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繁殖学资料

合集下载

家畜繁殖学(复习)

家畜繁殖学(复习)

第一章第二章1.生殖激素的种类:脑部激素;性腺激素;胎盘激素;外激素;其他组织器官分泌的激素。

2.生殖激素的作用特点:(1)特异性;(2)具有量少作用大的特点;(3)在相应分解酶作用下,降解较快;(4)生殖激素间具有协同或颉顽作用;(5)抗激素作用.3.在下丘脑视上核和房室核含有两种较大的神经元,分别合成催产素和加压素。

4.催产素(OXT)的生理作用:(1)促使输卵管收缩:交配的刺激可使催产素释放,有利于精子、卵子的运行提高受胎率;(2)引起子宫收缩;(3)参与排乳;(4)诱导前列腺素的排放。

5.生殖激素的半寿期(生物半衰期,t1/2):指生殖激素的量在体内被代谢或排出到初始水平一半所经历的时间,如GnRH的半寿期为7min、孕酮为5min6.促性腺激素依来源可分为垂体GT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促乳素(PRL))和胎盘GT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两类。

7.催乳素(PRL)的生理作用:(1)刺激和维持黄体分泌孕酮;(2)刺激阴道分泌粘液的主要激素,并能使子宫颈松弛,以排除子宫的分泌物;(3)刺激乳腺的发育和促进泌乳;(4)增强母性;(5)在雄性,维持睾酮分泌,并协同雄激素刺激副性腺的分泌;(6)抑制性腺机能。

8.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生理作用:(1)刺激母畜卵泡成熟与排卵;(2)增强周期发情与超数排卵效果;(3)治疗排卵延迟、卵泡囊肿(4)治疗雄性性机能减退。

9.雌激素的生理作用:(1)促进雌性动物的发情表现和生殖道生理变化;(2)作为妊娠信号,有利于妊娠的建立;(3)通过对下丘脑的反馈作用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4)雌二醇与促乳素协同作用,促进乳腺导管系统的发育;(5)少量雌二醇促进雄性动物性行为;(6)雌激素影响骨代谢。

10.前列腺素(PG)的生理作用:(1)溶解黄体;(2)影响输卵管收缩;(3)影响排卵---PGE2a能促进排卵;PGE能抑制排卵;(4)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5)对公畜的影响:在LH的作用下,睾丸不但分泌雄激素,而且也分泌PG,精液中PG 含量下降能导致雄性生育能力下降,精液中PG量与精子数目成正比。

家畜繁殖学复习资料

家畜繁殖学复习资料

动物繁殖学:研究动物生殖活动及其调控规律和调控技术的科学,是加强畜禽品种改良、保证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动物科学或畜牧科学中研究最活跃的科学之一。

副性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

(副性腺功能:冲洗尿生殖道;稀释、营养活化和保护精子;运送精子;形成阴道栓,防止精液倒流;供应精子能量)。

睾丸功能:精子生成:精子由曲精细管生殖上皮的生殖细胞生成;激素分泌:位于精细管之间的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雄激素能激发公畜的性欲和性行为,刺激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和副性腺的发育和功能,维持精子发生和附睾中精子的存活。

卵巢功能:卵泡发育和排卵;激素分泌。

激素:是由有机体产生、经体液循环或空气传播等途径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具有调节机体生理机能的微量信息传递物质或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外激素:由动物机体内分泌释放到体外,并可引起同类动物出现行为和生理反应的一类化学物质。

生殖激素:在激素中,与动物性器官、性细胞、性行为的发生和发育以及发情、排卵、妊娠、胚胎发育、分娩、泌乳等生殖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激素。

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源下丘脑,十肽,作用:促进腺垂体释放LH和FSH。

OXT(催产素)下丘脑,九肽,作用:促进子宫收缩,乳汁排出,并具溶解黄体作用。

FSH(促卵泡素)来源腺垂体,糖蛋白,作用: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及精子形成。

