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边际替代率
0
X
X对Y的边际替代率 MRSxy=
10
4
1
1
(1,10)
(4,1)
(2,6)
(3,4)
Y
X对Y的边际替代率 MRSxy为无差异曲线上 一点的切线的斜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随着商品X的数量增加,消费者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每增加一单位商品X时所愿意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将越来越少。或者说,每增加一单位商品X所能替代的商品Y的数量将越来越少。其实质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发挥作用。根据该规律,上述过程中,商品X的边际效用将越来越小,而商品Y的边际效用则越来越大,因此,在效用上,商品X 所能替代的商品Y当然越来越少。
例子:某个同学饿的时候吃薯片,开始最想吃, 吃的越多,继续吃的愿望越弱。这就表明:随着 吃薯片数量增加,每一片薯片给带来的满足是逐 渐减少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人们从增加消费的每单位商品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不断下降直至为零和负数。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生理或心理原因:最初欲望最大,随着满足而减小,过分满足则变成痛苦 物品有多种用途,人们总是首先将之用于最重要的用途,然后才是次要的用途
吉芬商品
Q
P
0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支付的价值额与其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价值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衡量消费者购买商品为自己带来的福利改善。
02
01
03
04
05
消费者对风险的偏好
预况下的消费者行为
第三节(略)
一、预期效用函数
预期效用函数
假定消费者面临两种选择机会,一种是肯定可以获得收入W0;另一种是不确定情况下可能获得的收入W1或W2,概率分别为p和(1-p)。则其在不确定情况下可能拥有的收入的加权平均数称为期望值:W[p、(1-p),W1、W2]=pW1+(1-p)W2。预期效用函数E{U [p、(1-p),W1、W2]}= pU(W1)+(1-p)U(W2)。期望值效用:U(pW1+(1-p)W2)
大学微观经济学经典课件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离原点越近,代表的满足程度越低,效用越低; 否则越高。因为高位的无差异曲线的商品组合量大。 X1 O
X2
01
U1
02
U2
03
U3
04
U4
05
无差异曲线的特例
完全替代: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
U1 U2 U3
牛奶
3
2
1
0
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
咖啡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
U2
U1
E3
E2
E1
X2
X3
X1
收入效应
正常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Y
X
U2
U1
E3
E2
E1
X2
X3
X1
收入效应
低档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Y
X
A
B
B1
C
(二)
(三)吉芬物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商品类别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收入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总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形状
正常商品
1
序数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的效用不能计量,效用只能根据偏好程度排列出顺序,即偏好。
2
即消费者能对可能消费的商品进行先后排列。
3
偏好的三个基本假定:完备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
4
Good:goods,好东西。
5
Bad:坏东西。
*
1、无差异曲线 ,就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点的轨迹。
B
A
O
预算线方程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思考练习一、名词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随着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花费既定代价使自己得到的效用最大化,或者说消费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效用量而使自己所花费的代价最小的一种状态。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边际替代率:在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一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消费预算线:又称消费可能线或等支出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曲线。
恩格尔定律:恩格尔认为,收入少的家庭用于食物消费的比例大于其他消费支出;收入多的家庭,用于食物消费的比例小于其他消费支出。
换言之,越是贫穷的家庭或国家,收入或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比例越大。
随着消费者家庭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在全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这就是恩格尔定律。
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其他商品相对价格反方向变动,从而引起较便宜商品的购买对较昂贵商品的购买的替代。
收入效应:是指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反方向变动,从而引起商品购买量反方向变动。
总效应: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二、选择题1. C2. C3. B4. B5. B6. B三、计算题1. 解:(1)因为:M=P A A+P B B M=120 P A=40,P B=20所以:120=40X+20Y当A=0时,B=6;当A=1时,B=4;当A=2时,B=2;当A=3时,B=0;如上所示,A和B商品共有4种组合。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学基础

MUx:X商品的边际效用 MUy :Y商品的边际效用 MUm :每一元钱的边际效 用
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5元,商品 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从这 两种商品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 品Y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X 的边际效用应该是;( ) A、20 B、30 C、45 D、35
收入和Y 商品价格 不变 X商品 价格 下降
X
Y
收入和X商 品价格不变
Y商品价 格下降
Y商品 价格上升
X
X商品价格上升
两种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下降, 消费者的收入不变,则消费可能线: ( )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原地不动 D、以横轴的交点为圆心逆时针旋转
