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合理用药培训

合集下载

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计划

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计划

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合理用药是指在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特点和药物属性,合理选择适当的药物,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和用量。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效果,更好地服务患者健康。

二、培训内容(一)药物基本知识1. 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2. 常用药物的特点和用法用量3. 药物的代谢途径和药物相互作用4. 药物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二)用药安全知识1. 用药前的评估和合理用药决策2. 药物的合理搭配和禁忌3. 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4. 用药记录和不良反应监测(三)药物合理使用1. 多种途径的药物给药方式2. 药物保存和管理3. 用药常见问题解决三、培训对象1. 全院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2. 患者及其家属四、培训形式1. 线上课程:通过网络平台为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的讲解和学习资料,包括PPT、视频等。

2. 线下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授课,解答相关问题,增强互动交流。

3. 宣传推广:通过患者教育手册、海报、公益广告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相关用药知识。

五、培训目标1. 提高医务人员对合理用药的认识,增强用药安全意识,规范诊疗行为。

2. 增强患者和家属对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意识,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滥用和浪费。

3. 促进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六、培训时间安排1. 线上课程:每周安排2-3次课程,每次1小时。

2. 线下讲座:每月举办1次,每次2-3小时。

3. 宣传推广:常态开展,不定期更新宣传资料。

七、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后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合格者,发放相关证书。

2. 定期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用药知识的认知情况,不断改进培训方案。

3. 监督和评价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用药行为,及时纠正不规范的用药情况。

八、培训实施方案1.组织成员:医院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医疗部门和护理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药学部门负责提供药物知识和指导。

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考核

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考核

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考核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一直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正确使用药物可以有效治疗疾病,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

为了加强对医务人员关于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培训与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药水平,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了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考核工作。

一、培训内容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药物基本知识:包括药理学、药物代谢、药物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临床用药规范:医务人员应了解不同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剂量、药物相互作用等规范。

3. 药物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应学会识别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4. 药物合理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临床案例,帮助医务人员学会合理应用药物。

二、培训形式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培训内容应结合临床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同时,培训过程中还可邀请药学专家、临床医生等进行授课,提高培训效果。

三、考核方式为了评估医务人员对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掌握程度,考核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选择题、问答题、案例分析等形式,考核题目应覆盖药物基本知识、临床用药规范、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

考核结果将直接影响医务人员的职业发展和继续教育。

四、培训考核的重要性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是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加强培训与考核对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药水平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综上所述,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考核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务人员应积极参与培训与考核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临床合理用药培训试题

临床合理用药培训试题

临床合理用药培训试题科别姓名分数一、A型题1、临床上用药的主体是A单个的病人 B医药卫生人员 C医疗机构 D社区甚至国家 E以上都是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药时应力求应用得当,趋利避害B用药是指病人服用药物的过程C合理用药的含义包括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用药D病人的依从性与药物使用是否方便、不良反应轻重等因素有关E合理用药的意义和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3、合理用药应当包括的要素是A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适当性 B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方便性C安全性、经济性、适当性、规律性 D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E科学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当性4、用药安全性的确切含义是A无毒副作用 B不良反轻风险/效果尽可能小D成本/效果尽可能小 E不良反应发生率低5、以下哪个不是判断药物治疗有效性的指标A治愈率 B显效率 C好转率 D发病率 E无效率6、造成药品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A药品的产量不足 B社会支付能力有限 C经常使用昂贵药品D药价上涨太快 E医疗卫生资源稀缺7、合理用药最基本的要求是A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B保证用药的有效性 C保证用药的经济性D保证用药的适当性 E保证药品的质量8、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之一为A收受药品回扣 B使用过期药品 C选用药物不当D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E审查处方不严格9、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责任者是A医师 B药师 C护师 D病人 E医院10、以下哪项不是不合理用药的药师因素A审查处方不严 B未正确执行医嘱 C调剂配发错误D用药指导不力 E协作交流不够11、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包括A医师、药师和护师因素 B医师、药物和环境因素C药师、药物和病人因素 D人员、药物和环境因素E人员、药物和政策因素12、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差别在于A造成的后果和危害程度不同 B引起反应的药品不同C用药的方式不同 D用药的剂量不同E疾病的种类不同13、以下关于量效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药物必须达到一定剂量才能产生效应B效应随剂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强C量效曲线的50%处可以代表药物的效价D达到最大效应后,剂量再增加效应便不再增加E恰当的药物剂量应该是使药物在最小的毒副反应下发挥最佳疗效14、制剂的吸收速度由慢到快依次为A注射剂、溶液剂、散剂、片剂 B片剂、溶液剂、散剂、注射剂C片剂、散剂、溶液剂、注射剂 D注射剂、溶液剂、片剂、散剂E散剂、片剂、溶液剂、注射剂15、老年人用药剂量一般为成人的A1/2 B1/3 C1/4 D2/3 E3/4二、X型题1、人类的合法用药的医学目的是A预防、诊断和治疗病症 B调节机体生理功能C增强体质,增进身体和心理健康 D避免在竞技体育活动中使用兴奋剂E有计划地繁衍后代2、用药经济性的目的是A合理使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 B减轻病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C避免不切实际地追求高水平用药 D合理确定药物治疗的目标E以尽可能低的治疗成本取得较高的治疗效果3、用药的适当性包括A适当的治疗目标 B适当的用药对象C适当的时间 D适当的剂量E适当的给药途径4、以下哪些是造成医师不合理用药的原因A缺乏药物和治疗学知识 B临床用药监控不力C与药师的协作交流不够 D责任心不强E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药品5、以下哪些是不合理用药的护师因素A用药指导不力 B临床观察、监测、报告不力C给药操作失当 D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药品E下达医嘱时写错病人姓名。

