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湿法冶金研究进展
湿法炼铅研究进展

( 1) 仿 照高冰镍电解, 将铅精矿熔 化并铸成阳 极;
( 2) 将铅精矿压制成块状阳极; ( 3) 使铅精矿在电解液中悬浮并在惰性阳极上 放电。
由于硫化铅的易挥发性, 熔化浇铸阳极的办法 不适合铅精矿。压制铅精矿阳极在压制方法上分热 压和冷压两种做法。方铅矿属半导体, 压制阳极的 电阻比较大, 电解期间会造成槽电压过高。为了改 善导电性, 许多研究在制作铅精矿阳极过程中添加 石墨粉。铅精矿压制阳极电解过程有很多问题不好
矿浆电解技术更适合于处理复杂硫化矿。北京
矿冶研究总院的邱定蕃等人自 1976 年来对复杂硫 化矿的矿浆电解工艺进行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许多研 究成果 7!。根据试验室和中间试验的结果, 他们将 矿浆电解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 于 1997 年在湖南柿 竹园建一个处理含氟、铍的辉铋矿, 年产 200t 金属 铋的冶炼厂。由于该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良好, 该 厂后来的金属铋产量增加到 800t / a。矿浆电解技术
收稿日期: 2005- 06- 22 作者简介: 尹文新, 沈 阳有色金 属研究院 院长, 高 级工程 师, 东 北大学在读博士, 长期从事有色金属选矿和冶金研究。
题, 也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消除含铅烟尘和易挥发 铅化合物的危害。然而, 彻底消除上述三种火法炼 铅污染, 达到环保和工业卫生部门有关的排放标准 和要求, 在治理技术上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 治理 成本非常高。正因为如此, 不产生上述三种污染的 湿法炼铅工艺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除了在环保方面优于火法炼铅外, 湿法炼铅工艺还 具有能处理复 杂硫化矿和低品位铅精 矿方面的优 势。
Kobayashi M 等人 13!对大量方铅矿三氯化铁浸 出动力学研究进行了综述, 指出在稀三氯化铁溶液 ( 三氯化铁浓度< 0 1mol/ L ) 和在较浓三氯化 铁介 质中的反应机理是不同的。动力学模型包括反应产 物 PbCl2 通过元素硫产物层的外扩散和界面化学反 应两种机理。Dutrizac 和 Chen 14! 考察了三氯化铁 浸出期 间形成 产物层 的微 结构, 发现 在未 反应 的 PbS 核 与 元 素 硫 产 物 层 之 间 形 成 PbCl2 薄 层。 Prit zker M 15! 在 三 氯 化 铁 浸 出 的 缩 核 模 型 和 有 PbCl2和 S∃两个产物层的微结构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 了方铅矿三氯化铁浸出过程的数学模型。在反应速 度由氯化铅产物通过 S∃层扩散控制的情况下, 系统 显示出抛物线特性; 当系统受界面反应动力学控制 时, 模型预示出线性速率。 4 2 铅精矿三氯化铁浸出工艺研究
某黝铜矿型铜铅锌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

矿 冶 工 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9 №3 June 2019
某黝铜矿型铜铅锌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①
苏 勇, 张丽敏, 孙 伟
( 中南大学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金属,铜铅锌被广泛 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等诸多领域[1] ,而铜铅锌金属的 主要来源为铜铅锌硫化矿。 一般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 矿物组成复杂,选矿产品种类多,各目的矿物相互致密 共生,嵌布粒度细且不均匀,这些特点造成该类矿石分 选流程较复杂、单体解离困难[2] 。 某铜铅锌矿原矿中 铜主 要 以 黝 铜 矿 形 式 赋 存, 矿 石 中 硫 铁 矿 含 量 高 达 50%以上,金属硫化物之间共生关系复杂,部分目的矿 物嵌布粒度微细,矿石的这些特点导致铜铅精矿品位
摘 要: 对某黝铜矿型铜铅锌多金属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 结合矿石性质及一系列探索试验研究结果,最终采用铜铅混浮⁃混浮
精矿再磨⁃铜铅分离⁃混浮尾矿浮锌⁃锌尾矿浮硫的工艺回收该矿中的铜、铅、锌和硫,闭路试验获得了铜精矿铜品位 18.25%、铜回收
率73.88%,铅精矿铅品位 59.91%、铅回收率 82.06%,锌精矿锌品位 50.15%、锌回收率 91.82%,硫精矿硫品位 49. 96%、硫回收率
SU Yong, ZHANG Li⁃min, SUN Wei ( School of Minerals Processing and Bio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Hunan, China)