LH(促黄体素)来源腺垂体,糖蛋白,作用:促进排卵和黄体的形成及雄激素、孕激素的分泌。

T(雄激素)来源睾丸,类固醇,作用:促进精子发生,第二性征和副性腺的发育及性行为的发生,并具同化代谢的作用。

E(雌激素)来源卵巢,类固醇,作用:—促进发情行为的发生,第二性征,雌性生殖道,子宫腺体及乳腺管道的发育,刺激子宫收缩,并对下丘脑和垂体有反馈调节作用。

P(孕激素)来源卵巢,类固醇,作用:与雌激素协同作用于发情行为,抑制哺乳动物的排卵和子宫收缩,维持妊娠,维持子宫腺体和乳腺泡的发育,对促性腺激素分泌有抑制作用。

家畜繁殖学第一章、

家畜繁殖学第一章、

当温度升高时,则反之,阴囊皮肤松弛变薄,睾丸下降,降低 睾丸的温度。
四、输精管和精索
输精管(ductus deferens):为附睾管延续而来, 为运送精子的通道。 开口于尿殖道骨盆部背侧 的精阜,近开口处膨大输精管变粗形成膨大的 管壶腹部。可分泌液体并贮存少量精子。
精索(funiculus spermaticus) :由睾丸血管、 淋巴管、神经、提睾内肌以及输精管组成精索。
(二)组织结构
附睾管壁由环形肌纤维和假复 层柱状纤毛上皮构成。其中 纤毛的构造与精子尾部相似, 有独特的纤毛运动,有助于 精子的向前运动。
(三)机能(记 忆)
1、吸收和分泌作 用; 2、是精子最后成 熟场所; 3、是精子的贮存 库; 4、附睾管的运输 作用。
原生质滴
附睾具有贮存精子作用,原因如下(了解): 1、附睾管上皮可分泌营养物质,供精子发育所 需。 2、附睾内是弱酸环境(PH6.2-6.8)抑制活动。 代谢降低。 3、附睾管内是高渗压环境。颈部小滴下移时, 发生脱水,使精子内缺乏可保持活动的最低限 度的部分,故精子不运动。 4、附睾温度较低。温度低于体温。牛马羊,低 于2-4度。 以上因素使精子处于休眠状态,减少能量消耗, 因此,可长期贮存。
6、阴道
7、
一、卵巢(ovary)
(一)各种动物卵巢的形态和位置 卵巢形态:
牛、羊:扁椭圆; 马:梨状或者肾脏型(有排卵窝); 猪:性成熟前,肾脏形; 性成熟时,桑椹形; 性成熟后, 串状葡萄形。
卵巢位置:牛、羊位于骨盆腔或稍入腹腔两面 ,
猪卵巢位于腹腔约2~3对乳头处
牛的卵巢卵泡
山羊卵巢
(二)卵巢的组织解剖(记忆)
1、子宫角(uterine horn):左右各一,全长35-40cm。 两子宫角后端相合,移行为子宫体。 2、子宫体(corpus uterus):呈圆筒状,背,腹侧略 压扁。牛的子宫体在未妊娠下,表面上看有10cm,实 际上仅有3-4cm。 3、子宫颈(cervix)(子宫体和阴道连接部):是子 宫体向后延续的部分,长6-10cm。子宫颈壁厚,中有 移狭窄管道称之子宫颈管,前端开口于子宫体称子宫 颈内口,后端开口于阴道称子宫颈外口,子宫颈后部 突出于后接阴道而形成子宫颈阴道部。(注意:猪无 子宫颈阴道部)

家畜繁殖学

家畜繁殖学

1.睾丸的形态:正常雄性家畜的睾丸(testis)成对存在,均为长卵圆形。

不同种家畜睾丸的大小、重量有较大差别,而且季节性繁殖家畜具有季节性变化。

2.睾丸的组织结构睾丸的表面被覆以浆膜(即固有鞘膜),其下为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白膜,白膜由睾丸的一端(即和附睾头相接触的一端)形成一条宽为0.5~1.0cm的结缔组织索伸向睾丸实质,构成睾丸纵隔。

纵隔向四周发出许多放射状结缔组织小梁伸向白膜,称为中隔。

它将睾丸实质分成上百个锥体形小叶,小叶的尖端朝向睾丸的中央,基部朝表面。

精细管在各小叶的尖端先各自汇合,穿入纵隔结缔组织内形成弯曲的导管网,称作睾丸网(马无睾丸网,为细管网),为精细管的收集管,最后由睾丸网分出10~30条睾丸输出管,汇入附睾头的附睾管。

