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之文字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汉字概说)

现代汉语(汉字概说)

现代汉语汉字概说1.文字的性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的起源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汉字是世界上起源很早的文字之一。

殷商的甲骨文,距现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从形体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

3.汉字的特点1)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人类造字记录语言,可以只从语义入手,也可以只从语音入手。

从记录语义入手,用符号(字形)直接表示语义,造出义符,以义符带音,即间接表音,这种用义符直接表示语义的文字,叫义符文字,即表意文字,如汉字和埃及古文字。

从记录语音入手,用符号直接表示语音(音素或音节),造出音符,凭音符得义,即间接表示语义,这种用音符直接表示语音的文字叫音符文字,即表音文字。

其中由音符直接表示音素的称音素文字,如英文;由音符直接表示音节的称音节文字,如日文假名。

汉语形声字的形旁是义符,声旁是音符,形声字也能从某种程度上表示字的义和音,因此有人据此说汉字是意音文字。

应该说,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合起来整个表示语素之义。

其形旁只表示语素之义类,是类义符,声旁表语素之音类,是类音符,要一音一符,才是真音符。

声旁本身来自义符,假借义符表音类,又不是专门表某音,有的声旁还可兼作形旁。

所以,汉字的形声字的音符不同于表音文字的字母,汉字不是意音文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2)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文字汉字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呈线形排列,有长有短。

它无论笔画多的还是笔画少的,所有笔画都写在同样大的方块中。

在一个一个方格内纵横交错地组成形体各异的字形,结构自然很复杂,笔画多的,多到一个字有二三十笔,必然难记。

汉字复杂繁多也带来了表音文字做不到的优点,主要是辨义力强;另一方面使词形较短的汉语写下来更节省篇幅。

在联合国档案室里,同样内容的文本,汉字文本比表音文字的文本都薄一些,这同汉字复杂多样的形体都放在方块结构里不无关系。

3)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强汉语同音词比较多。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第二章 文字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第二章 文字
11
三、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由于汉字有上述的三个特点,用它来记录汉语时,就不能完全同汉 语相符合,汉字和 汉语就形成了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汉字不能直接地明确地表示汉语的词或语素的读音 (二)汉字和汉语里的词不能完全相对应 (三)同一个词有时可以用不同的汉字来表示,这就形成了一大批音、 义全同而字形 不同的异体字 (四)同一个音节,为了表示不同的义而用不同的形来表示,于是形 成了一大批形、 义全异而音同的同音字
12
四、汉字的历史功绩
(一)汉字记录、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主要是靠汉字记载下来的。汉民族的文化 历史悠久 ,记载古代文化的文献典籍异常丰富,这是一份珍贵的遗产,现在它已成为 中华民族和全世 界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二)汉字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书同文”,统一了文字。有了统一的文字,就有了统一的 书面语 言。这种统一的书面语言,对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居住地广、方言复杂的民 族大家庭的成 员,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量,由此可见,汉字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 统一和约束方言等方面所产生的一种精 神力量、凝聚力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三)汉字在同兄弟民族交往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语、汉字现在不仅仅是汉族人民通用的语言文字,也是汉族人民同兄弟民族交际的 工具 (我国的兄弟民族为了同汉族人民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也在学习和使用汉字)。 同我国相邻 的朝鲜、韩国、越南、日本也都使用过汉字,现在日本还用部分汉字配合 在一起记写日语。汉字也是联合国法定的六种工作文字之一。因此,汉字在促进我国 对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方面都曾发挥过并将继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返回
9
巫、史这一类人在使用文字的过程中,除了整理已有的一些文字,还会因实 际需要不断添造 一些新文字。这样,约定俗成,渐渐形成了文字的体系。因 此汉字绝不可能是由某一个人或 几个人创造的,它同其他文字一样,是人类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民群众的伟大 创造。为什么传说汉字是仓 颉创造的呢?我们推想仓颉可能就是巫、史一类的人物,并且创 造 文字是一 件了不起的大事,于是就把仓颉推出来作代表,而且把他神化了,因此出现 了种种 类乎神话的传说。 汉字产生的确切年代,现在还不能断定。从考古研究的资料来看,汉字 的历史可以远溯到 五 六千年之前。1952年在西安东郊半坡村氏族文化遗址 (即通常说的半坡文化)发现的陶器上, 共有二三十种重复出现的符号,人们 认为这些可能就是汉字的前身。现在能够看到的最古的 成批 的汉字资料,是 商代后期的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大约有3500个汉字。从文字结构来 考察, 除了象形以外,会意、形声、假借等方法都已经应用,可算是基本成熟的文 字了。这 种文字,距离现在也已有3000多年了。在汉字形成的历史过程中, 从原始文字演变为商代的 相当发达的文字的具体途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现代汉语之汉字六书