Abstract: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for beneficiation of a complex tetrahedrite⁃type copper⁃lead⁃zinc ore. Based on the ore properties and a series of trial tests, a closed⁃circuit flowsheet, consisting sequentially of Cu / Pb bulk flotation, regrinding of bulk concentrate, Cu / Pb separation, zinc flotation from bulk tailings and sulfur flotation from zinc tailings, was adopted to recover Cu, Pb, Zn and S resources. A copper concentrate with Cu grade and recovery of 18.25% and 73.88%, a lead concentrate with Pb grade and recovery of 59.91% and 82.06%, a zinc concentrate with Zn grade and recovery of 50.15% and 91.82%, and a sulfur concentrate with S grade and recovery of 49.96% and 74.14%, respectively, were reclaimed from the closed⁃circuit test. Then, the optimized flowsheet and reagent regime was adopted for the alteration of dressing technology.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obtained copper concentrate had Cu grade and recovery increased by 6.51 percentage points and 8.68 percentage points respectively, while the Pb and Zn recoveries increased by 6.59 percentage points and 2.36 percentage points, respectively. Key words: flotation; tetrahedrite; multimetallic sulfide ore; Cu⁃Pb bulk flotation; Cu / Pb separation
某铜铅锌复杂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

某铜铅锌复杂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二章:矿石性质及选矿工艺流程2.1 矿石物理性质2.2 矿石化学成分分析2.3 矿物学研究2.4 选矿流程选择第三章:试验方法及实验设计3.1 试验方法3.2 实验设计步骤3.3 实验条件及仪器设备介绍第四章:实验结果及分析4.1 磨矿实验结果4.2 分选实验结果4.3 浮选实验结果4.4 试剂对浮选的影响第五章:选矿实验结论及展望5.1 实验结论5.2 选矿工艺流程优化的趋势及展望参考文献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复杂多金属矿是指铜、铅、锌、金、银等多种贵重金属矿物在同一矿石中存在的矿石,其矿石经济价值极高。
然而,这些金属在矿石中的含量往往相对较低而且难以分离,因此矿石的选矿工艺变得尤为重要。
在矿石矿种复杂、矿物组成多样的铜铅锌复杂多金属矿中,研究如何实现有效地分离这些金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铜铅锌复杂多金属矿的特殊性质,目前国内外对于该类矿物资源选矿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开发尚处于初步阶段。
因此,对该类矿物资源选矿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对于铜铅锌复杂多金属矿的选矿技术研究已有一定程度的深入,但始终无法得到广泛应用和局部发展。
国外研制和生产该类选矿技术的公司比较多,如加拿大Fluor公司和美国Fred Wells Engineering公司等。
国内以中冶试验研究院、中冶长沙研究院、中冶集团长沙冶金设计研究院等为代表的单位在铜铅锌复杂多金属矿选矿技术方面也有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然而,目前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一些重要的问题,例如一些矿物粒度细、难选等的矿石仍然无法进行有效的投资,这也是矿业行业面临的难题之一。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一种铜铅锌复杂多金属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探索一种高效、低成本、节能环保的铜铅锌复杂多金属矿选矿工艺,同时深入分析试验结果,提出进一步完善该工艺的方案,为该类选矿技术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湿法冶金研究进展

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湿法冶金研究进展
李博;刘述平;唐湘平
【期刊名称】《矿产综合利用》
【年(卷),期】2010(0)6
【摘要】介绍了铜铅锌多金属矿的开发利用现状,对铜铅锌多金属矿的处理工艺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湿法处理工艺的氯化浸出工艺、碱性浸出工艺、直接加压酸浸工艺、生物浸出工艺,并展望了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分离技术发展前景.