3.睾丸的功能(1)生精机能精细管的生精细胞经多次分裂后最终形成精子,并贮存在附睾。

(2)分泌雄激素睾丸的间质细胞能合成和分泌雄性激素,能激发公畜的性欲及性兴奋,刺激第二性征,刺激阴茎及副性腺的发育,维持精子发生及附睾精子的存活。

(3)产生睾丸液由精细管和睾丸网产生大量的睾丸液,含有较高浓度的钙、钠等离子成分和少量的蛋白质成分。

其主要作用是维持精子的生存,并有助于精子向附睾头部移动。

4.附睾:附着于睾丸的附着缘,由头、体、尾三部分组成。

5.附睾的组织结构:附睾管壁由环形肌纤维、单层或部分复层柱状纤毛上皮构成。

6.附睾的功能1、吸收和分泌作用2、附睾是精子最后成熟场所3、附睾是精子的贮存库4、附睾管的运输作用7.精囊腺、前列腺及尿道球腺统称为副性腺8.副性腺的机能和功能1、冲洗尿生殖道,为精液通过做准备2、精子的天然稀释液3、供给精子营养物质,精腺囊分泌液(果糖、柠檬酸)4、活化精子5、帮助推动和运送精液到体外6、缓冲不良环境对精子的危害7、形成阴道栓,防止精液倒流9.子宫由外向内由浆膜、肌层和粘膜三层组成。

子宫可分为两种类型:牛、羊的子宫角基部之间有一纵隔,将两角分开,称为对分子宫;马无此隔,猪也不明显,均称为双角子宫。

家畜繁殖学完整版考试复习资料

家畜繁殖学完整版考试复习资料

繁殖学参考1.公畜的生殖器官:性腺(睾丸)、输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尿生殖道)、副性腺(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外生殖器(阴茎)。

2.母畜的生殖器官:性腺(卵巢)、生殖道(输卵管、子宫、阴道)、外生殖器官(尿生殖前庭、阴唇、阴蒂)。

3.排卵窝:为马特有。

在卵巢门对侧有数毫米深的凹陷,形成排卵窝,是卵子排出的部位。

4.生殖激素:动物机体产生的激素中直接作用于生殖活动,并以调节生殖过程为主要生理功能的激素。

5.生殖激素的转运模式有:旁分泌、自分泌、胞内分泌。

6.GnRH的“异相作用”:长时间或大剂量应用GnRH及其高活性类似物,会出现所谓抗生育作用,即抑制排卵、延缓胚胎附植、阻碍妊娠甚至引起性腺萎缩。

这种作用与GnRH本来的生理作用相反。

7.在下丘脑有两个调节GnRH分泌的中枢:一个为持续中枢,控制GnRH 的基础分泌,雌激素对该中枢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另一个为周期中枢或称排卵前中枢,,高浓度雌激素对该中枢有正反馈调节作用,控制排卵前的GnRH和LH 峰释放。

高浓度孕酮则抑制周期中枢。

8.催产素(OXT)是由下丘脑合成,在神经垂体(垂体后叶)贮存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的一种神经激素,是第一个被测定出分子结构的神经肽。

9.公畜在交配(或采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完整性行为主要包括:求偶、勃起、爬跨、交配、射精及射精结束等步骤。

10.超数排卵:使单个或多个动物发情并排出超过正常数量卵子的技术。

同期发情:使一群动物在同一时期内发情并排卵的技术。

同期发情:方法:两种方法,殊途同归。

延长黄体期、缩短黄体期。

11.精子:分头和尾两个主要部分,表面有质膜覆盖,是含有遗传物质并有活动能力的雄配子。

卵子:通常将排卵后的卵母细胞称为卵子。

12.精子是特殊的单细胞动物,只能进行分解代谢,利用精清或自身某些能源物质,而不能进行合成代谢形成新的体组织。

13.精子的分解代谢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糖酵解(果糖酵解)和有氧氧化(精子的呼吸)。

