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2024年河南煤化工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河南煤化工市场发展现状简介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产地之一,同时也是煤化工产业的重要基地。
本文将对河南煤化工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煤化工市场概述煤化工市场是指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和转化工艺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市场。
河南省作为中国主要的煤矿资源产地之一,煤炭资源丰富,为煤化工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过去几十年里,河南煤化工市场稳步发展,各项指标持续增长。
煤化工产品的种类繁多,包括煤炭气化产品、合成氨、甲醇、二甲醚等。
这些产品在能源、化工、石油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市场现状1. 产业规模扩大河南煤化工市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加大对煤化工行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引进外部投资、推动技术创新等方式,加快了煤化工项目的建设。
目前,河南省已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技术较为先进的煤化工企业,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2. 技术创新突破河南煤化工市场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煤化工领域的技术创新往往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河南省加快推进煤化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3. 产品结构优化河南煤化工市场的产品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
传统的煤化工产品市场已逐渐饱和,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环境约束。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河南省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4. 环保压力增大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政策的不断加码,河南煤化工市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河南省正在积极推动煤化工产业的清洁生产和环境治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市场前景河南煤化工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煤炭产业的优化升级,煤化工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河南煤化工市场的发展趋势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引领河南煤化工市场将继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概述: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转化,生产煤化工产品的一种工业形式。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化工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
本文将从煤化工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煤化工产业现状1.1 煤化工产品种类繁多煤化工产业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燃料油、煤制化肥等。
这些产品在能源、化工、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推动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1.2 煤化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投资的增加,中国煤化工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为了一批大型煤化工项目,如山西大同煤制气项目、内蒙古大同煤制油项目等。
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提高了煤化工产业的整体水平,还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1.3 煤化工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煤化工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煤化工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其次,煤化工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此外,煤化工产业还需要解决原料供应、能源消耗等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2.1 创新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需要加大对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可以引入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催化剂技术和分离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还可以探索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途径,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2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煤化工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可以通过提高管理设施的效率、加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3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煤化工产业需要通过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可以发展煤炭深加工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提高整体竞争力。
2024年煤化工市场前景分析

煤化工市场前景分析引言煤化工是指利用煤炭作为原料进行化学转化的过程,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材料等多个领域。
随着国内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煤化工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煤化工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展望未来的前景。
煤化工市场现状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产业的发展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同时,煤化工产品在国内化工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市场需求较大。
然而,当前国内煤化工市场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煤化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其次,煤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与传统石油化工产品相比存在一定的竞争劣势。
此外,煤炭资源的有限性也制约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煤化工市场趋势分析尽管煤化工面临一些挑战,但在政策和技术的推动下,煤化工市场仍具有较大的潜力。
以下是煤化工市场的主要趋势分析:1. 政策支持推动发展随着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和经济转型的重视,政策支持将成为煤化工市场发展的关键。
