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细胞因子

合集下载

第六章 细胞因子 Chapter 6 Cytokine

第六章  细胞因子 Chapter 6      Cytokine

(三)刺激造血——SCF/CSF/EPO/IL-3,7,15
T/B细胞早期生 长因子
(四) 促进凋亡,直接杀伤靶细胞—— TNF (T、NK细胞)
(五)促进创伤的修复—— TGF-β,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VEGF)等
TGF-β:刺激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促进损伤组 织的修复 VEGF:促进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 FGF: 促进多种细胞的增殖,有利于慢性软组织溃 疡的愈合 EGF:促进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殖, 促进皮肤溃疡和创口的愈合
集落刺激因子(CSF)
指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 分化阶段的造血干细胞进行增殖分化, 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集落的细 胞因子。 有GM-CSF、M-CSF、G-CSF、EPO、 SCF、TPO等
髓样干细胞
G-CSF EPO M-CSF TPO
粒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单核细胞
B细胞
MSC
CCR5在HIV感染中的作用
(二)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和受体拮抗剂
一、sCKR
1.对mCKR的负调节作用:膜受体清除形式之一 2.与相应mCKR竞争配体而对CK生物学活性起抑制作用。
3. sCKR的临床意义 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液sIL-2R水平升高 应用sTNFR可减轻TNF在自身免疫病中介导的病理损害,
Ⅱ型干扰素:IFN- γ.
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NK细胞产生.
干扰素主要生物学作用:抑制病毒复制;抑制 多种细胞增生.
干扰素(IFN)
IFN
IFN-α IFN-β IFN- γ Ⅰ型干扰素 Ⅱ型干扰素
白细胞、成纤维细胞、 活化T细胞和 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 NK细胞产生
肿瘤坏死因子(TNF)

6第六章细胞因子总结

6第六章细胞因子总结
炎症是机体对外来刺激产生的一种病理反应过程,
症状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病理检查可发现有 大量炎症细胞,如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局部浸润 和组织坏死,在这一过程中,一些细胞因子起到 重要的促进作用,如IL-1、IL-6、IL-8、TNFα等 可促进炎症细胞的聚集、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 可直接刺激发热中枢引起全身发烧,加重炎症症 状。在许多炎症性疾病中都可检测到上述细胞因 子的水平升高。用某些细胞因子给动物注射,可 直接诱导某些炎症现象,这些实验充分证明细胞 因子在炎症过程中的重要促进作用。
大量产生--内分泌效应: 诱导肝脏急性期蛋白合成;引起发热和恶病 质。
2.IL-2 (又称T细胞生长因子,TCGF) : 细胞来源:主要由T细胞产生。 作用方式: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发挥效应。 主要生物学功能: (1)活化T细胞,促进细胞因子产生; (2)刺激NK细胞增殖,增强NK杀伤活性及产生 细胞因子,诱导LAK细胞产生; (3)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泌抗体; (4)激活巨噬细胞。
2.合成、分泌特性:
(1) 多源性; (2) 多向性; (3) 短时自限性分泌;
3.作用特性: (1) 高效性: 10-12mol/L; (2) 主要为自分泌、旁分泌效应; (3) 非特异性、多效性及重叠性; (3) 拮抗性; (4) 双重性; (5) 网络效应; (6) 细胞因子与激素、神经肽和神经递质共同 组成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的相互调控、生物学效应的相互影响而组成 细胞因子网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1.免疫细胞的调节剂 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能促进 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抗感染和细胞 杀伤效应,促进或抑制其它细胞因子和膜 表面分子的表达,促进炎症过程,影响细 胞代谢等。

第六章细胞因子

第六章细胞因子

第六章细胞因子名词解释1.细胞因子(cytokine)2.干扰素(interferon)3.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4.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5.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6.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7.自分泌效应(autocrine action)8.旁分泌效应(paracrine action)问答题1.简述细胞因子共同的基本特征。

2.细胞因子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学功能?3.简述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分类。

4.细胞因子有哪些临床应用及应用前景?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指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剌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总称。

CK 能调节白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是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之外的又一类免疫分子。

2. 干扰素(interferon,IFN):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而命名,根据来源和理化性质的差异可分为IFN-α、IFN-β、IFN-γ三类。

IFN-α和IFN-β主要由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以及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统称为I 型干扰素,通常由病毒感染诱导产生;IFN- γ主要由活化的T 细胞和NK 细胞产生,称为II型干扰素,通常由抗原与有丝分裂原诱导产生。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3.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一类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分为TNF-α和TNF-β两类。

前者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又称恶病质素;后者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