家畜繁殖学

家畜繁殖学
2、位置:两个睾丸分居于阴囊的两个腔内,各个家
畜位置根据阴囊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马:阴囊在两股之间,睾丸的长轴与地面平行; 牛、羊:较马稍靠前,位于两腹股沟区,长轴与地面垂
直; 猪、猫:位于肛门下会阴区,长轴倾斜,前低后高; 狗:两股之间稍后方。


隐睾:睾丸在胚胎发育时期在腹腔,到 胎儿期一定时期,才由腹腔下降到阴囊, 如果公兽一侧或两则睾丸未下降入阴囊, 称隐睾。
生成的温度调节器官。其功能为:
(1)保护睾丸:免受机械性、生物性、化 学性的直接接触损伤;
(2)调节温度:在体温条件下,精子不能 成活或无生殖能力(如隐睾),阴囊内的温度 比体温低3-6.8℃(牛)。天热时,内膜及睾 外提肌弛缓,阴囊壁松弛变薄下垂,同时皮肤 上有大量汗腺,汗的分泌物增加――扩大散热。 天冷时,上皮肌肉收缩,阴囊缩小,皮肤皱缩 变厚,睾丸紧贴腹部――保温。
家畜繁殖学
Reproduction in Farm Animals
家畜繁殖学课程组
第一章 家畜的生殖器官
Chapter 1 Animal Reproductive Organs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公畜的生殖器官 Section 1 Male Reproductive Organs
❖ 第二节 母畜的生殖器官 Section 2 Female Reproductive Organs
⑵子宫颈:括约肌,内层较厚,尤其为牛。
含有致密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故怀孕时――收缩,
堵住通道;分娩时――扩张有一定困难。
3、浆膜:无殊。
(二)功能
❖ 是孕育胚胎的器官 ❖ 怀孕时,子宫粘膜或一部分结构构成母
体胎盘,适应胎儿发育需要; ❖ 子宫颈是子宫对外的通道,怀孕时紧闭,

家畜繁殖学期末复习资料

家畜繁殖学期末复习资料

家畜繁殖学期末复习资料家畜繁殖学期末复习资料家畜繁殖学是畜牧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家畜的繁殖过程和方法。

在农业生产中,家畜的繁殖是保证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家畜的繁殖特点、繁殖方法和繁殖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介绍和复习。

一、家畜的繁殖特点1. 遗传特性:家畜的繁殖特性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基因、遗传变异和遗传改良等。

遗传基因决定了家畜的遗传性状,如生长速度、肉质品质等。

遗传变异是指家畜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通过选择和配种可以改良家畜的遗传特性。

2. 生理特性:家畜的繁殖特性受到生理因素的制约,包括发情周期、发情期、受胎率等。

不同品种的家畜在生理特性上存在差异,了解和掌握这些特性对于科学地进行繁殖管理至关重要。

3. 行为特性:家畜的繁殖特性还受到行为因素的影响,包括交配行为、哺乳行为等。

了解家畜的行为特性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繁殖管理,提高繁殖效益。

二、家畜的繁殖方法1. 自然繁殖:自然繁殖是指家畜通过自然交配来繁殖后代。

自然繁殖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大部分家畜品种。

但是,自然繁殖的缺点是受到环境和行为因素的制约,繁殖效率相对较低。

2.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精液直接注入母畜体内,实现繁殖的一种方法。

人工授精的优点是可以选择优良种公畜进行配种,提高遗传特性。

但是,人工授精的成功率较低,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3. 人工受精:人工受精是指将卵子和精子在体外结合,然后将受精卵移植到母畜体内,实现繁殖的一种方法。

人工受精的优点是可以克服母畜的生理障碍,提高繁殖效率。

但是,人工受精的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三、家畜的繁殖管理1. 繁殖环境的调控:合理的繁殖环境对于家畜的繁殖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调控,可以提高家畜的发情率和受胎率。

2. 饲养管理的优化:良好的饲养管理对于家畜的繁殖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方、饲喂时间和饲喂量的控制,可以提高家畜的生殖能力和繁殖效果。

