋;②更换造口袋前,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造瘘口周围皮肤,自然晾干或用软纱布擦干,必要时涂抹鱼肝油氧化锌油膏;③皮肤有溃烂时,涂抹氧化锌糊剂或造口溃疡粉。

6、观察造口有无并发症,如水肿、出血、坏死、回缩、脱垂、皮炎、造口周围脓肿、切口旁疝等,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和处理
7、出院前教会患者护理造瘘口。

向患者讲解如何观察造瘘口的颜色和外观,评估有无并发症,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更换造口袋等自我护理方式
5、潜在并发症:1、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6、协助病人翻身,鼓励床上活动,勤观察患者受压及造口周围皮肤,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7、2、有切口感染的危险:
8、术前阴道冲洗,术后保护腹部切口,保持各引流管通畅,保持会阴清洁,遵医嘱抗感染
治疗
9、3、吻合口瘘:
10、术前充分的肠
道准备,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注意勤观察腹部引流管引流情况,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腹痛、腹膜炎、腹腔脓肿等吻合口瘘的症状和体征。

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术后7-10天忌灌肠
11、
疝气
护理诊断1.有疝复发的危险:腹内压增高、切口感染。

2.知识缺乏:缺乏预防腹内压升高的知识。

3.潜在并发症;术后阴囊水肿、切口感染、术中损伤肠管或膀胱。

护理措施
1.消除腹内压升高因素:戒烟2周,治疗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

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多饮水、多吃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

2.休息:疝块巨大多卧床,下床活动用疝带防止腹腔内容物脱出致嵌顿
1.体位与活动:术后平卧屈膝,次日半卧位。

术后3天内卧床,3-5天可下床,无张力疝修补可早期下床。

年老体弱、复发性疝、绞窄性疝、巨大疝病人可适当延迟下床活动时间。

避免腹内压升高。

防止受凉而引起咳嗽;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给予通便药。

2.饮食:一般术后6-12h可进食。

肠切肠吻合须术后应禁食,待肠蠕动恢复方可逐渐进食。

预防阴囊水肿:观察伤口有无渗血,阴囊部有无出血、血肿。

手术时仔细止血为主,切口疝病人应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切口处置0.5kg沙袋压迫12~24h,预防切口出血。

但如有切口血肿,应予适当加压,阴囊渗血时应予抬高,可在二大腿间贴宽胶布条将阴囊托起或用丁字带兜起阴囊。

预防切口感染:观察切口,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尤其婴幼儿。

敷料污染或脱落应及时更换。

绞窄疝肠切肠吻应用抗生素。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保持切口敷料干燥;观察体温、脉搏变化及切口有无红、肿、疼痛,切口感染时应尽早处理。

.防止腹内压高:保暖防受凉咳嗽。

病人有咳嗽、排尿困难、便秘时及时处理。

咳嗽时用手掌按压、保护切口以免缝线撕脱。

保持大小便通畅。

预防切口感染。

术后3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多食粗纤维食物;避免受凉感冒,若疝复发及时就诊。

阑尾炎
护理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