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假设

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假设

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假设摘要:I.引言- 简要介绍凯恩斯和消费函数II.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假设- 介绍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 重点讲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收入决定消费和平均消费倾向减少这三个假设III.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局限性- 讨论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优点和局限性- 指出该理论无法解释消费与财富、价格水平、利率等因素的关系IV.结论- 总结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贡献和不足正文:I.引言凯恩斯,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提出了许多有关经济波动和稳定政策的理论。

其中,消费函数是凯恩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试图通过分析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解释总消费的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假设,并探讨其局限性。

II.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假设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主要基于三个假设: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会逐渐降低。

这意味着,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人们会倾向于储蓄而非增加消费。

2.收入决定消费:凯恩斯认为,人们的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当前的收入水平。

当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相应地增加;反之,收入减少时,消费也会减少。

3.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凯恩斯指出,在一个经济周期内,人们的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这一假设意味着,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储蓄,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III.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局限性尽管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在分析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无法解释消费与财富、价格水平、利率等因素的关系: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主要关注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其他重要因素,如财富、价格水平和利率等,对这些因素的影响。

2.过于简化的假设: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基于一些简化的假设,如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收入决定消费等。

这些假设可能导致理论在解释实际现象时存在一定的误差。

IV.结论综上所述,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假设在经济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现代西方消费行为理论的综述

现代西方消费行为理论的综述

现代西方消费行为理论的综述对消费行为的研究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之一。

从凯恩斯开始,许多经济学家都为之付出了努力,使现代消费理论逐步走向成熟。

本文将着重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学派和观点。

标签:消费者行为消费函数理论一、关于收入与消费的假说(消费函数理论)自凯恩斯1936年首先提出消费函数概念之后,西方经济学者对于收入决定消费这一基础命题的研究不断深化,提出了许多新的消费函数假说和理论,消费函数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其主要理论观点是认为,人们的消费支出是由其当期的可支配收入决定的。

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其中用于消费的数额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重是下降的,因此随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是下降的,而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则是上升的。

2.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1949年,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J.S.Duesenberry)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和假定入手,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

该假说的核心内容是论证并揭示了了消费所存在的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的规律。

杜森贝里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仅受到自身收入的影响,还要受到他人的消费行为的影响,消费是有“示范效应”(Demonstraion Effect)的。

基于这样的假定:与绝对消费水平相比,人们更关心自己与他人相比的相对消费水平。

同时,杜森贝利把消费行为的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结合起来,认为消费支出不仅受本人目前收入的影响,而且受过去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特别受过去“高峰”时期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

因此,消费支出的变化往往落后于收入的变化。

这种由于消费习惯的惯性所导致的现象被称为消费的“棘轮效应”(Ratchet Effect)。

3.莫迪利阿尼的生命周期假说莫迪利阿尼(F.Modigliani)是生命周期假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认为,人类行为的经验表明,个人消费或储蓄行为并不仅与现期收入有关。

消费函数理论主要假说述评

消费函数理论主要假说述评

消费函数理论主要假说述评消费函数理论是指建立在消费者行为假设基础上的、揭示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某种函数关系的一系列假说。

由凯恩斯首先在其名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出自己的消费函数理论,是其有效需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他的最著名的贡献之一。

随后的数十年,西方经济学家对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进一步发展了新消费函数理论。

近些年来,随计量技术与工具发展,在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研究中大量应用计量分析方法,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提出了一些新的假说。

本文据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过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仅考虑现期收入、不分析预期收入及其不确定性的消费函数理论主要包括绝对收入假说和相对收入假说,这两个假说都注重现期收入对当期消费的影响,而不分析预期收入及不确定性问题。

1.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A IH)凯恩斯(J. M. Keynes)在深入分析了影响消费的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消费函数理论。

他认为,消费支出的多少与收入的高低水平密切相关,收入的绝对水平决定消费水平,因此,一般称之为绝对收入假说。

其基本思想是:现期消费随现期绝对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用函数式表示如下:Ct = b0 + b1 Yt + ut式中, Ct 当前消费支出; Yt当前收入; b0 为自发消费,也是为生存而必须的消费; b1 边际消费倾向(0 < b1 < 1) 。

