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复习

合集下载

动物繁殖基础期末复习

动物繁殖基础期末复习

动物繁殖基础期末复习指导第一章家畜的生殖器官1.了解公母畜生殖器官的解剖构造、形态特点及各部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公畜的生殖器官主要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副性腺、尿生殖道、阴茎、阴囊和包皮组成。

睾丸是雄性动物的性腺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于和雄性激素;附睾、输精管和尿生殖道是输精管道,其中附睾是精子最后成熟的部位;副性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其分泌物是精清的主要成分,有冲洗尿道、为精子提供营养和保护的功能;阴茎是雄性动物的交配器官;阴囊对睾丸有保护作用,并调节睾丸和附睾的温度,以利于精于生成;包皮对阴茎有保护作用。

母畜的生殖器官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尿生殖前庭、阴唇和阴蒂。

卵巢是雌性动物的性腺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等;输卵管是接纳卵子、运送精于、精卵结合(受精)的管道;予宫是精子运行、胎儿发育的部位;阴道是母畜的交配器官;尿生殖前庭、阴唇和阴蒂是母畜的外阴部。

2.重点掌握公畜睾丸的基本构造及其功能,以及附睾、副性腺的组成和主要作用;(一)睾丸1.形态与位置公畜的睾丸在阴囊中成对存在,均为长卵圆形。

不同种公畜睾丸大小和重量有很大差别.睾丸的一侧有附睾附着,称为附睾缘,另一侧为游离缘。

血管和神经进入的一端为睾丸头,有附睾头附着,另一端为睾丸尾,有睾丸尾附着。

牛、羊睾丸的长轴与身体方向垂直,附睾位于睾丸的后外缘,附睾头朝上,尾朝下。

马、驴睾丸的长轴与身体方向近于平行,附睾位于背外缘,附睾头朝前,尾朝后。

猪睾丸的长.轴与地面倾斜,前低后高,附睾位于背外缘,附睾头朝前下方,尾朝后上方。

两个睾丸分别位于阴囊的两个腔内。

2.机能(1)生精机能精细管的生精细胞经多次分裂后最终形成精子,并贮存于附睾。

每克睾丸组织平均每天可产生的精子数量,公牛为1 300万—1 900万,公羊为2400万—2700万,公猪为2400万—3100万,公马为2400万-3 200万。

(2)分泌雄激素睾丸特有的间质细胞(interstitialcell)可分泌雄激素,主要是睾丸酮,可增进正常的性欲活动,刺激第二性征出现,促进阴茎和副性腺的发育,维持精子发生及附睾精子的存活。

繁殖复习资料

繁殖复习资料

繁殖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隐睾:某些个体出生后,一侧或双侧睾丸未能降入阴囊,仍滞留在腹腔或腹股沟内的现象。

2.生殖激素:与动物的性器官、性发育、性活动等直接相关的激素叫生殖激素。

3.睾丸下降:胎儿期的睾丸位于腹腔内,大多数雄性动物在出生前或出生后不久,睾丸通过腹股沟管进入阴囊内的过程叫做睾丸下降。

4.公畜的初情期:是指公畜第一次能表现出完整的性行为序列,并释放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年龄。

5.交配频率: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公畜与发情母畜交配的次数(或采精的次数),也称交配能力。

精子发生周期。

6.精子发生周期:由A型精原细胞分裂开始,直至精子细胞变成精子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叫精子发生周期。

