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型细胞因子分泌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Th1、Th2细胞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Th1、Th2细胞的检测和临床意义张瑞萍;徐冰心;王社论;郑成中;董青;翟树森;周学慧;高云阁【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亚群、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以及Th1、Th2细胞的数量,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90例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亚群、Treg细胞和以及Th1和Th2细胞数量.结果:肿瘤组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和NK细胞的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reg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组分泌IFN-γ的Th1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分泌IL-4的Th2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Treg细胞数量增多,Th1细胞数量减少,Th2细胞数量增加,这可能是其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的重要原因.%Objective:To detect the levels of lymphocyte subsets、CD4+ CD25+ regulatory T cells(Treg cells), Thl and Th2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cancer, in order to study the immunologic function in those patients. Methods: The levels of lymphocyte subsets, Treg cells, Thl and Th2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90 cancer patients (cancer group) and 60 healthy volunteers(control group)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oportion of CD3+ T cells, CD4+ T cells and NK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0. 05), while Treg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0. 05) in the cancer group. The level of Thl cells which secrete IFN-γ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cancer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 05), while the level of Th2 cells which secrete IL-4 were significantly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 05). Conclusions: The immunolog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cancer is suppressed. Elevated Treg cells and Thl/Th2 shift may play key roles in the suppression.【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2(019)006【总页数】3页(P602-604)【关键词】恶性肿瘤;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h1细胞;Th2细胞【作者】张瑞萍;徐冰心;王社论;郑成中;董青;翟树森;周学慧;高云阁【作者单位】解放军第306医院肿瘤科,北京100101;解放军第306医院特种病科,北京 100101;解放军第306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101;解放军第306医院儿科,北京 100101;解放军第306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101;解放军第306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101;解放军第306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101;解放军第306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3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c57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hc表达与lewis肺癌发展关系的研究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入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虐璺隼日期:2211:皇:3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谜导师签名:表13处死后小鼠血浆细胞因子TNF—a水平的各组问比较(pg/m1)组别图1接种前和处死后IL.2水平的组内组间比较组别图2接种前和处死后IL一4水平的组内组问比较组别图3接种前和处死后TNF.Q水平的组内组间比较4.瘤重、成瘤率和肺转移灶数,见表14、15及图4、5:c组瘤重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肺转移灶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用IFN—Y的两组瘤重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每组有2只小鼠无肿瘤生成,但肺转移灶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4瘤重的各组间比较和成瘤率组别瘤重(克)P成瘤率BCDO.34±O.090.“±0.090.05±0.04<o.05<O.018/88/86/8E0.12±0.10<0.016/819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组别图4瘤重各组间比较表15肺转移灶数的各组问比较组别肺转移灶数(个)PBCD36.38±3.8519.25±3.1921.46±2_86<O.0l<0.05E20.21±3.92<0,05组别图5肺转移灶数各组间比较图6B组TIL浸润情况HEl00x图7B组TIL浸润情况HE200X图8C组TIL浸润情况HEl00X图9C组TIL浸润情况HE200X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10D组TIL浸润情况HEl00X图11D组TIL浸润情况HE200X24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12E组TIL浸润情况HEl00X图13E组TIL浸润情况HE200X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以及非淋巴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中,Fas与FasL结合能传递死亡信号,诱导表达Fas的细胞死亡。
双氢青蒿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诱导的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

双氢青蒿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诱导的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王南楠;刘宇;凌惠娟;牛可;朱亚玉;陈礼文【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24(59)3【摘要】目的探讨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DHA)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诱导的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