其表达的主要观点包括: (1)边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

短期内消费支出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收入变化引起的,而不是由于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化。

(2)边际消费倾向为小于1的正值,即,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小于增加的收入。

(3)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

凯恩斯认为这是一条先验的心理规律,随收入的增加人们会增加其消费,但消费的增量小于收入的增加量。

凯恩斯之前的经济学家在分析消费问题时,主要是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个体消费者行为,主要是为阐述在收入水平既定时消费是价格的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
可以观察到,在这十个家庭中,随着收入 水平的增加,消费的支出也在逐步增加
了相应的统计。
在图表中,随着收入水平的增
加,边际消费倾向在逐步变小,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 与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这 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支 出也在增加,但是增加的会越 来越少,同时,边际消费倾向 总是大于零小于1的,这是因 为消费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 部分。


2000 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其具体公式为:c = 0.4224y +
7893.7,其中0.4224表示此时的 边际消费倾向,7893.7表示必须 要有的生活消费,此公式的经济 含义是:+βy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公式:MPC=∆c/∆y
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
也在递减,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
如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与边际消费倾向不同的是,平均消费 倾向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或等于1, 这是因为消费可能大于收入,也可能
小于或等于收入。
公式:APC = c / y
消费曲线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收入的增
消费函数实训
LOREM IPSUM DOLOR
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
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有很多,
凯恩斯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
家庭收入,收入增加,消费 支出也会增加,但是消费支
出不如收入增加的多,随着
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消费支 出的增加会变得越来越少,
为了印证这一理论,我们调
研了10个收入水平不同的家 庭,对其收入、消费水平做
加,黄色曲线在逐渐趋于平缓, 曲线上各点的斜率在逐渐变小, 这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在逐渐变小,
消费

西方消费理论文献综述

西方消费理论文献综述

西方消费理论——文献综述一、前言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强调了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在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后来从凯恩斯开始,许多经济学家都为之付出了努力,使现代消费理论逐步走向成熟。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得出的线性消费函数(C =a +bYd )在短期内得到现实的验证。

但是,在1942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针对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倾向递减理论,对1869-1938年的资料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消费函数表达式应为C =bYd ,即在长期内,自发性消费为零;任何收入水平上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相等。

并指出,凯恩斯理论和统计数据相矛盾:在美国尽管个人收入有很大增长,但国民收入中的储蓄份额并无长期上升现象。

这种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表现出来的差异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或“凯恩斯-库兹涅茨悖论”。

消费之谜推动了西方经济学学者对消费函数的理论研究,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消费函数理论。

本文将着重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学派和观点。

二、综述正文(一)、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消费量的决定因素有很多。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指数、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以及消费者偏好、风俗习惯等。

在众多因素中,凯恩斯认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家户收入。

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的理论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定律: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

则,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为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其主要理论观点是认为,人们的消费支出是由其当期的可支配收入决定的。

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其中用于消费的数额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重是下降的,因此随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是下降的,而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则是上升的。

)(y C C =其中,C 代表消费,y 代表收入。

短期分析中Cy C C 0+=C0为自发消费,不取决于收入,是人们为维持日常生活必须的消费数量cY 为引致消费,是消费中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动而发生变动的部分。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消费经济学》第七章第一节讲义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消费经济学》第七章第一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
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消费经济学》第七章第一节讲义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一、主要内容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被称为“绝对收入假定”。

其中心是消费倾向递减论。

绝对收入假定,由凯恩斯提出,其中心思想是消费倾向递减。

什么是消费倾向呢?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与此对应,储蓄倾向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与此相关的还有两个概念,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

“绝对收入假定”体现了这样的思想:消费随收入的变化而绝对的变化。

举例说明:一个人的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如下。

简述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节选一: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唯一性和短期性:首先,凯恩斯把现期收入视为决定消费支出水平的唯一因素,被称为绝对收入假定(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事实上决定消费支出水平的因素很多,诸如收入的多少、利息的高低、物价水平和分配的公平程度等等。