7.血睾屏障:指睾丸中精细管外周的肌细胞层和精细管内的足细胞间形成的紧密联结,可以阻止血液和淋巴管进入精细管,避免生精细胞的发育过程受循环系统化学变化的影响。

8.母畜的初情期:雌性动物首次出现发情并排卵的时期称为初情期。

9.适配年龄:母畜在性成熟后,体重达到成年体重70%左右,适宜配种的年龄。

10.卵子的发生:指雌性生殖细胞从分化、增殖到成熟的全过程。

11.诱发排卵:动物经过交配或人为刺激子宫颈才能引起排卵。

12.自发排卵:指卵泡成熟后不需外界刺激即可排卵和自动形成黄体。

13.黄体功能:产生孕酮,维持妊娠状态14.发情周期:母畜从一次发情开始,到下一次发情开始,或者从一次发情结束到下一次发情结束所经历的时间。

15.常年发情:初情期后,空怀母畜不受季节限制,常年都可发情的现象,叫常年发情。

16.季节性发情:母畜初情期后,只在特定的季节发情,叫季节性发情。

17.乏情期:除发情季节以外的其他月份,空怀母畜不发情,叫做乏情期。

18.乏情:达到初情期的雌性动物不出现发情周期的现象,称为乏情。

19.产后发情:指母畜分娩后出现的第一次发情。

20.孕后发情:母畜在妊娠后仍出现发情表现,称为孕后发情。

21.诱导发情:使用药物或管理方法使单个母畜发情并排卵的技术,叫作诱导发情。

“植物的繁殖、花”复习题

“植物的繁殖、花”复习题

第七节“植物的繁殖、花”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繁殖 2.营养繁殖 3.无性繁殖 4.有性繁殖 5.根蘖植物 6.单体雄蕊 7.四强雄蕊 8.花程式 9.花图式 10.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11.子房 12.心皮二、判断与改错1.单子叶植物没有形成层,所以不能进行稼接。

( )2.稼接可克服种子繁殖不能保存亲代优良品质的缺点。

( )3.花是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

( )4.既有花萼又有花冠的花称为重瓣花。

( )5.单雌蕊子房仅由一心皮构成一室,复雌蕊子房则可以由数个心皮形成数室或一室。

( ) 6.子房的心皮数目一定等于子房室数。

( )7.雌蕊即子房。

( )8.离生雌蕊也属于单雌蕊。

( )9.由3心皮组成的复雌蕊有6条腹缝。

( )10.侧膜胎座沿背缝线排列。

( )11.禾本科植物的一个小穗就是一朵花。

( )12.禾本科植物例如水稻、小麦、玉米等的小穗,实际上代表一朵小花,其中的颖片、桴片、浆片等均是由花被饰变而来的。

( )13.有的植物学教材将蚕豆的花程式写为↑K(5)C1+2+(2)A(9)+1G(1∶1)这是有不妥的,因为各轮之间才用“+”号,而蚕豆的花冠和雄蕊各仅一轮。

( )14.有的植物学教材将百合的花公式表示为*P3+3;A3+3;G(3∶3)。

但更为流行的写法是省去“;”号。

( )15.单歧聚伞花序属于有限花序类型。

( )16.有些植物不产生花器官也能结果,如无花果。

( )17.佛焰花序属于肉穗花序。

( )18.胡萝卜的花序为复伞形花序。

( )19.二体雄蕊就是一朵花中只有两个离生的雄蕊。

( )20.被子植物中70%以上的胚囊的发育类型是蓼型的(单孢型)胚囊。

( )(三)填空1.繁殖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2.营养繁殖可分为和。

3.在生产实践中,经常采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措施有、、和等几种。

4.嫁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和。

5.在进行嫁接时,保留根系、被接的植物称为,接上去的枝条或芽体称为。

6.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和五部分。

家畜繁殖复习题答案

家畜繁殖复习题答案

家畜繁殖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家畜繁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家畜的产量B. 增加家畜的数量C. 改善家畜的遗传品质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家畜繁殖的方法?A. 自然交配B. 人工授精C. 克隆技术D. 基因编辑答案:D3. 家畜繁殖中,哪个阶段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A. 受精B. 胚胎移植C. 早期胚胎发育D. 分娩答案:C4. 家畜繁殖中,影响受精成功率的因素不包括以下哪项?A. 精子质量B. 卵子质量C. 环境温度D. 家畜年龄答案:D5. 家畜繁殖中,哪种激素对卵泡成熟和排卵有重要作用?A. 促性腺激素B. 胰岛素C. 甲状腺素D. 生长激素答案:A二、填空题1. 家畜繁殖的遗传基础是_______。

答案:基因2. 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繁殖效率;遗传品质3. 胚胎移植技术可以解决_______和_______的问题。

答案:繁殖障碍;遗传疾病4. 家畜繁殖中,_______是影响胚胎存活的关键因素。

答案:子宫环境5. 家畜繁殖中,_______是提高繁殖效率的重要手段。

答案:繁殖管理三、简答题1. 简述家畜繁殖中人工授精的优点。

答案: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繁殖效率,节省种公畜资源,减少疾病传播,提高受精率,并且可以进行遗传改良。