方法将NSCLC细胞系A549细胞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和DHA处理组;分别用DMSO和不同浓度的DHA(25、50和100μmol/L)处理A549细胞,根据半抑制浓度(IC 50)选择最适浓度的DHA处理A549细胞0、24、48、72 h;CCK-8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DHA 对A549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黏附贴壁法去除单核细胞,随后与丝裂霉素C预处理的A549细胞按照10∶1比例共培养,2周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D8^(+)T细胞比例及其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5、50和100μmol/L DHA处理24 h后的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升高(P<0.01);DHA对A549细胞的IC 50为46.26μmol/L;依据IC 50浓度检测50μmol/L DHA处理A549细胞0、24、48、72 h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53%、53.50%、63.84%和69.91%,分别与前一观察时间点即0、24和48 h相比,细胞抑制率均增高(P<0.01);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HA处理组的A549细胞集落形成数减少(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HA预处理组的A549细胞在共培养体系中诱导的CD8^(+)T细胞的比例、表达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CD8^(+)T细胞比例均更高(P<0.01)。
结论DHA能够抑制NSCLC细胞生长,促进NSCLC细胞诱导的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
IL-35调控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

IL-35调控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尹洁【摘要】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IL-35)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由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产生的抑制性细胞因子,其中IL-35是由IL-27β链Epstein-Barr病毒诱导体3(Epstein-Barr virus-induced gene 3,EBI3)和IL-12α链p35组成的异二聚体.近几年研究发现,T细胞、B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均可分泌IL-35,其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抑制效应.IL-35在肿瘤免疫逃逸、促进肿瘤进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减少IL-35分泌可能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了解IL-35在调节肿瘤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较为重要.本文对IL-35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进程中所起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希望能为今后判断肿瘤的转归、预后以及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方面提供新思路.%Interleukin-35 (IL-35) produced by regulatory T cells is a newly discovered inhibitory cytokine. It's a heterodimer consisting of IL-27βchain Epstein-Barr virus-induced gene 3 and IL-12αchain p35. In recent years, many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 cells, B cells, and tumor cells can secrete IL-35, which has a major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immune system. IL-35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umor im-mune evasion and promotion of tumo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 and is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promotes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umors. Reducing IL-35 secretion may improve disease control, 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ake a thorough inquiry into the role of IL-35 in regulating the activities of tumor cell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biological functions, and regulatory roles of IL-35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It ishoped that it can provide a novel perspective on the judgment of tumor prognosis and tumor targeted molecular therapy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8(045)010【总页数】6页(P529-534)【关键词】IL-35;白细胞介素-35;肿瘤;免疫;机制【作者】尹洁【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杭州市310000【正文语种】中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能影响肿瘤在内的多种细胞的增殖、成熟、免疫及转移等方面的生理过程[1]。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王小红;苏丹;杨云山;许沈华;陈曦【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09(31)2【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99例NSCLC患者外周血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和Th2细胞因子IL-4、IL-5、IL-10的含量,然后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细胞因子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疾病分期、吸烟状况均无相关性.但各细胞因子之间的表达密切相关.分层分析显示.IL-2、IL-4的表达与中晚期NSCLC的预后相关.排除年龄、性别、疾病分期、吸烟史的影响,高表达IL-2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低表达IL-2患者的0.46倍(CI:0.23~0.92,P<0.05);与此相反,高表达IL-4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低表达IL-4患者的2.86倍(CI:1.20~6.82,P<0.05).结论 Th细胞因子的检测可以反映机体的肿瘤免疫状态,间接提示患者的病情和预后.IL-2为中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良好独立因子,而IL-4则为不良预后因子.