现代汉语之汉字六书

左边是一棵树的象形,右边是 一只眼睛的象形,二者组合后,表 示用眼睛观察树木。因此“相”的本 义是"仔细察看"。
形声字是用意符或形旁和声符或声 旁组成的字。用一个字作形旁,表示意 义类别,用另一个字作声旁,表示读音。 两者结合成为一个形声字。
比如: 河 谋
左边是“ 水”,作形旁,表示与 水有关;右边是“可”,作声旁,表 示读音。
六书一词出于《周礼》 :“保氏掌谏王恶, 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 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 九数;”。然而,《周礼》只记述了“六书”这个 名词,却没加以解释。
首次说出六书内容的,是东汉 班固承袭西汉末刘歆《七略》而作 的《汉书•艺文志》。它说,“古者, 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 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 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用简单的线条描摹客观事物的形状, 使人一看就能把字形与具体事物联系起 来,知道它所代表的事物。
比如: 人 (甲骨文) 月 (金文观 事物和表示某一概念,这种标记符号或 是加在独体象形字的某个部位,或是加 在代表某种事物符号的特殊位置。
比如: 上 (甲骨文) 本 (小篆)
• 山石岩上古木枯,此木为柴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尤妙 •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 日出东,月出西,天上生成明字 女居左,子居右,世间定配好人
• • • • • •
拱猪入门 床前明月光 一口咬住多半截 综合门市 要一半,扔一半 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现代汉语笔记之名词解释精编

现代汉语笔记之名词解释精编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六国古文: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秦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及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

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语素。

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

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偏旁: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

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及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范围内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汉语规范化:根据汉语发展的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语音、语法、词汇各方面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的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其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现代汉语》第三章 文字教案

《现代汉语》第三章 文字教案

第三章文字(8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汉字的概貌,加深对现代汉字的认识,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汉字的形体和结构;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汉字的规范化三、教学难点汉字的结构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实践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节汉字概说一、文字概况(一)文字的定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它为什么是辅助性的呢?说它是辅助性的必然有一个最重要的。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自身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语言,语言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漫长、古老。

只有到了距离现在大约一万年左右,才开始出现原始文字。

文字的历史和语言的历史相比,要短得多。

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先有语言,后有文字;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语言是主要的交际工具,作为交际工具,语言有自身的局限性,它存在于口耳之间,稍纵即逝,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今天说的话,明天就听不见;在北京说的话,在长治也听不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社会交际范围逐渐扩大,人们不仅需要把自己的思想告诉给面前的人,而且需要告诉给远方的人和我们的后代。

显然,有声语言是满足不了这种需要的。

为了克服时空限制,使语言可以传到后世,传到远方,于是便用文字来记录语言。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二)文字的种类文字是记录语言的,那么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什么样的语言单位?文字的基本单位是指文字体系中能和语言成分相对应的最小的单位。

英文的基本单位是字母,日文的基本单位是假名,汉字的基本单位是单字。

语言从它的内部结构说是个层级体系,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语音层,包括音位、音节两级。

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若干级。

第一级是语素(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文字的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文字的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文字的名词解释现代汉语文字是人类使用的最基本的语言工具之一,在现代汉语中,文字的定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方面是指通过书写方式表达语言的符号系统,另一方面是指书面表达的语言记录。

下面将对文字的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首先,文字作为符号系统,是人类用来记录和传递思想、语言的一种工具。

文字通过图形或符号的形式,将语言的声音表达形式转化为可见的形式,使得人们能够以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

在现代汉语中,文字主要有汉字和拼音两种形式。

汉字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代表性符号系统,它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方式构建起来,每个汉字都代表着一个音节或一个词语的含义。