【总页数】4页(P33-36)
【作者】李博;刘述平;唐湘平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111.3
【相关文献】
1.锰-银复杂共生矿的湿法冶金分离 [J], 余丽秀;孙亚光
2.铜铅锌银多金属矿湿法分离新工艺 [J], 李元坤;寇建军
3.多金属硫化铋精矿氯化湿法冶金的热力学分析 [J], 倪贵祥
4.湿法冶金过程中除铁工艺研究进展 [J], 申亚芳;张文;郝百川;王乐;李慧
5.湿法冶金回收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J], 周弋惟;陈卓;徐建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铅铜锌多金属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c :oss RUCT ON T I
铅 铜 锌 多 金属 矿 石选 矿 工 艺 研 究
巩福 责
内蒙古科技大学 0 4 1 1 00
摘要: 对复杂硫化矿进行铜铅锌分 离研 究,采 用铜铅混 浮,铅进一步用摇床 富集提 纯,获得 良好 的选别效 果,得到铜铅锌三种合格产品。
“
08 J 5 拍 ’ 6朝 1
鼬 ∞ ,
:l 0 S ' :I Y
’c ,
还有少 量的砷黝铜矿 、毒砂 、斑 铜矿 、磁铁 矿 、辉铜矿 、铜兰等 。 脉
04 # { l诣 1 4
石矿 物有石英 、斜 长石 、绿泥石 、绢云母 、方解 石、铁 白云石 、重 品 石 等 。矿 石 中矿物 种类 多 ,有用 矿物 与 脉石 密切 共生 ,嵌 布粒 度较 粗 ,可在粗磨 情况下分 出脉石% 而 主要 有用 的矿 物之间致密镶 嵌 ,共
关键 词 :难 选 铜铅 锌 低 品位 混 合 浮 选 选矿 工 艺
小铁 山多 金属矿 床是 我 国大 型铜 、钳 、锌矿 城之 一一 - ,矿石 中含 铜是 锌矿物 的有 效活化剂 ,抑制 矿石 中的黄铁矿采用 石灰 进行强抑制 H P  ̄ 2 有铜 、铅 、锌 、硫 、金 、银等多种 有价元 素 ,性 质十分复杂 ,属难选 并 调整矿浆p 值 为9 A ,其它 药剂与 选铜铅混 浮一样 。锌 浮选 采用 矿石 。 白银公 司选 矿厂 多金属选 矿系统 臼投 产以来 , 一 + 用混合 直采 次粗 选 、两次精选 、一次扫选 可获得较好锌 精矿指标。
…
矿 }釉
e0 O i t5 7曲 3 0 I
' 3 l 。 4 O韩
l ∞ O2 0 S 饥 6 . 4
某铜铅锌多金属矿的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广——]
图 2铜 铅 混合 浮 选及 选 锌 闭路 流 程 图
图 3铜 铅 分 离 闭路 试 验 流 程 图
方案 的比较 , 验表 明 , 试 按铜铅 等混 合浮选 、 混 选尾矿选锌工艺可取得较好的指标 。 4 根据矿 石性质 , . 2 采用碳酸钠 、 硫酸锌 和 亚硫酸钠组合抑制锌矿物 , 选用新 型复合捕收 剂 T 一 作铜铅混选 的捕 收剂 ,取得较好 的浮 Y1
张 秘 . 攮 l 糟 l
静 璐 蠊口 蟪
.
量 苎 苎塑 ! 璧 . : 塑
①擎 婕挎#
i 照 墼: 毛
.
塑。 ^ ≯
雌 争精 1 釉 氯巷 札 鲫 8 0 L 曩 撇
瞬 l ∞I 帕. 湘_
墼 鐾
制剂进行铜铅分离的试 验方案 ,成功地实现 了
铜铅锌的分离 , 获得了满 意的浮选分离指标 。
科技 论 坛 j l 1
周 洪 生 田 国峰
科
某铜铅锌 多金属矿 的选矿工艺试 验研究
( 龙 江 省 齐 齐哈 尔矿 产 勘 查 开发 总院 , 黑 黑龙 江 齐 齐哈 尔 1 10 ) 6 0 6
摘 要 : 点介 绍 了某铜 铅 锌 多金 属 矿 的 选 矿 工 艺 。 重
关键 词 : 多金属矿 ; 选矿 ; 工艺 目前 , 界各国处理的铜铅锌矿石 的组分 世 越来 越复杂 , 各矿物之间致密共生 , 镶嵌关系复 杂多变 ,已经成为重金属选矿中最复杂的问题 之一 , 对这类矿石的处理 ,国内外 均以浮选 为 主。 根据某难选复杂铜铅锌硫化矿的性质 , 采用 “ 铜铅混 选 , 铅精 矿分离 , 铜 尾矿选 锌 ” 工艺 流 程, 铜铅混选调整 剂用硫酸锌 +亚硫酸钠 +碳 酸钠 组合 抑制锌 ,Y一 作 为铜 铅混 选 的捕收 T 1 剂, 水玻 璃 + 亚硫 酸纳 + 甲基纤 维素组合抑 羧
湿法炼锌过程铜回收率提升工艺研究

