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合集下载

第六章:数字测图成果的检查验收

第六章:数字测图成果的检查验收

第一节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检查验收
大比例尺地形图B类常见查质量错漏 1)双线河、双线道路、乡镇级居民地名称错
漏 2)行政村及以上行政名称错漏 3)一般注记错漏达10%~20% 4)有方位意义的独立地物错漏 5)管线(直径30cm以上)类别、转折点错
漏 6)高程注记密度与规定不符 7)地物、地貌各要素主次不分明, 线条不清
a、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的正确性 b、图廓尺寸、注记的正确性 c、控制点准确性 2)平面精度
第一节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检查验收 二、详查 2、数据及结构正确性
1)要素分层的正确性 2)属性代码的正确性 3、地理精度 1)地理要素的完成性、正确性 2)注记和符号的正确性
第一节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检查验收
错漏
(1)严重错漏 A类 (2)重错漏 B类 (3)次重错漏 C类 (4)轻错漏 D类
第一节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检查验收
大比例尺地形图A类常见查质量错漏 1)数学基础: a、坐标、高程系统采用错误; b、平面、高程起算点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错误 c、控制测量精度超限 2)平面精度: a、地物点平面绝对位置中误差超限 b、相对位置中误差超限 3)高程精度 a、高程注记点高程中误差超限
粗差。
22
同精度检测时, 在允许中误差2 2 倍以内的误差值
均参与数学精度统计, 超过中误差 倍的误差视
为粗差。
第一节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检查验收
3)高精度检测时,中误差计算公式
M
n 2
i1
i
n
同精度检测时,中误差计算公式
M
n 2
i1
i
2n
M:成果中误差;
n:检测点(边)总数
i : 成果值与检测值较差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16—20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栅格地图、数字正射影像图以及数字高程模型等产品检查验收工作的要求、内容、验收比例及质量检测方法与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对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栅格地图、数定正射影像图以及数字高程模型产品的检查验收与质量检测。

其他专业的数字测绘产品的检查、验收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941.1—2000 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一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3 术语3.1 单位产品为实施检查、验收而划分的基本单位。

其基本单位是“幅”。

3.2 检验批为实施检验而汇集起来的具有同一性质的单位产品。

3.3 样本从检验批中抽取的用于详查的单位产品的全体。

3.4 简单随机抽样从检验批中抽取样本。

抽样时,使每一个单位产品都能以相同的概率构成样本。

3.5 分级随机抽样从检验批中抽取样本。

抽样时,先根据单位产品的困难类别(复杂程度)、区域特征、作业方法以及作业组(室)或者生产单位评定的优、良、可等级等诸项因素进行分级,再在每一级进行随机抽样,使每一级中的单位产品都能以相同的概率构成样本。

3.6 质量元素产品满足用户要求和使用目的的基本特性。

这种特性可归纳为数字测绘产品的数据格式、数学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要素的完备性、现势性以及图形、图像质量、整饰质量、附件质量等质量元素。

这些元素能予以描述或度量,以便确定对于用户要求和使用目的是合格还是不合格。

3.7 详查对样本进行的全面检查。

3.8 概查根据样本中出现的影响产品质量的严重缺陷、重缺陷和带倾向性问题的轻缺陷,对样本以外的产品所做的检查。

3.9 过程检查作业人员产品上交以后,质检人员对产品所进行的第一次全面检查。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一、错漏的概念和分类检查项的检查结果与要求存在的差异.根据差异的程度,将其分为A、B、C、D四类。

A类:极重要检查项的错漏,或检查项的极严重错漏;B类:重要检查项的错漏,或检查项的严重错漏;C类:较重要检查项的错漏,或检查项的较重错漏;D类:一般检查项的轻微错漏.成果中出现A类错漏,即为不合格成果。

二、大比例尺地形图质量错漏分类表不同成果种类,有不同的错漏分类标准。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是我们经常进行的工作,这里我们重点列出大比例尺地形图质量错漏分类。

大比例尺地形图质量错漏分类表三、质量检查的基本规定(一)实行严格的三级检查验收制度.第一级检查:作业员间的互查第二级检查:作业组检查第三级检查:单位质检部的最终检查。

(二)质量检查的相关要求:1.各级检查要严格落实,切实查找出问题,并彻底修改.2.各级检查工作应独立、按顺序进行,不得省略、代替或颠倒顺序。

3.各级在上交成果的同时,还要上交成果质量检查记录。

4.最终检查应审核过程检查记录,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成果质量的错漏处理。

5.过程检查采用全数检查,最终检查一般采用全数检查,涉及野外检查项的可采用抽样检查,但样本以外的应实施内业全数检查。

注:最终检查(第三级检查)是在打印成果和计算机两种介质上进行,验收意见要逐条记录在的图纸上,验收工程师要在图纸上签字.四、测绘成果质量控制的几个重要环节1、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这是取得优质成果的关键和前提。