TNF的主要作用包括:①杀瘤、抑瘤和抗病毒作用;②免疫调节作用;③促进和参与炎症反应;④致热作用;⑤引发恶病质。

4.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是由活化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产生的一组细胞因子。

(整理)第六章细胞因子

(整理)第六章细胞因子

第六章细胞因子第一节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一、细胞因子的概念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以调节免疫应答为主的生物学作用。

二、细胞因子的命名细胞因子按其产生来源可分为:由单个核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单核因子(monokine);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淋巴因子(lymphokine)等。

按其作用可分为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等。

部分由不同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其基因及编码蛋白与结构清楚者,在免疫调节、造血和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又称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三、细胞因子作用方式天然的细胞因子由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所活化的细胞所分泌,通过旁分泌(paracrine)、自分泌(autocrine)或内分泌(endocrine)的方式发挥作用。

若某种细胞因子作用的靶细胞(细胞因子作用的细胞)也是其产生细胞,则该细胞因子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方式称为自分泌,如T淋巴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IL-2)可刺激T淋巴细胞本身生长。

若某种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主要作用于邻近的细胞,则该细胞因子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方式称为旁分泌,如树突状细胞产生的IL-12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及分化。

少数细胞因子如TNF-α、IL-1在体液中浓度很高时也作用于远处的靶细胞,表现为内分泌方式。

图细胞因子的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作用A. 自分泌;B. 旁分泌;C. 内分泌四、细胞因子作用特点细胞因子通常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和协同性。

①多效性:一种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多种靶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如干扰素可上调有核细胞表达MHC Ⅰ类分子,也可激活巨噬细胞。

②重叠性: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同一种靶细胞,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如IL-2和IL-4均可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

③拮抗性:一种细胞因子抑制其他细胞因子的功能,如IL-4可抑制IFN- 刺激Th细胞向Thl细胞分化的功能。

第七版医学免疫-第六章-细胞因子

第七版医学免疫-第六章-细胞因子

· 23·
第四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 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
• 免疫调节作用
• 参与细胞凋亡 • 刺激造血细胞增埴分化 • 促进各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 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
• 促进血管生成
• 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 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 24·
第五节 细胞因子与临床 • 细胞因子与疾病的发生
· 22·
可溶型细胞因子受体
soluble cytokine receptor(SCKR):
在多种体液(血清、腹水或尿)和细胞培养液中可以检测出 可溶型细胞因子受体。仍可结合细胞因子,与相应的膜型受 体竞争结合配体而起到抑制细胞因子功能的作用。 • 产生原理: 1.细胞因子受体基因在转录时发生拼接变化,使得mRNA中 缺乏编码穿膜区的部分; 2.膜受体的细胞外部分被膜上的某些酶或细胞外酶酶解脱 落,进入细胞外液。
· 16·
二、干扰素(interferon, IFN)
是最早发现的CK,因具有干扰病毒 感染和复制的能力故称为干扰素。 分类:Ⅰ型干扰素IFN- α、IFN- β等 Ⅱ型干扰素IFN- γ。
· 17·
三、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TNF家族:TNF-α、TNF-β(LT)等
· 7·
• 肿瘤细胞 如Jurkat细胞、WEHI-3、骨髓瘤细胞等。 • 基因工程技术 从工程细胞如大肠杆菌、酵母菌等产生重组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的基因
大肠杆菌表达细 胞因子的蛋白
纯化 细胞因子(产品)
大肠杆菌
· 8·
细胞因子的命名:
淋巴因子、单核因子等; 趋化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等

最新第06章细胞因子ppt课件

最新第06章细胞因子ppt课件

FasL 活化T细胞
TNF的生物学作用
A.杀瘤、抑制瘤 B.免疫调节作用 C.促进炎症反应 D.抗病毒作用 E.致热作用 F.引发恶液质
4.集落刺激因子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刺激多能或不同分化阶段的 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 培养基形成相应细胞集落 (colony)的CK。
二、CK拮抗治疗法 1.感染性休克:拮抗TNF,IL-1 2.可溶性rTNF R治疗类风湿关
节炎
CK临床应用存在下列问题
1.体内效果远不如在体外理想 2.体内应用毒性反应相当严重 3.CK的半衰期过短(以分钟计)
CK疗法可从以下 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CK的局部应用
2.诱导机体持续产生内源性CK
TNFα
增加血管透性,促免疫分子 进入感染部位,IgG,补体等
IL-6 促抗体产生
IL-8 趋化中性/T细胞
IL-12 激活NK,TH1分化
中 性 粒 细 胞 与 炎 症
(二)抗病毒免疫
由IFN行使:Ⅰ和Ⅱ型
2`-5`A合成酶 蛋白激酶 磷酸二酯酶
降解mRNA 抑制多肽链延伸 抑制转译
阻断病毒蛋白合成
第06章细胞因子
主要内容
§1.CK的概述 §2.CK的分类**
§3.CK的受体
§4.CK的生物学活性** §5.CK及其相关制剂临床应用
自分泌
旁 分 泌
T
内分泌(远端细胞) 旁邻细胞
2.功能特点:
(1)多效性; (3)拮抗性; (5)网络性
(2)重叠性 (4)协同性 (6)多源性
1. CK的多效性(Pleiotropy) 靶细胞 效应
TGF-β的生物学作用

