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塔尔寺宗教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合集下载

西宁塔尔寺感受中国西北的藏传佛教文化

西宁塔尔寺感受中国西北的藏传佛教文化

西宁塔尔寺感受中国西北的藏传佛教文化西宁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也是我近期参观的目的地。

这个古老的寺庙位于青海省的西宁市,是我对中国西北地区的藏传佛教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的重要一站。

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我在西宁塔尔寺的感受与体会。

西宁塔尔寺坐落在盘旋于青海湖周围的一座小山上,气势宏伟。

一进入寺庙,我立刻被那庄严肃穆的氛围所吸引。

寺庙的红色墙壁上绘有金色的佛像和华丽的壁画。

充满着宗教气息的香烟从寺庙内不断升起,使整个空间更加神圣庄重。

在塔尔寺的中央,是一座巍峨的大殿。

当我迈入殿内,我看到了一尊金身高大的释迦摩尼佛像,佛像头戴宝冠,双手合十,让人感到崇敬和平静。

佛像周围供奉着其他重要的佛陀、菩萨和护法神像,它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给人们带来祝福和保护。

香客和信众们在佛像面前虔诚地跪拜、烧香、念经,展现了他们对佛教的虔诚信仰。

塔尔寺内还有许多庭院和小殿。

这些小殿供奉着不同的佛教圣人和历代高僧的塑像。

每个小殿都有独特的氛围和特色。

有些殿内挂满了彩旗,以纪念重要的节日;有些殿内陈列着佛家经典和珍贵的文物;还有些小殿内供奉着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等与智慧和救度众生相关的佛祖菩萨。

我在这些小殿中穿梭,感受到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和藏传佛教文化的深刻内涵。

除了寺庙本身,塔尔寺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的角色。

在这里,我学习到了许多藏传佛教的知识。

塔尔寺的寺务人员向我解释了佛教的基本教义,解读了壁画和佛像的寓意。

他们热情地回答了我的问题,并分享了他们对佛教信仰的心得和体会。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藏传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如慈悲、智慧和平等。

西宁塔尔寺不仅体现了藏传佛教的文化特色,也反映了西北地区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在寺庙的周围,我见到了不同民族的信众和游客在一起祈福。

藏族、回族、汉族等各个民族汇聚在这里,共同参与佛教仪式和庆典活动。

这种多民族的共融与和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展现了中国西北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西宁塔尔寺祈福形成旅游攻略

西宁塔尔寺祈福形成旅游攻略

西宁塔尔寺祈福形成旅游攻略西宁塔尔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青海省西宁市,被誉为西宁的佛教圣地。

自古以来,塔尔寺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为了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西宁塔尔寺的祈福之旅,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旅游攻略。

一、了解西宁塔尔寺西宁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560年,坐落在塔尔寺山上。

寺庙建筑独特,气势宏伟,是鲜明的藏族建筑风格,观赏价值极高。

寺内有多座宏伟壮丽的佛殿和塔庙,以及珍贵的佛教文物和艺术品。

同时,西宁塔尔寺也是藏传佛教各个宗派的聚集地,艳丽的壁画和雕塑呈现出浓厚的宗教氛围,吸引着无数信徒来此祈福。

二、行前准备1. 出行时间:西宁四季分明,夏季多雨,冬季极寒。

最佳的旅游季节是春季(4月至6月)和秋季(9月至11月)。

此时天气温和,风景宜人,是充满悠闲和祥和气氛的时节。

2. 带上必备物品:帽子、太阳镜、防晒霜等防晒用品、舒适的鞋子以及合适的衣物是必备的。

同时,带上相机、笔记本、水杯和零食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尊重信仰1. 入寺准备:进入塔尔寺前,请注意穿着得体,不要穿戴暴露或不合适的服装,起码身着拖地长裙或长裤,并且遵循塔尔寺的游客规定。

2. 遵守寺庙规矩:在进入寺庙内,遵守寺庙的规矩和礼仪,不要大声喧哗、拍照闪光灯、随意触摸佛像或其他文物。

请尊重信徒的祈福行为,不要干扰他们的宗教仪式。

3. 学习佛法:拜访塔尔寺时,可以向寺庙内的喇嘛请教有关佛教文化和佛法的知识,了解佛教的精髓和祈福的方法。

四、游览路线1. 主塔景区:主塔景区建筑庄严壮观,是塔尔寺的核心景点。

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宫殿式建筑风格,同时还可近距离接触到众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和雕塑艺术品。

