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汉字概说共106页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汉字PPT课件

现代汉语汉字PPT课件
表音声旁不少也可以用作形旁表意, 如“依、铱”和“裳、衾”中的“衣”, “迷、麋”和“粮、糠”中的“米”。
.
66
形声字的产生以及进而在汉字中占优 势,只表明汉字发展的形声化趋势,并未 改变文字体系的根本性质,并未使汉字越
出表意文字范畴。
.
67
• 汉字的形体从当时的造字发展到现在,已 经发生了变化,有些字变化较大,已看不 出当时的造字法。
.
63
形声
形声就是把表示意义的部件和表 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这是最 能造字的一种造字法。
.
64
形声字
室是个形声字,上面宝盖头
是屋顶;下面至是声音。 《说文》:室:实也,以 至声。屋、室皆从至。至所 止也。说室是人休息的地方。
.
65
形声字
形声字,形旁是表意符号,声旁作为 表音成分,但与表音文字的表音符号有本 质区别。
.
50
甲骨文的“欠”字,像 一个跪着的人,昂首张嘴, 大打哈欠的样子,
它的本义就是“张口 出气”,也即打哈欠。以 欠为偏旁的字,如吹、歌、 歇等,大都与“张口出气” 有关。
.
51
指事
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 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
.
52
会意字 林 明
.
53
指事字 末
.
54
(一) 文字起源的传说 结绳说 仓颉造字说 起”一”成文说 手势语说 所有权的记号说
.
3
(二)文字的起源 1、文字起源于图画,是由图画演 变发展而来的。
2、图画不等于文字。
.
4
二、汉字的性质和作用
(一)、汉字的性质
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 从记录的语言单位看,汉字代 表语素。

《现代汉语》绪论课件ppt

《现代汉语》绪论课件ppt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是中国科学院1955年 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
三、现代汉语方言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说汉语 的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形成汉语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 面的因素,如,长期的小农经济、社会发生分裂割据、 人口的迁徙,山川的阻隔等;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 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相 互影响等。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从结构上说,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 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 号系统。
从功能上说,它可分以下三个方面。 就人与人的关系说,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就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看,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
事物的类别和事物之间的关系都靠语言来表明。 就人与文化的关系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利
一、国家的重视语言文字工作
1985年12月,国务院决定把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国家语委”),扩大 了它的工作范围和行政职能。1986 年1月,国家教育委 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全国语言文 字工作会议,规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当时 的主要任务。其中最重要的是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 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 作用。
绪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说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说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 用的语言。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 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第三章第一节汉字概说

现代汉语第三章第一节汉字概说

一类叫表音文字,它是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 种语言里有限的音位或音节,也就是用一些符 号来拼写口语中的词,所用的符号代表语词中 的音。如英文、日文、法文就属于这一类。 第三类是表意文字,一种用象征性书写符号记录 词或词素的文字体系,不直接或不单纯表示语 音。如人、语,现行汉字就属于这一类。
(三)汉字的特点:
汉字从产生单一形体发展到能记录成 句的话,成段的文辞,必然要经过很 长一段时期,汉字发展到殷商时代的 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完善的文字 体系了,这中间经过了上千年乃至一、 两千年的发展过程。
(三)文字的发展过程 1、表形兼表意。
象形文字由于脱胎于记事图画,所以在字形上仍 保留着对实物的直观描拟的特点,这是表形,采 取的是写实的手法。可是客观事物纷繁复杂,语 言要表达的内容是无限的,具体事物有形可象, 而抽象事物无形可象,于是只得采取表意的方法。 “上、本、刃、下”
汉字的特点指的是汉字区别于别处文字的不同之处, 主要是区别于拼音文字的不同之点,下面从作为记录 汉语符号体系的角度提出它的几个主要特点。 1、数量繁多。
一种语言的语素总要有相当的数量,因此语素文字的 基本单位也必然要有相当的数量。现行汉字通用字有 7000个,自上而下至今历代积累下来的汉字的总字数 (包括异体字),已经达到六万。
3、文字的假定性
文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正如段玉裁在《广雅疏证》的序言中所说:“圣人 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 字,因形而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但当字义形 成以后,就带有强制性,但字形、字音字义的最初 结合却是任意的、武断的。 文字对语言来说,有相对的独立性,某种语言不 是非使用某种符号不可,全世界有许多种文字,都 是各民族按照自己的语言特点创造的,正因为这个 原因,文字有一定的人为性,也即文字的假定性, 正因为如此,所以文字可以进行加工,甚至可以进 行文字改革,由此可以看出,文字改革是有充分的 科学根据的。