拼音则是一种以拉丁字母表和音标为基础的音译系统,通过字母的组合和发音规则,将汉语的声音转化为可见的形式。

其次,文字也指书面表达的语言记录。

在现代汉语中,文字用来记录和表达各种信息,包括文字作品、文字记载、文字广告等等。

例如,文学作品是一种以文字为媒介的艺术形式,通过文字的排列组合,作者能够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给读者。

文字记载是一种以文字为工具的纪录方式,它可以用来记录历史事件、科学知识、文化传统等等。

文字广告则是一种商业宣传的手段,通过文字的选择和组合,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促使他们购买产品或服务。

文字在现代汉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文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字的传承和学习,人们能够了解和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文字是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的桥梁。

通过文字的表达,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传达给他人,促进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同时,文字还是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一种工具,通过文字的翻译和理解,人们能够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思想。

最后,文字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无论是商务文件、学术论文、法律法规还是其他各种文件,都需要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书写和交流,文字的准确和清晰对于信息的传递和理解至关重要。

文字的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文字的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文字的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文字是指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在现代汉语中,文字通常指汉字,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书写体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字形结构和书写规则。

汉字的书写形式分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多种类型,其中楷书是最常用的书写形式之一。

汉字的构成元素包括笔画、偏旁部首和字素。

笔画是汉字的基本构成元素,由线条组成。

偏旁部首是汉字中带有笔画的部首,通常用来表示汉字的意义和构成部分。

字素是汉字的基本构成单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部首组成,表示汉字的某种意义。

汉字的使用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汉字的记录和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同时,汉字的使用也让中国人具备了独特的文字思维和表达能力。