传统经济学主要强调利息率对储蓄的影响,认为利率高低会直接涮节储蓄与消费的比例,从而影响在一定收入水平下能用于消费的多少-,很显然这种观点与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是相一致的。

但以收入分析为基础的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却并不单纯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而认为消费主要决定于现期收入水平,而利率和其他各个因素的影响较小且有些是可能相互抵消,这样,凯恩斯在理论分析上,便舍去了其他各种因素,而把现期收入视为唯一的决定消费的因素,提H1了消费函数的绝对收入假说。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是以短期分析为特点的:因为按照绝对收入假定,无论收入多少,消费必须为正,即使收入为零,消费也要为正,否则,社会就将无法继续存在:当消费大于收入而维持正值时,其消费基金来源就将靠过去的储蓄或借款,然而这种情况只能在短期存在,而不可能长期如此。

同时,按照绝对收入假定,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即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收入的比重愈来愈小,于是从长期来看,随着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会愈来愈小,相应地储蓄倾向或社会储蓄率会愈来愈高,而这又与实际生活不符j①所以,从绝对收入假定出发而作真,,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分析,即使有一定的可靠性,也只能在短期内存在。

总之,凯恩斯绝对收入假定的消费函数理论只是一种短期的分析,并且与实际经济生活相距甚远,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表明它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这就为其追随者留下了很大发展的空间。

这些发展主要表现在下述各种消费函数理沦上。

节选二: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表示消费支出和影响消费支出的所有因素之间的关系。

简述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理论是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及其门徒整理并完善的经济学理论。

在宏观经济学领域,至今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凯恩斯理论的主要内容也是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必学基础内容之一。

1、就业通论
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就是就业通论,在前人的基础上,凯恩斯在就业通论里提出了非自愿失业,这部分更加完善了经济学界对就业的理解,凯恩斯通过增加非自愿失业,制定了绘制相对应的图表,并提出了相关要求,让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生动、形象。

2、消费倾向
凯恩斯指出,在通常情况下,总消费量主要取决于总收入量,而消费倾向本身的变化是次要的。

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包括人性的心理因素。

客观因素有:工资收入的变化、投资预期收益的变化、央行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改变和投资者的预期的改变。

3、经济周期
凯恩斯认为经济周期是比较复杂的,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比较多,难以形成有效的衡量标准。

凯恩斯认为可以通过收入变化来推动经济周
期的改变。

特别是消费、利率政策、资本预期收益率来推动经济周期的运行。

凯恩斯理论的内容还有很多,以上三点就是其理论的核心和基础,特别是消费和就业,凯恩斯提出消费倾向和边际效应至今对经济学界影响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
消费函数理论是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一书中提出的: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

它通过建立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函数关系,解释了收入与消费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本世纪30年代以后产生了凯恩斯经济学。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定”的消费函数,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式中:
C表示总消费,
Y表示总收入,
下标t表示时期;
a、b为参数。

参数b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0与1之间。

凯恩斯的这个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这一假说过于简单粗略,用于预测时误差较大。

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内容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认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消费倾向。

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是递减的。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又被直接称之为消费倾向。

在宏观经济中,消费指出受某些因素影响,如国民收入水乎、物价水乎、利率、收入分配、个人偏好、社会风尚等。

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影响消费最重要、最稳定的因素,即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根据凯恩斯的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利率不重要,因而消费函数的表达式为
C=Co+cY,Co>0,0<c<1,其中c即是边际消费倾向(MPC)。

消费函数理论最先由凯恩斯提出,并成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基石之一。

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正数且小于1,他认为边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这就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

但二战后的研究表明,绝对收入假设适用于短期分析而不适用于长期分析。

因此,为了弥补凯恩斯主义的不足,相对收入假设、生命周期假设和永久收入假设相继兴起和发展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