2. 描述胚胎移植的基本步骤。

答案:胚胎移植的基本步骤包括:1) 选择供体和受体;2) 供体的超排卵处理;3) 胚胎收集;4) 胚胎质量评估;5) 胚胎移植;6) 移植后的管理。

四、论述题1. 论述家畜繁殖中遗传改良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法。

答案:遗传改良在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适应性和遗传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实施遗传改良的方法包括:选择优良种畜进行繁殖,利用杂交优势,应用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以及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精确改良。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养殖场希望通过家畜繁殖技术提高其奶牛的产奶量。

请提出一个可行的繁殖计划,并说明其实施步骤。

动物繁殖学复习资料

动物繁殖学复习资料

动科103班《动物繁殖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精子:分头与尾两个主要部分,表面有质膜覆盖,是含有遗传物质并有活动能力的雄配子。

2.卵子:通常将排卵后的卵母细胞称为卵子。

3.配子:包括精子与卵子········4.受精:是指精子与卵子结合获得合子的过程。

5.★适配年龄:据畜种自身发育情况与使用目的人为确定畜种用于配种年龄阶段。

适配年龄一般比性成熟晚一些,体重应为其成年体重的70%左右。

6.★初情期(公畜):公畜初次释放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表现出完整性行为序列年龄即为公畜处情期,也称为青春期。

7.★初情期(母畜):雌性动物在出生后当达到一定年龄与体重时第一次出现发情并排卵的时期。

8.★精子活率:是指精液中呈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数占总精子数的百分比。

9.★冷休克:未经任何处理的精液急剧降温到10℃以下,精子因低温打击,出现“冷休克”,不可逆地丧失其生存能力。

为防止这一现象,精液处理中稀释液加卵黄、奶类等防冷休克物与采用缓慢降温方法。

10.★发情周期:动物从一次发情开始至下次发情开始、或者从前次发情结束到下次发情结束所需要的时间。

绵羊发情周期17d,山羊、黄牛、奶牛、水牛、马、驴与猪等动物发情周期21d。

11.卵母细胞成熟抑制因子:卵泡液存在抑制卵母细胞成熟因子为低分子热稳定性多肽环线苷酸或卵巢激素,表现在静止期。

12.卵母细胞促成熟因子:存在分裂活跃细胞中,为细胞周期蛋白B与细胞周期控制基因蛋白组成的复合体,其在未成熟前的卵母细胞无活性。

13.★超数排卵:指在雌性动物发情周期的适当时间,注射外源促性腺激素,使卵巢中较在自然条件下有更多的卵泡发育并排卵的技术。

14.★同期发情:人为控制一群母畜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并排卵的繁殖调控技术。

15.★植冰:在稍低于溶液冰点时强行冷却,可促使溶液结冰,防止过冷现象的产生,这种促使溶液结冰的方法成为诱发结冰或植冰。

《植物育种学》第三章植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第三章植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第三章植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复习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20个)1.不属于有性繁殖的植物的授粉方式的是(D)A.自花授粉B.异花授粉C.常异花授粉D.营养体繁殖2.不利于异花授粉的花器的特点是(A)A.雌雄同花,二者长度接近B.雌雄异长C.雄性不育D.自交不亲和3.不利于自花授粉的花器的特点是(C)A.闭花授粉B.花器保护严密C.雌雄异长D.雌雄同花,二者长度接近4.下列作物不属于雌雄异株的是(B)A.大麻B.玉米C.菠菜D.银杏5.下列作物属于雌雄同株异花的是(B)A.大麻B.玉米C.菠菜D.银杏6.下列作物属于常异花授粉的是(D)A.大麻B.玉米C.菠菜D.棉花7.关于常异花授粉作物的花器构造的特点,不正确的是(C)A.雌雄同花B.雌雄异长、异熟C. 雌蕊不外露D.花朵幵放时间长,花瓣鲜艳,分泌蜜汁8.有两种特殊的有性繁殖的方式,分别是自交不亲合性与雄性不育性,下列不属于自交不亲合性的作物是(D)A.甘薯B.黑麦C.向日葵D.油菜9.下列可以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有(A)①甘薯 ②马铃薯 ③果树 ④花卉A. ①②③④B.②③C.③④D.②③④10.自然异交率计算方式(A ) A.代总植株数中具显性性状植株数11F F B.代总植株数中具隐性性状植株数11F F B. 代总植株数中具显性性状植株数22F F D.代总植株数中具隐性性状植株数22F F 11. 自交的遗传效应是(A)A. 增加遗传稳定性B.保持遗传稳定性C.增加遗传变异性D.保持遗传变异性12.异交的遗传效应是(C )A.增加遗传稳定性B.保持遗传稳定性C.增加遗传变异性D.保持遗传变异性13.常异花授粉作物的纯合同质基因型(C )A.>20%B.>25%C.>50%D.<50%14.不属于异花授粉作物的遗传特点的是(A )A.群体同质B.群体异质C.分离不定D.自交显著退化15.不属于杂交种品种的遗传特点的是(D )A.个体基因型高度杂合B.群体同质C.生产力高 C.通常只种植 2填空题(5个)1. 单性花可分为雌雄同株异花和雌雄异株2. 自然异交率(%)=代总植株数中具显性性状的植株数11F F 3. 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在一个不发生突变,迁移和选择的无限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逐代保持不变。