临床合理用药培训内容

临床合理用药培训内容

临床合理用药培训内容在临床实践中,合理用药一直是医务人员和患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合理用药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还可以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临床合理用药培训成为医务人员必备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1. 用药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当遵循一系列的用药原则,包括但不限于:合理用药原则、安全用药原则、有效用药原则、个体化用药原则等。

其中,合理用药原则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疾病类型、生理状况等因素,选用最适合的药物及用法用量。

安全用药原则是指在用药过程中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有效用药原则是指选择对患者病情具有良好疗效的药物,确保治疗效果。

个体化用药原则是指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调整用药方案,实现精准治疗。

2. 常用药物分类和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需要熟悉常用药物的分类和特点。

常见的药物分类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镇痛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

每类药物都有其适应症、禁忌症、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医务人员应当了解并熟记这些内容,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用药指导和监测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监测。

用药指导包括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等内容,医务人员应当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进行讲解,确保患者能够正确使用药物。

用药监测是指在患者用药过程中,定期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药物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4. 临床案例分析临床合理用药培训内容中,还应包括一些典型的临床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医务人员在用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分析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语临床合理用药培训内容涵盖了用药原则、常用药物分类和特点、用药指导和监测、临床案例分析等内容,对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应当不断学习和提升,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用药服务。

临床合理用药培训

临床合理用药培训
1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2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3正确地调剂处方4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日数服用药物5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依从性漏服不能叠加不能自行加减药合理用药的前提基本药物是从我国目前临床应用的各类药物中经过科学评价而遴选出的在同类药品中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药因此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什么是基本药物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注意
药物不良反应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按病因将其分为A型不 良反应和B型不良反应。 (一)A型不良反应 A型反应又称之为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dos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是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和剂量有关, 一般容易预测,其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抗凝血药所致 出血,苯二氮药引起的瞌睡。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 过度作用均属A型反应;继发反应、首剂反应、撤药综合征 等由于和常规药理作用有关,也属A型反应范畴。 (二)B型反应 B型反应又称之为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non-dos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是一种和正常药理作用无关 的异常反应,难预测,发生率低而死亡率高。药物变态反 应和特异质反应均属B型反应。
合理用药前提——读好药品说明书
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特别 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 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如有 疑问要及时咨询临床药师或上级医师。
药品说明书有哪些关键信息
药品说明书是由国家核准的具有医学和 法律意义的文书,主要包括警示语、药 品名称、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注 意事项、不良反应等与患者用药有关的 内容,在用药前都应该认真阅读。 在服药前不看或者看不懂药品说明书, 就会给安全用药带来隐患。

临床合理用药知识与培训

临床合理用药知识与培训

临床合理用药知识与培训一、临床合理用药的定义和意义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药物并进行正确的使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是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临床合理用药的原则1.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

2.最小有效剂量原则: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用最小有效剂量。

3.治疗期限原则:按规定时间使用药物,不得滥用或过度使用。

4.联合用药原则: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联合使用多种药物,但要注意避免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5.安全性原则:尽可能选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并注意监测患者反应。

