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浙教版科学讲义:九年级上册1代谢和平衡
(完整word版)2020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浙教版科学讲义:九年级上册1代谢和平衡

第1课时__代谢与平衡一、食物的消化与吸收(a)1.七大营养素:__蛋白质__、__糖类__、__脂肪__、__水__、__无机盐__、__维生素__、__膳食纤维__。
记忆口诀:糖类供能、脂肪贮能、蛋白构成。
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知识拓展】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只能把大分子淀粉初步分解为较小分子的麦芽糖。
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仅能把大分子蛋白分解为较小分子的多肽(多肽是由若干个氨基酸小分子连接而成的分子)。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但分泌的胆汁仅具有物理性消化——乳化作用。
胰液和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3.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知识拓展】消化的实质是把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均属于大分子物质,无法直接被吸收,只有被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时,才能被吸收。
二、酶的催化条件(b)1.酶是由生物体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酶的催化特点⎩⎨⎧专一性高效性一定的催化条件3.酶需要一定的催化条件:如__pH 、温度__等。
【知识拓展】探究酶的催化条件实验的关键是设置对照组,控制变量。
三、血液循环(a)1.血液的成分包括血细胞和血浆。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其中红细胞的形状呈__圆饼__状,主要成分是__血红蛋白__,红细胞的功能是__运输氧__;__白细胞__是具有细胞核的血细胞,其功能与人体的__免疫__有关;血小板的功能是__止血、加速凝血,防止细菌入侵__。
【知识拓展】1.制作血涂片时,注意载玻片的操作方法,不能将血细胞压碎。
2.血常规化验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量偏少时贫血,白细胞偏多时有炎症。
2.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担负着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3.三种血管【知识拓展】在显微镜下如何判断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顺着血流方向,血液分流则为小动脉,血液汇合则为小静脉,血流最慢且红细胞单行通过则为毛细血管。
4.人体血液循环包括__体循环__和__肺循环__。
(完整word版)2020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浙教版科学讲义:九年级上册1代谢和平衡

第1课时—代谢与平衡、食物的消化与吸收(a)1 .七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
记忆口诀:糖类供能、脂肪贮能、蛋白构成。
2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I1腔-M+食管一胃——^小肠——^大扬一肛门消化液: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分泌消化腺:唾液腺目腺肝胰肠腺【知识拓展】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只能把大分子淀粉初步分解为较小分子的麦芽糖。
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仅能把大分子蛋白分解为较小分子的多肽 (多肽是由若干个氨基酸小分子连接而成的分子)。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但分泌的胆 汁仅具有物理性消化——乳化作用。
胰液和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3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②无需消化可宜接吸收的物质《 无机盐I 维生素3既既能消化也也不能收的物质:膳食纤维【知识拓展】消化的实质是把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均属于 大分子物质,无法直接被吸收,只有被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 小分子物质时,才能被吸收。
二、酶的催化条件(b )1 .酶是由生物体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专一性2 .酶的催化特点高效性一定的催化条件3 .酶需要一定的催化条件:如 pH 、温度—等。
【知识拓展】探究酶的催化条件实验的关键是设置对照组,控制变量。
①必须经过消 化才能吸收 的物质「糖类(主要是淀粉)才第忘之葡萄糖、产海胰液,肠液 蛋门质饰商™r 暂种氨基酸消化胆汁、腕液.肠液「水一油和脂肪限吸收进入循环 -^系统、血液循环(a)1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细胞和血浆。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其中红细胞的形状呈圆饼状,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是具有细胞核的血细胞,其功能与人体的免疫有关;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加速凝血,防止细菌入侵。
【知识拓展】2 .制作血涂片时,注意载玻片的操作方法,不能将血细胞压碎3 .血常规化验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量偏少时贫血,白细胞偏多时有炎症。
九级科学上册《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复习课件浙教版

水 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体内的养分、废物都必需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饮水、食物中 所含水、饮料
糖类
糖类是人体所能量的主要来源, 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
蛋白 质
1、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占人体细胞干重的 50%以上,
2、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脂肪
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思考:人体从哪些途径获得水分?
2.水分获得途径 食物和饮料 营养物质氧化分解产生水
静脉 尿道
动脉
泌尿系统
肾脏 输尿管
泌尿系统
(一)组成
肾脏 形成尿的器官
输尿管
膀胱
排尿的通道
尿道
(二)肾脏
膀胱 1、位置:位于人体腹腔后壁
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
尿的形成 肾小球的滤过——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尿液
判断A、B、C三种成分分别是血浆、原尿、尿液成 分中的哪一种?
