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主题

合集下载

2024世界气象日宣传口号_3

2024世界气象日宣传口号_3

2024世界气象日宣传口号2024世界气象日宣传口号1(约578字)1、隆重纪念“3·23”世界气象日。

2、人工影响天气利国利民。

3、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认识气候变化的重要性!4、利用气球开展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无资质证的单位施放的气球。

5、普及气象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6、减缓、遏止气候变化,保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7、加强极地气象研究,促进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8、加强应急管理,服务国计民生。

9、隆重纪念“3月23日”世界气象日!10、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由气象台站统一向社会发布。

11、埋头苦干做气象,安全建设有保障。

12、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13、极地气象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14、减缓、遏止气候变化,保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15、加强气候生态资源监测评估与综合利用!16、加强对气候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17、加强防灾预警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

2024世界气象日宣传口号2(约539字)1、加强气候生态资源监测评估与综合利用!2、极地气象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3、提倡简朴的生活文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4、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认识气候变化的重要性!5、减缓、遏止气候变化,保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6、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7、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8、加强极地气象研究,促进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9、准确预报天气与气候变化,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10、加强防灾预警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

11、年世界气象日主题——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

12、加强对气候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1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于2月16日正式生效!14、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3月21日正式宣布生效,我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2024世界气象日宣传口号3(约4534字)人工影响天气利国利民。

世界气象日国旗下讲话稿

世界气象日国旗下讲话稿

世界气象日国旗下讲话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世界气象日”。

每年的 3 月 23 日是世界气象日,这一节日的设立,旨在让我们更加关注气象问题,增强对气象变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保护气候环境的意识。

气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它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决定着我们的活动安排。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窗前,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当乌云密布、风雨交加,我们会调整出行计划,带上雨具。

气象还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们需要根据天气预报来决定播种、灌溉和收获的时间,以确保农作物的丰收。

在交通运输方面,恶劣的天气条件可能会导致航班延误、道路堵塞,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可以说,气象如同一位默默守护我们的使者,时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地球的气候和气象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繁出现,这些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例如,高温天气导致干旱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暴雨和洪涝灾害让许多地区遭受巨大损失;飓风、台风等强风灾害更是给沿海地区的人们带来了生命和财产的威胁。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呢?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同时,森林的过度砍伐也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这些行为使得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从而形成了“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温度上升。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气候和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比如,节约用电,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做好垃圾分类,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还可以通过学习气象知识,向身边的人宣传气象环保的重要性。

323世界气象日特色活动方案

323世界气象日特色活动方案

323世界气象日特色活动方案嘿,各位看官,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份超有创意的“323世界气象日特色活动方案”!咱们这就开始吧,保证让你眼前一亮,热血沸腾!活动主题:阳光、雨露、星辰、大海,共筑美好家园。

一、活动背景世界气象日是每年的3月23日,旨在提高全球公众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关注。

我国作为一个气象大国,更应该借此机会,普及气象知识,提升全民气象素养。

二、活动目标1.提高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传播气象科学知识,培养青少年对气象科学的兴趣。

3.增强全民气象素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活动内容1.开幕式(1)时间:3月23日上午9:00(2)地点:市文化广场(3)流程:a.主持人致辞,介绍活动背景及意义。

b.领导致辞,宣布活动启动。

c.表演节目:气象科普舞蹈、气象知识问答等。

2.气象科普展览(1)时间:3月23日全天(2)地点:市科技馆(3)内容:a.展示气象灾害案例,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b.展示气象科技成果,让公众了解气象科学的魅力。

c.设置互动环节,让观众亲身体验气象科学的乐趣。

3.气象知识讲座(1)时间:3月23日下午14:00(2)地点:市图书馆(3)内容:a.邀请气象专家讲解气象知识,提高公众气象素养。

b.举办气象知识竞赛,激发青少年学习气象科学的兴趣。

4.气象观测体验活动(1)时间:3月23日下午15:30(2)地点:市气象台(3)内容:a.带领观众参观气象台,了解气象观测设备。

b.体验气象观测过程,感受气象工作的魅力。

5.气象主题文艺晚会(1)时间:3月23日晚上19:00(2)地点:市文化广场(3)内容:a.气象主题歌曲演唱、舞蹈表演。

b.气象知识竞猜、互动游戏。

c.颁发气象科普宣传大使证书。

四、活动组织1.主办单位:市气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文化局2.承办单位:市气象台、市科技馆、市图书馆、市文化广场3.协办单位:各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社区五、宣传推广1.制作活动海报、宣传册,通过户外广告、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