已知在某一个坐标系下,横轴对应的是 商品X的数量,纵轴对应的是商品Y的 数量,若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X的价格 不变,商品Y的价格上升,则消费可能 线:( ) A、以纵轴的交点为圆心逆时针旋转 B、以纵轴的交点为圆心顺时针旋转 C、以横轴的交点为圆心逆时针旋转 D、以横轴的交点为圆心顺时针旋转
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最大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 D.边际效用为负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消费
者消费某特定商品或服务,随着商品或服务数量不
断增加,对消费者产生的满足程度即效用的增量不
断递减的。
• 原因:生理或心理原因
注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一种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
E I X
根据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结合在一起 的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 A、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 B、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 C、 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 价格下降的总效应
– 正常品
• 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 劣等品
• 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 吉芬商品
• 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
32
2 序 数 效 正常品的替代效应 用y 论
正常品的收入效应
y
O X1X2
x
O
其他支出占比上升。 27
2
序
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数y
效
ICC
用
论
O I
X1X2 X3
x
EC
I3 I2 I1
O
X1 X2 X3
x
28
七、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 – 价格—消费线
• 商品X的价格变动,引起预算线转动,与无 差异曲线簇相切,切点的轨迹形成价格—消 费线。
– 需求曲线
• 描述消费者需求量和所消费的商品的价格之 间的关系。
Y
用 论 A Y价格下降
4
3 2 Y价格上升
1
B
O1 2
4
X
21
2
序
数
效 X、Y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动后的预算线 Y
用
论6
5A
4
X、Y价格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外移
3
2
1
B
O1 2 3 4
X
22
2
序
数
效 收入变化后的预算线 用Y
论 6A
5
4
收入增加,预算线向外平移
3 收入减少,预算线向内平移
2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二节 序数效用与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
B
均衡点
A
U3 U2 U1
第二节 序数效用与消费者需求
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所代表的组合为最
优。
Px MRS Py MUx MRS MU y MU y MUx Px Py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的结论是一致的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购买决策分析)
需求曲线背后:购买决策
消费者为什么会对各种商品产生需求? 如何界定“效用”这种主观的感觉?
同种商品,不同消费者之间:不可比
同一消费者,不同商品之间:可比
效用utility
消费者从各种商品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或者各种商品具有的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第一节 基数效用与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剩余
货币单位衡量
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
价格总额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之间的差额。 或 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额 与其实际支付货币的效用总额之间的差额。
效用单位衡量
第一节 基数效用与消费AP1的面积代表消费者剩余
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曲线
收入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一般,收入增加买更多x和y;反之,相反。
收入消费线
U2 U1
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线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曲线:在不同收入水平下,消费者对某一商 品的最佳数量选择。 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 物方面的开支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恩格尔系数=食品开支金额/家庭可支配收入:衡量 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志
O
U3 U2 U1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下一页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
➢ 消费一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条件 ➢ 同时消费多种商品时的效用原则 ➢ 消费者剩余
一、消费一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条件
如果一个人连续消费某一种商品,效用最大化 的原则就必须是边际效用等于零
MU=0 即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的效用为零时,消费 者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1.5 1
0.5
下一页
从表中可以看出,MRSxy从1.5降到0.5。这种情况存在 于任何两种商品的替代中,因此称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 律。
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是,随着X商品的增加, 它的边际效用在递减;随着Y商品的减少,它的 边际效用在递增。这样增加一定数量X商品所能 代替的Y商品的数量就越来越少,即X商品以同样 数量增加时,所减少的Y商品越来越少,也就是 说,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2、边际替代率(MRS)
边际替代率就是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效用时,减少的一 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增加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之比。