6.经济性原则: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价格合理的药物。

三、临床合理用药的步骤1.患者评估: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病史、症状等,进行全面评估。

2.药物选择:根据患者评估结果,选择适当的药物。

3.剂量计算: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计算出合适的剂量。

4.给药途径和频次:根据药物性质和剂量等确定给药途径和频次。

5.用药监测: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不良反应处理: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处理并调整治疗方案。

四、临床合理用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避免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耐药性增加,影响治疗效果。

临床上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并按规定时间使用,不得滥用或过度使用。

2.注意老年人和儿童用药。

老年人和儿童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与成人有所不同,应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调整剂量,并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3.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之间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或影响治疗效果。

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相互作用,并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4.合理使用中药。

中药虽然来源自然,但也有其毒性和副作用。

在使用中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剂,并注意监测患者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课件

临床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课件

05
不合理用药的后果与防范 措施
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药物不良反应
不合理用药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 应,如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等,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耐药性
不合理用药可能导致病原体产 生耐药性,使药物失去疗效, 增加治疗难度和医疗成本。
医疗资源浪费
不合理用药会导致医疗资源的 浪费,如药品浪费、过度检查 等,增加医疗负担。
原则
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
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医疗质量
合理用药可以确保患者得 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 医疗质量。
减少不良反应
不合理的用药容易导致药 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可 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节约医疗资源
合理用药可以避免药物浪 费和过度使用,节约医疗 资源。
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诊疗, 提供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
加强药品监管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加强药品监 管,规范药品采购、储存、使
用等环节的管理。
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
建立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医疗机构应建立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发现、报告 和处理。
强化患者教育
加强患者教育,告知其可能出现的不 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 保护意识。
及时处理与救治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救治 措施,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后果 的发生率。
开展药品安全性评价
对已上市药品进行安全性评价,为药 品监管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06
临床合理用药的实践与案 例分析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包括
根据感染的具体病菌种类选择敏感抗生素、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

临床合理用药培训计划范文

临床合理用药培训计划范文

临床合理用药培训计划范文一、培训目的临床合理用药是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也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

为了提升医务人员的药物治疗水平,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和实践能力,本培训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课程,帮助医务人员了解合理用药的理论知识,掌握正确用药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确保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计划面向全院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临床相关人员,共计100人。

三、培训内容1. 合理用药理论知识- 药理学基础知识- 药物代谢和排泄-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不良反应和预防2. 临床用药技巧- 用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药物剂量的计算和调整- 药物的给药途径和用药方式- 药物的存储和管理3. 药物信息资讯- 药物说明书的解读方法- 药物检索和评价工具的使用- 药物信息的更新和综合利用四、培训方法1. 课堂讲授:由专业药学教师授课,系统讲解合理用药知识和技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2. 案例讨论:邀请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分享典型的用药案例,进行案例讨论和问题解答。

3. 实地教学:组织医务人员前往药房、药库等现场进行实地教学,了解药物的存储管理和使用情况。

4. 互动答疑:通过互动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加强培训效果,解决医务人员在用药过程中的疑问和困惑。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时间:计划培训周期为一个月,每周进行一次培训,共计4次。

地点:培训地点设在医院内的培训中心或会议室,确保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施设备。