政府将出台一系列鼓励煤化工技术创新和环保生产的政策,以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技术进步带来创新机遇煤化工技术不断创新,将大幅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煤直接液化技术和煤间接液化技术使得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升。
此外,煤化工领域还存在着气化、乙二醇等新技术的研发,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3. 能源化学品的需求增长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煤化工产品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扩大。
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技术将成为煤炭资源的重要利用途径。
此外,环保型清洁煤技术的发展也将提高燃煤电厂的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4. 煤炭资源的需求稳定煤炭作为中国主要能源来源之一,其需求量相对稳定。
煤炭产业作为煤化工产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商,将继续为煤化工市场提供稳定的资源保障。
结论综上所述,煤化工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能源需求增长等因素将推动煤化工市场的发展。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作为原料进行化学加工,生产各类化工产品的产业。
煤化工产业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产业规模与产值我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庞大,产值巨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煤化工产业总产值达到X亿元,较上年增长X%。
其中,煤制烯烃、煤制气体和煤制油等产品产量和销售额均居全国前列。
2. 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我国煤化工产业在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自主研发创新等手段,我国煤化工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部份关键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加大了力度。
通过推进煤化工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大环保投入,优化工艺流程,大幅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1. 提高产品附加值未来,煤化工产业需要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例如,开辟绿色环保的高级煤制油技术,生产高品质的石油替代品,满足市场需求。
2.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煤化工产业需要加大对绿色化改造的力度,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通过引进节能环保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煤化工产业需要加强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研发合作项目,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同时,积极参预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组织活动,提升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需要加大对煤化工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加工,生产煤化学产品的产业。
目前,全球煤化工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煤化工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据统计,全球煤化工产业年产值已超过1000亿美元。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煤化工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煤化工产业已实现了从传统的煤焦化工到煤液化工、煤气化工和煤制油等多个领域的突破,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3. 煤化工产品种类繁多:煤化工产业生产的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化肥、煤制石油化工产品等。
这些产品在能源、化工、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 环保问题成为关注焦点: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煤化工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为了一定的污染,如何解决环保问题成为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煤化工产业需要朝着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发展: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煤化工产业应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
通过煤气化、煤液化等技术手段,将煤炭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发展清洁煤技术:煤化工产业应加大对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同时,推动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提高煤炭的质量,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3. 推进煤化工与新能源的融合:煤化工产业应与新能源产业相结合,推动煤化工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融合发展。
通过煤炭气化、合成气体制备等技术手段,将新能源与煤炭资源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4. 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煤化工产业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强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处理,推动煤化工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煤化工产业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创新发展。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转化和加工,生产化学品、燃料和能源产品的一类产业。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与煤炭资源的丰富性和能源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化工产业具备了良好的原料基础。
其次,煤化工产品种类丰富,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化肥、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等。
再次,煤化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链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此外,政府对煤化工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加,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市场推动。