( CO2、H2O) 蛋白质还多个尿素。
?
问:人体细胞内有机物在氧化分解
时会产生那些废物呢?
二氧化碳、水、尿素、以及一些多余的无机盐。
这些废物要及时排泄出去,否则将会影响 细胞的生命活动。废物如何排出体外呢 ?
人体内的水分可以通 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外?
1.水分排出途径
皮肤蒸发 呼吸蒸发 粪便排出 尿液排出
肝糖原的分解、 脂肪、蛋白质的转化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糖元贮存 转变成脂肪贮存
思考:提供能量的糖类除来自食物外,还可以从哪里来?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2、脂肪的利用
脂防
消化
淋巴系统
甘油+脂肪酸
人体脂肪
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复习课PPT课件

简答题
简答题2
如何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其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通 过这一调节机制,机体能够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水盐平 衡、血糖平衡、体温平衡等,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同
时,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也通过调节活动来协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THANKS
感谢观看
指生物体内物质的合成、 分解和相互转化的过程。
指生物体内能量的产生、 传递和利用的过程。
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着能 量的转移和利用,能量代 谢也需要通过物质代谢来 完成。
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激素 的调节作用等方式实现。
05
练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
选择题1:关于人体 内环境稳态的说法, 正确的是()
B.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 调节机制是神经-体 液调节
人体内的物质平衡和调节
物质平衡的概念
指人体内各种化学元素和水分等物质的相对稳定状态,是维持人 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
物质平衡的调节机制
通过消化、排泄、肾脏等器官和系统的协同作用,调节体内各种物 质的摄入和排出,以维持物质平衡。
物质平衡与健康
物质平衡的失调可能导致各种疾病,如营养不良、肥胖、糖尿病等, 保持物质平衡对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复习课
• 复习目标 • 知识梳理 • 重点难点解析 • 典型例题解析 • 练习题及答案
01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01
02
03
04
掌握代谢与平衡的基本概念和 原理。
理解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
掌握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机制和 过程。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知识点总结(无答案)

消化系统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进行食物的消化吸收)消化腺分布于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脏、胰腺分布于消化道壁上:胃腺、胰腺分泌消化液,参与食物的消化九上第四章知识点第1节食物与营养(一)食物与能量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七大类,其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2.同等质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脂肪>糖类=蛋白质3.实验中注意事项:脂肪、蛋白质、糖类质量要相同,试管中水的质量和初温要相同,通过温度计温度的变化来区分释放能量的大小(二)营养素的作用·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大的物质,不能供能·糖类是直接能量来源·蛋白质也可以供能(鱼虾肉)·维生素(缺维生素B1,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消化系统的组成A.消化系统的组成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原因是:1、小肠很长2、小肠内壁有绒毛,褶皱,扩大了消化与吸收的面积3、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4、三种消化液流入小肠,对食物进行彻底消化(二)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和吸收A.消化1.概念:人体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2.类型1)物理消化:食物经过牙齿的切割、研磨、胃肠的蠕动等被逐渐软化和细化的过程2)化学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经各种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成能被机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3.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的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蛋白质初步分解物氨基酸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4.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有解毒功能,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物理作用),储存于胆囊;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肠腺消化液唾液胃液胰液胆汁(流入胆囊储存)肠液消化酶B.吸收:营养物质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①胃:酒精和少量的水②小肠:全部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量的水、维生素、无机盐③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三)酶的催化作用1.酶的化学本质:生物催化剂2.酶催化作用的特点:高效性、专一性3.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温度、酸碱度等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血液1.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A.红细胞1.特点: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后无细胞核,含血红蛋白唾液口腔肠液、胰液小肠胃液胃肠液、胰液小肠胆汁肝脏肠液、胰液小肠2.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3.临床应用: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少时易患贫血,应多食用含蛋白质和铁较多的食物4.血红蛋白的特点: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呼吸作用强的地方,结合律低)B.白细胞1.特点: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且数量少2.功能:抵抗病菌侵入,淋巴细胞还与机体的抗传染能力有关3.临床应用:机体产生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会增多C.血小板1.特点:个体最小,无细胞核2.功能:加速血液凝固、防止伤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附:比较血细胞,血细胞由红骨髓产生项目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体积较小最大最小数量最多最少较少形状两面凹的圆饼状球状不规则有无细胞核无有无功能运输氧气吞噬病菌凝血和止血(二)心脏和血管A.心脏的结构1.四个腔左心房:连肺静脉,流动脉血左心室:连主动脉,流动脉血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流静脉血右心室:连肺动脉,流静脉血2.瓣膜房室瓣:位于心室与心房之间,朝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瓣,朝动脉开(动脉瓣不在动脉)静脉瓣:位于静脉B.心脏壁的特点1.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这主要与其功能相适应。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代谢与平衡 课件(共89张PPT)

4.血小板的功能是( A ) (A)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B)运输氧
(C)保卫作用
(D)运输废物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你 认为这些能量来自哪里?