(节日主题班会)323世界气象日主题班会教案范文4篇

(节日主题班会)323世界气象日主题班会教案范文4篇

323世界气象日主题班会教案范文4篇开展气象日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拓宽了大家的视野,还传递了防灾减灾的常识。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323世界气象日主题班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23世界气象日主题班会1一、活动目的2021年世界气象日主题:观天识云。

提高我校广阔师生的气象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减轻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危害。

协调全校师生的行动,树立气象意识、气候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促进广阔师生和各级单位、学生组织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把不可防止的天气、气候灾害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调动全校师生对贵州气候的适应需求,同时树立对空气质量的要求意识,将在全民竞赛网开设专区举办“世界气象日网络和微信知识竞赛〞活动。

二、活动时间活动日期:20__年全年三、组织单位主办单位:竞赛活动主办方媒体支持:全民竞赛网四、参与对象全社会市民五、竞赛形式1. 此次知识竞赛将采取网络竞赛与微博、微信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2. 网络参赛者可登录(主办单位的)网站(网址)、全民竞赛网等网址进入。

3. 微博参赛者关注“@(主办单位的微博名称)〞,微信参赛者订阅“主办单位的微信〞(微信)、或“全民竞赛网〞(微信:sh123js)公众号(或扫以下二维码)进入参与。

4. 假设需要选拨优胜者进入现场决赛,还可以通过全民竞赛网的“无线电子竞赛系统〞组织现场决赛答题,答完系统公布排行榜。

六、竞赛规那么1. 参赛者在注册时,必须按要求准确填写真实、身份证号码(后6位)、所属地区、联系等内容。

2. 参赛者提供的所有个人信息只用于本次活动颁奖,主办方保证不泄露个人身份信息。

如因个人信息填写错误或信息不完整,导致无法核实信息,责任自负。

3. 竞赛题型全部为标准化试题,有是非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三种。

是非题,参赛者只能选择对或错;单项选择题,在备选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多项选择题,在备选选项中选择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项选择或少选均视为答错,不。

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大全

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大全

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大全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今年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

什么是气象日“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

世界气象组织为了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设立的。

2023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

这个主题强调了天气、气候和水资源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醒我们要共同保护地球上这些宝贵的资源。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区别。

天气是指短期内某一地区的气象条件,如温度、湿度、降水等,而气候则是指长期时间内某一地区的平均气象条件,如一年或几十年的平均温度和降水量。

天气和气候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气候变化会影响天气,而天气也可以对气候产生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我们更加需要关注和理解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关系。

另一个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主题是水资源。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支撑着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包括水污染、水量减少和水质下降等。

此外,气候变化也正在对水资源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包括洪涝灾害、干旱和海平面上升等。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天气、气候和水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减少碳排放、采用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法等措施,我们可以缓解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危机带来的影响。

同时,提高公众对天气、气候和水资源的意识和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联系的星球上。

我们共享一个地球,一个大气层和一个海洋。

我们的天气、气候和水循环不分国界和政治界限。

我们理应相互合作,并致力于将科学转化为为当代和后代的社会服务。

今年的世界气象日提醒我们应当关注不断变化的气候。

由于吸热温室气体,与150年前相比,如今全球平均温度高出1摄氏度以上。

更极端的是,我们的海洋更温暖、更酸,海平面上升,冰川和冰正在融化,且变化的速度正在加快。

2024年气象日主题_世界气象日简介

2024年气象日主题_世界气象日简介

202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Building the future we want: Climate, weather and water”. 这一主题旨在强调气候、天气和水资源在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中的重要性。

通过关注气候变化、气象和水资源的挑战,我们可以合力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随着全球变暖现象的加剧,天气现象变得更加极端和不可预测。

极端的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涝和风暴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必须采取行动来确保适应气候变化并减轻其不利影响。

气象和水资源是我们对气候变化的理解和应对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通过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和强化天气预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天气现象并提前采取措施来应对可能的灾害。

同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农业和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在世界气象日上更深入地探讨气象和水资源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

在2024年的世界气象日上,我们鼓励各国政府、科学家、业界和公众共同合作,建立一个更加强大和可持续的气象和水资源管理体系,以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举措:1.提高气象观测和数据收集能力:加强全球气象观测网和数据共享机制,收集准确、实时的气象数据,以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