然而,煤化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煤化工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包括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煤化工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再次,煤化工产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和监控措施。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 加强煤化工技术创新和升级。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推动煤化工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特别是在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领域,应该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提高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2. 推动煤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通过加强产业规划和布局,调整煤化工产业的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特别是在煤制化肥、煤制合成氨等领域,应该加大投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3. 加强煤化工产业的绿色发展。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推动煤化工产业的绿色发展。
特别是在二氧化碳的减排和污染物的治理方面,应该加大投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创新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模式。
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创新发展。
特别是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应该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转化和加工,生产出煤化工产品的产业。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煤化工产业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和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发展规模目前,全球煤化工产业规模庞大。
以中国为例,中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为了以煤炭气化、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为主要技术路线的煤化工产业体系。
2022年,中国煤化工产业总产值达到XX亿元,占全国化工行业总产值的XX%。
2. 技术水平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目前,煤化工产业在技术创新和装备更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以煤炭气化技术为例,目前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气化技术,如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煤浆气化等。
这些技术在提高煤炭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市场前景煤化工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产品在能源、化工、交通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煤化工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估计未来几年,煤化工产业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为了实现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1. 提高技术水平煤化工产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例如,加强煤炭气化技术的研究,提高气化效率和产物质量;加强煤制油技术的研发,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加强煤制气技术的创新,提高气体利用率和能源效益。
2. 推动产业升级煤化工产业应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例如,与石油化工产业合作,发展煤炭与石油的协同加工技术;与新能源产业合作,推动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
3. 加强环境保护煤化工产业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加工,生产煤化工产品的产业。
以煤为原料,通过煤气化、煤炭液化等技术手段,将煤转化为煤化工产品,如合成氨、甲醇、二甲醚、煤油等。
煤化工产业具有煤炭资源丰富、技术门坎高、市场需求广泛等特点。
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煤化工产品的产量稳步增长。
以甲醇为例,2022年我国甲醇产量达到了1.2亿吨,位居全球第一。
其次,煤化工技术不断创新。
我国在煤气化、煤炭液化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提高了煤化工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再次,煤化工产业链不断完善。
从煤炭开采到煤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形成为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了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煤化工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煤炭资源的有限性。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其开采和利用也面临一系列环境和安全问题。
其次,煤化工产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再次,煤化工产品的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煤化工产品面临着来自替代品的竞争压力。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为了促进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 提高煤化工技术水平。
加大对煤气化、煤炭液化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效率。
同时,加强煤化工技术的创新,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效、低污染、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2. 加强环境保护和管理。
煤化工产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加强废水和废气的处理,提高煤化工生产的环境友好性。
同时,加大对煤炭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煤化工产业向清洁、低碳的方向转变。
3. 拓宽煤化工产品的应用领域。
煤化工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化肥、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
煤化工产业应积极开展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拓宽产品的市场空间,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 ➢ 煤炭消费量36.2亿吨,其中发电耗煤占41.3% ➢ 发电用煤以每年3%~6%的速度增长 ➢ 随着油、气价格上涨,化工用煤有较大增长 ➢ 居民生活燃煤逐年减少,煤炭作为动力用煤所占比例仍将保
持60-70%左右
团结 效率 责任
发展煤化工必要性-煤炭利用存在的问题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团结 效率 责任
煤化工多联产系统的特点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 以煤基清洁燃料和化工产品为主; ➢ 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公用工程共享减少建设投入; ➢ 通过调整合成气循环比提高单元设备的效率; ➢ 灵活调整产品品种和产量; ➢ 尾气、废渣循环利用; ➢ 以减少投入(降低折旧)、提高效率(单台设备产
量提高)、废弃物利用达到经济效益最优化。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 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形成气态、液态、固 态产物。
• 焦炉种类:鞍山焦耐院JNX型下喷复热式、新 日铁M型、捣固型、考伯斯式、卡尔-斯蒂尔
• 焦炭种类:气化焦、冶金焦、铸造焦、电石焦
• 炼焦发展趋势:大型、高效、环保、煤资源广
• 焦化化工:焦炉气、煤焦油
团结 效率 责任
中国煤焦化
团结 效率 责任
新型煤化工系统
制粉
加
加氢
制浆 氢 液
化
煤 气 化
FT 合成
发
动
电
力
团结 效率 责任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提 质 加 工