2. 佛殿和经堂:塔尔寺内有多座佛殿和经堂,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其中以南佛殿最为有名,内有珍贵的佛教琉璃壁画和彩塑。

3. 绕塔祈福:游客可以绕塔朝拜,随着珠峰塔的转动,进行心灵的净化和祈福。

这是一项信仰之旅,也是对自身修行的一次磨炼。

西宁塔尔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

西宁塔尔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

西宁塔尔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西宁塔尔寺西宁塔尔寺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宁市。

作为西宁市的地标性建筑,该寺庙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朝拜。

本文将对西宁塔尔寺的历史、建筑特色以及文化意义进行介绍。

历史背景西宁塔尔寺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始建于公元1590年。

它是西宁市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也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

西宁塔尔寺的修建得到了当时的西宁土司以及众多僧侣和信徒的大力支持。

建筑特色西宁塔尔寺占地面积广阔,建筑风格独特。

寺庙内有多座殿堂、塔楼和佛像,布局宏伟庄严。

主要建筑包括大雄宝殿、藏经楼、法堂和佛塔。

大雄宝殿作为寺庙的核心建筑,拥有宽敞明亮的大殿和高耸挺拔的屋顶,内部供奉着佛祖的像像。

藏经楼是塔尔寺保存佛教经典的地方,内部陈列着大量珍贵的佛经。

法堂用于僧侣的日常礼佛和开展学经讲堂等活动。

佛塔通常位于寺庙的中心或者高处,象征着佛教信仰的高度。

文化意义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西宁塔尔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这里不仅有着宏伟壮丽的建筑,还保存着丰富的佛教经典和文化遗产。

每年,寺庙都会举办各种佛教法会和宗教仪式,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学者前来参与。

西宁塔尔寺也成为了学习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除了宗教意义,西宁塔尔寺还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庄严和宁静,欣赏到寺庙的建筑艺术和文化遗产。

寺庙周围的环境也非常宜人,周边有美丽的花园和湖泊,游客们可以在此休闲散步。

总结西宁塔尔寺作为西宁市的标志性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信徒。

寺庙既是信仰的场所,也是文化的载体。

在前往西宁的旅途中,不妨去西宁塔尔寺一探究竟,感受佛教文化的智慧和魅力。

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旅游产业发展的困惑

 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旅游产业发展的困惑

2632014年8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游客进藏必到西宁,游客到西宁必到塔尔寺。

享誉海内外的塔尔寺,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往参观。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距省会西宁市26公里。

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原名塔儿寺,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

塔尔寺自建立之日起,慢慢完善了一套自己的寺院宗教组织,寺院政治组织和寺院经济来源,文化生活等的体系化。

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00余亩,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

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

殿内佛像造型生动优美,超然神圣。

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

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游人如潮。

这些金碧辉煌的宗教建筑与浩瀚的人文艺术,每年吸引着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2012年11月,塔尔寺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5A 级旅游景点。

因此,作为当地政府的湟中县理应把塔尔寺旅游产业当做重中之重发展,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塔尔寺旅游文化产业带给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困惑。

首先,困惑最多的是在政府管理方面。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寺院,鉴于它在佛教方面的重要性,在青藏等藏民族聚集地区,塔尔寺也成了达赖集团、国外分裂势力渗透的主要区域,管理它的省市县三级政府,则把维稳工作放在了首位、放在了重点工作上,而对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则放在次要位置,甚至为了维稳大业,根本就不发展或是限制塔尔寺旅游产业的发展。

艺术三绝的保护性开发

艺术三绝的保护性开发

艺术三绝的保护性开发一艺术三绝简介青海塔尔寺的艺术三绝包括:酥油花,壁画和堆绣1 酥油花:虔诚的油塑艺术酥油花是用酥油作原料,配上各色颜料,塑雕成各种佛像、人物、花鸟走兽和亭台楼阁的藏族民间手工艺,是我国青藏高原上一种独特的油塑艺术。

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

另有传说称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并将其供奉于拉萨的大昭寺,吐蕃人民用酥油做成花供献于佛前,以示崇敬之心,后各藏传佛教寺院相继使用,视为礼佛珍品,献酥油花遂成为正月祈愿大法会的重要内容。

在发展过程中,酥油花的塑造方式、花色品种、内容题材和工艺技巧都不断发生着变化。

1409年,宗喀巴大师首次在拉萨大昭寺发起祈愿大法会时,组织制作了大型立体人物群像的酥油花供奉于佛前。

此后,酥油花传入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在此相沿成习。

每年正月十五日,皓月升起,华灯初放,塔尔寺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酥油花灯节,人们做花、赏花,祈求吉祥平安,几百年来从未中止。

