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口腔护理修订稿
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PPT课件

加强口腔卫生管理,定期清洁舌苔和牙缝 等容易积聚污垢的部位,避免口腔异味的
发生。
预防压疮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期翻身拍背, 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避免发生压疮等并 发症。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 了解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患者 的自我护理能力。
06
口腔护理培训与宣教
1 2
评估患者口腔卫生状况
观察口腔黏膜、牙齿、舌苔等是否干净,有无溃 疡、出血等。
评估患者口腔功能
检查患者张口、闭口、咀嚼、吞咽等功能是否正 常。
3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
判断患者是否清醒,能否配合口腔护理操作。
确定护理目标
保持口腔清洁
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细菌等 ,预防口腔感染。
维护口腔功能
保持口腔黏膜湿润,防止口腔干 燥、溃疡等。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 和深度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 理呼吸困难症状。
给予氧气吸入
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及 时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缺氧 症状。
必要时机械通气辅助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必 要时给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
疗。
其他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误吸
在进行口腔护理时,注意将患者头偏向一 侧或采取侧卧位,避免口腔分泌物或呕吐 物误入呼吸道引起误吸性肺炎等并发症。
生。
对于佩戴牙套或口腔内有固定装 置的患者,需特别注意清洁牙套 或装置与口腔黏膜接触的部位。
湿润口腔黏膜
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进行口 腔冲洗,保持口腔黏膜湿润。
对于口腔黏膜干燥的患者,可 使用人工唾液或润唇膏等润滑 剂进行涂抹。
在进行口腔冲洗时,需注意冲 洗液的温度和流速,避免刺激 或损伤口腔黏膜。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研究进展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呼吸衰竭或氧合障碍的患者。
在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中,口腔护理问题却常常被忽视。
口腔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卫生不良不仅导致口腔感染的发生,还可能引起全身感染,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对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至关重要。
目前,关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大多数医护人员对于这一领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口腔护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口腔护理不到位,导致口腔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有必要对口腔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研究,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策略。
本文旨在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的研究,探讨口腔护理对患者的重要性和影响,总结目前口腔护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口腔护理的方法和技术,进一步阐明口腔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作用。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口腔护理策略和指导,促进患者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改善,提高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还将探讨口腔护理在未来研究中的潜在方向,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口腔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深入发展和应用。
1.3 研究意义口腔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ICU患者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
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往往面临口腔健康难以维护的问题,这可能会导致口腔粘膜炎症、牙龈出血、唾液分泌不足等一系列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良好的口腔护理不仅可以降低口腔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口腔临床护理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论文(共3篇)

口腔临床护理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改善口腔门诊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的对策随着护理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护理专业技术性也不断增强,对于专科护理服务及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曰益增加。