家畜繁殖学

家畜繁殖学

名词:1.隐睾:某些个体出生以后,会出现一侧或双侧睾丸未能降入阴囊,仍滞留于腹腔或腹股沟内的现象。

2.精清:射精时副性腺的分泌物加上输精管壶腹的分泌物混合一起成为精清。

3.精液:精清将来自输精管和附睾高密度的精子稀释,形成精液。

5.子宫阜:在反刍动物子宫角黏膜表面,沿子宫纵轴排列成的钮扣状隆起,其上面没有子宫腺,且怀孕时发育为母体胎盘,这种隆起称之为子宫阜。

角间沟:子宫两角基部之间的纵隔处有一纵沟,6.激素:是由某些细胞所产生的化学信息,被释放到细胞外,通过扩散或被血液运转到另一类细胞,从而调节这些细胞的代谢活动。

7.生殖激素:凡是直接作用生殖活动、并以调节生殖过程为主要功能的激素都称为生殖激素。

8.外激素:是生物体向环境释放,在环境中起着同种个体间传递信息、引起对方产生特殊反应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

不是激素9.外激素:是生物体向环境释放,在环境中起着同种个体间传递信息、引起对方产生特殊反应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

10.公羊效应:在季节性乏情期结束之前,在母羊中放入公羊,会很快出现大量的母羊集中发情,这种现象称之为“公羊效应”10.睾丸下降:胎儿期的睾丸位于腹腔内,大多数雄性家畜或动物在出生前或出生后不久,睾丸才由腹腔通过腹股沟管进入位于腹壁的阴囊内,这一过程叫做。

单侧滞留为单隐睾,双侧滞留者为双隐睾。

11.初情期:公畜初次释放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表现出完整性行为序列的年龄,即为公畜的初情期(puberty),也可称公畜的“青春期”。

12.性成熟:是继初情期之后,青年公畜的身体和生殖器官进一步发育,生殖机能达到完善、具备正常生育能力的年龄。

13.性行为链:公畜在交配(或采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完整性行为主要包括:求偶、勃起、爬跨、交配、射精及射精结束等步骤。

这些步骤是定型的,并严格按一定顺序表现出来的,不能前后颠倒,也不能省略或超越,因此,性行为链,也称性行为序列。

*14.交配频率: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公畜与发情母畜交配的次数(或采精的次数),也称交配能力15.精子发生:是指精子在睾丸内形成的全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激素与生殖激素:激素是由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和某些组织器官的生活细胞所释放的控制生理活动的一类化学活性物质;与生殖功能关系密切的激素叫生殖激素。

2、性成熟与初配年龄:性成熟是指家畜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生殖器官已基本发育完全,具备了繁殖能力的时期;初配年龄则指实施第一次参加配种的年龄,一般要求体重相当于成年体重的70%时的年龄。

3、发情周期与发情持续期:母畜性成熟后便出现周期性的发情表现,通常将两次发情间隔的时间叫做发情周期(性周期);从发情开始到发情结束所持续的时间成为发情持续期。

4、黄体与红体: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卵后,卵泡膜和卵巢上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入排空的卵泡腔内形成凝块,称为红体;此后,颗粒层细胞增生变大进而形成黄体,黄体细胞产生孕激素。

5、诱导发情与同期发情:诱导发情是指对处于乏情状态的母畜,利用外源激素或某些生理活性物质以及环境条件的刺激,促使乏情母畜卵巢从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技能性活跃状态,使母畜正常发情排卵;同期发情则指利用激素或类激素的药物处理母畜,将群体母畜不同进程的发情周期调整为统一进程,是指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

6、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利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诱发母畜卵巢的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并排出具有受精能力的卵子,叫做超数排卵;胚胎移植是指从一头良种母畜的输卵管或子宫内取出早期胚胎,移植到另一头生理状况相同的母畜的输卵管或子宫中,从而产出后代,所以又叫借腹怀胎。