六、培训考核方式1. 课程考核:根据培训内容设置相关考试题目,对医务人员的课程学习成果进行考核。

2. 案例分析:要求医务人员完成一定数量的合理用药案例分析报告,检验其用药分析和决策能力。

3. 实际操作:随访医务人员在临床实际操作中的用药情况,提供指导和反馈。

七、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对培训内容和方法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2. 随访患者用药情况,评估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水平和临床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谓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 地使用药物。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不合理 用药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合理用药的关键点 v 用药安全是合理用药的前提 v 有效是合理用药的关键 v 用药要求经济性
v 意义在于用最小的治疗风险和花费最 少的钱让患者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合理用药为什么如此重要
B型反应又称之为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non-dos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是一种和正常药理作用无关 的异常反应,难预测,发生率低而死亡率高。药物变态反 应和特异质反应均属B型反应。
合理用药前提——读好药品说明书
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特别 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 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如有 疑问要及时咨询临床药师或上级医师。
v 打针输液的优点在于用药剂量准 确,吸收迅速,见效快,可以避 免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破坏;缺 点在于将药物直接输入血液,越 过了人体的天然防护屏障,容易 引起很多副作用
警惕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
v 现已证实注射剂中存在不溶性微粒,这些微 粒可能是经过各种途径(如在生产中或配药 操作过程中)污染的微小颗粒杂质,另外, 医院在配药操作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带入一些 肉眼观察不到的微粒
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v 药品不良反应指的是合格药品,而且是在 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 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v 任何药物无论是正常使用或非正常使用( 如超量、误服等)都可能产生不良作用。
v 药品不良反应既不是药品质量问题,也不 属于医疗事故。
非处方药的不良反应
v 非处方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严重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但长期、 大量使用也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v 举例:妊娠期发烧-阿斯匹林,禁 用!因为能使胎儿动脉导管收缩 或早期闭锁,导致肺动脉高压及 心衰。
小心对待“慎用”药品
v “慎用”是指该药品不一定不能使用,而 应该在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患者用药后 应注意密切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立 即停药,及时就医。
v 举例:妇女怀孕期间虽然对维生素A、B、 C、D、E、K等需要量增加,但过量会影响 胎儿正常发育,应慎用。微量元素中的碘 也可能导致胎儿体内碘蓄积,抑制甲状腺 激素的分泌,甚至会造成先天性甲状腺发 育不良,引起甲减。
v 药品是一把双刃剑,药物用得 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 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影响身体 健康
v 轻者可增加病人痛苦、提高医 疗费用,重者可能使病人致残 甚至死亡。只有正确合理地使 用药物,才能避免和减少这种 些情况的发生对的!! 1)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 2)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 3)正确地调剂处方 4)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日数服用药物 5)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v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 v 依从性——漏服不能叠加,不能自行加减药
什么是基本药物
v 基本药物是从我国目前临床应用的各 类药物中经过科学评价而遴选出的在 同类药品中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 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药 物。
v 因此,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 的重要措施
合理用药总的原则
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 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 原则
v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非处方药也 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使用,并 需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在 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要引起 高度重视,应立即停药并及时调整 医嘱。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
药物不良反应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按病因将其分为A型不 良反应和B型不良反应。 (一)A型不良反应
A型反应又称之为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dos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是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和剂量有关, 一般容易预测,其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抗凝血药所致 出血,苯二氮药引起的瞌睡。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 过度作用均属A型反应;继发反应、首剂反应、撤药综合征 等由于和常规药理作用有关,也属A型反应范畴。 (二)B型反应
v 这些微粒不能被代谢出体外,可以在体内长 期存在,可导致静脉炎、血管栓塞、肺栓塞 和肉芽肿、热源样反应等
合理选择用药方式
v 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类型来选择给 药途径,公认次序为:口服---皮下/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输 液
v 这不仅是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的疗 效,也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ADR
ADR
药品说明书有哪些关键信息
v 药品说明书是由国家核准的具有医学和 法律意义的文书,主要包括警示语、药 品名称、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注 意事项、不良反应等与患者用药有关的 内容,在用药前都应该认真阅读。
v 在服药前不看或者看不懂药品说明书, 就会给安全用药带来隐患。
严格遵守用药禁忌
v “禁忌”是指禁止使用。某些患 者使用该药品可能会发生明显的 危害。说明书中列出的禁止使用 该药品的人群、生理状态、疾病 状态、伴随的其他治疗、合并用 药等提示,均应严格遵守。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 简称ADR)在预防、 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 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 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 无关的反应
无法避免、不可预测
药物都有不良反应
v 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非处方药长 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后果。用 药过程中如有不适要及时咨询医生或 药师。
注意:婴幼儿例外。因为小婴儿体内脂肪、肌肉含量低, 皮下或肌肉注射吸收较差,且风险增加。 因此,婴幼儿肠外给药时应首选静脉给药
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
v 任何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 作用,而有些疾病不需要服用 药物即可自愈
v 例如流感,只要注意休息、戒 烟、多饮白开水、保持口腔和 鼻腔清洁、进食易消化食物, 同时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 清新一般5~7天即可自愈
用药要遵循能少用不多用
v 服药时应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v 药物的各种成分之间会发生相互作
用,可表现为效果的“相加”或“ 相减”,即疗效增强或无效。相应 地,副作用也可能相加,危害身体 健康
用药要遵循能口服不注射
v 口服用药比注射给药简便安全, 易于被患者接受;缺点在于起效 相对较慢,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 适等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