2.加强天气和气候预报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数据分析,提高天气和气候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这将有助于提前采取措施来减轻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

3.发展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策略:采取措施来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确保人们在干旱和洪涝等极端事件中有足够的供水和排水能力。

4.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并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世界气象日是一个重要的机会,让我们思考和行动起来,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

只有通过全球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并确保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拥有一个更好的世界。

世界气象日主题

世界气象日主题

世界气象日主题2022年3月23日气象日主题: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

防范自然风险,应对气象灾害,气象预警是先导,行动起来最关键。

“早预警”之“早”,既是气象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气象科技重点攻关的课题,更应该成为全社会关注气象的切入点。

行动起来,不但要科学行动、提前行动,更要全社会充分联动,携手面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威胁。

历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如下:1961年:气象1962年:气象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贡献1962年:交通和气象(特别是气象应用于航空)1964年:气象——经济发展的因素1965年:国际气象合作1966年:世界天气监测网1967年:天气和水1968年:气象与农业1969年: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1970年:气象教育和训练1971年:气象与人类环境1972年:气象与人类环境1973年:国际气象合作100年1974年:气象与旅游1975年:气象与电讯1976年:天气与粮食1977年:天气与水1978年:未来气象与研究1979年:气象与能源1980年:人与气候变迁1981年:世界天气监测网1982年:空间气象观测1983年:气象观测员1984年:气象增加粮食生产1985年:气象与公众安全1986年:气候变迁,干旱和沙漠化1987年:气象——国际合作的典范1988年:气象与宣传媒介1989年:气象为航空服务1990年: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少自然灾害服务1991年:地球大气1992年:天气和气候为稳定发展服务1993年:气象与技术转让1994年:观测天气与气候1995年:公众与天气服务1996年:气象与体育服务1997年:天气与城市水问题1998年: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1999年:天气、气候与健康2000年:气象服务五十年2001年:天气、气候和水的志愿者2002年: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2003年:关注我们未来的气候2004年: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2005年: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2006年: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气象日2007年: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2008年:观测我们的星球,共创更美好的未来2009年: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2010年: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2011年:人与气候2012年: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2013年: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2014年:天气和气候:青年人的参与2015年: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2016年: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2017年:观云识天2018年:智慧气象2019年:太阳、地球和天气2020年:气候与水2021年: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

3.23世界气象日活动方案2篇

3.23世界气象日活动方案2篇

3.23世界气象日活动方案3.23世界气象日活动方案精选2篇(一)活动主题: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关注气象科技创新活动目标:1. 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呼吁大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2. 探讨气象科技创新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并促进相关科研成果的传播与应用。

3.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活动内容:1. 开幕仪式:邀请政府官员、气象专家、科研机构代表等出席,宣布活动正式开始,并发表主题演讲,强调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 主题论坛:邀请国内外气象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参与,围绕气候变化应对和气象科技创新进行交流和讨论。

论坛分为几个板块: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气象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气象服务与社会应用等。

3. 科普活动:设置气象科技展览区,展示最新的气象科技成果和应用案例,吸引公众参观和了解。

还可以开展气象知识讲座、互动游戏等,增加公众对气象科学的认知。

4. 环保宣传活动:利用世界气象日的平台,推广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倡导公众节能减排,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5. 国际合作对接:组织与国际气象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对接会议,探讨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和机制。

6. 结束仪式:总结活动成果,表彰在气候变化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并展望未来气象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

活动时间:3月23日全天活动地点:在气象科研机构、大学校园或公共场所举办,可以根据参与人数和场地需求进行选择。

活动物料:1. 宣传海报、宣传册和手册,用于宣传活动和传播气象知识。

2. 展览用品和展板,用于展示科技成果和案例。

3. 活动礼品,例如环保袋、水杯等,以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

活动组织:1. 组织单位:可以是气象科研机构、气象局、大学等。

2. 协办单位:可以是政府部门、企业、非政府组织等。

3. 活动策划团队:由相关专业人士组成,负责活动策划、组织和执行。

活动宣传:1. 媒体宣传:邀请媒体参与,进行活动报道和宣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份加入书由伊拉克于1950年2月21日提交,三十天后于1950年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