第六章细胞因子

第六章细胞因子

第六章细胞因⼦第六章细胞因⼦⼀.选择题【A型题】1.下列哪类细胞不能分泌细胞因⼦?A. T淋巴细胞B. B淋巴细胞C. 浆细胞D. 单核细胞E. 成纤维细胞2.细胞因⼦不包括:A. 淋巴毒素B. 过敏毒素C. IL-2D. 集落刺激因⼦E. ⼲扰素3.IFN-γ主要由下列那种细胞产⽣?A. LAK细胞B. 巨噬细胞C. NK细胞D. 成纤维细胞E. B淋巴细胞4.下列哪种细胞因⼦是以单体的形式存在?A. IL-12B. IL-10C. M-CSFD. TGF-βE. IL-85.关于IL-2的⽣物学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以⾃分泌和旁分泌发挥作⽤B. 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C. 能被活化的B淋巴细胞膜上的IL-2受体识别D. 能增强NK细胞活性E. 抑制Th1细胞的分化6.天然的特异性细胞因⼦抑制物是:A.IL-1raE. IL-8R7.能增强MHC-I类分⼦表达的细胞因⼦是:A. IFNB. TGFC. CSFD. IL-1E. IL-28.与多发性⾻髓瘤的形成和发展有关的细胞因⼦是:A. IL-2B. IL-1C. IFND. IL-6E. IL-49.能刺激红细胞前体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细胞因⼦是:A. IL-1B. IL-2C. IL-4D. IFNE. EPO10.能促进初始CD4+T细胞分化成Th2细胞的细胞因⼦是:A. IL-3B. IL-5C. IL-2D. IL-4E. IL-311.关于细胞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由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物活性物质B. 能调节多种细胞⽣理功能C. 在免疫系统中起着⾮常重要的调控作⽤D. ⽆论在什么情况下对机体都是有利的E. 细胞因⼦包括IL、IFN、CSF、TNF和趋化性细胞因⼦12.能刺激未成熟T细胞前体细胞的⽣长与分化的细胞因⼦是:A. IL-11E. GM-CSF13.能与IL-4协同刺激朗格汉斯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细胞因⼦是A. IL-11B. IL-4C. IL-7D. EPOE. GM-CSF14.关于细胞因⼦的效应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以⾮特异⽅式发挥作⽤B. ⽆MHC限制性C. ⽣物学效应极强D. 在体内持续时间都很长E. 作⽤具有多向性15.TNF-α主要是由哪种细胞产⽣?A. 单核/巨噬细胞B. 静⽌T淋巴细胞C. B淋巴细胞D. 树突状细胞E. 红细胞16.能以三聚体形式存在的细胞因⼦是:A. IFNB. M-CSFC. IL-12D. TNFE. IL-917.在胞膜外区有两个不连续的半胱氨酸残基和WSXWS基序的细胞因⼦受体是:A. 免疫球蛋⽩基因超家族B. 红细胞⽣成素受体家族C. ⼲扰素受体家族D. 肿瘤坏死因⼦受体家族E. 趋化性细胞因⼦受体家族18.刺激B细胞产⽣IgA的细胞因⼦是:D. TGF-βE. IFN19.能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的细胞因⼦称为A. 单核因⼦B. IFNC. TNFD. CSFE. IL20.能与IL-3协同刺激肥⼤细胞增殖的细胞因⼦是:A. IL-11B. IL-4C. IL-7D. EPOE. GM-CSF21.成纤维细胞的⽣长因⼦是A. IL-2B. TNFC. IFND. TGFE. CSF22. 直接参与Fc R II的表达和调节Ig E⽣成的细胞因⼦是:A. TNFB. IL-3C. IL-1D. IL-4E. IL-523. 主要作⽤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细胞因⼦属于:A.CC亚族B.CXC亚族C.C亚族D.CX3C亚族E.以上都不是24. 下列哪组细胞因⼦具有趋化作⽤?A.IL-1、IL-8、IL-3B.IFN、MCPC.IL-8、MCPD.TNF、IL-4E.IL-1、IL-625. 可通过内分泌形式作⽤于远处细胞的细胞因⼦是:A. IFNB. IL-2C. IL-4D. TNFE. IL-126. Th1细胞通过产⽣何种细胞因⼦抑制Th2细胞的活性?A. CSFB. IL-1C. IL-4D. IFN-γE. TNF27. 