以ΔX代表X商品的增加量,ΔY代表Y商品的减少量,MRSxy 代表以X商品代替Y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则边际替代率的公式 为:
MRSxy=ΔY
ΔX
应该注意的是,在保持效用相同时,增加一种 商品就要减少另外一种商品。因此边际替代率应该 是负值。但为了分析方便,一般用其绝对值。
图3—5(a) X商品价格不变、Y商品价格价格变化而 引发的预算线变化
Y
B1 B B2
O A
X
下一页
图3—5(b) Y商品的价格不变,X商品的价 格变化而引发的预算线变化
Y
B
X
A2 A
A1
三、消费者均衡
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主观上对两种商品效用水平的 评价;而预算线是对消费者现实消费的客观约束。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理或心理原因;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三、货币的边际效用( )
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货币也适用。 随着货币的不断增加,货币边际效用递减。
“富人的 钱不值钱, 穷人的时 间不值 钱”。
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 品的效用。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因为:一般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
假设:M=9; P1=1, P2=1。
该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P1Q1 +P2 Q2=13+ 16 = 9
MU1/P1 =MU2/P2 =10/1=MUm
TU =121
例2:
设效用函数为
,两种商品价格分别是
P1=4元,P2=5元,消费者收入为1000元,试
求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解:先求出边际效用
消费者均衡条件是 化简为 限制条件 联立可得消费者最优选择为X1=125,X2=100
或者说,在
MRSXY
Y X
这个公式中,
当分母Δx不变时,分子Δy在不断减少,从而分数值就 在减少了。
四、预算线
(一)预算线的含义 用于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
的前提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 量最大的组合方式的曲线。又称消费可能性 曲线。见图3-6
(二)图形
Y
6A
PX QX PY QY M
0
50
100 150 200 250 X
2、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1)
Y
a)价格同比例下降,右移;
50
b)价格同比例上升,左移;
I=400元
40
PY=10元/公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克力( 巧克力(块)
无差异曲线的三个属性: 无差异曲线的三个属性: 第一,较高(或较低)无差异曲线代表较大(或较小)的效 第一, 用满足程度。依据消费者具有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在其他条 件相同时,消费者总是希望达到较高的无差异曲线。 第二, 第二,对于无差异曲线平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找到通过 它的无差异曲线。 第三, 第三,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否则会发生逻辑矛盾。如图中 所表示:如果U0与U1相交于A点,依据无差异曲线的定义, 我们可以知道A与B无差异;由于A与C也是无差异的,因而 可以推论B与C无差异。然而实际上,由于B点表示的商品组 合包含的两种商品数量都多于C点,所以消费者对B点的偏 好程度应当高于C点,因而B与C之间不可能没有差异。由 于合乎逻辑的推导过程不成立,其前提即无差异曲线相交的 情形存在矛盾,因而,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0.55-0.60 - 0.48-0.531-0.35 - 0.26-0.30 - 0.21-0.25 - 0.20-0.25 - 0.15-0.20 -
效用与效用最大化假设
效用(Utility)的概念 效用( ) 效用的历史* 效用的历史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the Diminishing Law of Marginal Utility) 总效用( 总效用(Total Utility)和边际效用 ) (Marginal Utility)的关系 )
效用(Utility)
效用(Utility):消费者从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中 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效用”。 总效用(Total Utility):消费者在一定时间 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效用量的 总和。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消费者在一 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 用量的增量。
把效用概念引入到社会科学,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 杰里米·边沁完成的。在研究法律理论且受到亚当·斯 密学说的影响后,他转入研究制定社会立法所必需 的准则。 在效用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接下来的一步是新古典 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推广边沁的效用概念,用以解释消费行为。 杰文斯认为,经济理论是一种“愉快与痛苦的计 算”,他说明理性的人们如何以每一种物品的边际 效用为基础来做出他们的消费决策。19世纪的许多 功利主义者相信,效用是一种心理上实际存在的, 可直接以基数测量的,象长度、温度一样的单位。 他们通过反观自己的感觉和情绪来断定,边际效用 递减规律成立。
若干国家原奶收购价比较(1998)
国家 价格( 价格($/kg) )
日本、 日本、瑞士 萨尔瓦多 约旦、 约旦、挪威 加拿大、丹麦、以色列、巴基斯坦、 加拿大、丹麦、以色列、巴基斯坦、瑞典 爱尔兰、荷兰、英国、 爱尔兰、荷兰、英国、美国 波斯尼亚、哥伦比亚、克罗地亚、捷克、南非、 波斯尼亚、哥伦比亚、克罗地亚、捷克、南非、斯洛文尼亚 巴西、智利、匈牙利、波兰、 巴西、智利、匈牙利、波兰、俄罗斯 中国 阿根廷、澳大利亚、印度、墨西哥、新西兰、罗马尼亚、 阿根廷、澳大利亚、印度、墨西哥、新西兰、罗马尼亚、津巴布韦
为什么我国牛奶消费比白酒低呢? 也许有人认为,我国牛奶消费水平低,是由于我 国消费者不需要牛奶。 供给不足是不是主要原因? 价格是另一个解释因素。 当然还需要从收入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收入因素不能解释的部分,需要从我国国民长期 饮食传统和消费习惯方面寻求解答。
经济史学研究表明,与欧洲历史比较,我国在古代农业社会 时期就形成了“主谷式农业结构”。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xfjjxyl@
从经济分析角度看,家庭在一个经济中承担三 方面的基本决策功能:①消费,即怎么花钱;②劳 动供给,即怎么挣钱;③储蓄,即怎么在当前消费 与未来消费之间分配收入。 本章考察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具有两方面重要意 义:一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消 费需求,因而消费是经济生活的基础;二是掌握分 析消费行为的思路和方法,在后面一章对厂商行为 的分析中,还会被类似地运用到。 由于经济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 学习本课之后,让你从另一个角度明白为什么对我 们生活至关重要的水资源那么便宜,而钻石或毛皮 大衣这些奢侈品却如此昂贵?