第 54 卷第 12 期2023 年 12 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V ol.54 No.12Dec. 2023湿法炼锌过程铜回收率提升工艺研究保雪凡1,张程1,邓志敢1,周正华2,林文军2,刘自虎3,邱伟佳3,魏昶1(1. 昆明理工大学 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650093;2.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412000;3. 云南云铜锌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650000)摘要:针对常规炼锌工艺中存在铜回收率低、杂质累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弱酸浸铜沉铁−低酸强化浸铜两段逆流酸浸、弱酸浸出液回收铜−中和除杂的湿法浸出工艺。
首先,对锌焙砂进行弱酸浸出,避免中性浸出存在的铜沉淀问题,同时将部分铁沉淀入渣;然后,通过低酸浸出破坏原料中的氧化物、铁酸盐和硅酸盐等多种含铜化合物的矿物结构,最大限度地实现铜的高效浸出;第三,通过铁粉置换的方法从弱酸浸出液中回收铜,再进行中和除杂;最后,考察体系酸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对浸出过程锌、铁、铜元素浸出及沉淀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浸出过程中元素行为以及焙砂中复杂锌、铜物相的破坏溶出主要受体系酸度影响。
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于复杂物相的溶出影响较小。
在温度为80 ℃、反应时间为2.5 h 、搅拌转速为400 r/min 的条件下,弱酸浸出铁的沉淀率为72.17%,铜的浸出率为67.24%;低酸浸出锌和铜浸出率分别为91.86%和71.83%。
在温度为70 ℃、反应时间为20 min 、搅拌转速为400 r/min 的条件下,弱酸液沉铜铁粉添加系数为3,铜沉淀率为93.2%。
由于锌、铜在原料中的赋存状态复杂,难溶和易溶物相种类多样,增大了锌、铜金属高效综合回收的难度。
氧化物、硅酸盐等多种矿物结构均被较彻底地破坏,而硫化物、铁酸盐溶出效果欠佳,铜的回收率提高至70%。
南方铜铅锌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

目录1 前言 (1)2 试样采取及加工 (3)3 试样性质研究 (4)3.1 矿石矿物组成 (4)3.1.1 矿石化学分析 (4)3.1.2 矿石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 (4)3.2 矿石结构构造 (4)3.2.1 矿石的构造 (4)3.2.2 矿石的结构 (5)3.3 矿石矿物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 (5)3.3.1 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 (5)3.3.2 主要金属矿物嵌布粒度 (5)3.4 银的赋存状态 (6)3.5 矿石矿物单体解离度测定 (6)3.5.1 方铅矿的单体解离度测定 (6)3.5.2 闪锌矿的单体解离度测定 (6)3.5.3 铜矿物的单体解离度测定 (7)3.6 矿石性质研究小结 (7)4 试验及结果 (13)4.1 选矿方案论证 (13)4.2 磨矿曲线绘制 (14)4.3 铜浮选条件试验 (14)4.3.1 捕收剂种类对铜粗选的影响 (14)4.3.2 D-01用量对铜粗选的影响 (15)4.3.3 抑制剂用量对铜粗选的影响 (16)4.3.4 硫酸锌亚硫酸钠用量对铜粗选的影响 (17)4.3.5 磨矿细度对铜粗选的影响 (19)4.3.6 抑制剂用量对铜精选的影响 (20)4.3.7 精选次数对铜精选的影响 (21)4.4 铅浮选条件试验 (22)4.4.1 捕收剂种类对铅粗选的影响 (22)4.4.2 D-11用量对铅粗选的影响 (24)4.4.3 抑制剂用量比对铅粗选的影响 (25)4.4.4 抑制剂用量对铅粗选的影响 (26)4.4.5 石灰用量对铅粗选的影响 (28)4.4.6 抑制剂用量对铅精选的影响 (29)4.4.7 石灰用量对铅精选的影响 (31)4.4.8 精选次数对铅精选的影响 (32)4.4.9 铅粗精矿再磨细度对铅精选的影响 (34)4.4.10 铅粗精矿再磨后抑制剂用量对铅精选的影响 (36)4.4.11 铅粗精矿再磨后石灰用量对铅精选的影响 (38)4.4.12 铅粗精矿再磨后精选次数对铅精选的影响 (39)4.5 锌浮选条件试验 (41)4.5.1 丁黄药用量对锌粗选的影响 (41)4.5.2 硫酸铜用量对锌粗选的影响 (43)4.5.3 石灰用量对锌粗选的影响 (45)4.5.4 锌精选条件对锌精选的影响 (47)4.6 开路试验 (49)4.6.1 “铜-铅-锌优先浮选铅粗精矿不再磨”工艺开路试验 (49)4.6.2 “铜-铅-锌优先浮选铅粗精矿再磨”工艺开路试验 (51)4.7 闭路试验 (53)4.7.1 “铜-铅-锌优先浮选铅粗精矿不再磨”工艺闭路试验 (53)4.7.2 “铜-铅-锌优先浮选铅粗精矿再磨”工艺闭路试验 (56)4.8 产品多元素分析 (59)4.8.1 “铜-铅-锌优先浮选铅粗精矿不再磨”工艺产品多元素分析 (59)4.8.2 “铜-铅-锌优先浮选铅粗精矿再磨”工艺产品多元素分析 (59)5 选矿经济效益估算 (61)6 结论 (64)1 前言**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矿石中含铜0.27%、含铅2.07%、含锌3.82%;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铜矿、Ag砷黝铜矿、铜蓝、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白铁矿、磁铁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期2010年12月矿产综合利用M u lt i purpose U tilizati on ofM i neral ResourcesNo.6D ec.2010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湿法冶金研究进展李博,刘述平,唐湘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摘要:介绍了铜铅锌多金属矿的开发利用现状,对铜铅锌多金属矿的处理工艺进行了综述。
着重介绍了湿法处理工艺的氯化浸出工艺、碱性浸出工艺、直接加压酸浸工艺、生物浸出工艺,并展望了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分离技术发展前景。
关键词:铜铅锌多金属矿;湿法冶金分离;加压酸浸中图分类号:TF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6532(2010)06 0033 041 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分离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资基础,尽管我国主要金属矿产资源储量较丰富,但由于不断开发,保有储量迅速减少,优质矿床濒于耗尽。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现、探明了储量大、分布广的铜、铅、锌、银多金属复杂硫化矿床(如四川白玉呷村铜、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矿金属总储量上百万吨;云南兰坪三江地区铜、铅、锌、银多金属复杂硫化矿,铅锌总储量100万,t铜总储量50万,t银总储量5kt)。
由于该种类型多金属复杂矿矿床类型新颖,矿石成分、结构、构造复杂,各矿物互相紧密镶嵌,且粒度分布细,矿石中主元素铜、铅、锌均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可浮性相近,分离困难,因此难以在较佳的经济条件下采用选矿的方法选出单一金属的合格精矿。
目前,此类多金属复杂矿床的综合利用有两种工艺路线,一种是分选分炼,即通过选矿分别选出铅精矿、锌精矿、铜精矿,再分别处理以提取铅、锌、铜。
这种工艺的难点是选矿,由于分选困难,不仅选矿回收率低,而且铅、锌、铜互含高,精矿质量差。
国内许多矿山做过的选矿研究均证明了这一点。
另一种工艺路线是选冶联合工艺,选出混合精矿,然后用冶金手段处理混合精矿,其优点是选矿回收率大幅度提高,选矿作业简单。
此种工艺路线问题在于铜、铅、锌混合精矿的冶炼。
采用密闭鼓风炉炼锌(I SP法),基建投资大,能耗高,铅、锌及贵金属直收率低,对精矿含铜要求高(不大于2%),而且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开发高效的混合精矿清洁冶金技术是处理多金属复杂硫化矿的突破口[1~2],也是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面临的重要课题。
