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励志故事大全

合集下载

爱国的经典励志小故事实用5份

爱国的经典励志小故事实用5份

爱国的经典励志小故事实用5份爱国的经典励志小故事 1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爱国的经典励志小故事 2在上古时期的周朝,统治者把全国分成许多小国,由他们的子弟和功臣去治理,叫诸侯国。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办法对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是起过作用的。

但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诸侯国独自为政,不听中央的命令,相互之间又不断打仗争夺,使全国陷入分裂和动乱的状态。

这就是历史上的春秋和战国时期。

到战国后期,人民都希望把全国统一起来。

公元前221年,秦国国君赢政经过10年征战,消灭了其他6国,建立了秦朝。

他就是秦始皇。

怎样进行管理呢?有的大臣提出,还应该像周朝那样分封诸侯。

一个叫李斯的大臣坚决反对,说应该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统一管理,才不致于造成混乱和分裂。

秦始皇支持李斯的意见,说:“过去战争不断,百姓受苦,就是因为全国分裂、各自为政、不尊天子造成的。

如果我再分封,不是等于给自己树立敌人吗?想要安宁就难了。

”于是,秦始皇决定把全国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郡县官员由中央任命。

他又下令制定统一的法令,使用全国一致的文字、车辆,开通首都到各地的驿道,做到畅行无阻;对长度、重量、容量也做了统一的标准。

他还亲自到各地巡视,宣传统一的意义和功德。

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全国统一的办法,后来被历代统治者所继承。

爱国的励志故事100字

爱国的励志故事100字

爱国的励志故事100字爱国的励志故事1:华罗庚的爱国情结1938年,抗日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人要华罗庚留下来教书,他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到西南联大与同胞们共患难.清华大学的资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让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晋升为大学教授。

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

1950年,祖国解放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

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

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为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

他还写了10余部科普作品。

他的名字已载入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爱国的励志故事2:杨靖宇献身抗日的故事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

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

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

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

"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

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爱国的励志故事3:周恩来外交风云之中国人走上坡路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

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

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赞扬伟大祖国建国70周年爱国励志故事大全精选5篇

赞扬伟大祖国建国70周年爱国励志故事大全精选5篇

赞扬伟大祖国建国70周年爱国励志故事大全精选5篇爱国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赞扬伟大祖国建国70周年爱国励志故事大全精选5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赞扬伟大祖国建国70周年爱国励志故事大全精选5篇(一)周银海,1933年生,江苏靖江侯河乡幸福村人。

家境贫困,主要靠父母种地主的租田糊口,生活朝不保夕。

幼小的周银海不得不帮大人干活,有时挖点野菜充饥。

1940年新四军东进,周银海的家乡获得解放,从而使他有机会入学读书,接受革命教育。

1943年,乡里成立农抗会和儿童团,周银海高兴地报了名,成为一名儿童团员。

从此,他白天上课,晚上到村头、路口站岗放哨,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一天傍晚,周银海扛着红缨枪在路口站岗,突然村外来了一人。

此人身穿长袍,头戴礼帽,腋下夹着一只小布包,像是教书先生。

周银海想:“怎么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于是便举起红缨枪,拦住来人要路条。

那人见此情况,连忙掏出路条给周银海看。

这时,乡农抗会吴会长正好路过此地,一看来人是县委的陈部长,两人不禁哈哈大笑。

陈部长见周银海办事认真,表扬了他,并鼓励他好好学习,跟共产党干一辈子革命。

从此,周银海在儿童团干得更出色了,不久当上了儿童团团长。

此后,他经常带领儿童团员在村里唱歌、上操,在路口站岗、放哨,还多次配合民兵破路拆桥,常常受到区乡干部和村民的赞扬。

1946年,土地改革运动在周银海的家乡展开。

那里有8家大地主,都是远近闻名的吸血鬼,剥削农民心狠手毒。

运动中,周银海带着儿童团员,配合民兵监视地主的行动。

在一次斗争地主的大会上,他领着儿童团不时高呼口号,使斗争大会开得十分热烈。

这年冬天,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大举进攻解放区。

国民党军队对靖江实行重点“清剿”。

因为靖江是苏中解放区南部的“门户”,侯河区是靖江县的老解放区,迎祥乡又是靖江的土改实验乡,所以国民党反动派决心要将这里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斩尽杀绝。

爱国经典故事

爱国经典故事

爱国经典故事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有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爱国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激励着我们热爱祖国,奋发向上。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些经典的爱国故事,感受那份激励人心的力量。