家畜繁殖复习题答案

家畜繁殖复习题答案

家畜繁殖复习题答案家畜繁殖是动物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家畜的遗传、繁殖管理和繁殖技术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家畜繁殖复习题的答案:1. 家畜繁殖的目的是什么?家畜繁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包括提高生长速度、改善肉质、增加乳量、提高繁殖率等。

2. 什么是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一种将公畜的精液通过人工方式直接注入母畜生殖道内的繁殖技术,它可以有效提高繁殖效率和遗传改良的速度。

3. 简述胚胎移植的过程。

胚胎移植是将一个母畜的早期胚胎取出并移植到另一个母畜的子宫内,使其继续发育。

这个过程包括胚胎的收集、评估、保存和移植等步骤。

4. 什么是遗传评估?遗传评估是通过统计方法对家畜的遗传潜力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在繁殖过程中的利用价值。

5. 家畜繁殖中常用的繁殖技术有哪些?常用的繁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胚胎移植、超数排卵、性别控制和基因编辑等。

6. 如何提高家畜的繁殖效率?提高家畜繁殖效率的方法包括优化繁殖管理、改善饲养条件、使用先进的繁殖技术、进行遗传选择和实施健康监控等。

7. 什么是超数排卵?超数排卵是一种通过激素处理使母畜在一个发情周期内产生多个卵泡成熟并排卵的技术,以增加每次发情的受孕机会。

8. 性别控制技术有哪些?性别控制技术包括精子分离技术、胚胎性别鉴定和基因编辑等,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特定性别后代的出生率。

9. 家畜繁殖中遗传病的防控措施是什么?遗传病的防控措施包括遗传咨询、避免近亲繁殖、实施遗传筛选和使用基因编辑技术等。

10. 简述家畜繁殖记录的重要性。

家畜繁殖记录对于监测繁殖效果、评估遗传改良进展、制定繁殖计划和管理决策都至关重要。

通过这些复习题的答案,学生可以对家畜繁殖的基本概念、技术和管理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这些知识点对于从事家畜繁殖和遗传改良工作的专业人员来说是非常基础且必要的。

繁殖学复习资料

繁殖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1、每个发情周期,卵泡通过征集、选择和优势化三个阶段发育成熟。

2、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后就开始获能,但主要在子宫和输卵管中完成3、性成熟期(sexual maturity):青年公畜经过初情期后,身体和生殖器官进一步发育,已具备成熟和完善生殖机能的时期,标志着动物个体达到具有正常繁殖能力的时期。

体成熟(body maturity):是指动物各种器官发育完善,机能正常的年龄。

初情期年龄﹤性成熟年龄﹤体成熟年龄4、繁殖技术:鉴定检查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繁殖控制技术、繁殖生物技术5、发生和结构与泌尿器官关系密切。

6、生殖细胞由性腺外迁移到性腺内。

7、女性:无SRY基因基因。

8、9、母畜的生殖器官10、子宫: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11、激素的释放: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胞内分泌、神经分泌1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催产素(OXT)13、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哺乳动物繁殖活动主要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nRH促进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经外周血液循环到达性腺。

LH和FSH作用在女性的卵巢上,可促进卵巢分泌孕酮(P)和雌二醇(E2);作用在男性的睾丸上,可使睾丸分泌睾酮(TTE)。

14、垂体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促乳素15、初情期:指雄性个体第一次释放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表现出完整性行为序列的时期。

16、精子发生的内分泌调控:自上而下的正向调节、自下而上的反馈调节17、精子运动形式:精子的运动依赖于尾部摆动。

直线运动、摆动、转圈运动18、精子运动的特性:逆流性、趋物性和趋化性19、精子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核酸、蛋白质和脂类。