7、冷冻精液与精液平衡:冷冻精液是以液氮(-196C)或干冰(-790C)为冷源,将精液经特殊处理后,保存在超低温下以达到长期保存精液的目的。

在精液冷冻处理时,将稀释后的精液缓慢降温到0-50C,并在此温度下保持0.5-2小时,使精液温度恒定,叫做精液平衡。

8、精子获能与胚泡附植:公畜射出的精液一般不具备受精能力,精子通过母畜生殖道(子宫和输精管)后,在形态和机能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具有受精能力的生理现象叫做精子获能;胚泡附植是指早期胚泡在子宫内游离一段时间后,随着带状囊胚的不断扩张而固定下来,囊胚的滋养层逐渐与母体子宫内膜发生组织上和生理上的联系,也叫着床或植入。

9、胎膜与胎盘:胎模是由胚胎外的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三个基本胚层形成的卵黄膜、羊膜、尿膜和绒毛膜的总称,胎膜是早期胎儿与母体子宫粘膜交换气体、养分及代谢产物的暂时性器官;胎盘则指胎儿绒毛膜的绒毛与母体子宫粘膜发生联系所形成的一种结合体,由两部分组成:胎儿绒毛膜的绒毛部分为胎儿胎盘,母体子宫粘膜部分为母体胎盘,两者合称为胎盘。

10、繁殖力与正常繁殖力:繁殖力是指家畜在正常生殖机能条件下,生育繁衍后代的能力;正常繁殖力是指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所获得的最经济的繁殖力。

二、填空
1、母畜的生殖器官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尿生殖前庭)和(外生殖器)组成。

2、家畜生殖激素可分为(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胎盘促性腺激素)、(性腺激素)和(其它激素)五类。

3、不同家畜垂体中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的绝对值和比例有所不同:(母马)垂体中的促卵泡素含量最高,(母猪)次之,(母羊)又次之,(母牛)最低,据此这些家畜的发情持续时间,以(马)最长,(牛)最短;而促黄体素与促卵泡素的比例,则牛、羊显著(高于)猪、马,因此(牛和羊)出现安静发情的情况也显著多于(猪和马)。

4、公牛精液冷冻常用稀释液为(乳糖-卵黄-甘油液)、(蔗糖-卵黄-甘油液)、(葡萄糖-
卵黄-甘油液)和(果糖-柠檬酸钠-卵黄-甘油液)四种,解冻液为(2.9%柠檬酸钠)溶液。

5、家畜的妊娠期,以牛、马、羊、猪,分别平均为(282)天、(330)天、(152)天、(115)天。

6、家畜早期妊娠诊断的方法主要有(外部观察法)、(阴道检查法)、(直肠检查法)、(其它检查法)四种,而第四种方法中常用的有(雌激素试探法)和(子宫颈阴道粘液煮沸法)两种。

7、家畜的分娩过程依次可分为(子宫开口)、(胎儿产出)和(胎衣排出)三期,其动力为(子宫阵缩)和(母畜努啧)。

8、家畜繁殖力指标除繁殖率外,国内外常用的还有(发情率)、(配种率)、(受胎率)、(分娩率)和(成活率)五项。

9、有很多因素影响精子而使精液发生质的变化,对精子影响较多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酸碱度)、(光照和辐射)、(渗透压)、(药品)五方面。

10、精、卵正常受精过程依次为(精子溶解放射冠)、(精子穿过透明带)、(精子进入卵黄膜)、(原核形成)和(配子配合);而(多精子受精)、(双雌核受精)和(雌核发育与雄核发育)(孤雌生殖)为异常受精。

三、判断对、错,并改错(15分)
1、母畜不育是指母畜生殖器官异常或受到破坏,不能繁殖后代的现象。

(X机能)
2、公畜的繁殖能力可以说就是精子的受精力。

(对)
3、精液中的水分从冰点迅速降温到-700C以下,分子结构重新排列,在精子外部形成一层坚硬而均匀的冰膜,叫做冰晶化,对精液冷冻保存极有利。

(X玻璃化)
4、孤雌生殖是指卵子未受精而被其它条件激活,而发育成胚胎。

(对)
5、影响家畜妊娠期长短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品种、年龄、生活条件、胎次和双胎等。

(对)
6、家畜的繁殖力是后天赋予的性能,由父母双方的繁殖遗传性能所决定,并通过性成熟、配种受精、怀孕产仔、仔畜育成等一段长期过程而体现出来,因此又受先天环境所影响。