【总页数】4页(P143-146)【作者】王小红;苏丹;杨云山;许沈华;陈曦【作者单位】310022,浙江省肿瘤医院化疗科;310022,浙江省肿瘤医院研究所;310022,浙江省肿瘤医院化疗科;310022,浙江省肿瘤医院研究所;310022,浙江省肿瘤医院化疗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郭晶;张韶岩;李文;区颂雷;李昕;马旭晨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Th17淋巴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J], 陈钢;段静静;苏文;王艳峰;孙俊宁;杜小祥;李俊生;张沛刚;郭石平3.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J], 徐继业;王记南;徐克友;刘顺华;张玉英4.肺癌患者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梁婧;李岩;刘文波;许晓群;赵跃然5.肺癌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J], 樊璠;丁禹;陈文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癌患者血清Th1_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单位:310022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樊璠、陈文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丁禹)通信作者:樊璠,Email:fanny390@肺癌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樊璠,丁禹,陈文虎【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变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析其与肿瘤分期和病理分型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技术(CBA )检测145例肺癌患者及4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的表达水平。
结果肺癌组患者Th1型细胞因子IFN-、IL-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而Th2型细胞因子IL-4、IL-6及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均<0.05)。
3种病理类型肺癌组血清IFN-、IL-2的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IL-4、IL-6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0.05)。
血清IFN-、IL-2及IL-10的水平与肺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0.05),而Ⅲ+Ⅳ期与Ⅰ+Ⅱ期间IL-4、IL-6、TNF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检测肺癌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对判断病情、了解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肺癌患者存在Th2漂移现象,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由此避免免疫监视,而引起肿瘤发生发展的一种机制。
【关键词】肺肿瘤;癌;Th1/Th2细胞因子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2.12.011【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12)12-1343-03肺癌发病、进展、侵袭的机制十分复杂。
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反应及各种细胞因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效应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蛋白质或多肽。
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功能变化研究

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功能变化研究魏军;刘岿然;隋丽红;尚涛【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05(15)16【摘要】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功能变化.方法子痫前期患者29例,正常妊娠妇女15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72小时,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PBMC培养上清液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259.4±90.5)pg/mL,(452.0±122.6)=pg/mL与正常妊娠组(140.3±73.2)pg/mL,(307.5±106.4)pg/mL相比,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P<0.05;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28.8±7.7)pg/mL,(178.9±98.6)pg/mL与正常妊娠组(41.9±11.4)pg/mL,(316.1±284.6)pg/mL相比,显著下降,分别为P<0.01,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功能增强,分泌Th2型细胞因子功能减弱.%[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1/Th2 immunity in preeclampsia. [Methods] 29 patients with preeclampsia and 15 healthy pregnant women were selected by random.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were separated and cultured for 72 hours. Th1-type cytokines (IL-2 and IFN-γ) and Th2-type cytokines (IL-4 and IL-10) produced by PBMCs were detected by ELISA. [Results] In preeclamptic patients, concentrations of IL-2(259.4±90.5) pg/mL in PBMC cultural supernata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normal pregnant women (140.3±73.2)pg/mL (P <0.01). and IFN-γ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452.0±122.6)pg/mL versus (307.5±106.4) pg/mL, P <0.05). Concentrations of IL-4 and IL-10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preeclamptic patients than in normal pregnant women. (28.8±7.7) pg/mL versus (41.9±11.4) pg/mL, P <0.01, and (178.9±98.6) pg/mL versus (316.1±284.6) pg/mL, P <0.0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re is Th1/Th2 imbalance with increased Th1-type immunity and decreased Th2 -type immunity in preeclampsia.【总页数】3页(P2414-2415,2425)【作者】魏军;刘岿然;隋丽红;尚涛【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妇产科,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妇产科,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妇产科,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妇产科,沈阳,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45【相关文献】1.