20、雌性动物初情期:从出生到第一次出现发情表现并排卵的时期,称为初情期。

初情期年龄愈小,表明性发育愈早。

春羔较秋羔初情期早。

21、卵子:放射冠、透明带、卵黄膜、卵黄、卵核22、黄体的颜色:牛、羊、马因黄素多,黄体呈黄色水牛黄体在发育过程中呈粉红色,萎缩变成灰色猪黄体发育过程中为肉色,萎缩时稍带黄色23、发情周期类型:季节性发情周期、非季节性发情周期24、发情周期:卵泡期和黄体期的交替过程25、在输卵管壶腹部精子主要靠自身运动找到卵子并与卵子完成受精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畜繁殖学复习重点——归去来一:名词解释1.初情期(puberty):指雄性个体第一次释放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表现出完整性行为序列的时期。

2.隐睾(cryptorchidism):动物出生或成年后,一侧或双侧睾丸未能进入阴囊,仍留于腹腔或腹股沟内的现象。

3.适配年龄:又称配种适龄,指适宜配种的年龄。

4.发情周期:卵泡期和黄体期的交替过程。

5.卵泡发生波:指雌性动物在一个发情周期中,卵巢上有群体卵泡发育到三级卵泡及少数卵泡发育到成熟卵泡大小时,发生闭锁退化或排卵的现象。

6.精子获能:哺乳动物射出的精子在雌性生殖道或人工配制的介质中完成最后成熟,并完全具备与卵子受精能力的过程。

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后就开始获能,但主要在子宫和输卵管中完成。

7.顶体反应:获能精子与卵子相遇后,在Ca2+的作用下,精子赤道板前部的质膜与顶体外膜融合形成泡状结构,并释放顶体内容物的过程。

8.卵丘:卵母细胞被卵泡腔挤向一边,被包裹在一团卵泡细胞中,所形成突出于卵泡腔的半岛结构。

9.同期发情:采用外源生殖激素等方法使一群母畜在同一时期发情并排卵的技术10.静立反射:在发情鉴定中,如果用手压母畜背部试情,如母畜静立不动,即为静立反射,表示该母畜已发情。

11.试情法:应用公畜对母畜进行试情,根据母畜在性欲上对公畜的反应情况来判断其发情程度的一种发情鉴定方法。

12.透明带反应:透明带在皮质酶作用下,糖蛋白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精子无法识别和穿过透明带的现象。

13.皮质反应:卵子激活后胞质内皮质颗粒向卵质膜下移动,并且皮质颗粒膜与卵质膜融合,释放内容物的过程。

14.卵黄膜反应或卵黄封闭作用:精子进入卵黄膜时,精子质膜与卵黄膜融合,卵黄膜立即发生变化,表现为卵黄紧缩,卵黄膜增厚,并排出部分液体进入卵黄周隙。

这个反应也阻止后面的精子再进入。

皮质反应、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反应,共同构成多精子入卵阻拒作用15.配子配合:雌雄原核由彼此接触到两套染色单体相互配对的过程。