酥油花的制作分扎骨架、制胎、敷塑、描金束形、上盘、开光六道工序。

寺院里的大型酥油花以宗教题材为主(如《释迦牟尼本生故事》、《释迦牟尼十二行传》、《莲花生本传故事》《宗喀巴本传故事》等,凡佛之造像必守“三十二相”要求),兼及藏戏、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如《文成公主进藏》),另外还有一些别致的小型酥油花。

酥油花的原料十分讲究,需用上年塑制酥油花后拆除下来的陈旧酥油和精细草木灰掺和成韧硬的黑色胎料,方可制胎塑形。

塑造时,温度要求较高,制作难度较大。

一架酥油花,从整体来看,亭台楼阁数十座,人物、走兽动辄以百计,大至一两米的菩萨金刚、小至十数毫米的花鸟鱼虫无所不备,浮雕与圆雕结合,人物与景物结合,佛界与凡间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时空分而不断,物象繁而不乱,色彩缤纷,浑然一体,令人叹为观止。

酥油花展出时还有十多人组成的小型乐队在旁伴奏。

1958年宗教改革后,藏区宗教活动停止,僧人被遣送出寺。

青海塔尔寺感受藏传佛教的庄严与神秘了解西藏文化的独特力

青海塔尔寺感受藏传佛教的庄严与神秘了解西藏文化的独特力

青海塔尔寺感受藏传佛教的庄严与神秘了解西藏文化的独特力青海塔尔寺感受藏传佛教的庄严与神秘青海塔尔寺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宁市西北部的湟中县日月山上,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

它不仅是青海省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全国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

游览塔尔寺,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感受到藏传佛教的庄严与神秘,了解西藏文化的独特力量。

塔尔寺建于1560年,是大乘佛教格鲁派的总寺院之一。

寺内主要分为上寺和下寺,共有八座庙宇,规模宏大。

蓝色的塔尔寺巍峨壮丽,寺内的佛像、经幡、经堂等装饰华丽而瑰丽。

踏入塔尔寺,仿佛来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体验到了宗教信仰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力量。

进入塔尔寺的庭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金顶大殿,大殿内供奉着宏伟的佛像。

佛像面容慈祥庄严,整个殿堂弥漫着虔诚的氛围。

不论是虔诚的信徒还是来此旅游的游客,都会感受到一股无形的震撼力量。

在寺庙中,我们还可以听到佛教经文的朗诵声,那种庄严而又神秘的语调似乎可以沉淀人的心灵。

经堂内,僧侣们聚集在一起,虔诚地诵经,他们的行为和声音展示出一种纯净、虔诚的信仰。

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佛教信仰的积淀和深远的内涵。

除了庄严和神秘,塔尔寺还给人们带来了对西藏文化的独特了解。

藏传佛教在西藏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影响,它融合了汉族文化和藏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

在塔尔寺,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具有藏族特色的艺术品和文化遗产。

寺庙内的壁画、佛像、经幡等都展示了西藏传统艺术的魅力。

壁画上的绘制着佛教的故事和传说,色彩鲜艳而富有表现力。

佛像则是雕刻家艺术的结晶,它们形态各异,每一个佛像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象征。

此外,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和仪式也是塔尔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的藏历新年和坛城节等活动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

在这些节日和仪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藏族人民的传统服饰、舞蹈和音乐表演,感受到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对于游客来说,青海塔尔寺不仅是一座庄严神秘的寺庙,更是一扇了解西藏文化和了解藏传佛教的窗户。

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分析

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分析

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分析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青海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

这里以几个方面来分析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

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藏传佛教文化、土族舞蹈、无寄托物的信仰等。

然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

为了开发这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必须首先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政府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和监管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并加强非遗的培训和传承。

二、发展特色民俗文化体验项目青海的民俗文化独具特色,如甘孜藏区的蔥蒜节、海北藏区的采油节等。

这些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可以成为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突破口。

政府和旅游企业可以通过组织民俗游戏、特色美食品尝、布展展出等形式,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

三、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特色线路青海的藏、回、土等多民族文化在这里融合,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比如青海湖景区、哈达铺景区、塔尔寺景区等,这些景点都展现了青海的民族文化特色,游客可以在这里深度体验青海的民族文化。