2、能够提供能量的食物成分有哪些?
3、你认为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体内 是如何释放能量的?
氧化供能(有氧呼吸)
• 细胞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糖类、 蛋白质、脂肪,释放能量,供生命 活动的需要。
胰脏:
分泌胰液,通过胰导管进 入十二指肠,胰液中含有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 肝脏和胰脏位置图 肪的酶.(化学性消化)
小肠:
小肠:
1.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5-6米), 表 面向肠腔内形成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
毛细血管
绒毛); 上皮凹陷形成肠腺分泌肠液(肠
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毛
肠液 消 化 系 统
葡萄糖
胰液
氨基酸
小肠
脂肪酸 甘油
大肠
粪便
唾液腺
胃腺 胃 胰 肠腺
功能:
1.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能被机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2.将这些小分子物质吸收到血液中 3.将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酶的催化作用:
酶不仅是食物的化学消化的“功臣”,生物体内的大多数化学反应都要 依赖酶的作用。酶在参与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因此,酶被 称为生物催化剂。
1.红细胞(数量最多的血细胞)
问题:血液中有多少红细胞?
正常值:男子400万/㎜3~500万/㎜3; 女子350万/㎜3~450万/㎜3。
思考: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贫血 。你认为贫血患者会表现出哪些症状?根据血 红蛋白的成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些 症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4章复习课件:代谢与平衡 (共12张PPT)

章末复习课
第8 页
(1)2号试管的液体变_澄__清___,其他试管的液体依旧__浑__浊___。 (2)经冷却后,在每支试管中滴加1~2滴碘液,可观察到3号试管呈__蓝____色,原 因是__唾__液__淀__粉__酶__经__煮__沸__已__失__去__活__性__,__淀__粉__未__被__分__解___。 2号试管不变色,原因是__淀__粉__已__被__消__化__分__解____。 4号试管呈蓝色,原因是__盐__酸__使__酶__失__去__活__性__,__淀__粉__未__被__分__解___。 5号试管呈蓝色,原因是__冰__水__温__度__过__低__,__酶__不__起__催__化__作__用__,__淀__粉__未__被__分__解____。 (3)①号试管在此实验中的作用:__对__比__。
象,可看到:
1
清水
2
稀释的唾液
3
已煮沸的唾液
4
加入盐酸酸化过的唾液
5
稀释的唾液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5:44:44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82021/9/82021/9/8Sep-218-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8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_代谢与平衡复习(共79张PPT)

·浙江教育版
(2)三种血管及判别依据 离开 心脏。 动脉:运送血液________ 静脉:运送血液________ 心脏。 回 毛细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红细胞呈________ 单行 通过, 血流速度________ 缓慢 。 肺循环 。 (3)血液循环:________ 体循环 和________ 主动脉 →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 体循环:左心室→________ 右心房 肺循环: ________ 右心室 →肺动脉→毛细血管→ →________ 肺静脉→左心房 ________ [提醒要点] 经过肺循环后由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因此 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复习
一、形成知识框架
二、利用表格和图表复习具体内容
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1、七种营养素
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粗纤维
2、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 (1)糖类、蛋白质、脂肪
作 用 存在
糖 类
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是人体 主要的供能物质!