目前,世界气象组织已从1950年3月23日公约生效时的30个会员发展到目前185个会员(其中国家会员179;地区会员6个,包括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为纪念世界气象组织成立(1950年3月23日)这一特殊日子,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从1961年开始,每年气象日围绕一个主题,在全球进行庆祝活动,向各会员政府和公众进行气象宣传教育。

今年作为世界气象组织50周年,其主题是:世界气象组织-50年服务。

世界气象组织史料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气象组织(World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WMO)成立于1950年3月23日,1951年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是联合国关于地球大气状况和特征、与海洋相互作用、产生和导致水源分布气候方面的最高权威的喉舌,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世界气象组织成立至今已整整50年,组织的会员由成立初期的30个发展到今天的185个,包括了非洲,中、西欧和西南太平洋国家,其中国家会员179个,地区会员6个(含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成为最具广泛代表性和合作精神的国际组织。

50年来,世界气象组织为国际社会的经济发展,协助各会员气象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警报提供了服务,也为区域乃至
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世界气象组织的宗旨1、促进设置站网方面的国际合作,以进行气象、水文以及与气象有关的地球物理观测,促进设置和维持各种中心以提供气象和与气象有关的服务;2、促进建立和维持气象及有关情报快速交换系统;3、促进气象及有关观测的标准化,确保以统一的规格出版观测和统计资料;4、推进气象学应用于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5、促进业务水文活动,增进气象与水文部门间和密切合作;6、鼓励气象及有关领域内的研究和培训,帮助协调研究和培训中的国际性问题。

世界气象组织的组织机构世界气象组织的组织机构包括:世界气象大会、执行理事会、区域协会、技术委员会和秘书处。

(1)世界气象大会大会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利机构,由各会员派代表团与会。

一般每4年召开一次大会,审议过去4年工作,研究批准今后4年的业务、科研、技术合作等各项计划,通过下一财务期的预算,选举产生新的主席、副主席,选举产生除本组织主席和副主席以及区域协会主席以外的执行理事会成员和任命秘书长等。

1999年5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第13次世界气象大会,澳大利亚气象局局长齐而曼(H.W.Zillman)博士当选为主席,尼日利亚奥巴西(G.O.P.Obasi)教授连任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

(2)执行理事会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前称执行委员会)是大会闭幕期间的执行机构,相当于人大的常务委员会。

其组成人数根据本组织会员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加。

目前招待理事会有36人组成,包括本组织主席、3位副主席(第5次大会前为2位副主席)、6位区域协会主席和由气象大会选举产生的26名成员(均为局长)组成。

1995年5月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在第13次气象大会上以鼓掌形式一致通过当选为执行理事会成员。

(3)区域协会按地理区域,世界气象组织分为六个区域协会。

即一区协(非洲)、二区协(亚洲)、三区协(南美)、四区协(北中美洲)、五区协(西南太平洋)和六区协(欧洲)。

区域协会主要负责区域内各项气象、水文活动,实施大会、执行理事会的有关决议。

一般4年举行一次届会。

中国属第二区协(亚洲)协会。

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作为地区会员也属于第二(亚洲)区协。

1996年,世界气象组织第二(亚洲)区协第11届会议在蒙古召开,蒙古气象局局长当选为区协主席。

20xx年9月将在韩国汉城召开第12届会议。

(4)技术委员会世界气象组织根据气象、水文业务性质,将技术委员会发分为两组8个委员会,它们是:A基本委员会,包括基本系统委员会(C)、大气科学委员会(CAS)、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和水文学委员会(CHY);B应用委员会,包括气候学委员会(CCL)、农业气象学委员会(CAGM)、航空气象学委员会(CAEM)、世界气象
组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海洋和海洋气象联合委员会(JCOMM)。

委员
一般每4年召开一次届会。

(5)秘书处秘书处为世界气象组织常设办事机构。

该秘书处由1951年12月10日从瑞士洛桑迁到日内瓦。

秘书处由气象大会任命的秘书长主持工作,现任秘书长是尼日利亚的奥巴西(Obasi)教授。

为处理日常国际气象事务,秘书处下设若干职能司负责有关工作。

他们是:秘书长办公室、世界天气监测网司、技术合作司、区域办公室、资源管理司、支持服务司和语言、出版与会议司。

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颜色逐渐由变成。

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

这时可以看到,叶片遮光部分呈色,没有遮光的部分呈色。

)步骤①的作用是:。

)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是:。

)这个实验说明了:。

、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