2 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湿法冶金分离方法2.1 湿法工艺2.1.1 氯化浸出一些难溶性金属硫化物在酸性氯盐溶液条件下浸出,可以以氯的络合离子形态溶出,如[PbC l-4]2-、[ZnC l-4]2-等。
这为酸性氯盐溶液选择性浸出金属硫化物提供了热力学基础。
常用的氯化浸出剂为盐酸、氯盐和氯气等。
曾青云[3]等研究了用三氯化铁直接浸出赣南荡坪铜铅锌复合硫化矿,在温度105 、液固比4、Fe3+浓度192g/L的条件下浸出3h,铜、铅、锌浸出率分别为99.5%、98.6%和99.6%,96%的硫呈元素硫或黄铁矿形态富集于渣中。
重庆钢铁研究所[4]采用N a C l O3作添加剂,在硫酸介质中浸出硫化铜矿,使铜的浸出率达到90%以上。
钟晨[5]研究了低品位硫化铅锌的氯气浸出,在矿物粒度<0. 076mm占93%左右、氯化浸出温度80~90 、氯/矿=(0.65~0.7)1、N a C l浓度300g/L、浸出时间2h 的条件下,锌、铅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6.4%和99.3%。
粗PbC l2碳化、煅烧后制备红丹,ZnC l2溶液经除铁、碳化、焙烧后制备ZnO。
张元福[6]等针对收稿日期:2010 06 09; 改回日期:2010 07 01作者简介:李博(1977-),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有色金属湿法冶金工作。
矿产综合利用2010年贵州一种铜、铅、锌并伴生金、银的多金属硫化矿资源分散和难选的特点,采用铜盐浸出脱金和硫、浸渣水氯化法提金、浸液置换法提铜和银的工艺。
以CuC l2作浸出剂,在固液比为5、HC l浓度10~15g/ L、[Cu2+]=60~80g/L、[C l-]=300~320g/L、温度100~110 、浸出时间4~5h的条件下,铜、银浸出率分别为98.70%和87.50%;铜渣中金和银浸出率均大于95%;主金属铜、金、银的回收率分别为92.35%、92.18%、89.66%。
但由于氯化浸出多金属矿时,存在以ZnC l2溶液制取电锌较困难、以PbC l2为原料制取金属铅工艺流程较长、在浸出和后续电积工艺衔接上较困难、氯离子的存在对环境和设备要求较高等问题。
因此,该方法的工业实施较为困难。
2.1.2 硫酸化焙烧选择性浸出多金属硫化矿在适当的气氛和温度下,在空气中进行硫酸化焙烧,使铁主要转变成Fe2O3,而铜锌等转变成硫酸盐,实现选择性硫酸化焙烧,所得焙砂用稀硫酸浸出,达到选择性浸出的目的。
郑若锋[7]等对铜锌多金属硫化矿进行硫酸化焙烧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重量分数为2%的N a2SO4作添加剂,在550 焙烧1h,然后对焙砂以重量分数为9.5%的H2SO4作浸出剂,在液固比为2.5的条件下浸出30m i n,铜、锌浸出率分别为95%和90%。
浸出液用锌屑置换出海绵铜,再用漂白粉氧化除铁,浓缩、冷析制取七水硫酸锌。
应必廉[8]等研究了添加硫酸钠硫酸化焙烧浸出银铜铅多金属硫化精矿,以重量分数为10%的N a2SO4作添加剂,在670 焙烧多金属硫化精矿3h,然后以1m o l/L的硫酸,在液固比3、浸出温度80 的条件下浸出焙砂2h,铜、银的浸出率分别可以达到95.31%和99. 22%。
但由于焙烧酸浸工艺采用先焙烧后浸出的工序,使得整体工艺流程冗长、设备运行维修成本提高,而且焙烧工序产出的低浓度SO2气体存在较难回收、污染大的缺点,不利于当前冶金企业进行绿色生产的需要。
2.1.3 碱性浸出有报道显示,乌拉尔国立技术大学采用硫化物!碱性浸出流程处理混合硫化物精矿[9],在液固比为8的情况下,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钠,在97 反应,分离了溶液中的砷、碲。
国内孙家寿[10]等采用硫化精矿氨浸工艺:在NH+4浓度为300g/L、氧化剂SN22浓度为60kg/t、催化剂AN31用量为0.12kg/t、液固比为5的条件下,常温搅拌4h,铜的浸出率可达80.25%。
采用碱性浸出工艺具有浸出过程选择性强的特点。