政府和旅游企业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开发特色线路,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青海的民族文化。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各项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前提。

特别是在高原地带,交通及住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要。

政府应该把当地的旅游推广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完善交通、医疗、住宿、水电等设施,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安全感。

总的来说,青海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是开发中西部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要加强各项公共设施建设,旅游企业和当地村民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开发民族特色旅游项目,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提高旅游观光业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塔尔寺旅游资源评估报告

塔尔寺旅游资源评估报告

塔尔寺旅游资源评估报告塔尔寺旅游资源评估报告前言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

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

它座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届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解放后,塔尔寺受到国家重点保护,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民政府历年拨款修葺,使之更加壮观,成为青海省最主要的旅游胜地,集宗教、旅游、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为了深层次的调查和评估塔尔寺旅游文化资源,本报告从塔尔寺旅游资源的资源品质、产品市场、开发条件等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

第一部分总体概况塔尔寺距青海西宁市25公里,占地40多公顷,是藏传佛教黄教的圣地。

它是中国喇嘛教(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是黄教著名的两大寺院之一。

塔尔寺是藏区非常有名的寺庙,但是最吸引人的当数一年一度的晒大佛或晒大唐卡,又名“展佛节”。

塔尔寺内收藏有大量鎏金铜佛像、铜佛像、金银灯、金书藏经、木刻板藏经、法器、灵首塔、御赐匾额、壁画、堆绣等文物。

其中壁画与堆绣、酥油花被誉为塔尔寺三绝。

壁画多以矿物颜料画在布幔上,内容主要为经变、时轮、佛等。

堆绣是用各色绸缎、羊皮、棉花等在布幔上堆绣成佛、菩萨、天王、罗汉、尊者、花卉、鸟兽等图案。

从西宁到塔尔寺,可先到西宁体育馆隔壁的小西门汽车站和城西的纸坊路汽车站,这里有中巴车和吉普车到湟中县。

白天通常每3 0分钟一班,最晚一班车到晚上6点左右发出。

另有夏利凑足四人发车。

中巴车票价6元/人,出租车票价8元/人。

天黑前都有车返回西宁。

据资料显示:2008年,塔尔寺接待游客122.11万人次,收入1 5972.7万元,分别占西宁市接待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的40.64%和79. 95%;2010年1-5月份塔尔寺接待游客1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 44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塔尔寺宗教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引言
青海省塔尔寺是一座具有丰富宗教文化历史的重要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
参观。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塔尔寺面临着开发与保护的双重挑战。

本文将探讨青海省塔尔寺宗教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旅游开发
塔尔寺的历史背景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是一座具有800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寺庙。

塔尔寺拥有众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和宗教艺术品,是青海省甚至整个西北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

这里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也是独特文化体验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资源的开发
为了更好地开发青海省塔尔寺的旅游资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升基础设施: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增设巴士、出租车等交通工具,
方便游客前往塔尔寺。

同时,规划建设更多酒店、餐厅、商店等旅游配套设施,提供更好的服务。

2.丰富旅游产品:开展多样化的旅游项目,如佛教经文讲解、寺庙参观、
佛教音乐会等。

同时,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推出包括徒步、登山、骑行等户外活动,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加强宣传推广: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展示塔尔
寺的特色和魅力。

同时,与旅行社合作,组织推出塔尔寺特色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

文化保护
保护现状分析
塔尔寺作为一座古老的宗教寺庙,存在着文化保护的需求。

近年来,由于游客
数量的增加和管理不善,塔尔寺的文化遗产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文化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塔尔寺的宗教文化遗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严格管理规范: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对游客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禁止随意触摸文物和艺术品,不得乱涂乱画。

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保护意识。

2.增加保护设施:增加监控设备,加强塔尔寺的安全保卫工作。

同时,
建立文物保护中心,修复和保护受损的文物和艺术品。

3.加强文化交流:与其他宗教寺庙和文化机构进行交流合作,借鉴其他
地区的文化保护经验。

举办专题研讨会、展览和讲座,促进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

结论
青海省塔尔寺具有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方面都面临着
挑战。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产品、加强宣传推广等措施,可以更好地开发塔尔寺的旅游资源。

同时,通过制定管理规定、增加保护设施和加强文化交流,可以有效保护塔尔寺的宗教文化遗产。

这样,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可以相得益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青海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1). 《青海省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年)》. 人民出版社. - 张三. (2020). 《青海塔尔寺文化保护研究》. 旅游学刊, 20(2),
58-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