故事一,岳飞护国。

南宋时期,金兵入侵,岳飞奋起抵抗。

他率领军队多次作战,屡次取得胜利,但却屡遭朝廷排挤。

最终,岳飞被冤枉为奸臣,被处死,但他的爱国精神却历久弥坚。

岳飞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到表彰和荣耀,但只要心中热爱国家,就会义无反顾地奋勇向前。

故事二,范蠡舍身救国。

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夫差因为相爱的妻子西施而荒废国政,被越国吞并的危机一触即发。

范蠡为了挽救国家,不顾个人安危,舍身谋国,最终成功说服夫差,化解了危机。

范蠡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不一定要英勇杀敌,有时舍己为国,也是爱国的表现。

故事三,雷锋精神。

雷锋是中国近现代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爱国的真谛。

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做好每一件事,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祖国的热爱。

雷锋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不分高低贵贱,只要心中热爱国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爱国的模范。

故事四,抗击洪水。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洪水是其中之一。

每逢洪水,无数的中国人奋勇抗击,用自己的力量保卫家园。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国的真谛,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国经典故事,是一座座历史的丰碑,是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卷。

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爱国精神,让爱国之情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共同携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

爱国励志方面的十个名人事迹_关于名人爱国励志事迹

爱国励志方面的十个名人事迹_关于名人爱国励志事迹

爱国励志方面的十个名人事迹_关于名人爱国励志事迹爱国是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从古至今,关于名人爱国方面的励志事例数不胜数,今天就跟店铺一起来看看这些爱国励志方面的十个名人事迹吧。

十个爱国励志方面的名人事迹爱国名人事迹1、科学家献身祖国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

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

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爱国名人事迹2、安徒生跟老友断交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跟德国的奥古斯登堡原来是要好的老朋友。

1848年普鲁士侵入丹麦的国境,这种侵略行为引起安徒生的极大愤怒。

四年后,他到德国去旅行。

许多德国朋友涌到车站去迎接他。

一位朋友说:“奥古斯登堡公爵夫妇在家里等您,希望您去和他们会见。

”“我不愿去见他们,奥古斯登堡参加了四年前普鲁士侵丹麦的战争,我怎么能去看这家人呢?”安徒生愤怒地说着。

从此,两位老朋友断交了。

爱国名人事迹3、吉鸿昌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

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

”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爱国名人事迹4、“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萧邦,19岁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很有名气了。

中国的经典励志故事

中国的经典励志故事

中国的经典励志故事中国充满了许多经典的励志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为人们在追求梦想和克服困难时提供了精神动力。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个令人敬佩的中国经典励志故事。

1. 百折不挠:郑成功的英雄故事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也是一个勇敢坚韧的励志典范。

17世纪末,郑成功率领一支小部队在台湾挑战荷兰殖民者。

经过多次失败,他数度被打败,但他从未放弃追求自由的信念。

最终,郑成功成功地将荷兰殖民者赶出了台湾,建立了台湾的基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少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2. 扶危济困:爱国割席的范仲淹范仲淹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人。

他在官场上多次担任重要职位,然而当他看到国家深陷外侮,社会动荡不安时,他毅然决然地割席断义,为了救国救民,选择退隐山林。

范仲淹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面临困境和危机时,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力挽狂澜:李宗仁的故事李宗仁是中国现代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又一位英勇将领。

李宗仁在抗日战争中率领部队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抵抗,打击了日军的进攻。

在解放战争中,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为中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4. 努力奋斗:钟南山的抗击新冠病毒钟南山是中国的著名医学家,在2020年全球新冠病毒疫情暴发期间起到了重要的领导和科研作用。

面对未知的病毒和巨大的困难,钟南山敢于亮剑,勇于担当,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

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控制疫情和保护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钟南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我们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愿意付出努力,我们就能够克服困难,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爱国的励志故事

爱国的励志故事

爱国的励志故事爱国励志故事1:毛泽东爱国,维护中国主权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再也不受外国的欺负了,拥有了完全的主权。

我们不依附任何国家,也不允许任何国家侵犯我们的主权。

1958年夏天,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到我国访问,和毛泽东举行会谈。

他提出了两国建立联合舰队的建议,想让苏联的军舰到中国海面上行驶。

大国主义思想很严重的赫鲁晓夫想利用这个机会控制我国的国防、达到他们和美国争夺霸权的目的。

如果这样做,中国的领海权就会受到损害。

毛泽东一听就火了,他厉声质问赫鲁晓夫:“你讲清楚,什么是联合舰队?我们还有没有主权了!”赫鲁晓夫说:“这不是来商量嘛!”毛泽东说:“什么商量!你们是不是要把我们的沿海地区都拿去?”赫鲁晓夫红了脸,忙说:“你们不愿意就算了。