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提高,可以通过开展经常性的质量教育来实现.可以集中进行专题教育,也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随机进行,将质量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提高测绘成果质量,不仅是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和个人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作为一个测绘从业者,你必须对质量有一定的认识,否则,你永远仅仅是一个操作员,你在一个单位的作用和发展会非常有限。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一、错漏的概念和分类检查项的检查结果与要求存在的差异。

根据差异的程度,将其分为A、B、C、D四类。

A类:极重要检查项的错漏,或检查项的极严重错漏;B类:重要检查项的错漏,或检查项的严重错漏;C类:较重要检查项的错漏,或检查项的较重错漏;D类:一般检查项的轻微错漏。

成果中出现A类错漏,即为不合格成果.二、大比例尺地形图质量错漏分类表不同成果种类,有不同的错漏分类标准。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是我们经常进行的工作,这里我们重点列出大比例尺地形图质量错漏分类.大比例尺地形图质量错漏分类表三、质量检查的基本规定(一)实行严格的三级检查验收制度。

第一级检查:作业员间的互查第二级检查:作业组检查第三级检查:单位质检部的最终检查。

(二)质量检查的相关要求:1.各级检查要严格落实,切实查找出问题,并彻底修改。

2.各级检查工作应独立、按顺序进行,不得省略、代替或颠倒顺序.3.各级在上交成果的同时,还要上交成果质量检查记录.4.最终检查应审核过程检查记录,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成果质量的错漏处理。

5.过程检查采用全数检查,最终检查一般采用全数检查,涉及野外检查项的可采用抽样检查,但样本以外的应实施内业全数检查。

注:最终检查(第三级检查)是在打印成果和计算机两种介质上进行,验收意见要逐条记录在的图纸上,验收工程师要在图纸上签字。

四、测绘成果质量控制的几个重要环节1、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这是取得优质成果的关键和前提。

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提高,可以通过开展经常性的质量教育来实现。

可以集中进行专题教育,也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随机进行,将质量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提高测绘成果质量,不仅是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和个人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

作为一个测绘从业者,你必须对质量有一定的认识,否则,你永远仅仅是一个操作员,你在一个单位的作用和发展会非常有限.优质的测绘成果,是测绘人员的立业之本.2、作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是对测绘成果的质量进行逐一检查验证,确保测绘成果能够满足用户要求并符合相关规范标准。

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准备:准备已完成的测绘成果及相关输入数据,建立检查验收目录。

2. 质量检查:对图形、属性、精度等进行检查,确保测绘成果内容与要求相符。

3. 验收记录:对检查结果进行书面记录,使得有关人员共同掌握测绘成果质量情况。

4. 缺陷及时整改: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测绘成果质量符合要求。

5. 报告撰写:对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的过程及结果撰写报告,以便于随时复核。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3.2.4对于检查出的错误修改应复查,直

至检查无误为止,方可提交最终检查。

3.3 最终检查
3.3.1通过过程检查的单位成果,才能进
行最终检查。
3
3.3.2最终检查应逐单位成果详查。对野

外实地检查项,可抽样检查,样本量不 应低于表1的规定。图表\样本量确定表

--表1.ppt
前言
➢ 本标准代替GB/T 18316---2001《数字测绘产 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本标准与GB/T 18316---2001相比较,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包 括:
➢ 删除缺陷的提法和缺陷扣分制; ➢ 提出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检查项三级质量
模型,以检查项为核心评定成果质量; ➢ 针对验收提出新的抽样方案; ➢ 倡导以程序检查为首选方式。

3.3.3检查出的问题、错误,复查的结果 应在检查记录中记录。

3.3.4最终检查应审查过程检查记录。
3.3.5最终检查不合格的单位成果退回处 理,处理后再进行最终检查,直至检查 合格为止。
3.3 最终检查
3.3.6最终检查合格的单位成果,对于检
查出的错误修改后经复查无误,方可提
3
交验收。