16.胚胎附植:胚胎在子宫中定位后结束游离状态,开始同母体建立紧密的联系,这个过程称为胚胎附植。

子宫只在某个特定时期允许胚胎附植,这一时期称为附植窗。

17.精子活率:直线前进精子占总精子数的百分比。

18.妊娠识别:在妊娠初期,孕体发出信号(类固醇激素或蛋白质)传递给母体作用于母体,母体随即产生识别,以识别孕体的存在。

由此,母体和孕体建立密切联系,促进孕体进一步发育,这一生理过程叫妊娠识别。

19.受胎率:评定母畜受胎能力或公畜的受精能力的综合指标。

总受胎率为配种后最终妊娠母畜数占总配种母畜数的百分比。

20.繁殖率:本年度内出生仔畜数占上年度终存栏适繁母畜数的百分率。

21.成活率:一般指断奶成活率,即断奶时成活仔畜数占出生时活仔畜总数的百分率,或为本年度终成活仔畜数占本年度内出生仔数的百分比。

22.胚胎分割:运用显微操作系统将哺乳动物的胚胎分成若干个具有继续发育潜力部分的生物技术。

二:重点理论1.公母畜的生殖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答:公畜生殖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1)性腺:睾丸功能:①产生精子;②分泌雄激素(性欲,性兴奋,第二性征,生殖道发育,维持精子发生及附睾精子的存活);③产生睾丸液(维持精子生存,有助精子向附睾头部移动)2)输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尿生殖道功能:附睾①吸收和分泌;②精子最后成熟的场所;③精子的贮藏场所;(绝大多数精子贮存在附睾尾);④运输作用(纤毛上皮的摆动+附睾管壁平滑肌的收缩,运输精子,精子此时缺乏主动泳动)输精管①运送精子;②分泌;③分解、吸收(死亡和老化的精子)3)副性腺: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功能:①冲洗尿生殖道,准备精液通过,使精子免受尿液侵害;②精子的天然稀释液;③为精子提供营养物质;④活化精子(偏碱性,刺激精子运动,吸收精子运动排出的CO2,维持精液偏碱,渗透压低于附睾液,使精子吸收适量水分增强活动能力);⑤运送精液到体外;⑥缓冲不良环境对精子的危害(精清中含有柠檬酸盐和磷酸盐,这些物质具有缓冲作用,延长精子存活时间,维持精子受精能力);⑦形成阴道栓,防止精液倒流4)外生殖器:阴茎母畜生殖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1)性腺:卵巢功能:①卵泡发育和排卵;②分泌雌激素和孕酮(卵泡内膜的颗粒细胞产生雌激素,与雌性动物的发情有关。

黄体细胞分泌孕酮,与雌性动物的妊娠有关)2)生殖道:子宫,输卵管,阴道功能:子宫①运送精子和胎儿娩出;②精子获能和胎儿发育的场所;③对卵巢机能的影响;④子宫颈是子宫的门户;⑤对精子的选择输卵管①接纳并运送卵子;②精子获能,卵子受精,卵裂的场所;③分泌机能阴道①交配器官;②交配后精子储存库;③门户作用(防感染);④胎儿娩出通道3)外生殖器:尿生殖前庭,阴唇、阴蒂性腺和生殖道也称为内生殖器官2.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雌雄动物繁殖活动机理:答: 哺乳动物繁殖活动主要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nRH促进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经外周血液循环到达性腺。

LH和FSH作用在女性的卵巢上,可促进卵巢分泌孕酮(P)和雌二醇(E2);作用在男性的睾丸上,可使睾丸分泌睾酮(TTE)。

3.精子,卵子发生的主要过程:答:精子发生的过程精子发生过程:指精子在睾丸内产生的全过程,包括精细管上皮的生精细胞由精原细胞经过精母细胞到精子细胞的增殖发育过程和精子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精原细胞的分裂和初级精母细胞的形成:性原细胞分化产生A 型精原细胞,A0~A4。

A4精原细胞分裂产生中间型精原细胞,中间型精原细胞分裂产生B型精原细胞,最后B型精原细胞分裂产生初级精母细胞。

所有细胞分裂均为有丝分裂。

第二阶段:初级精母细胞的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级次精母细胞的形成: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由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第三阶段:初级精母细胞的第二次减数分裂和精子细胞的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由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精子细胞。

第四阶段:精子细胞的变形和精子的形成:包括形态和体积,核与细胞质的变化,顶体及线粒体鞘的形成,中心粒的发育和尾部的形成等。

最初的精子细胞为圆形,随后,形态发生改变,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高尔基体形成顶体,中心小体变成精子的尾,线粒体逐渐聚集在尾的中端形成特有的线粒体鞘,细胞的原生质浓缩为一个球形的原生质滴,附在精子的颈部。

通过变形,圆形细胞逐渐形成蝌蚪状的精子,并脱离精细胞管上皮的足细胞,游离于管腔中。

卵子的发生过程一:卵原细胞的增殖卵原细胞由来:是由胚胎期性别分化后,雌性胎儿的原始生殖细胞分化而来。

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增加卵原细胞的数目。

二:卵母细胞的形成和生长卵原细胞经过最后一次有丝分裂后,即发育成为初级卵母细胞。

并进入成熟分裂前期。

三:卵母细胞的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经过两次成熟分裂。

第一次成熟分裂:在排卵前不久完成的,分裂末期,纺垂体旋转,排出有一半染色体及少量细胞质的极体,染色体数目减半。

第二次成熟分裂:染色体是单倍体,排出的卵大多数处于分裂中期,直到精子进入透明带,被激活才能完成分裂。

分裂成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4.卵泡期,黄体期的概念及各期母畜生殖器官的状态:答:卵泡期:指黄体退化,卵泡开始发育直到排卵为止。