但是让我们在中国有个基地,军舰来加油修理休息,总可以吧?”毛泽东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行!”赫鲁晓夫没有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心怀不满地走了。

后来,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两国的许多经济科技协议,企图给我国造成压力,毛泽东又领导中国人民和它们的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作了坚决斗争,扞卫了我国的主权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爱国励志故事2:詹天佑修铁路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

他们都是些少年。

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

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

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

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

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

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

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

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

有关于爱国的经典励志小故事(通用13篇)

有关于爱国的经典励志小故事(通用13篇)

有关于爱国的经典励志小故事(通用13篇)爱国的经典励志小故事篇1鄷云鹤是我国著名的苎麻纤维专家。

她本是山东利津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后来家乡遭水灾,一家人流落到济南。

她去给人家当佣人,每天扫地、做饭。

在旧中国,主人家一般瞧不起佣人。

鄷云鹤想认字,请求那家小姐每天教自己认一个字,竟被那小姐斥骂了一顿。

她生气极了,辞了工,发誓要上学读书,后来进了一所免费的学校。

谁也没想到,这位贫农出身的女孩子学习那么好,不但上了中学、大学,还取得了留学美国的资格,成了博士。

鄷云鹤回国后,立志要在麻纺织业上做出成绩,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

她努力钻研,在世界上第一个从草类纤维上抽出了人造丝。

日本人听说后,要用高价买她的专利。

她痛恨日本侵略中国,就说:“我不卖,我要把这项技术留给我的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鄷云鹤成了苎麻纤维的大专家。

为了解决麻纤维不容易合成和染色的难题,她反复试验,终于完成了苎麻纤维的化学变性。

我们现在经常穿的麻织品又结实了美观,我国的麻纺工业也十分发达,这和鄷云鹤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她为祖国的富强做出了切切实实的贡献,也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志愿。

爱国的经典励志小故事篇2现在,国际上文化体育交往特别多。

有些运动员和演员在国际比赛和表演中取得了好成绩,得了奖。

他们取得成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个人的表现也并不一样。

那些心中有祖国的人获得了人们真正的敬意。

50年代,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从香港回到国内,成为国家队成员。

他决心为中国夺取世界冠军,所以训练很刻苦。

他常对人说:人生能有几次搏?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就要拼搏,争取胜利。

1959年,他终于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战胜了对手,为祖国获得了第一个个人世界冠军。

然而他还不满足,继续拼搏,后来又为中国第一次取得男子团体冠军做出了贡献。

当了教练之后,他又率领中国女队第一次取得了团体冠军。

这“三个第一”,生动地体现了这位体坛名将为国争光的巨大热情。

羽毛球运动员侯加昌是印尼华侨,球艺十分高超,有争夺世界冠军的实力,可他为发展中国的羽毛球运动,回到了祖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国励志故事大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

一起来看看关于爱国的故事吧。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爱国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梁红玉(1102-1135),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着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

“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

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

”后结识韩世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

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

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

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

”于当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前线,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爱国励志故事《崇祯皇帝》;;鸡鸣而起,夜分不寐,焦劳成疾朱
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

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

于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

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

崇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

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崇祯执政时期,对于后金,群臣分为主战、主和两派。

崇祯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战派袁崇焕。

文官集团使得军中之将只重出身门第,几次大规模对后金的军事活动均遭惨败,削弱了明朝的军事力量,最终无力镇压农民军起义,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

曾经强盛的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两党分庭对抗,却难寻能用之人,也确实难寻可用之人。

崇祯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团的帮助下诛灭魏忠贤阉党,却间接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利膨胀。

崇祯与臣子的关系或可说是历史上最为尴尬诡异的时期--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民军以及抵抗后金外,将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只是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明朝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爱国励志故事《苏武》;;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

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
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

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匈奴中有人造反,苏武的手下牵连其中,苏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决定自尽,未遂,单于就把他关押起来不给饭吃,苏武吃雪和毡毛活了下来,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他流放北海边牧羊。

所有羊都是公羊,要求他让公羊生下小羊才让他回来。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

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

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

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

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

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后来汉朝又有使者来到匈奴,苏武的手下悄悄与其取得了联系,告诉他们苏武还活着。

这才让苏武返回大汉。

这中间度过了十九年。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

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

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

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爱国励志故事大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