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关系
(1)预算约束线显示了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即两种商 品购买量之间客观存在的替换关系; 无差异曲线则反映对于消费者主观评价而言,满足 同等效用水平前提的两种商品数量之间替代关系。 (2)预算约束线的几何形状是一条直线,表示只要市场 上相对价格没有改变,商品之间的替换关系就是一个 常数; 无差异曲线几何形状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反映 消费者主观评价中不同商品替代率随着已有商品组合 变化而变化。
我国“牛奶消费比白酒低”现象的经 济学消费分析思路
我国白酒产量和牛奶消费量比较 (1992-1998,万吨) - ,万吨) 1992 白酒 牛奶 547 571 1993 594 568 1994 651 635 1995 791 685 1996 801 744 1997 781 784 1998 573 757
我国“牛奶消费比白酒低” 我国“牛奶消费比白酒低”现象的经济学消费分析思路 效用( 效用(Utility)与效用最大化假设 ) 预算约束线( 预算约束线(Budget Constraint Line) )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和边际替代率 (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e ) 消费行为的一般选择规律 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 互补品( 互补品(complementary goods)与替代品(substitute )与替代品( goods) ) 信息产品的经验品属性 消费者的风险态度选择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进展*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进展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The diminishing law of marginal utility)
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给定时期 持续增加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消费,其边际效 用最终会趋于下降。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把
“人类本性的这一平凡而基本的倾向”称作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线和边际替代率
偏好(Perfection) 偏好( )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t Curve) ) 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e) )
偏好(consumer’s perfection)
概念: 概念:是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爱好或喜欢程度。 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基本假定: 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基本假定: (1)偏好的完全性:指消费者总是可以比较和排列所给 )偏好的完全性: 出的不同商品的组合。 (2)偏好的可传递性:指对于任何三个商品A、B和C, )偏好的可传递性: 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对B偏好,对B偏好大于对 C偏好,则在A和C这两个商品组合中,消费者必定有 对A的偏好大于C。 (3)偏好的非饱和性: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消费者总是 )偏好的非饱和性: 认为数量多比数量少好。当然,此项假定的前提是消 费者认为值得拥有的是“好的东西”。
P2
I P2 预算线变动的几种情况
其它所有商品
其它所有商品
300
I2
200
I1 I0
0 5 10 15 巧克力( 巧克力(块) 巧克力( 巧克力(块)
100 0
I不变, P1不变, P2增加,以横轴为原点向下转; P2增加,以横轴为原点向上转 I不变, P1增加, P2不变,以纵轴为原点向内转; P1减少,以纵轴为原点向外转 I变动, P1和 P2保持不变:平行移动 即I增加,向右移动;I减少,向左移动
生产结构塑造了消费结构,从消费结构看, “进餐”被几 乎等同于“吃饭”。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肉食者”、“鱼肉百姓”、“朱门酒肉臭”等说法表明,鱼肉等动物产品消费 肉食者” 鱼肉百姓” 朱门酒肉臭”等说法表明, 一般是富贵阶层生活奢侈的代用词语。 一般是富贵阶层生活奢侈的代用词语。
U TU
O
MU
Q
预算约束线 (Budget Constraint Line)
概念:预算约束线,也称“消费可能线”或“价格 线”,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 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预算线方程的几何含义: 预算线斜率 格,纵轴截距 −
P1 X 1 + P2 X 2 = I 的绝对值为两种商品的相对价 P1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概念: 概念:可以给某个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满足的 不同商品组合。 不同的无差异曲线形状反映了不同 消费者的偏好,因而,无差异曲线是表示消费者偏 好的一个工具。
蛋糕(块) 蛋糕( 商品2 商品 B C A 9 6 A U2 B U0 0 5 10 U1 0 商品1 商品 U0 U1
经济结构背景不自觉地影响到人们的思维和评价方式,形成 贬奶扬酒的食物文化心理。
“乳臭未干” 乳臭未干” “温酒斩华雄” 、“煮酒论英雄” 、“斗酒诗百篇” 、“把酒问青天” 温酒斩华雄” 煮酒论英雄” 斗酒诗百篇” 把酒问青天”
上述讨论说明,牛奶消费行为受到历史和现实很多 因素综合影响。 实际上,如果我们对其它任何社会现象进行细致的 经验性观察,通常会发现很多复杂因素在起作用。 从经济学分析角度看,首先需要对影响消费行为的 实际因素进行适当抽象,从而使理论分析成为可能。 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一个可称为“三部曲” 式的思路和方法:(1)对消费者行为提出效用最大 化的行为假设;(2)把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抽象 为价格、收入和偏好这三种常规经济变量,并通过 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来描述这三种因素及其变 动;(3)利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方法确定消费行为 的一般选择规则。下面的课程我们就将按这一思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