但对于现行的工艺而言,有效解决后续工艺的衔接存在一定问题,而且氨气的存在对工作环境和自然环境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1.4 直接加压酸性浸出直接酸浸法是一种采用酸为浸出剂(硫酸等),氧气为氧化剂在一定压力下直接浸出混合精矿的方法,其主要反应为:CuS+H2SO4+1/2O2 CuSO4+H2O+S∀(1)CuFeS+2H2SO4+O2 CuSO4+FeSO4+2S∀+ 2H2O(2) ZnS+H2SO4+1/2O2 ZnSO4+H2O+S∀(3)PbS+H2SO4+1/2O2 PbSO4#+H2O+S∀(4)ZnS+Fe(SO4)3 ZnSO4+2FeSO4+S∀(5)2FeSO4+H2SO4+1/2O2 Fe2(SO4)3+H2O(6)2FeS2+7.5O2+H2O Fe2(SO4)3+H2SO4(7)2FeS2+7.5O2+4H2O Fe2O3+4H2SO4(8)李小康[11]等研究了铜锌混合矿加压酸浸,在氧分压为0.4MP、酸度为240g/L、温度为140 、浸出时间为150m in、脱硫剂用量0.10%~0.22%的条件下,铜、锌的浸出率均在90%以上,60%的硫以单质硫形式进入渣相,渣中有价金属含量较低可直接堆放;王吉坤[12]等研究了复杂难选低品位硫化铅锌矿选-冶联合分离工艺,对混合硫化铅锌精矿进行细磨,在磨矿粒度-43 m为100%、初始硫酸浓度110g/L、温度160 、压力为1.4M Pa的条件下,进行通氧加压酸浸,Zn浸出率>97%。
酸浸后经过沉淀或过滤分离出浸出液和浸出渣,浸出液采用常规湿法炼锌工艺中除铁、溶液净化、电积、熔铸工序,产出金属锌,浸出渣采用常规火法炼铅工艺进行回收铅。
昆明理工大学谢克强[13]等研究了铜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精矿的加压酸浸工艺,在温度145~150 、精矿粒度<50 m、初始酸浓度H2SO4150g/L、总压力1.5MPa(氧分压1.1MPa)、浸出时间2h、控制液固比81、搅拌速度800r/m i n下,Zn浸出率>99%,Cu 浸出率>91%、Cd浸出率>99%、Fe浸出率95%以上,98%以上的Pb、Ag进入浸出渣。
后续处理采用锌焙砂(或ZnO烟尘)中和浸出液,以进一步提高溶∃34∃第6期李博等: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湿法冶金研究进展液Zn含量、降低其H2SO4含量。
邱廷省[14]等研究表明硫化矿直接加压酸浸体系中C l-的存在有利于矿物的氧化溶解,有关化学反应方程为:2CuC l+H SO-4+7H++8e Cu2S+2C l-+ 4H2O(9) CuC l+C l- CuC l-2(10)Cu2++2C l-+e CuC l-2(11)由上述反应方程可看出,C l-促进了硫化铜矿的氧化,生成CuC l沉淀后先被C l-络合溶解,再进一步氧化溶解。
同时,C l-很强的去极化作用,使得铜、铁等金属离子形成各种络合物,降低了体系中金属离子活度,从而有利于浸出反应向金属离子的浸出方向进行。
国内王海北[15]等研究了新疆某复杂硫化铜矿,以NaC l作为添加剂在低温、低压(110 ,100~ 500kPa)的条件下浸出复杂硫化铜矿的新工艺。
黄铜矿氧化率可达到90%,黄铁矿氧化率低于10%,实现了黄铜矿的选择性浸出。
砷与铁形成稳定的砷酸铁进入浸出渣,90%以上的硫生成元素硫。
采用直接加压酸浸,其浸出液能与现有的中和浸出、电积工序衔接,浸出渣则与现有火法冶炼工序衔接,实现了多金属硫化矿中Cu、Zn、Pb、Ag、S等的综合回收利用。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全湿法直接加压酸浸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生物浸出工艺金属硫化矿的微生物浸出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16],对用传统技术难处理的复杂矿石(如多种化合状态的单金属矿和多金属复合矿)、低品位表外矿、废矿等,以生物浸出工艺处理具有污染少、工作条件温和、流程短、成本低、投资少等特点。
细菌浸出机理是利用细菌自身的氧化或还原性使矿物中某些组分得到氧化或还原,进而以可溶或沉淀形式与原物质分离;或者依靠细菌的代谢产物(有机酸、无机酸和三价铁离子)与矿物发生反应,使有用组分进入溶液[17]。
G.Roy Chaudhury[18]采用传统工艺将氧化铁硫杆菌改性,用于浸出铜、铅、锌复杂硫化矿。
在三种不同pH值(2.0、2.5和3.0)下进行了35d摇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pH2.0、2.5、3.0时,铜提取率分别是34%、28%和25%,锌提取率分别是40%、33%和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