实际上包括发情前期和发情期两个阶段。

黄体期:指从卵泡破裂排卵后形成黄体,直到黄体萎缩退化为止。

相当于发情后期和间情期两个阶段。

卵泡期,卵泡逐渐发育,增大,雌激素分泌量逐渐增多至最高水平;黄体消失,孕激素水平下降至最低水平。

由于雌激素的作用,子宫内膜增厚,子宫颈上皮生长,增高呈高柱状,深层腺体分泌活动逐渐增强,黏液分泌量逐渐增多,子宫肌收缩活动逐渐加强;外阴逐渐充血,肿胀,表现发情现象。

黄体期,黄体分泌大量孕激素,作用于子宫。

生殖道充血肿胀逐渐消退,子宫肌层蠕动逐渐减弱,腺体活动减少,黏液量少而稠;子宫颈管逐渐封闭,子宫内膜逐渐增厚。

5.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运行过程:答:配子的运行:指精子有射精部位,卵子由排出的部位到达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的过程。

射精部位---阴道射精型:精子在母畜生殖道内的运行先后通过子宫颈,子宫和输卵管三个主要部分。

子宫射精型:精子直接射入母畜子宫颈和子宫体内。

㈠精子在子宫颈中的运行(阴道射精型动物):子宫颈是精子到达受精部位的第一道屏障①大部分精子未能通过宫颈粘液层,被巨噬细胞吞食,或自身死亡分解后随阴道粘液排出体外。

②部分精子进入子宫颈腺体隐窝,形成第一精子库(Sperm reservoir I)。

③少部分精子进入子宫体㈡精子在子宫中的运行:①少部分通过宫管连结部,进入输卵管。

宫管结合部是精子到达受精部位的第二道屏障。

②精子进入子宫后,一部分精子进入子宫内膜腺体隐窝中,形成第二个精子库,持续释放精子进入输卵管。

腺体隐窝也是精子到达受精部位的第二道屏障。

经过宫管连结部进入输卵管的精子约为射精时精子数的1/1000。

多数精子(包括死精子)被巨噬细胞吞食。

发情结束后,多余精子也是通过这一途径被清除。

㈢精子在输卵管中的运行:①通过壶峡部,进入壶腹部。

壶峡部是精子进入受精部的第三屏障。

②大部分精子聚集壶峡部前,形成第三精子库。

在壶腹部精子主要靠自身运动找到卵子并与卵子完成受精过程。

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的运行动力:①射精力量;②子宫颈的吸入作用;③母畜生殖道肌肉的收缩;④精子自身的运动。

6.哺乳动物受精过程:(配子变化情况)答:㈠精子穿过卵丘细胞层:获能精子在与卵丘细胞层相遇时,卵丘细胞分泌的某些因子诱发顶体反应,精子释放以透明质酸酶为主的多种水解酶,分解粘多糖基质,使精子得以穿越放射冠而接触透明带。

卵丘细胞在受精过程起着吸引精子并诱导顶体反应,促进精子运动,筛选精子阻止多精入卵的作用。

㈡精子穿过透明带(主要由糖蛋白组成):穿过卵丘细胞层以后,精子膜上的受体蛋白与透明带蛋白特异结合,在顶体酶的作用下,透明带被溶解出一条通道,精子在尾部推动下,穿过透明带,进入卵周隙。

精子与透明带结合具有特异性,精子只识别同种动物的卵子的ZP(异种不能受精)㈢精卵质膜融合:精子进入卵周隙后与卵质膜接触结合,发生融合,融合面积不断扩大,扩展到顶体后区,精子在尾部推动下,先是头部,然后整个身体完全进入卵胞质中。

并发生卵黄膜反应。

㈣卵子的激活:精子进入卵子后,会诱导卵胞质内游离的Ca2+离子浓度的多次瞬时升高,称为钙振荡,在钙离子的作用下,卵子恢复并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进入新的细胞周期,表现为释放皮质颗粒,排除第二极体,启动DNA合成,mRNA的翻译等。

㈤雌雄原核的形成和发育:原核:由质膜包被的单倍染色质,类似与普通细胞核的结构原核形成过程:精子进入卵子后,卵子被激活,很快排出第二极体,剩下的一套染色单体,染色体解缩为染色质,周围出现新的核膜,形成雌原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