能与IL-2竞争结合IL-2Rγ链的细胞因⼦是:A. IL-4B. IL-6C. IL-8D. IL-10E. IL-1228. 可⽤于治疗⽩细胞减少症的细胞因⼦是A. IL-2B. IL-11C. IFN-γD. EPOE. M-CSF29. 具有趋化功能的细胞因⼦称为:A.interleukineB. thrombopoietinC. lymphotoxinD. chemokineE. erythropoietin30. 刺激多种造⾎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是:A. TNFB. SCFC. ILD. TGFE. IFN31. 关于细胞因⼦的作⽤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产⽣和作⽤具有多向性B. 合成和分泌是⼀种⾃我调控的过程C. 主要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D. 以特异性⽅式发挥作⽤E. ⽣物学效应强32. 介导炎症反应发⽣,具有趋化作⽤的细胞因⼦是:A. IL-1B. IFNC. CSFD. IL-2E. IL-833. Ⅱ型细胞因⼦受体家族,其胞膜外区有:A. 三个不连续的半胱氨酸残基B. 四个不连续的半胱氨酸残基C. 五个不连续的半胱氨酸残基D. 六个不连续的半胱氨酸残基E. 七个不连续的半胱氨酸残基34. 与IL-6R有相同的gp130信号传递亚单位的是A. IL-4RB. IL-5RC. IL-11RD. IL-13RE. IL-7R35. 在Ig类别转换中,能促进IgM转换为IgE的细胞因⼦是:A. IL-1B. IL-2C. IL-4D. IL-6E. TNF【X型题】1. 下列哪些细胞因⼦受体具有IL-2R γ链的结构?A.IL-4RB. IL-7RC. IL-9RD. IL-11RE. IL-13R2. 下列哪些细胞因⼦具有下调免疫功能的作⽤?A.IL-10B.T GF-βC.I L-4D.IL-13E.IL-1ra3. 细胞因⼦的作⽤特点是:A. 产⽣和作⽤具有多向性B. 以旁分泌和⾃分泌⽅式发挥作⽤C. 与CKR结合后才发挥作⽤D. 具有⾼效性E. 以⽹络形式发挥作⽤4. 具有抗病毒作⽤的细胞因⼦包括:A. IL-15B. IL-12C. IL-4D. IFNE. CSF5. 下列有关IL-10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 是CTL分化因⼦B. 在天然免疫过程中是重要的负调节因⼦C. 是B细胞活化因⼦D. 抑制单核细胞表达MHC-II类抗原和辅助刺激分⼦E. 抑制T细胞产⽣IL-26. 细胞因⼦及其相关制剂对下述哪些疾病有治疗或预防价值?A. 感染性疾病B. 肿瘤C. ⾎⼩板减少症D. 超敏反应E. ⾃⾝免疫性疾病7. IL-6R可以归类于:A. 免疫球蛋⽩基因超家族B. 造⾎因⼦受体家族C. ⼲扰素受体家族D. 肿瘤坏死因⼦受体家族E. 趋化性细胞因⼦受体家族8. 细胞因⼦分泌的特点是:A. 多细胞来源,⼀种CK可由不同类型细胞产⽣B. 短暂的⾃限性分泌C. 以⾃分泌⽅式作⽤于产⽣细胞本⾝D. 以旁分泌⽅式作⽤于邻近细胞E. 以内分泌⽅式作⽤于远处靶细胞9. sCKR的⽣物学功能是:A. 作为CK的转运蛋⽩,增加局部CK的浓度B. 作为膜受体的清除形式之⼀,使细胞对CK的反应性下降C. sCKR可与mCKR竞争性结合CK,下调CK的效应D. ⾼浓度sCKR可抑制相应CK的活性E. 低浓度sCKR可增强相应CK的活性10. Th2细胞分泌的能刺激嗜碱性粒细胞分化的细胞因⼦是:A. IL-2B. IL-4C. IL-5D. IL-6E. IL-1011. 造⾎⽣长因⼦受体家族包括:A. IL-2R、IL-3RB. IL-4R、IL-5RC. IL-6R、IL-7RD. IL-9RE. IL-1R、M-CSFR12. 对NK细胞的活化、分化具有正调节作⽤的CK是:A. IL-2B. IL-12C. IFN-γD. IL-18E. CSF13. 促进肝细胞产⽣急性期蛋⽩的细胞因⼦是:A. IL-1B. IL-4C. IL-6D. IFNE. TNF-α14. 促炎症细胞因⼦包括:A. TNFB. IL-1C. IL-8D. IL-6E. IFN15. 细胞因⼦受体的结构包括:A. 胞膜外区B. 跨膜区C. 稳定区D. 胞浆区E. 可变区⼆.填空题1.细胞因⼦可被分为、、、、、六类。