现代汉语第二章第一节汉字概说

现代汉语第二章第一节汉字概说

2、结构复杂
这和数量多是连在一起的,成千上万个汉字 在形体上都要有区别,要有形差度,结构必 然要复杂。结构单位多,笔画、笔形、部位 等,组合方式多。
3、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 朱德熙在《汉语,语法丛稿》中说:汉字 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够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古今汉字字音的差别很大,但由于字义的变化 比较小,而且两千年来字形相当稳定,没有太 大的变化,所以先秦两汉的古书今天一般人还 能部分看懂。
汉字从产生单一形体发展到能记录成句的话, 成段的文辞,必然要经过很长一段时期,汉字 发展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完 善的文字体系了,这中间经过了上千年乃至一、 两千年的发展过程。 文字的这个发展过程一般为三个阶段: 表形和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
(三)文字的发展过程 1、表形兼表意。 早期文字带有图画文字的痕迹,是一种象形文字, 是记事图画简化的结果,它能标记词并带有明显 的图形牲,已成为标记语言的约定俗成的符号。 是人类最初的文字,是最古老最原始的文字。古 埃及和我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属于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由于脱胎于记事图画,所以在字形上仍 保留着对实物的直观描拟的特点,这是表形,采 取的是写实的手法。可是客观事物纷繁复杂,语 言要表达的内容是无限的,具体事物有形可象, 而抽象事物无形可象,于是只得采取表意的方法。 “上、本、刃、下”
如代词“其”,假借字的大量出现,说明人 们已逐步意识到文字不一定要画出事物的形 象,也可以直接表示语词的声音,这是文字 的一种时期的表音方法。 汉字从表意发展过标音,可以说是 一次重大的质变,它使汉字成为一个完整的 文字体系,基本上能满足汉语对它提出的要 求,几千年来,汉字就停留在这种表意兼标 音的阶段。
(三)汉字的特点:
汉字的特点指的是汉字区别于别处文字的不同之处, 主要是区别于拼音文字的不同之点,下面从作为记录 汉语符号体系的角度提出它的几个主要特点。 1、数量繁多。 一种语言的语素总要有相当的数量,因此语素文字的 基本单位也必然要有相当的数量。现行汉字通用字有 7000个,自上而下至今历代积累下来的汉字的总字数 (包括异体字),已经达到六万。而拼音文字一般只 有几十个字母,比汉字的数量少得多。此外,使用拼 音文字的语言,词增加了可是字母数并不增加,汉字 则不然,语素增加了有时就要增加新字。如化学家发 现了氢的三种同位素,相应地也曾加了三个字氕氘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笔形从类似绘画式的线条,逐步 变成横、
(3)许多字的结构和笔画逐步简化。 (4)甲骨文、金文都异体繁多,小篆、隶书、 楷体的异体字都减少了。
4、字体演变的原因:
1.客观因素:书写工具、书写方式 和承载材料的变化。 2.主观因素:简易要求和美观要求。
二、现行汉字的形体
1. 楷书和行书
国家正式发布的文件和一般的 报刊、书籍,都是用的楷书。行书 是楷书的辅助性字体,在日常书写 中一般都采用行书。
(7)行书: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产生于 东汉末,一直沿用至今。
主要特点: 形体近楷不拘, 近草不放,笔画连 绵,各字独立,易 写好认。
3、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向
总的说来,汉字的形体是朝着简单易写的方向
发展的。具体说来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从图画性的象形文字逐步变成了不象形 的 书写符号。 竖、撇、点、折的笔画。
现 代 汉 语
文 字
现代汉语课程组编
第二章
文字
【教学目标】 1、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汉字的性质、特点、功能以及汉字整理 与简化的理论与方法; 2、提高正确使用规范汉字的水平和辨析纠正不规范用字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汉字的结构和形体演变规律,汉字简化的理论与方法,汉字标 准化; 2、汉字的性质、特点,汉字的造字法,汉字的结构、汉字简化的 方法。 【教学方法】比较法和讲授法 1、比较古今汉字样品; 2、联系社会用字情况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关于规范汉字 的有关规定,分析比较现代汉字的应用。 【教学时数】9课时 【教学内容】
汉代通行。
隶书有秦隶、汉隶两 种。秦隶是产生于秦代的 隶书。汉隶是在秦隶的基 础上演变来的,是汉代通 行的字体。
主要特点:
秦隶把小篆圆转弧形 的笔画变成方折平直的笔 画,基本摆脱了古文字象 形的特点。汉隶字形方正,
撇、捺、长横有波磔,很
少有篆书的残存痕迹。
(5)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 沿用至今。又叫“真书”。
(2)有些字形演变反映了相关事物的发展变 化。如:炮,本从石;后改用从火的“炮”。 “炮”本读“páo”,指烹调方法,与枪炮的 “炮”是同形字。 (3)新字的产生和旧字的消亡反映出某些文 化因素的变动。如:“瓷”,瓷器大约是在东汉 末至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有了瓷器后汉字中才有 了“瓷”。“ ”等二十多个与祭祀有关的字, 随着这些祭祀活动的停止而成为死字,不再流通。
3、以汉字为本体产生的文化现象。
如:书法、篆刻、对联、回文诗等, 字谜和隐语也依附汉字的结构而构成。
思考和练习
1.汉字是怎样产生的? 你怎样认识“仓颉造字”
说?
2.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3.说汉字是意音文字、语素文字,这 是按照什
么标准划分出来的? 4.怎样理解汉字有一定的超时空性? 5.与一种表音文字进行比较,具体谈谈汉字的性 质。
②国际
曾被我们的邻国朝鲜、越南、日本等借 去记录他们的民族语言,至今日本、韩国等国 还在使用汉字。 我国的规范汉字是联合国六种工作文字 之一。
三、汉字和汉文化
1、汉字是汉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社会的 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这里取广义。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由野蛮进入文 明的标志。各民族文字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印刷体各种字体字号表
宋 初 号 体 仿宋体 楷 体 黑 体




