3.3.7最终检查完成后,应编写检查报告, 随成果一并提交验收。
4D产品\4D产品:数字.ppt
2 术语和定义
2.1 单位成果 为实施检查、验收而划分的基本单位。 注:宜以“幅”为单位。当有需求时,在生产委托
方、测绘单位认可的情况下可以以区域、要素类集 合、要素类等划分单位成果。 2.2 批成果 同一技术要求下生产的同一测区的单位成果集合。 2.3 批量 批成果中单位成果的数量。
3.4.8验收的工作程序如下: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验收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验收
c作业组生产的产品是否达到现行规范和技术设计书(纲要)规定的精度指标;
d技术报告书中精度统计是否齐全正确:
e控制测量记录、计算资料、图件100%检査;地形图野外巡视、接图边100%检 查。
f资料的完整性与衔接性;
g儿部份资料之间、新旧资料之间、作业组之间的吻合性:
h在一级检査中发现的问题是否己作处理等。
计算
单位
技 术 设 计 书
纲 要
满 分
100

充分采集并合理利用 测区己有资料(30分)
技术先进、方案经济合 理,满足任务书的要求(40分)
技术设计书编写符合工 序程序:作业要点明确: 技术要求符合规范规 定;文字通顺简炼,标 点符号正确,法定计量 单位统一 (30分)
无技术设计书或者不执行设计书 审批程序不符合规定 主要技术指标,不能满足规范或者 委托方的要求
2.2.4检査过程应详细记录,填写检査卡片,做好精度统计。
2. 2.5检查结束后,由工程技术负责人填写《测绘工程工序质量管理表》。
2.3二级检查。
2. 3.1二级检查是在一级检査的基础上,按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生产的产品进行最终检 查。
2. 3.2二级检査应包括下列内容,
a起算数据的正确性:
b作业方法、计算程序、公式、图式的正确性;
不按程序作业或者伪造成果 平均重发设站次数违背规范和 设计书的规定
埋石不规格、不穏固
接收设备检验及检定不合规定 各项精度指标中任一项超限 天线高量错;归心元素测定错 误:漏绘点之记图
用错己知数据
严 重 缺 陷
不 含 格
网点 网
项 项 网 点

点位选择不当、点之记、环视 图绘制中有较多的错误 接收设备检验项目、检验资料 不全

根据《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质量检查的主要检查方法

根据《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质量检查的主要检查方法

根据《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质量检查的主要检查
方法
根据《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文件,质量检查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查成果文件:对于数字测绘成果的成果文件,要对其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进行检查。

具体可以检查成果文件中的命名规则是否规范,文件命名是否清晰,文件格式是否正确等。

2. 比对测量数据:对于数字测绘成果中的测量数据,需要进行比对检查。

检查数据是否完整、准确,是否满足相关测绘精度要求等。

3. 检查数据处理过程:对数字测绘成果的数据处理过程进行检查,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拼接等环节。

需要检查数据处理过程是否符合测绘规范和工作程序,是否存在处理误差等。

4. 验证精度控制点:对于数字测绘成果中的精度控制点,需要进行验证。

验证方法可以采用与原始测量资料进行比对,检查精度控制点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5. 系统功能测试:对数字测绘成果的系统功能进行测试,包括数据的访问、查询、分析等功能验证。

检查系统是否稳定、功能是否完善、查询结果是否准确等。

6. 质量文件审查:对数字测绘成果的质量文件进行审查,包括
项目的测绘规范、技术方案、测绘计算书等。

需要检查质量文件是否齐全、规范,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本量
3 5 7 9 10 11
121--140
12
141—160
13
161--180
14
181—200
15
≥201
分批次提交,批次数 应最小,各批次的批
量应均匀
a当批量小于或等于3时,样本量等 于批量,为全数检查
表1
3.4 验收
3.4.)抽取样本 ? 采用分层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批成

应在检查记录中记录。 3.2.4对于检查出的错误修改应复查,直

至检查无误为止,方可提交最终检查。

3.3 最终检查
3.3.1通过过程检查的单位成果,才能进
行最终检查。
3
3.3.2最终检查应逐单位成果详查。对野

外实地检查项,可抽样检查,样本量不 应低于表 1的规定。 图表 \样本量确定表

--表1.ppt
3 基 本 要 求
3.1.1数字测绘成果应依次通过测绘单位作业部 门的过程检查、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 检查和生产委托方的验收。各级检查工作应独 立进行,不应省略或代替。
图1为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ISO/IEC19501—2005)描 述的质量管理类图。 图表\质量管理图.doc
3.1.2过程检查对批成果中的单位成果进行全数 检查,不作单位成果质量评定。
3.4 验收
3.4.8验收的工作程序如下 :
3
d)检查 ? 详查应根据单位成果的质量元素及相应
2 术语和定义
2.4 质量元素 说明质量的定量、定性组成部分。即成果满足规 定要求和使用目的的基本特性。 注:质量元素的实用性取决于成果的内容及其成 果规范,并非所有的质量元素适用于所有的成果。
2.5 质量子元素 质量元素的组成部分,描述质量元素的一个特定 方面。
2 术语和定义
2.7 详查 对单位成果质量要求的所有检查项的检查。 2.8 概查 对单位成果质量要求的特殊检查项的检查。 注:特定检查项一般指重要的、特别关注的质量要