医学免疫学第六章细胞因子

医学免疫学第六章细胞因子

医学免疫学第六章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一类介导免疫应答的蛋白质分子,广泛参与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产生,并作用于靶细胞,调节其生理、增殖和分化。

在病理状态下,细胞因子也可以发挥重要的炎症调控和免疫调节作用。

细胞因子在维持机体内稳态和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中起到关键作用,掌握其调节机制对于研究免疫应答和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介绍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包括细胞因子的产生、分泌和作用机制。

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包括细胞因子家族的多种成员,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白介素(IL)家族、干扰素(IFN)家族等。

细胞因子通过与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来传递信号,并进一步调节靶细胞的功能。

细胞因子可以通过自分泌、相邻细胞刺激、自动、内消化等方式扩散到周围环境,从而影响到局部或全身的免疫应答。

二、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细胞因子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来传递信号,从而进一步调节靶细胞的功能。

细胞因子的受体可以分为两类:胞内受体和胞膜受体。

胞内受体主要存在于细胞质或细胞核内,包括转录因子和其他调节蛋白质。

胞膜受体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包括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IgSF)和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细胞因子与胞膜受体的结合会引发一系列信号转导事件,最终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和功能。

三、细胞因子的分类和功能细胞因子的功能多种多样,包括促炎症、免疫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等。

促炎症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1(IL-1),它们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炎性细胞浸润和炎症基因表达。

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β),它们能够调节免疫应答的平衡,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抑制自身免疫反应。

细胞增殖和分化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4(IL-4),它们能够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参与免疫应答的激活和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细胞因子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恶液质素主要由哪种细胞产生()
A、T细胞
B、B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树状突细胞

2、MCP-1可趋化哪类细胞()
A、活化T细胞;
B、B细胞; D、纤维母细胞; E、树状突细胞
3、IL-2的产生细胞主要是()
T细胞 B、B细胞 C、单核-巨噬细胞 D、NK细胞 E、中性粒细胞4、α亚家族趋化性细胞因子的典型代表是()
A、IL-1;
B、IL-2;
C、IL-3;
D、IL-4IL-8
5.天然免疫过程中重要的负调节性细胞因子是()
IL-1; B、IL-6;IL-10; D、IL-12;E、IL-18
二、填空题
1.由___淋巴细胞____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淋巴因子;由___单核巨噬细胞_____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单核因子;可刺激骨髓干细胞或祖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称为____集落刺激因子_______。

2.TNF分为两种,即TNF-α和TNF-β。

前者主要由___单核巨噬细胞_____产生;后者主要由活化的___淋巴细胞______产生。

3.细胞因子通常以__旁分泌____形式作用于邻近细胞,或以__自分泌___形式作用于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本身。

三、名词解释
1.细胞因子——机体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相应受体,近距离进行精细调节,在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2.趋化因子——(chemokine) 又称趋化性细胞因子,是一类对不同靶细胞具有趋化效应的细胞因子家族,已发现50多个成员。

3.集落刺激因子——可刺激骨髓干细胞或祖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

4.白细胞介素——由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单核细胞因子(monokine)和淋巴因子。

5.干扰素——由活化淋巴细胞和体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抗病毒功能和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

6.肿瘤坏死因子——包括TNF-α和TNF-β两类,分别由单核巨噬细胞和活化淋巴细胞产生,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病毒感染细胞增殖、促进TL、BL增殖、炎症介质等生物学作用。

四、问答题
1.简述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①、分子量低,属糖蛋白;
②、以自分泌或旁分泌形式在局部发挥作用;
③、具有激素样活性,作用迅速而短暂;
④、通过和受体结合,对免疫细胞功能进行正负调节
2.简述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①、白细胞介素(interlukin,IL) ——免疫调节作用;
②、干扰素(interferon,IFN)——抗病毒作用;
③、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抗肿瘤活性和炎症介质;
④、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刺激骨髓造血前体细胞生长分化;
⑤、趋化因子(chemokine)——趋化免疫细胞;
⑥、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