第一节 汉字概说 第二节 现代汉字的形体全面版

第一节 汉字概说 第二节 现代汉字的形体全面版

第三节 现代汉字的结构
2.笔顺 笔画在书写时,有先后顺序,即笔顺。 书写汉字讲究笔顺。笔顺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字形的 好坏和书写速度, 汉字笔顺的一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 下,从左到右,还有从外到内,特殊的还有先中间后两边 (如:水)。 还有些上述规则以外的情况: 右上或里边的点一般后写(如:夜、戈) 横在字中间地位突出要后写(如要、册) 竖在中间穿底的后写,不穿底的先写(如出、串) 走之底、建字底要后写(如这、建) 多数字的写法是以上规则的综合运用。
汉字
第一节 汉字概说 第二节 现代汉字的形体 第三节 现代汉字的结构 第四节 现代汉字的构字法 第五节 汉字的信息处理 第六节 字位及其突出方式
第一节 汉字概说
一 文字的性质 1. 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
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有声语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有了文字,语言就可以留下痕迹。
第三节 现代汉字的结构
一、结构单位
现代汉字的形体结构可以分为汉字、部件、笔画三 个层次。汉字的最小构件是笔画,笔画依照一定的规则组 合成部件,部件依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合体字。
汉字是最高层次,部件是中间层次,笔画是最低层 次。层次越高,表示一个字所用的符号越少,符号的总数 越多。如最高的汉字层,表示一个字只需一个符号,如果 有5万汉字,就得用5万个符号。层次越低,表示一个字 所用的符号越多,符号的总数越少。如最低的笔画层,表 示一个字最多要用几十个笔画符号(《辞海》中笔画最多 的字是“齉”,36画),而笔画的总数减少到横竖撇点 折等有限的几种。部件处于中间层,它是组成现代汉字的 能够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部件比笔画完整,又比汉字本 身简单、灵活,所需的符号数目适中。在汉字形体结构的 三个层次中,部件是枢纽性的一环,是汉字形体结构的核 心。

第一节 汉字概说

第一节  汉字概说

文字有字形、字音和字义三个方面。文字是用“形” 通过“音”来表达“义”的。 “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 —— 《<书· 序>正义》
2.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陈澧《东熟读书记》卷十一 人类“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 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3.汉字的地位
①汉字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独立文字,它为汉 民族保存了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维护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②汉字是中国的通用文字。 ③世界上使用汉字的人口约有12亿,汉字是世界上使 用人口最多的文字。过去汉字曾被东亚和东南亚一 些民族或国家长期使用,在东亚和东南亚形成了汉 字文化圈。
第二章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文字
汉字概说(增) 汉字理、标准化和用字的规范化
第一节 汉字概说
一 文字常识 二 汉字的产生、性质和地位
第一节 汉字概说
一、文字常识 1 什么是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 助性交际工具。
实物记事花样繁多,不一而足。据周有光《语文 闲谈》中称,云南景颇族的载瓦人曾出现过实物情书、 战书和和约。 情书:用红、白、黑三色线缠一个芭蕉叶包,内 有树根,表示想念;石灰,表示希望会见;草烟叶, 请对方吸后增加爱情。 战书:三色线的芭蕉叶包,内有土块,表示争夺 土地;子弹,表示宣战。 和约:竹筒一节,两端各刻一个缺口,代表议和 双方;中间刻一个缺口,代表中人;把竹筒一劈两半, 各方保存一半。
汉字能表意而不能表音,音有限而意无穷。汉 字的表意性质直接铸就了汉字形体繁杂、数量惊人 的特点,客观上造成了汉字难认、难读、难写的现 状。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身、完善 自身,其由象形、指事、会意向形声的进化,正是 出于弥补自身不足的需要。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 意文字,之所以如此,形声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汉字概说