同样,伴随着口腔医疗技术、四手操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口腔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口腔专科护理人才的需求也十分迫切。
作为口腔专科护理人员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口腔专科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高质量的临床教学对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口腔护理工作者十分关键。
带教教师队伍及护理专业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均是影响口腔门诊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的因素,现就目前口腔专科门诊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善对策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口腔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及临床教学的作用口腔科门诊护理工作不同于普通护理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工作极其琐碎,贯穿于患者就诊的全过程,护士良好的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可明显提升口腔门诊诊疗效率。
治疗时所需的卫生耗材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大小不一,使用的仪器、材料、配件小且精细、昂责,需要进行特殊的保养和消毒处理。
只有加强口腔护理临床教学工作,才能使实习护理专业学生重视口腔门诊护理实习任务,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技能有机结合,为护理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能够独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口腔门诊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带教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带教教师的准入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口腔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基本上均是临床一线的护士,主要工作是临床护理,护士工作量非常大,导致临床教学教师时间和精力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带教教师受教育层次偏低,带教观念滞后,缺乏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整体认识,忽视了护理专业学生的个体需要和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建立完善的带教教师准入机制势在必行。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研究进展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研究进展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 710032【摘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
患者气管插管后,口腔长期处于开放状态,破坏了正常的生理状态。
临床研究表明",多种因素会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卫生产生影响,如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口腔内部菌群失调,从而出现口腔溃疡等并发症;插管时间过长使口腔内部产生大量牙菌斑,误吸牙菌斑至下呼吸道中则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积极采取有效的口腔护理不仅能帮助患者维持口腔健康和生理舒适,还能有效防止VAP,促进疾病转归。
本研究就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通气;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口腔护理能保持口腔湿润和清洁,防止出现口腔感染。
经口气管插管往往会增加口腔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风险,但通过正确合理的口腔护理,可明显降低感染的概率。
本文从口腔护理的重要性、操作方法的改进、口腔护理的频次、漱口液的选择、口腔卫生状况评估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操作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与安全保障。
1口腔护理的重要性VAP是接受机械通气后最常见且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建立人工气道会使患者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受到损伤,免疫力明显下降。
接受气管插管后,患者口咽部受导管刺激,口腔分泌物明显增多,但患者常同时存在吞咽障碍,极易导致口咽部分泌物下坠至下呼吸道。
王丽红等研究提出四,气管插管患者口腔经常处于开放状态,易造成口腔黏膜干燥和唾液减少,口腔自净作用与局部黏膜抵抗能力明显减弱,使得细菌于口腔内大量繁殖,最终形成口腔菌斑。
张文静等研究提出”,胃内反流物与口咽分泌物使得革兰阴性菌进入至下呼吸道中,易引发医院内肺炎,而口腔护理能维持口腔,并清除口腔内部分泌物,以减少牙菌斑和口咽部细菌定值,降低VAP发生率。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加强口腔护理,维持口腔清洁卫生;操作时应注重无菌观念,预防交叉感染,避免VAP的发生。
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新进展