(X 先天后天)
7、家畜的繁殖障碍包括卵巢机能障碍、公畜繁殖障碍和疾病性障碍。

8、成活率是指幼畜断奶成活数占出生仔畜总数的百分率,它是说明畜群配种工作组织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X 培育哺乳仔畜成绩)
9、液氮无色无味有毒,沸点为-195.80C,具有超低温性、气化性、不渗透性、膨胀性和杀菌性等特性。

(X 无抑)
10、精子获能的部位,除猪在输卵管中外,其它动物多在子宫内进行。

(对)
四、简答题
1、简述生殖激素对母畜生殖活动的调节作用。

答:母畜的生殖活动主要包括性成熟、繁殖季节、发情周期、妊娠、分娩和泌乳等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生殖激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对性成熟的调节:母畜初情期时,由于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量较少或不恒定,不能维持正常的发情和排卵,受胎率较低,且产仔数少。

达到性成熟时,
下丘脑、垂体和卵巢均已成熟,能够分泌正常量的各种激素,即可维持周
期性的发情排卵和妊娠。

(2)对繁殖季节的调节:具有季节性繁殖的家畜,如马、驴和羊,在繁殖季节,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卵巢能产生正常成熟的卵子;而在非繁殖季节,
垂体激素分泌量很少或停止,故卵巢功能降低或停止活动。

(3)对发情周期的调节:母畜发情过程是:下丘脑分泌促性腺素释放激素,作
用于垂体前叶,是指分泌促卵泡素和少量促黄体素,促使卵泡逐渐成熟。

随着卵泡的成熟,雌激素分泌量增多,母畜表现发情征状。

同时,大量雌
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反馈作用,抑制素垂体促卵泡分泌,并促进促黄
体素分泌,两者成一定比例时,即引起排卵。

排卵后卵巢内膜开始形成黄
体,在促乳素协同作用下,使黄体细胞分泌孕酮,反馈到下丘脑和垂体,
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此时,若卵子未受精,促乳素分泌量逐渐消失,
使黄体退化萎缩。

这是由于孕酮含量下降,而解除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
于是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又开始增加虽只有开始了下一个发情周期。

(4)对妊娠的调节:卵子受精后,妊娠黄体开始分泌孕酮,促使子宫和乳腺发育,并维持妊娠。

(5)对分娩的调节:母畜接近分娩时,血液中的孕激素含量下降,雌激素不断增加,并作用于催产素,引起子宫收缩而发动分娩。

(6)对泌乳的调节:母畜分娩后,由于孕酮水平突然下降,使促乳素迅速大量释放,并强烈促进乳腺引起泌乳当血液中保持一定量的促乳素时,即维持
正常泌乳活动。

在此过程中,哺乳或挤乳对乳房的刺激是反射引起垂体分
泌促乳素的重要原因。

2、简述精液冷冻保存的原理。

答:原理是:精液经冷冻处理后,在超低温环境条件(-1960C)下,精子的代谢活动完全被抑制,使其在静止状态下保存起来,一旦升温又能复苏而不是去受精能力。

3、简述家畜胚胎移植技术过程。

答:家畜胚胎移植的过程包括供体和受体的选择、供体超数排卵处理、受体同期发情处理、配种或输精、收集胚胎(采卵)和移植胚胎(移卵)等环节。

各环节的技术要求是:(1)供体和受体的选择:供体母畜应选择生产性能高、经济价值大、具备遗传优势、良好的繁殖力、体质健壮、无遗传缺陷的个体;受体母畜可选用非
优良品种的个体,但应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和健康的体况,以及与供体发
情周期同步的母畜为受体》
(2)的超数排卵处理:PMSG或FSH
4、结合你的工作实践,谈谈你地区家畜繁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如何改进。

答:略
五、论述题
1、在牛冷配工作中,如何正确使用液氮和液氮容器,使用液氮和液氮容器应注意哪些
问题。

答:
2、写出牛精液冷冻技术的工艺流程,说明有关关键性环节的条件、方法及技术要求。

答:
3、简述家畜胚胎移植流程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