汉字概说

结珠、刻契、讯木等。
关于结绳,《周易正义》引了《虞 郑九家义》中如下的一段话:“古者无 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 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 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刻契即在木条上或竹条上刻上
锯齿,用来记数。
实物记事花样繁多,不一而足。
据周有光《语文闲谈》中称,云南景颇
族的载瓦人曾出现过实物情书、战书和
殷商的甲骨文,距
现在已有3000多年
的历史了。从形体
和造字法来看,甲
骨文已经是相当成
熟的文字。由此可
以推测,含在产生 的时间应该还要早。
“彩陶上的那些刻 划记号,可以肯定 地说就是中国文字
的起源,或者中国
原始文字的孑遗。”
——郭沫若
《中国史稿》
• 西安半坡遗址距今有五 六千年,遗址出土的彩 陶上有一些重复出现的 有规则的简单符号。属 于同一时期的其他古代 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上 也有类似的符号。这些 符号同流传下来的古代 汉字有某些相同之处, 很可能是古汉字的前身 。
(三) 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强
(四) 汉字有超时空性
四、汉字的作用
汉字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的国家统一,对汉族语言的发展,都有重要 的作用。中华民族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如哲学、政治、经济、军事、 科技、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重大成果,都靠汉字记载下来,传播四方, 流传到现在,成为中华民族和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现在,汉字是国家法定的通用文字。我国各民族为了参与国家大事,同汉族 人民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也在学习和运用汉字。汉字不但在历史上有过不 可磨灭的功绩,而且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也一级钢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
第三章 汉 字
第一节 汉字概说

第一节 汉字概说

第一节 汉字概说

洛阳伊川大莘新石器时代裴李岗 文化刻画有契刻符号的骨片:
实物记事 实物记事花样繁多,不一而足。据周有光《语文闲谈》中称, 云南景颇族的载瓦人曾出现过实物情书、战书和和约。 用红、白、黑三色线缠一个芭蕉叶包,内有树根, 情书: 表示想念;石灰,表示希望会见;草烟叶,请对 方吸后增加爱情。 战书 三色线的芭蕉叶包,内有土块,表示争夺土地; 子弹,表示宣战。
汉字起源于何时?汉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 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符号系统,是世界上历 史最悠久的文字符号体系。 (古埃及的圣书文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 是与汉字齐名的古文字,但今天已不再使用)殷 商的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从形 体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 了。由此可以想到,汉字产生的时间比这要更早。 但早到何时?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2、从汉字所记录的语音单位来看,汉字记录的是汉语 的单音节语素。
⑴ 表音文字 音素文字 音节文字 ⑵ 汉字记录的是语素。 3、汉字在形体上表现为方块字。 4、汉字在语音上代表音节。 5、汉字在书写上不实行分词连写。 英文、俄文 梵文、日文假名
汉字的作用主要见于三点: ①保证了汉文化的传播与 发展; ② 维系了国家与民族的统 一;“中国是靠文字统一 起来的国家”(江泽民) ③促进了汉文化与周边文化 之间的交流。(日本、朝 鲜、越南)
竹筒一节,两端各刻一个缺口,代表议和双方; 和约: 中间刻一个缺口,代表中人;把竹筒一劈两半, 各方保存一半。
文字画阶段
继实物之后,古人记事和表达思想便进入了另一高级 阶段——文字画阶段。文字画属于前文字阶段。文字画 不注重绘画艺术性,只浑沌地记录语言的大意,内容缺 乏具体与准确,因而不能算作文字,只能视为文字的滥 觞。世界各地保存的原始壁画大都具有此类性质。

1.1现代汉语概说

1.1现代汉语概说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汉语:刘邦始建都于汉中,汉中因汉水而得名。

公元前206年,刘邦得天下,国号称“汉”。

后外族人称中原人为汉人,于是沿用下来,因而也有了“汉语”的名称。

汉语虽然是由汉朝而得名的,但汉语的实际存在却远在先秦之前。

对外族人原有“南蛮、北狄、西羌、东夷”之称,后统称北方、西方之少数民族为“胡”人。

公元304年,汉胡民族开始大融合,胡人说汉语不太标准,于是有“胡言汉(乱)语”的说法,后又派生出许多词语:胡闹、胡扯、胡说、胡缠、胡臭、胡思乱想、胡搅蛮缠、胡说八道,又有了胡椒、胡杨、胡琴、胡萝卜等词语。

现代汉语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这是1955年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上确定,由国务院颁发的。

这是狭义的现代汉语,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现代汉语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形成共同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符合人们使用汉语的客观情况的。

任何一个民族的共同语都需要有一个地点方言的语音作为标准音,而不能把不同地方的语音拼凑成一种标准音,汉民族共同语也是这样。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辽、金、元、明、清以来的800多年,大多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因此,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地位日益重要,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即“官话”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五四”运动以后的“国语”、“国音”也都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以北京语音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是大势所趋。

需要注意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指以北京语音系统作为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并不包括北京人口语中的土音以及过多的轻声、儿化现象等。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