1.1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 VAP 的风险暋口腔的温度 与湿度适合很 多 微 生 物 的 生 长 与 繁 殖[2],口 咽 是 菌 株入 侵 下 呼 吸 道 的 重 要 门 户。 有 文 献[3] 报 道, 0.1 ml的口咽分泌物 中 含 有 106~108 个 细 菌,而 下 呼吸道 细 菌 培 养 中 67% 的 菌 株 与 口 腔 细 菌 相 同。 机械通气患者 口 腔 黏 膜 失 去 了 正 常 的 湿 化、润 滑 和 清洁作用,造成 抗 菌 物 质 生 成 减 少,同 时 吞 咽 反 射、 咳嗽反射及下 呼 吸 道 的 纤 毛 运 动 减 弱 或 消 失,存 留 于口腔 的 分 泌 物 不 易 咽 下,成 为 细 菌 良 好 的 培 养 基[4];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处 于 持 续 开 放 状 态,削 弱了其自净能 力 和 局 部 黏 膜 保 护 作 用,造 成 口 腔 内 细菌大量繁殖[5];另外,气管插 管 患 者 导 管 和 牙 垫 的 存在使得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无法彻底清除口腔内 分泌 物,增 加 了 细 菌 繁 殖 和 感 染 的 机 会[6灢7];抗 生 素 的 应 用 导 致 菌 群 失 调 ,助 长 了 口 腔 细 菌 的 异 常 繁 殖 。 1.2暋口腔护理预防 VAP 的作用暋循证医学证 据[8] 表 明 ,优 质 的 口 腔 护 理 可 以 有 效 抑 制 牙 菌 斑 形 成 、减 少口咽部定植菌数量和 VAP 发生。文献 报 [7] 道,高 质量 的 口 腔 护 理 干 预 可 以 使 VAP 发 生 率 降 低 33灡3%。因此,许 多 学 者 建 议 将 建 立 并 维 持 良 好 的 口腔卫生条件作为预防 VAP 的重要措施。
暰收稿日期 暱暋2013灢01灢12暋暋暰修回日期 暱暋2013灢04灢02 暰作者简介 暱暋 江 方 正,大 专,护 师,主 要 从 事 普 通 外 科 危 重 病 临床护理工作 暰通信作者 暱暋叶向红,E灢mail:icuyz@
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

洗手:在操作前, 洗手并戴上手套
准备工具:准备口 腔护理所需的工具, 如棉签、纱布、漱 口水等
操作顺序:按照口 腔护理的步骤进行 操作,如先清洁牙 齿,再清洁牙龈等
注意力集中:在操 作过程中,注意力 集中,避免误伤患 者
操作力度:在操作 过程中,注意操作 力度,避免用力过 猛,造成患者不适
操作后检查:在操 作结束后,检查患 者的口腔情况,确 保口腔护理到位
03
使用频率:根据 患者情况,每24小时使用一次
口腔检查
01
04
检查口腔黏膜:观察口 腔黏膜是否正常,是否 有溃疡、炎症等
03
检查牙齿状况:观察牙 齿是否松动、脱落、蛀 牙等
02
检查牙龈健康:观察牙 龈颜色、形态,是否有 红肿、出血等现象
检查口腔卫生:观察口 腔内是否有食物残渣、 牙垢等
操作规范
患者舒适度
保持口腔清洁:定 期刷牙、漱口,保
持口腔卫生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辛辣、酸、甜 等刺激性食物,减
少口腔不适
保持口腔湿润:使 用口腔湿润剂,保 持口腔湿润,减少
口干
调整口腔温度:保 持口腔温度适中, 避免过冷或过热,
提高患者舒适度
观察病情变化
01
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02
观察患者口腔黏膜颜色、湿润度、有无出血、溃疡等情况
03
观察患者口腔分泌物,如痰液、唾液等,判断有无感染、炎症等
04
观察患者吞咽功能,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口腔护理方案
THANKS
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机 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
演讲人
目录
01. 口腔护理的重要性 02. 口腔护理的方法 03. 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
《ICU 内 ARDS 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护理个案》

《ICU 内 ARDS 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护理个案》一、疾病概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
ARDS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严重感染、创伤、休克、误吸等。
ARDS 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常见的危重症之一。
机械通气是治疗 ARDS 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机械通气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压伤、氧中毒等。
因此,对 ICU 内 ARDS 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护理至关重要。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 肺内因素:如肺炎、误吸、肺挫伤等直接损伤肺组织的因素。
2. 肺外因素:如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烧伤等间接损伤肺组织的因素。
(二)发病机制1. 炎症反应:各种致病因素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 等,引起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引起肺水肿和肺不张。
2.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导致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萎陷,肺顺应性降低,引起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3. 肺内分流增加:肺组织损伤后,肺内分流增加,导致静脉血掺杂,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4.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组织损伤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无效通气增加,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三、临床表现(一)呼吸困难是 ARDS 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呼吸频率可达 30-50 次/分以上。