产 品 提 质 加 工
煤气化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 煤化工重要单元技术 • 煤气化分类:按照化学工程特征分类;按照煤气用途分类;
按照煤气成因分类;按照气化剂分类;按照供热方式;按照 排渣方式;按照操作压力分类 • 按照化学工程特征分类: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熔融床 • 固定床(移动床):M型、W-G型、U.G.I 、鲁奇加压 • 流化床(沸腾床):常压温克勒、高温温克勒HTW、循环流化 床CFB、灰熔聚流化床气化炉 、恩德粉煤流化床 • 气流床:德士古炉、K-T炉、壳牌炉、GSP、EAGLE、DESTEC、 PRENFLO、航天炉、多元料浆、四喷嘴、清华炉、东方炉等 • 熔融床:熔渣床、熔盐床、容铁床
团结 效率 责任
发展煤化工必要性-煤的角色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 我国当前能源的主体
➢ 我国是典型的富煤、贫油少气国家,现能源总 储量结构为:原煤58.8%,原油3.4%,天然 气1.3%,水能36.5%。
➢ 现每年消耗煤炭35-36亿吨,直接燃烧达到18 亿吨。
团结 效率 责任
发展煤化工必要性-中国能源消费预测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 中国化石能源剩余可采储量
2000米以上煤炭地质储量55597亿吨,探明储量10176亿吨,可采余量煤炭 3245亿吨,116年; 石油地质资源940亿吨,可采资源140亿吨,可采储量59亿吨,可采余量33亿 吨,20年; 天然气地址资源总量3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2.3万亿立方米,探明可采储量 1.48万亿立方米,49年
煤炭占 65%
13.9亿吨
煤炭占 67%
16.03亿吨
煤炭占 59.4~63.2%
38.2~43.8亿吨
2002
2003
2020
中国能源生产总量(以标准煤计)
团结 效率 责任
发展煤化工必要性-当前的能源形势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 2005年进口1.24亿吨;2010年进口2.39亿吨,自产1.856亿吨;
传统煤化工:
以焦化、焦油加工、焦炭 造气、块煤造气、型煤造 气为主要方式。
新型煤化工:
以高效煤气化、煤炭液化、 煤制甲醇等碳一化工;煤电 化多联产、煤制取石油化工 产品为标志。
团结 效率 责任
新型煤化工特点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 产品-以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为主 ➢ 技术系统-采用高新技术并优化集成 ➢ 产业规模-建设大型联产企业和产业基地 ➢ 煤炭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 经济最优化 ➢ 清洁生产与环境友好
煤的化工利用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焦化
焦炭、焦炉气、粗苯、煤焦油
化工利用
煤
气化
煤气、合成气、氨、甲醇等产品
液化
油品、烃类
燃料
团结 效率 责任
电力、热能
煤化工的概念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方法使煤转 化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或半成品,而后再进一步 加工成一系列化工产品或石油燃料的工业。
水泥/(kg/t) 190.8 124.6 1.56
合成氨/(kg/t) 1379
970 (美国) 1.44
乙烯/(kg/t) 1277 870 1.47
团结 效率 责任
发展煤化工必要性-石油生产、消费和进口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团结 效率 责任
发展煤化工必要性-石油供应与需求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中国产量: ➢ 2004年产量2.12亿吨,2005年2.43亿吨,占全球
产量42%,46%; ➢ 焦炭消费:冶金-75%;机械、化工20%等;其
它5% ➢ 2003年出口1470万吨,价格350美元/吨,占世
界贸易量57%;2004年出口1103万吨,238$/ 吨;2005年1267万吨,183$/吨;
2012年,生产原油2.0748亿吨,同比增长1.9%,进口原油2.7109
亿吨,同比增长7.3%; 2013年全年中国累计进口原油2.82亿吨,
➢ 2004年中国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2010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 能源第一消费大国;
➢ 石油对外依赖度已经从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大于50%;2012
核电
0.3
5.2
11.6
项目
水电 可再生能源 传统生物质能 新可再生能源
合计
2050年
1998年 按目前趋势 生态驱动
发展方案
方案
5.0
5.5
7.5
19.7
18.2
28.8
14.4
1.0
1.1
2.3
11.7
20.1
100.0
100.0
100.1
团结 效率 责任
发展煤化工必要性-煤炭利用现状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单位: 亿吨/年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10 2020
总消费 2.4 2.75 3.1 3.17 4.29
5.8
供应量 1.6 1.69 1.6 1.62 2.03
2.1
缺口 0.8 0.96 1.5 1.55 2.26
3.7
团结 效率 责任
发展煤化工必要性-能源强度比较
团结 效率 责任
煤液化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直接液化
气化
制氢
煤
加热加压催化
液化油
提质加工
汽油、柴油、 航空煤油、 LPG 、 酚 类 、 苯类、氨类等
间接液化
催化剂、温度、压力
煤 气化
CO+H2
合成物
团结 效率 责任
分馏(离) 提质加工
汽油、柴油、 石脑油、乙烯、 丙稀、含氧类 蜡类、燃料气 等
煤焦化
准煤。2013年36.1亿吨。
我国未来能源结构政策的基本方略是“煤 为基础、多元发展”。维持以煤炭为主体、
可再生能源 7%
电力为中心,油气、新能源全面发展的一 次能源结构;优化二次能源结构,特别是 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清洁性。
天然气 3%
原油
团结 效率 责任
23%
总消费量 1075.3 100 100 3250 100 100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中国与国外能源强度比较(2004 年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耗能)
团结 效率 责任
煤化工技术是出路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 中国能源发展的必然途径; ❖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 中国煤炭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选择; ❖ 中国现代工业的新领域。
团结 效率 责任
煤化工分类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 综合利用效率低,约为32% ➢ 能耗高,节能潜力大,万元GDP能耗为1.84tec ➢ 煤炭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 环境污染严重
2010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能耗与国际比较(标准煤)
项目 中国 (a) 日本 (b) (a)/(b)
发电/(g/kWh) 376 310 1.24
钢铁/(kg/t) 813 680 1.23
➢ 同期,原煤占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达 70.3%。
团结 效率 责任
发展煤化工必要性-中国能源结构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2000~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及构成
时间
一次能源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核电
消费量/Mt(标煤) 686.0 323.7 32.26 26.88 6.45
2000 年 消费构成 %
63.8 30.1 3.0
2.5
0.6
世界消费构成 % 25.1 40.0 24.7
2.6
7.6
消费量/Mt(标煤) 2138 600.1 137
Hale Waihona Puke 228.3 23.42010 年 消费构成 %
70.0 17.61 4.1
6.7
0.7
世界消费构成 % 29.6 33.6 23.8
5.2
6.5
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煤化工现状及发展前景
2014年7月23日
团结 效率 责任
内 容 概 要 抓建设 争一流 创示范
1、煤的用途及煤化工概念 2、世界及中国能源状况 3、发展煤化工的必要性 4、现代煤化工技术 5、煤化工分类 6、现代煤化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