蛋白质
选择、简答、 实验与探究
选择、简答
★★★
尿的形成
★★★★
·浙江教育版
高频考点
常考题型 2014中考热度 ★★
复习提示 概括植物和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物 质和能量的变化及其特点。知道呼 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 必要的条件 列举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 作用,说明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 要作用
能量的获得 选择、简答
·浙江教育版
【针对训练1】 图36-1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 中各部位 ( 依次用 A 、 B 、 C 、 D 、 E 表示 ) 被消化的程度。图中 哪一条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__代谢与平衡一、食物的消化与吸收(a)1.七大营养素:__蛋白质__、__糖类__、__脂肪__、__水__、__无机盐__、__维生素__、__膳食纤维__。
记忆口诀:糖类供能、脂肪贮能、蛋白构成。
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知识拓展】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只能把大分子淀粉初步分解为较小分子的麦芽糖。
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仅能把大分子蛋白分解为较小分子的多肽(多肽是由若干个氨基酸小分子连接而成的分子)。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但分泌的胆汁仅具有物理性消化——乳化作用。
胰液和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3.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知识拓展】消化的实质是把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均属于大分子物质,无法直接被吸收,只有被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时,才能被吸收。
二、酶的催化条件(b)1.酶是由生物体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酶的催化特点⎩⎨⎧专一性高效性一定的催化条件3.酶需要一定的催化条件:如__pH 、温度__等。
【知识拓展】探究酶的催化条件实验的关键是设置对照组,控制变量。
三、血液循环(a)1.血液的成分包括血细胞和血浆。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其中红细胞的形状呈__圆饼__状,主要成分是__血红蛋白__,红细胞的功能是__运输氧__;__白细胞__是具有细胞核的血细胞,其功能与人体的__免疫__有关;血小板的功能是__止血、加速凝血,防止细菌入侵__。
【知识拓展】1.制作血涂片时,注意载玻片的操作方法,不能将血细胞压碎。
2.血常规化验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量偏少时贫血,白细胞偏多时有炎症。
2.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担负着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3.三种血管【知识拓展】在显微镜下如何判断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顺着血流方向,血液分流则为小动脉,血液汇合则为小静脉,血流最慢且红细胞单行通过则为毛细血管。
4.人体血液循环包括__体循环__和__肺循环__。
血液循环口诀:体循环:左室体动(毛)静右房;肺循环:右室肺动(毛)静左房。
【知识拓展】动脉血是指含氧量丰富、呈鲜红色的血液,而不是在动脉中流动的血液;静脉血是指含氧量较少、呈暗红色的血液,而不是在静脉中流动的血液。
血液经过肺循环后由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因此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四、ABO血型系统与输血原则(a)1.人类的血型和遗传有关,终生不变。
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是由红细胞中的__凝集原__决定的。
(说明:红细胞的细胞膜上含有不同的抗原性物质,即凝集原;血清中含有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统称凝集素。
)2.输血原则:输__同型血__为原则。
异型血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中的凝集原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是否会相互作用而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
五、尿的形成(a)1.形成尿液的器官:__肾脏__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
2.肾单位①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过的是__血细胞__、__大分子蛋白质__等)形成原尿。
血细胞与大分子蛋白质无法通过肾小球。
②原尿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原尿中所有的__葡萄糖和氨基酸__、大部分__水__和部分__无机盐__在肾小管处被重吸收进入血液。
【知识拓展】1.原尿和尿液的主要区别是尿液中没有葡萄糖,且无机盐的含量减少。
2.肾功能衰竭需要移植肾时,移植的肾脏相当于抗原,人体易发生排异反应(属于细胞免疫)。
六、代谢(b)1.人体代谢过程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2.从同化作用角度看,不同生物的营养方式不同,营养方式分为__自养__和__异养__。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贮存能量属于__自养__方式,而人和动物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营养的方式属于__异养__。
3.呼吸作用是异化作用的重要步骤。
①有氧呼吸葡萄糖+氧气――→酶二氧化碳+水+能量②无氧呼吸动物:葡萄糖――→酶乳酸+能量(少量)植物:葡萄糖――→酶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
【知识拓展】排尿、出汗以及呼出二氧化碳都可以排出人体的代谢废物,但排遗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排出的物质不属于人体的代谢废物。
类型一 消化与吸收典例1 [2019·杭州二模]肝炎病人的肝细胞受损,合成的胆汁减少,厌油腻食物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胆汁的分泌与厌油腻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胆汁对脂肪有什么作用?小金取50mL 的烧杯两个,分别标注为A 、B ,做了以下实验:(1)B烧杯中的实验操作为__逐滴加入20滴清水,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__。
(2)小金的同学认为这个实验要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应该放在37℃恒温下进行,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__无;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它对脂肪的乳化作用是物理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__。