(二)顽固性低氧血症尽管给予高浓度吸氧,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仍低于 60mmHg,甚至更低。
(三)咳嗽、咳痰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痰液多为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四)发绀由于低氧血症,患者可出现口唇、指甲床等部位发绀。
(五)其他症状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
四、治疗要点(一)机械通气是治疗 ARDS 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氧合功能。
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

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第一篇1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液的选择与VAP的关系在澳大利亚,每1000个机械通气日中就会发生6.2例VAP。
据美国xx年报道,VAP每年要花费卫生保健系统的金额达到20亿美元,而用于对VAP的预防仅是3万~4万美元。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世界卫生日当天倡导在临床实践中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强调了感染控制预防优于治疗,也强调了预防VAP的发生最有效的护理方法就是保证有效的口腔护理。
国内学者对机械通气病人有效的口腔护理措施也有诸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护理方式、护理频率、护理用具、护理溶液,从不同角度证明了高质量的口腔护理对于降低VAP 发生率的积极作用。
2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溶液的使用据文献报道,目前口腔护理液的使用多样,口腔护理溶液对VAP预防的研究多,但系统评价等级各异,国内外使用的情况也有很大差异,这对于临床护理者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依旧是个困惑。
据调查,国内184家三级甲等医院中有76.0%依旧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危重症病人常规口腔护理溶液,仅有3.8%使用氯己定。
其余目前使用的口腔护理溶液还有蒸馏水、过氧化氢、酸性氧化电位水等。
2.1生理盐水目前国内重症病人口腔护理使用最普遍的是生理盐水,而生理盐水在口腔中水分蒸发,成为高渗溶液,氯化钠沉积在口腔及气道黏膜上,使气道纤毛运动减弱,上皮细胞因脱水、皱缩而破裂,导致黏膜破溃和出血。
生理盐水本身含有特定的咸味,易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是口腔黏膜破溃的病人加重了他们的疼痛,病人抵触情绪强烈而不利于护理工作的进行。
据文献报道,生理盐水没有杀菌的功能,单纯使用生理盐水做口腔护理时无法有效去除口腔细菌。
2.2蒸馏水蒸馏水为不含溶质的低渗溶液,水分蒸发后不影响口腔及呼吸道的渗透压,较少引起病人的不适症状,而且能有效清除口腔内的致病菌,与生理盐水相比较,病人更愿意接受。
目前很多学者致力于氯己定溶液降低VAP发生率的研究,结果显示能显著改善口腔细菌定植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通气口腔护理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操作
Endotracheal Tube and Oral Care
审译:杨磊(ICU 行政科主任、ICU 专科护士)
操作目的:
对气管插管者实施口腔护理可以预防气管插管对面颊、口咽、气道的损伤;改善口腔卫
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须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
1. 掌握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2. 掌握口腔的解剖和生理。
3. 气管插管可以保持气道通畅或进行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尤其是气管插管)的建立,患
者无法有效咳嗽和排除分泌物,须要使用吸痰技术定期清除分泌物。
气道吸引必须严格
无菌操作以防止医院获得性肺炎。
4. 气道吸引操作要遵循指征吸引,而不可以常规定时吸引。
5. 合适的气道湿化有助于分泌物的清除。
6. 恰当的气管插管气囊护理,可以避免气道分泌物的误吸,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减
少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7. 气管插管可以导致鼻腔或口腔粘膜破溃。
8. 如果病人焦虑或是不配合,在重新固定气管插管时就需要两个人来完成,以防止气管插
管意外脱出。
9. 气管插管时间超过 24 小时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将增加。
通常以为,呼吸
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胃液反流或是口腔分泌物或是两者及牙癍引起的口腔内细菌繁
殖有关。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仅仅发生于机械通气期间,在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期间、住
院期间都会发生。
物品准备
1. 护目镜或眼镜、面罩。
2. 牙垫或是口咽通气道(必要时)
3. 胶布或寸带、气管插管支撑物(以方便口腔护理和吸引)。
4. 生理盐水。
5. 成人/小儿软毛刷或可吸引牙刷。
6. 口腔护理液(如,%双氧水、洗必泰、牙膏等)
其他根据患者需要准备物品包括如下:
1. 配有合适型号吸引管的密闭式吸引装置。
2. 5-10ml注射器。
3. 口腔与鼻腔吸引管要分开单独应用。
4. 两套吸引装置(固定的或是便携式的)。
5. 连接管。
6. 非无菌手套。
7. 听诊器。
患者及家属宣教
1.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气管插管护理的程序,包括气管插管护理的目的及有效的口腔护理在