小初号 一 二 三 四 号 号 号 号
小四号 五 号
小五号 六 七 号 号








现行汉字的手写体,是指用手执笔直 接写成的汉字。
手写体汉字可以是楷书、行书、草书等, 但是以行书为最多,其次是楷书。 根据运用工具的不同,手写体可以分成 软笔字和硬笔字两类。
现代汉字的内部结构(构字法)分析,是从字形 的现状着眼,研究字形、字音、字义的关系,从 而说明构字的理据,得出现代汉字的构字类型。
分析汉字的从内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 位是字符。字符根据它和整字的音义关系,分 为意符(与整字意义上有联系)、音符(与整 字读音上有联系)和记号(与整字在音义上均 无联系)。因此,现代汉字从内部结构看,是 由意符、音符和记号构成的,这三类字符搭配 使用,构成了现代汉字六种结构——现代汉字 的新六书: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教学目标】 了解汉字字体的演变及现代汉字的字体。 【重点难点】 汉字字体的演变规律及现代汉字的字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一、汉字字体的演变 二、现代汉字的字体 三、异体和简体
1.演变过程(渐进,P135) 汉字的历史上出现过多种字体(指同一种 文字的各种不同体式) 正式运用字体: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差异体现在:笔画形状、整体形态。
三、异体和简体(各种字体都有,P146)
正体 异体(俗体/或体) 一字多形 简体:异体字中符合简化要求 的字形 繁体:笔画未经简化的
思考和练习
小篆在汉字形体演变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汉字的结构特点; 2、正确运用汉字的笔顺; 3、掌握现代汉字的结构层级,能运用现代汉 字常用部件和部件拆分法对汉字进行外部结构分 析; 4、能够运用现代汉字字符分析汉字的构字 类型; 5、掌握重要概念:笔画、部件、偏旁、独 体字、合体字、字符、意符、音符、记号。
现代汉字的新六书:
1、会意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符构成,如 “从、伐、拿” 2、形声字:由意符和音符构成,如“把、搬” 3、半意符半记号字:如“布、霜” 4、半音符半记号字:如“球、笨、胜” 5、独体记号字:如“日、月、我” 6、合体记号字:如“射、骗、特”
二、现代汉字的外部结构 字的外形结构,包括:结构单位,结构关系。 (一)结构单位 1.笔画 笔画的含义: 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是构成汉字的最小 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起为“一笔”或“一 画”。 笔画的基本类型(笔形:笔画的具体形状): -(横)、|(竖)、ノ(撇)、、(点)、 ┐(折)五种。
一、汉字的结构方式(形、音、义结合, P154-159,略)
许慎《说文解字· 序》(六书):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圣书字、 楔形 文字
4、文字的作用: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二、汉字概说

1.汉字的含义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 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符号体系。考 古发现最早的汉字样品是甲骨文(甲骨文应用 于公元前6000年以前)。
第一节
汉字概说
【教学目标】 了解汉字的性质、特点;汉字的产生及其作 用;汉字与汉文化的关系。 【重点难点】汉字的性质、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 一、文字概说 二、汉字概说 三、汉字与汉文化
一、文字概说
1.文字的含义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重要 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每一种文字都必须适应自 己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音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重点难点】 笔画、笔顺、笔画组合方式、偏旁、部首、 字符;笔画组合方式、汉字的结构类型和构字 类型。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汉字的结构方式 二、现代汉字的外部结构—现代汉字构形法 (字形结构)
古代:六书(P154-158)
内部结构
现代(P159):形声、会意、 合形合音合义、变形 结构 外形结构 结构关系:空间、方位 结构单位:笔画、部件
主要特点:字形方正 (方块字定型) ,笔画 没有波磔,书写方便。

(6)草书
包括章草、今草、狂草三种。章草是隶 书的草写体,东汉章帝时盛行。今草产生于东 汉末。狂草产生于唐代。 主要特点: 章草笔画有汉隶的波磔,虽有连笔,但字 字独立。今草形体连绵,字字顾盼呼应,贯通 一气,笔形没有波磔。狂草变化多端,极难辨 认,变成了纯艺术品。
2. 印刷体和手写体
习惯上所说的汉字印刷体,只指印刷上常 用的楷书的各种变体。 印刷体的特点是笔画清晰,端正匀称,便 于辨认,大都不容易手写。 印刷体常用的有四种变体:宋体、仿宋体、 楷体、黑体。(P143)
印刷体常用的字号从大到小有:初号、小初 号、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小四号、五号、 小五号、六号、七号等。
(3)篆书:有大篆、小篆的区别。大篆一般指 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小篆指秦始皇统一六 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

主要特点:大篆字形比金文整齐,笔画均匀, 仍有少量异体字。
来自大篆(秦国文字) 秦朝通行 小篆 第一次规范化字体 圆转匀称;略带椭圆;字形整 齐;偏旁固定;基本定型
(4)隶书:秦代“徒隶”所用的简易字体,
2.各字体的主要特点(P136-144)
(1)甲骨文: 指通行于殷商时代, 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主要特点: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拐弯处多 是方笔,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假借 字很多,结构尚未定型。

(2)金文:指主要通行于西周的青铜器上 的文字。又称钟鼎文。

主要特点:笔画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 匀称,异体字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