(3)根据实验现象,推测胆汁在脂肪消化过程中的作用为__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__。
(4)实验分析:肝炎病人由于胆汁分泌减少,油腻食物不易消化,所以__神经__系统会自动产生对油腻食物的排斥。
跟踪训练1 [2019·温州校级二模]胶囊胃镜全称为“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它只需患者随水吞下一粒胶囊内窥镜,经15min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检查。
(1)营养物质中从胃开始消化的是__蛋白质__。
(2)被检查者在检查前两日要吃少渣的食物,如粥和牛奶,忌油腻的食物,原因是__防止胃部未消化的食物影响胶囊胃镜的检查__。
(3)由于胃中有大量pH值接近1的胃酸存在,据此,研发者在设计“胶囊胃镜”时必须要考虑__耐酸腐蚀__。
类型二酶的催化作用典例2 [2019·宁波]新鲜菠萝果肉中的菠萝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头表面的蛋白质,引起口腔麻木刺痛感。
若菠萝用盐水浸泡后再食用,不适感会减轻。
小科猜测可能是盐水影响了菠萝蛋白酶的活性。
为研究盐水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小科取6支相同的试管,编号1~6,各加入5mL鲜榨的含菠萝蛋白酶的菠萝汁,再按表中分别添加物质,置于37℃的温水中保温。
20min后测定蛋白酶活性,并计算其相对活性。
数据见表: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形成对照,表格中“★”处的内容是__5mL蒸馏水(或5mL清水)__。
(2)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都能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
上述实验中,抑制作用最强的NaCl溶液浓度为__3%__。
(3)因为酶的活性与__温度__有关,小科认为菠萝用热水浸泡后食用,不适感也可能减轻。
【解析】(1)根据“★”下方对应的蛋白酶相对活性数据100%可以推断,该物质的加入对蛋白酶的活性无影响,为控制变量,应为5mL清水。
(2)编号3的试管,实验后蛋白酶相对活性最低,因此其对应的3%NaCl溶液对酶的抑制作用最强。
(3)热水改变的是酶所处环境的温度,因此应考虑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
跟踪训练2 [2019·衢州模拟]为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0℃的冰水,6支试管,水浴锅,烧杯,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①取 3 支试管标号为A、B、C,分别加入2mL 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并分别放入0℃、37℃、100℃的水浴锅中。
②另取3支试管标号为D、E、F,……③待温度稳定后,将D倒入A、E 倒入B、F倒入C,再次分别放入0℃、37℃、100℃的水浴锅中10min。
④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论】温度为37℃时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实验步骤②补充完整:__分别加入__2mL__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并分别放入__0℃、37℃、100℃的水浴锅中__。
(2)上述实验设计是较为粗糙的,如果想更精确的得出淀粉酶催化作用最适宜温度,应当怎样改进实验?__设置更精细的温度梯度,重复实验__。
(3)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有同学认为只需控制各组pH 相同即可,不必考虑pH的大小,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不合理,因为要研究某一因素对它的影响,其他因素需要相同且适宜,否则会因为这个因素的影响而得出不正确的结论__。
类型三血液循环典例3 [2019·杭州]如图是人体内血液离开左心室,经消化器官再回到左心房的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血管内血液流动方向。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的血管是(B)图1-1A.甲和乙B.甲和丁C.丙和丁D.乙和丙【解析】图示甲为肺动脉,内流静脉血;乙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丙为主动脉,内流动脉血;丁为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
静脉血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
血液在甲→乙的过程中经过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血液由静脉血转化为动脉血。
跟踪训练3 [2019·宁波]如图所示为小科学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后整理的部分笔记,他的标注有误的一项是(D)图1-2A.标注①B.标注②C.标注③D.标注④【解析】④是右心室,为肺循环的起点。
类型四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典例4 [2019·嘉兴舟山]小明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血液流动情况。
对于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图1-3A.最好选择颜色深的部位观察B.必须在高倍镜下才能看到血液流动情况C.可根据血液颜色的深浅分辨动、静脉D.图中的三种血管中,③为静脉【解析】颜色深的部位,无法清晰的看到血管。
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要在低倍物镜下观察。
分辨动、静脉可由血液流动的方向,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①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③静脉,红细胞排成单行通过的是②毛细血管。
跟踪训练4 [2019·金华丽水]在“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如图)。
请回答:图1-4(1)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要使镜筒上升,应向__后__(选填“前”或“后”)旋转粗准焦螺旋。
(2)血管2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该血管的名称是__毛细血管__。
【解析】(1)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向前旋转,镜筒下降;向后旋转,镜筒上升。
(2)血管1中的红细胞开始分散,则血管1为小动脉;血管2中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则血管2为毛细血管;血管3中的红细胞开始汇聚,则血管3为小静脉。
类型五代谢与平衡典例5 [2019·绍兴]人体内器官各有分工,为人体的正常运行发挥着作用。
下列器官自述合理的是(B)【解析】血液经过肺后含氧量增加;肾脏中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的其他物质均可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原尿中含有葡萄糖。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会升高,氧气含量会下降,但大部分还是氮气;胰液中含有消化酶。
跟踪训练5 [2019·苍南六校模拟]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呼吸运动过程,c、d代表气体。