3.3.8最终检查完成后,应书面申请验收。


3.4 验收
3.4.1单位成果最终检查全部合格后,才
能进行验收。
3
3.4.2样本内的单位成果应逐一详查,样

本外的单位成果根据需要进行概查。

3.4.3检查出的问题、错误,复查的结果 在检查记录中记录。

3.4.4验收应审查最终检查记录。

3.4.5验收不合格的批成果退回处理,并 重新提交验收。重新验收时,应重新抽
?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国家测绘产品
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陕西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目次
? 范围 ? 术语和定义 ? 基本要求 ? 质量评价体系 ? 检查与评定
1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测绘成果检查验收与 质量评定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3.1.3最终检查对批成果中的单位成果进行全数 检查并逐幅评定单位成果等级。
3.1.4验收对批成果中的单位成果进行抽样检查 并评定质量等级,同时以批成果合格判定条件 判定批成果质量等级。
3.2 过程检查
3.2.1通过自查、互查的单位成果,才能
进行过程检查。
3
3.2.2过程检查应逐单位成果详查。

3.3.3检查出的问题、错误,复查的结果
? 本标准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测绘成 果的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及验收。其他 的数字测绘成果可参照使用。
4D产品\4D产品:数字 .ppt
2 术语和定义
2.1 单位成果 为实施检查、验收而划分的基本单位。 注:宜以“幅”为单位。当有需求时,在生产委托
方、测绘单位认可的情况下可以以区域、要素类集 合、要素类等划分单位成果。 2.2 批成果 同一技术要求下生产的同一测区的单位成果集合。 2.3 批量 批成果中单位成果的数量。
前言
? 本标准代替 GB/T 18316---2001 《数字测绘产 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本标准与 GB/T 18316---2001 相比较,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包 括:
? 删除缺陷的提法和缺陷扣分制; ? 提出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检查项三级质量
模型,以检查项为核心评定成果质量; ? 针对验收提出新的抽样方案; ? 倡导以程序检查为首选方式。
样。
3.4.6验收合格的批成果,应对检查出的 错误进行修改,并通过复查核实。
3.4 验收
3.4.7验收工作完成后,应编写检查报告,
基础测绘成果质量检查报告格式按附录
3
A执行。 检查报告格式--附录A\封面首页.doc,检查
基 本
报告格式--附录A\封二.doc,检查报告格式--附录A\正 文首页.doc,检查报告格式--附录A\正文其它页.doc

果中抽取样本,即将批成果按不同班组、
不同设备、不同环境、不同困难类别、

不同地形类别等因素分成不同的层。根

据样本量,在各层内分别按各层在批成 果中所占比例确定各层中应抽取的单位

成果数量,并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 样本。提取批成果的有关资料,如技术
设计书、技术总结、检查报告、结合表、
图幅清单等。
求或指标,或出现系统性的偏差、错误的检查项。 2.9 样本 从批成果中抽取的用于评定批成果质量的单位成果
集合。
2 术语和定义
2.10 样本量 样本中单位成果的数量。 2.11 全数检查 对批成果中全部单位成果逐一进行的详查。 2.12 抽样检查 从批成果中按抽样方案抽取样本进行的检查。
3.1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

3.3.3检查出的问题、错误,复查的结果 应在检查记录中记录。

3.3.4最终检查应审查过程检查记录 。
3.3.5最终检查不合格的单位成果退回处 理,处理后再进行最终检查,直至检查 合格为止。
3.3 最终检查
3.3.6最终检查合格的单位成果,对于检
查出的错误修改后经复查无误,方可提
3
交验收。

3.3.7最终检查完成后,应编写检查报告, 随成果一并提交验收。
3.4.8验收的工作程序如下 :
a)组成批成果

? 批成果应由同一技术设计书指导下生产

的同等级、同规格单位成果汇集而成。 生产量较大时,可根据生产时间的不同、
作业方法不同或作业单位不同等条件分
别组成批成果,实施分批检查。
3 基 本 要 求
b)确定样本量
按表1的规定确 定样本量。
批量
≤20a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