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表达和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 [J], 李文莉;吴茂盛;黄育波;刘细玲;朱计芬;许瑞荣2.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干扰素诱导蛋白10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 [J], 朱剑;黄烽3.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检测 [J], 吴春风;马忠森;王秀丽;杨广民;马寅芙;杨俊玲;尹金植;陈鹏4.熊果酸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J], 胡志芳;姜凤良5.皮炎湿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及意义 [J], 周淑英;刘玉峰;夏汝山;戚爱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细胞因子IFN-γ,IL-10在原因不明反复流产患者的研究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细胞因子IFN-γ,IL-10在原因不明反复流产患者的研究施培瑶;陈丕绩;蔡巧青【摘要】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反复流产妇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细胞因子.方法采用细胞分离,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实验和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液中的分泌Th细胞因子水平,并以20例正常健康早孕组为对照.结果反复自然流产患者IFN-γ高于对照组,IL-10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Th的分泌的IFN-γ,IL-10细胞因子失衡可能是反复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3(008)016【总页数】2页(P124-125)【关键词】反复自然流产;IFN-γ;IL-10【作者】施培瑶;陈丕绩;蔡巧青【作者单位】518083,深圳市盐田人民医院检验科;518083,深圳市盐田人民医院检验科;深圳市北大深圳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反复自然流产(RSA),指连续两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近半数原因不明。
近年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正常妊娠中母胎的免疫反应主要为Th2分泌的IL-10介导的体液免疫为主,但是RSA患者却以Th1分泌的IFN-γ介导的细胞免疫过为主。
细胞免疫过度表达令妊娠女性流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1年15月至2012年05月在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经过妇检,B超,正常,无不孕,无死胎或流产史,要求人流的妇女20例为正常对照组。
年龄27~34岁,平均(29.5±2.6)岁,孕周6~10周,平均(9.1±1.3)周,孕次3~5次,平均(3.5±1.1)次。
相同时间经我院排除因遗传,感染及血型不合,抗精子抗体阳性等因素,确诊为RSA的妇女20例为研究组。
年龄26~38岁,平均(30.1±3.1)岁,孕周9-13周,平均(10.1±1.6)周,孕次4~7次,平均(5.1±2.2)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mp t i t l s I a d l s Ⅱ a t e s a d itrell d ein o ai l yca n ca bi s s ni n n nec l a a h so g ur
6 S a io L, F n o A , Kw n P ,e a S r c u e a i f c l c l h pr ann o g t l tu t r b s el el s o ・ a h s n b a h fn . Na u e, 9 5, 7 3 7 3 7 d ei yc d e s o i t r 1 9 3 4: 2 — 3 7 S i z k , Ka o k , Do iY ,e 1 E c d e n me i td a h so hoa eH d wa i T k ta . . a h f d a e d e i n i s s e i a c r c l . Ca c r 1 9 71 1 05 1 3 . y tm n c n e e l s n e , 9 6, : 6 — 61
mo e u e 1 o p r b e n n s l c l l n a c n ma :  ̄e u n y n l c l 一 n o e a l o ・ ma l el uபைடு நூலகம்g c io s r q e c a d
p o n si i i c n e Eu n e ,1 9 3 3 6 3 . r g o t sg f a c c n i r J Ca c r 9 4, 0: 7 — 81
移 中起 着 十分 重要 作 用 。
我 们 同 时 发 现 H A D 和 E 钙 粘 素 在 肺 癌 中 的 表 达 呈 L—R 一 平 行 关 系 。 E 钙 粘 素 表 达 下 降 使 肿 瘤 细 胞 易 从 原 发 瘤 脱 落 一 并 向 周 围 组 织 局 部 浸 润 。 另 外 , 瘤 细 胞 之 间 失 去 正 常 的 调 肿
的 组 织 类 型 无 关 。 表 明 E 一 粘 素 在 肺 癌 的 发 生 、 展 及 转 钙 发
4 何 常 , 昭 宇 , 著 学 , . 皮 钙 粘 素 和 C 4 H在 肺 癌 中 的 表 达 查 张 等 上 D4 及 意 义 . 华 结 核 和 呼 吸 杂 志 ,00,3 l2. 中 20 2 :1
者 , 且 与 肿 瘤 的 分 化 程 度 、 存 率 等 密 切 相 关 。 S yh 并 生 m te
参 考 文 献
1 刘复 生 , 彤华 , 编 . 瘤病 理 学 . 京 医科 大学 中 国协 和 医科 刘 主 肿 北 大 学 联 合 出 版 社 ,9 7 3 13 2 19 .7 —7 .
2 M o n a n CF .A e n e n t n l t g n y tm o u g c n e .Ch s , u t i n w i t r a i a a i gs se f rl n a c r o s e t
1 8 8 5 2 — 2 8. 9 6, 9: 2 5 5 2
等 _0 为 E钙 粘 素 及 其 相 关 蛋 白 与 肺 癌 的 分 化 程 度 相 贝认 . 关 , 肺 癌 的 临 床 分 期 和 组 织 类 型 没 有 相 关 性 。 本 组 实 验 结 与 果 显 示 , 癌 伴 淋 巴 结 转 移 者 的 E 钙 粘 素 表 达 水 平 低 于 无 肺 一 淋 巴 结 转 移 者 ; 一 粘 素 在 I ~ Ⅱ期 中 阳性 表 达 率 明 显 高 于 E钙 Ⅲ ~ Ⅳ期 ; 高 分 化 程 度 的 肺 癌 其 E 钙 粘 素 阳 性 表 达 率 明 中 一 显 高 于 低 分 化 程 度 的肺 癌 ; . 粘 素 的 表 达 与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E钙
3 Re o d ,Co c aA ,O dveaR , ta E peso fHLA casI dnoM nh l iil e l x rsin o ls a d HLA Ⅱ casa t e s i rn h g nc acn ma :i eain hp n ls ni n n bo o o e i g c crio s t r lto s i s
维普资讯
50 6
中 华 结 核 和 呼 吸 杂 志 20 02年 9月 第 2 5卷 第 9期 C i JT br eprDs e tr e 0 2. 2 .N . hn u etR si i.Soe br20 v0 5 09 o 1
移 的肺 癌 中 , A D 的 阳 性 表 达 率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 HL . R
E 钙 粘 素 是 一 种 抑 制 癌 侵 袭 和 转 移 的 粘 附 分 子 , 表 达 一 其 水 平 的 高 低 与 肿 瘤 的 恶 性 表 型 、 侵 袭 能 力 和 进 展 情 况 密 切 癌 相 关 【7。 Sl r l 对 ll例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的 研 究 显 示 肺 6 一 uz 等 8 , e 1 癌 伴 淋 巴 结 转 移 者 的 E钙 粘 素 表 达 水 平 低 于 无 淋 巴 结 转 移 一
t el l r DNA o tn n l i o a h lg c lp rm e e s Ca c r Re o c l a u c n e t a d ci c p to o i a a a tr . n e s, n
1 91 51 4 4 . 4 5 . 9 , :9 8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