预防感染上的重要性。
2. 根据情况,告诉患者口腔护理过程中如果配合。
3. 气管插管后患者不能说话,需要有其他的沟通方式的来进行沟通。
4. 为了防止导管意外脱出,给予患者必要的保护性肢体约束。
患者评估及准备
患者评估
1. 评估口腔及气管插管护理的指征
口腔或气道内有过多的分泌物
牙菌斑
固定带被污染
患者咬合或是扭曲插管
导管或固定装置压迫鼻腔、口角或是舌头
插管过深或是脱出
病人自诉不适
原因:评估可以引起对必须及早实施气管插管护理的重视。
2. 评估患者意识水平和焦虑程度。
原因:这项评估可以决定气管插管过程中是否需要镇静。
患者准备 1. 告知患者操作步骤,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2. 协助患者采取对患者和护士操作都舒适的卧位,通畅是半坐卧位或是坐位(大于300),
增加舒适与误吸风险。
气管插管及口腔护理操作程序
步骤操作原理注意事项
1. 洗手,戴口罩。
2. 确保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的连接使用了旋转支架
3. 必要时,采用支架支撑气管插管或呼吸机管路
4. 气道吸引前,给予高浓度吸氧
5. 松开并去除旧的固定装置
6. 如果患者是经鼻气管插管,那么要用盐水纱布或棉签擦拭导管周围。
(接步骤8)
7. 如果是经口气管插管,要去除牙垫或是口咽通气道。
(接步骤8)
8. 保持口腔卫生,用小儿或成人的软毛牙刷一天减少细菌及分泌物的传播标准预防减少呼吸机管路导致气管插管压迫口腔的压力,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气道吸引避免按时吸引,有气
道吸引指征时吸引。
清除分泌物时,会对皮肤产生压力,甚至引起皮肤破溃。
牙垫或是口咽通气道可以起到防止病人咬气管插管而引起的通气障碍的作用。
良好的口腔卫生可以减少口
腔内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如果这种固定气管插管的方法影响有效的口腔护理,要考虑更换其他固定方法。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推荐经鼻气管插管的病人
尽快改为经口气管插管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风险。
牙垫要安全的与气管插管分离,以防插管脱出。
牙垫的存
在可能会影响提供有效的口腔护理。
对于插管的成年人,小儿牙刷或是软硬适中的短毛牙刷更至少刷牙两次,可以清除牙齿上的牙菌斑。
(推荐级别Ⅳ级)9. 另外一天刷牙两次,用%的过氧化氢口腔棉签每2-4小时清洁口腔,以保持口腔黏膜和口唇湿润。
(推荐级别Ⅳ级)
10. 经常的口腔或咽部吸引。
(持续吸引,推荐级别为Ⅱ级;间断的吸引,推荐级别为Ⅳ级)
11. 将气管插管移到口腔的另一边,有必要的话更换固定气管插管的牙垫或口咽通气道。
关的细菌定植每2-4小时做一次口腔护理看起来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了,但是如果每4-6小时还不能进行一次口腔护理,那么之前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大多研究证明,去除牙癍并保持齿龈健康的过氧化氢的安全而有效地浓度为1%-3%。
唾液提供黏膜保护作用,机械通气引起口腔黏膜干燥、影响唾液流动、引起革兰氏阴性杆菌繁殖。
清除滞留在气囊上,并可能引
起微误吸的分泌物。
已经证明持续的声门下吸引
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性肺
炎的发生。
已经证明经过大量改进
后的间断深部口腔吸引
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的发生。
尽最大可能的预防并减少导
管对口唇、舌头、口腔的压迫。
便于操作。
泡沫棉签能有效刺激粘膜组
织,但却不能去除牙癍。
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推荐通
过贯彻执行综合的口腔护理
程序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的发生。
不主张将漱口液作为清洗剂。
心脏外科术后术后患者是唯
一推荐每日两次刷牙后应用
2%洗必泰的人群。
疾病预防科控制中心对 2%的
洗必泰在危重患者口腔护理
中的使用还没有达成共识。
口腔吸引物品及吸引导管每
24 小时更换一次。
非一次性口腔吸引用物每次
应用后要用等张的无菌盐水
进行冲洗然后放于纸巾上或
是覆盖。
密闭式吸引装置的断开连接
处可能会增加细菌的定植。
12. 应用最小漏气技术与最小容量闭合技术确保气
囊压力合适。
13. 确认导管的位置,并记
录导管尖端距离门齿或
鼻孔的位置(导管插入
深度)。
14. 根据习惯的标准,妥善
固定导管的位置。
减少误吸风险。
避免气体进入胃内,导致胃胀
气。
通常,导管尖端距离门齿的距
离女21cm,男23cm。
防止意外脱管。
多种方法固定气管插管,包括
气管插管固定器、寸带、胶布
等,固定方法应该不影响实施
口腔护理操作。
操作预期结果意外情况
1. 保持气道通畅
2. 安全气管插管
3. 清除口腔分泌物
4. 完整的口腔与鼻腔粘膜
5. 减少口腔内细菌定植
6. 湿润、粉红的口腔粘膜
1. 意外脱管
2. 堵管
3. 气囊漏气
4. 压迫口、鼻、口唇
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步骤原理需报告的情况
1. 除非禁忌,一般都要抬高床
头至少300(推荐级别Ⅳ)
2. 根据临床指征痰
3. 观察分泌物的量、性状、颜
禁忌症包括:血流动力学不
稳定、脑灌注压低、俯卧位
保持气道通畅
以下这些情况需要报告,尽
管他们坚持不顾护士的干
预措施
无法通过吸痰管
分泌物量和性状的改变色
4. 如果是经鼻气管插管,观察
鼻腔分泌物情况
5. 每8小时评估一次口腔和口
唇的情况,根据需要每2-4
小时做一次口腔护理
6. 通过口腔护理,评估牙齿上
蓄积的牙癍及潜在的口腔脓
肿感染的风险
7. 重新确定导管的位置,并标
记导管距离门齿或鼻腔的距
离,每24小时重新固定导管,
或是根据导管是否污染、松
动随时固定
如果每4-6小时的口腔护理
不能坚持,那么之前的努力
都将白费。
及早识别压力及
分泌物的情况,尽早采取干
预措施
评估并去除牙癍以减少口
腔内细菌定植
导管妥善固定
脓性分泌物引出
口腔、口唇、舌头皮肤破溃
口腔溃疡
牙癍继续在牙齿上蓄积
导管过深,或过浅
护理记录内部包括:
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
患者是否耐受吸引。
吸引的量、性质和颜色
鼻腔引流
气管内导管位置的更换
气管内导管的再固定
口腔护理、湿度和口腔吸引。
口唇、口腔和舌头情况。
是否有气囊漏气
气囊充气量
气管内导管的标记刻度
气管插管的鼻孔
参考文献:
AACN. Endotracheal Tube and Or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